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284
成片时长:约64分钟
阅读:1730
发表:2022/6/16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3集
1
…
12
13
14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黄四娘:主子?
李九娘:也算亏得你,千里迢迢送她去那黄河里。
黄四娘:奴婢想的随波逐流,便是在黄河里头。既然主子觉得远。
李九娘(笑着摇头):本宫所说随波逐流,未必真是那黄河里头,甚至不是真的河流。只须了结了她性命,事情又做的干净,便算你大功告成。
黄四娘也笑了:奴婢这才明白,适才所说,过于执着。
李九娘(摇摇头):你先去寻张公公过来一趟。
7、内 日 幽州帅府
人物:元行钦、刘仁恭、刘守光
元行钦(进入):使相,此番晋王兴师动众,看来情形不妙,末将以为须早做准备。
刘仁恭摇头:行钦却是错算。李克用越是大张旗鼓,越说明他不过想吓唬本帅,其实不会真的与本帅决战。莫要忘了,他家大郎性命还在本帅手上呢。他此如此虚张声势,只能是欲盖弥彰!哼,本帅岂会着了他道?
刘守光:若他只是虚张声势,倒也罢了,阿耶还能与他讨价还价。但若这沙陀蛮子果然不顾一切杀将来,我幽州竟然毫无防备,如何是好?
刘仁恭:不顾一切?
刘守光:父帅,孩儿打听得,他父子分离数年,感情未必亲厚,那李克用若是只顾颜面,又或是吝惜银钱,竟然不顾父子之情,也难计较。故此,孩儿觉得行钦所言,也须在意。
刘仁恭(沉吟):二郎此言,倒也有些道理。本帅看来,李克用此番用兵幽州,恫吓为主,交战为次。主要就是他想赖掉那八万贯钱。所以,若是能给晋军一个教训,想必他给钱会痛快许多。等见了赎金,本帅便将他大郎放回,倒也是好。对了,让你去看木瓜涧,如何了?
刘守光:孩儿倒是看过木瓜涧地形,确实是个绝地。孩儿与行钦商议,想在那里给晋军一个绝杀,此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刘仁恭:出其不意?
元行钦:正是,使相,想那李克用自视甚高,又想着带了三万精兵,自以为足可纵横天下,岂会将我幽州放在眼中。故末将想在木瓜涧伏击他,若是打得好,倒还可以叫晋国割了蔚州给我。使相以为如何?
刘仁恭(大喜):若得蔚州,却不胜得几万两银!便如此办!行钦先去点兵,此番定要杀得那李克用从此梦中也怕我幽州。
元行钦:末将遵命。
刘仁恭看着元行钦离去,问刘守光。
刘仁恭:阿耶将那荣氏留在身边伺候,你可有抱怨之心?
刘守光(连忙掩饰):阿耶哪里话,孩儿捉这妇人,原本就是给父王散心消遣的,哪来抱怨之心?倒是父王让孩儿督建大安山行宫,如今面临大战,只得暂时停些日子。
刘仁恭:你果然识得大体,此番若击败了晋王,便好向朝廷请封燕王。阿耶若是做了燕王,必定立贤,将你立为世子!说不得,还要比照那李茂贞,也让官家赏个公主来给我儿做妻。
刘守光(笑):孩儿感念父帅恩情,只是大郎守文……
刘仁恭:立世子之事,自然阿耶决断。哎,本来还想和李克用讨价还价,哪知沙陀蛮子毫无晋商作风,居然不讲价钱,闻讯就要打仗!看来是有些失算啊!所以,你要在木瓜涧打好这一仗,若果然大败晋军,让他割让蔚州,还可将赎金提高至十万贯钱!多出来的两万贯,便是给你的赏赐。
刘守光(两眼放光):孩儿多谢阿耶成全。
8、内 日 晋王府安西殿
人物:秋彤、李九娘、张承业
秋彤(进入):公主,张公公到了。
李九娘:叫他速速进来。
张承业(进入):老奴叩见公主。
李九娘(急切):只说救人之事如何?
张承业(皱着眉):晋王戾气太重,竟然准备起兵杀向幽州。
秋彤啊了一声,李九娘看着她。
李九娘:你又有何大惊小怪?
秋彤:公主恕罪,奴婢只是想着,如果两军交战,郎君岂不是成了任人宰杀的那个什么刀俎了。
李九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秋彤:正是。公主,奴婢只是不知晋王为何竟然兴兵讨伐?就不忌讳郎君还在人家手上吗?他的性命。
李九娘(打断):多嘴。
秋彤(低头屈膝):奴婢错了。
张承业:公主也莫怪秋彤失态。实话说,晋王决意伐幽州,朝臣尽皆惶惑,都担心刘仁恭心狠手辣,则大郎危矣!不知公主有何良策?
李九娘(叹息):如今本宫这身份甚是尴尬,说是公主,又明摆着要奉旨下嫁;胡说是世子妃,却又未曾婚嫁,而且李亚子也没世子身份!纵然有所策划,又怎好在晋王面前说话?
张承业:这一节老奴也替公主想过,若是公主有甚妙计,不妨与老奴,老奴自当以此为方针,在晋王之前,从容转圜,以收奇功。
李九娘:这也算不得什么妙计,不过是想到前番请旨调和昭义军战端,居然灵验无比,梁军、魏博兵,全都撤了个干干净净!本宫心下实在欣喜,自思请圣旨果然威力无比!这回刘仁恭父子扣了李亚子,本宫便又想请天子下诏调停,将此事平息。
张承业(眼睛一亮):公主所言,确实是条妙计,若天子令刘仁恭放还世子,同时把平卢也划归他管辖,正式任命他做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焉有不从之理?
李九娘:这等大事,不知官家允不允得?况且大军已经部署,恐也来不及了。
张承业:明日大军启程,但有老奴在军中,必会想法迟滞行程,以待圣旨来到。
李九娘:也罢。四娘。
黄四娘:公主。
李九娘:奴这里写下一折子,你立刻前往京城,亲手呈给天子。
黄四娘:四娘省得,必定快马加鞭面呈圣人。
张承业:有劳公主,老奴自去晋王处,好歹也要晋王感恩圣人,感念公主情谊。
李九娘:你去晋王处张扬本宫好处,倒也显你忠心不渝,本宫许了。不过言语之间,却都要落足在那个闯祸的刁女。
张承业:老奴省得。此番必定是叶小娘挑唆,大郎才落得陷落幽州,罪责自然在她身上。只是怕晋王顾念兄弟之情,不肯为难李司徒的女儿。
李九娘:正是有了这等难处,才要张公公这三寸不烂之舌起作用啊。
张承业:老奴省得,一定照公主之意动晋王,怪罪那个刁女。若是二人平安回来,好歹也要将那刁女禁足司徒府。
李九娘(皱眉):只是禁足?
张承业:公主之意是?
李九娘:哼,好歹也要将她逐出太原,才算功德圆满。
张承业(犹豫):这个。
李九娘:你为难得很吗?
张承业:老奴不敢,老奴必劝晋王将其逐出太原。
李九娘:本宫替你都已计较停当,只要那瘟神离开太原,纵然给她个名分也无妨。至于给什么名分,你自去思量。
张承业(笑):公主果然慈悲为怀,老奴明白,不外乎给她寻个婆家,免得她将来又兴风作浪。
李九娘点点头:那瘟神若是个晓事的,便该知由贫贱而富贵乃是她今生最大侥幸,此后好生相夫教子,也好一世安稳。若还呶呶不休不知进退,就要让她明白本宫不过是先礼后兵。
张承业(连连点头):公主如此宽容大度,料想那瘟神定当感激涕零,她若还要多事,不必公主授意,老奴先将她置于死地。
李九娘(叹气):先礼后兵,只因本宫在河东根基未稳!你若鲁莽行事,诚恐反而坏了父皇羁縻河东之意。
张承业:老奴遵旨,行事必当事先禀告。
9、外 日 梁王府外
人物:王氏、朱友文
王氏走了出来,朱友文面色阴沉迎了上去。
王氏看见朱友文,不由脸红低头。
朱友文:只说父王今日情形如何?
王氏犹豫了一下低声说。
王氏:倒是精神多了。
朱友文(冷笑一声):有你伺候,他自然精神。
王氏(窘迫):官人,此事可是你命妾身……
朱友文(打断):住嘴!某自知其中关节,你先回府吧。
朱友文身后的侍卫抬来一顶黑漆小轿,请王氏上轿。
王氏盯着小轿连连摆手。
王氏:这等奢侈之物,妾身怎敢享受?怕是折寿的。
朱友文(皮笑肉不笑):不必废话,亏得你伺候父王康复,这便是给你的特别奖赏,许你坐轿回府。
王氏不会坐轿,轿夫们搀扶她坐了进去,轿夫起身,轿子里的王氏吓得尖叫一声。
朱友文看他们走远,举步进了王府。
10、外 日 梁王府院子
人物:李振、朱友文
李振迎了上来。
李振:李某正要去寻郎君,好叫郎君得知,大王今日气色甚好,亲口说要让天子下诏,封郎君为怀化中郎将啦!郎君从怀化郎将开始,连升三级成了中郎将!真个可喜可贺呢。
朱友文(淡淡):做什么官,都是为了父王打天下效命,并无不同。
李振笑着:郎君果然大气量,如此大喜,郎君竟能如此淡定,果然大有皇储风范啊。
朱友文苦笑着摇摇头。
11、内 日 长安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柳燦、昭宗
乌云聚拢,雷声隐隐。
柳璨正和昭宗议事。
昭宗:如今晋兵讨伐幽州,柳卿以为如何?
柳璨:官家垂问,臣冒昧回答。臣以为,礼乐征伐,当自天子出。晋王擅自兴兵,此乃目无君上。然幽州被兵,却无片语只言上奏,纵容晋兵荼毒百姓,毋乃过于迟钝?故刘仁恭怠慢君上,也应制裁。
昭宗:卿言荼毒百姓,可谓一针见血。藩镇拥兵自重,目无朝廷,朕是该好生治理一番了。
柳璨:官家如此说,莫非是准备处置河东擅自用兵?官家无限仁德,苍生感念无尽。
昭宗:卿试言之。
柳璨:微臣倒是觉得,藩镇割据,危害天下垂百年矣,终非国家之福。如河东,向来尾大不掉,此乃朝廷之患。圣人施以恩泽,固然足见朝廷宽容,然晋王不恤百姓,穷兵黩武,可谓辜负圣恩。此番晋王居然领兵东征,擅离巢穴,圣人其有意乎?
昭宗(讥讽):梁王言语,柳卿倒是背的熟练。
柳璨(跪下):臣不知官家何出此言?臣并不敢交结外藩,不过是据实而言,若与梁王所见相同,那也该都是为国家计较而已。
昭宗:卿且平身。
柳璨(起身):臣谢过圣人。
昭宗:朕不过是说,梁王也曾如此说来,卿家何须过虑?
柳璨:臣驽钝,竟然不知圣意。然而如今官家将要下旨撤薪灭火?
昭宗(微笑):不然,朕是要釜底抽薪!
一声惊雷响过,殿外大雨倾盆而下。内侍们连忙去关闭窗户。
柳璨:恕臣愚钝,陛下之意是?
昭宗:李克用领精兵三万讨伐幽州。哼,朕何时令他假节钺讨幽州!晋王不臣之心昭著,也莫怪梁王上奏李克用有悖逆之心!更何况幽州何罪?
柳璨微笑:官家明察秋毫,此天下苍生之福也。会昌以来五十余年,复见中兴圣主,一扫历年积疴,国运复苏,臣竟躬逢其盛,何其有幸。
昭宗忽然走下御座抓住柳燦的手。
昭宗:柳卿,你乃三世老臣!朕要你赤胆忠心。
柳燦:蒙官家信赖,老臣残躯性命,都是官家所有。
李九娘:也算亏得你,千里迢迢送她去那黄河里。
黄四娘:奴婢想的随波逐流,便是在黄河里头。既然主子觉得远。
李九娘(笑着摇头):本宫所说随波逐流,未必真是那黄河里头,甚至不是真的河流。只须了结了她性命,事情又做的干净,便算你大功告成。
黄四娘也笑了:奴婢这才明白,适才所说,过于执着。
李九娘(摇摇头):你先去寻张公公过来一趟。
7、内 日 幽州帅府
人物:元行钦、刘仁恭、刘守光
元行钦(进入):使相,此番晋王兴师动众,看来情形不妙,末将以为须早做准备。
刘仁恭摇头:行钦却是错算。李克用越是大张旗鼓,越说明他不过想吓唬本帅,其实不会真的与本帅决战。莫要忘了,他家大郎性命还在本帅手上呢。他此如此虚张声势,只能是欲盖弥彰!哼,本帅岂会着了他道?
刘守光:若他只是虚张声势,倒也罢了,阿耶还能与他讨价还价。但若这沙陀蛮子果然不顾一切杀将来,我幽州竟然毫无防备,如何是好?
刘仁恭:不顾一切?
刘守光:父帅,孩儿打听得,他父子分离数年,感情未必亲厚,那李克用若是只顾颜面,又或是吝惜银钱,竟然不顾父子之情,也难计较。故此,孩儿觉得行钦所言,也须在意。
刘仁恭(沉吟):二郎此言,倒也有些道理。本帅看来,李克用此番用兵幽州,恫吓为主,交战为次。主要就是他想赖掉那八万贯钱。所以,若是能给晋军一个教训,想必他给钱会痛快许多。等见了赎金,本帅便将他大郎放回,倒也是好。对了,让你去看木瓜涧,如何了?
刘守光:孩儿倒是看过木瓜涧地形,确实是个绝地。孩儿与行钦商议,想在那里给晋军一个绝杀,此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刘仁恭:出其不意?
元行钦:正是,使相,想那李克用自视甚高,又想着带了三万精兵,自以为足可纵横天下,岂会将我幽州放在眼中。故末将想在木瓜涧伏击他,若是打得好,倒还可以叫晋国割了蔚州给我。使相以为如何?
刘仁恭(大喜):若得蔚州,却不胜得几万两银!便如此办!行钦先去点兵,此番定要杀得那李克用从此梦中也怕我幽州。
元行钦:末将遵命。
刘仁恭看着元行钦离去,问刘守光。
刘仁恭:阿耶将那荣氏留在身边伺候,你可有抱怨之心?
刘守光(连忙掩饰):阿耶哪里话,孩儿捉这妇人,原本就是给父王散心消遣的,哪来抱怨之心?倒是父王让孩儿督建大安山行宫,如今面临大战,只得暂时停些日子。
刘仁恭:你果然识得大体,此番若击败了晋王,便好向朝廷请封燕王。阿耶若是做了燕王,必定立贤,将你立为世子!说不得,还要比照那李茂贞,也让官家赏个公主来给我儿做妻。
刘守光(笑):孩儿感念父帅恩情,只是大郎守文……
刘仁恭:立世子之事,自然阿耶决断。哎,本来还想和李克用讨价还价,哪知沙陀蛮子毫无晋商作风,居然不讲价钱,闻讯就要打仗!看来是有些失算啊!所以,你要在木瓜涧打好这一仗,若果然大败晋军,让他割让蔚州,还可将赎金提高至十万贯钱!多出来的两万贯,便是给你的赏赐。
刘守光(两眼放光):孩儿多谢阿耶成全。
8、内 日 晋王府安西殿
人物:秋彤、李九娘、张承业
秋彤(进入):公主,张公公到了。
李九娘:叫他速速进来。
张承业(进入):老奴叩见公主。
李九娘(急切):只说救人之事如何?
张承业(皱着眉):晋王戾气太重,竟然准备起兵杀向幽州。
秋彤啊了一声,李九娘看着她。
李九娘:你又有何大惊小怪?
秋彤:公主恕罪,奴婢只是想着,如果两军交战,郎君岂不是成了任人宰杀的那个什么刀俎了。
李九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秋彤:正是。公主,奴婢只是不知晋王为何竟然兴兵讨伐?就不忌讳郎君还在人家手上吗?他的性命。
李九娘(打断):多嘴。
秋彤(低头屈膝):奴婢错了。
张承业:公主也莫怪秋彤失态。实话说,晋王决意伐幽州,朝臣尽皆惶惑,都担心刘仁恭心狠手辣,则大郎危矣!不知公主有何良策?
李九娘(叹息):如今本宫这身份甚是尴尬,说是公主,又明摆着要奉旨下嫁;胡说是世子妃,却又未曾婚嫁,而且李亚子也没世子身份!纵然有所策划,又怎好在晋王面前说话?
张承业:这一节老奴也替公主想过,若是公主有甚妙计,不妨与老奴,老奴自当以此为方针,在晋王之前,从容转圜,以收奇功。
李九娘:这也算不得什么妙计,不过是想到前番请旨调和昭义军战端,居然灵验无比,梁军、魏博兵,全都撤了个干干净净!本宫心下实在欣喜,自思请圣旨果然威力无比!这回刘仁恭父子扣了李亚子,本宫便又想请天子下诏调停,将此事平息。
张承业(眼睛一亮):公主所言,确实是条妙计,若天子令刘仁恭放还世子,同时把平卢也划归他管辖,正式任命他做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焉有不从之理?
李九娘:这等大事,不知官家允不允得?况且大军已经部署,恐也来不及了。
张承业:明日大军启程,但有老奴在军中,必会想法迟滞行程,以待圣旨来到。
李九娘:也罢。四娘。
黄四娘:公主。
李九娘:奴这里写下一折子,你立刻前往京城,亲手呈给天子。
黄四娘:四娘省得,必定快马加鞭面呈圣人。
张承业:有劳公主,老奴自去晋王处,好歹也要晋王感恩圣人,感念公主情谊。
李九娘:你去晋王处张扬本宫好处,倒也显你忠心不渝,本宫许了。不过言语之间,却都要落足在那个闯祸的刁女。
张承业:老奴省得。此番必定是叶小娘挑唆,大郎才落得陷落幽州,罪责自然在她身上。只是怕晋王顾念兄弟之情,不肯为难李司徒的女儿。
李九娘:正是有了这等难处,才要张公公这三寸不烂之舌起作用啊。
张承业:老奴省得,一定照公主之意动晋王,怪罪那个刁女。若是二人平安回来,好歹也要将那刁女禁足司徒府。
李九娘(皱眉):只是禁足?
张承业:公主之意是?
李九娘:哼,好歹也要将她逐出太原,才算功德圆满。
张承业(犹豫):这个。
李九娘:你为难得很吗?
张承业:老奴不敢,老奴必劝晋王将其逐出太原。
李九娘:本宫替你都已计较停当,只要那瘟神离开太原,纵然给她个名分也无妨。至于给什么名分,你自去思量。
张承业(笑):公主果然慈悲为怀,老奴明白,不外乎给她寻个婆家,免得她将来又兴风作浪。
李九娘点点头:那瘟神若是个晓事的,便该知由贫贱而富贵乃是她今生最大侥幸,此后好生相夫教子,也好一世安稳。若还呶呶不休不知进退,就要让她明白本宫不过是先礼后兵。
张承业(连连点头):公主如此宽容大度,料想那瘟神定当感激涕零,她若还要多事,不必公主授意,老奴先将她置于死地。
李九娘(叹气):先礼后兵,只因本宫在河东根基未稳!你若鲁莽行事,诚恐反而坏了父皇羁縻河东之意。
张承业:老奴遵旨,行事必当事先禀告。
9、外 日 梁王府外
人物:王氏、朱友文
王氏走了出来,朱友文面色阴沉迎了上去。
王氏看见朱友文,不由脸红低头。
朱友文:只说父王今日情形如何?
王氏犹豫了一下低声说。
王氏:倒是精神多了。
朱友文(冷笑一声):有你伺候,他自然精神。
王氏(窘迫):官人,此事可是你命妾身……
朱友文(打断):住嘴!某自知其中关节,你先回府吧。
朱友文身后的侍卫抬来一顶黑漆小轿,请王氏上轿。
王氏盯着小轿连连摆手。
王氏:这等奢侈之物,妾身怎敢享受?怕是折寿的。
朱友文(皮笑肉不笑):不必废话,亏得你伺候父王康复,这便是给你的特别奖赏,许你坐轿回府。
王氏不会坐轿,轿夫们搀扶她坐了进去,轿夫起身,轿子里的王氏吓得尖叫一声。
朱友文看他们走远,举步进了王府。
10、外 日 梁王府院子
人物:李振、朱友文
李振迎了上来。
李振:李某正要去寻郎君,好叫郎君得知,大王今日气色甚好,亲口说要让天子下诏,封郎君为怀化中郎将啦!郎君从怀化郎将开始,连升三级成了中郎将!真个可喜可贺呢。
朱友文(淡淡):做什么官,都是为了父王打天下效命,并无不同。
李振笑着:郎君果然大气量,如此大喜,郎君竟能如此淡定,果然大有皇储风范啊。
朱友文苦笑着摇摇头。
11、内 日 长安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柳燦、昭宗
乌云聚拢,雷声隐隐。
柳璨正和昭宗议事。
昭宗:如今晋兵讨伐幽州,柳卿以为如何?
柳璨:官家垂问,臣冒昧回答。臣以为,礼乐征伐,当自天子出。晋王擅自兴兵,此乃目无君上。然幽州被兵,却无片语只言上奏,纵容晋兵荼毒百姓,毋乃过于迟钝?故刘仁恭怠慢君上,也应制裁。
昭宗:卿言荼毒百姓,可谓一针见血。藩镇拥兵自重,目无朝廷,朕是该好生治理一番了。
柳璨:官家如此说,莫非是准备处置河东擅自用兵?官家无限仁德,苍生感念无尽。
昭宗:卿试言之。
柳璨:微臣倒是觉得,藩镇割据,危害天下垂百年矣,终非国家之福。如河东,向来尾大不掉,此乃朝廷之患。圣人施以恩泽,固然足见朝廷宽容,然晋王不恤百姓,穷兵黩武,可谓辜负圣恩。此番晋王居然领兵东征,擅离巢穴,圣人其有意乎?
昭宗(讥讽):梁王言语,柳卿倒是背的熟练。
柳璨(跪下):臣不知官家何出此言?臣并不敢交结外藩,不过是据实而言,若与梁王所见相同,那也该都是为国家计较而已。
昭宗:卿且平身。
柳璨(起身):臣谢过圣人。
昭宗:朕不过是说,梁王也曾如此说来,卿家何须过虑?
柳璨:臣驽钝,竟然不知圣意。然而如今官家将要下旨撤薪灭火?
昭宗(微笑):不然,朕是要釜底抽薪!
一声惊雷响过,殿外大雨倾盆而下。内侍们连忙去关闭窗户。
柳璨:恕臣愚钝,陛下之意是?
昭宗:李克用领精兵三万讨伐幽州。哼,朕何时令他假节钺讨幽州!晋王不臣之心昭著,也莫怪梁王上奏李克用有悖逆之心!更何况幽州何罪?
柳璨微笑:官家明察秋毫,此天下苍生之福也。会昌以来五十余年,复见中兴圣主,一扫历年积疴,国运复苏,臣竟躬逢其盛,何其有幸。
昭宗忽然走下御座抓住柳燦的手。
昭宗:柳卿,你乃三世老臣!朕要你赤胆忠心。
柳燦:蒙官家信赖,老臣残躯性命,都是官家所有。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