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737
成片时长:约63分钟
阅读:10321
发表:2013/8/23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饮恨昌谷》第63集
1
…
62
63
64
…
9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少年贼子不敢相信地慌忙接过银子:“嘿嘿嘿,两位大哥哥,谢了,谢了!(飞身而去)”
骑驴青年:“噷噷,这泼猴头就是不学好?唉,没救,没救。”
15,乌江亭上,日,外。
李贺冲着骑驴青年一揖倒地:“多谢仁兄台搭救之恩,在下没齿难忘,难忘!”
骑驴青年慌忙扶起李贺,呵呵笑着:“哎哎?这位仁兄台谬赞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再说扶难济弱、匡扶正义是我辈的心愿。仁兄台,您说不是吗?”
李贺抱拳笑着:“豪爽!豪爽!仁兄台真真义薄云天,侠肝英胆之人啊?哎?在下请您老兄共餐一叙怎么样?不知仁兄台是否肯赏脸?”
骑驴青年亦抱拳大笑:“哈哈哈,哈哈哈,看来这位仁兄台也是性情中人?哎呀,要说请?还是在下请您仁兄台吧!仁兄台初到贱地,兄弟也该尽尽地主之谊吧?哈哈哈。”
李贺惶恐地:“那不行!今天要不是仁兄台出手相救,那在下今天可要全完了?不行,让小弟略尽心意吧?”
骑驴青年豪爽地:“哈哈哈,哈哈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位仁兄台,看您也是孔门中人吧?您要是真的心里过意不去,那一会儿就使出手段多和在下切磋诗书文章吧?啊!”
李贺大喜,“好说!好说!仁兄台,您快言快语,真乃我性情中人!嗯,嗯嗯,有味道,有味道?”
骑驴青年:“谬赞!谬赞!嗯,嗯嗯,同道,通道!”
李贺噙着泪水大笑:“呵呵呵,呵呵呵,天不灭我长指郎也!”
骑驴青年一愣。他旋即深施一揖:“不好意思!不敢动问仁兄台高姓大名,能赐教小弟吗?”
李贺抹去泪水,他也深施一揖:“哎?哎?仁兄台,您要这样说赐教?那小弟汗颜,不说也罢…”
骑驴青年摊着手:“不是这个?呵呵,那仁兄台就说出来嘛。”
李贺幽默地:“在下不是什么高姓?也没有大名!在下乃东都昌谷人士,姓李名贺,字长吉。这便是小人,呵呵呵。”
骑驴青年围着李贺转了三圈,然后拍手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妙哉!妙哉!仁兄台莫不是被称为长指郎的福昌县人士的李贺?”
李贺苦笑着:“不错,那正是在下李贺…”
骑驴青年惊呼着:“哈哈哈,哈哈哈,跑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抱着李贺摇撼着)兄弟,兄弟!这真是您吗?哎呀,可真让在下逮着了五岁和七岁两次‘名动京城’的大诗鬼了?啊!”
李贺臊红着脸抱拳:“仁兄台,您可别信那一套?那些…那些都是江湖人胡吹的,真的,真的!”
骑驴青年笑逐颜开地:“哎呀,哎呀!我还说今天怎么在家里坐卧不安的,原来是仁兄台在此蒙难,合当兄弟撞见,要不仁兄台还要不知在何处受苦呢?”
李贺感激地:“今日若非仁兄台搭救,那在下真还不知流落何处受难哩?真是有缘,有缘!”
骑驴青年绾着李贺手臂嬉笑着:“咱们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呵呵,呵呵。”
李贺笑靥如花地:“哎?仁兄台,那在下还没有问起恩公的尊姓贵名呢?还请赐教,赐教!呵呵呵。”
骑驴青年:“我看恩公二字和赐教二字就都免了吧?那都是您老兄吉人天相,只是借在下的一双贱手而已。(诙谐地)嗐!连您这大唐帝国的文化名流都谦逊的要紧?还能嫌起我这名不经传的票诗友尊贵吗?哈哈哈,哈哈哈,在下祖籍吴郡人,现居这和州乌江镇。姓张名彻,没书没字的。让尊兄见笑了?”
李贺激动地伸出手:“啊?您就是张彻兄?太好了!太好了!”
两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两人在走动着…
李贺嗫嚅着:“张彻兄,那…那您听说过此间有位吃诗灰的诗人张文昌吗?”
张彻爽朗地笑着:“哈哈哈,何止听说?长吉兄您说的不是诗人张籍吗?”
李贺抿嘴乐着:“仁兄台您真的认识他人?”
张彻:“当然,当然。(惊讶地)怎么?长吉兄也知道他人?”
李贺嬉笑着:“呵呵,我们是神会!但……但在下虽非和他谋面,但我们是师兄弟…”
张彻大惊:“啊?还有这等事!”
两人坐在乌江亭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江水和桅帆船影…
张彻欲言又止地:“您和他?这有点不对吧?他的授业恩师是韩愈,退之先生,那长吉兄您是…”
李贺哂笑着:“不相信吧?说起来在下也是韩恩师的学生啊!”
张彻有些懵懂地:“长吉兄,这个…这个,那怎么没听家兄说起过您?”
李贺大喜:“哎呀,您仁兄台真真是张师兄的胞弟啊?嘿嘿,太巧了!我是韩恩师的门外弟子!这是当年他在我的老家汉山光武庙里,在下行的拜师礼。当时有皇甫湜老哥哥和李翱宗叔见证。至于文昌师兄没提起过在下?哦,那他还不认识我!因为在下从来没和那些师兄弟正式谋过面,所以在师门中只有极少数人认识我…”
张彻笑容可掬地:“哈哈,长吉兄!虽然家兄他没有提及过您,但在下也听说过您的这段轶事。真的不错,不错!”
李贺睁大眼睛:“哎呀,真没想到在下的恩公就是张师兄的兄弟啊?太巧了!”
张彻:“家兄张籍,他现在京都长安城在水部当官哩。”
李贺跳了起来:“真的呀?那太好了!”
张彻:“呵呵,呵呵。”
李贺又绾起张彻的手臂摇着:“仁兄台,咱们是情上加亲?咱们更得喝上一觥了?(他拱手)请,请请!”
张彻雀跃着:“好呀!那咱们就一醉方休?(他也拱手)请,请请!”
李贺仰头蓦地一拍脑门:“哎呀,糟糕!还欠那家饭馆的银两啊?”
张彻微微一笑:“没事!我去买单!”
16,乌江镇大街,夜,外。
李贺和张彻共骑一驴在大街上走动着…
张彻堆着笑脸:“长吉兄,您吃好喝好没有?”
李贺在后面伸着胳膊,舒心地笑了:“很好,很好!哎?彻兄,您们水乡南地的吃喝可是挺有讲究的呀?特别这些水鲜,在我们那儿根本见不到。”
张彻抿嘴笑着:“那当然!住山靠山,住水吃鲜嘛。(他提驴拐上弯路)咱们吃的只是一般的大排档,要是到酒楼里那花样就更多了?您吃好没有?要不现在就去!”
李贺拍拍肚皮:“嘿嘿嘿,不用,不用!咱到酒楼干什么?您仁兄台看我这肚皮!(他兴高采烈地)就说咱吃的那家大排档还挺有讲究的呢?鱼虾蟹三友水族俱全。象鱼类有鲍鱼加鲍翅,湖上鱼饼。虾呀有油焖大虾,麻辣小龙虾,烧三鲜治苔寿司。哎呀,那大螃蟹是最有风味?有蒸蟹、秘籍蟹、豉汁蟹。这吃的在下肚皮是鼓鼓的!听饭庄掌柜的说,光那蟹就有二十种吃法…”
张彻微笑着:“生在乌江边,就这样,吃水鲜不用愁。”
李贺乐呵着:“民以食为天!(意犹未尽地)这在我们东都洛阳,一般的老百姓连见过都没有见过?何谈口福!呵呵呵,彻兄,您让在下今宵可是享到极品的口福了?”
张彻用手拍了一下李贺:“嘿嘿嘿,长吉兄,您仁兄台今晚可没有放量喝啊?小弟为您接风洗尘,您不喝酒,在下心里老大扫兴是不是啊?”
李贺抱拳笑着:“彻兄,您还说呢?晌午在下喝高了,要不是您仁兄台及时赶到援手,那在下今宿还不知道在那里铺天盖地呢?唉,这喝酒真误事!呵呵呵。”
张彻玩笑着:“没事!您老兄吉人自有天相,就是在下没有出手相援,您老兄也一样会逢凶化吉的。”
李贺惊悸地:“还说呢?饷午那一刻,当那小兄弟扒走小包袱时,我的头都大了!在下吓的是浑身起鸡皮疙瘩,心想这次彻底崩溃了!那会儿死的念头都有了?这一路上,我真尝到了没钱的滋味。唉,一角银两难死英雄汉的…”
驴儿在乌江镇的夜景中走动着…
张彻困惑地:“长吉兄不会是遇到什么大难了吧?您说的这么凄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贺苦笑着:“去年我在襄阳城客店里被人扒的精光,连驴子都被客店掌柜扣下了。在下在走投无路之际,便要跳那横塘湖寻死,谁知被那孟通兄救下了…”
张彻喃喃地:“哦,哦,孟通?孟通?这名字怎么怪熟的?(他拍了一下脑门)您说的可是襄阳关孟浩的孙子孟通兄?”
李贺惊喜地:“怎么?仁兄台认识?”
张彻摇着头:“不认识!我有一个哥们和他熟,常提起。所以很有印象!他的爷爷那可是全唐的大诗人啊?”
李贺笑着:“嘿嘿嘿,那当然!在下在那襄阳草堂感受了几个月呢!(感慨着)孟兄,大贤之人也!这包袱里花剩下的一百两银票就是孟通兄所赠的。如果这银票再让人扒去,还不要在下的小命吗?(他苦笑着…)”
张彻愤恨地:“那小猴头真是可恨,要不是看在他老子黄叔面上,我真想一掌拍死他!”
李贺:“算了,他还没成人嘛。”
张彻向地上啐了一口:“恶习难改!(他又笑着)哎?那您老兄在襄阳孟兄处快活,怎么又会想起到这乌江来了?呵呵。”
李贺阴沉下脸:“这和州本来就是要来的地方,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在驴背上黯然失色地)唉,一言难尽啊!在下外出游学,就是要到大唐的山河到处走走,长长见识;就是所谓的‘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破万件事’,咱不能读死书。那孟通兄也乐于相陪在下。于是我们两人一边吟着襄阳草堂里的诗篇,一边结伴逍遥于襄阳、石城等地的山山水水。直到有一天…”
17,[回忆]观音阁,日,外。〔切入第五十四集第4、5场戏〕
一位如花的少女被众泼皮围在垓心。
二大爷动手动脚地在调戏着少女…
少女畏惧、羞愤地退缩着。
老者苦苦哀求:“二大爷,您…您不能这样啊?我就一个闺女要养老呀?二大爷,您放过我闺女吧?啊!”
二大爷淫笑着:“放过?嘿嘿,一边呆着去!你闺女嫁给我,那你就是老丈人了?嘿嘿,嘿嘿,二大爷我养着你!”
老者哭泣着:“二大爷,我闺女,她还小啊?”
二大爷嬉皮笑脸地:“那不正好吗?指头一掐常流水,好鲜呀!(他要摸少女的脸颊…)”
少女又羞又气地躲着:“坏蛋,坏蛋!哎呀,救命啊—!救命啊—!”
人群在骚攘中…
李贺、孟通飞跑过来,他们拨开人群向里闯着。
二大爷指着少女嘶喊:“你们都是死人呀?快把这小娘们给老子拉走,快呀—!”
几个泼皮大汉惶惑地架起挣扎着的少女就走…
人群不自觉地让开一条路。
李贺挺身而出:“站住!放开她!”
二大爷抬头一看:“哟喝!哪儿来的不知死活的连毛鬼,敢来管老子的好事?你知道我是谁吗?”
李贺怒喝:“我管你是谁!(不卑不亢地)我要你放了她!”
二大爷一凛,他旋即又蛮横地打量着李贺,“老子要是不放呢?”
李贺扬着拳头:“那就让它给你说话?不信咱就试试看!”
孟通挡在李贺面前怒喝:“混蛋!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你敢抢良家妇女?难道大唐帝国没王法了吗?”
二大爷“噗”地笑了:“王法?襄阳府衙就是王法!(阴阳怪气地)哟喝,你又是那里来的一棵闲葱,敢来管老子的好事?要找死呀!”
孟通勃然大怒:“畜牲你说什么?老子阉了你!(他扬起宝剑…)”
李贺笑吟吟地:“孟兄,哎?看小弟的吧!(他将唐琴摁给孟通,走向二大爷…)”
二大爷嚣张地笑了:“嘿嘿嘿,就你这干猴子,也敢和老子动手?(他捋胳膊撸袖地)小子,来来!来来!”
李贺蓦然收敛了笑容,纵身跳起,两记响亮的“鸳鸯掌”掴在二大爷的双颊之上。
二大爷惨叫着捂着双颊蹲在地上抽蓄着身体…
两个泼皮大汉恶狠狠的向李贺扑来…
李贺倏然一个“旱地抜葱”跳在空中,旋即身形一变,使出“旋风二踢脚”,把那两个大汉踢倒在地上。
两个泼皮大汉倒在地上呻吟着…
18,乌江镇大街,夜,外。
驴子向前走动着…
张彻在驴背上跳着:“打得好!打得好!打死那群赖孙!(他嫣然笑着)嘿嘿嘿,长吉兄,您们打的可真痛快酣畅呀?”
李贺苦笑着:“张兄,我们痛快倒是痛快!可这一打呀,在下和孟通兄麻烦大了…”
张彻回首神色一变:“怎么?您和孟通兄把那泼皮给打死了?”
李贺凄楚地咧了咧嘴。
19,[回忆]襄阳城南门外某地,夜,外。〔切入第五十七集第8场戏〕
管家和家丁们灯笼火把地站在那里。
孟通和李贺前后由远而近地飞马而来…
管家和家丁们迎上前去。
孟通提着马缰:“吁,吁吁!”
马儿停了下来。
两人翻身下马。
管家上前施着礼:“哎呀!少庄主,您们可回来了?”
孟通审视着:“怎么了?怎么了?(他又笑着)我说管家,你怎么领着伙计们半夜来迎接本少爷和贺兄的啊?哎?你们又是怎么知道我们这时候要回来的?”
骑驴青年:“噷噷,这泼猴头就是不学好?唉,没救,没救。”
15,乌江亭上,日,外。
李贺冲着骑驴青年一揖倒地:“多谢仁兄台搭救之恩,在下没齿难忘,难忘!”
骑驴青年慌忙扶起李贺,呵呵笑着:“哎哎?这位仁兄台谬赞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再说扶难济弱、匡扶正义是我辈的心愿。仁兄台,您说不是吗?”
李贺抱拳笑着:“豪爽!豪爽!仁兄台真真义薄云天,侠肝英胆之人啊?哎?在下请您老兄共餐一叙怎么样?不知仁兄台是否肯赏脸?”
骑驴青年亦抱拳大笑:“哈哈哈,哈哈哈,看来这位仁兄台也是性情中人?哎呀,要说请?还是在下请您仁兄台吧!仁兄台初到贱地,兄弟也该尽尽地主之谊吧?哈哈哈。”
李贺惶恐地:“那不行!今天要不是仁兄台出手相救,那在下今天可要全完了?不行,让小弟略尽心意吧?”
骑驴青年豪爽地:“哈哈哈,哈哈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位仁兄台,看您也是孔门中人吧?您要是真的心里过意不去,那一会儿就使出手段多和在下切磋诗书文章吧?啊!”
李贺大喜,“好说!好说!仁兄台,您快言快语,真乃我性情中人!嗯,嗯嗯,有味道,有味道?”
骑驴青年:“谬赞!谬赞!嗯,嗯嗯,同道,通道!”
李贺噙着泪水大笑:“呵呵呵,呵呵呵,天不灭我长指郎也!”
骑驴青年一愣。他旋即深施一揖:“不好意思!不敢动问仁兄台高姓大名,能赐教小弟吗?”
李贺抹去泪水,他也深施一揖:“哎?哎?仁兄台,您要这样说赐教?那小弟汗颜,不说也罢…”
骑驴青年摊着手:“不是这个?呵呵,那仁兄台就说出来嘛。”
李贺幽默地:“在下不是什么高姓?也没有大名!在下乃东都昌谷人士,姓李名贺,字长吉。这便是小人,呵呵呵。”
骑驴青年围着李贺转了三圈,然后拍手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妙哉!妙哉!仁兄台莫不是被称为长指郎的福昌县人士的李贺?”
李贺苦笑着:“不错,那正是在下李贺…”
骑驴青年惊呼着:“哈哈哈,哈哈哈,跑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抱着李贺摇撼着)兄弟,兄弟!这真是您吗?哎呀,可真让在下逮着了五岁和七岁两次‘名动京城’的大诗鬼了?啊!”
李贺臊红着脸抱拳:“仁兄台,您可别信那一套?那些…那些都是江湖人胡吹的,真的,真的!”
骑驴青年笑逐颜开地:“哎呀,哎呀!我还说今天怎么在家里坐卧不安的,原来是仁兄台在此蒙难,合当兄弟撞见,要不仁兄台还要不知在何处受苦呢?”
李贺感激地:“今日若非仁兄台搭救,那在下真还不知流落何处受难哩?真是有缘,有缘!”
骑驴青年绾着李贺手臂嬉笑着:“咱们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呵呵,呵呵。”
李贺笑靥如花地:“哎?仁兄台,那在下还没有问起恩公的尊姓贵名呢?还请赐教,赐教!呵呵呵。”
骑驴青年:“我看恩公二字和赐教二字就都免了吧?那都是您老兄吉人天相,只是借在下的一双贱手而已。(诙谐地)嗐!连您这大唐帝国的文化名流都谦逊的要紧?还能嫌起我这名不经传的票诗友尊贵吗?哈哈哈,哈哈哈,在下祖籍吴郡人,现居这和州乌江镇。姓张名彻,没书没字的。让尊兄见笑了?”
李贺激动地伸出手:“啊?您就是张彻兄?太好了!太好了!”
两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两人在走动着…
李贺嗫嚅着:“张彻兄,那…那您听说过此间有位吃诗灰的诗人张文昌吗?”
张彻爽朗地笑着:“哈哈哈,何止听说?长吉兄您说的不是诗人张籍吗?”
李贺抿嘴乐着:“仁兄台您真的认识他人?”
张彻:“当然,当然。(惊讶地)怎么?长吉兄也知道他人?”
李贺嬉笑着:“呵呵,我们是神会!但……但在下虽非和他谋面,但我们是师兄弟…”
张彻大惊:“啊?还有这等事!”
两人坐在乌江亭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江水和桅帆船影…
张彻欲言又止地:“您和他?这有点不对吧?他的授业恩师是韩愈,退之先生,那长吉兄您是…”
李贺哂笑着:“不相信吧?说起来在下也是韩恩师的学生啊!”
张彻有些懵懂地:“长吉兄,这个…这个,那怎么没听家兄说起过您?”
李贺大喜:“哎呀,您仁兄台真真是张师兄的胞弟啊?嘿嘿,太巧了!我是韩恩师的门外弟子!这是当年他在我的老家汉山光武庙里,在下行的拜师礼。当时有皇甫湜老哥哥和李翱宗叔见证。至于文昌师兄没提起过在下?哦,那他还不认识我!因为在下从来没和那些师兄弟正式谋过面,所以在师门中只有极少数人认识我…”
张彻笑容可掬地:“哈哈,长吉兄!虽然家兄他没有提及过您,但在下也听说过您的这段轶事。真的不错,不错!”
李贺睁大眼睛:“哎呀,真没想到在下的恩公就是张师兄的兄弟啊?太巧了!”
张彻:“家兄张籍,他现在京都长安城在水部当官哩。”
李贺跳了起来:“真的呀?那太好了!”
张彻:“呵呵,呵呵。”
李贺又绾起张彻的手臂摇着:“仁兄台,咱们是情上加亲?咱们更得喝上一觥了?(他拱手)请,请请!”
张彻雀跃着:“好呀!那咱们就一醉方休?(他也拱手)请,请请!”
李贺仰头蓦地一拍脑门:“哎呀,糟糕!还欠那家饭馆的银两啊?”
张彻微微一笑:“没事!我去买单!”
16,乌江镇大街,夜,外。
李贺和张彻共骑一驴在大街上走动着…
张彻堆着笑脸:“长吉兄,您吃好喝好没有?”
李贺在后面伸着胳膊,舒心地笑了:“很好,很好!哎?彻兄,您们水乡南地的吃喝可是挺有讲究的呀?特别这些水鲜,在我们那儿根本见不到。”
张彻抿嘴笑着:“那当然!住山靠山,住水吃鲜嘛。(他提驴拐上弯路)咱们吃的只是一般的大排档,要是到酒楼里那花样就更多了?您吃好没有?要不现在就去!”
李贺拍拍肚皮:“嘿嘿嘿,不用,不用!咱到酒楼干什么?您仁兄台看我这肚皮!(他兴高采烈地)就说咱吃的那家大排档还挺有讲究的呢?鱼虾蟹三友水族俱全。象鱼类有鲍鱼加鲍翅,湖上鱼饼。虾呀有油焖大虾,麻辣小龙虾,烧三鲜治苔寿司。哎呀,那大螃蟹是最有风味?有蒸蟹、秘籍蟹、豉汁蟹。这吃的在下肚皮是鼓鼓的!听饭庄掌柜的说,光那蟹就有二十种吃法…”
张彻微笑着:“生在乌江边,就这样,吃水鲜不用愁。”
李贺乐呵着:“民以食为天!(意犹未尽地)这在我们东都洛阳,一般的老百姓连见过都没有见过?何谈口福!呵呵呵,彻兄,您让在下今宵可是享到极品的口福了?”
张彻用手拍了一下李贺:“嘿嘿嘿,长吉兄,您仁兄台今晚可没有放量喝啊?小弟为您接风洗尘,您不喝酒,在下心里老大扫兴是不是啊?”
李贺抱拳笑着:“彻兄,您还说呢?晌午在下喝高了,要不是您仁兄台及时赶到援手,那在下今宿还不知道在那里铺天盖地呢?唉,这喝酒真误事!呵呵呵。”
张彻玩笑着:“没事!您老兄吉人自有天相,就是在下没有出手相援,您老兄也一样会逢凶化吉的。”
李贺惊悸地:“还说呢?饷午那一刻,当那小兄弟扒走小包袱时,我的头都大了!在下吓的是浑身起鸡皮疙瘩,心想这次彻底崩溃了!那会儿死的念头都有了?这一路上,我真尝到了没钱的滋味。唉,一角银两难死英雄汉的…”
驴儿在乌江镇的夜景中走动着…
张彻困惑地:“长吉兄不会是遇到什么大难了吧?您说的这么凄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贺苦笑着:“去年我在襄阳城客店里被人扒的精光,连驴子都被客店掌柜扣下了。在下在走投无路之际,便要跳那横塘湖寻死,谁知被那孟通兄救下了…”
张彻喃喃地:“哦,哦,孟通?孟通?这名字怎么怪熟的?(他拍了一下脑门)您说的可是襄阳关孟浩的孙子孟通兄?”
李贺惊喜地:“怎么?仁兄台认识?”
张彻摇着头:“不认识!我有一个哥们和他熟,常提起。所以很有印象!他的爷爷那可是全唐的大诗人啊?”
李贺笑着:“嘿嘿嘿,那当然!在下在那襄阳草堂感受了几个月呢!(感慨着)孟兄,大贤之人也!这包袱里花剩下的一百两银票就是孟通兄所赠的。如果这银票再让人扒去,还不要在下的小命吗?(他苦笑着…)”
张彻愤恨地:“那小猴头真是可恨,要不是看在他老子黄叔面上,我真想一掌拍死他!”
李贺:“算了,他还没成人嘛。”
张彻向地上啐了一口:“恶习难改!(他又笑着)哎?那您老兄在襄阳孟兄处快活,怎么又会想起到这乌江来了?呵呵。”
李贺阴沉下脸:“这和州本来就是要来的地方,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在驴背上黯然失色地)唉,一言难尽啊!在下外出游学,就是要到大唐的山河到处走走,长长见识;就是所谓的‘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破万件事’,咱不能读死书。那孟通兄也乐于相陪在下。于是我们两人一边吟着襄阳草堂里的诗篇,一边结伴逍遥于襄阳、石城等地的山山水水。直到有一天…”
17,[回忆]观音阁,日,外。〔切入第五十四集第4、5场戏〕
一位如花的少女被众泼皮围在垓心。
二大爷动手动脚地在调戏着少女…
少女畏惧、羞愤地退缩着。
老者苦苦哀求:“二大爷,您…您不能这样啊?我就一个闺女要养老呀?二大爷,您放过我闺女吧?啊!”
二大爷淫笑着:“放过?嘿嘿,一边呆着去!你闺女嫁给我,那你就是老丈人了?嘿嘿,嘿嘿,二大爷我养着你!”
老者哭泣着:“二大爷,我闺女,她还小啊?”
二大爷嬉皮笑脸地:“那不正好吗?指头一掐常流水,好鲜呀!(他要摸少女的脸颊…)”
少女又羞又气地躲着:“坏蛋,坏蛋!哎呀,救命啊—!救命啊—!”
人群在骚攘中…
李贺、孟通飞跑过来,他们拨开人群向里闯着。
二大爷指着少女嘶喊:“你们都是死人呀?快把这小娘们给老子拉走,快呀—!”
几个泼皮大汉惶惑地架起挣扎着的少女就走…
人群不自觉地让开一条路。
李贺挺身而出:“站住!放开她!”
二大爷抬头一看:“哟喝!哪儿来的不知死活的连毛鬼,敢来管老子的好事?你知道我是谁吗?”
李贺怒喝:“我管你是谁!(不卑不亢地)我要你放了她!”
二大爷一凛,他旋即又蛮横地打量着李贺,“老子要是不放呢?”
李贺扬着拳头:“那就让它给你说话?不信咱就试试看!”
孟通挡在李贺面前怒喝:“混蛋!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你敢抢良家妇女?难道大唐帝国没王法了吗?”
二大爷“噗”地笑了:“王法?襄阳府衙就是王法!(阴阳怪气地)哟喝,你又是那里来的一棵闲葱,敢来管老子的好事?要找死呀!”
孟通勃然大怒:“畜牲你说什么?老子阉了你!(他扬起宝剑…)”
李贺笑吟吟地:“孟兄,哎?看小弟的吧!(他将唐琴摁给孟通,走向二大爷…)”
二大爷嚣张地笑了:“嘿嘿嘿,就你这干猴子,也敢和老子动手?(他捋胳膊撸袖地)小子,来来!来来!”
李贺蓦然收敛了笑容,纵身跳起,两记响亮的“鸳鸯掌”掴在二大爷的双颊之上。
二大爷惨叫着捂着双颊蹲在地上抽蓄着身体…
两个泼皮大汉恶狠狠的向李贺扑来…
李贺倏然一个“旱地抜葱”跳在空中,旋即身形一变,使出“旋风二踢脚”,把那两个大汉踢倒在地上。
两个泼皮大汉倒在地上呻吟着…
18,乌江镇大街,夜,外。
驴子向前走动着…
张彻在驴背上跳着:“打得好!打得好!打死那群赖孙!(他嫣然笑着)嘿嘿嘿,长吉兄,您们打的可真痛快酣畅呀?”
李贺苦笑着:“张兄,我们痛快倒是痛快!可这一打呀,在下和孟通兄麻烦大了…”
张彻回首神色一变:“怎么?您和孟通兄把那泼皮给打死了?”
李贺凄楚地咧了咧嘴。
19,[回忆]襄阳城南门外某地,夜,外。〔切入第五十七集第8场戏〕
管家和家丁们灯笼火把地站在那里。
孟通和李贺前后由远而近地飞马而来…
管家和家丁们迎上前去。
孟通提着马缰:“吁,吁吁!”
马儿停了下来。
两人翻身下马。
管家上前施着礼:“哎呀!少庄主,您们可回来了?”
孟通审视着:“怎么了?怎么了?(他又笑着)我说管家,你怎么领着伙计们半夜来迎接本少爷和贺兄的啊?哎?你们又是怎么知道我们这时候要回来的?”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