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3960
成片时长:约46分钟
阅读:6140
发表:2018/7/13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27集
1
…
27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通讯员转身跑回屋里。不大功夫,就见有三个通讯员快步向外跑去。]
27-43、七月十日下午;夏少增家
[王宏坤、王蕴瑞、朱光等人,聚集到了宋任穷的宿办室。]
宋任穷(马上向大家介绍情况):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决定,将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管辖的堂邑、冠县、莘县、清平、朝城、卫东等六个县,划归我们冀南军区管辖。领导机构怎么设置?人员怎么组成?请大家发表意见。
[大家听后,都低下头认真地思考。]
王蕴瑞(首先发言):我建议,成立第七军分区。
朱光:对,我同意。第七军分区的司令员就由赵健民担任,政委由肖永智担任。
王宏坤:同意。
宋任穷:我们再把第三军分区的第二十二团,调归第七军分区,作为主力团。
大家(齐声):好。
27-44、八月中旬;杨庄村大街上
[宋任穷搀扶着大腹便便的钟月林,顺着大街往村外走。快到村头的时候,村民郭文清的母亲从村外走进来,正好和宋任穷夫妇碰到一块。]
郭大娘(望着他们俩):你们这是干嘛去?
宋任穷:她已经到了临产期,我们到村东头的窑洞里去住。
老大娘(纳闷地):到了临产期,为什么要到窑洞里住?
宋任穷:咱们这里不是有一种说法吗?让外地人在家里生孩子不吉利。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风俗习惯。
老大娘(立刻瞪大了眼睛):这怎么能行!哪有在窑洞里坐月子的!什么不吉利啊?我不怕!你们到我家去吧。
[老大娘说完,不容分说,拉住钟月林的手,硬是把她拽到自己家里。]
叠影字幕;画外音
郭大娘像母亲一样,照顾了钟月林一个多月。钟月林生下小孩,很快恢复了健康。
27-45、一个月后;郭文清家
[宋任穷夫妻准备返回原来的驻地。钟月林走进郭大娘的房间,与她告别。]
钟月林(依依难舍地):大娘,我想认你为干娘。
郭大娘(激动地):好啊,我同意。
钟月林(立刻跪在老人面前,含着眼泪):娘!
郭大娘(连忙将钟月林拉起来,揽进自己怀里):闺女,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娘家!
27-46、一二九师师部;陈再道住处
[陈再道和张双群正在屋里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冀南。这时,刘伯承和邓小平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刘伯承(望着正在忙碌的陈再道):你在忙什么?
陈再道:收拾行李。我要马上返回冀南。
刘伯承:师部决定,你跟我们一起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陈再道(抗拒地):我刚在党校学习毕业,就又去学习呀?
邓小平:对呀!连彭老总和刘师长都去学习,难道你的思想水平比他俩还高吗?
陈再道(连忙):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想尽快返回冀南,那里是我的岗位。
刘伯承:我们这次赴延安,一是为了参加整风运动,二是准备参加党的“七大”。
邓小平:我们把大批干部和部队从冀南调出来,是为了减轻冀南群众的负担。你现在回去,不是给群众增加负担吗?
刘伯承(笑着):再说,你的饭量又大,你回去老百姓受得了吗!
[邓小平和陈再道都被逗笑了。]
陈再道:我可以少吃点儿。
刘伯承(拍拍陈再道的肩膀,笑着):服从组织决定。赶紧收拾一下,跟我们走。
陈再道(无奈地):好吧。
……
[九月十日,彭德怀、刘伯承、罗瑞卿、陈再道、范朝利、徐深吉等人,离开晋东南,赶赴延安。]
27-47、莘县杨庄村;夏少增家;宋任穷宿办室
[宋任穷坐在办公桌前。王宏坤、张维翰、朱光三个人,坐在办公桌旁边的板凳上。王蕴瑞、李福祥、雷绍康坐在靠东墙的床沿上。乔晓光和肖永智则躺在床上。袁鸿化坐在办公桌前面的一个高凳子上。屋子里显得有些人稠地窄。]
宋任穷(提高声音):冀南军区领导人扩大会议,现在开始。首先请军区副司令王宏坤同志,向大家介绍冀南的灾情和我们采取的救灾措施。
[宋任穷转身望着坐在旁边的王宏坤。]
王宏坤(向大家环视一周,开始介绍):今年的旱灾空前严重,直到八月滴雨未下。旱灾尚未结束,又发生了严重的蝗虫灾害。从八月上旬开始,大批蝗虫飞抵冀南区。最大的蝗群方圆几里,它们一落地,顷刻间,就把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农作物吞食得一干二净。最严重的地区是:一分区漳河、大名、魏县、元城;二分区南宫、隆平、巨鹿;三分区馆陶、曲周、广平;四分区邱县、企之、宏毅;五分区景南、衡水;六分区清河、武城、垂场等县。据隆平、巨鹿、南宫县统计,蝗虫毁灭了五百多个村庄的庄稼。
27-43、七月十日下午;夏少增家
[王宏坤、王蕴瑞、朱光等人,聚集到了宋任穷的宿办室。]
宋任穷(马上向大家介绍情况):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决定,将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管辖的堂邑、冠县、莘县、清平、朝城、卫东等六个县,划归我们冀南军区管辖。领导机构怎么设置?人员怎么组成?请大家发表意见。
[大家听后,都低下头认真地思考。]
王蕴瑞(首先发言):我建议,成立第七军分区。
朱光:对,我同意。第七军分区的司令员就由赵健民担任,政委由肖永智担任。
王宏坤:同意。
宋任穷:我们再把第三军分区的第二十二团,调归第七军分区,作为主力团。
大家(齐声):好。
27-44、八月中旬;杨庄村大街上
[宋任穷搀扶着大腹便便的钟月林,顺着大街往村外走。快到村头的时候,村民郭文清的母亲从村外走进来,正好和宋任穷夫妇碰到一块。]
郭大娘(望着他们俩):你们这是干嘛去?
宋任穷:她已经到了临产期,我们到村东头的窑洞里去住。
老大娘(纳闷地):到了临产期,为什么要到窑洞里住?
宋任穷:咱们这里不是有一种说法吗?让外地人在家里生孩子不吉利。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风俗习惯。
老大娘(立刻瞪大了眼睛):这怎么能行!哪有在窑洞里坐月子的!什么不吉利啊?我不怕!你们到我家去吧。
[老大娘说完,不容分说,拉住钟月林的手,硬是把她拽到自己家里。]
叠影字幕;画外音
郭大娘像母亲一样,照顾了钟月林一个多月。钟月林生下小孩,很快恢复了健康。
27-45、一个月后;郭文清家
[宋任穷夫妻准备返回原来的驻地。钟月林走进郭大娘的房间,与她告别。]
钟月林(依依难舍地):大娘,我想认你为干娘。
郭大娘(激动地):好啊,我同意。
钟月林(立刻跪在老人面前,含着眼泪):娘!
郭大娘(连忙将钟月林拉起来,揽进自己怀里):闺女,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娘家!
27-46、一二九师师部;陈再道住处
[陈再道和张双群正在屋里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冀南。这时,刘伯承和邓小平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刘伯承(望着正在忙碌的陈再道):你在忙什么?
陈再道:收拾行李。我要马上返回冀南。
刘伯承:师部决定,你跟我们一起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陈再道(抗拒地):我刚在党校学习毕业,就又去学习呀?
邓小平:对呀!连彭老总和刘师长都去学习,难道你的思想水平比他俩还高吗?
陈再道(连忙):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想尽快返回冀南,那里是我的岗位。
刘伯承:我们这次赴延安,一是为了参加整风运动,二是准备参加党的“七大”。
邓小平:我们把大批干部和部队从冀南调出来,是为了减轻冀南群众的负担。你现在回去,不是给群众增加负担吗?
刘伯承(笑着):再说,你的饭量又大,你回去老百姓受得了吗!
[邓小平和陈再道都被逗笑了。]
陈再道:我可以少吃点儿。
刘伯承(拍拍陈再道的肩膀,笑着):服从组织决定。赶紧收拾一下,跟我们走。
陈再道(无奈地):好吧。
……
[九月十日,彭德怀、刘伯承、罗瑞卿、陈再道、范朝利、徐深吉等人,离开晋东南,赶赴延安。]
27-47、莘县杨庄村;夏少增家;宋任穷宿办室
[宋任穷坐在办公桌前。王宏坤、张维翰、朱光三个人,坐在办公桌旁边的板凳上。王蕴瑞、李福祥、雷绍康坐在靠东墙的床沿上。乔晓光和肖永智则躺在床上。袁鸿化坐在办公桌前面的一个高凳子上。屋子里显得有些人稠地窄。]
宋任穷(提高声音):冀南军区领导人扩大会议,现在开始。首先请军区副司令王宏坤同志,向大家介绍冀南的灾情和我们采取的救灾措施。
[宋任穷转身望着坐在旁边的王宏坤。]
王宏坤(向大家环视一周,开始介绍):今年的旱灾空前严重,直到八月滴雨未下。旱灾尚未结束,又发生了严重的蝗虫灾害。从八月上旬开始,大批蝗虫飞抵冀南区。最大的蝗群方圆几里,它们一落地,顷刻间,就把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农作物吞食得一干二净。最严重的地区是:一分区漳河、大名、魏县、元城;二分区南宫、隆平、巨鹿;三分区馆陶、曲周、广平;四分区邱县、企之、宏毅;五分区景南、衡水;六分区清河、武城、垂场等县。据隆平、巨鹿、南宫县统计,蝗虫毁灭了五百多个村庄的庄稼。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