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284
成片时长:约64分钟
阅读:1728
发表:2022/6/16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3集
1
…
12
13
14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张承业:王使相,咱家倒是有个不情之请。
王镕(看着李克用):哦,张公公请说。
张承业(有些尴尬):说来栖惶,咱家忝为监军,目今却因粮草不继,屡遭大王质询,便想指望王使相,不知可还使得?
王镕:粮草?
王镕并不看张承业,目光仍然停留在李克用身上。
李克用(眨眨眼笑了笑):这倒真是让老弟见笑了,本军离开河东日久,如今粮草已然不足,若是王使相肯借某些,李某自然感念不尽。粮草齐备之后,某即刻离开定州,待得打破幽州,便将老弟赒济粮草悉数奉还。使相以为如何?
王镕(笑):晋王与某这等客套,却不是小觑了某。况且晋王也知晓某与幽州向来不睦,若打破幽州擒了刘仁恭那厮,也算是给某出了恶气。既然如此,些许粮草,何足道哉,怎生还说要还?
李克用(哈哈大笑):王使相虽然仗义,然而李某也不可得寸进尺。张公公,务须将粮草数目一一登记造册,幽州城破之后,便取来归还使相。
张承业(点头):咱家明白。
王镕(连忙对张承业):张公公,何必如此?
李克用:来来,使相满饮此杯。
周德威(疾奔进入):大王,存孝生擒了副总都统孙揆!
张承业(惊奇):啊呀,李将军果然在百万军中取了上将首级。
李克用:张公公,是生擒,不是首级。
张承业:哎呀,咱家兴奋之余,口误,口误。
李克用(笑):张公公,莫忘了你可是官家派来的监军,和那孙揆,乃是同僚。
张承业:可是咱家早已经把自个儿当做晋臣了呢。
大家都笑了。
李克用:先叫十三把那孙揆送来此处!可惜他擒的毕竟不是张浚。对了,不知那厮躲在何处?
周德威:孙揆被擒之后,张浚竟然闻风而逃,所谓攻晋联军,如鸟兽散,尤其朝廷官兵,渡河时狼狈不堪互相推搡,竟然淹死无数,就没几个逃回长安的。
王镕:贺喜晋王啊,看来官家很快就会给晋王下旨,复姓复爵位,都不在话下啦。来来,满饮此杯。
李克用:且慢。官兵渡河既然如此狼狈,十三又在何处?
周德威:存孝……存孝撤兵五十里。
李克用:撤兵?为何不半渡而击?趁乱可擒张浚。
周德威:这个……臣未曾打听的备细。
李克用(不满):居然撤兵五十里!看来,十三是想手下留情吧?
19、内 日 潞州长子一处民宅
人物:李存孝、李九娘、黄四娘
李存孝:也可以说是手下留情吧。公主试想,这张浚毕竟乃是当朝宰相,若是连他也生擒了来,未免太不给朝廷面子了。这朝野上下,岂不是更加鼓噪?只说末将,若想还做这个昭义军节度使,也不合先擒了宰相吧?
李九娘:麾下识得大体甚好,只是奴家曾对麾下说过,若是擒了孙公,便该由他做个引导,去见官家,也好解释河东情形,收回官兵。麾下怎生便将孙公送给了晋王?
李存孝:父王差人来要孙揆,怎能不送?
黄四娘:孙公此去,恐怕凶多吉少。
李九娘:他吉凶如何,先且不论,只是没他斡旋,怎好要官家罢兵休战?
李存孝:好叫公主知晓,如今官兵已经撤走,一个不剩,倒不劳官家下旨休战了。
李九娘(急了):存孝你怎不明白?孙公斡旋,倒是其次,更有一层,乃是让你得了官家旨意做上昭义军节度使!那时麾下雄霸一方,奴家方好与麾下共结良缘啊。
李存孝(一愣):如此说来,果然不该把孙揆送去了。
李九娘(叹息):有此奇功,本可换个好前程,可叹你如此处置!如今后悔又有何用?好在毕竟是本宫父皇,如今只好不顾女儿家矜持,亲自去寻官家,请下圣旨,封你还做昭义军节度使。
李存孝:正是如此。若得公主辛劳,事成之后,某定然力保官家平安,公主如意。
李九娘(淡淡一笑):只是奴家如何到的长安,请示官家?
李存孝(明白过来):护送公主前往,末将责无旁贷。
20、内 日 幽州帅府
人物:刘仁恭、刘守光、李小喜
刘仁恭:二郎,为父此前如何说来?
刘守光(气恼):那张浚果然是草包一个,无用至极。手提十万雄兵,即便折了个副都统,又有何惧?他居然便无作为!更可恼的是,梁王朱全忠,竟也是裹足不前!唉,朝廷用人,真是不值一提。
刘仁恭:张浚不足论。朱全忠何等老谋深算?他弃了潞州,乃是不肯为朝廷火中取栗!你想他若坚守潞州,必定与河东一番血战,朝廷却要李存孝做昭义节度使!此等事,肯做的不叫朱三!算啦,这等闲事,休再议论。如今你我父子,唯有两事。
刘守光:愿听阿耶号令。
刘仁恭:第一是木瓜涧。李克用如今得胜,必然轻敌冒进,在此设伏,总要他大败亏输。第二是那两个冤家,却要好生安顿,不可怠慢。
刘守光:却又来!既然木瓜涧取胜,李克用生死未卜,还须忌惮那两个小的!阿耶好不昏聩。
刘仁恭:说你逞强,你还不服。须知木瓜涧尚未获胜,你如何便知李克用生死未卜?他刚刚破了朝廷十万大军,足见此人老辣!木瓜涧一战,自然要格外用力,力争大胜。然而兵凶战危,谁知必胜?万一惨败,又当如何?款待好那两个,就算木瓜涧战事不顺,也还有与李克用谈判的筹码。
刘守光:款待那两个,阿耶自为之!我总要去木瓜涧,打败晋兵。
刘守光转身离开。
刘仁恭:这牛头。
刘守光(回头向李小喜):你引了夫人,备些羊羔好酒,款待那李亚子,不可懈怠了他。
李小喜:小的遵命。
21、内 日 晋军营地
人物:李嗣源、李克用、周德威、张承业
李嗣源(笑):父王果然料事如神!不过旬日之间,朝廷十万兵马,竟然作鸟兽散!二郎夺回潞州,昭义军重归父王了。
李克用:招了多少?
李嗣源(笑笑):那些官兵听说投入父王麾下,都是欢天喜地。竟然招了一万七千多呢。
李克用(不满):这么少?
李嗣源:败兵云散,不好寻找。
李克用:哼,恐怕被秦王、朱三招走了吧?
李嗣源(尴尬一笑):父王明鉴。
李克用(摆摆手):征讨幽州,半道上插出个天子削藩!耽搁恁多时日,想必刘仁恭早已壁垒森严、做好准备了。如今讨伐幽州,已无奇兵可言。
周德威:河东仰赖大王神武,居然挫败朱三阴谋,如今想必圣人也已明了,不日便将还爵还姓。臣以为此乃此番征讨幽州最大战果,大王何不暂回太原,以待圣旨?
李克用:此番出兵乃是为了强索大郎,镇远居然忘怀?何况定州讨了恁多粮草,孤已经说过要如数归还王镕。不破幽州,如何归还?
周德威:大王仁义,天下皆知。然而此次天子削藩,举国震动而河东无恙,虽朱三亦自胆寒,何况王镕?臣以为此时破幽州已无战机,何不趁天子有愧河东,请天子下旨,调停两家争端?如此大郎平安返回,河东将士亦免除一场血战。
李嗣源(点头):镇远此言,契合形势,如今我沙陀兵威震动天下,料想刘仁恭必定雌伏,父王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善哉?
李克用:你二人住嘴。岂不知孤纵横数十年,焉有出兵而不战之理?
张承业匆匆走了进来。
张承业(焦虑万分):大王,塌天之祸啊。哎呀,老奴……都不知如何开口。
张承业涕泪纵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李克用(安慰):张公公,休要着急,且说何事?朝廷十万大军都已散尽,尚有何事能令孤为难?说吧,何事?
张承业:大王啊,益昌公主她,她不见了。
李克用(惊奇):公主不见了?她不是在安西殿吗?怎会不见?
张承业(呈上公文):是大将军李存璋送来的紧急文书,说是王府上下、太原城内城外,俱都找寻不到益昌公主,现在就是一个生死不明!哎呀,这,这如何是好?咱家如何向官家说明此事?咱家愧对官家、枉自为人啊。
李克用:张公公莫要如此自责,安西殿的那伙侍女呢,也不知她们主子去哪里了吗?
张承业:公文上说了,问过嫣儿和秋彤两个,俱都不知公主下落。连公主贴身的黄四娘也寻不到了。大王也知道,那黄四娘可是一身好武艺啊,怎生会连她也不见了?究竟是何等厉害人物,竟连四娘都招架不住,乃至主仆两人俱都。
张承业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李克用(略一思忖):张公公,孤觉得你可是想岔了,以孤所见,公主该是官家接应走了。
张承业(一愣):官家接应?可是咱家丝毫不知要接应公主回京师啊。
李克用(略有不耐):又没人怀疑你暗通官家!倒是以孤看来,你这河东监军,官家未必信得过你啦!你也不想想,官家起兵攻晋,岂会不照拂他宝贝公主?必定先将她秘密接回长安了。哼,好笑官家,孤顶天立地男子汉,怎会去为难女流?
张承业(想了想):哎呀,谢天谢地,若果然如大王所言,咱家也算是放心啦!哦,咱家的意思是说,只要九公主无恙,将来自可想法将她接回河东,以便与大郎完婚。
周德威:大王言之有理,只是如何去长安接回公主,却差了个理由。
李嗣源(大声):当初三帅之厄,若非父王和存勖协力营救,后果不堪设想!官家不念俺沙陀忠义,反而起十万大军来攻,又秘密接回公主!身为官家,行事岂可如此颠倒?以某看来,如今官家正该下旨赐婚存勖,以免寒了河东上下之心。
张承业(看看李克用):公主是否真的回了长安?官家又非不知,韩建在石堤谷杀诸王才多长时间,就又把公主接回去?怕是太不稳便吧?
李克用(冷笑):官家做事,若都可猜度,他也不会兴兵来打我河东了!这等无名之师,亏得他来!好啦,公主之事先不提,她虽回了长安,孤的大郎还没回太原!你们都说的这场婚事,总不能没新郎吧?孤看来,须得再来一场血战,才能夺回大郎。
张承业(想了想):其实大王可给幽州写书信一封,说明利害。如今大军压境,料想刘仁恭也只好放还大郎。若他执迷不悟,老奴尚可奏疏,请天子调停。
李克用诧异地看着他,连声冷笑。
李克用(大声):张公公!如今你居然还想官家调停?上回调停,调出十万兵马攻我河东,此番调停,又要官家调多少兵马前来?
张承业:大王不然,朝廷兵马进攻河东,必是奸臣蒙蔽官家之故。如今奸谋暴露,官家已知大王才是股肱之臣,如何不肯下旨调停?
李克用(一挥手):不必多说。此去幽州,必过木瓜涧,孤料燕兵已经在彼设伏。便可由嗣源先行打破木瓜涧,镇远做第二队接应大郎,若谷口被封锁,便打开谷口,将嗣源接应出。孤与监军使率大军在后接应你二人,若燕兵来追,你二人闪开来路,由孤亲自来与刘窟头决战,之后你二人自左右两方包抄他后路,一鼓破敌。
张承业等一齐:遵命。
李克用:张公公你先去上表,奏请李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
李嗣源(诧异):父王,昭义军是十三的啊。
李克用:十三这个节度使,乃是官家所封!如今孤既然打败了朝廷兵马,怎可再用朝廷任命的节度使?张公公只管据此上奏。
张承业:大王息怒,咱家也以为不妥,毕竟此番存孝立功最大,怎生反而停了他节度使?
李克用:他丢了潞州,不该受罚?二郎夺回潞州,不该受赏?都是孤的孩儿,孤自然随意安排,尔等哪来那么多主张。
李克用(看看李嗣源):孙揆不是送来了吗,立即处斩。
张承业:大王且慢,孙揆乃是京兆尹,士林仰望……
李克用(打断):管他什么尹什么望,孤是要杀鸡儆猴!让天下人都知道,得罪河东,便是个死!既然张公公专门求情,也罢,大郎你处死他时,孤亲自来看,让他死的荣耀些。
李嗣源:儿臣杀孙揆时,自会请父王前来监刑。不过那昭义军节度使……
李克用(不悦):你何时也变得婆婆妈妈了?好啦,让十三先来领兵助战!若是打下了幽州,孤自会奏请朝廷,封他做个卢龙节度使。
李嗣源(松了口气):原来父王早有打算。
李克用(板着脸):也要看他打幽州是否有功。
王镕(看着李克用):哦,张公公请说。
张承业(有些尴尬):说来栖惶,咱家忝为监军,目今却因粮草不继,屡遭大王质询,便想指望王使相,不知可还使得?
王镕:粮草?
王镕并不看张承业,目光仍然停留在李克用身上。
李克用(眨眨眼笑了笑):这倒真是让老弟见笑了,本军离开河东日久,如今粮草已然不足,若是王使相肯借某些,李某自然感念不尽。粮草齐备之后,某即刻离开定州,待得打破幽州,便将老弟赒济粮草悉数奉还。使相以为如何?
王镕(笑):晋王与某这等客套,却不是小觑了某。况且晋王也知晓某与幽州向来不睦,若打破幽州擒了刘仁恭那厮,也算是给某出了恶气。既然如此,些许粮草,何足道哉,怎生还说要还?
李克用(哈哈大笑):王使相虽然仗义,然而李某也不可得寸进尺。张公公,务须将粮草数目一一登记造册,幽州城破之后,便取来归还使相。
张承业(点头):咱家明白。
王镕(连忙对张承业):张公公,何必如此?
李克用:来来,使相满饮此杯。
周德威(疾奔进入):大王,存孝生擒了副总都统孙揆!
张承业(惊奇):啊呀,李将军果然在百万军中取了上将首级。
李克用:张公公,是生擒,不是首级。
张承业:哎呀,咱家兴奋之余,口误,口误。
李克用(笑):张公公,莫忘了你可是官家派来的监军,和那孙揆,乃是同僚。
张承业:可是咱家早已经把自个儿当做晋臣了呢。
大家都笑了。
李克用:先叫十三把那孙揆送来此处!可惜他擒的毕竟不是张浚。对了,不知那厮躲在何处?
周德威:孙揆被擒之后,张浚竟然闻风而逃,所谓攻晋联军,如鸟兽散,尤其朝廷官兵,渡河时狼狈不堪互相推搡,竟然淹死无数,就没几个逃回长安的。
王镕:贺喜晋王啊,看来官家很快就会给晋王下旨,复姓复爵位,都不在话下啦。来来,满饮此杯。
李克用:且慢。官兵渡河既然如此狼狈,十三又在何处?
周德威:存孝……存孝撤兵五十里。
李克用:撤兵?为何不半渡而击?趁乱可擒张浚。
周德威:这个……臣未曾打听的备细。
李克用(不满):居然撤兵五十里!看来,十三是想手下留情吧?
19、内 日 潞州长子一处民宅
人物:李存孝、李九娘、黄四娘
李存孝:也可以说是手下留情吧。公主试想,这张浚毕竟乃是当朝宰相,若是连他也生擒了来,未免太不给朝廷面子了。这朝野上下,岂不是更加鼓噪?只说末将,若想还做这个昭义军节度使,也不合先擒了宰相吧?
李九娘:麾下识得大体甚好,只是奴家曾对麾下说过,若是擒了孙公,便该由他做个引导,去见官家,也好解释河东情形,收回官兵。麾下怎生便将孙公送给了晋王?
李存孝:父王差人来要孙揆,怎能不送?
黄四娘:孙公此去,恐怕凶多吉少。
李九娘:他吉凶如何,先且不论,只是没他斡旋,怎好要官家罢兵休战?
李存孝:好叫公主知晓,如今官兵已经撤走,一个不剩,倒不劳官家下旨休战了。
李九娘(急了):存孝你怎不明白?孙公斡旋,倒是其次,更有一层,乃是让你得了官家旨意做上昭义军节度使!那时麾下雄霸一方,奴家方好与麾下共结良缘啊。
李存孝(一愣):如此说来,果然不该把孙揆送去了。
李九娘(叹息):有此奇功,本可换个好前程,可叹你如此处置!如今后悔又有何用?好在毕竟是本宫父皇,如今只好不顾女儿家矜持,亲自去寻官家,请下圣旨,封你还做昭义军节度使。
李存孝:正是如此。若得公主辛劳,事成之后,某定然力保官家平安,公主如意。
李九娘(淡淡一笑):只是奴家如何到的长安,请示官家?
李存孝(明白过来):护送公主前往,末将责无旁贷。
20、内 日 幽州帅府
人物:刘仁恭、刘守光、李小喜
刘仁恭:二郎,为父此前如何说来?
刘守光(气恼):那张浚果然是草包一个,无用至极。手提十万雄兵,即便折了个副都统,又有何惧?他居然便无作为!更可恼的是,梁王朱全忠,竟也是裹足不前!唉,朝廷用人,真是不值一提。
刘仁恭:张浚不足论。朱全忠何等老谋深算?他弃了潞州,乃是不肯为朝廷火中取栗!你想他若坚守潞州,必定与河东一番血战,朝廷却要李存孝做昭义节度使!此等事,肯做的不叫朱三!算啦,这等闲事,休再议论。如今你我父子,唯有两事。
刘守光:愿听阿耶号令。
刘仁恭:第一是木瓜涧。李克用如今得胜,必然轻敌冒进,在此设伏,总要他大败亏输。第二是那两个冤家,却要好生安顿,不可怠慢。
刘守光:却又来!既然木瓜涧取胜,李克用生死未卜,还须忌惮那两个小的!阿耶好不昏聩。
刘仁恭:说你逞强,你还不服。须知木瓜涧尚未获胜,你如何便知李克用生死未卜?他刚刚破了朝廷十万大军,足见此人老辣!木瓜涧一战,自然要格外用力,力争大胜。然而兵凶战危,谁知必胜?万一惨败,又当如何?款待好那两个,就算木瓜涧战事不顺,也还有与李克用谈判的筹码。
刘守光:款待那两个,阿耶自为之!我总要去木瓜涧,打败晋兵。
刘守光转身离开。
刘仁恭:这牛头。
刘守光(回头向李小喜):你引了夫人,备些羊羔好酒,款待那李亚子,不可懈怠了他。
李小喜:小的遵命。
21、内 日 晋军营地
人物:李嗣源、李克用、周德威、张承业
李嗣源(笑):父王果然料事如神!不过旬日之间,朝廷十万兵马,竟然作鸟兽散!二郎夺回潞州,昭义军重归父王了。
李克用:招了多少?
李嗣源(笑笑):那些官兵听说投入父王麾下,都是欢天喜地。竟然招了一万七千多呢。
李克用(不满):这么少?
李嗣源:败兵云散,不好寻找。
李克用:哼,恐怕被秦王、朱三招走了吧?
李嗣源(尴尬一笑):父王明鉴。
李克用(摆摆手):征讨幽州,半道上插出个天子削藩!耽搁恁多时日,想必刘仁恭早已壁垒森严、做好准备了。如今讨伐幽州,已无奇兵可言。
周德威:河东仰赖大王神武,居然挫败朱三阴谋,如今想必圣人也已明了,不日便将还爵还姓。臣以为此乃此番征讨幽州最大战果,大王何不暂回太原,以待圣旨?
李克用:此番出兵乃是为了强索大郎,镇远居然忘怀?何况定州讨了恁多粮草,孤已经说过要如数归还王镕。不破幽州,如何归还?
周德威:大王仁义,天下皆知。然而此次天子削藩,举国震动而河东无恙,虽朱三亦自胆寒,何况王镕?臣以为此时破幽州已无战机,何不趁天子有愧河东,请天子下旨,调停两家争端?如此大郎平安返回,河东将士亦免除一场血战。
李嗣源(点头):镇远此言,契合形势,如今我沙陀兵威震动天下,料想刘仁恭必定雌伏,父王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善哉?
李克用:你二人住嘴。岂不知孤纵横数十年,焉有出兵而不战之理?
张承业匆匆走了进来。
张承业(焦虑万分):大王,塌天之祸啊。哎呀,老奴……都不知如何开口。
张承业涕泪纵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李克用(安慰):张公公,休要着急,且说何事?朝廷十万大军都已散尽,尚有何事能令孤为难?说吧,何事?
张承业:大王啊,益昌公主她,她不见了。
李克用(惊奇):公主不见了?她不是在安西殿吗?怎会不见?
张承业(呈上公文):是大将军李存璋送来的紧急文书,说是王府上下、太原城内城外,俱都找寻不到益昌公主,现在就是一个生死不明!哎呀,这,这如何是好?咱家如何向官家说明此事?咱家愧对官家、枉自为人啊。
李克用:张公公莫要如此自责,安西殿的那伙侍女呢,也不知她们主子去哪里了吗?
张承业:公文上说了,问过嫣儿和秋彤两个,俱都不知公主下落。连公主贴身的黄四娘也寻不到了。大王也知道,那黄四娘可是一身好武艺啊,怎生会连她也不见了?究竟是何等厉害人物,竟连四娘都招架不住,乃至主仆两人俱都。
张承业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李克用(略一思忖):张公公,孤觉得你可是想岔了,以孤所见,公主该是官家接应走了。
张承业(一愣):官家接应?可是咱家丝毫不知要接应公主回京师啊。
李克用(略有不耐):又没人怀疑你暗通官家!倒是以孤看来,你这河东监军,官家未必信得过你啦!你也不想想,官家起兵攻晋,岂会不照拂他宝贝公主?必定先将她秘密接回长安了。哼,好笑官家,孤顶天立地男子汉,怎会去为难女流?
张承业(想了想):哎呀,谢天谢地,若果然如大王所言,咱家也算是放心啦!哦,咱家的意思是说,只要九公主无恙,将来自可想法将她接回河东,以便与大郎完婚。
周德威:大王言之有理,只是如何去长安接回公主,却差了个理由。
李嗣源(大声):当初三帅之厄,若非父王和存勖协力营救,后果不堪设想!官家不念俺沙陀忠义,反而起十万大军来攻,又秘密接回公主!身为官家,行事岂可如此颠倒?以某看来,如今官家正该下旨赐婚存勖,以免寒了河东上下之心。
张承业(看看李克用):公主是否真的回了长安?官家又非不知,韩建在石堤谷杀诸王才多长时间,就又把公主接回去?怕是太不稳便吧?
李克用(冷笑):官家做事,若都可猜度,他也不会兴兵来打我河东了!这等无名之师,亏得他来!好啦,公主之事先不提,她虽回了长安,孤的大郎还没回太原!你们都说的这场婚事,总不能没新郎吧?孤看来,须得再来一场血战,才能夺回大郎。
张承业(想了想):其实大王可给幽州写书信一封,说明利害。如今大军压境,料想刘仁恭也只好放还大郎。若他执迷不悟,老奴尚可奏疏,请天子调停。
李克用诧异地看着他,连声冷笑。
李克用(大声):张公公!如今你居然还想官家调停?上回调停,调出十万兵马攻我河东,此番调停,又要官家调多少兵马前来?
张承业:大王不然,朝廷兵马进攻河东,必是奸臣蒙蔽官家之故。如今奸谋暴露,官家已知大王才是股肱之臣,如何不肯下旨调停?
李克用(一挥手):不必多说。此去幽州,必过木瓜涧,孤料燕兵已经在彼设伏。便可由嗣源先行打破木瓜涧,镇远做第二队接应大郎,若谷口被封锁,便打开谷口,将嗣源接应出。孤与监军使率大军在后接应你二人,若燕兵来追,你二人闪开来路,由孤亲自来与刘窟头决战,之后你二人自左右两方包抄他后路,一鼓破敌。
张承业等一齐:遵命。
李克用:张公公你先去上表,奏请李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
李嗣源(诧异):父王,昭义军是十三的啊。
李克用:十三这个节度使,乃是官家所封!如今孤既然打败了朝廷兵马,怎可再用朝廷任命的节度使?张公公只管据此上奏。
张承业:大王息怒,咱家也以为不妥,毕竟此番存孝立功最大,怎生反而停了他节度使?
李克用:他丢了潞州,不该受罚?二郎夺回潞州,不该受赏?都是孤的孩儿,孤自然随意安排,尔等哪来那么多主张。
李克用(看看李嗣源):孙揆不是送来了吗,立即处斩。
张承业:大王且慢,孙揆乃是京兆尹,士林仰望……
李克用(打断):管他什么尹什么望,孤是要杀鸡儆猴!让天下人都知道,得罪河东,便是个死!既然张公公专门求情,也罢,大郎你处死他时,孤亲自来看,让他死的荣耀些。
李嗣源:儿臣杀孙揆时,自会请父王前来监刑。不过那昭义军节度使……
李克用(不悦):你何时也变得婆婆妈妈了?好啦,让十三先来领兵助战!若是打下了幽州,孤自会奏请朝廷,封他做个卢龙节度使。
李嗣源(松了口气):原来父王早有打算。
李克用(板着脸):也要看他打幽州是否有功。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