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527
成片时长:约47分钟
阅读:6083
发表:2018/7/3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22集
1
…
22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陈明义(连忙阻拦):你还是跟我到旅部去吧。让徐旅长派一个警卫班护送你。
陈再道:不用啦。(他转身望望两个警卫员)有他们俩就行啦。
陈明义:陈司令,还有什么指示?
陈再道(郑重地):你回去转告徐旅长:尽快把部队收拢起来,在邱馆路两侧,继续和敌人周旋。
陈明义:是。
[陈再道说完,快步走出院子,然后和两个警卫员跨上战马,向北飞奔而去。]
22-7、故城县瓦窑村;冀南军区司令部
[陈再道和警卫员风尘仆仆地走进司令部。]
[大家看到陈再道,都像在外面受了委屈的孩子,忽然见到自己的父母一样,忍不住哭起来。]
陈再道(焦急地):军区的情况怎么样?
范朝利(含着眼泪):机关和部队都损失很大,好多指战员都牺牲了。
陈再道(心情沉重地):同志们都归队了吗?
范朝利:大部分都已经归队。目前,正在寻找被冲散的同志。‘反战同盟’的秋山书记和我们走散,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陈再道:走散了几个人?
藤原义江:只有秋山良照和吉田没有回来。突围的时候我们都跑乱了,冲出去后就不见他俩了。我们认为他们会找回来。结果,到现在也没回来。
陈再道:当时你们是往哪个方向突围的?
藤原义江:一开始是向东南方向,后来冲击敌人的包围圈,都和敌人搅到一块了。
陈再道:其他盟员都没受伤吧?
藤原义江:有两个负伤的,也被战友们背了回来。
陈再道(郑重地):秋山书记是为抗战立了大功的。我们一定要把秋山书记找回来。(他转身向范朝利吩咐)你立刻派两个班的战士,按突围的路线,寻找秋山良照和吉田。
范朝利:好,我马上就去。
[范朝利转身就往外走。这时,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一步跨进屋来。]
刘志坚(大声地):别去找了,秋山书记已经回来啦。
[屋里的几个人都转向刘志坚。]
范朝利(连忙):在哪儿呢?
刘志坚(往旁边一闪,指着身后):这不是吗?我已经把他俩带来啦。
[大家定睛一看,果然是秋山良照和吉田。只见两个人都满面倦容,脸上的尘土厚厚的。衣服上也布满尘土,还被刮破了好几个洞。但是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
藤原义江(立刻扑上去,抓住秋山良照的手,高兴地):秋山君,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啦!
秋山良照(笑着):哪能呢!哪能就这么死了呢!
范朝利:快坐下,快坐下。(待两个人坐下以后,他才问)你们是怎么脱险的?
秋山良照(接过陈再道递过来的手巾,一边擦汗一边讲起来):在冲击敌人第二道包围圈的过程中,我们俩与大家走散了。……
22-8、画面转入回忆镜头:
[秋山良照等十几个“反战同盟”成员,和八路军部队一起冲击敌人的第二道包围圈。他们和敌人拚杀在一起,打得难解难分。冲出包围圈后,秋山良照身边就只有吉田一个人了。]
[跑进一片树林,二人已经精疲力尽,腿像灌了铅似的。回头一看,发现距他们二百公尺处有一队日军在蠕动着。看样子,敌人比秋山良照他们还要疲惫。两个人做好了牺牲的准备,都从腰中拔出手榴弹握着,小心地隐蔽前进。]
[这时,他们发现眼前树林中有一座农民的院落。二人便悄悄溜进那座院子。]
22-9、农户家中
[进门后,他们发现家中无人,二人迅速登上盛放高粮秸的房顶。来到高粱秸后面。这时,他们发现里面已经藏着四个中国同志。两名是身穿军装的战士,其中一个已经负了伤;另两名是地方同志,内有一女同志。]
秋山良照(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俩是反战同盟的八路军战士。如果被日军发现,我们下去自杀,你们别动隐蔽好。我们两个日本人下去了,他们就不会再怀疑什么。
没负伤的八路军战士(抢过来):我们下去,你们留在这儿。保护日本同志是我们的责任。
吉田:还是我们下去。……
男地方工作人员:我们决不能让日本同志受伤害。
女地方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责任。
秋山良照(看了那位女同志一眼,心里非常感动。他固执地)那我们就都下去。
[这时,他们听到下面有动静。扭头往下一看,发现几个日本兵正向这座院子走来。]
男地方工作人员(急切地):鬼子来啦!
[大家都连忙停止说话,倾听着下面的动静。]
[几名日军走进了这家农户。]
[秋山良照等人都静静的躲在秫秸后面。六个人都屏住气息,好像在用一个心脏跳动,血液也像在同一条血管里流动。]
[日军没有检查房顶,也未设岗哨,在这里吃完饭,又在门前休息了一会儿,即随集合号令离去。]
秋山良照(这才对身边的人):我刚才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他们的厌战情绪。他们也在抱怨日本政府发动的这场该死的战争。
没负伤的战士:是啊,这场战争,使中日两国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
[六位同志在农舍里等到天黑才离开。]
22-10、当天夜晚;往回赶的路上
[大家轮流背着伤员走。他们已经整整一天没有吃饭喝水,饿着肚子乘着黑夜急行十八华里。]
22-11、深夜;某村附近
[茫茫的夜空,万簌俱寂,星光点点。]
[秋山良照一行六人,急切地向前走着。这时,他们又累又饿,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秋山良照(发现前面有一个村庄,便提议):咱们到前面的村里,歇息一下。顺便弄点吃的东西。
吉田:好。
[于是,六个人走向那个村庄。]
22-12、小村内
[他们刚到村口,就遇到了日本兵。]
一个日本兵(用日语厉声问):谁?
秋山良照(赶紧用日语回答):辛苦喽!辛苦喽!
[这一词是日军长官对部下常用的话。哨兵把秋山良照误认为自己人。根本没想到大军压境之时竟会有八路在此通过,黑暗的星光下也未看出来者何人,他们顺利地走入村内。]
[村里的情景让他们大吃一惊。到处都住有鬼子。大概敌人太疲惫太自信了,他们根本不相信八路军会擦身而过,所以没人理睬,更没有人盘问他们。村里来来往往的日军,谁也没有注意这群人。]
[秋山良照带领大家由村中心绕到村边,他观察了一下哨兵的位置,又经过一番分析,才找到一条出村的道路。然后,秋山良照带头,吉田第二,他们悄悄地、一个接一个出了村。]
[这时,同志们才能伸伸腰,大口大口呼吸着。然后趁黑继续赶路。]
[六位同志在黑夜中前进。他们抢着背伤员,走到枣南、冀县边境的张秀屯一带,找到了军区政治部,并见到了刘志坚同志。]
22-13、镜头又回到冀南军区司令部
陈再道(听完秋山良照的介绍,欣慰地):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范朝利(连忙吩咐):快带两位同志去吃饭。吃了饭,让他们好好地休息。
两个工作人员(齐声):是。
[工作人员领着秋山良照和吉田走下去。]
陈再道(与范朝利商议):这次大扫荡,第四军分区的领导机关受损失最大,主要领导人就牺牲了好几个,急需派有能力的人去填补。我建议,由你继任第四军分区的司令员。
范朝利:我服从组织的决定。
陈再道:让原区党委宣传部长王任重,担任四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范朝利:好。(他接着又说)我提议,由雷绍康担任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季铁中担任政治部主任。
陈再道:就这样定啦。
……
22-14、枣北县;杜烟村
[刘大坤和几个武工队员,驻在一个堡垒户家里。上午九点多,一个侦察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侦察员:报告!从枣强城里出来一伙敌人,向这里走来。
刘大坤(认真地):有多少人?是鬼子,还是汉奸?
侦察员:是枣强的特务队。大约有二三十人吧。
刘大坤:离这里还有多远?
侦察员:还有三四里地。我在第二个瞭望哨看到他们,就快马加鞭赶来了。
刘大坤(思索着):从县城出来,直奔我们这里。我估计他们要到肖张镇据点里去。那正好,我们乘其不备,埋伏在半路上,打它个伏击。(说到这里,他转身向三个通讯员吩咐):传我的命令:一分队埋伏在村南公路东面的果树林里,二分队埋伏在公路西面的河埝背后,三分队埋伏在村南头街道两侧的民房上。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以我鸣枪为号,三个分队一齐开火,将敌人全歼!
三个通讯员(齐声):是。
[三个通讯员迅速跑出去。]
22-15、杜烟村南头
[三个分队很快就隐蔽就绪。]
[几分钟后,二十多名伪军沿着公路向杜烟村走来。很快便进入武工队的伏击圈。]
刘大坤(高喊一声):打!
[刘大坤率先打响了第一枪。尖厉的枪声传遍整个原野。顿时,机枪声、手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在敌群中爆炸。伪军死的死,伤的伤,慌忙向公路两侧的道沟里躲藏。]
[这时,战士们分别从东面的果树林里、西面的河埝背后和北面杜烟村的民宅里跃出,呼喊着向敌人冲来。伪军见大势已去,纷纷交枪投降。有两个死心踏地的汉奸还想抵抗,被战士们当场击毙。]
[这次伏击战,仅用了五分钟,就胜利结束。]
22-16、一二九师师部;宋任穷住处
[刘伯承和邓小平走进宋任穷的住处。]
刘伯承:敌人离这里已经很近了。你怎么办?还是跟我们走吧?
宋任穷:我的病已经好了,身体正在恢复。我十分惦记冀南的工作,特别是冀南遭受大扫荡后的情况。我还是回冀南吧。
刘伯承:冀南的环境很恶劣。你现在回去,不冒险吗?
宋任穷:平汉路上的日军大都调出来打太行了,那里日军的力量比较空虚。另外,我已经习惯在平原打游击了,在山区打游击倒有点不习惯。
邓小平(担心地):你身体行吗?
宋任穷:没问题,这些日子身体恢复得很好。
[刘邓首长点点头,同意宋任穷回冀南。]
22-17、当天下午;宋任穷住处
陈再道:不用啦。(他转身望望两个警卫员)有他们俩就行啦。
陈明义:陈司令,还有什么指示?
陈再道(郑重地):你回去转告徐旅长:尽快把部队收拢起来,在邱馆路两侧,继续和敌人周旋。
陈明义:是。
[陈再道说完,快步走出院子,然后和两个警卫员跨上战马,向北飞奔而去。]
22-7、故城县瓦窑村;冀南军区司令部
[陈再道和警卫员风尘仆仆地走进司令部。]
[大家看到陈再道,都像在外面受了委屈的孩子,忽然见到自己的父母一样,忍不住哭起来。]
陈再道(焦急地):军区的情况怎么样?
范朝利(含着眼泪):机关和部队都损失很大,好多指战员都牺牲了。
陈再道(心情沉重地):同志们都归队了吗?
范朝利:大部分都已经归队。目前,正在寻找被冲散的同志。‘反战同盟’的秋山书记和我们走散,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陈再道:走散了几个人?
藤原义江:只有秋山良照和吉田没有回来。突围的时候我们都跑乱了,冲出去后就不见他俩了。我们认为他们会找回来。结果,到现在也没回来。
陈再道:当时你们是往哪个方向突围的?
藤原义江:一开始是向东南方向,后来冲击敌人的包围圈,都和敌人搅到一块了。
陈再道:其他盟员都没受伤吧?
藤原义江:有两个负伤的,也被战友们背了回来。
陈再道(郑重地):秋山书记是为抗战立了大功的。我们一定要把秋山书记找回来。(他转身向范朝利吩咐)你立刻派两个班的战士,按突围的路线,寻找秋山良照和吉田。
范朝利:好,我马上就去。
[范朝利转身就往外走。这时,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一步跨进屋来。]
刘志坚(大声地):别去找了,秋山书记已经回来啦。
[屋里的几个人都转向刘志坚。]
范朝利(连忙):在哪儿呢?
刘志坚(往旁边一闪,指着身后):这不是吗?我已经把他俩带来啦。
[大家定睛一看,果然是秋山良照和吉田。只见两个人都满面倦容,脸上的尘土厚厚的。衣服上也布满尘土,还被刮破了好几个洞。但是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
藤原义江(立刻扑上去,抓住秋山良照的手,高兴地):秋山君,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啦!
秋山良照(笑着):哪能呢!哪能就这么死了呢!
范朝利:快坐下,快坐下。(待两个人坐下以后,他才问)你们是怎么脱险的?
秋山良照(接过陈再道递过来的手巾,一边擦汗一边讲起来):在冲击敌人第二道包围圈的过程中,我们俩与大家走散了。……
22-8、画面转入回忆镜头:
[秋山良照等十几个“反战同盟”成员,和八路军部队一起冲击敌人的第二道包围圈。他们和敌人拚杀在一起,打得难解难分。冲出包围圈后,秋山良照身边就只有吉田一个人了。]
[跑进一片树林,二人已经精疲力尽,腿像灌了铅似的。回头一看,发现距他们二百公尺处有一队日军在蠕动着。看样子,敌人比秋山良照他们还要疲惫。两个人做好了牺牲的准备,都从腰中拔出手榴弹握着,小心地隐蔽前进。]
[这时,他们发现眼前树林中有一座农民的院落。二人便悄悄溜进那座院子。]
22-9、农户家中
[进门后,他们发现家中无人,二人迅速登上盛放高粮秸的房顶。来到高粱秸后面。这时,他们发现里面已经藏着四个中国同志。两名是身穿军装的战士,其中一个已经负了伤;另两名是地方同志,内有一女同志。]
秋山良照(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俩是反战同盟的八路军战士。如果被日军发现,我们下去自杀,你们别动隐蔽好。我们两个日本人下去了,他们就不会再怀疑什么。
没负伤的八路军战士(抢过来):我们下去,你们留在这儿。保护日本同志是我们的责任。
吉田:还是我们下去。……
男地方工作人员:我们决不能让日本同志受伤害。
女地方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责任。
秋山良照(看了那位女同志一眼,心里非常感动。他固执地)那我们就都下去。
[这时,他们听到下面有动静。扭头往下一看,发现几个日本兵正向这座院子走来。]
男地方工作人员(急切地):鬼子来啦!
[大家都连忙停止说话,倾听着下面的动静。]
[几名日军走进了这家农户。]
[秋山良照等人都静静的躲在秫秸后面。六个人都屏住气息,好像在用一个心脏跳动,血液也像在同一条血管里流动。]
[日军没有检查房顶,也未设岗哨,在这里吃完饭,又在门前休息了一会儿,即随集合号令离去。]
秋山良照(这才对身边的人):我刚才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他们的厌战情绪。他们也在抱怨日本政府发动的这场该死的战争。
没负伤的战士:是啊,这场战争,使中日两国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
[六位同志在农舍里等到天黑才离开。]
22-10、当天夜晚;往回赶的路上
[大家轮流背着伤员走。他们已经整整一天没有吃饭喝水,饿着肚子乘着黑夜急行十八华里。]
22-11、深夜;某村附近
[茫茫的夜空,万簌俱寂,星光点点。]
[秋山良照一行六人,急切地向前走着。这时,他们又累又饿,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秋山良照(发现前面有一个村庄,便提议):咱们到前面的村里,歇息一下。顺便弄点吃的东西。
吉田:好。
[于是,六个人走向那个村庄。]
22-12、小村内
[他们刚到村口,就遇到了日本兵。]
一个日本兵(用日语厉声问):谁?
秋山良照(赶紧用日语回答):辛苦喽!辛苦喽!
[这一词是日军长官对部下常用的话。哨兵把秋山良照误认为自己人。根本没想到大军压境之时竟会有八路在此通过,黑暗的星光下也未看出来者何人,他们顺利地走入村内。]
[村里的情景让他们大吃一惊。到处都住有鬼子。大概敌人太疲惫太自信了,他们根本不相信八路军会擦身而过,所以没人理睬,更没有人盘问他们。村里来来往往的日军,谁也没有注意这群人。]
[秋山良照带领大家由村中心绕到村边,他观察了一下哨兵的位置,又经过一番分析,才找到一条出村的道路。然后,秋山良照带头,吉田第二,他们悄悄地、一个接一个出了村。]
[这时,同志们才能伸伸腰,大口大口呼吸着。然后趁黑继续赶路。]
[六位同志在黑夜中前进。他们抢着背伤员,走到枣南、冀县边境的张秀屯一带,找到了军区政治部,并见到了刘志坚同志。]
22-13、镜头又回到冀南军区司令部
陈再道(听完秋山良照的介绍,欣慰地):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范朝利(连忙吩咐):快带两位同志去吃饭。吃了饭,让他们好好地休息。
两个工作人员(齐声):是。
[工作人员领着秋山良照和吉田走下去。]
陈再道(与范朝利商议):这次大扫荡,第四军分区的领导机关受损失最大,主要领导人就牺牲了好几个,急需派有能力的人去填补。我建议,由你继任第四军分区的司令员。
范朝利:我服从组织的决定。
陈再道:让原区党委宣传部长王任重,担任四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范朝利:好。(他接着又说)我提议,由雷绍康担任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季铁中担任政治部主任。
陈再道:就这样定啦。
……
22-14、枣北县;杜烟村
[刘大坤和几个武工队员,驻在一个堡垒户家里。上午九点多,一个侦察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侦察员:报告!从枣强城里出来一伙敌人,向这里走来。
刘大坤(认真地):有多少人?是鬼子,还是汉奸?
侦察员:是枣强的特务队。大约有二三十人吧。
刘大坤:离这里还有多远?
侦察员:还有三四里地。我在第二个瞭望哨看到他们,就快马加鞭赶来了。
刘大坤(思索着):从县城出来,直奔我们这里。我估计他们要到肖张镇据点里去。那正好,我们乘其不备,埋伏在半路上,打它个伏击。(说到这里,他转身向三个通讯员吩咐):传我的命令:一分队埋伏在村南公路东面的果树林里,二分队埋伏在公路西面的河埝背后,三分队埋伏在村南头街道两侧的民房上。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以我鸣枪为号,三个分队一齐开火,将敌人全歼!
三个通讯员(齐声):是。
[三个通讯员迅速跑出去。]
22-15、杜烟村南头
[三个分队很快就隐蔽就绪。]
[几分钟后,二十多名伪军沿着公路向杜烟村走来。很快便进入武工队的伏击圈。]
刘大坤(高喊一声):打!
[刘大坤率先打响了第一枪。尖厉的枪声传遍整个原野。顿时,机枪声、手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在敌群中爆炸。伪军死的死,伤的伤,慌忙向公路两侧的道沟里躲藏。]
[这时,战士们分别从东面的果树林里、西面的河埝背后和北面杜烟村的民宅里跃出,呼喊着向敌人冲来。伪军见大势已去,纷纷交枪投降。有两个死心踏地的汉奸还想抵抗,被战士们当场击毙。]
[这次伏击战,仅用了五分钟,就胜利结束。]
22-16、一二九师师部;宋任穷住处
[刘伯承和邓小平走进宋任穷的住处。]
刘伯承:敌人离这里已经很近了。你怎么办?还是跟我们走吧?
宋任穷:我的病已经好了,身体正在恢复。我十分惦记冀南的工作,特别是冀南遭受大扫荡后的情况。我还是回冀南吧。
刘伯承:冀南的环境很恶劣。你现在回去,不冒险吗?
宋任穷:平汉路上的日军大都调出来打太行了,那里日军的力量比较空虚。另外,我已经习惯在平原打游击了,在山区打游击倒有点不习惯。
邓小平(担心地):你身体行吗?
宋任穷:没问题,这些日子身体恢复得很好。
[刘邓首长点点头,同意宋任穷回冀南。]
22-17、当天下午;宋任穷住处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