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921
成片时长:每集约53分钟
阅读:5902
发表:2019/7/13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浙南赤卫队》第10-12集
1-3
…
10-12
38-40
41-43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张大户紧张的额头上渗出了汗,不敢回答。
刀疤刘咳嗽了一声:看来不给你来点狠的你是不老实啊?二当家,给我搜!
土匪们到各个房间里搜查。
管家来到刀疤刘身旁,央求道:当家的,我们老爷说的都是实话。别看我们家房子这么气派,又开了三家作坊和店铺,可那房子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店铺的生意也不那么景气。这一家老少二十几口人要穿衣吃饭,还有工人工资要发,我这个当管家的最清楚,我们老爷家真的没有外人说的那么富裕呀!你就打个折,收个十块大洋算了吧!
刀疤刘:你当我们是叫花子啊?十块大洋就想打发我们?你们家富裕不富裕你们说了不算。一边呆着去!
土匪们搜查完从各个屋里出来。
黑狼朝刀疤刘摇摇头。
刀疤刘:什么?你们再给我仔仔细细地搜查一遍,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刀疤刘亲自过去搜查。
29.河面上 清晨
天已经蒙蒙亮。
农会骨干划着船回家。
30.河岸上 清晨
两个匪兵在河岸上巡逻。
匪保安一连连长马明传带着一排黄排长、一班班长等几个人过来巡查。
马明传问两哨兵:有什么情况没有?
匪兵甲敬礼:报告连长,一切正常。
马明传: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人或过往的船只啊?
匪兵甲:也没有。
马明传:嗯,继续监视!凡是发现向山区去的船只,一律严格盘查。载有生活物资的,禁止进入。违抗者格杀勿论。明白吗?
两个匪兵异口同声道:明白!
农会骨干的船只从远处划来。
匪一班长报告:连长,前面划过来一条船。
马明传转过身,命令道:截住,查一查。
船只划近。
匪一排长朝前走了几步,喊道:划船的,把船只靠过来!
农会骨干:你叫我吗?
匪一排长:对!把船靠过来。
农会骨干把船划向岸边。
农会骨干:老总,你们搭船吗?
匪黄排长问:船划哪儿去呀?
农会骨干:去丽川镇。
匪黄排长:这一大清早的,去丽川镇干什么?
农会骨干:去运棉花和纱线。
匪一连长马明传盯着农会骨干,又看看船只,问道:你这一个人划船,带三把桨干什么?
农会骨干不慌不忙地答道:另外两个人已经在镇里了,回来三个人划,快一点。
马明传:你去运棉花和纱线,另外两个人为什么已经在镇里了。
农会骨干:老总有所不知,到丽川镇买纱线,一般过了半夜就出发。市场两点钟就开始营业了,早点去,选择的余地比较大,价格也相对便宜。他们两个负责买,所以半夜过后就去了。我只负责运送,去早了在那里难等,还不如在家里先睡会儿觉,回来多干点儿活呢!
马明传:你一个人划船,怎么三把船桨都是湿的?这怎么解释?
匪一班长端着枪:对,这怎么解释?
农会骨干:哦,是这样。我开始想划快一点儿,双手划两把桨。可把前桨挂在二舱的位置上去了,挂错了。又把它收起来,换上二舱的桨。划着划着划累了,又把二舱的桨也收起来了。所以三把桨都湿了。
马明传:你是哪个村的?
农会骨干:李家垟村的。
马明传:李家垟那个杨老先生你知道吗?教书的。
农会骨干思索了一下,答道:老总,我们村没有教书的杨老先生啊?也没有姓杨的。
马明传:哦,是吗?那可能是我记错了。你走吧!
农会骨干:哎!老总再见!
农会骨干把船从岸边推开。
31.张大户家内 清晨
刀疤刘掌着灯,和土匪们仔细地搜查着每一个房间。
在一间厢房,刀疤刘发现了一处地板有异样,把灯递给边上的土匪,从身上抽出匕首,把地板撬开。
一个地道口出现在众人面前。
刀疤刘:你们下去看看!
两个土匪掌着灯顺着木梯下了地道。
32.地下库内 清晨
地下库就是张大户家的仓库,里面摆满了各式木箱、橱柜和几十只大木桶。
盏灯的土匪打开大木桶的盖子,木桶里面装满了稻谷。
盏灯的土匪喊着:大当家,快下来!下面是个大仓库。
刀疤刘等土匪端着煤油灯来到地下仓库。顺着灯光,我们看到几十平方米的地下仓库,井井有条地排着四排大木桶,当中一条通道直通院子的地面。
刀疤刘感叹道:藏得够深的。
刀疤刘打开一个橱柜,里面摆着一些锃亮的瓷器。
刀疤刘:走,准备家伙,装粮食。
33.张大户家内 清晨
张大户一家大小及管家、用人老老实实站在那里。刀疤刘掌着灯在前面看着他们。
张大户和管家吓得两腿发抖。
刀疤刘严厉地训道:我已经告诉你们,我们只图财不害命。可你们欺骗老子,把老子当狗耍。你以为我们是这么好骗的吗?他妈的,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把骗我们的人舌头给我割下来,老子要炒了它下酒吃。
几个土匪去抓张大户和管家。
张大户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好汉饶命啊!好汉饶命啊!我下次再也不敢了,你们就饶了我吧!
管家也跪在地上求饶:好汉饶了我们吧!我也不敢了。我们家上有八十岁的老母啊!求好汉饶了我们吧!
张大户的家人及用人也求情:求好汉饶了他们吧!求好汉饶了他们吧!
刀疤刘:好,看在众人为你们求情的份上,今天我就饶了你们。但饶一张舌头要五十块大洋。你们家要交一百五十块大洋,十担粮食。快去拿大洋吧!
34.张河村 早晨
土匪们挑着粮食,高兴地向来时的路上回去。
刀疤刘:林二喜,鸣笛,收兵!
林二喜:哎!
林二喜吹响了特制的笛子。
刀疤刘对黑狼道:二当家,你拿着这些银两,每户穷人家给他一块银元,人没在家的,就从门缝里塞进去。
黑狼接过布袋,爽快地应着:哎!
黑狼对身边的两个土匪道:你们两个跟我走!
35.王得标家门口 日
两个家丁扛着枪站在门口站岗。
张培忠、陈永强、叶昌雨等三人朝王得标家门口走来。
一个家丁见有人朝门口走来,警惕起来,问道:喂,你们是干什么的?
张培忠:我们是农会的。麻烦给你们家老爷通报一下,我们要见他。
家丁没好气地: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进去通报。
家丁转身回去通报。
36.王得标书房 日
王得标在写毛笔字。管家王家文站在一边欣赏。
家丁进来通报:老爷,门口有几个农会的人想见您。
王得标抬起头:农会的人想见我?这个时候他们来,想干什么?
王得标把脸转向管家。
王家文:是啊,肯定不会有好事。
王得标默认王家文的回答。
王家文转向家丁:你去告诉他们,说老爷今儿有事,不在家,让他们改日再来。
王得标放下毛笔,在书桌边踱了两步:不,等等,把他们带到客厅,我一会儿就过去。
家丁:是。
家丁退出。
王家文问道:老爷,现在这个时候见农会的人,恐怕……
王得标:我知道。见了他们,让吴老爷他们知道了,会说我们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以后在大家面前不好说话;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不见他们,也许亏会吃得更大。再说,农会的那个姓张的会长,毕竟出手救过我女儿。我们见见他,看他们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王家文:老爷说的也是。那我们就先听听他们的来意再说。
37.王得标客厅 日
张培忠、陈永强、叶昌雨坐在客厅的椅子上。茶几上摆放着三杯热茶。
王得标在管家、马则仁的陪同下走进客厅。
见到张培忠他们,王得标装的十分客气,略带微笑道:各位,不好意思,刚才有一些琐事需要处理,让你们久等了。
张培忠等三人站起身。
张培忠:没什么,我们也是刚到。王老爷,今日冒昧前来拜访,还请您多多原谅啊!
王得标伸出一只手,礼貌地:快坐,快坐!张先生,请坐!
张培忠等三人坐下。
王得标和管家在张培忠等三人的侧面正位上坐下,马则仁站在王得标的身后。
王得标:则仁,你也坐!
马则仁:是,老爷!
马则仁走过去,在张培忠他们的正面坐下来。
一个女佣端上来两杯茶水,放在王得标旁边的桌子上。
王得标:呃,三位今日来,有何贵干啊?
张培忠:是这样,前段时间,王老爷对我们农会工作十分支持,我们今日来,一是表示感谢,二呢,还想请王老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
王得标看了一下张培忠等三人,笑着说:支持和帮助谈不上。我一个普通百姓,哪有什么能力去帮助你们呀!
张培忠:王老爷太谦虚了。农会工作如果得不到象王老爷这样热心肠的人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您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会永远记在心上的。王老爷,不瞒您说,现在市面上粮食和食盐都十分紧缺,老百姓已经无米下锅了。我们希望王老爷能开仓放粮,多卖些粮食和食盐给老百姓。另外,支援我们一些粮食和食盐。
王得标为难地:啊呀,这个可不太好办呐。我们现在仓库里的存货也不多了,你们是不是到其他大户人家那里去看看,找找他们帮忙呀?
叶昌雨:王老爷,我们是了解过的,象你这样的大户,每天再增加一倍的货源,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今年年景虽然不好,但老百姓的租交的比较全。存货对你来说应该不成为问题。还是请你多帮助帮助吧!
管家王家文看了一眼王得标,说道:你们就不要难为我们老爷了。现在社会上流言蜚语很多,都说你们是土匪,正在被政府通缉。这个时候我们老爷怎么帮你们?帮了你们无异于与政府为敌,与富人结怨啊!
张培忠:王管家言重了。我们成立农民武装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如今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百姓们饥寒交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街面上乞丐成群,尸骨横野,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热血青年,我们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王家文:那你们可以去找政府,请求政府帮助啊!何必与政府作对,当土匪呢?
张培忠:你认为现在的政府能起多大的作用呢?能为农民说话吗?如果我们这些人是土匪,那能得到这么多的农民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吗?
王得标和王家文一时无言以对。
王得标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张先生,我是商人,我只管经商,不问政治。我卖东西是为了赚钱,我租田是为了收租。我不会去管社会和民众的事。如果张先生等人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土匪之类,那就更好了。
张培忠:是啊,王老爷说得不错。你是商人,是财主,衣食无忧。可是如果商人的买卖公平一点,价格合理一点,地主的租金减轻一点,农民们也许不会起来革命。而现在的许多商人、地主,恨不得多剥农民一层皮。你看看现在的社会,富的流油,穷的挨饿,真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对这样的社会,我们农民怎么不会起来斗争呢?我们斗争是为了耕者有其田,种者有饭吃。如果我们不起来斗争,只有饿死、冻死。斗争了,我们就能看到一线生的希望。当然,我们起来斗争,会触怒那些掌权的,有财有势的,所以,我们处处受到压制、排斥。这一点,王老爷看得很清楚。王老爷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应该多一份同情,对我们多一份支持呐!
王得标用手梳理了一下头发,叹了口气,似有为难地:你的话我能理解。可是,可是我怎么好支持你呢?否则,我岂不成为……我不好在同行中立足啊!
王家文:是啊,我们不好对同行们交待啊!你们说是不是?
一直坐在一旁未答话的陈永强道:王老爷,我们跟令千金都是朋友,事实上,我们已经坐在一条船上了。王老爷如果感到为难的话,就说家被赤卫队抄了、抢了都行。这样就不会不好向同行交待了吧?吴冕已经吃了这样的苦果,他是最清楚不过了。现在他儿子虽然回来了,可能保得了他一时,但恐怕也保不了他一世吧?
王得标沉默无语。
张培忠:王老爷,请您认真地考虑考虑,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支持。
王得标无可奈何地:好吧,看在我女儿的份上,我就再帮你们一次。但是,你们必须给我保密呀!
张培忠点点头:这个你放心!我们会讲信用的。
第十一集
1.吴家大院 日
张大户一路小跑地来到吴家大院。
管家吴耀祖见状问道:张老爷,发生什么事了?看你走得上气不接下气的。
张大户:家里出了点事。我表哥在吗?
吴耀祖:在里面呢!到底出什么事了?
刀疤刘咳嗽了一声:看来不给你来点狠的你是不老实啊?二当家,给我搜!
土匪们到各个房间里搜查。
管家来到刀疤刘身旁,央求道:当家的,我们老爷说的都是实话。别看我们家房子这么气派,又开了三家作坊和店铺,可那房子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店铺的生意也不那么景气。这一家老少二十几口人要穿衣吃饭,还有工人工资要发,我这个当管家的最清楚,我们老爷家真的没有外人说的那么富裕呀!你就打个折,收个十块大洋算了吧!
刀疤刘:你当我们是叫花子啊?十块大洋就想打发我们?你们家富裕不富裕你们说了不算。一边呆着去!
土匪们搜查完从各个屋里出来。
黑狼朝刀疤刘摇摇头。
刀疤刘:什么?你们再给我仔仔细细地搜查一遍,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刀疤刘亲自过去搜查。
29.河面上 清晨
天已经蒙蒙亮。
农会骨干划着船回家。
30.河岸上 清晨
两个匪兵在河岸上巡逻。
匪保安一连连长马明传带着一排黄排长、一班班长等几个人过来巡查。
马明传问两哨兵:有什么情况没有?
匪兵甲敬礼:报告连长,一切正常。
马明传: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人或过往的船只啊?
匪兵甲:也没有。
马明传:嗯,继续监视!凡是发现向山区去的船只,一律严格盘查。载有生活物资的,禁止进入。违抗者格杀勿论。明白吗?
两个匪兵异口同声道:明白!
农会骨干的船只从远处划来。
匪一班长报告:连长,前面划过来一条船。
马明传转过身,命令道:截住,查一查。
船只划近。
匪一排长朝前走了几步,喊道:划船的,把船只靠过来!
农会骨干:你叫我吗?
匪一排长:对!把船靠过来。
农会骨干把船划向岸边。
农会骨干:老总,你们搭船吗?
匪黄排长问:船划哪儿去呀?
农会骨干:去丽川镇。
匪黄排长:这一大清早的,去丽川镇干什么?
农会骨干:去运棉花和纱线。
匪一连长马明传盯着农会骨干,又看看船只,问道:你这一个人划船,带三把桨干什么?
农会骨干不慌不忙地答道:另外两个人已经在镇里了,回来三个人划,快一点。
马明传:你去运棉花和纱线,另外两个人为什么已经在镇里了。
农会骨干:老总有所不知,到丽川镇买纱线,一般过了半夜就出发。市场两点钟就开始营业了,早点去,选择的余地比较大,价格也相对便宜。他们两个负责买,所以半夜过后就去了。我只负责运送,去早了在那里难等,还不如在家里先睡会儿觉,回来多干点儿活呢!
马明传:你一个人划船,怎么三把船桨都是湿的?这怎么解释?
匪一班长端着枪:对,这怎么解释?
农会骨干:哦,是这样。我开始想划快一点儿,双手划两把桨。可把前桨挂在二舱的位置上去了,挂错了。又把它收起来,换上二舱的桨。划着划着划累了,又把二舱的桨也收起来了。所以三把桨都湿了。
马明传:你是哪个村的?
农会骨干:李家垟村的。
马明传:李家垟那个杨老先生你知道吗?教书的。
农会骨干思索了一下,答道:老总,我们村没有教书的杨老先生啊?也没有姓杨的。
马明传:哦,是吗?那可能是我记错了。你走吧!
农会骨干:哎!老总再见!
农会骨干把船从岸边推开。
31.张大户家内 清晨
刀疤刘掌着灯,和土匪们仔细地搜查着每一个房间。
在一间厢房,刀疤刘发现了一处地板有异样,把灯递给边上的土匪,从身上抽出匕首,把地板撬开。
一个地道口出现在众人面前。
刀疤刘:你们下去看看!
两个土匪掌着灯顺着木梯下了地道。
32.地下库内 清晨
地下库就是张大户家的仓库,里面摆满了各式木箱、橱柜和几十只大木桶。
盏灯的土匪打开大木桶的盖子,木桶里面装满了稻谷。
盏灯的土匪喊着:大当家,快下来!下面是个大仓库。
刀疤刘等土匪端着煤油灯来到地下仓库。顺着灯光,我们看到几十平方米的地下仓库,井井有条地排着四排大木桶,当中一条通道直通院子的地面。
刀疤刘感叹道:藏得够深的。
刀疤刘打开一个橱柜,里面摆着一些锃亮的瓷器。
刀疤刘:走,准备家伙,装粮食。
33.张大户家内 清晨
张大户一家大小及管家、用人老老实实站在那里。刀疤刘掌着灯在前面看着他们。
张大户和管家吓得两腿发抖。
刀疤刘严厉地训道:我已经告诉你们,我们只图财不害命。可你们欺骗老子,把老子当狗耍。你以为我们是这么好骗的吗?他妈的,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把骗我们的人舌头给我割下来,老子要炒了它下酒吃。
几个土匪去抓张大户和管家。
张大户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好汉饶命啊!好汉饶命啊!我下次再也不敢了,你们就饶了我吧!
管家也跪在地上求饶:好汉饶了我们吧!我也不敢了。我们家上有八十岁的老母啊!求好汉饶了我们吧!
张大户的家人及用人也求情:求好汉饶了他们吧!求好汉饶了他们吧!
刀疤刘:好,看在众人为你们求情的份上,今天我就饶了你们。但饶一张舌头要五十块大洋。你们家要交一百五十块大洋,十担粮食。快去拿大洋吧!
34.张河村 早晨
土匪们挑着粮食,高兴地向来时的路上回去。
刀疤刘:林二喜,鸣笛,收兵!
林二喜:哎!
林二喜吹响了特制的笛子。
刀疤刘对黑狼道:二当家,你拿着这些银两,每户穷人家给他一块银元,人没在家的,就从门缝里塞进去。
黑狼接过布袋,爽快地应着:哎!
黑狼对身边的两个土匪道:你们两个跟我走!
35.王得标家门口 日
两个家丁扛着枪站在门口站岗。
张培忠、陈永强、叶昌雨等三人朝王得标家门口走来。
一个家丁见有人朝门口走来,警惕起来,问道:喂,你们是干什么的?
张培忠:我们是农会的。麻烦给你们家老爷通报一下,我们要见他。
家丁没好气地: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进去通报。
家丁转身回去通报。
36.王得标书房 日
王得标在写毛笔字。管家王家文站在一边欣赏。
家丁进来通报:老爷,门口有几个农会的人想见您。
王得标抬起头:农会的人想见我?这个时候他们来,想干什么?
王得标把脸转向管家。
王家文:是啊,肯定不会有好事。
王得标默认王家文的回答。
王家文转向家丁:你去告诉他们,说老爷今儿有事,不在家,让他们改日再来。
王得标放下毛笔,在书桌边踱了两步:不,等等,把他们带到客厅,我一会儿就过去。
家丁:是。
家丁退出。
王家文问道:老爷,现在这个时候见农会的人,恐怕……
王得标:我知道。见了他们,让吴老爷他们知道了,会说我们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以后在大家面前不好说话;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不见他们,也许亏会吃得更大。再说,农会的那个姓张的会长,毕竟出手救过我女儿。我们见见他,看他们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王家文:老爷说的也是。那我们就先听听他们的来意再说。
37.王得标客厅 日
张培忠、陈永强、叶昌雨坐在客厅的椅子上。茶几上摆放着三杯热茶。
王得标在管家、马则仁的陪同下走进客厅。
见到张培忠他们,王得标装的十分客气,略带微笑道:各位,不好意思,刚才有一些琐事需要处理,让你们久等了。
张培忠等三人站起身。
张培忠:没什么,我们也是刚到。王老爷,今日冒昧前来拜访,还请您多多原谅啊!
王得标伸出一只手,礼貌地:快坐,快坐!张先生,请坐!
张培忠等三人坐下。
王得标和管家在张培忠等三人的侧面正位上坐下,马则仁站在王得标的身后。
王得标:则仁,你也坐!
马则仁:是,老爷!
马则仁走过去,在张培忠他们的正面坐下来。
一个女佣端上来两杯茶水,放在王得标旁边的桌子上。
王得标:呃,三位今日来,有何贵干啊?
张培忠:是这样,前段时间,王老爷对我们农会工作十分支持,我们今日来,一是表示感谢,二呢,还想请王老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
王得标看了一下张培忠等三人,笑着说:支持和帮助谈不上。我一个普通百姓,哪有什么能力去帮助你们呀!
张培忠:王老爷太谦虚了。农会工作如果得不到象王老爷这样热心肠的人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您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会永远记在心上的。王老爷,不瞒您说,现在市面上粮食和食盐都十分紧缺,老百姓已经无米下锅了。我们希望王老爷能开仓放粮,多卖些粮食和食盐给老百姓。另外,支援我们一些粮食和食盐。
王得标为难地:啊呀,这个可不太好办呐。我们现在仓库里的存货也不多了,你们是不是到其他大户人家那里去看看,找找他们帮忙呀?
叶昌雨:王老爷,我们是了解过的,象你这样的大户,每天再增加一倍的货源,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今年年景虽然不好,但老百姓的租交的比较全。存货对你来说应该不成为问题。还是请你多帮助帮助吧!
管家王家文看了一眼王得标,说道:你们就不要难为我们老爷了。现在社会上流言蜚语很多,都说你们是土匪,正在被政府通缉。这个时候我们老爷怎么帮你们?帮了你们无异于与政府为敌,与富人结怨啊!
张培忠:王管家言重了。我们成立农民武装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如今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百姓们饥寒交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街面上乞丐成群,尸骨横野,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热血青年,我们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王家文:那你们可以去找政府,请求政府帮助啊!何必与政府作对,当土匪呢?
张培忠:你认为现在的政府能起多大的作用呢?能为农民说话吗?如果我们这些人是土匪,那能得到这么多的农民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吗?
王得标和王家文一时无言以对。
王得标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张先生,我是商人,我只管经商,不问政治。我卖东西是为了赚钱,我租田是为了收租。我不会去管社会和民众的事。如果张先生等人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土匪之类,那就更好了。
张培忠:是啊,王老爷说得不错。你是商人,是财主,衣食无忧。可是如果商人的买卖公平一点,价格合理一点,地主的租金减轻一点,农民们也许不会起来革命。而现在的许多商人、地主,恨不得多剥农民一层皮。你看看现在的社会,富的流油,穷的挨饿,真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对这样的社会,我们农民怎么不会起来斗争呢?我们斗争是为了耕者有其田,种者有饭吃。如果我们不起来斗争,只有饿死、冻死。斗争了,我们就能看到一线生的希望。当然,我们起来斗争,会触怒那些掌权的,有财有势的,所以,我们处处受到压制、排斥。这一点,王老爷看得很清楚。王老爷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应该多一份同情,对我们多一份支持呐!
王得标用手梳理了一下头发,叹了口气,似有为难地:你的话我能理解。可是,可是我怎么好支持你呢?否则,我岂不成为……我不好在同行中立足啊!
王家文:是啊,我们不好对同行们交待啊!你们说是不是?
一直坐在一旁未答话的陈永强道:王老爷,我们跟令千金都是朋友,事实上,我们已经坐在一条船上了。王老爷如果感到为难的话,就说家被赤卫队抄了、抢了都行。这样就不会不好向同行交待了吧?吴冕已经吃了这样的苦果,他是最清楚不过了。现在他儿子虽然回来了,可能保得了他一时,但恐怕也保不了他一世吧?
王得标沉默无语。
张培忠:王老爷,请您认真地考虑考虑,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支持。
王得标无可奈何地:好吧,看在我女儿的份上,我就再帮你们一次。但是,你们必须给我保密呀!
张培忠点点头:这个你放心!我们会讲信用的。
第十一集
1.吴家大院 日
张大户一路小跑地来到吴家大院。
管家吴耀祖见状问道:张老爷,发生什么事了?看你走得上气不接下气的。
张大户:家里出了点事。我表哥在吗?
吴耀祖:在里面呢!到底出什么事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