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7 天后开课 去看看
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7 天后开课 去看看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0742
成片时长:约36分钟
阅读:13604
发表:2015/8/18 修改:2017/3/8
3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战国枭雄神仙传奇(上部)》第17集 推荐
贾继忠 [内蒙古]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7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7-A-00611】


  历史神话

  
  
  
  第十七集
  
  -1 商於 日 外
  卫鞅、公子少宫大军攻占商於。
  卫鞅、公子少宫骑马入城。
  公子少宫:(喜笑颜开)大良造,这次攻魏,拓地千里,建不世之功勋,可喜可贺呀!
  卫鞅:公子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功不可没,同喜、同喜啊!
  公子少宫:楚国昭阳乘火打劫,已取襄陵等八城。现驻兵武关、与我相持,大良造有何打算?
  卫鞅:我军千里奔袭,数月征战,疲惫不堪,不宜再战。命令各部待命休整。另外,出榜安民、招抚魏国旧吏、派遣官员任职。还有维持地方治安、保护集市贸易,稳定民心,这都是头等大事,懈怠不得。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重申军纪,千万不可扰民呀!否则,其他工作都是白做。
  公子少宫:大良造放心,我一定严肃军纪,亲自主持,督查各部执行。
  -2 魏国安邑
  魏国朝堂。
  魏王在公子魏驷的搀扶下,就坐龙椅。
  魏王:(有气无力)西河没了、襄陵丢了,魏国危在旦夕,众卿有何办法,保我魏国社稷呀?
  龙贾:(出班)臣下愿戴罪立功,前往商於去见卫鞅。当年卫鞅在魏国时,与臣也曾相识,臣愿效口舌之利,劝卫鞅罢兵,秦魏议和。
  魏王:西河之战兵败,罪不在你,乃是公子昂之过。你是武将出身,未必能言善辩,可命大夫田需与你一同前往。
  田需:(出班)臣遵旨。
  惠施:(出班)臣愿前往襄陵去见昭阳,陈说利害,以离间楚国与周边诸国的关系,使他们互生猜忌,不攻魏国。我国只要得以喘息,就有复兴之日。大王不必太过焦虑,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坚持,度过难关,就会有办法的。
  魏王:(慨叹)是啊!我国目前处境虽然艰难,所幸尚有贤良忠勇之臣,不会亡国的!这次出使,非同小可,魏国的宗祀社稷都在诸君的身上,还望诸位爱卿能不辱使命,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之将倾,消洱诸国兵祸,建不世之功勋。
  惠施、龙贾、田需:(躬身)臣等一定不辱使命,请大王宽心养病,保重身体,静候佳音!
  -3 商於 帅府 日 内
  卫鞅、公子少宫、景监正在审阅、批改书简。
  侍卫官:(进来)启禀大良造,有魏国使臣龙贾田需求见。
  卫鞅:(笑对公子少宫、景监)魏国大势已去,莫非前来乞降吗?
  你二位先忙着,我到隔壁见他们,看他们有何说辞。
  公子少宫:
  景监 大良造请便。
  卫鞅:(出来走到隔壁,对侍卫官)叫他们进来。
  龙贾、田需进来。
  龙贾、田需:(躬身)龙贾、田需拜见大良造。
  卫鞅:(点头)二位免礼,请坐吧。
  龙贾、田需:(拱手落座)谢大良造。
  卫鞅:龙贾将军一别多年,一向可好!
  龙贾:(欠身)承大良造还记得下官,多谢、多谢。贱体还算安康。
  卫鞅:两位前来,必有公干,何事呀?
  龙贾:大良造既念旧情,难道不怀故国吗?
  卫鞅:(神色肃然)我本卫人,当年寄身魏国,原本想为魏国建功,无奈魏王不能用我,因而西向赴秦。蒙秦王委以重任,出将入相。今又以兵权托我,攻灭敌国,若不能善始善终,将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将军所谓故国之说,又从何而来呀?
  龙贾:大良造所言虽然是实情。但据下官所知,大良造虽是卫人,却在魏国长大,父母陵墓好像也在魏国,俗话说,良鸟恋旧林、良臣怀故主。魏国也算大良造半个故乡,难道大良造就没有一点怀旧之情吗?
  卫鞅:将军不必再言,大丈夫立世,坦坦荡荡、恩怨分明,岂能为一己私情,而费国事乎?
  田需:(微微一笑)大良造的胸怀,令在下钦敬。我二人来时,于荒野遇见一个农夫,他荷担惶惶而奔,下官停车问他路径。他喘息了一会儿对我说,他早晨从家里挑了一扇猪肉,去集市上卖,在荒野被群狼围攻,他急中生智,将猪肉抛洒在路上,群狼竟因争肉而互斗,他得以逃得性命。如今魏国就是那扇猪肉,诸侯列强,环伺周围,岂容秦国独享乎?大良造以为然否?
  卫鞅:(熟思良久)秦魏两国议和,也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魏国将西河商於等地正式割让我国,这样魏国可免被秦国攻灭之危,秦国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据有这些土地。这是议和的基本条件,不知魏王可愿意接受?
  田需:这些地方已经被贵国占领,我国不给也是枉然。我想魏王能够接受。待下官回朝禀明魏王,回头再与贵国签订条约,移交图册文渎。
  - 4 襄陵 楚军帅府 日 内
  昭阳在府中看书简。
  有侍卫官进来。
  侍卫官:(躬身)启禀大人,有宋国人惠施求见,这是拜帖,请大人过目。
  昭阳:(打开看了一下)有请!
  惠施:(进来躬身)惠施见过上柱国大人。
  昭阳:(起身还礼,拱手)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识尊颜,不胜荣幸。请坐、请坐。
  惠施:(就座)大人过誉了。若说起大人之名,在列国真如皓月当空啊,与大人相比,在下不过是萤火之光而已。
  昭阳:先生过谦了。听说先生在魏国任职,为何称宋人?莫非先生欲往他国高就吗?
  惠施:(笑)宋是祖籍,故称宋人。身为宋人,而去魏国就职,其实惭愧,所以逢人便称宋人。更别说什么高就了。
  昭阳:当今诸子,大多成名在他国,这也是很寻常的事。再则,听说宋王无道,要加害先生,所以先生才去的魏国,先生有何惭愧啊?
  惠施:大人耳聪目明,对列国故事洞察秋毫,无怪乎能百战百胜,功勋卓著呢! 昭阳:(笑)先生过奖了。
  惠施:列国诸子,不在本国谋事,而去他国就职,不知什么原因呢?
  昭阳:那一定是本国君主无识贤之能,不能任贤所致吧!
  惠施:窃以为,这是其一。
  昭阳:那其二呢?
  惠施:其二吗!愚以为,那是自为所致。所谓自为,就是身在其中,而不知其中之妙的意思。
  昭阳:愿闻其详?
  惠施:就是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昭阳:(点头)嗯,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惠施:所以有些拙见,想请大人指教。
  昭阳:指教不敢。先生请讲。
  惠施:大人是军事家,不知打仗为何要围三阙一呢?
  昭阳: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给敌人出路,敌人就会拼死一战,所谓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困兽犹斗,狼也会咬伤老虎的。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不宜采取全歼的战法。
  惠施:(拱手)大人不愧是军事家,果然高明。在下现在明白了,为什么魏国三面受敌,国弱兵乏,而齐秦两国虽然大胜,却不灭魏国之理了。我早晨出来的时候,见树上有只蝉在吃露水,身后有只螳螂正准备捕杀它。螳螂捕蝉,却不知身后有只黄雀要啄它。黄雀要啄螳螂,却不知树下有个顽童,正用弹弓瞄着它。现在,魏国就好像露水,谁都可以吃他。但不知齐秦楚等诸国,谁是蝉、谁是螳螂、谁是黄雀,谁又是顽童呢?
  昭阳:(笑着拱手)先生果然高明。诸国屯兵观望而不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惠施:魏国虽然困乏,但宗祀所在、父母之邦、安身之所,如遇攻击,必竭力死战,灭魏者必兵疲将困。而旁观者,绝不会坐视欲得之利落入他人之手。大人难道没听说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吗?
  昭阳:(笑)先生果然是睿智雄辩之士。昭阳虽然不才,做不了渔翁,但也绝不会做鹬蚌的。
  惠施:贵国有个故事说,两个人获赠一杯酒,约定画蛇,谁先画完谁喝酒。其中一人先画完,一手端杯饮酒,一手又给蛇画了四只脚,说,我不但画完蛇,还能给蛇画脚。另一人画完蛇,劈手抢过酒杯,说,蛇本没脚,你画了脚,它可就不是蛇了。然后一饮而尽。大人现在是上柱国,此次建功,回国必升任令尹。可谓位极人臣。如与秦齐交战,秦有卫鞅、公子少宫,齐有田忌、孙膑,大人虽然未必落败,可以疲惫之军也绝难取胜。这就是说,大人已经画完了蛇,又何必再画脚呢?
  昭阳:(又大笑)先生之辩术,恐怕当世无人可及了。(拱手)在下佩服之至。(向外面)来人!
  有侍从官走进。
  侍从官:(躬身)大人有何吩咐?
  昭阳:命后厨速速整治宴席,要丰盛,我要宴请贵宾······
  - 5 秦宫大殿
  秦孝公早朝。文武两班罗列朝堂。
  中书令宣读诏书:······西河大捷,取商於等十五城,卫鞅居首功。封列侯,赐商於十五城为封地,世袭罔替、赐号商君。自今日始,朝廷设宰辅阁部,以商君为首相。公子少宫居功甚伟,封列侯,赐上卿知事,加征东大将军衔。其余随军将校,依大秦军功法,论功行赏,加官进爵。钦此。
  商鞅:(跪拜,高呼)臣谢主隆恩!我王千岁千千岁!
  群臣:(一起跪倒,山呼)臣谢主隆恩,我王千岁千千岁!
  秦孝公:今日后宫设宴,寡人与众卿共饮同乐,欢庆我大秦拓地千里、不日席卷中原,成就千秋霸业!
  商鞅:(高呼)谢我王赐宴隆恩,愿我大秦重振穆公雄风,席卷中原,成就千秋霸业!
  众臣:(山呼)谢我王赐宴隆恩,愿我大秦重振穆公雄风,席卷中原,成就千秋霸业!
  -6 秦国卫鞅府邸 日 外
  商鞅回府,车辆仪仗护卫,声势浩大,前呼后拥、招摇过市。街市行人走避不迭······
  商鞅酒醉下车,徐尚忙上前搀扶,二人与众人进府。
  门内有众宾客及仆人姬妾迎进内堂。
  商鞅坐于堂上,有的姬妾上前用扇扇风,有的给擦嘴喂茶。十几个门客侍坐两旁。
  商鞅:(小憩片刻,睁眼环顾周围,感慨)想我当年,无非是卫国宗室一旁支,仅以书生意气,携治国方略赴秦,十余载苦心经营,使我秦国富强,今日受封商君,封地十五邑,纵观古今大丈夫得志,莫过于此啊!
  门客甲:(拱手)大人今日受封商君,位极人臣,丰功伟绩、冠绝古今,可喜可贺啊!
  门客乙:(拱手)商君文才武略,纵观古今,无人可及。今后辅佐贤君,不日可混一海内,平定天下,到那时论功勋,不让吕望、伊尹,可名垂千古,为万代贤臣楷模。
  商鞅志得意满,陶醉其中。用眼一扫,见一人一言不发,冷眼旁观,有鄙夷众门客之意。
  商鞅:(不悦)那位可是赵良先生?为何那般神态,可是瞧着众人不顺眼吗!
  赵良:(三十多岁,字幕,相府门客。起身拱手)晚生不敢。只是觉得,我等既食商君之俸,就应为主分忧,岂可以阿諛之词,专行奉承之事。
  商鞅:众客所言,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也只是图个喜庆吉利之意,先生又何必太过认真呢!
  赵良:晚生不这么认为。世事从来祸福共存,所以要居安思危,岂能只看富贵来临,而不察祸患将至呢?
  商鞅:(冷笑)先生有些危言耸听了吧!众人将老夫比吕望伊尹,的确有些过了。以先生之高见,我比五羖大夫百里奚如何呢?
  赵良踌躇半响,欲言又止。
  商鞅:先生既说祸患将至,又自诩是忠直之士,为何又不敢坦言相告呢?
  赵良:(拱手)既然蒙大人下问,晚生就直抒胸臆了,望大人勿怪。
  商鞅:你但说无妨。
  赵良:当年五羖大夫,辅佐穆公,三次平定晋乱,兼并诸侯国二十,周天子赐封西戎霸主。但他自己却生活简朴,夏天不用伞盖,访查民情乘车而不设座。辞世之日,万千百姓悲哭以送,如丧父母。今日大人相秦十余年,法令虽行,刑戮太惨,民承恩惠却不感念大人之德,受刑戮者,其宗族何止数十万,俱怀恨切齿于大人。太子受责,刑其师傅,宗室贵人,受刑罚者众,众怨集聚,犹如火山之待发,一旦秦君晏驾,大人危在旦夕,岂可贪今日之封赏,而忘明日之危亡。为今之计,只可辞禄去位,退耕于野,兴许避祸还有转机,望大人三思。
  商鞅神色大变,一时竟然无语。
  徐尚:(大怒,厉声)赵姓无知小子,胆大妄为,竟敢口出欺君乱政之言,罪可当诛。来人!与我拿下。
  有家将侍卫上前扭住赵良。
  赵良:大人,晚生忠谏之言,实为大人安危着想啊!
  商鞅:(神色黯然,无力地摆摆手)放他去吧,在自家府里,不必治罪了。赵良,你此言大逆不道,快快逃命去吧!
  -7 秦国太子府
  太子赢泗闷闷不乐进府,管家迎上来。
  赢泗到书房坐下,有女仆献上茶来。
  赢泗:(对管家)有请公孙先生。
  管家:(躬身)诺。退下。
  公孙衍:(进书房拱手)太子召唤,可有要事?
  赢泗:(起身拱手)太傅请坐。没什么要紧事,只是心中郁闷,请先生过来聊一聊。
  公孙衍:(落座,侍女献茶)据说宫中大宴群臣,封赏西河之战有功将士,太子有何郁闷啊?
  赢泗:(一挥手,侍女退下)卫鞅功高,赐号商君,封商於十五邑为食邑,朝廷设宰辅他为首相。一起一坐,百官俯仰相随,简直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公孙衍:(笑)秦国富强,卫鞅功不可没。大王当年与他立重誓,同荣辱、共进退,所以才有他今日之荣耀,这也不足为奇。
  赢泗:这些我当然知道。但如今秦国四野之民,皆知卫鞅之法,而不知秦王之法,日后我若亲政,恐怕很难左右政局。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文无第一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编剧
    鲁原
  • 学生
    zxc
  • 学生
    big
  • 学生
    dre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共有 1 个评论
文自流  山东青岛 2015/9/18 9:19:00 
为什么没有分集剧情?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7月几日?(提示:4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倾世公主(爱情, 古装)

同类最新作品

琅琊榜外传之风雨江山(爱情, 古装, 军事)
詹天佑(古装)
神魂天纪(动作, 古装, 奇幻)
天下洪门(古装)
绝代秀才(喜剧, 古装)
乱世风情(爱情, 古装)
泸沽湖的摩梭王妃(喜剧, 古装)
危险!皇后(古装)

同类随机作品

投女记(古装)
镜花缘(主旋律, 古装)
青春劫(主旋律, 古装)
南巡匪事(爱情, 动作, 古装)
梦回天边(爱情, 古装)
与世同福(古装)
天龙的传说(古装, 奇幻)
醒世姻缘传(爱情, 家庭, 古装)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