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284
成片时长:约64分钟
阅读:1732
发表:2022/6/16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3集
1
…
12
13
14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13集 乱云飞渡
1、内 日 明政殿
人物:张承业、李克宁、李克用、周德威、李嗣源
张承业:竟然落到了幽州!大王,既然有了下落,咱家这就去向公主禀告。
李克宁(冷笑):公公想是耳朵不方便?刘仁恭他们要王兄缴纳八万两银子,方肯放人呢。
张承业:此事便是关节所在,以某家所见,当即刻遣使去。
李克用(一摆手打断他):不必再议!四郎,你与孤即刻点三万大军,直去幽州寻那刘窟头要人,孤倒要看他放是不放?
李克宁:臣弟遵旨。
李嗣源(上前一步大声):父王称晋王以来的首次大战,儿臣岂能碌碌无为!请父王将这三万精兵拨给儿臣,打下幽州,绑缚刘仁恭父子来见。
李克用(点头):大郎你勇悍甚好。不过打幽州,可不仅仅是打仗,还有个救人的事情,此战必须老谋深算。
周德威(上前):大王,末将不知可能当此重任?
李克用:镇远,你沉稳有余,决断不足。辅弼孤倒好,让你领兵去打幽州,尚有不足。
李嗣源:既如此,那就还是儿臣去。
李克用:你倒是智勇双全,不过两军若有谈判,折冲樽俎,还需孤在军中方便决断。
张承业:晋王之意,莫非是要亲征幽州?
李克用:孤的勖儿失陷幽州,孤自当要去拼命夺回!镇远和嗣源,随孤讨伐幽州,定要让那刘仁恭大败亏输,杀的他梦里也怕,乖乖交还勖儿。
周德威和李嗣源(齐声):遵旨。
李克用:昭义军那头,圣旨调停之后,梁军已退。便可命存孝调兵前来策应。孤之意,还是要他做个先锋官,哎,只不过如今他也经是一方诸侯啦,也不知孤之命,是否他还肯听?
李嗣源:父王放宽心,十三乃是个武痴,说句闲话,他简直唯恐天下不乱。此番一听打幽州这等大仗,他如何闲得住?想必王旨一到,存孝便会连夜起兵了呢。
殿内文武都笑了。
李克用:嗯,如你所言,咱们河东君臣一心上下一体,自然最好。还有,张公公乃是钦点的监军,此行须少不得你。
张承业:晋王之命,某家敢有不从,只是太原却几乎成了一座空城,一旦有事。
李克用(笑着打断):张公公不须过虑,四郎,你为太原留后,存璋,你协同大司徒,务必把孤的太原看稳当了,不许出半点儿差错。
李克宁和李存璋(一齐):遵旨。
李克用:四郎即刻修书信一封,告知阿保机,出兵幽州。
李克宁(意外):啊?王兄。
李克用(打断):有何意外!他可进犯河东,为何不能出兵幽州!哼,亏得他还是某结义兄弟,竟然出兵河东!现在该是他立功赎罪的时候啦!你这书信,便如此说。
李克宁(为难):王兄,如此书信,只怕阿保机。
李克用(打断):怕什么怕!他若出兵,孤还算他是兄弟。再说就算他不出兵,孤也打得幽州来。
2、内 夜 幽州帅府刘仁恭卧室
人物:刘仁恭、荣散散、红豆
刘仁恭醉醺醺走了进来。
刘仁恭:散散娘子,速来与本帅醒酒。
荣散散急忙端了茶水等送了过来。刘仁恭将她搂住,仔细看着说。
刘仁恭:不知娘子父母何等样人,竟然生出你这等标致人儿,本帅见一次想一次,实在情难自已,情难自已啊。
荣散散:使相休得取笑妾身,速速饮下这茶水,也好消停些。
刘仁恭折腾一会儿睡着了,荣散散伺候他睡好,走出房门。红豆随在她身后拉上了门。
3、外 夜 幽州帅府
人物:荣散散、红豆、李存勖、叶娘温
红豆打着灯笼,荣散散跟在后面走在帅府里。
李存勖笑着迎上来。
李存勖: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荣夫人,可还安好?
荣散散(一愣):是你?
李存勖身后的叶娘温拉拉他手袖。
叶娘温:阿弟,你怎识得这夫人?
李存勖:也罢,某便给你们介绍相识,荣夫人,这位是某义姐叶娘温。温儿姐姐,这位荣夫人,昔年曾与某在长安相识。当时某和她都被朱三囚禁,后来某请命去了南山,便分隔了。上回逃出长安,还是坐了她的驴车呢。却不知夫人如何到了幽州?昭谏先生何在呢?
荣散散看看叶娘温。
荣夫人(轻笑):是你阿姐呀,妾差点以为你们郎才女貌呢。
荣散散(正色看看李存勖):你呢,妾后来才听你竟然是晋王大郎,哦,如今该是晋王世子了吧,怎生又来得幽州?
李存勖:某与阿姐出外游玩,不慎迷了路,信马由缰,不料竟然来了幽州。结果被巡哨的刘守光擒获,囚禁在这府中。打量一下荣散散和红豆,笑着。
李存勖:看你主仆两人,不似囚徒,倒如是此间主人一般。怎么回事啊?
荣夫人:红豆去看使相,若是醒来,有甚吩咐,即刻前来告知。
红豆离开。
荣夫人笑笑:恰好使相醉倒,妾便陪你姐弟闲聊一回。
引着李存勖两人走去。
4、内 日 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昭宗、柳燦
长安城。乌云滚滚,偶尔夹着雷声。
麟德殿内,昭宗与柳燦议事。
昭宗:奇怪的是,朕扩充禁军十万,梁王竟然不置一词?
柳燦:官家,如今梁王已经位居诸道兵马副元帅,其感念圣恩,只想一心辅佐朝廷,治理天下,怎会非议官家扩充禁军?
昭宗:石堤谷惨剧,虽云韩建,其实幕后指使,众所周知。朕只是奇怪,他怎会对朕扩充禁军毫无反应?
柳燦:官家,其实石堤谷之事,都是韩佐时一手所为。当初梁王的大郎惨死,故此梁王欲禁足诸王,不过是为朱大郎出口恶气罢了。谁知韩佐时却借此机会大开杀戒,其实并非梁王本意。
昭宗:既然如此,擅杀朝廷藩王,都是韩建之意?
柳燦(犹豫一下):臣以为如此。
昭宗:那么就应该即刻参劾韩建。柳卿即刻将此本参来,朕要好生整肃朝廷纲纪,为屈死的孩儿们伸冤。
柳燦:官家倒是不必如此雷厉风行。虽然擅杀藩王,确是韩佐时主张。然而他如今与梁王意气相投,朝野皆知。若是参劾韩建,臣只怕那帮不明事理小人,却道官家要与梁王做对,那时候引出梁王误会,反为不美。臣以为,既然石堤谷之事已经发生,如今之计,只好暂时忍耐,待禁军操练有成,陛下手提雄师,也好为诸位亲王报仇雪恨。
昭宗叹口气:此言有理。卿可传旨辉王,他既然是诸道兵马副元帅,便该为朝廷好生操练禁军,十万禁军操练的好,朕的大唐,便还有希望。
5、外 日 梁王府
人物:葛从周、李振、朱友文
王府的院落中。
葛从周(连连摇头):兴绪,你想出这么个计较,可是大损阴德啊。
李振(淡淡一笑):通美兄,人生在世,所求者无外乎快意恩仇,此生无悔!至于阴德福寿之类,李某从也不放在心上。
葛从周(点头):话虽如此,某等也知你是为大王好,实话,葛某还是很佩服你的。
李振:葛兄抬爱,不过你我将相和睦,必然辅佐大王做出大事来。
这时候朱友文走了进来,李振连忙上前。
李振:二郎,情形如何?
朱友文看看葛从周,葛从周连忙说。
葛从周:郎君不必在意,适才下官已经知此事,想到郎君为了干父之蛊,甚至连夫人也不惜献上,便觉郎君的孝道,实在是感天动地,葛通美佩服之极。
朱友文(脸涨的通红):葛将军休得胡乱猜疑,并非如你所言,内子王氏今日虽然入宫,但也只是祭祀张夫人罢了,并无其他。
李振和葛从周一起点头。
葛从周:知道,知道,不论成与不成,都是为了老朱家将来的新朝啊。
朱友文神不守舍转了几圈,忽然问道。
朱友文:李公,如此说来,将来这东宫?
葛从周(抢先回答):二郎为了新朝廷做出偌大牺牲,某与兴绪,即或拼将这腔热血,也要使郎君坐上这太子之位。
李振(微笑):只望郎君进了东宫以后,莫要忘了我等这帮老臣便好。
朱友文(点头):都是这般盘算将来,便是贱内王氏,也是再三说与某,将来王妃位置必须是她,否则宁死不从。
葛从周:郎君答允了没有?
朱友文:只合先应承下来。
李振:正该如此。将来就算她做了正宫娘娘,郎君身边有了六宫粉黛,美女如云啊,那时候她须管顾不来。
朱友文只是摇头,半天才说。
朱友文:此事……此事毕竟……唉。
6、内 日 太原宫中安西殿
人物:李九娘、黄四娘、嫣儿
李九娘:既然人在幽州,四娘,你可去得了幽州?
黄四娘:奴婢唯主子吩咐。但奴婢若去了幽州,只怕主子这里无人照应。
李九娘:倒不妨事,生活起居,如今秋彤、嫣儿都在,再无寄人篱下的感慨。如今只是挂牵那个冤家,也不知他为何要去幽州?他若有个好歹,我等以何名目立足河东!四娘此去,便当与本宫打探清楚那冤家如今是何情形。料想幽州帅府中,自然戒备森严,倒是不可莽撞。
黄四娘(点点头):主子吩咐,奴婢定然牢记。
李九娘(叹气):四娘你也知道,诸位王兄竟然如此下场,真是令人思之泫然。其实细想起来,如今就连官家,也未必稳如泰山!奴说句实话,江山虽大,正不知何处可以容身。
李九娘不由身形一晃。
黄四娘连忙扶住她坐下。
李九娘(叹口气):如今一线希望,全都在那冤家身上。
黄四娘:奴婢明白。
李九娘:这段时间,奴几番思虑,始知父皇命我远赴此地,可谓深谋远虑。若在长安,正不知如何担惊受怕,真是朝不保夕……算了,四娘你打听确实,即刻回报,奴也好与张公公仔细斟酌。
嫣儿:主子恕罪,奴婢觉得,王府里外,还是有四娘在比较妥当。
李九娘:退下。
嫣儿连忙退出殿外。
黄四娘:请主子示下,奴婢这幽州,去也不去?
李九娘:其实,嫣儿说的也有道理,本宫这里,确实也需要你打探消息,但身边也离不开你。你能否快去快回?
黄四娘:主子,虽然奴婢身负武功,但这幽州的确太远,奴婢还要打探消息,来回一次,想必也要旬日了。
李九娘(失望):旬日?待你打探回消息,怕是风波都已停息,还有何用!也罢,你随时做好远行准备,一旦有事,立刻去幽州一回。方便时,也可让那妖女随波逐流。
黄四娘:奴婢明白。
李九娘:明白什么?
黄四娘:待他二人回太原路上,奴婢便寻个机会,将那妖女擒到黄河边淹死,让她随波逐流。
李九娘噗嗤笑了起来。
1、内 日 明政殿
人物:张承业、李克宁、李克用、周德威、李嗣源
张承业:竟然落到了幽州!大王,既然有了下落,咱家这就去向公主禀告。
李克宁(冷笑):公公想是耳朵不方便?刘仁恭他们要王兄缴纳八万两银子,方肯放人呢。
张承业:此事便是关节所在,以某家所见,当即刻遣使去。
李克用(一摆手打断他):不必再议!四郎,你与孤即刻点三万大军,直去幽州寻那刘窟头要人,孤倒要看他放是不放?
李克宁:臣弟遵旨。
李嗣源(上前一步大声):父王称晋王以来的首次大战,儿臣岂能碌碌无为!请父王将这三万精兵拨给儿臣,打下幽州,绑缚刘仁恭父子来见。
李克用(点头):大郎你勇悍甚好。不过打幽州,可不仅仅是打仗,还有个救人的事情,此战必须老谋深算。
周德威(上前):大王,末将不知可能当此重任?
李克用:镇远,你沉稳有余,决断不足。辅弼孤倒好,让你领兵去打幽州,尚有不足。
李嗣源:既如此,那就还是儿臣去。
李克用:你倒是智勇双全,不过两军若有谈判,折冲樽俎,还需孤在军中方便决断。
张承业:晋王之意,莫非是要亲征幽州?
李克用:孤的勖儿失陷幽州,孤自当要去拼命夺回!镇远和嗣源,随孤讨伐幽州,定要让那刘仁恭大败亏输,杀的他梦里也怕,乖乖交还勖儿。
周德威和李嗣源(齐声):遵旨。
李克用:昭义军那头,圣旨调停之后,梁军已退。便可命存孝调兵前来策应。孤之意,还是要他做个先锋官,哎,只不过如今他也经是一方诸侯啦,也不知孤之命,是否他还肯听?
李嗣源:父王放宽心,十三乃是个武痴,说句闲话,他简直唯恐天下不乱。此番一听打幽州这等大仗,他如何闲得住?想必王旨一到,存孝便会连夜起兵了呢。
殿内文武都笑了。
李克用:嗯,如你所言,咱们河东君臣一心上下一体,自然最好。还有,张公公乃是钦点的监军,此行须少不得你。
张承业:晋王之命,某家敢有不从,只是太原却几乎成了一座空城,一旦有事。
李克用(笑着打断):张公公不须过虑,四郎,你为太原留后,存璋,你协同大司徒,务必把孤的太原看稳当了,不许出半点儿差错。
李克宁和李存璋(一齐):遵旨。
李克用:四郎即刻修书信一封,告知阿保机,出兵幽州。
李克宁(意外):啊?王兄。
李克用(打断):有何意外!他可进犯河东,为何不能出兵幽州!哼,亏得他还是某结义兄弟,竟然出兵河东!现在该是他立功赎罪的时候啦!你这书信,便如此说。
李克宁(为难):王兄,如此书信,只怕阿保机。
李克用(打断):怕什么怕!他若出兵,孤还算他是兄弟。再说就算他不出兵,孤也打得幽州来。
2、内 夜 幽州帅府刘仁恭卧室
人物:刘仁恭、荣散散、红豆
刘仁恭醉醺醺走了进来。
刘仁恭:散散娘子,速来与本帅醒酒。
荣散散急忙端了茶水等送了过来。刘仁恭将她搂住,仔细看着说。
刘仁恭:不知娘子父母何等样人,竟然生出你这等标致人儿,本帅见一次想一次,实在情难自已,情难自已啊。
荣散散:使相休得取笑妾身,速速饮下这茶水,也好消停些。
刘仁恭折腾一会儿睡着了,荣散散伺候他睡好,走出房门。红豆随在她身后拉上了门。
3、外 夜 幽州帅府
人物:荣散散、红豆、李存勖、叶娘温
红豆打着灯笼,荣散散跟在后面走在帅府里。
李存勖笑着迎上来。
李存勖: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荣夫人,可还安好?
荣散散(一愣):是你?
李存勖身后的叶娘温拉拉他手袖。
叶娘温:阿弟,你怎识得这夫人?
李存勖:也罢,某便给你们介绍相识,荣夫人,这位是某义姐叶娘温。温儿姐姐,这位荣夫人,昔年曾与某在长安相识。当时某和她都被朱三囚禁,后来某请命去了南山,便分隔了。上回逃出长安,还是坐了她的驴车呢。却不知夫人如何到了幽州?昭谏先生何在呢?
荣散散看看叶娘温。
荣夫人(轻笑):是你阿姐呀,妾差点以为你们郎才女貌呢。
荣散散(正色看看李存勖):你呢,妾后来才听你竟然是晋王大郎,哦,如今该是晋王世子了吧,怎生又来得幽州?
李存勖:某与阿姐出外游玩,不慎迷了路,信马由缰,不料竟然来了幽州。结果被巡哨的刘守光擒获,囚禁在这府中。打量一下荣散散和红豆,笑着。
李存勖:看你主仆两人,不似囚徒,倒如是此间主人一般。怎么回事啊?
荣夫人:红豆去看使相,若是醒来,有甚吩咐,即刻前来告知。
红豆离开。
荣夫人笑笑:恰好使相醉倒,妾便陪你姐弟闲聊一回。
引着李存勖两人走去。
4、内 日 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昭宗、柳燦
长安城。乌云滚滚,偶尔夹着雷声。
麟德殿内,昭宗与柳燦议事。
昭宗:奇怪的是,朕扩充禁军十万,梁王竟然不置一词?
柳燦:官家,如今梁王已经位居诸道兵马副元帅,其感念圣恩,只想一心辅佐朝廷,治理天下,怎会非议官家扩充禁军?
昭宗:石堤谷惨剧,虽云韩建,其实幕后指使,众所周知。朕只是奇怪,他怎会对朕扩充禁军毫无反应?
柳燦:官家,其实石堤谷之事,都是韩佐时一手所为。当初梁王的大郎惨死,故此梁王欲禁足诸王,不过是为朱大郎出口恶气罢了。谁知韩佐时却借此机会大开杀戒,其实并非梁王本意。
昭宗:既然如此,擅杀朝廷藩王,都是韩建之意?
柳燦(犹豫一下):臣以为如此。
昭宗:那么就应该即刻参劾韩建。柳卿即刻将此本参来,朕要好生整肃朝廷纲纪,为屈死的孩儿们伸冤。
柳燦:官家倒是不必如此雷厉风行。虽然擅杀藩王,确是韩佐时主张。然而他如今与梁王意气相投,朝野皆知。若是参劾韩建,臣只怕那帮不明事理小人,却道官家要与梁王做对,那时候引出梁王误会,反为不美。臣以为,既然石堤谷之事已经发生,如今之计,只好暂时忍耐,待禁军操练有成,陛下手提雄师,也好为诸位亲王报仇雪恨。
昭宗叹口气:此言有理。卿可传旨辉王,他既然是诸道兵马副元帅,便该为朝廷好生操练禁军,十万禁军操练的好,朕的大唐,便还有希望。
5、外 日 梁王府
人物:葛从周、李振、朱友文
王府的院落中。
葛从周(连连摇头):兴绪,你想出这么个计较,可是大损阴德啊。
李振(淡淡一笑):通美兄,人生在世,所求者无外乎快意恩仇,此生无悔!至于阴德福寿之类,李某从也不放在心上。
葛从周(点头):话虽如此,某等也知你是为大王好,实话,葛某还是很佩服你的。
李振:葛兄抬爱,不过你我将相和睦,必然辅佐大王做出大事来。
这时候朱友文走了进来,李振连忙上前。
李振:二郎,情形如何?
朱友文看看葛从周,葛从周连忙说。
葛从周:郎君不必在意,适才下官已经知此事,想到郎君为了干父之蛊,甚至连夫人也不惜献上,便觉郎君的孝道,实在是感天动地,葛通美佩服之极。
朱友文(脸涨的通红):葛将军休得胡乱猜疑,并非如你所言,内子王氏今日虽然入宫,但也只是祭祀张夫人罢了,并无其他。
李振和葛从周一起点头。
葛从周:知道,知道,不论成与不成,都是为了老朱家将来的新朝啊。
朱友文神不守舍转了几圈,忽然问道。
朱友文:李公,如此说来,将来这东宫?
葛从周(抢先回答):二郎为了新朝廷做出偌大牺牲,某与兴绪,即或拼将这腔热血,也要使郎君坐上这太子之位。
李振(微笑):只望郎君进了东宫以后,莫要忘了我等这帮老臣便好。
朱友文(点头):都是这般盘算将来,便是贱内王氏,也是再三说与某,将来王妃位置必须是她,否则宁死不从。
葛从周:郎君答允了没有?
朱友文:只合先应承下来。
李振:正该如此。将来就算她做了正宫娘娘,郎君身边有了六宫粉黛,美女如云啊,那时候她须管顾不来。
朱友文只是摇头,半天才说。
朱友文:此事……此事毕竟……唉。
6、内 日 太原宫中安西殿
人物:李九娘、黄四娘、嫣儿
李九娘:既然人在幽州,四娘,你可去得了幽州?
黄四娘:奴婢唯主子吩咐。但奴婢若去了幽州,只怕主子这里无人照应。
李九娘:倒不妨事,生活起居,如今秋彤、嫣儿都在,再无寄人篱下的感慨。如今只是挂牵那个冤家,也不知他为何要去幽州?他若有个好歹,我等以何名目立足河东!四娘此去,便当与本宫打探清楚那冤家如今是何情形。料想幽州帅府中,自然戒备森严,倒是不可莽撞。
黄四娘(点点头):主子吩咐,奴婢定然牢记。
李九娘(叹气):四娘你也知道,诸位王兄竟然如此下场,真是令人思之泫然。其实细想起来,如今就连官家,也未必稳如泰山!奴说句实话,江山虽大,正不知何处可以容身。
李九娘不由身形一晃。
黄四娘连忙扶住她坐下。
李九娘(叹口气):如今一线希望,全都在那冤家身上。
黄四娘:奴婢明白。
李九娘:这段时间,奴几番思虑,始知父皇命我远赴此地,可谓深谋远虑。若在长安,正不知如何担惊受怕,真是朝不保夕……算了,四娘你打听确实,即刻回报,奴也好与张公公仔细斟酌。
嫣儿:主子恕罪,奴婢觉得,王府里外,还是有四娘在比较妥当。
李九娘:退下。
嫣儿连忙退出殿外。
黄四娘:请主子示下,奴婢这幽州,去也不去?
李九娘:其实,嫣儿说的也有道理,本宫这里,确实也需要你打探消息,但身边也离不开你。你能否快去快回?
黄四娘:主子,虽然奴婢身负武功,但这幽州的确太远,奴婢还要打探消息,来回一次,想必也要旬日了。
李九娘(失望):旬日?待你打探回消息,怕是风波都已停息,还有何用!也罢,你随时做好远行准备,一旦有事,立刻去幽州一回。方便时,也可让那妖女随波逐流。
黄四娘:奴婢明白。
李九娘:明白什么?
黄四娘:待他二人回太原路上,奴婢便寻个机会,将那妖女擒到黄河边淹死,让她随波逐流。
李九娘噗嗤笑了起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