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0295
成片时长:约65分钟
阅读:11683
发表:2013/7/12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饮恨昌谷》第13集
1
…
12
13
14
…
9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韦见素三人躬身拜着:“谢陛下提携微臣之恩!”
唐肃宗:“免礼,免礼!”他亲下金殿,来到房琯的面前,仔细地上下打量着…
文武百官们在诧异地嘀咕着…
“哈哈哈,哈哈哈。”唐肃宗大笑着,“房老卿家,你真是奇才之人呀?今天朕看到你这亲切的面容,就忍不住想起了一件往事,特别有意思!有一年朕因厌学从太傅处偷跑出来,跑到大明宫去见太上皇,刚到皇宫外,就听到父皇大发脾气,分明是要降老卿家的职,削老卿家的官,看那架势是木板上定钉的事实。连殿上那些百官们都吓傻了!呵呵,而卿家却不惊不咋地和太上皇抬起了杠。那父皇满头青筋暴起,煞是吓人!朕都替你捏了一把子汗?”
房琯受宠若惊,一脸惊恐。
唐肃宗察言观色地扫视着百官的面孔…
画外音:“谁知道你滔滔不绝地说着,说着,竟然把太上皇给说笑了,他不但没降你的职,罢你的官,而且还当众为你加官晋爵?房卿家,朕问你,你不是奇才,天下谁是奇才?朕还听说你是安禄山推荐过来的人,但卿家出污泥而不染!就说这次迁都之事吧?那些平日里跟着太上皇屁股后面团团转的仁人志士,太上皇刚离都,他们就落井下石,一个都没跟过来,连太上皇平日里认为是最忠的人,都投敌而降贼了。但你却来了…”
唐肃宗走动着:“…你房琯却来了!而你是从贼身边走出来的人,反而离叛贼越来越远了,而离我们大唐帝国却越来越近了!啊,你不但是奇才,而且还有独具慧眼的忠勇和胆魄!各位臣工,朕真的要把收复两京的责任委身房卿家去承担!”
9,灵武皇偏殿,日,内。
李晋肃向唐肃宗施着礼:“陛下,您现在已是大唐天子,还这样和卑臣出门联辔,夜寝榻应,这这有点不合情理呐?”
唐肃宗笑着:“先生,哎?朕就是下意识的要叫你先生?呵呵,你不让朕叫你先生,现在又说出了这样的话,是不是有点拧巴?难道这做皇帝的就不能有三朋四友了?活该一辈子孤家寡人!真是的。”
李晋肃:“陛下,您现在是九五之尊,代表的可是大唐帝国呐!”
唐肃宗板着脸:“九五之尊也是人,贤臣伴君共议国事,这有什么?让他们说去,朕需要你!”
李晋肃:“陛下,话虽如此,这样子长期以来,文武大臣都不理解,对咱君臣都有看法,恐怕连淑德良娣都会有怨言的,您这样做,让卑臣很难做人,这不合君臣礼节,真的!”
唐肃宗亲切的笑着:“先生,非常时期嘛,大家都会理解的。朕与臣友同榻共勉国事那有什么?朕看谁能说啥?说到淑妃良娣,那你贤淑丽郑夫人在终南山不也是独守青灯吗?她张良娣既然有忠心前来事朕,现在国事这么繁重,她还有什么理由讲什么儿女情长,真是的?”
李晋肃:“陛下,这不可同指而论。晋肃原是草民,远离拙荆,护主北上,这是忠于大唐,忠于陛下;拙荆苦守,那都是为国为民,这些都是天经地义,人伦常情。但陛下是万岁之尊,良娣娘娘是金枝玉叶,这样总有点不妥吧?良娣虽然贤淑,表面嘴上不说,但心里一定会阴怀怅惘,怪卑臣多事的?您让臣日后怎能安心事君呢?”
唐肃宗:“先生,你不要说了,朕明白!但朕目前首要的是江山社稷,其次再说她儿女情长!”
10,皇宫偏殿,日,内。
建宁王倓走近了偏殿外的屏风前…
画外音:“先生,不说了,不说了!朕知道卿家是谨慎之人,怕别人说闲话?那好吧,依卿家之言,朕日后就和她同枕共眠便是!呵呵,这样行啦吧?”
画外音:“陛下,这样方合君臣之礼!要给良娣名份,让她母仪天下嘛。”
建宁王倓神色一动,暂避屏风后。
11,皇宫偏殿,日,内。
唐肃宗:“先生,咱们有了天下,朕想即刻发兵马征剿叛贼,朕拟授建宁王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卿家看如何?”
李晋肃谏道:“陛下,不可!建宁王素称果敢英毅,不亏为将帅之材,但广平是兄,建宁是弟,若建宁功成,难道让广平为吴太伯么?”
唐肃宗:“广平原是塚嗣,名义自在,他会以元帅为重?”
李晋肃:“广平现在还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人心里所系的都在天下元帅。若是建宁大功告成,陛下虽没有心思储二,但那时帮辅建宁的功臣,他们会心甘?尚肯袖手旁观吗?太宗先皇,就有明证,卑臣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唐肃宗恍然大悟:“啊?呵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先生所言极是,朕当变计。”
李晋肃施礼:“卑臣告退。”
12,皇宫偏殿外,日,内。
李晋肃走出偏殿。
建宁王倓闪过屏风,走近李晋肃悄声道:“先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移尊步,我有话说。”
李晋肃点了点头。
两人先后走出了宫门外。
13,皇宫外,日,外。
秋高气爽,蝉鸣声声。
李晋肃和建宁王倓在路上走着…
建宁王倓:“哎呀,先生所奏,正合小王之心。您不亏是父皇的患难之交,我谢谢您!”
李晋肃停步正色地:“王爷言重了!晋肃只知报效大唐,不知结党,王爷不必疑晋肃,也不要感谢晋肃,但愿咱们永远是孝友,这便是国家的幸福了。”他向建宁王倓拱手施礼,“王爷留步,在下告退!”
建宁王倓笑着点头:“先生,您是前辈客气了,太客气了!”
李晋肃款款而去。
建宁王倓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晋肃的背影…
14,灵武皇内殿寝宫,夜,内。
张良娣娇滴滴地:“哎哟,陛下,您这些天为了社稷跟着先生苦守,就没有想着臣妾”
唐肃宗搂抱着张良娣淫笑着:“嘿嘿,金屋藏娇,你说能不想吗?哎哟,想死朕了!可是…”
张良娣替唐肃宗宽着衣:“陛下,您说的是真话吗?那您…”
唐肃宗打着哈欠:“妇道人家你不懂吧?这就是治国之道!民间不是有句俗语,叫作‘新官上任三把火,’朕刚登基,还能不烧烧底火?还不得作个样子让先生和王公大臣们看看,〔他搂亲着张良娣〕呵呵,有谁比得上你这个天生尤物女娇娃呀?”他转而又正色起来,“你说先生和赵家兄弟舍着性命保护朕北上登基打天下,咱不能不以国事而器重他们吧?若不那样,他们会真心辅佐朕打天下吗?要说爱妾你得感谢先生,是先生坚持让朕回到爱妾的怀抱的呀?哈哈哈。”
张良娣娇嗔地撇了撇嘴:“哼,臣妾不信…”
唐肃宗迫不及待地扯拉着张良娣的裙裾:“哎哟,天地良心!朕也知你漫漫征尘,追随朕,朕知道你是忠臣。现在朕是大难不夭,必有艳福啊?哈哈,真的是先生主动让朕亲近爱妃的,他呀是识大体的人,要不朕还不好意思食前言哩?嘿嘿。”他又打了两个哈欠,“爱妾,睡吧,睡吧?想死朕了!嘿嘿。”
张良娣变换着媚术挣脱了唐肃宗的搂抱:“陛下,陛下,您急什么?贱妾现在左右陪伴您,一万个可意地伺候您,我会让陛下心满意足的。可是现在正是国难时期,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咱们还是以国事为重?”
唐肃宗:“哎哟,谁要你妇道人家操心国事?来吧?来吧?”
张良娣故意向后退着嫣然笑着:“陛下,那不行!我可是答应太上皇来协助陛下治国平天下的?臣妾还是那句老话,近方多事,倘有不测,臣妾愿委身挡寇,陛下可从帐后避难,宁可祸臣妾,不可祸及陛下!请原谅,所以臣妾夜寝前室。”
唐肃宗惊呆了。他眼里噙着泪花怔怔地望着张良娣:“爱妾,你还真记着这句话啊?”摇着头,“不行,不行!有你这句话足矣!暮夜可虞,你应在后,不应在前!”
张良娣跪倒在唐肃宗的面前泪如雨下“陛下,陛下!为了陛下,臣妾愿为陛下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15,灵武皇宫,日,内。
唐肃宗目视着文武大臣…
宫内侍监宣读圣旨:“奉天承谕,皇帝诏曰:着加封广平王李俶为大唐帝国天下三军兵马大元帅,统领平南、东征各路将士。钦此!”
广平王俶出班跪地叩头而谢:“臣李俶谢我皇万岁,万万岁!”
唐肃宗:“皇儿平身!”
广平王俶躬身请表于顶:“启禀父皇,儿臣受命于天下兵马元帅,特表请父皇为儿臣精选谋士、贤臣良将。现我大唐国事危急,刻不容缓,望父皇圣鉴!”
鱼超恩上前接过请表。
唐肃宗:“准奏。”
16,皇偏殿,夜,内。
唐肃宗在不停地踱着步…
画外音:“广平做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他殿前表请谋臣、良将,良将倒是有人选,可这军师谁能胜任呢?韦见素、崔涣?不行,不行!他们在朝处理个奏章参谋一下还可以,可让他们为兵马元帅出谋划策?兵书战策他们懂吗!房琯?这个人虽然有智有谋,但朕毕竟了解的不够,他是太上皇的人,朕心里没底呀?杜鸿渐、裴冕他们各司其职,指望不上。这这选谁好呢?”
唐肃宗坐了下来,以手加额地苦思着…
[想象]文武大臣们的面孔杂乱地在他面前远远近近地闪烁着…
画外音:“哎?哎?朕倒想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先生。他是大唐开国老郑王之后,文武双全,自幼深谙兵书战策。据说潼关大战时期,他一夜之间剿灭逆胡数万人,威震孙孝哲、阿史那承庆二贼将!如果他能受李俶的兵马元帅的军师谋臣,那是再好不过的。可这个人,我们虽是‘布衣交,’可至今还是白衣事朕,朕又不能相强?唉,烫山芋呀!嗯,嗯,朕有一计,且试他一试?”
唐肃宗微笑着站起身冲着鱼超恩:“鱼卿家,请唤先生来,有要事相商。”
鱼超恩:“喔。”躬身而去。
李晋肃跪地而拜:“臣李晋肃夤夜前来相扰陛下,实属不忍,请陛下恕罪!”
唐肃宗嬉笑着:“哎?卿家怎么反说了呢?先生不必多礼!朕近因国事危急睡不着,特请先生过来一叙。给先生看茶!”
宫女们过来斟着茶…
李晋肃忐忑地:“陛下请降旨。”
唐肃宗笑眯眯地:“先生,深夜给你下什么旨呀?什么旨不旨的,咱们是老友谈心。”他抚摸着李晋肃的白衣,“先生啊,你白衣事朕,高风亮节,志气深远,说实话,朕心里深深敬佩!惟日前曾与先生一同出去视军,惊闻将士私议,言说黄衣为圣人,白衣为山人,朕方待与先生决谋定策,怎可令将士心里私下生疑?还请先生暂服紫袍,堵一下众人悠悠之口。”
李晋肃面有难色,踌躇再三:“那臣依陛下便是。但不能是紫服!”
唐肃宗诡谲地笑着亲赐金紫朝服:“朕就还是喜欢先生金紫加身上朝!”
李晋肃跪地拜受而出。
唐肃宗狡黠地一笑,取过纸笔,写了数语,盖上国宝玉玺,藏入龙袍之中。
李晋肃穿着金紫官服而入拜谢:“微臣谢过我皇万岁!万万岁!”
唐肃宗莞尔一笑:“呵呵,先生,好威风啊?你既然穿上大唐朝服,怎可没有名份?”急从龙袍中取出手敕,递与李晋肃。
李晋肃拜读着手敕,面现难色。
[特写] 黄纸上写着:朕授职李晋肃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 〔国宝玉玺印〕
李晋肃拜辞着:“陛下,臣不敢任职,还请陛下另委贤能!”
“切,卿家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你让朕怎么说你好呀?”唐肃宗埋怨着,“先生,要是别人,朕会这样对他?你和朕自幼就是发小,又蒙先生多次救命!朕本不敢相屈先生,但时艰势坎,全仗先生大才匡扶济世,待乱事平定,任凭先生高志便了。嘿嘿。”
李晋肃推诿着拜受下来:“陛下提携晋肃之恩,让卑臣有些汗颜!您要是这样说,那卑臣无言以对?想卑臣贱骨也是陛下所赐,卑臣安敢忘恩负义?那、那卑臣暂摄之位,待日后陛下可得另选贤任能?”
“好,好好。朕依便是。”唐肃宗,“传朕旨意,就禁中置大唐天下兵马元帅府,值日次序,广平王俶入侍,先生留府中,先生入侍,俶留府中!”
李晋肃:“陛下,臣还有一事。”
唐肃宗笑着:“当讲!当讲!”
李晋肃:“陛下,诸将在殿内畏惧天威,在您面前奏陈军事,或不能明了事理,或不能昌达意见,万一有差误之处,为害国事之大。要不日后诸将奏请,乞陛下先令广平王和臣熟议,然后上报圣闻,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唐肃宗亲切地:“嘿,这可是个不错的主意?卿言极是,准奏!”
17,灵武城外—元帅府—皇宫,日/夜,外/内。
灵武城外日日夜夜的官道上:
剑南道特使驰书飞马往返而来…
朔方道特使驰书飞马往返而来…
平卢道特使驰书飞马往返而来…
河南道特使驰书飞马往返而来…
……………………………………
……………………………………
元帅府的日日夜夜…
书札、捷报源源不断地送进了公廨。
广平王俶在处理着军务…
李晋肃在批奏着各类行文、批件…
皇宫里。
白天各类批件、奏章通进通出…
唐肃宗在朝堂上处理着公务…
夜晚。
唐肃宗:“免礼,免礼!”他亲下金殿,来到房琯的面前,仔细地上下打量着…
文武百官们在诧异地嘀咕着…
“哈哈哈,哈哈哈。”唐肃宗大笑着,“房老卿家,你真是奇才之人呀?今天朕看到你这亲切的面容,就忍不住想起了一件往事,特别有意思!有一年朕因厌学从太傅处偷跑出来,跑到大明宫去见太上皇,刚到皇宫外,就听到父皇大发脾气,分明是要降老卿家的职,削老卿家的官,看那架势是木板上定钉的事实。连殿上那些百官们都吓傻了!呵呵,而卿家却不惊不咋地和太上皇抬起了杠。那父皇满头青筋暴起,煞是吓人!朕都替你捏了一把子汗?”
房琯受宠若惊,一脸惊恐。
唐肃宗察言观色地扫视着百官的面孔…
画外音:“谁知道你滔滔不绝地说着,说着,竟然把太上皇给说笑了,他不但没降你的职,罢你的官,而且还当众为你加官晋爵?房卿家,朕问你,你不是奇才,天下谁是奇才?朕还听说你是安禄山推荐过来的人,但卿家出污泥而不染!就说这次迁都之事吧?那些平日里跟着太上皇屁股后面团团转的仁人志士,太上皇刚离都,他们就落井下石,一个都没跟过来,连太上皇平日里认为是最忠的人,都投敌而降贼了。但你却来了…”
唐肃宗走动着:“…你房琯却来了!而你是从贼身边走出来的人,反而离叛贼越来越远了,而离我们大唐帝国却越来越近了!啊,你不但是奇才,而且还有独具慧眼的忠勇和胆魄!各位臣工,朕真的要把收复两京的责任委身房卿家去承担!”
9,灵武皇偏殿,日,内。
李晋肃向唐肃宗施着礼:“陛下,您现在已是大唐天子,还这样和卑臣出门联辔,夜寝榻应,这这有点不合情理呐?”
唐肃宗笑着:“先生,哎?朕就是下意识的要叫你先生?呵呵,你不让朕叫你先生,现在又说出了这样的话,是不是有点拧巴?难道这做皇帝的就不能有三朋四友了?活该一辈子孤家寡人!真是的。”
李晋肃:“陛下,您现在是九五之尊,代表的可是大唐帝国呐!”
唐肃宗板着脸:“九五之尊也是人,贤臣伴君共议国事,这有什么?让他们说去,朕需要你!”
李晋肃:“陛下,话虽如此,这样子长期以来,文武大臣都不理解,对咱君臣都有看法,恐怕连淑德良娣都会有怨言的,您这样做,让卑臣很难做人,这不合君臣礼节,真的!”
唐肃宗亲切的笑着:“先生,非常时期嘛,大家都会理解的。朕与臣友同榻共勉国事那有什么?朕看谁能说啥?说到淑妃良娣,那你贤淑丽郑夫人在终南山不也是独守青灯吗?她张良娣既然有忠心前来事朕,现在国事这么繁重,她还有什么理由讲什么儿女情长,真是的?”
李晋肃:“陛下,这不可同指而论。晋肃原是草民,远离拙荆,护主北上,这是忠于大唐,忠于陛下;拙荆苦守,那都是为国为民,这些都是天经地义,人伦常情。但陛下是万岁之尊,良娣娘娘是金枝玉叶,这样总有点不妥吧?良娣虽然贤淑,表面嘴上不说,但心里一定会阴怀怅惘,怪卑臣多事的?您让臣日后怎能安心事君呢?”
唐肃宗:“先生,你不要说了,朕明白!但朕目前首要的是江山社稷,其次再说她儿女情长!”
10,皇宫偏殿,日,内。
建宁王倓走近了偏殿外的屏风前…
画外音:“先生,不说了,不说了!朕知道卿家是谨慎之人,怕别人说闲话?那好吧,依卿家之言,朕日后就和她同枕共眠便是!呵呵,这样行啦吧?”
画外音:“陛下,这样方合君臣之礼!要给良娣名份,让她母仪天下嘛。”
建宁王倓神色一动,暂避屏风后。
11,皇宫偏殿,日,内。
唐肃宗:“先生,咱们有了天下,朕想即刻发兵马征剿叛贼,朕拟授建宁王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卿家看如何?”
李晋肃谏道:“陛下,不可!建宁王素称果敢英毅,不亏为将帅之材,但广平是兄,建宁是弟,若建宁功成,难道让广平为吴太伯么?”
唐肃宗:“广平原是塚嗣,名义自在,他会以元帅为重?”
李晋肃:“广平现在还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人心里所系的都在天下元帅。若是建宁大功告成,陛下虽没有心思储二,但那时帮辅建宁的功臣,他们会心甘?尚肯袖手旁观吗?太宗先皇,就有明证,卑臣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唐肃宗恍然大悟:“啊?呵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先生所言极是,朕当变计。”
李晋肃施礼:“卑臣告退。”
12,皇宫偏殿外,日,内。
李晋肃走出偏殿。
建宁王倓闪过屏风,走近李晋肃悄声道:“先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移尊步,我有话说。”
李晋肃点了点头。
两人先后走出了宫门外。
13,皇宫外,日,外。
秋高气爽,蝉鸣声声。
李晋肃和建宁王倓在路上走着…
建宁王倓:“哎呀,先生所奏,正合小王之心。您不亏是父皇的患难之交,我谢谢您!”
李晋肃停步正色地:“王爷言重了!晋肃只知报效大唐,不知结党,王爷不必疑晋肃,也不要感谢晋肃,但愿咱们永远是孝友,这便是国家的幸福了。”他向建宁王倓拱手施礼,“王爷留步,在下告退!”
建宁王倓笑着点头:“先生,您是前辈客气了,太客气了!”
李晋肃款款而去。
建宁王倓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晋肃的背影…
14,灵武皇内殿寝宫,夜,内。
张良娣娇滴滴地:“哎哟,陛下,您这些天为了社稷跟着先生苦守,就没有想着臣妾”
唐肃宗搂抱着张良娣淫笑着:“嘿嘿,金屋藏娇,你说能不想吗?哎哟,想死朕了!可是…”
张良娣替唐肃宗宽着衣:“陛下,您说的是真话吗?那您…”
唐肃宗打着哈欠:“妇道人家你不懂吧?这就是治国之道!民间不是有句俗语,叫作‘新官上任三把火,’朕刚登基,还能不烧烧底火?还不得作个样子让先生和王公大臣们看看,〔他搂亲着张良娣〕呵呵,有谁比得上你这个天生尤物女娇娃呀?”他转而又正色起来,“你说先生和赵家兄弟舍着性命保护朕北上登基打天下,咱不能不以国事而器重他们吧?若不那样,他们会真心辅佐朕打天下吗?要说爱妾你得感谢先生,是先生坚持让朕回到爱妾的怀抱的呀?哈哈哈。”
张良娣娇嗔地撇了撇嘴:“哼,臣妾不信…”
唐肃宗迫不及待地扯拉着张良娣的裙裾:“哎哟,天地良心!朕也知你漫漫征尘,追随朕,朕知道你是忠臣。现在朕是大难不夭,必有艳福啊?哈哈,真的是先生主动让朕亲近爱妃的,他呀是识大体的人,要不朕还不好意思食前言哩?嘿嘿。”他又打了两个哈欠,“爱妾,睡吧,睡吧?想死朕了!嘿嘿。”
张良娣变换着媚术挣脱了唐肃宗的搂抱:“陛下,陛下,您急什么?贱妾现在左右陪伴您,一万个可意地伺候您,我会让陛下心满意足的。可是现在正是国难时期,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咱们还是以国事为重?”
唐肃宗:“哎哟,谁要你妇道人家操心国事?来吧?来吧?”
张良娣故意向后退着嫣然笑着:“陛下,那不行!我可是答应太上皇来协助陛下治国平天下的?臣妾还是那句老话,近方多事,倘有不测,臣妾愿委身挡寇,陛下可从帐后避难,宁可祸臣妾,不可祸及陛下!请原谅,所以臣妾夜寝前室。”
唐肃宗惊呆了。他眼里噙着泪花怔怔地望着张良娣:“爱妾,你还真记着这句话啊?”摇着头,“不行,不行!有你这句话足矣!暮夜可虞,你应在后,不应在前!”
张良娣跪倒在唐肃宗的面前泪如雨下“陛下,陛下!为了陛下,臣妾愿为陛下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15,灵武皇宫,日,内。
唐肃宗目视着文武大臣…
宫内侍监宣读圣旨:“奉天承谕,皇帝诏曰:着加封广平王李俶为大唐帝国天下三军兵马大元帅,统领平南、东征各路将士。钦此!”
广平王俶出班跪地叩头而谢:“臣李俶谢我皇万岁,万万岁!”
唐肃宗:“皇儿平身!”
广平王俶躬身请表于顶:“启禀父皇,儿臣受命于天下兵马元帅,特表请父皇为儿臣精选谋士、贤臣良将。现我大唐国事危急,刻不容缓,望父皇圣鉴!”
鱼超恩上前接过请表。
唐肃宗:“准奏。”
16,皇偏殿,夜,内。
唐肃宗在不停地踱着步…
画外音:“广平做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他殿前表请谋臣、良将,良将倒是有人选,可这军师谁能胜任呢?韦见素、崔涣?不行,不行!他们在朝处理个奏章参谋一下还可以,可让他们为兵马元帅出谋划策?兵书战策他们懂吗!房琯?这个人虽然有智有谋,但朕毕竟了解的不够,他是太上皇的人,朕心里没底呀?杜鸿渐、裴冕他们各司其职,指望不上。这这选谁好呢?”
唐肃宗坐了下来,以手加额地苦思着…
[想象]文武大臣们的面孔杂乱地在他面前远远近近地闪烁着…
画外音:“哎?哎?朕倒想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先生。他是大唐开国老郑王之后,文武双全,自幼深谙兵书战策。据说潼关大战时期,他一夜之间剿灭逆胡数万人,威震孙孝哲、阿史那承庆二贼将!如果他能受李俶的兵马元帅的军师谋臣,那是再好不过的。可这个人,我们虽是‘布衣交,’可至今还是白衣事朕,朕又不能相强?唉,烫山芋呀!嗯,嗯,朕有一计,且试他一试?”
唐肃宗微笑着站起身冲着鱼超恩:“鱼卿家,请唤先生来,有要事相商。”
鱼超恩:“喔。”躬身而去。
李晋肃跪地而拜:“臣李晋肃夤夜前来相扰陛下,实属不忍,请陛下恕罪!”
唐肃宗嬉笑着:“哎?卿家怎么反说了呢?先生不必多礼!朕近因国事危急睡不着,特请先生过来一叙。给先生看茶!”
宫女们过来斟着茶…
李晋肃忐忑地:“陛下请降旨。”
唐肃宗笑眯眯地:“先生,深夜给你下什么旨呀?什么旨不旨的,咱们是老友谈心。”他抚摸着李晋肃的白衣,“先生啊,你白衣事朕,高风亮节,志气深远,说实话,朕心里深深敬佩!惟日前曾与先生一同出去视军,惊闻将士私议,言说黄衣为圣人,白衣为山人,朕方待与先生决谋定策,怎可令将士心里私下生疑?还请先生暂服紫袍,堵一下众人悠悠之口。”
李晋肃面有难色,踌躇再三:“那臣依陛下便是。但不能是紫服!”
唐肃宗诡谲地笑着亲赐金紫朝服:“朕就还是喜欢先生金紫加身上朝!”
李晋肃跪地拜受而出。
唐肃宗狡黠地一笑,取过纸笔,写了数语,盖上国宝玉玺,藏入龙袍之中。
李晋肃穿着金紫官服而入拜谢:“微臣谢过我皇万岁!万万岁!”
唐肃宗莞尔一笑:“呵呵,先生,好威风啊?你既然穿上大唐朝服,怎可没有名份?”急从龙袍中取出手敕,递与李晋肃。
李晋肃拜读着手敕,面现难色。
[特写] 黄纸上写着:朕授职李晋肃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 〔国宝玉玺印〕
李晋肃拜辞着:“陛下,臣不敢任职,还请陛下另委贤能!”
“切,卿家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你让朕怎么说你好呀?”唐肃宗埋怨着,“先生,要是别人,朕会这样对他?你和朕自幼就是发小,又蒙先生多次救命!朕本不敢相屈先生,但时艰势坎,全仗先生大才匡扶济世,待乱事平定,任凭先生高志便了。嘿嘿。”
李晋肃推诿着拜受下来:“陛下提携晋肃之恩,让卑臣有些汗颜!您要是这样说,那卑臣无言以对?想卑臣贱骨也是陛下所赐,卑臣安敢忘恩负义?那、那卑臣暂摄之位,待日后陛下可得另选贤任能?”
“好,好好。朕依便是。”唐肃宗,“传朕旨意,就禁中置大唐天下兵马元帅府,值日次序,广平王俶入侍,先生留府中,先生入侍,俶留府中!”
李晋肃:“陛下,臣还有一事。”
唐肃宗笑着:“当讲!当讲!”
李晋肃:“陛下,诸将在殿内畏惧天威,在您面前奏陈军事,或不能明了事理,或不能昌达意见,万一有差误之处,为害国事之大。要不日后诸将奏请,乞陛下先令广平王和臣熟议,然后上报圣闻,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唐肃宗亲切地:“嘿,这可是个不错的主意?卿言极是,准奏!”
17,灵武城外—元帅府—皇宫,日/夜,外/内。
灵武城外日日夜夜的官道上:
剑南道特使驰书飞马往返而来…
朔方道特使驰书飞马往返而来…
平卢道特使驰书飞马往返而来…
河南道特使驰书飞马往返而来…
……………………………………
……………………………………
元帅府的日日夜夜…
书札、捷报源源不断地送进了公廨。
广平王俶在处理着军务…
李晋肃在批奏着各类行文、批件…
皇宫里。
白天各类批件、奏章通进通出…
唐肃宗在朝堂上处理着公务…
夜晚。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