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751
成片时长:约29分钟
阅读:7776
发表:2016/8/14
2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大地沧桑》第10集
1
…
9
10
11
…
16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高长燕 (站起身,抹把汗)中珍姐,你歇歇吧,俺不跟你比啦,俺比不过你。
杨中珍 (站起身,甩把汗)服输了吧,你想比过俺,你还得二年稀饭喝。
杨赵氏 闺女,歇歇,招呼累坏啦!
杨中珍 妈,我不累。
范泽英 珍子这孩子真不会躲活,已经是大队干部啦,还整天跟社员一样拼命地干活。
杨中珍 婶,你说啥?
范泽英 我是说,你当官不像个当官的样,还整天拼命地干活!
杨中珍 那当官就不干活啦?当官还要多干活咧!
[老杨头家里亮着灯。杨中华在伏案做作业。]
杨中珍 (在灯下读着书):
小寒大寒天地寒,
青蛙黄鳝要冬眠,
不吃不喝睡大觉,
一觉醒来是春天。
春风化雨潮水涨,
唱响农田不夜天!
杨中华 (收拾着作业本)姐,书给我。
杨中珍 白慌,俺还没读好呢。
杨中华 给我。(伸手去夺书)
杨中珍 (抽身站起,高举着书)不给,不给,就是不给!
杨中华 妈,你看姐不给我书。
杨赵氏 (从东里屋传出)珍子,你弄啥没大没小的?把书给他,劳动了一天还不累呀?睡吧。
杨中珍 弟,我把书给你,你教俺打算盘好不好?
杨中华 (生气地)不教。
杨中珍 不教俺就不给,永远的不给。
杨中华 哎呀姐,你烦不烦人哪?你已经学不少字啦,还学啥打算盘?
杨中珍 俺要学嘛!弟,你就教教姐吧,啊?你要不教,可白怪姐下回不给你做鞋啦?
杨中华 (打开《算术书》递给杨中珍)姐,你得先把这珠算口决给背会。(走进西里屋)
杨中珍 (拨亮油灯,念道)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
[前台生产队的人们在各自的借销地里挖红芋。]
张廷有 (扛着锹走来)老杨头,今年红芋咋样啊?
老杨头 不赖。(伸手提起一嘟喽)你看,这一棵结有一斤多吧?
张廷有 那有。这回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吧?
老杨头 不用啦,这都是你们领导的好啊。
张廷有 这不是俺们领导的好,应该是上级的农村政策好,今年上级没有拾掇咱农民干这干那的,农民才得以安心生产,才成为这样的。
老杨头 对对,作为上级就应该尊重咱农民的意愿,农村才有出路。
[老杨头、汪进水在张廷有家里喝酒。]
张廷有 (端起酒盅)来,干,干啦。
[各自干了杯。]
张廷有 来,吃菜,吃菜,白客气,吃菜。
老杨头 (夹块肉放在嘴里咀嚼着)张队长,今晌午请我们俩,该有什么事需要俺们帮忙吧?
张廷有 (斟着酒)啊,没有,没有。(斟罢酒,发过烟,先客后已燃着烟)哪是的,咱弟兄们好常远没在一块儿喝酒啦,今个请二位来,主要是想搁在一块儿白话白话。那么白话啥事呢,我想主要是近两年来,黄英做事有些过份啦,惹你们两家生气啦,为的是改改疙瘩,啊,改改疙瘩。
老杨头 老弟说得很对,冤家宜解不宜结嘛。其实,我们都住在一个庄上,出出进进都在一块儿,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为什么非要闹得脸红脖子粗呢,搁在一块儿好才对嘛。
张廷有 对对。(端起酒杯)来,喝酒喝酒。
[老杨头、汪进水歪歪斜斜地从张廷有家门走出。]
汪进水 亲家,张廷有为……为啥请俺们喝酒呢?
老杨头 嗨,张廷有不在酒桌上说了吗,你忘啦?
汪进水 俺,俺忘啦。你……你说他以后可会还请俺们喝酒啦?
老杨头 肯定还请。
汪进水 你咋知道?你……你听他说啦?
老杨头 你想啊,你儿子被提拔公社里去啦,俺闺女被提拔大队里去啦,他害怕咱们还手报复他,他能不拍咱们的马庇吗?
汪进水 中国有句古话……有,有句古话,有……
老杨头 叫做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汪进水 对,河东转河西。
[前台大队部会议室里在召开生产队干部会议。]
黄 金 (打开笔记本)今天召开这个会,主要有四项内容。第一是当前的生活问题。秋收工作已经结束啦,今年我们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但上级要求我们不要铺张浪费,粮食可以分一点,主要紧红芋吃,因为红芋好烂嘛!第二是借销地的问题。借销地虽然有好处,但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相违背,因此,上级宣布收回群众的借销地,仍为生产队集体所有。
张 田 啊,这上级怎么能这样呢?实行借销地政策,它的好处谁又不是没看着,谁又不是不知道。以我说,把生产队的地全部分给一家一户耕种才好咧,省得我们一天到晚操心着急,倒头来还搞不好生产。
众 人 黄书记,我们不同意!
黄 金 啊,不同意?你们知于你们是什么人啊?你们知于我是什么人啊?咱们都是共产党的基层干部,只有执行的权利,没有反对的权利,更没有制定政策的权利。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写进宪法里的,谁也动弹不得。大家知道我们以前从土地改革、到初级社到高级社、又到人民公社,这是干啥的嘛?就是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啊,希望大家看清形势,回去多做群众思想工作,努力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啊。第三呢就是秋种的问题。对于秋种同志们都是内行,这里我不想多说啦,关键是要多上粪。争取把农家粪和今年夏天铲的草皮粪都上到地里,做到上一块种一块,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啊。第四就是征兵工作开始了……
[前台生产队的人们挑着沉甸甸的红芋挑子,赶着趟儿往家回。老杨头一阵暴咳,只得把挑子放在路旁,坐在扁担上,张口喘着粗气。]
老田头 (挑着两粪筐红芋,乐呵呵地走来)老表,走啊。
老杨头 (抓住老田头的粪筐绳)急啥,歇歇歇歇。
老田头 (挣脱着)你歇吧,俺不累。
老杨头 你不累我累,歇歇歇歇。
[老杨头、老田头坐在路旁抽着旱烟。张廷有、王新干沿途走来。]
张廷有 老杨头,来,我给你挑一阵子。
[老杨头、老田头站起身。]
老杨头 不用,不用啦,珍子怎么没回来?
张廷有 哦,她是大队干部,留在那还有点事,我们先散的会。(掏出四支纸烟)来,吸我的。
[老杨头伸手捏过一支。]
老田头 (摇着手)不吸,不吸。
老杨头 哎呀老表,你还客气啥?(捏过一支烟递给老田头)
[他们吸着纸烟。]
老杨头 哎,你们今个开的啥会呀?
张廷有 内容不少,主要是征兵和收回借销地。
老杨头 啊,收回借销地,还归大集体?
张廷有 嗯。
老田头 那俺们兴得好好的,怎么又收回了呢?
张廷有 上级说借销地不符合社会主义基本性质。
老杨头 啥姓直姓弯的,难道社会主义就不兴群众多收一把?
王新干 老杨头,这土地一家一户兴,跟集体兴不还是一样吗?
老杨头 那可不一样,一家一户兴,兴好兴赖,收多收少,全归他自己啦,他一定会实心踏地地兴,跟大集体兴差别大着呢!
王新干 老杨头,那照你这样说,土地下户是好事喽?
老杨头 当然是好事啦,我从借销地上看,只有土地下户,才是中国农民的希望!
张廷有 老杨头,你白做梦啦,社会主义是不允许你那一套的。
[老杨头显得十分无奈。]
[前台大队部办公室里人头攒动。张富军正在报名。]
汪盼强 (走进门里)哟,刘连长好忙啊!
刘 兴 (起身与汪盼强握着手)汪领导是来检查工作吧?
汪盼强 刘领导白贺我啦,我是来报名参军的。
刘 兴 你也去参军哪?
汪盼强 咋,俺就不能参军啦?
刘 兴 能能,你请坐,马上我就给你报。
[高屠夫站在高凳上,手持竹竿从屋脊上往下拨着红芋干子。范泽英蹲在地上收拾着红芋干子。]
高长燕 (手里拿着鞋底走来)妈,晒干啦?
范泽英 嗯,快来,赶快帮俺拾。
高长燕 (拾着红芋干子)妈,张富军要去参军啦。
范泽英 知道,听说今晌午去报的名。
高屠夫 要去参军就参军啦?穿上军装才能算。
范泽英 哎,她爹,你白抬这个杠,军子参军还不容易啊?他舅是大队书记。
高屠夫 那汪盼强还是公社干部咧,听说他也报了名。论权势汪盼强比黄金权利大,论条件汪盼强比张富军条件好。汪盼强报名啥意思,就是为了挤掉张富军的。
范泽英 也不知道能挤掉他啥,全大队又不是只有一个当兵的指标。
高屠夫 那要是上面都有人呢?
范泽英 兰子,你跟军子咋样啦?
高长燕 没有咋样。
范泽英 死妮子,以前我咋跟你说的?
高长燕 哎呀妈,我总不能硬去贴人家吧。
高屠夫 这事白想啦,黄英本来眼睛就高,次次说她儿是金镶玉,这次又参军参军的,眼睛还不长到头顶上啊,俺丢不起这个人。
范泽英 啥是丢人啊?小妮子说婆家不就是到处找咧,找对了成,找不对就散,没有啥丢人的。季兰跟黄英好,我赶来跟季兰说说,叫季兰去张家给俺问问,成不成外人又不知道。
[范泽英从鲍包家门走出。]
鲍 包 (迎面走来)你不坐啦?
范泽英 不坐啦。
鲍 包 (走进屋里)范泽英来有事啊?
季 兰 她叫我给她闺女说婆家。
鲍 包 说谁家啊?
季 兰 说给张富军。
鲍 包 你答应她啦?
季 兰 我咋能答应她呢,以前我都跟黄英挂号啦,俺打算把季琴说给她做儿媳妇。
鲍 包 哦,我知于你忘啦。
范泽英 (回到家里)季兰这个该死的,她不愿意给说。
杨中珍 (站起身,甩把汗)服输了吧,你想比过俺,你还得二年稀饭喝。
杨赵氏 闺女,歇歇,招呼累坏啦!
杨中珍 妈,我不累。
范泽英 珍子这孩子真不会躲活,已经是大队干部啦,还整天跟社员一样拼命地干活。
杨中珍 婶,你说啥?
范泽英 我是说,你当官不像个当官的样,还整天拼命地干活!
杨中珍 那当官就不干活啦?当官还要多干活咧!
[老杨头家里亮着灯。杨中华在伏案做作业。]
杨中珍 (在灯下读着书):
小寒大寒天地寒,
青蛙黄鳝要冬眠,
不吃不喝睡大觉,
一觉醒来是春天。
春风化雨潮水涨,
唱响农田不夜天!
杨中华 (收拾着作业本)姐,书给我。
杨中珍 白慌,俺还没读好呢。
杨中华 给我。(伸手去夺书)
杨中珍 (抽身站起,高举着书)不给,不给,就是不给!
杨中华 妈,你看姐不给我书。
杨赵氏 (从东里屋传出)珍子,你弄啥没大没小的?把书给他,劳动了一天还不累呀?睡吧。
杨中珍 弟,我把书给你,你教俺打算盘好不好?
杨中华 (生气地)不教。
杨中珍 不教俺就不给,永远的不给。
杨中华 哎呀姐,你烦不烦人哪?你已经学不少字啦,还学啥打算盘?
杨中珍 俺要学嘛!弟,你就教教姐吧,啊?你要不教,可白怪姐下回不给你做鞋啦?
杨中华 (打开《算术书》递给杨中珍)姐,你得先把这珠算口决给背会。(走进西里屋)
杨中珍 (拨亮油灯,念道)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
[前台生产队的人们在各自的借销地里挖红芋。]
张廷有 (扛着锹走来)老杨头,今年红芋咋样啊?
老杨头 不赖。(伸手提起一嘟喽)你看,这一棵结有一斤多吧?
张廷有 那有。这回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吧?
老杨头 不用啦,这都是你们领导的好啊。
张廷有 这不是俺们领导的好,应该是上级的农村政策好,今年上级没有拾掇咱农民干这干那的,农民才得以安心生产,才成为这样的。
老杨头 对对,作为上级就应该尊重咱农民的意愿,农村才有出路。
[老杨头、汪进水在张廷有家里喝酒。]
张廷有 (端起酒盅)来,干,干啦。
[各自干了杯。]
张廷有 来,吃菜,吃菜,白客气,吃菜。
老杨头 (夹块肉放在嘴里咀嚼着)张队长,今晌午请我们俩,该有什么事需要俺们帮忙吧?
张廷有 (斟着酒)啊,没有,没有。(斟罢酒,发过烟,先客后已燃着烟)哪是的,咱弟兄们好常远没在一块儿喝酒啦,今个请二位来,主要是想搁在一块儿白话白话。那么白话啥事呢,我想主要是近两年来,黄英做事有些过份啦,惹你们两家生气啦,为的是改改疙瘩,啊,改改疙瘩。
老杨头 老弟说得很对,冤家宜解不宜结嘛。其实,我们都住在一个庄上,出出进进都在一块儿,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为什么非要闹得脸红脖子粗呢,搁在一块儿好才对嘛。
张廷有 对对。(端起酒杯)来,喝酒喝酒。
[老杨头、汪进水歪歪斜斜地从张廷有家门走出。]
汪进水 亲家,张廷有为……为啥请俺们喝酒呢?
老杨头 嗨,张廷有不在酒桌上说了吗,你忘啦?
汪进水 俺,俺忘啦。你……你说他以后可会还请俺们喝酒啦?
老杨头 肯定还请。
汪进水 你咋知道?你……你听他说啦?
老杨头 你想啊,你儿子被提拔公社里去啦,俺闺女被提拔大队里去啦,他害怕咱们还手报复他,他能不拍咱们的马庇吗?
汪进水 中国有句古话……有,有句古话,有……
老杨头 叫做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汪进水 对,河东转河西。
[前台大队部会议室里在召开生产队干部会议。]
黄 金 (打开笔记本)今天召开这个会,主要有四项内容。第一是当前的生活问题。秋收工作已经结束啦,今年我们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但上级要求我们不要铺张浪费,粮食可以分一点,主要紧红芋吃,因为红芋好烂嘛!第二是借销地的问题。借销地虽然有好处,但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相违背,因此,上级宣布收回群众的借销地,仍为生产队集体所有。
张 田 啊,这上级怎么能这样呢?实行借销地政策,它的好处谁又不是没看着,谁又不是不知道。以我说,把生产队的地全部分给一家一户耕种才好咧,省得我们一天到晚操心着急,倒头来还搞不好生产。
众 人 黄书记,我们不同意!
黄 金 啊,不同意?你们知于你们是什么人啊?你们知于我是什么人啊?咱们都是共产党的基层干部,只有执行的权利,没有反对的权利,更没有制定政策的权利。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写进宪法里的,谁也动弹不得。大家知道我们以前从土地改革、到初级社到高级社、又到人民公社,这是干啥的嘛?就是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啊,希望大家看清形势,回去多做群众思想工作,努力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啊。第三呢就是秋种的问题。对于秋种同志们都是内行,这里我不想多说啦,关键是要多上粪。争取把农家粪和今年夏天铲的草皮粪都上到地里,做到上一块种一块,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啊。第四就是征兵工作开始了……
[前台生产队的人们挑着沉甸甸的红芋挑子,赶着趟儿往家回。老杨头一阵暴咳,只得把挑子放在路旁,坐在扁担上,张口喘着粗气。]
老田头 (挑着两粪筐红芋,乐呵呵地走来)老表,走啊。
老杨头 (抓住老田头的粪筐绳)急啥,歇歇歇歇。
老田头 (挣脱着)你歇吧,俺不累。
老杨头 你不累我累,歇歇歇歇。
[老杨头、老田头坐在路旁抽着旱烟。张廷有、王新干沿途走来。]
张廷有 老杨头,来,我给你挑一阵子。
[老杨头、老田头站起身。]
老杨头 不用,不用啦,珍子怎么没回来?
张廷有 哦,她是大队干部,留在那还有点事,我们先散的会。(掏出四支纸烟)来,吸我的。
[老杨头伸手捏过一支。]
老田头 (摇着手)不吸,不吸。
老杨头 哎呀老表,你还客气啥?(捏过一支烟递给老田头)
[他们吸着纸烟。]
老杨头 哎,你们今个开的啥会呀?
张廷有 内容不少,主要是征兵和收回借销地。
老杨头 啊,收回借销地,还归大集体?
张廷有 嗯。
老田头 那俺们兴得好好的,怎么又收回了呢?
张廷有 上级说借销地不符合社会主义基本性质。
老杨头 啥姓直姓弯的,难道社会主义就不兴群众多收一把?
王新干 老杨头,这土地一家一户兴,跟集体兴不还是一样吗?
老杨头 那可不一样,一家一户兴,兴好兴赖,收多收少,全归他自己啦,他一定会实心踏地地兴,跟大集体兴差别大着呢!
王新干 老杨头,那照你这样说,土地下户是好事喽?
老杨头 当然是好事啦,我从借销地上看,只有土地下户,才是中国农民的希望!
张廷有 老杨头,你白做梦啦,社会主义是不允许你那一套的。
[老杨头显得十分无奈。]
[前台大队部办公室里人头攒动。张富军正在报名。]
汪盼强 (走进门里)哟,刘连长好忙啊!
刘 兴 (起身与汪盼强握着手)汪领导是来检查工作吧?
汪盼强 刘领导白贺我啦,我是来报名参军的。
刘 兴 你也去参军哪?
汪盼强 咋,俺就不能参军啦?
刘 兴 能能,你请坐,马上我就给你报。
[高屠夫站在高凳上,手持竹竿从屋脊上往下拨着红芋干子。范泽英蹲在地上收拾着红芋干子。]
高长燕 (手里拿着鞋底走来)妈,晒干啦?
范泽英 嗯,快来,赶快帮俺拾。
高长燕 (拾着红芋干子)妈,张富军要去参军啦。
范泽英 知道,听说今晌午去报的名。
高屠夫 要去参军就参军啦?穿上军装才能算。
范泽英 哎,她爹,你白抬这个杠,军子参军还不容易啊?他舅是大队书记。
高屠夫 那汪盼强还是公社干部咧,听说他也报了名。论权势汪盼强比黄金权利大,论条件汪盼强比张富军条件好。汪盼强报名啥意思,就是为了挤掉张富军的。
范泽英 也不知道能挤掉他啥,全大队又不是只有一个当兵的指标。
高屠夫 那要是上面都有人呢?
范泽英 兰子,你跟军子咋样啦?
高长燕 没有咋样。
范泽英 死妮子,以前我咋跟你说的?
高长燕 哎呀妈,我总不能硬去贴人家吧。
高屠夫 这事白想啦,黄英本来眼睛就高,次次说她儿是金镶玉,这次又参军参军的,眼睛还不长到头顶上啊,俺丢不起这个人。
范泽英 啥是丢人啊?小妮子说婆家不就是到处找咧,找对了成,找不对就散,没有啥丢人的。季兰跟黄英好,我赶来跟季兰说说,叫季兰去张家给俺问问,成不成外人又不知道。
[范泽英从鲍包家门走出。]
鲍 包 (迎面走来)你不坐啦?
范泽英 不坐啦。
鲍 包 (走进屋里)范泽英来有事啊?
季 兰 她叫我给她闺女说婆家。
鲍 包 说谁家啊?
季 兰 说给张富军。
鲍 包 你答应她啦?
季 兰 我咋能答应她呢,以前我都跟黄英挂号啦,俺打算把季琴说给她做儿媳妇。
鲍 包 哦,我知于你忘啦。
范泽英 (回到家里)季兰这个该死的,她不愿意给说。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