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8585
成片时长:约62分钟
阅读:1765
发表:2022/8/10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35集
海钓绿码 [云南昆明]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35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3996】


  古装正剧  战争  爱情

  王后(盯着他):却是为何?
  李存勖(看看她):九娘没听见寡人适才为难之事吗?三晋土地肥沃,乃天府之国,奈何连年苦战,反而国库空虚。寡人如今欲休养生息,劝民耕作,待府库充盈,则可兴兵,打上一个大胜仗,便可复辟。更关键的,是寡人日前与诸臣定下了夺取五处地盘计划。待得这五处地盘到手,才算真正有了与朱梁逐鹿天下的本钱。
  张承业:大王不战而取五处地盘,老奴钦佩之极。
  李存勖:寡人一是不肯战火殃及百姓,二也是没打仗的本钱啊。倒是九娘为何忽然问起复辟之事?
  王后:张公公,你可曾与大王说起过?
  李存勖:说起何事?
  张承业:哦,启禀大王,老奴已经寻到了一个宗室。
  李存勖(看看张承业):哦?寻到了?不知张公公寻到了什么人?
  张承业:乃是当年的左金吾卫郎将李晟珽。
  李存勖(想了想,大笑):李晟珽?哦,是他啊!记得他当年在长安,可是与九娘甚是熟稔。哎,不知张公公从何处寻来此人?
  张承业:他流落太原,老奴想到大王要寻个宗室,便将他安置起来了。
  王后:大王觉得此人如何?拥立为帝是否妥当?
  李存勖(沉吟一下):此乃大事,先将他带到明政殿,不,张公公,你去将李晟珽带来梨园,寡人要好好与他叙旧一回。
  王后:叙旧?
  李存勖:他当年在长安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何曾正眼看我这穷小子一眼?倒是有一回口角起来,他却推了寡人一把!哈哈,如今他却要唯寡人之命是从!真是天道轮回啊,想起来就舒爽,哈哈!
  王后和张承业互视一眼。
  王后(揶揄):睚眦必报,大王,这可不像王者风范。
  李存勖(笑):寡人就是要好生捉弄他一回。
  秋彤(进入):大王,小郡主来了。
  李存勖走了过去接过襁褓中的女儿,逗弄起来。
  李存勖:幸儿,幸儿,幸而寡人有个幸儿。
  王后微笑看着李存勖。
  
  10、内 日 信王府
  人物:王氏、朱友文
  朱友文:郢王下手这么快!如今他夺了大位,必然放不过孤了。
  王氏:若是立刻起兵,或许还有活路。正所谓先下手为强。
  朱友文:孤何尝不肯动手,只是至今未得李相消息,如何进退?
  王氏:官人好不糊涂!须知性命是你的,又不是那李振的!他若已经附逆了呢?莫非你就死等吗?那也不是死等,简直就是等死!依妾所见,大王当立即发布檄文,攻入金祥殿,捣毁巢穴,方是正途。既救了你自己,也使朱梁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先皇就是在天上,也感念你为他复仇呢。
  朱友文(摇头):你呀,此等大事,哪里像你的那么简单!你一个妇人之辈,果然不知利害。如今友珪已经占了庙堂,杀了罗隐,文武百官皆已经朝拜了他,我若起兵反他,道理何在?
  王氏:大王真是个软脚蟹了!你可是忘了妾身带来的传国玉玺?还有先皇的密旨,写明了让你承继大统!有这两桩宝贝在手,你何愁众臣不服?
  朱友文点点头。
  王氏:大王,你若再拖延下去,妾身恐怕他生米煮成熟饭,那时候他郢王号令天下,你却是听也不听?他让你送上你自家人头,你却是送也不送?
  朱友文(鼓起勇气):好,便依贤妻,咱们即日起兵,讨伐叛逆。
  王氏:陛下,郢王是篡逆,弑君弑父的篡逆。
  朱友文:这个自然省得,寡人这就……
  王氏(打断):大王既然同意起兵,便当遵从先皇密旨,从今起自称为朕。
  朱友文:现在便改称呼,是否急了些?
  王氏:名不正则言不顺,何况此乃先皇遗命,谁敢不从?
  朱友文连连点头。
  王氏:陛下蒐集大军出动,同时也要联络朝中忠义之士,葛从周、王彦章,先帝每以为能,陛下不可错过。
  朱友文:孤……朕都知道了。
  
  11、内 日 明政殿
  人物:李存勖、李嗣源、张承业、周德威
  李存勖:如此说来,寡人暂不伐燕,尚有何疑?
  李嗣源:还是大王英明,我等都是负气之言,只想逞一时意气,却无此深谋远虑。
  李存勖:那日源兄禀告张武遇害,寡人固然气愤难当,但亦有疑虑,故此不肯应允下来。此后寡人仔细盘算,总算想了个清楚明白。如今国家大计,在南不在北,在梁不在燕!若是梁国覆灭,燕国岂能独存?只是如今不得郭崇韬消息,不知他那头进行的如何了。
  李嗣源:大王欲知河中情形,臣当即刻加派快马,联络郭安时,打探消息。
  李存勖(点点头):哦,张公公。
  张承业:老奴在。
  李存勖:河朔之事如何?
  张承业:大王料事如神,旨意到后,二王果然奉命,承诺归顺晋国。如今只等大王正式颁旨,便好投靠。
  李存勖(跳了起来):二王归降,真乃天助我也。
  李嗣源(笑):大王,还有一事,便是汾州、辽州,臣去信之后,张鄂李瑭,也情肯归降大王。
  张承业:哎呀,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真是喜事连连啦。
  李存勖(坐了回去):不然。汾辽两州,却与北平国、赵国又不相同。他们毕竟是反叛投梁的,纵然归降,也不可乱了法度。
  张承业:大王,他们肯重新回到河东,老奴以为大王该给他们一条生路,毕竟,那可是两座军州啊。
  李存勖(严肃):寡人当然知那是两座军州,可是寡人更忘不了六郎、七郎也是屈死在他两人手上!此事若不给个交代,如何说得过去?
  李嗣源(点头):大王所言甚是,臣有些见利忘义了,思之惭愧。
  李存勖:源兄所见呢?
  李嗣源:大王,彼辈既然重新回归,必然不做提防,大王何不命元行钦、郭威分领两路人马,袭取两州。
  张承业:啊?大太保此是何意啊?他们既已归降,为何又要兵戎相见?
  李存勖:这你就不懂了。第一,正因为他已经放松了戒备,故此容易一击得手。攻其无备,正该用兵。第二,若是纵容两人,便是懈弛法度,何以制约诸军?
  张承业:法度严明,固然重要。然而老奴以为,大王治天下,还是该以诚信为本,张李两将既然弃暗投明,便该给他一个前程才是啊。
  李存勖:什么诚信!寡人可曾答应他二人投诚?
  李存勖(对李嗣源):奇袭之事,源兄便去部署,一定要打他一个冷不防,一举收回两州。最好是里应外合,擒贼擒王!对,告诉元行钦和郭威,严惩首恶,其余可以不论!除非不得已,不要打成大战!至于张李两将,若能生擒送回太原,固然最好。若是他负隅顽抗,便可立刻击杀,也是一般儿功劳。
  李嗣源(抱拳):臣遵旨。
  张承业:大王,老奴已将李郎君带来,待大王召见之后,便好筹划复辟。
  周德威(厉声):复辟?张公公何意?
  张承业(陪笑):周将军,此乃娘娘心结,便是复辟之后,得到天下响应,灭梁之时,各路诸侯有勤王之名,也好。
  周德威(嘲笑):张公公,你莫不是昏了头了。如今前唐覆亡多日,连灭唐的朱温都已经死了,哈哈,现在还想复辟,岂非笑谈?还居然在明政殿上来讲此事,实在荒唐。
  张承业(正色):周将军此言谬矣,忠臣义士,岂会因时间迁移而改变胸中忠义?我辈兢兢业业,灭梁兴晋,不就是为了复兴大唐吗?
  周德威:张公公,你和我们想的可不同。我们是忠于大王,你却是忠于前唐,呵呵,这两者之间,区别也是不小。
  李存勖:镇远何必着急,虽然张公公忠于大唐,不也是一个忠字嘛,总比朱梁的奸贼强了万倍。再如今大唐已经灭亡,张公公的忠诚大唐,也要通过忠诚寡人来实现嘛。是吧,张公公?
  张承业:大王所见极是,老奴正是如此。
  周德威:既然都是忠于大王,还寻什么劳什子宗室!咱们直接拥立大王为唐帝,却不是好?大家说呢?
  诸臣:好!
  李存璋(带头高呼):大王称帝!大王登基。
  禁军们(以枪杆杵地高呼):大王称帝,大王称帝。
  李存勖哈哈大笑,挥挥手示意禁军们安静下来。
  李嗣源:镇远可算说出某等心里话了,如今家家称帝,连那最不济的刘守光都敢称燕帝!咱们大王百战百胜,所向披靡,威名贯于九州,福泽千家万户,为何不能称帝?
  李存勖(笑):源兄此言差矣,寡人继位以来,旰食宵衣,群臣勤勉,诸军血战,全都是为了将先王遗愿实现。先王遗愿者,就是灭梁灭燕,驱逐契丹这三支令箭!故自立为帝,非寡人所愿。不过嘛,天子既然由寡人拥戴,他也必当厚待寡人,所以,荣华富贵之类,难会少了各位吗?
  大殿内一片欢声笑语。
  李存勖:不过,张公公,我沙陀习俗,若要为长老,须有军功。何况为帝?那更是该有不世之奇功啦!你明日将李晟珽带到梨园,寡人先看看他能立下何等军功,方能商议拥立之事。
  张承业(连连鞠躬):大王英明,军功要求本是沙陀惯例,否则将无能之辈举为天子,必然贻笑大方,兼使大唐蒙羞,最为甚者,复辟大业亦当深受影响。老奴必将此中要点与李晟珽李郎君知晓,使他按例行事。
  李嗣源:张公公,据某所知,大唐宗室之中,无能之辈甚多,若他立不下军功,却待如何?
  张承业犹豫了一下:这个,老奴不敢说,只由大王决断。
  李存勖:说起这李晟珽,倒也是老相识。明日寡人当亲自与他说话。
  李嗣源:大王识得此人?
  李存勖(笑):当年寡人流落长安,他可是嚣张得很哪。如今天旋地转,不知他怎生模样?
  李嗣源:可是他并无尺寸军功。
  李存勖(摆摆手):是否能立下军功,此事将来再说。寡人本欲劝课农桑,奈何春播尚有时日。而国库空虚,诸位有何良策?
  李嗣源:大王,契丹一再催促开放榷场,而边境将吏不得王命,不敢行事。以臣看来,只要经商,那胡虏并非所长,榷场一项税收,可令国库充实不少。
  李存勖:榷场之事,寡人还要用它做个杀手锏,目前暂时不开。
  张承业:若是与北平国、赵国等国贸易,也可有所收获呢,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李存勖:先前平定魏博之前,寡人已有约定,不知张公公是否还记得?
  张承业:大王是说上方山之事?
  李存勖:正是。如此看来,张公公倒也记忆犹新。
  张承业:大王,此事恐怕还是要缓行。
  李存勖:却又为何?
  张承业:只因这幽州刘守光,豺狼本性,恶名昭彰,此番竟然将活人生烹,比之桀纣,亦不为过!大王若是轻举入山,亲临险境,诚恐若有闪失,则国家根本摇动,不堪设想。
  李嗣源:什么宝藏?大王何不命臣前往寻来?
  李存勖:若是源兄前往,自然使得。只是寡人要体会这寻宝之乐趣,这却无人可以代替。源兄不妨先代寡人监国。
  李嗣源:臣遵旨。
  张承业:大王,万万不可孟浪行事啊。适才大王也过,如今国家大计,在南不在北,在梁不在燕。既然如此,想必灭燕乃是将来,在刘守光的桀燕寻宝,老奴绝难奉旨。
  李存勖:张公公差矣。寡人轻车简从,那刘守光又非神仙,怎会得知寡人行动?存璋,你也领一支军马接应寡人。此外,还可通知郭安时,再率大军遥相策应。如此可谓万无一失。
  张承业:老奴以为,大王还是等打下幽州,倾覆桀燕之后,大王再去寻宝,方为妥当。
  李存勖:打幽州之事,如前所说,还不到时候,不必再提。寡人亲往寻宝,乃至为有趣之事,也可充实国库。尔等不必阻拦。
  张承业:不知大王是否说与王后、贵妃商议此事?老奴听娘娘起过,这藏宝图一共两张,凑在一起,方能明了宝藏确实位置。大王只有一张,只恐去了也不济事。
  李存勖:男人做事,问女人做什么?若是后宫之事,方去问她。如今不过是寡人前往寻宝,问王后便是多余。至于地图,寡人虽只有半张,然而寡人天纵聪明,推算下来,自信十有八九,此行能掘出宝藏。
  张承业:大王。
  李存勖(摇手):不必多言,当初取魏博之前,张公公和郭令公都曾过,若果然取了魏博,寡人要去寻个乐子,也无不可。如今怎生又来阻拦?
  张承业无奈地:大王执意要去,总要做好各种防备,确保万无一失。若大王再次落入刘守光之手,必定凶多吉少!老奴还是恳请大王三思。
  李存璋:大王,臣也觉得张公公所言未必无理。大王何不遣臣前往寻宝,而要亲自出马?虽然有乐趣,只是过于冒险,此乃国家大事,只怕容不得大王如此固执。
  李嗣源:正是,还请大王谨慎从事。
  周德威:臣主要是担心刘守光暴虐成性。
  李存勖(打断):莫非无人肯陪同寡人前往?
  李存璋:臣自然随大王前往,虽刀山火海无所畏惧!只是大王如此冒险,是否值得?
  李存勖一挥手:哼,寡人这个晋王,反而诸多事情不能决断!若是不能王自为之,这个晋王,不做也罢!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rob
  • 学生
    k12
  • 学生
    cak
  • 学生
    sie
  • 学生
    akt
  • 学生
    zxc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5号)
      *

同类推荐作品

倾世公主(爱情, 古装)

同类最新作品

琅琊榜外传之风雨江山(爱情, 古装, 军事)
詹天佑(古装)
神魂天纪(动作, 古装, 奇幻)
沉睡者计划(爱情, 军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天下洪门(古装)
绝代秀才(喜剧, 古装)

同类随机作品

一坛俩庙仨胡同四合院的传奇(喜剧, 悬疑, 古装)
自古姻缘有原因(喜剧, 爱情, 古装)
夺粮(主旋律, 军事)
浙南赤卫队(主旋律, 军事)
天下洪门(古装)
长安梦(古装)
少年犯(悬疑, 古装)
丝路传说(古装, 古装)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