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3960
成片时长:约46分钟
阅读:6250
发表:2018/7/13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27集
1
…
27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
[这时,一个在暗处放哨的小战士跑进来。]
小战士:报告!军区的刘明鉴来啦。
[张双群和马大娘都向门口望去。只见身材高大的刘明鉴跟在哨兵后面走进屋来。刘明鉴是军区司令部的侦察科长,张双群对他很熟悉。]
刘明鉴(郑重地):这里的形势越来越严重。宋任穷政委命令我们,立即把你送进太行山。
张双群(感到意外):马上就走吗?。
刘明鉴:马上就走。
张双群:好。我安排一下,就跟你走。
马大娘(连忙拦住):你生了孩子才三天,怎么能再长途奔波呢?
张双群(一边抱起孩子喂奶,一边笑着):没事儿,大娘!
刘明鉴(又告诉张双群):这次要从新开辟的一条交通线走,有专人护送你。护送你的人,一会儿就到。
张双群(点点头,然后向房东马大娘):大娘,由于我走得太急,没时间安排这孩子啦。我现在把他交给你。由你们家照管也行,你交给一户你认为可靠的人家照管也行。
马大娘(认真地):你放心吧。俺会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张双群一直把孩子喂饱,才恋恋不舍地将孩子交给马大娘。]
……
27-23、马大娘家里
[负责护送张双群的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这是敌工部长张荗林亲自选定的人。他身材高挑,眉清目秀,说起话来轻声细语。]
小伙子(一到这里,便和张双群商量):如果在路上遇到敌人盘问,就说咱们是逃难的。我们是姐弟俩。如果敌人再往下盘问,就说我姐夫是铁路工人,在前年的一次战斗中被冷枪打死了。嫂子,你看这样说行吗?
张双群(连声答应):行,行!
[于是,张双群打扮成一个逃荒的农妇;那小伙子化装成一个农家青年。两个人轮流抱着张双群的第一个孩子,上了路。]
27-24、邢台至临清公路上
[张双群和那小伙子向北走了不到二里路,就来到了邢临公路上。只见公路上的行人大都是逃难的农民。公路两侧的土地极为干燥,没有一丝水份,一道道裂纹弯弯曲曲,清晰可见。两个人随即也加入难民的行列,沿着邢临公路往西走。]
[当他们走到邢台城边时,远远地看到前面是敌人的一道关卡。有几个日伪军在前面路口上盘查行人。日伪军都荷枪实弹、严阵以待。]
小伙子(低声对张双群):嫂子,按咱们说好的应付敌人。
张双群(点点头):嗯。
[于是,两个人大大方方地向前走去。]
27-25、哨卡前
[张双群和小伙子一前一后,来到哨卡前。]
一个伪军(愣愣地):你们是干什么的?
张双群:俺是到外地逃难的。这是我弟弟。在家里呆不下去了,我们姐弟俩到外面去讨生活。
另一个伪军(疑惑地):姐弟俩?你男人呢?
张双群:俺男人是这附近的铁路工人。两年前在一次战斗中被冷枪打死了。长官,你就可怜可怜俺吧。
[几个日伪军没看出什么破绽。]
一个伪军(不耐烦地):走走走,过去吧。
[两个人就这样进了邢台城。]
27-26、邢台南关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了邢台南关。只见大街上到处都是难民,露宿街头的比比皆是。]
张双群(与小伙子商议):我们也在街上随便找一个地方,凑合一晚上算啦。
小伙子(坚决不依):嫂子,你刚生完小孩没几天,怎么能露宿街头呢?
张双群:没事。我没那么娇贵。
小伙子:绝对不行。必须找一个小客店,让你住下。
张双群(连忙):不用不用。
小伙子:你别管。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来。
[小伙子说完,便顺着大街往里走去。]
27-27、邢台南关
[五分钟后,小伙子一溜小跑赶回来。]
小伙子:姐姐,跟我走。
[小伙子拉起张双群,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小客栈。他为张双群办好手续,让她住进去。而他自己却在客栈大门外过了一夜。]
27-28、邢台火车站
[第二天上午,他们登上了去邯郸的火车。火车沿着铁轨稳稳地前行。张双群这是第一次坐火车,倍感新鲜。她两眼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庄稼、树木和房屋,心绪早已飞到了丈夫身边。]
叠影字幕;画外音
到达邯郸后,他们在一个关系户家中住了一夜,又继续乘火车南下,在磁县附近一个车站下车。
27-29、磁县火车站
[两个人一出车站,张双群就看到了陈再道的警卫员李国文。只见他正站在出站口,焦急地等待。]
张双群(总算松了一口气):可到家啦。(她转身对那小伙子):你回去转告大家,我平安到了太行山。你回去的路上也要小心。
[小伙子点点头,又走回车站,准备乘车往回返。]
[这时,李国文已经跑了过来。]
李国文:嫂子,你们可来啦!我都等你们半天啦。(他抱起张双群身边的孩子,用手抚着孩子的小脸):还认识我吗?
小孩(眨巴着眼睛看了看他):当然认识。你是李国文叔叔。
张双群:小李,咱们走吧。
李国文:好。
[李国文抱着小孩,领着张双群,直奔北方局党校而去。]
27-30、北方局党校大门前
[下午四点多,他们走进一个村庄,来到一座古朴的建筑前面。]
李国文(指着前面的大门):嫂子,这就是北方局党校。陈司令就在里面学习。
张双群(眼睛立刻亮起来,兴奋地):真的吗?
李国文:真的。
张双群:我就在这里等他。
李国文:我的任务是把你接到师部招待所。陈司令没让你在这里等。
张双群:不管怎么说,反正我不走了。
[李国文看得出,张双群一来是走得太累了,二来也是想早些见到陈司令,也就不再拦她,陪着她一同等候。]
27-31、北方局党校大门前
[下午六点多钟,陈再道走出党校大门。他第一眼就认出了等候在大门外的张双群,心里十分激动。不过,张双群的装束,又让他差一点笑出来。张双群头上缠着一条退了色的花毛巾,脸上灰尘厚厚的,几乎看不到肉皮;上身的黑夹袄有好几个洞,破洞四周的布边扎煞着,象一个个小翅膀;下面的裤子脏兮兮、油乎乎的,分不清是什么色。脚上的黑夹鞋也有几个洞,前面露着脚指头。]
[这时,张双群也看到了陈再道,她连忙迎上去。虽然只分开一个多月,仿佛已有好多年。俩人都有些激动,又有警卫员在跟前,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陈再道(愣了一会儿,才笑着):看你这样子,活像个逃难的。
张双群(连忙接过话碴):你说对了,我就是化装成难民才混出来的。
陈再道(走到李国文身边,从他怀里接过小孩):来,让爸爸抱抱。想爸爸了吗?
小孩(俏皮地):想了。爸爸,你在山上也打鬼子吗?
陈再道:不,爸爸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小孩(又顽皮地):学习什么?学习打鬼子吗?
陈再道(亲切地抚着小孩的头发):别问了,你还不懂这些。
小孩:我懂。学习也是为了打鬼子。不是吗?
陈再道:是,是。
[陈再道亲了亲孩子的小脸。小孩“咯咯”地笑着。]
李国文(走过来用手捏住孩子的小脸,笑着):你就知道打鬼子!
[几个人都笑了,笑得很开心。]
陈再道(收住笑容,转向张双群):你们一路上顺利吗?
张双群:顺利。我这次走的是新交通线。先到邢台,在那里过了一宿。第二天上火车,直到磁县。(稍微顿了一下,她又笑着)这次我算享福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火车。
陈再道(深有感触地):是啊!敌工部的同志办法就是多。过路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你看啊,我和刘志坚是边打边走,你是坐火车;有的由交通员领着直接过去;还有的化装成阔气人物,坐着轿车从敌人的城镇里穿过。……
张双群:这都是让敌人逼出来的。
陈再道:对。(他说完,便领着张双群往回走。一边走着,他又忍不住问):军区的情况怎么样?宋政委他们在干什么?
张双群:他们正在打击敌人抢粮的活动。
陈再道:是吗?(他眼里直放光,兴奋地):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双群:冀南今年大部分土地都已经绝收,只有少数地下水浇灌的土地有一些收成。敌人知道今年收成不好,早早地就开始抢粮。五月下旬,各军分区的“反抢粮”战斗就开始了。
陈再道:打得怎么样?
张双群:第一仗打得很成功,击溃了抢粮的敌人,把粮食都夺了回来。我离开的时候,听说各军分区‘反抢粮’的战斗都打响了。
陈再道(惋惜地):这么解气的一仗,我却没赶上。唉……
27-32、六月七日凌晨;南辛店村;路登峰家
[路登峰夫妇和宋小平正在睡梦中。忽然,听到从大门外传来“咚咚咚咚”的敲门声。路登峰赶紧穿上衣服,来到院里。]
路登峰:谁呀?
通讯员:是我。军区司令部的通讯员。
路登峰(慌忙跑进过道,将大门打开):进来吧。
通讯员:我说句话就走,不进去了。
路登峰:你说。
通讯员:明天上午,敌人要对南辛店一带进行大扫荡。
路登峰(疑惑地):明天上午?
通讯员(恍然地):哦,现在是六月七号了。今天上午……今天上午敌人要对这一带进行大扫荡。你要通知大家,提前转移。
路登峰:好,我知道了。
[通讯员说完,便转身走了。]
[这时,一个在暗处放哨的小战士跑进来。]
小战士:报告!军区的刘明鉴来啦。
[张双群和马大娘都向门口望去。只见身材高大的刘明鉴跟在哨兵后面走进屋来。刘明鉴是军区司令部的侦察科长,张双群对他很熟悉。]
刘明鉴(郑重地):这里的形势越来越严重。宋任穷政委命令我们,立即把你送进太行山。
张双群(感到意外):马上就走吗?。
刘明鉴:马上就走。
张双群:好。我安排一下,就跟你走。
马大娘(连忙拦住):你生了孩子才三天,怎么能再长途奔波呢?
张双群(一边抱起孩子喂奶,一边笑着):没事儿,大娘!
刘明鉴(又告诉张双群):这次要从新开辟的一条交通线走,有专人护送你。护送你的人,一会儿就到。
张双群(点点头,然后向房东马大娘):大娘,由于我走得太急,没时间安排这孩子啦。我现在把他交给你。由你们家照管也行,你交给一户你认为可靠的人家照管也行。
马大娘(认真地):你放心吧。俺会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张双群一直把孩子喂饱,才恋恋不舍地将孩子交给马大娘。]
……
27-23、马大娘家里
[负责护送张双群的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这是敌工部长张荗林亲自选定的人。他身材高挑,眉清目秀,说起话来轻声细语。]
小伙子(一到这里,便和张双群商量):如果在路上遇到敌人盘问,就说咱们是逃难的。我们是姐弟俩。如果敌人再往下盘问,就说我姐夫是铁路工人,在前年的一次战斗中被冷枪打死了。嫂子,你看这样说行吗?
张双群(连声答应):行,行!
[于是,张双群打扮成一个逃荒的农妇;那小伙子化装成一个农家青年。两个人轮流抱着张双群的第一个孩子,上了路。]
27-24、邢台至临清公路上
[张双群和那小伙子向北走了不到二里路,就来到了邢临公路上。只见公路上的行人大都是逃难的农民。公路两侧的土地极为干燥,没有一丝水份,一道道裂纹弯弯曲曲,清晰可见。两个人随即也加入难民的行列,沿着邢临公路往西走。]
[当他们走到邢台城边时,远远地看到前面是敌人的一道关卡。有几个日伪军在前面路口上盘查行人。日伪军都荷枪实弹、严阵以待。]
小伙子(低声对张双群):嫂子,按咱们说好的应付敌人。
张双群(点点头):嗯。
[于是,两个人大大方方地向前走去。]
27-25、哨卡前
[张双群和小伙子一前一后,来到哨卡前。]
一个伪军(愣愣地):你们是干什么的?
张双群:俺是到外地逃难的。这是我弟弟。在家里呆不下去了,我们姐弟俩到外面去讨生活。
另一个伪军(疑惑地):姐弟俩?你男人呢?
张双群:俺男人是这附近的铁路工人。两年前在一次战斗中被冷枪打死了。长官,你就可怜可怜俺吧。
[几个日伪军没看出什么破绽。]
一个伪军(不耐烦地):走走走,过去吧。
[两个人就这样进了邢台城。]
27-26、邢台南关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了邢台南关。只见大街上到处都是难民,露宿街头的比比皆是。]
张双群(与小伙子商议):我们也在街上随便找一个地方,凑合一晚上算啦。
小伙子(坚决不依):嫂子,你刚生完小孩没几天,怎么能露宿街头呢?
张双群:没事。我没那么娇贵。
小伙子:绝对不行。必须找一个小客店,让你住下。
张双群(连忙):不用不用。
小伙子:你别管。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来。
[小伙子说完,便顺着大街往里走去。]
27-27、邢台南关
[五分钟后,小伙子一溜小跑赶回来。]
小伙子:姐姐,跟我走。
[小伙子拉起张双群,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小客栈。他为张双群办好手续,让她住进去。而他自己却在客栈大门外过了一夜。]
27-28、邢台火车站
[第二天上午,他们登上了去邯郸的火车。火车沿着铁轨稳稳地前行。张双群这是第一次坐火车,倍感新鲜。她两眼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庄稼、树木和房屋,心绪早已飞到了丈夫身边。]
叠影字幕;画外音
到达邯郸后,他们在一个关系户家中住了一夜,又继续乘火车南下,在磁县附近一个车站下车。
27-29、磁县火车站
[两个人一出车站,张双群就看到了陈再道的警卫员李国文。只见他正站在出站口,焦急地等待。]
张双群(总算松了一口气):可到家啦。(她转身对那小伙子):你回去转告大家,我平安到了太行山。你回去的路上也要小心。
[小伙子点点头,又走回车站,准备乘车往回返。]
[这时,李国文已经跑了过来。]
李国文:嫂子,你们可来啦!我都等你们半天啦。(他抱起张双群身边的孩子,用手抚着孩子的小脸):还认识我吗?
小孩(眨巴着眼睛看了看他):当然认识。你是李国文叔叔。
张双群:小李,咱们走吧。
李国文:好。
[李国文抱着小孩,领着张双群,直奔北方局党校而去。]
27-30、北方局党校大门前
[下午四点多,他们走进一个村庄,来到一座古朴的建筑前面。]
李国文(指着前面的大门):嫂子,这就是北方局党校。陈司令就在里面学习。
张双群(眼睛立刻亮起来,兴奋地):真的吗?
李国文:真的。
张双群:我就在这里等他。
李国文:我的任务是把你接到师部招待所。陈司令没让你在这里等。
张双群:不管怎么说,反正我不走了。
[李国文看得出,张双群一来是走得太累了,二来也是想早些见到陈司令,也就不再拦她,陪着她一同等候。]
27-31、北方局党校大门前
[下午六点多钟,陈再道走出党校大门。他第一眼就认出了等候在大门外的张双群,心里十分激动。不过,张双群的装束,又让他差一点笑出来。张双群头上缠着一条退了色的花毛巾,脸上灰尘厚厚的,几乎看不到肉皮;上身的黑夹袄有好几个洞,破洞四周的布边扎煞着,象一个个小翅膀;下面的裤子脏兮兮、油乎乎的,分不清是什么色。脚上的黑夹鞋也有几个洞,前面露着脚指头。]
[这时,张双群也看到了陈再道,她连忙迎上去。虽然只分开一个多月,仿佛已有好多年。俩人都有些激动,又有警卫员在跟前,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陈再道(愣了一会儿,才笑着):看你这样子,活像个逃难的。
张双群(连忙接过话碴):你说对了,我就是化装成难民才混出来的。
陈再道(走到李国文身边,从他怀里接过小孩):来,让爸爸抱抱。想爸爸了吗?
小孩(俏皮地):想了。爸爸,你在山上也打鬼子吗?
陈再道:不,爸爸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小孩(又顽皮地):学习什么?学习打鬼子吗?
陈再道(亲切地抚着小孩的头发):别问了,你还不懂这些。
小孩:我懂。学习也是为了打鬼子。不是吗?
陈再道:是,是。
[陈再道亲了亲孩子的小脸。小孩“咯咯”地笑着。]
李国文(走过来用手捏住孩子的小脸,笑着):你就知道打鬼子!
[几个人都笑了,笑得很开心。]
陈再道(收住笑容,转向张双群):你们一路上顺利吗?
张双群:顺利。我这次走的是新交通线。先到邢台,在那里过了一宿。第二天上火车,直到磁县。(稍微顿了一下,她又笑着)这次我算享福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火车。
陈再道(深有感触地):是啊!敌工部的同志办法就是多。过路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你看啊,我和刘志坚是边打边走,你是坐火车;有的由交通员领着直接过去;还有的化装成阔气人物,坐着轿车从敌人的城镇里穿过。……
张双群:这都是让敌人逼出来的。
陈再道:对。(他说完,便领着张双群往回走。一边走着,他又忍不住问):军区的情况怎么样?宋政委他们在干什么?
张双群:他们正在打击敌人抢粮的活动。
陈再道:是吗?(他眼里直放光,兴奋地):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双群:冀南今年大部分土地都已经绝收,只有少数地下水浇灌的土地有一些收成。敌人知道今年收成不好,早早地就开始抢粮。五月下旬,各军分区的“反抢粮”战斗就开始了。
陈再道:打得怎么样?
张双群:第一仗打得很成功,击溃了抢粮的敌人,把粮食都夺了回来。我离开的时候,听说各军分区‘反抢粮’的战斗都打响了。
陈再道(惋惜地):这么解气的一仗,我却没赶上。唉……
27-32、六月七日凌晨;南辛店村;路登峰家
[路登峰夫妇和宋小平正在睡梦中。忽然,听到从大门外传来“咚咚咚咚”的敲门声。路登峰赶紧穿上衣服,来到院里。]
路登峰:谁呀?
通讯员:是我。军区司令部的通讯员。
路登峰(慌忙跑进过道,将大门打开):进来吧。
通讯员:我说句话就走,不进去了。
路登峰:你说。
通讯员:明天上午,敌人要对南辛店一带进行大扫荡。
路登峰(疑惑地):明天上午?
通讯员(恍然地):哦,现在是六月七号了。今天上午……今天上午敌人要对这一带进行大扫荡。你要通知大家,提前转移。
路登峰:好,我知道了。
[通讯员说完,便转身走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