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889
成片时长:约60分钟
阅读:1894
发表:2022/7/12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25集
1
…
24
25
26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25集 和亲之策
1、内 日 明政殿
人物:李存勖、郭崇韬、李嗣源、周德威
李存勖(懊恼):看来契丹此番来犯,其实便是勒索来了。
周德威:正是如此。契丹向来凶悍,也就是是烧杀抢掠罢了,如今居然借朱梁势力,要挟我国。看来契丹大汗,并非一味野蛮,居然也懂得远交近攻。
李存勖:叵耐这厮无礼。就算河东送了金银与他,又怎能比得过朱贼富有?晋梁两家都给他送纳岁币,阿保机便可不战而获取无尽财帛。这等主意,却亏他想的来。
李嗣源:大王,阿保机有数十万控弦之士。有了这个武力后盾,他方能恣意妄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李存勖:安时,寡人要听你的看法。
郭崇韬(坚定):臣以为必须一战。
李存勖:不给契丹财物?
郭崇韬(坚定):一钱不给。
李存勖打量他半天,忽然哈哈大笑。
李存勖:郭安时,郭安时,你这人倒真是快人快语啊!不像是汉人的脾气,倒像是咱们沙陀人的性子。
郭崇韬(拱手):大王,臣乃是据理而言。契丹犹如豺狼,贪婪不已,永无止境。臣闻数年来契丹蕃息日盛,人口众多,奈何游牧部族,并无仓廪贮存习惯,致使稍有灾荒,立刻遍地饥馑。以河东疮痍之地,养契丹饕餮之心,纵然举国奔走颠仆,也填不饱契丹胃口。既然填不饱,索性一分财物也不给它。先王曾经与阿保机约为兄弟,阿保机终于背叛先王。足见契丹蛮夷,本无信义可言,是以臣坚决反对厚赂契丹,因为厚赂之后,仍要被契丹欺凌勒索。与其如此,不如一战。
李存勖(摇摇头):寡人却不好战。
郭崇韬:臣也知道大王时刻以天下苍生为念,乃仁德之君,堪比尧舜。然而如今面临契丹勒索,大王若不应战,则晋国百姓必然惨遭契丹蹂躏。大王手握雄兵,正该以戈止武,百姓方能享受大王的仁德。
李存勖:郭蛮子,郭蛮子,寡人未曾料到,你不但强硬,而且能言善辩,道理很多啊。
郭崇韬:大王见笑。
李存勖:寡人没有笑你,你这番话,切中要害,寡人深以为然。
李嗣源:大王如此说来,是准备开战了吗?
李存勖:契丹在云州耀武扬威,恐怕并没想到我们不和他啰唆,见面就是一刀吧?若是对云州的契丹军突然袭击,如当初奔袭潞州一般,是否可令契丹从此远遁漠北?
郭崇韬:大王,以臣之见,要打就要打痛它。所谓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军书称来犯贼寇只有两三万人,臣以为应该将其隔断,令其首尾不能呼应,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中一万。如此,方能震慑契丹,使之明白,在晋国边境捣乱,将蒙受巨大灾难。
李存勖走到沙盘前仔细思索,摇摇头。
周德威:大王何意?
李存勖(紧皱眉头):府库空虚,用兵的军费,甚是困难啊。
周德威:请大王调给臣三千兵,臣定当将契丹杀得屁滚尿流!
李存勖:三千?
周德威:兵在精不在多。若有三千精骑,臣必将大败契丹。
李存勖:安时刚才说要歼敌一部。镇远击败契丹,却难歼灭敌军。
郭崇韬:所以,还是要大军出动,方才可能歼敌一部。
李存勖:无奈府库空虚啊。先王在时,许士兵劫掠,以军养兵。寡人即位以来,尚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
郭崇韬:大王,咱们既然是大唐官军,倒是不该纵兵劫掠,夺民养兵。
李存勖(叹口气):然则军费何来?
郭崇韬:可取之以民。
李存勖(笑):那不还是以民养兵嘛。
郭崇韬(拱手):大王,微臣之意,乃是征收捐税。也就是有钱者出钱。微臣这捐税,便唤做契丹捐,听凭富户认捐,国家发给凭证,待战胜契丹之后,再将战利品按认捐多少分还富户。如此,富户认捐,其实也是一种投资,钱能生钱。富户肯捐钱,则军费自然生出。贫穷人家,便可从军出力。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这贫富携手,不信契丹不灭。
李存勖(抓抓脑袋):郭蛮子,你这什么主意?寡人听得不明白。不过,让富户出钱,只怕他们不愿。
郭崇韬:大王,富者所以为富,是其善勤俭节约,尤善以财生财。故臣以为若下契丹捐,富者既可为国效劳得到朝野好评,又可收回本金且略有滋息,应该乐从。
李存勖:此事……寡人还须多做斟酌。
2、内 日 陀贺殿
人物:李存勖、李九娘
李存勖皱着眉在看公文。
内侍:王后娘娘到。
李存勖抬头看看,王后笑着走了进来。
王后(微笑):大王不是忧心国库空虚吗,臣妾想了个法子,只是不知大王是否有意?
李存勖:说来听听。
王后:大王,若是将贪官抄家,或许可解燃眉之急。
李存勖:贪官?笑话!我河东又非长安,哪有贪官?
王后(笑):臣妾听前番派四娘监视李克宁时,她顺带看了几个与谋反相关的官员,却见他们家中甚为奢侈。臣妾已经命她将贪官名录写了一份,大王不妨拿去。
李存勖接过名录看了看,脱口而出。
李存勖:这么多?
王后:惩处贪官,整肃朝纲,乃是大王计策。顺带将贪官家财没收以充作军费,岂不是一举两得?
李存勖放下名单,搓搓手。
李存勖(犹豫):这么多臣子要是都抓了起来,寡人的这个王庭,也就剩不下几个了。寡人毕竟即位不久,如此大动干戈,还要慎重。
王后:大王,姑息养奸,只恐酿成祸患。
李存勖(笑):寡人这个穷国王,现在是人人献计献策啊,都想给寡人找军费。想起来也是振奋。
王后:朝臣们也在想法子募集军费?
李存勖将名单收起来。
李存勖:今日郭安时也出了个主意。
王后:郭安时乃是郭老令公之后,文武双全,他的主意,想必非凡。
李存勖:他出了个契丹捐的主意。
王后:收捐税?怎么个收法?
李存勖:他说的太繁复,寡人听了有些烦躁,总的说来,是说富户会踊跃认捐,军费并不为难。一旦有了军费,便可前往云州迎战契丹。
王后(吃惊):大王说契丹军已经到了云州?
李存勖:正是。如今阿保机的计较,便是在晋梁之间摇摆,谁给他金银多,他便偏向于谁。
王后:蛮夷心性,大抵如此,逐利而来,无利则去,岂有信义?
李存勖:只是寡人国库空虚,怎生能使阿保机满意?看来这个契丹,必定是敌非友。寡人只合壮起胆子,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拼力与他大战一回,不定反倒逐走了契丹,也好把令箭归还一支。
王后:大王,不知郭安时怎么看?
李存勖:他主战。认为蛮夷贪婪永无止境,莫说晋国没钱,就算搜刮民脂民膏,也无法填满契丹的饕餮胃口。所以主张一战打消契丹的野心,将来晋国也好太平。
王后:此人的见解,臣妾倒也赞赏。大王莫非不以为然?
李存勖:寡人总是觉得,是不是还有比打仗更好的法子?
王后(笑):听先王过阿保机有个公主,叫做真如月。臣妾倒是觉得,大王何不将那公主娶来太原?沙陀与契丹成了亲家,阿保机总不好意思再来打女婿了吧?
李存勖(苦笑):九娘又来说笑,寡人与那契丹公主,是敌非友,怎可结为婚姻?
王后:臣妾也是与大王说笑罢了,大王何必着急?莫不成惦记上契丹公主了?
李存勖(正色):国家大事,岂能说笑?
王后:不说笑了,那么大王准备如何对付契丹?
李存勖:郭崇韬说的不错,对契丹这种蛮夷,唯有将他狠狠教训一回,方有长久太平的希望。只是军费有些为难罢了。不如九娘去听听郭崇韬的主意,再做定论。
王后:臣妾去听朝臣的主意,大王不怕人家你听任后宫干政?在大唐,这可是忌讳。
李存勖:这是寡人授意,怎会是后宫干政?
王后:大王既然发话,臣妾也便托大一回,随大王前往明政殿,听听众臣有何高见。
3、内 日 开封温儿棚子
人物:叶娘温、云烟
叶娘温看着云烟清点收来的钱,
叶娘温(淡淡一笑):倒也难得今日这班客官如此赏脸。
云烟:这贯铜钱,又是那位郭郎君赏的。
叶娘温:难为他,这都多长时间了,天天来捧场,还每次一贯。这般花销,只怕是天大家业也不够。
云烟(笑):阿姐以为他傻?奴婢倒是觉得,这人才真是个有心人呢。
叶娘温:有什么心了?小妮子就是胡思乱想,依我看,人家不外乎逢场作戏罢了。
云烟:逢场作戏?那还不早就和阿姐挑明了?
叶娘温(一愣):倒也是。有几回奴回家迟了,他还暗地里护送。唉,这般志诚君子,如今倒是少见。
云烟笑了:看来阿姐动心了。
叶娘温迟疑了一下,脸上神色阴晴不定,终于拿定主意。
叶娘温:就明日吧。
云烟:明日怎地?阿姐要去会郎君吗?
叶娘温(戳了她一下):小妮子就爱多嘴。
云烟:阿姐不说明白,云烟怎生传递消息?
叶娘温:要不要我弄个方胜给你?
云烟(笑):哎呀,果然是阿姐,好雅致的情调啊。
叶娘温:雅致?雅致你个头啊。明日那郭郎君若还是来看戏,你便告诉他,散场之后,奴等他来说话儿。
云烟:什么话呢?
叶娘温:不许多问,只告诉他,有时间来就来,若是忙呢,也就算了。奴这里并不勉强。
云烟:那郎君还不飞也似来呢,哪里还有什么事情要做?便有,也定都一概忘了。
叶娘温:小妮子满嘴胡说,我只是约他来问他,要不要学戏?让你想成什么了?男女幽情私会?好没脸的小妮子。
云烟:阿姐,你不会那么无趣吧?
叶娘温:你有趣,你自去许他终身,我又不曾拦你。
4、内 日 明政殿
人物:郭崇韬、张承业、李存勖、李九娘、周德威、李嗣源、元行钦
内侍传呼:大王、王后驾到。
郭崇韬疑惑地目视张承业,张承业苦笑着摇摇头。
张承业抢先一步迎向大王和王后。
张承业:老奴祝大王千岁千千岁,王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郭崇韬:大王千岁千千岁,王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周德威、李嗣源也口称千岁。
李存勖(点头笑):寡人一时兴起,让王后也来明政殿议事。诸位可有异议?
张承业:大王明鉴,今日朝会,本为了抵御契丹犯境,如今大王既然把娘娘也带来,我等甚为欣慰。
李存勖(看看他):欣慰?张公公何出此言?
张承业:大王带娘娘来此,足见大王不以契丹犯境为意,想来大王定然已经有了安邦却敌之妙计,故此我等甚是欣慰,又怎会有所异议?
1、内 日 明政殿
人物:李存勖、郭崇韬、李嗣源、周德威
李存勖(懊恼):看来契丹此番来犯,其实便是勒索来了。
周德威:正是如此。契丹向来凶悍,也就是是烧杀抢掠罢了,如今居然借朱梁势力,要挟我国。看来契丹大汗,并非一味野蛮,居然也懂得远交近攻。
李存勖:叵耐这厮无礼。就算河东送了金银与他,又怎能比得过朱贼富有?晋梁两家都给他送纳岁币,阿保机便可不战而获取无尽财帛。这等主意,却亏他想的来。
李嗣源:大王,阿保机有数十万控弦之士。有了这个武力后盾,他方能恣意妄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李存勖:安时,寡人要听你的看法。
郭崇韬(坚定):臣以为必须一战。
李存勖:不给契丹财物?
郭崇韬(坚定):一钱不给。
李存勖打量他半天,忽然哈哈大笑。
李存勖:郭安时,郭安时,你这人倒真是快人快语啊!不像是汉人的脾气,倒像是咱们沙陀人的性子。
郭崇韬(拱手):大王,臣乃是据理而言。契丹犹如豺狼,贪婪不已,永无止境。臣闻数年来契丹蕃息日盛,人口众多,奈何游牧部族,并无仓廪贮存习惯,致使稍有灾荒,立刻遍地饥馑。以河东疮痍之地,养契丹饕餮之心,纵然举国奔走颠仆,也填不饱契丹胃口。既然填不饱,索性一分财物也不给它。先王曾经与阿保机约为兄弟,阿保机终于背叛先王。足见契丹蛮夷,本无信义可言,是以臣坚决反对厚赂契丹,因为厚赂之后,仍要被契丹欺凌勒索。与其如此,不如一战。
李存勖(摇摇头):寡人却不好战。
郭崇韬:臣也知道大王时刻以天下苍生为念,乃仁德之君,堪比尧舜。然而如今面临契丹勒索,大王若不应战,则晋国百姓必然惨遭契丹蹂躏。大王手握雄兵,正该以戈止武,百姓方能享受大王的仁德。
李存勖:郭蛮子,郭蛮子,寡人未曾料到,你不但强硬,而且能言善辩,道理很多啊。
郭崇韬:大王见笑。
李存勖:寡人没有笑你,你这番话,切中要害,寡人深以为然。
李嗣源:大王如此说来,是准备开战了吗?
李存勖:契丹在云州耀武扬威,恐怕并没想到我们不和他啰唆,见面就是一刀吧?若是对云州的契丹军突然袭击,如当初奔袭潞州一般,是否可令契丹从此远遁漠北?
郭崇韬:大王,以臣之见,要打就要打痛它。所谓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军书称来犯贼寇只有两三万人,臣以为应该将其隔断,令其首尾不能呼应,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中一万。如此,方能震慑契丹,使之明白,在晋国边境捣乱,将蒙受巨大灾难。
李存勖走到沙盘前仔细思索,摇摇头。
周德威:大王何意?
李存勖(紧皱眉头):府库空虚,用兵的军费,甚是困难啊。
周德威:请大王调给臣三千兵,臣定当将契丹杀得屁滚尿流!
李存勖:三千?
周德威:兵在精不在多。若有三千精骑,臣必将大败契丹。
李存勖:安时刚才说要歼敌一部。镇远击败契丹,却难歼灭敌军。
郭崇韬:所以,还是要大军出动,方才可能歼敌一部。
李存勖:无奈府库空虚啊。先王在时,许士兵劫掠,以军养兵。寡人即位以来,尚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
郭崇韬:大王,咱们既然是大唐官军,倒是不该纵兵劫掠,夺民养兵。
李存勖(叹口气):然则军费何来?
郭崇韬:可取之以民。
李存勖(笑):那不还是以民养兵嘛。
郭崇韬(拱手):大王,微臣之意,乃是征收捐税。也就是有钱者出钱。微臣这捐税,便唤做契丹捐,听凭富户认捐,国家发给凭证,待战胜契丹之后,再将战利品按认捐多少分还富户。如此,富户认捐,其实也是一种投资,钱能生钱。富户肯捐钱,则军费自然生出。贫穷人家,便可从军出力。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这贫富携手,不信契丹不灭。
李存勖(抓抓脑袋):郭蛮子,你这什么主意?寡人听得不明白。不过,让富户出钱,只怕他们不愿。
郭崇韬:大王,富者所以为富,是其善勤俭节约,尤善以财生财。故臣以为若下契丹捐,富者既可为国效劳得到朝野好评,又可收回本金且略有滋息,应该乐从。
李存勖:此事……寡人还须多做斟酌。
2、内 日 陀贺殿
人物:李存勖、李九娘
李存勖皱着眉在看公文。
内侍:王后娘娘到。
李存勖抬头看看,王后笑着走了进来。
王后(微笑):大王不是忧心国库空虚吗,臣妾想了个法子,只是不知大王是否有意?
李存勖:说来听听。
王后:大王,若是将贪官抄家,或许可解燃眉之急。
李存勖:贪官?笑话!我河东又非长安,哪有贪官?
王后(笑):臣妾听前番派四娘监视李克宁时,她顺带看了几个与谋反相关的官员,却见他们家中甚为奢侈。臣妾已经命她将贪官名录写了一份,大王不妨拿去。
李存勖接过名录看了看,脱口而出。
李存勖:这么多?
王后:惩处贪官,整肃朝纲,乃是大王计策。顺带将贪官家财没收以充作军费,岂不是一举两得?
李存勖放下名单,搓搓手。
李存勖(犹豫):这么多臣子要是都抓了起来,寡人的这个王庭,也就剩不下几个了。寡人毕竟即位不久,如此大动干戈,还要慎重。
王后:大王,姑息养奸,只恐酿成祸患。
李存勖(笑):寡人这个穷国王,现在是人人献计献策啊,都想给寡人找军费。想起来也是振奋。
王后:朝臣们也在想法子募集军费?
李存勖将名单收起来。
李存勖:今日郭安时也出了个主意。
王后:郭安时乃是郭老令公之后,文武双全,他的主意,想必非凡。
李存勖:他出了个契丹捐的主意。
王后:收捐税?怎么个收法?
李存勖:他说的太繁复,寡人听了有些烦躁,总的说来,是说富户会踊跃认捐,军费并不为难。一旦有了军费,便可前往云州迎战契丹。
王后(吃惊):大王说契丹军已经到了云州?
李存勖:正是。如今阿保机的计较,便是在晋梁之间摇摆,谁给他金银多,他便偏向于谁。
王后:蛮夷心性,大抵如此,逐利而来,无利则去,岂有信义?
李存勖:只是寡人国库空虚,怎生能使阿保机满意?看来这个契丹,必定是敌非友。寡人只合壮起胆子,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拼力与他大战一回,不定反倒逐走了契丹,也好把令箭归还一支。
王后:大王,不知郭安时怎么看?
李存勖:他主战。认为蛮夷贪婪永无止境,莫说晋国没钱,就算搜刮民脂民膏,也无法填满契丹的饕餮胃口。所以主张一战打消契丹的野心,将来晋国也好太平。
王后:此人的见解,臣妾倒也赞赏。大王莫非不以为然?
李存勖:寡人总是觉得,是不是还有比打仗更好的法子?
王后(笑):听先王过阿保机有个公主,叫做真如月。臣妾倒是觉得,大王何不将那公主娶来太原?沙陀与契丹成了亲家,阿保机总不好意思再来打女婿了吧?
李存勖(苦笑):九娘又来说笑,寡人与那契丹公主,是敌非友,怎可结为婚姻?
王后:臣妾也是与大王说笑罢了,大王何必着急?莫不成惦记上契丹公主了?
李存勖(正色):国家大事,岂能说笑?
王后:不说笑了,那么大王准备如何对付契丹?
李存勖:郭崇韬说的不错,对契丹这种蛮夷,唯有将他狠狠教训一回,方有长久太平的希望。只是军费有些为难罢了。不如九娘去听听郭崇韬的主意,再做定论。
王后:臣妾去听朝臣的主意,大王不怕人家你听任后宫干政?在大唐,这可是忌讳。
李存勖:这是寡人授意,怎会是后宫干政?
王后:大王既然发话,臣妾也便托大一回,随大王前往明政殿,听听众臣有何高见。
3、内 日 开封温儿棚子
人物:叶娘温、云烟
叶娘温看着云烟清点收来的钱,
叶娘温(淡淡一笑):倒也难得今日这班客官如此赏脸。
云烟:这贯铜钱,又是那位郭郎君赏的。
叶娘温:难为他,这都多长时间了,天天来捧场,还每次一贯。这般花销,只怕是天大家业也不够。
云烟(笑):阿姐以为他傻?奴婢倒是觉得,这人才真是个有心人呢。
叶娘温:有什么心了?小妮子就是胡思乱想,依我看,人家不外乎逢场作戏罢了。
云烟:逢场作戏?那还不早就和阿姐挑明了?
叶娘温(一愣):倒也是。有几回奴回家迟了,他还暗地里护送。唉,这般志诚君子,如今倒是少见。
云烟笑了:看来阿姐动心了。
叶娘温迟疑了一下,脸上神色阴晴不定,终于拿定主意。
叶娘温:就明日吧。
云烟:明日怎地?阿姐要去会郎君吗?
叶娘温(戳了她一下):小妮子就爱多嘴。
云烟:阿姐不说明白,云烟怎生传递消息?
叶娘温:要不要我弄个方胜给你?
云烟(笑):哎呀,果然是阿姐,好雅致的情调啊。
叶娘温:雅致?雅致你个头啊。明日那郭郎君若还是来看戏,你便告诉他,散场之后,奴等他来说话儿。
云烟:什么话呢?
叶娘温:不许多问,只告诉他,有时间来就来,若是忙呢,也就算了。奴这里并不勉强。
云烟:那郎君还不飞也似来呢,哪里还有什么事情要做?便有,也定都一概忘了。
叶娘温:小妮子满嘴胡说,我只是约他来问他,要不要学戏?让你想成什么了?男女幽情私会?好没脸的小妮子。
云烟:阿姐,你不会那么无趣吧?
叶娘温:你有趣,你自去许他终身,我又不曾拦你。
4、内 日 明政殿
人物:郭崇韬、张承业、李存勖、李九娘、周德威、李嗣源、元行钦
内侍传呼:大王、王后驾到。
郭崇韬疑惑地目视张承业,张承业苦笑着摇摇头。
张承业抢先一步迎向大王和王后。
张承业:老奴祝大王千岁千千岁,王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郭崇韬:大王千岁千千岁,王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周德威、李嗣源也口称千岁。
李存勖(点头笑):寡人一时兴起,让王后也来明政殿议事。诸位可有异议?
张承业:大王明鉴,今日朝会,本为了抵御契丹犯境,如今大王既然把娘娘也带来,我等甚为欣慰。
李存勖(看看他):欣慰?张公公何出此言?
张承业:大王带娘娘来此,足见大王不以契丹犯境为意,想来大王定然已经有了安邦却敌之妙计,故此我等甚是欣慰,又怎会有所异议?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