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708
成片时长:约57分钟
阅读:10248
发表:2013/7/11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饮恨昌谷》第4集
1
…
3
4
5
…
9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四集
1,丽京门外瓦砾场,日,外。
安禄山坐在銮车上探头洋洋得意地:“各位爱卿,朕这次亲自到昌谷山区去说服李晋肃,这是朕给他做臣子的天大面子,他别不识抬举,敬酒不吃吃罚酒!哼哼,否则朕格老子御驾亲征,大军过后,踏平他昌谷山!给朕格老子钦点二十万精兵强将!”
张通儒、严庄,高尚一行躬身相送:“陛下,微臣愿陛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愿陛下早日凯旋归来!”
安禄山在銮车上挥着手,耸动着人字胡:“臣子们!你们都回去吧?朕格老子一定会给你们带回惊喜的,都回去吧!”
銮车开始徐徐而行了…
张通儒等一行跪送着。
安禄山銮车一行在安史叛军簇拥着,那车轱辘“咿咿呀呀”地碾着燃烧着的“瓦砾场”而去…
2,昌谷洞天“武侯八图阵”,日,外。
飞蝗一般的乱箭满山遍野的射了过来…
疑阵里的朝廷军人仰马翻,死尸满地,到处是凄楚的哀号声。
高力士钻在马肚子底下,屁股撅的老高,他双手捂着脑袋瑟瑟发抖。
高力士哭泣着:“皇上,非是老奴不尽力,实是情势所迫啊?这李晋肃没见着,可惜老奴要命丧这里了?啊哈哈…”
3,汉山峰巅一隅,日,外。
一群群团练、乡勇们在向山下放着排箭…
郑夫人打着手势,用清脆的桑音喊着:“弟兄们,弟兄们!听小女子说,快停止放箭,放箭!那是朝廷的兵马,过一回儿老爷有话对你们说。”
团练、乡勇们狐疑地看着郑夫人,他们渐渐的停止了放箭。
李晋肃蹲在地上唏嘘着…
郑夫人语重心长地:“老爷,您忘了吗?您平时是怎样对俺说的?您说咱的祖宗,您的出生地都在长安,您说您的同窗朋友都在京畿,甚至您还说您的仇人都在长安城里,在等着您去杀他们!老爷呀,您是日日想,夜夜盼呐,您连做梦都想飞回长安城里?在过去,您那是报国无门,因为长安城把您拒之千里之外呀!”
连绵起伏的昌谷山水在镜头前款款闪过…
画外音:“老爷,今天机会终于来了,今天大唐天子又在向您招手,又在向您频频传情招手,这可是您连做梦都要的念想!但现在您为了自己的一点私仇恩怨而杀了高力士;杀了高力士事小,但他可是通天的一只云梯呀?”
郑夫人:“而您从此就永远关上了‘精忠报国’的大门!老爷,这孰重孰轻,您要三思,三思啊?”
李晋肃站了起来,他望着远处的苍峦翠水,脸上渐渐蒙上了凝重之色,他噙着泪花喃喃自语:“‘风萧萧易水寒兮。’‘路漫漫其修远兮。’看来国家利益高于我个人一切,为了国仇家恨,为了民族大业,咱这点委屈算什么?看来我李晋肃要走向远方共赴国难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他抓过郑夫人的手臂摇着…
郑夫人惊喜地:“老爷,您想明白了?”
李晋肃抹了一下脸上的泪水笑了:“夫人,您说的对!就是这个理。”
郑夫人:“老爷,那高公公还杀不杀?”
李晋肃急着:“哎哎?不能杀!留着他阉猪脑袋,在下还要晋见皇上哩。”
郑夫人甜甜地笑了。
4,昌谷洞天“武侯八图阵”,日,外。
李晋肃、郑夫人指挥着众多团练、乡勇们把困在疑阵里的人马接应了出来。在团练、乡勇们喝问声中,那些装扮成胡人兵马的唐朝官军伤痕累累,如同丧家之犬一样走出了疑阵…
李晋肃和郑夫人相视一笑。
高力士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李晋肃的跟前带着哭音:“李明府,晋肃兄!您、您摆这阵势,可、可吓吓死老奴了?”
李晋肃佯装不认识:“哎呀,哎呀!这位老将军,这位老兄台!你是谁?怎么装扮成胡军模样?”
“晋肃兄弟!您就不要装了?我知道您对老奴有气!这位不是郑妹妹吗?老奴可是一眼就认出来啦!”高力士哭喊着,“李老弟,郑妹妹!老奴是从长安来的高力士呀!”
李晋肃和郑夫人故意惊慌的对看着。
郑夫人惊讶地样子:“哎哟,这位兄台,不…不对吧?高公公小妾是认识的,人家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人家怎么会屈尊跑到这穷山沟里来?您、您一定,一定是假的,假的!”
高力士鼻涕一把地哭着:“郑妹妹,那能呢?您就是借老奴几副胆,老奴也不敢诳您们呀?这不现在国难来了,皇上要老奴出差来请晋肃兄回去共议国事的,这不有皇上的诏书…”他双手捧过诏书…
李晋肃故意一拍脑袋:“噢?高公公!草民真的认不出来了?呵呵,失敬失敬!嗐,高公公,您,您们怎么打扮成胡人模样了?难怪这众多团练、乡勇们认不出来,把您们当成安禄山的叛军揍了?哈哈,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哈哈,高公公,力士兄!罪过,罪过!”
高力士跺着脚:“晋肃兄,一言难尽呀?皇上的这趟差,几乎让奴家丢掉老命…”
5,李晋肃家,日,内。
李晋肃家的客房里摆着酒席,他在款待着高力士一行…
高力士人等狼吞虎咽地大吃着…
李晋肃和高力士碰了一觥酒:“高公公,呵,力士兄!您要多吃菜多喝酒,我们这里穷土僻壤,比不得长安城天子脚下,高兄可不要介意啊?”
高力士喝了酒觥里的酒,又打着饱嗝吃着菜:“呵呵,晋肃兄,不错,不错!这是老奴出皇差以来最好的一顿饭?真的,真的!”
李晋肃睥睨地看了一眼高力士人众的狼狈吃相,他笑了:“高公公,您不远千里迢迢来到草民家乡,您该不会是奉皇命抓草民京城治罪吧?呵呵。”
“晋肃兄,您现在是朝廷的救命菩萨,请都请不到,谁还敢抓您贤弟呀?都怪老奴一时情急,忘了向您宣诏书…”高力士停住吃喝,慌忙向李晋肃作揖,“咳哟,贤弟呀!您要是这样说,可折煞奴才啦!贤弟何罪之有啊?”
李晋肃揶揄着:“哎?高公公,您话可不能这样说?草民可是丢了河阳县的犯官啊!”
高力士正色地恭维着:“晋肃兄,兄的英名可是远播名扬啊!在京兆之地的大街小巷上传诵着李明府、李晋肃大人高风亮节的佳话,说河阳城破,李晋肃大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不做伪官,后又机警地逃出河阳县,回到老家办团练、训乡勇,继续抗击安禄山那叛臣贼子的伪统治。就这看似平凡的一件事,竟然轰动了关内的三秦父老,同时也深深感动了大唐九五之尊唐明皇!明皇陛下还在朝堂上公开表彰贤弟呢!”
李晋肃淡淡一笑:“噢?要以高公公这么说,那皇上不是派公公来斩草民的人头的?”
“晋肃兄,您连老奴的话都不信了?您这是‘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高力士脸红着不自然地,“李大人言重了!皇上还怕请不动明府大人回京哩?那年皇上是听信了李林甫那个大奸臣的谗言,有点对不住李大人。老奴临来时,皇上脸亏着还不好意思呢!”他拿出诏书,“李晋肃接旨!”
李晋肃、郑夫人跪伏在地:“我皇万岁,我皇万万岁!”
高力士读着诏书:“奉天承谕,皇帝诏曰:当今乱臣贼子安禄山,兴兵犯界,贼人已围困潼关城,威胁我大唐江山。值此国难之际,朕素闻李爱卿晋肃义士足智多谋,忠勇可嘉,特宣进宫,委以重任。钦此!”
李晋肃、郑夫人山呼:“谢陛下万岁,万万岁!”
高力士递过圣旨:“恭喜李大人!”
李晋肃接过圣旨:“高公公,同喜,同喜!”
6,连昌宫外\昌谷镇街上,夜,外。
古树上的大钟里的钟槌在撞击着大钟…
一位乡勇在拼命地拉着钟绳子…
昌谷镇街道上。
一位保甲、里正在几位打着灯笼的团练、乡勇的簇拥下,敲着铜锣沿街呼喊:“昌谷镇的老少爷们,请注意啦!三乡驿传来匪警消息,故紧急晓谕告示,昌谷镇靖国团总李晋肃义士要在连昌宫外古树下召集父老乡亲们研究对策,望各保各甲各户到时参加,不得有误!…”
铜锣声在“咣咣”地满街响着…
7,连昌宫外古树下,夜,外。
星空繁茂的连昌宫外,亮着通明的灯笼、火把子,照着黑压压一片的父老乡亲们…
不远处传来了练兵的喊杀声。
李晋肃和郑夫人站在人群中间,振臂说着什么。
父老乡亲们群情激昂地说着什么。
李晋肃:“同胞们,老少爷们!您们在这昌谷镇和我老郑王家已经和睦相处、生活了几十年啦,在下想我们老郑王家的行事,大家应该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不对!”
父老乡亲们高喊:“老郑王当年是大英雄,他的后人也不是孬种!李义士,李英雄!您放心,我们坚决拥护郑王家,也愿紧步您老郑王家后尘!”
“李义士!您们郑王家是好样的,我们听您的!”
李义士,李英雄!您说到那里,我们就打到那里!”人群开始沸腾起来。
郑夫人笑吟吟地喊着:“老少爷们,老姐妹们!大家静静,大家静静好不好?咱们让晋肃说说现在大家所面临的严峻困境和出路。”
“好,好好!”
“那就让李义士,李英雄说说?”众人相互对望着静了下来…
李晋肃亲切深情地看着众人,他的声音飘响着:“昌谷镇的老少爷们,姐妹们!就在不远的百里之遥,乱臣贼子安禄山在洛阳当上了伪狗皇帝,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他杀我大唐父母,奸我大唐姐妹!抢我大唐牛羊,挖我大唐粮仓财帛!这个畜牲最近又向福昌县境内增派了大批叛军,大走狗伪县令周镐狂妄地叫嚣,要在十日内杀光、抢光、烧光我们昌谷山区,悬赏十万银元要我李晋肃的首级!”
众人现出了惊恐不安的神情…
画外音:“老少爷们,姐妹们!在这紧急关头,大唐天子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朝廷亲派〔用手一指〕宫监大将军,高力士将军来接应诸位有志之士到京城去誓死捍卫大唐山河的…”
高力士迈着官步从人丛中走了过来,他向众人施着礼:“昌谷镇的老少爷们!皇上和朝廷非常关心李晋肃大人,同时也非常关心他的家乡地父老乡亲们的安危?啊!所以陛下、大唐朝廷亲派本将军前来救大家出火坑的。啊!乡民们,你们要想活命,就要服从本官和李大人的调遣…”
人群中响起了欢呼声。
李晋肃铿锵地:“乡亲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现在在下宣布,昌谷镇的乡亲们及其外地的团练、乡勇义士英雄们,你们愿意不惧艰险跟我李晋肃去远方平叛乱臣贼子,保卫大唐江山的,我们举一百双手欢迎,那就跟我走,我们就到长安去见皇上!…”
众人一副跃跃欲试、攥紧拳头的模样。
画外音:“…如果有不愿去的,我们也不勉强,我可以拨一些资费,让诸位到安全一点的地方去安家。同时在下要忠告各位,你们就要快一点到远处躲躲…”
李晋肃:“…因为安禄山、周镐这些畜牲是不会放过,你们这些曾经和在下患过难的老少爷们的,他是要血洗咱们的家园的…”
“明府大人,您是大英雄,我们跟您走,大家跟您走!”
“明府大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们要跟着您去干大事,就是死也决无怨言!”
“明府大人,您带我们走吧!您带我们走吧!”
“李大人,您放心吧?我们是不会趴下的!”
“老少爷们!谢谢大家对我李晋肃的信任!我可以告诉大家,只要在下有一口气在,我是绝不会忘记大家的…”李晋肃眼噙泪花哽咽着,“老少爷们,我…我对不起大…大家,是我李晋肃连累了大家?我向大家赔罪了!〔他向众人作着揖〕不过我是还会回来的,等到在下和众位英雄义士们赶走了逆胡,保住了大唐江山!那在下一定恳请朝廷重新建立昌谷镇,我们老郑王家还要和老少爷们做邻居,老郑王的后人是不会离开这里的老少爷们的…”
“老少爷们!愿意追随李大人走的,请举手!”一壮士喊着。
众人齐刷刷地举起了手臂…
李晋肃和郑夫人激动地热泪盈眶…
“李大人,咱们要坚决斩尽杀绝逆胡鞑子!”
“晋肃娃子,等保住了大唐的山河,你一定要回来,咱们还做邻居?”一位花白胡须的老者涕泗横流地哭喊着。
李晋肃拨开众人,他泪流满面的拥抱了老者。
两人大哭着…
老者在李晋肃的肩头哽咽着:“晋肃娃子,你听到我老汉的话吗?”
李晋肃泪眼看着老者皱巴的面颊,哭泣着:“胡老爹,娃子听到了!等赶走了胡鞑子,娃子回来,咱们还做邻居,好吗?”
老者依旧哭着:“娃子,你是干大事的人,你一定不会忘了?胡老爹记住了你的这句话。”
8,连昌河边,夜,外。
李晋肃和高力士在连昌河边,他们望着夜色中的流水在走动着…
远处隐隐传来郑夫人苦口婆心的声音。
高力士:“晋肃兄,你看咱们何时动身?”
李晋肃:“高公公,在下是这样想的,,兵贵神速!赶早不赶晚,今晚就带领乡亲们离开昌谷镇,烧了昌谷镇,绝不给安禄山、周镐他们留下烧杀抢掠的任何机会!在下琢磨着,安禄山、周镐这些畜生们快要动手了,咱们要赶在敌人动手以前,跳出包围圈…”他微微一笑,“力士兄,您的意思呢?”
高力士笑着:“晋肃兄,你是大唐的名将,老奴尊重你的意思?”他皱了一下眉头,“不过,老奴对你带着大批乡民出走持保留意见。哎?李大人,咱们应该怎么走?这回啊可是动静大!”
李晋肃:“高将军,我知道带着乡亲们出走不方便,可是安史叛军残暴成性,如果把他们丢在这里,那无疑是让他们去送死呀?在下于心不忍啊……”
高力士奸笑着:“晋肃兄,你现在是军事指挥,别多心?啊!老奴听你就是了!呵呵。”
李晋肃苦笑着:“高公公,啊?不!高将军?在下现在是一介草民,还谈什么军事指挥?呵呵,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还是带上您原有的人马,咱分头突出去;您带的是训练有素地皇家军,而在下身边的都是,呵呵,乌合之众!高将军,您得多包涵一些?您得掩护我们…”
高力士瞪着惊愕的眼睛:“李晋肃,你说什么?”
李晋肃摆着手:“高将军,您不要急吗?我们都是为了保全大唐精英嘛,现在形势严峻,我们能不能冲出敌人的包围圈还是个未知数?没必要抱着死堆等死,只有化整为零地冲出去,无论谁冲出困境,那都是大唐帝国的有生力量,您说呢?”
高力士闹了一个大红脸:“李大人,你说说怎么个化整为零法?你也知道老奴是宫里人,从没领过兵打过仗呀!那周镐虽然是降夷了,可那厮在大唐时就是出了名的滚刀肉,老奴怵他呀?”
李晋肃狡黠地笑着:“哈哈哈,高将军!他算什么滚刀肉?不是在下吹牛,您只要用在下的小计,保他屁滚尿流而退!”
高力士狐疑地:“李大人,能行吗?”
1,丽京门外瓦砾场,日,外。
安禄山坐在銮车上探头洋洋得意地:“各位爱卿,朕这次亲自到昌谷山区去说服李晋肃,这是朕给他做臣子的天大面子,他别不识抬举,敬酒不吃吃罚酒!哼哼,否则朕格老子御驾亲征,大军过后,踏平他昌谷山!给朕格老子钦点二十万精兵强将!”
张通儒、严庄,高尚一行躬身相送:“陛下,微臣愿陛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愿陛下早日凯旋归来!”
安禄山在銮车上挥着手,耸动着人字胡:“臣子们!你们都回去吧?朕格老子一定会给你们带回惊喜的,都回去吧!”
銮车开始徐徐而行了…
张通儒等一行跪送着。
安禄山銮车一行在安史叛军簇拥着,那车轱辘“咿咿呀呀”地碾着燃烧着的“瓦砾场”而去…
2,昌谷洞天“武侯八图阵”,日,外。
飞蝗一般的乱箭满山遍野的射了过来…
疑阵里的朝廷军人仰马翻,死尸满地,到处是凄楚的哀号声。
高力士钻在马肚子底下,屁股撅的老高,他双手捂着脑袋瑟瑟发抖。
高力士哭泣着:“皇上,非是老奴不尽力,实是情势所迫啊?这李晋肃没见着,可惜老奴要命丧这里了?啊哈哈…”
3,汉山峰巅一隅,日,外。
一群群团练、乡勇们在向山下放着排箭…
郑夫人打着手势,用清脆的桑音喊着:“弟兄们,弟兄们!听小女子说,快停止放箭,放箭!那是朝廷的兵马,过一回儿老爷有话对你们说。”
团练、乡勇们狐疑地看着郑夫人,他们渐渐的停止了放箭。
李晋肃蹲在地上唏嘘着…
郑夫人语重心长地:“老爷,您忘了吗?您平时是怎样对俺说的?您说咱的祖宗,您的出生地都在长安,您说您的同窗朋友都在京畿,甚至您还说您的仇人都在长安城里,在等着您去杀他们!老爷呀,您是日日想,夜夜盼呐,您连做梦都想飞回长安城里?在过去,您那是报国无门,因为长安城把您拒之千里之外呀!”
连绵起伏的昌谷山水在镜头前款款闪过…
画外音:“老爷,今天机会终于来了,今天大唐天子又在向您招手,又在向您频频传情招手,这可是您连做梦都要的念想!但现在您为了自己的一点私仇恩怨而杀了高力士;杀了高力士事小,但他可是通天的一只云梯呀?”
郑夫人:“而您从此就永远关上了‘精忠报国’的大门!老爷,这孰重孰轻,您要三思,三思啊?”
李晋肃站了起来,他望着远处的苍峦翠水,脸上渐渐蒙上了凝重之色,他噙着泪花喃喃自语:“‘风萧萧易水寒兮。’‘路漫漫其修远兮。’看来国家利益高于我个人一切,为了国仇家恨,为了民族大业,咱这点委屈算什么?看来我李晋肃要走向远方共赴国难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他抓过郑夫人的手臂摇着…
郑夫人惊喜地:“老爷,您想明白了?”
李晋肃抹了一下脸上的泪水笑了:“夫人,您说的对!就是这个理。”
郑夫人:“老爷,那高公公还杀不杀?”
李晋肃急着:“哎哎?不能杀!留着他阉猪脑袋,在下还要晋见皇上哩。”
郑夫人甜甜地笑了。
4,昌谷洞天“武侯八图阵”,日,外。
李晋肃、郑夫人指挥着众多团练、乡勇们把困在疑阵里的人马接应了出来。在团练、乡勇们喝问声中,那些装扮成胡人兵马的唐朝官军伤痕累累,如同丧家之犬一样走出了疑阵…
李晋肃和郑夫人相视一笑。
高力士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李晋肃的跟前带着哭音:“李明府,晋肃兄!您、您摆这阵势,可、可吓吓死老奴了?”
李晋肃佯装不认识:“哎呀,哎呀!这位老将军,这位老兄台!你是谁?怎么装扮成胡军模样?”
“晋肃兄弟!您就不要装了?我知道您对老奴有气!这位不是郑妹妹吗?老奴可是一眼就认出来啦!”高力士哭喊着,“李老弟,郑妹妹!老奴是从长安来的高力士呀!”
李晋肃和郑夫人故意惊慌的对看着。
郑夫人惊讶地样子:“哎哟,这位兄台,不…不对吧?高公公小妾是认识的,人家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人家怎么会屈尊跑到这穷山沟里来?您、您一定,一定是假的,假的!”
高力士鼻涕一把地哭着:“郑妹妹,那能呢?您就是借老奴几副胆,老奴也不敢诳您们呀?这不现在国难来了,皇上要老奴出差来请晋肃兄回去共议国事的,这不有皇上的诏书…”他双手捧过诏书…
李晋肃故意一拍脑袋:“噢?高公公!草民真的认不出来了?呵呵,失敬失敬!嗐,高公公,您,您们怎么打扮成胡人模样了?难怪这众多团练、乡勇们认不出来,把您们当成安禄山的叛军揍了?哈哈,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哈哈,高公公,力士兄!罪过,罪过!”
高力士跺着脚:“晋肃兄,一言难尽呀?皇上的这趟差,几乎让奴家丢掉老命…”
5,李晋肃家,日,内。
李晋肃家的客房里摆着酒席,他在款待着高力士一行…
高力士人等狼吞虎咽地大吃着…
李晋肃和高力士碰了一觥酒:“高公公,呵,力士兄!您要多吃菜多喝酒,我们这里穷土僻壤,比不得长安城天子脚下,高兄可不要介意啊?”
高力士喝了酒觥里的酒,又打着饱嗝吃着菜:“呵呵,晋肃兄,不错,不错!这是老奴出皇差以来最好的一顿饭?真的,真的!”
李晋肃睥睨地看了一眼高力士人众的狼狈吃相,他笑了:“高公公,您不远千里迢迢来到草民家乡,您该不会是奉皇命抓草民京城治罪吧?呵呵。”
“晋肃兄,您现在是朝廷的救命菩萨,请都请不到,谁还敢抓您贤弟呀?都怪老奴一时情急,忘了向您宣诏书…”高力士停住吃喝,慌忙向李晋肃作揖,“咳哟,贤弟呀!您要是这样说,可折煞奴才啦!贤弟何罪之有啊?”
李晋肃揶揄着:“哎?高公公,您话可不能这样说?草民可是丢了河阳县的犯官啊!”
高力士正色地恭维着:“晋肃兄,兄的英名可是远播名扬啊!在京兆之地的大街小巷上传诵着李明府、李晋肃大人高风亮节的佳话,说河阳城破,李晋肃大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不做伪官,后又机警地逃出河阳县,回到老家办团练、训乡勇,继续抗击安禄山那叛臣贼子的伪统治。就这看似平凡的一件事,竟然轰动了关内的三秦父老,同时也深深感动了大唐九五之尊唐明皇!明皇陛下还在朝堂上公开表彰贤弟呢!”
李晋肃淡淡一笑:“噢?要以高公公这么说,那皇上不是派公公来斩草民的人头的?”
“晋肃兄,您连老奴的话都不信了?您这是‘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高力士脸红着不自然地,“李大人言重了!皇上还怕请不动明府大人回京哩?那年皇上是听信了李林甫那个大奸臣的谗言,有点对不住李大人。老奴临来时,皇上脸亏着还不好意思呢!”他拿出诏书,“李晋肃接旨!”
李晋肃、郑夫人跪伏在地:“我皇万岁,我皇万万岁!”
高力士读着诏书:“奉天承谕,皇帝诏曰:当今乱臣贼子安禄山,兴兵犯界,贼人已围困潼关城,威胁我大唐江山。值此国难之际,朕素闻李爱卿晋肃义士足智多谋,忠勇可嘉,特宣进宫,委以重任。钦此!”
李晋肃、郑夫人山呼:“谢陛下万岁,万万岁!”
高力士递过圣旨:“恭喜李大人!”
李晋肃接过圣旨:“高公公,同喜,同喜!”
6,连昌宫外\昌谷镇街上,夜,外。
古树上的大钟里的钟槌在撞击着大钟…
一位乡勇在拼命地拉着钟绳子…
昌谷镇街道上。
一位保甲、里正在几位打着灯笼的团练、乡勇的簇拥下,敲着铜锣沿街呼喊:“昌谷镇的老少爷们,请注意啦!三乡驿传来匪警消息,故紧急晓谕告示,昌谷镇靖国团总李晋肃义士要在连昌宫外古树下召集父老乡亲们研究对策,望各保各甲各户到时参加,不得有误!…”
铜锣声在“咣咣”地满街响着…
7,连昌宫外古树下,夜,外。
星空繁茂的连昌宫外,亮着通明的灯笼、火把子,照着黑压压一片的父老乡亲们…
不远处传来了练兵的喊杀声。
李晋肃和郑夫人站在人群中间,振臂说着什么。
父老乡亲们群情激昂地说着什么。
李晋肃:“同胞们,老少爷们!您们在这昌谷镇和我老郑王家已经和睦相处、生活了几十年啦,在下想我们老郑王家的行事,大家应该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不对!”
父老乡亲们高喊:“老郑王当年是大英雄,他的后人也不是孬种!李义士,李英雄!您放心,我们坚决拥护郑王家,也愿紧步您老郑王家后尘!”
“李义士!您们郑王家是好样的,我们听您的!”
李义士,李英雄!您说到那里,我们就打到那里!”人群开始沸腾起来。
郑夫人笑吟吟地喊着:“老少爷们,老姐妹们!大家静静,大家静静好不好?咱们让晋肃说说现在大家所面临的严峻困境和出路。”
“好,好好!”
“那就让李义士,李英雄说说?”众人相互对望着静了下来…
李晋肃亲切深情地看着众人,他的声音飘响着:“昌谷镇的老少爷们,姐妹们!就在不远的百里之遥,乱臣贼子安禄山在洛阳当上了伪狗皇帝,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他杀我大唐父母,奸我大唐姐妹!抢我大唐牛羊,挖我大唐粮仓财帛!这个畜牲最近又向福昌县境内增派了大批叛军,大走狗伪县令周镐狂妄地叫嚣,要在十日内杀光、抢光、烧光我们昌谷山区,悬赏十万银元要我李晋肃的首级!”
众人现出了惊恐不安的神情…
画外音:“老少爷们,姐妹们!在这紧急关头,大唐天子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朝廷亲派〔用手一指〕宫监大将军,高力士将军来接应诸位有志之士到京城去誓死捍卫大唐山河的…”
高力士迈着官步从人丛中走了过来,他向众人施着礼:“昌谷镇的老少爷们!皇上和朝廷非常关心李晋肃大人,同时也非常关心他的家乡地父老乡亲们的安危?啊!所以陛下、大唐朝廷亲派本将军前来救大家出火坑的。啊!乡民们,你们要想活命,就要服从本官和李大人的调遣…”
人群中响起了欢呼声。
李晋肃铿锵地:“乡亲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现在在下宣布,昌谷镇的乡亲们及其外地的团练、乡勇义士英雄们,你们愿意不惧艰险跟我李晋肃去远方平叛乱臣贼子,保卫大唐江山的,我们举一百双手欢迎,那就跟我走,我们就到长安去见皇上!…”
众人一副跃跃欲试、攥紧拳头的模样。
画外音:“…如果有不愿去的,我们也不勉强,我可以拨一些资费,让诸位到安全一点的地方去安家。同时在下要忠告各位,你们就要快一点到远处躲躲…”
李晋肃:“…因为安禄山、周镐这些畜牲是不会放过,你们这些曾经和在下患过难的老少爷们的,他是要血洗咱们的家园的…”
“明府大人,您是大英雄,我们跟您走,大家跟您走!”
“明府大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们要跟着您去干大事,就是死也决无怨言!”
“明府大人,您带我们走吧!您带我们走吧!”
“李大人,您放心吧?我们是不会趴下的!”
“老少爷们!谢谢大家对我李晋肃的信任!我可以告诉大家,只要在下有一口气在,我是绝不会忘记大家的…”李晋肃眼噙泪花哽咽着,“老少爷们,我…我对不起大…大家,是我李晋肃连累了大家?我向大家赔罪了!〔他向众人作着揖〕不过我是还会回来的,等到在下和众位英雄义士们赶走了逆胡,保住了大唐江山!那在下一定恳请朝廷重新建立昌谷镇,我们老郑王家还要和老少爷们做邻居,老郑王的后人是不会离开这里的老少爷们的…”
“老少爷们!愿意追随李大人走的,请举手!”一壮士喊着。
众人齐刷刷地举起了手臂…
李晋肃和郑夫人激动地热泪盈眶…
“李大人,咱们要坚决斩尽杀绝逆胡鞑子!”
“晋肃娃子,等保住了大唐的山河,你一定要回来,咱们还做邻居?”一位花白胡须的老者涕泗横流地哭喊着。
李晋肃拨开众人,他泪流满面的拥抱了老者。
两人大哭着…
老者在李晋肃的肩头哽咽着:“晋肃娃子,你听到我老汉的话吗?”
李晋肃泪眼看着老者皱巴的面颊,哭泣着:“胡老爹,娃子听到了!等赶走了胡鞑子,娃子回来,咱们还做邻居,好吗?”
老者依旧哭着:“娃子,你是干大事的人,你一定不会忘了?胡老爹记住了你的这句话。”
8,连昌河边,夜,外。
李晋肃和高力士在连昌河边,他们望着夜色中的流水在走动着…
远处隐隐传来郑夫人苦口婆心的声音。
高力士:“晋肃兄,你看咱们何时动身?”
李晋肃:“高公公,在下是这样想的,,兵贵神速!赶早不赶晚,今晚就带领乡亲们离开昌谷镇,烧了昌谷镇,绝不给安禄山、周镐他们留下烧杀抢掠的任何机会!在下琢磨着,安禄山、周镐这些畜生们快要动手了,咱们要赶在敌人动手以前,跳出包围圈…”他微微一笑,“力士兄,您的意思呢?”
高力士笑着:“晋肃兄,你是大唐的名将,老奴尊重你的意思?”他皱了一下眉头,“不过,老奴对你带着大批乡民出走持保留意见。哎?李大人,咱们应该怎么走?这回啊可是动静大!”
李晋肃:“高将军,我知道带着乡亲们出走不方便,可是安史叛军残暴成性,如果把他们丢在这里,那无疑是让他们去送死呀?在下于心不忍啊……”
高力士奸笑着:“晋肃兄,你现在是军事指挥,别多心?啊!老奴听你就是了!呵呵。”
李晋肃苦笑着:“高公公,啊?不!高将军?在下现在是一介草民,还谈什么军事指挥?呵呵,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还是带上您原有的人马,咱分头突出去;您带的是训练有素地皇家军,而在下身边的都是,呵呵,乌合之众!高将军,您得多包涵一些?您得掩护我们…”
高力士瞪着惊愕的眼睛:“李晋肃,你说什么?”
李晋肃摆着手:“高将军,您不要急吗?我们都是为了保全大唐精英嘛,现在形势严峻,我们能不能冲出敌人的包围圈还是个未知数?没必要抱着死堆等死,只有化整为零地冲出去,无论谁冲出困境,那都是大唐帝国的有生力量,您说呢?”
高力士闹了一个大红脸:“李大人,你说说怎么个化整为零法?你也知道老奴是宫里人,从没领过兵打过仗呀!那周镐虽然是降夷了,可那厮在大唐时就是出了名的滚刀肉,老奴怵他呀?”
李晋肃狡黠地笑着:“哈哈哈,高将军!他算什么滚刀肉?不是在下吹牛,您只要用在下的小计,保他屁滚尿流而退!”
高力士狐疑地:“李大人,能行吗?”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