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921
成片时长:每集约53分钟
阅读:5902
发表:2019/7/13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浙南赤卫队》第10-12集
1-3
…
10-12
38-40
41-43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吴天贵:秘密抓捕。你下午亲自率侦察排赶到南江镇,晚上秘密将赤匪骨干给我全部逮捕,连夜押送到县城。这是赤匪骨干的名单。
吴天贵打开抽屉,将一份名单交给刘副官。
刘副官看了一眼名单,敬礼:请团座放心,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吴天贵:记住,这次行动只有你我两个人知道。抓捕前一定要注意保密,不准走漏半点风声!
刘副官敬礼:是!
吴天贵:去吧!准备一下,马上动身。
10. 王东民家房屋前后 夜
不远处传来狗吠声。
警察所长郑世坤给刘副官他们带路:前面靠边两间的茅草房,就是王东民家的房子。
刘副官:就住这破地方?
郑世坤:哎。他们家房子前段时间刚给我们烧过。你瞧,屋里好像还亮着灯。
刘副官点点头:上!
匪侦察排官兵敏捷地掩蔽在王东民家的前后门。
一个匪兵通过门缝往里窥视。
11. 王东民家 夜
煤油灯下,东民妈在全神贯注地纺纱。
屋内除了灶台和一张床,几乎空荡荡。
屋外,观看的匪兵朝刘副官摇了摇头。
12. 王国星家前后 夜
屋内亮着灯光。
刘副官带领匪侦察排官兵悄悄地掩蔽在茅草房大门两侧。
匪侦察排长用手指头沾着唾沫,将窗户纸弄了个洞往里窥视。
13. 王国星屋内 夜
柳翠花坐在床上缝补龙龙的衣服。可能针头不够锋利,她缝几针,将针头在头皮上刮几下,然后继续缝补。
小龙龙在床上安睡着,嘴里似乎在吞食着东西,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
柳翠花端过煤油灯,仔细端详着小龙龙,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14. 王国星家屋外 夜
匪侦察排长望着刘副官摇了摇头,小声地问:没发现王国星。怎么办?
刘副官不假思索地:大家分开,继续监视!
15.玉苍山 夜
山上的夜晚显得宁静而凄凉。近处,一些不知名的小虫的鸣叫声,使夜晚变得更加恐怖。
王东民披衣独自站在房前的空地上踱步。
张培忠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他的身后:怎么?睡不着啊?
王东民停下脚步:是啊!你不也一样吗?
张培忠:看来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呀!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对策才是。
王东民:嗯。我在想,我们必须马上准备好粮、盐和衣物,一旦被敌人发现,立刻转移,在山上和他们周旋。
张培忠点点头:盐已经用完了,粮食也维持不了多久了。世光他们下山筹粮也没有一点消息。恐怕粮盐的问题不好解决呀!
王东民:是啊,如今正是春荒的日子,老百姓吃了这顿顾不了下顿,哪还有多余的粮食啊!要不这样你看行不行?从明天起,增加人员在山上采野菜,同时,减少粮食用量。再派两组侦察员下山接应世光,如果两天内还是没有消息,再派人下山组织粮食。
张培忠:嗯,那就这么定吧!采野菜的人员明天我来安排,就叫永强他们分队去。
王东民点点头:好!培忠啊,上次我们布置的建立联络站的事,你那组情况怎么样了?
张培忠:已经联系了几个点,进展还算顺利。当地群众基础也比较好。不过,由于是山区,物资供应恐怕比较紧张。
王东民:好,有困难慢慢解决。只要有了联络站,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就一定有办法生存下去。我还有一个想法,如果万一情况恶化,我们就兵分两路。
张培忠问:兵分两路?
王东民:嗯,一路留在山上,一路下海。
张培忠不解地问:下海?下海干什么?当海盗?
王东民:不,下海打游击。找两处便于生存的海岛,隐藏起来,乘敌人不备,打击他们一下。这样,可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实力。
张培忠:如果敌人发现了目标,围攻海岛怎么办?我们不就成为瓮中之鳖了?
王东民:敌人在海上除了兵力以外,没有其他优势可言。除非他们把情况掌握的一清二楚,否则,他们是不敢轻易下海的。如果他们真的围攻海岛,等他们出海,我们不早就撤离了?
张培忠:如果我们发现不了他们出海呢,怎么办?不管怎么说,我们只有几十个人,要应付十多倍于我们的敌人,太难了。
王东民像是自言自语地:是啊,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张培忠:唉,东民,上次我听你说,有一支红军部队在泰顺一带山区活动。如果能找到他们,我们不就有靠山了吗?
王东民:那只是听老乡说说而已,即使是真的,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往哪里去了。
张培忠:要不,我们派几个侦察员出去侦察侦察?
王东民略微思考了一下:可以倒是可以。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筹备粮食物资,做好转移的准备。今天听了小杨的报告,我有种不祥的预感,好像这种预感马上就要发生。
张培忠:是啊,我也有同感,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啊!
王东民叹了口气。稍停了会儿问道:哎,对了,你今天收到的信,是谁给你写来的?
张培忠有些不好意思:这个……这是我的私人秘密,暂时还不能告诉你。
王东民开玩笑道:好小子,你背着我在镇里搞秘密联络点了,是吧?
张培忠连忙解释:别,别,别,这可是李晖同志转来的,千万不要冤枉革命同志啊!
王东民思索了一下,恍然大悟道:噢,又是李晖转来的?我知道了,你小子在谈恋爱了。对不对?
张培忠:嘘,小声点,让人听到了怪不好意思的。
王东民调皮地:那你说,我猜的对不对?是不是那个王小姐?
张培忠笑着:嘿,嘿,嘿,啥事也瞒不住你。
王东民:快说说,信上都说了些什么?
张培忠:哎,这是秘密,怎么能告诉你呢?
王东民央求道:啊呀,就透露一点点嘛!让我学学不行吗?
张培忠笑道:怎么?你也想浪漫浪漫?
王东民也笑着:什么浪漫啊?我那位,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怎么浪漫的起来呀!
张培忠自豪地:那好吧,看在革命战友的份上,我就告诉你一点点。厄,她在信中说呀,等她以后毕业了,也想参加革命,参加红军。她还说,希望我们多做做她父亲的工作,处理问题时,手下留情。
王东民:她也想参加革命,参加红军?这不是一家两派吗?这个问题可不好处理呀!这个王得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培养的两个子女都和他唱反调。
张培忠:是啊,当今社会,正处于新旧制度变革时期,每一个有热血的青年,都愿意投身到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革命事业中来,谁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病体连伤,穷困潦倒啊?
王东民赞许地:你说的是。
张培忠:不过,让我伤脑筋的是,我们怎么去做她父亲的工作啊?王得标表面上看上去文质彬彬,可内心一直在反对我们的农会组织啊?
王东民:可不是吗?他是地主,是商人。我们戳到了他的痛处,他自然不会心甘情愿的。唉,这样吧,我们明天就下山找他,让他给我们解决一些粮食和食盐,试探他一下,你看怎么样?
张培忠:嗯!这是个好办法,一箭双雕啊。这个办法好。我明天就带几个人下山去,怎么样?
王东民:行啊。
16. 吴天贵办公室 日
吴天贵问刘副官:你是说这几个人都不在家?
刘副官:是的。我们一直监视到天快亮了,也不见他们回来。
吴天贵:他们肯定没在屋里?
刘副官:肯定没在屋里。
吴天贵:那你们有没有走漏风声?
刘副官:绝对没有。行动之前我只找警察所的所长给我们带路,也没告诉他具体事情。而且,行动中我还派人专门盯着他。对侦察排的弟兄,我是到达凤凰岭后,才向他们下达抓捕任务的。他们不可能有机会走漏风声。
吴天贵:侦察排的弟兄不可能走漏风声。这么说,这些赤匪真的是已经上山掩藏起来了。
刘副官:我也是这么想的。
吴天贵:这跟警察局向我们提供的情况是吻合的。好啊,那我们下一步就封锁各个交通要道和各条通往山区的河道,严查向山上运送粮食物资,把他们困死在山上。
吴天贵走到地图前,拉开遮挡地图的幕布。刘副官跟过去。
吴天贵用教鞭指着:这儿,这儿,这儿,还有这儿,这几个要道要设卡,严格盘查进出山人员和物资。这几条河道,要派人日夜执勤,不准粮食、衣物等生活物资进山。
刘副官:是!
吴天贵:要对这一片区域进行日夜巡逻,所有可疑人员一律先关押,审查无疑后才能放人。
刘副官:明白!我马上去布置。
17.河上 夜
一只木船在河面上划行。船上载着数担装在箩筐中的大米,箩筐上盖着盖子。
船上一共四个人。游世光、张大成和朱保平使劲地划着船,木船悄悄地向山边行进。船桨击起水面的涟漪,在夜色下发出淡淡的光芒。
18.桥头 夜
两个匪兵坐在桥一侧的台阶上吸烟。
远处传来船桨击水的声音。
游世光他们划的船只向桥头行驶过来。
匪兵二蛋听见划水声,警觉起来:有动静!
两个匪兵立刻站起身,观察着水面。
匪兵刘豹发现了船只:你看,那边好像有一只船向这儿划来了。
匪兵二蛋定睛看了看:对。快,想办法拦住它。
匪兵刘豹来到桥面上,大声喊道:喂,船上的人听着,快停船靠岸,接受检查!前面禁止通行!
船上,游世光他们听见喊声大吃一惊,不禁停住了划桨。
游世光:糟了,晚上怎么会有检查?
朱保平:是啊!以前可从来没有这样的呀!
张大成:怎么办,冲过去?
游世光:不行。他们手里有枪。
匪兵刘豹生气地:还不快靠岸,不然我们就开枪啦!
匪兵刘豹拉起了枪拴。
游世光急中生智,喊道:你们是哪部分的?什么时候规定前面禁止通行要接受检查的?我们是给凤凰岭的吴老爷送东西的,从来就没有接受检查过。
匪兵刘豹被游世光一问一时答不上来,支支吾吾道:上,上峰有令,今天开始,过往船只一律要接受检查。
游世光:兄弟,我们是不好给你检查的。如果你一定要检查,吴老爷怪罪下来,你可要承担一切后果。
匪兵二蛋小声问道:他说的这个吴老爷是不是咱团长他爹啊?
匪兵刘豹也小声地:好像是。
二蛋:那怎么办?
匪兵刘豹无言以对:这个,这个……
匪兵二蛋大声地:你有过往船只通行证吗?
朱保平:我们从来就不需要办通行证的。以前也从来没有听说到前面去要办通行证呀!
匪兵二蛋:那,兄弟,对不起了,我们也是奉命行事。要不这样,你们先回去,等明儿办了通行证再走。如果你们今夜一定要走,那只好等我们回去禀报上司后再说。
坐在船上的农会骨干:等你们禀报上司后回来,天都快亮了。能不能通融通融啊?老总。
二蛋:不行啊!你们就别为难我们了。
游世光感觉已经没有过去的可能,再耽搁下去可能还会暴露身份,便顺着他的意思道:那算了吧,正好我们也困了,回去明天办了通行证再走。
船只掉头往回划。
19.船上 夜
张大成一边划桨一边问:怎么办?要不改从其它水路绕过去?
游世光思考了一会儿说:敌人在河面上设卡的目的,可能是封锁运往山上的物资,妄图把赤卫队困死在山上。既然他们在这里设了卡,在其它河道上,肯定也会设了卡。
朱保平停下划桨:那怎么办,现在都已过半夜了,要不先回去再想办法,过几天再送?
游世光坚决地:不行,山上粮食已经很紧张了,再不送上去,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断粮了。
张大成:要不我们从水路绕得更远一点走,然后再从陆路翻山过去,怎么样?
游世光:也没有其它办法了,只好先这样试试。现在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加快划,划多远算多远,天亮之前一定要上山,从山路上绕过去,宁可多走一天路程。
张大成:好。那就划吧!
游世光对坐着的农会骨干道:你去和朱保平换着划。我们加快速度。
农会骨干站起身换朱保平:好,我来划。
20.河上 夜
夜色朦胧。
船只在快速地划行。
游世光看了看四周及天色,对张大成道:大成,再加把劲,我们就在前面靠岸。
张大成不解地:在前面靠岸?这是哪里呀?
吴天贵打开抽屉,将一份名单交给刘副官。
刘副官看了一眼名单,敬礼:请团座放心,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吴天贵:记住,这次行动只有你我两个人知道。抓捕前一定要注意保密,不准走漏半点风声!
刘副官敬礼:是!
吴天贵:去吧!准备一下,马上动身。
10. 王东民家房屋前后 夜
不远处传来狗吠声。
警察所长郑世坤给刘副官他们带路:前面靠边两间的茅草房,就是王东民家的房子。
刘副官:就住这破地方?
郑世坤:哎。他们家房子前段时间刚给我们烧过。你瞧,屋里好像还亮着灯。
刘副官点点头:上!
匪侦察排官兵敏捷地掩蔽在王东民家的前后门。
一个匪兵通过门缝往里窥视。
11. 王东民家 夜
煤油灯下,东民妈在全神贯注地纺纱。
屋内除了灶台和一张床,几乎空荡荡。
屋外,观看的匪兵朝刘副官摇了摇头。
12. 王国星家前后 夜
屋内亮着灯光。
刘副官带领匪侦察排官兵悄悄地掩蔽在茅草房大门两侧。
匪侦察排长用手指头沾着唾沫,将窗户纸弄了个洞往里窥视。
13. 王国星屋内 夜
柳翠花坐在床上缝补龙龙的衣服。可能针头不够锋利,她缝几针,将针头在头皮上刮几下,然后继续缝补。
小龙龙在床上安睡着,嘴里似乎在吞食着东西,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
柳翠花端过煤油灯,仔细端详着小龙龙,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14. 王国星家屋外 夜
匪侦察排长望着刘副官摇了摇头,小声地问:没发现王国星。怎么办?
刘副官不假思索地:大家分开,继续监视!
15.玉苍山 夜
山上的夜晚显得宁静而凄凉。近处,一些不知名的小虫的鸣叫声,使夜晚变得更加恐怖。
王东民披衣独自站在房前的空地上踱步。
张培忠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他的身后:怎么?睡不着啊?
王东民停下脚步:是啊!你不也一样吗?
张培忠:看来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呀!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对策才是。
王东民:嗯。我在想,我们必须马上准备好粮、盐和衣物,一旦被敌人发现,立刻转移,在山上和他们周旋。
张培忠点点头:盐已经用完了,粮食也维持不了多久了。世光他们下山筹粮也没有一点消息。恐怕粮盐的问题不好解决呀!
王东民:是啊,如今正是春荒的日子,老百姓吃了这顿顾不了下顿,哪还有多余的粮食啊!要不这样你看行不行?从明天起,增加人员在山上采野菜,同时,减少粮食用量。再派两组侦察员下山接应世光,如果两天内还是没有消息,再派人下山组织粮食。
张培忠:嗯,那就这么定吧!采野菜的人员明天我来安排,就叫永强他们分队去。
王东民点点头:好!培忠啊,上次我们布置的建立联络站的事,你那组情况怎么样了?
张培忠:已经联系了几个点,进展还算顺利。当地群众基础也比较好。不过,由于是山区,物资供应恐怕比较紧张。
王东民:好,有困难慢慢解决。只要有了联络站,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就一定有办法生存下去。我还有一个想法,如果万一情况恶化,我们就兵分两路。
张培忠问:兵分两路?
王东民:嗯,一路留在山上,一路下海。
张培忠不解地问:下海?下海干什么?当海盗?
王东民:不,下海打游击。找两处便于生存的海岛,隐藏起来,乘敌人不备,打击他们一下。这样,可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实力。
张培忠:如果敌人发现了目标,围攻海岛怎么办?我们不就成为瓮中之鳖了?
王东民:敌人在海上除了兵力以外,没有其他优势可言。除非他们把情况掌握的一清二楚,否则,他们是不敢轻易下海的。如果他们真的围攻海岛,等他们出海,我们不早就撤离了?
张培忠:如果我们发现不了他们出海呢,怎么办?不管怎么说,我们只有几十个人,要应付十多倍于我们的敌人,太难了。
王东民像是自言自语地:是啊,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张培忠:唉,东民,上次我听你说,有一支红军部队在泰顺一带山区活动。如果能找到他们,我们不就有靠山了吗?
王东民:那只是听老乡说说而已,即使是真的,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往哪里去了。
张培忠:要不,我们派几个侦察员出去侦察侦察?
王东民略微思考了一下:可以倒是可以。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筹备粮食物资,做好转移的准备。今天听了小杨的报告,我有种不祥的预感,好像这种预感马上就要发生。
张培忠:是啊,我也有同感,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啊!
王东民叹了口气。稍停了会儿问道:哎,对了,你今天收到的信,是谁给你写来的?
张培忠有些不好意思:这个……这是我的私人秘密,暂时还不能告诉你。
王东民开玩笑道:好小子,你背着我在镇里搞秘密联络点了,是吧?
张培忠连忙解释:别,别,别,这可是李晖同志转来的,千万不要冤枉革命同志啊!
王东民思索了一下,恍然大悟道:噢,又是李晖转来的?我知道了,你小子在谈恋爱了。对不对?
张培忠:嘘,小声点,让人听到了怪不好意思的。
王东民调皮地:那你说,我猜的对不对?是不是那个王小姐?
张培忠笑着:嘿,嘿,嘿,啥事也瞒不住你。
王东民:快说说,信上都说了些什么?
张培忠:哎,这是秘密,怎么能告诉你呢?
王东民央求道:啊呀,就透露一点点嘛!让我学学不行吗?
张培忠笑道:怎么?你也想浪漫浪漫?
王东民也笑着:什么浪漫啊?我那位,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怎么浪漫的起来呀!
张培忠自豪地:那好吧,看在革命战友的份上,我就告诉你一点点。厄,她在信中说呀,等她以后毕业了,也想参加革命,参加红军。她还说,希望我们多做做她父亲的工作,处理问题时,手下留情。
王东民:她也想参加革命,参加红军?这不是一家两派吗?这个问题可不好处理呀!这个王得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培养的两个子女都和他唱反调。
张培忠:是啊,当今社会,正处于新旧制度变革时期,每一个有热血的青年,都愿意投身到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革命事业中来,谁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病体连伤,穷困潦倒啊?
王东民赞许地:你说的是。
张培忠:不过,让我伤脑筋的是,我们怎么去做她父亲的工作啊?王得标表面上看上去文质彬彬,可内心一直在反对我们的农会组织啊?
王东民:可不是吗?他是地主,是商人。我们戳到了他的痛处,他自然不会心甘情愿的。唉,这样吧,我们明天就下山找他,让他给我们解决一些粮食和食盐,试探他一下,你看怎么样?
张培忠:嗯!这是个好办法,一箭双雕啊。这个办法好。我明天就带几个人下山去,怎么样?
王东民:行啊。
16. 吴天贵办公室 日
吴天贵问刘副官:你是说这几个人都不在家?
刘副官:是的。我们一直监视到天快亮了,也不见他们回来。
吴天贵:他们肯定没在屋里?
刘副官:肯定没在屋里。
吴天贵:那你们有没有走漏风声?
刘副官:绝对没有。行动之前我只找警察所的所长给我们带路,也没告诉他具体事情。而且,行动中我还派人专门盯着他。对侦察排的弟兄,我是到达凤凰岭后,才向他们下达抓捕任务的。他们不可能有机会走漏风声。
吴天贵:侦察排的弟兄不可能走漏风声。这么说,这些赤匪真的是已经上山掩藏起来了。
刘副官:我也是这么想的。
吴天贵:这跟警察局向我们提供的情况是吻合的。好啊,那我们下一步就封锁各个交通要道和各条通往山区的河道,严查向山上运送粮食物资,把他们困死在山上。
吴天贵走到地图前,拉开遮挡地图的幕布。刘副官跟过去。
吴天贵用教鞭指着:这儿,这儿,这儿,还有这儿,这几个要道要设卡,严格盘查进出山人员和物资。这几条河道,要派人日夜执勤,不准粮食、衣物等生活物资进山。
刘副官:是!
吴天贵:要对这一片区域进行日夜巡逻,所有可疑人员一律先关押,审查无疑后才能放人。
刘副官:明白!我马上去布置。
17.河上 夜
一只木船在河面上划行。船上载着数担装在箩筐中的大米,箩筐上盖着盖子。
船上一共四个人。游世光、张大成和朱保平使劲地划着船,木船悄悄地向山边行进。船桨击起水面的涟漪,在夜色下发出淡淡的光芒。
18.桥头 夜
两个匪兵坐在桥一侧的台阶上吸烟。
远处传来船桨击水的声音。
游世光他们划的船只向桥头行驶过来。
匪兵二蛋听见划水声,警觉起来:有动静!
两个匪兵立刻站起身,观察着水面。
匪兵刘豹发现了船只:你看,那边好像有一只船向这儿划来了。
匪兵二蛋定睛看了看:对。快,想办法拦住它。
匪兵刘豹来到桥面上,大声喊道:喂,船上的人听着,快停船靠岸,接受检查!前面禁止通行!
船上,游世光他们听见喊声大吃一惊,不禁停住了划桨。
游世光:糟了,晚上怎么会有检查?
朱保平:是啊!以前可从来没有这样的呀!
张大成:怎么办,冲过去?
游世光:不行。他们手里有枪。
匪兵刘豹生气地:还不快靠岸,不然我们就开枪啦!
匪兵刘豹拉起了枪拴。
游世光急中生智,喊道:你们是哪部分的?什么时候规定前面禁止通行要接受检查的?我们是给凤凰岭的吴老爷送东西的,从来就没有接受检查过。
匪兵刘豹被游世光一问一时答不上来,支支吾吾道:上,上峰有令,今天开始,过往船只一律要接受检查。
游世光:兄弟,我们是不好给你检查的。如果你一定要检查,吴老爷怪罪下来,你可要承担一切后果。
匪兵二蛋小声问道:他说的这个吴老爷是不是咱团长他爹啊?
匪兵刘豹也小声地:好像是。
二蛋:那怎么办?
匪兵刘豹无言以对:这个,这个……
匪兵二蛋大声地:你有过往船只通行证吗?
朱保平:我们从来就不需要办通行证的。以前也从来没有听说到前面去要办通行证呀!
匪兵二蛋:那,兄弟,对不起了,我们也是奉命行事。要不这样,你们先回去,等明儿办了通行证再走。如果你们今夜一定要走,那只好等我们回去禀报上司后再说。
坐在船上的农会骨干:等你们禀报上司后回来,天都快亮了。能不能通融通融啊?老总。
二蛋:不行啊!你们就别为难我们了。
游世光感觉已经没有过去的可能,再耽搁下去可能还会暴露身份,便顺着他的意思道:那算了吧,正好我们也困了,回去明天办了通行证再走。
船只掉头往回划。
19.船上 夜
张大成一边划桨一边问:怎么办?要不改从其它水路绕过去?
游世光思考了一会儿说:敌人在河面上设卡的目的,可能是封锁运往山上的物资,妄图把赤卫队困死在山上。既然他们在这里设了卡,在其它河道上,肯定也会设了卡。
朱保平停下划桨:那怎么办,现在都已过半夜了,要不先回去再想办法,过几天再送?
游世光坚决地:不行,山上粮食已经很紧张了,再不送上去,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断粮了。
张大成:要不我们从水路绕得更远一点走,然后再从陆路翻山过去,怎么样?
游世光:也没有其它办法了,只好先这样试试。现在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加快划,划多远算多远,天亮之前一定要上山,从山路上绕过去,宁可多走一天路程。
张大成:好。那就划吧!
游世光对坐着的农会骨干道:你去和朱保平换着划。我们加快速度。
农会骨干站起身换朱保平:好,我来划。
20.河上 夜
夜色朦胧。
船只在快速地划行。
游世光看了看四周及天色,对张大成道:大成,再加把劲,我们就在前面靠岸。
张大成不解地:在前面靠岸?这是哪里呀?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