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0850
成片时长:约67分钟
阅读:7765
发表:2016/9/8
47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双箭传奇》第46集
1-2
…
45
46
4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学子丙:“你们比我都强,我在美国大学是学建筑的,却让我和泥瓦工干活,学和泥,吊线,砌砖,一天累个贼死!”
忽然一阵狂风吹来,落叶飞舞,三人只好捂着眼睛,只听得空中传来了苍劲的声音:“行远自迩(er三声),登高自卑,一蹴(cu四声)而就,非可永久。工程事业,必学术经验相辅而行,徒恃空谈,断难行事。是以东西各国,凡初卒业于学校者,无论成绩如何,必先居以下位,待其阅历渐进,逐次提升。故一旦位高权大,下级情形,既已深悉,统帅驾驭,自必有方。事虽纤微,莫不了于胸中,而人亦不敢以伪相试。我京张铁路,首订工程师升转章程,严定资格,即此本意。……”
三人听得入耳,学子乙:“此乃何人?竟如此洞悉我等之心病?言之有理啊!”
学子丁:“我知道,他提到了京张铁路,此路乃当今中国最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所建,必是詹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无疑!”
学子丙:“可我的上司明明不如我,我还得在他手下忍气吞声,实在于心不甘啊!”
空中又想起了深沉的男音:“深冀青年工程学子,勿以下位为鄙夷,勿方出校门,遽以为人不我若,勿在下级,嗤上级者无能。以服从为要义,力祛骄矜,以勤慎为方针,务求深造。举凡细微之事,亦必躬自亲之。昔俄皇彼得,曾身为船厂工人,卒成一代英主。故曰:物有本末,事有先后,拾级而登,终达峰极。若夫浮躁狂妄者流,未有不败者。”
学子丁:“詹公此乃肺腑之言,入木三分!”
学子乙:“我听了是豁然开朗啊!”
学子丙:“我以后要按照詹公之教诲脚踏实地,从底层做起!”
灯光转暗。
灯光转明,背景为工地,许多工人围着工程师。
实景:亦为六七名工人和一名工程师在争论一件事情。
工人甲:“工程师,你说的方法不行,得按我说的才行!”
工人乙对甲:“你说的也不对,我说的方法才可行,!”
工人丙对甲、乙:“你们说的都不对,还是工程师说的有道理!”
工人丁问工程师:“工程师,你说谁讲的有道理?你想听谁的?”
工人甲:“工程师,方法难定,已经耽误几天了。”
工程师在工人们七嘴八舌说话的时候茫然的看看甲,看看乙,并无主见的样子,见有人问,只好挠挠自己的头发,显出窘相。
群像处灯光突然变为稍暗,所有人定格。
台边一侧走出来中、青年两位工程师甲和乙。
中年工程师甲手指群像:“凡工学青年,无论其职位高下,恒负一部分之责任,指挥多数之工人。苟筹谋稍涉疏忽,则群下因之误事矣。惟事必预谋,通盘筹算,临时方免张皇失措之弊。你看这位工程师,多么被动啊?”
工程师乙:“是啊,老师,学生谨记。”
他俩边走边谈心状,中年工程师甲道:“就御下而言,过放任则自失尊严,遇苛刻则人怀怨望,必也兼用恩威,善于操纵,不假事权于人,不轻信左右,小心翼翼以为之,则鲜有偾(fen四声)事者也。”
工程师乙:“老师,学生铭记在心。”
灯光转暗。
灯光转明,背景为铁路、矿山、机器厂,纺织厂的群像图。
实景:一位铁路工程师装束的青年乙欢跳着来到舞台,大声朗诵并表演着:“詹公告诉我们,虽仅就修业、进德、守规、处事,而举其大纲,实为青年工学家立身之要则,幸勿以老生常谈,无关宏旨而忽略焉”
从舞台另一侧又上来一位矿山工程师装束的青年丙,和乙兴奋的互相击掌:“凡各科工学专家,无论留学东西各国,与夫国内卒业,及以经验成名者,既属工程学子,故皆以发扬国人技术,增进国家利益为目的。”
又上来一位女工程师戊,是纺织厂的装束,她伸开双手与甲、乙同时击掌:“各宜同心协力,不容有所歧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此圣人所以为圣也。”
第四名工程师是机器厂装束的工程师丁,上来后四人一排,互相携手高举,共同朗诵:“望群君其共勉之,不佞(ning四声)有厚望焉。”
灯光大亮,四人一起躬身行礼。
台下观众站了起来,兴奋的神色,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台上的青年学子们兴奋的互相击掌、拥抱。
875 汉皂线沿途原野土路 白 外
孙秘书和天佑坐在二坐的带蓬马车里,沿着汉皂线旁的土路得得前行。
孙秘书侧头对天佑高兴转而认真的:“詹总,坐着你的马车真是舒服,这次出差可以风吹不到,雨浇不着啦!可是我真的不明白,哪个当大官的不是坐着公家的汽车、马车?你是交通部技监和四省铁路督办的高官,又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你出来完全是办公事,早就请你买辆汽车不买,那就买辆马车吧,也不买,却自己掏钱买马车公用,詹总,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天佑微笑着:“小孙,确实我的年纪越来越大了,而且肠胃常有毛病,再骑马有点费力,所以我就想有辆马车代步。虽然我们出来都是为了公务,可是为我自己买辆马车还是于心不忍,我总不愿为了我有什么特殊的,而我自己花钱买了用,就心安理得了。”
孙秘书:“詹总,虽然这么多年跟着你学了很多你的品格,可对此事我还是难以理解,这哪里是特殊?出差花公家的钱天经地义,谁不是这样?可你还倒贴进去一辆马车,别人真会以为你傻了呢?”
天佑呵呵笑了:“以为就以为吧,反正我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也不想有一点特殊,我心里才舒服。”
孙秘书:“咳,詹总,我真劝不过你啦!”
天佑笑着:“那你就别劝了吧。……前面应当快到韩队长工地了吧?”
孙秘书看了看外面:“是的,马上就到了,我们是二探汉皂线啊!”
876 汉皂线路基沿线 白 外 (1918年春)
天佑和韩队长在建好的路基上并肩走着,孙秘书在后面跟着。
韩队长:“詹督办,你比上次又瘦些了,你应当多注意身体,不要过于劳累啊!”
天佑笑笑:“谢谢,没事,就是偶有腹疾,吃点药也就好了。”
韩队长:“还是要多加保重。”
天佑:“好的。你这里路基全部完成了?”
韩队长:“是的,汉口至皂市的123公里已经完成,但因为欧洲打仗,钢轨价格崎高,根据你的指示,等钢轨价格下降后再铺轨,又修筑了另外45公里的路基,也已经完成,现在已经没有资金再修建更多的路基,工人基本遣散了。”
孙秘书在后面接话:“是啊,我看这工地上怎么冷冷清清呢!”
韩队长:“没有钱,没有活,只能辞工,哪能白养活人那!”
沉默。
韩队长试探的问:“詹督办,我做错了什么吗?”
天佑:“韩队长,你没有做错,……但是这些工人却失去了饭碗,他们家里怎么生活啊?”
韩队长:“这没有办法,又不是我们想辞退,是路局没钱。”
孙秘书:“可恨的还是四国银行团,借口欧战不履约,可他们有钱支援他们政府去打仗。”
天佑:“是啊,中国的事指望外人是靠不住的,借款修铁路使得路权几乎丧失殆尽,从四个银行团,从咖克司已经看得很清楚。”
韩队长:“那政府干嘛还签这样的借款合同?”
天佑:“还不是因为我们太穷了,同时对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
孙秘书:“我看就是把洋人估计的太好了,以为他们是遵守契约的,是真心帮助我们的,哼,狗屁!刚说过的承诺转脸就可以不认账!”
韩队长笑问:“孙秘书,怎么从你这文雅人的嘴里也说出这样的粗话?”
孙秘书:“实在抱歉,请詹总和韩队长原谅,我实在是太气愤了,才这样口无遮拦!”
天佑:“我很理解,其实我的心情和你一样!授人以柄,等于被套上了枷锁一样难受啊!”
韩队长:“是啊,再停下去,我这队长恐怕也要卷铺盖走人了!”
877 皂市 街道//诊所 白 外//内
天佑的马车在皂市马路上慢慢走着,他俩跟在车旁默默的看着街景。
一间小诊所里,杨翠花凝神给一位妇人号脉,然后换另一只手继续号脉。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孩走过来对翠花:“娘,我要到门口玩玩。”
翠花没有说话,小男孩就在屋里没有动,随便玩着一根小木棍。
天佑看到一块牌匾“济民诊所”,他立刻站住了。
马车也停下了,孙秘书也看着前面路边“济民诊所”的牌匾。
少顷,孙秘书:“詹总,我们过去问问吧,翠花姐不就在皂市行医吗?问问她的诊所叫什么名字,在那条街上?既然到了这里,应当去看看她。”
天佑没有说话。突然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蹦了出来,在门口玩耍。
孙秘书高兴地:“詹总,她会不会是翠花姐的孩子?也许她就在这间诊所,我们过去问问吧?”
天佑还是没有说话,但可以看到他也是心绪不宁。
孙秘书看着天佑慢慢问:“詹总,去吗?”
天佑慢慢地:“算了吧,还是不要去打搅她平静的生活。”
孙秘书:“翠花姐对我们铁路,再说直接些,对你都是有恩的,你也不去看看她?”
天佑:“她是有恩于我啊,我很想报答,可是她想的我无法给她,我能给她的,她不想要,这辈子我已经无法报答她的恩情了。”
孙秘书:“咳,这世上怎么这么多不顺心的事?”
他们走过了诊所,天佑再次回头看看,惆怅的上了马车。
天佑掀开帘窗向后看去,那男孩还在天真的蹦跳玩耍。马车愈走愈远,天佑的眼中含着泪花……
878 汉口 詹天佑家中 晚 内 (1918年初)
汉口天佑家里餐厅,摆了两张小圆桌,一桌有天佑,刚回国的26岁长子文珖和24岁次子文琮,同事恽寿其、孙秘书,17岁三子文耀。两个儿子穿着制服时装。
另一座是夫人菊珍,21岁的次女顺香,19岁的三女顺带,16岁的四子文祖,11岁的五子文裕,香梅。
桌上菜肴还是比较丰盛的,也有清酒。大家笑容满面,边吃边谈笑风生。
二个儿子端着酒杯先到天佑身边敬酒,表示感谢,又到母亲跟前敬酒,母亲只能以茶代酒,11岁的文裕端着一碗水来回跑。
大家又坐下吃菜说话。
恽寿其对文珖和文琮:“你们回来可好了,你父亲可是盼望你们多少年啦!”
那张桌子的顺带接口道:“娘更总是叨念你们,怕你们病了,怕你们吃不好,这么多年常常想着就哭了。”
文珖:“我们知道,我们也常常惦念二老和弟妹们,过年还烧过香磕过头,祈求菩萨保佑你二老和全家安康。”
孙秘书:“多孝顺的孩子啊!这回终于全家团聚了。”
文裕高兴的大喊:“以后四哥要再欺负我,我就向大哥二哥告状!”大家都笑。
文祖笑着:“我什么时候欺负你了,我不是老帮助你学习吗?”
顺香笑着:“就是你对他太严格了,他才说你欺负他,哼,文裕不识好人心。”
文裕:“姐姐也帮助我可是不厉害啊!”
顺带笑着:“以后我也学着厉害些,省得你不听我的话。”
恽寿其对天佑:“真是其乐融融啊。詹老师,孩子回来了,工作的事情准备怎么办?文琮正好也是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我们铁路可是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安排在哪都可以。”
天佑微笑:“安排?你问他会同意安排吗?”
文琮笑着但认真的:“我当然不能由父亲安排,我要自己去找工作,要靠自己。”
孙秘书:“好,已经有独立生活能力了。”
恽寿其:“但是铁路确实需要,你父亲可是中国铁路元老,你可以子承父业啊?”
天佑:“文琮说得对,要靠自己,我不会去安排他的工作。如果他愿意从事铁路事业,我当然很高兴,但也得他自己去报考,让我去替他和谁说话,那可不行,呵呵,文琮,文珖,你们会认同吗?”
文珖微笑:“儿子还能不了解父亲吗?父亲可是从来没有假公济私过,我们当然不会坏了你的一世英名。我也要自己去找工作。”
天佑微笑:“你们找其他行业的工作到无所谓,如果找铁路方面的工作,因为没有不知道我的,我要求你们不要说是我的孩子,凭本事去考,可以吗?”
文琮笑道:“父亲,你就放心吧,我们对自己还是满有信心的,好歹是留过学的,还能怕考试吗?”
天佑微笑:“靠科学技术应当没问题,如果考中文,传统文化呢?”
文珖:“那我们也不怕,没出国前在学校有基础,出国时你不是非让我们带着国学的书籍,让我们留出一定时间学习吗?所以国学我们也有不小长进,也不怕呢!”
孙秘书:“哦,太厉害了!”
恽寿其:“你们的父亲是把他留学时中文监督的办法用到你们身上了!”
天佑笑着:“你们别说,当时许多人觉得是禁锢,觉得出国嘛就应当学西洋的一切,学中国的汉学有什么用?事实证明非常有用。所以我让这两个孩子留学也不能丢了中文。”
恽寿其:“那詹老师当时觉得是禁锢了吗?”
天佑:“说老实话,我真没有当做禁锢,我觉得监督他们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另外我也喜爱汉文,我觉得汉文太博大精深了。”
忽然一阵狂风吹来,落叶飞舞,三人只好捂着眼睛,只听得空中传来了苍劲的声音:“行远自迩(er三声),登高自卑,一蹴(cu四声)而就,非可永久。工程事业,必学术经验相辅而行,徒恃空谈,断难行事。是以东西各国,凡初卒业于学校者,无论成绩如何,必先居以下位,待其阅历渐进,逐次提升。故一旦位高权大,下级情形,既已深悉,统帅驾驭,自必有方。事虽纤微,莫不了于胸中,而人亦不敢以伪相试。我京张铁路,首订工程师升转章程,严定资格,即此本意。……”
三人听得入耳,学子乙:“此乃何人?竟如此洞悉我等之心病?言之有理啊!”
学子丁:“我知道,他提到了京张铁路,此路乃当今中国最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所建,必是詹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无疑!”
学子丙:“可我的上司明明不如我,我还得在他手下忍气吞声,实在于心不甘啊!”
空中又想起了深沉的男音:“深冀青年工程学子,勿以下位为鄙夷,勿方出校门,遽以为人不我若,勿在下级,嗤上级者无能。以服从为要义,力祛骄矜,以勤慎为方针,务求深造。举凡细微之事,亦必躬自亲之。昔俄皇彼得,曾身为船厂工人,卒成一代英主。故曰:物有本末,事有先后,拾级而登,终达峰极。若夫浮躁狂妄者流,未有不败者。”
学子丁:“詹公此乃肺腑之言,入木三分!”
学子乙:“我听了是豁然开朗啊!”
学子丙:“我以后要按照詹公之教诲脚踏实地,从底层做起!”
灯光转暗。
灯光转明,背景为工地,许多工人围着工程师。
实景:亦为六七名工人和一名工程师在争论一件事情。
工人甲:“工程师,你说的方法不行,得按我说的才行!”
工人乙对甲:“你说的也不对,我说的方法才可行,!”
工人丙对甲、乙:“你们说的都不对,还是工程师说的有道理!”
工人丁问工程师:“工程师,你说谁讲的有道理?你想听谁的?”
工人甲:“工程师,方法难定,已经耽误几天了。”
工程师在工人们七嘴八舌说话的时候茫然的看看甲,看看乙,并无主见的样子,见有人问,只好挠挠自己的头发,显出窘相。
群像处灯光突然变为稍暗,所有人定格。
台边一侧走出来中、青年两位工程师甲和乙。
中年工程师甲手指群像:“凡工学青年,无论其职位高下,恒负一部分之责任,指挥多数之工人。苟筹谋稍涉疏忽,则群下因之误事矣。惟事必预谋,通盘筹算,临时方免张皇失措之弊。你看这位工程师,多么被动啊?”
工程师乙:“是啊,老师,学生谨记。”
他俩边走边谈心状,中年工程师甲道:“就御下而言,过放任则自失尊严,遇苛刻则人怀怨望,必也兼用恩威,善于操纵,不假事权于人,不轻信左右,小心翼翼以为之,则鲜有偾(fen四声)事者也。”
工程师乙:“老师,学生铭记在心。”
灯光转暗。
灯光转明,背景为铁路、矿山、机器厂,纺织厂的群像图。
实景:一位铁路工程师装束的青年乙欢跳着来到舞台,大声朗诵并表演着:“詹公告诉我们,虽仅就修业、进德、守规、处事,而举其大纲,实为青年工学家立身之要则,幸勿以老生常谈,无关宏旨而忽略焉”
从舞台另一侧又上来一位矿山工程师装束的青年丙,和乙兴奋的互相击掌:“凡各科工学专家,无论留学东西各国,与夫国内卒业,及以经验成名者,既属工程学子,故皆以发扬国人技术,增进国家利益为目的。”
又上来一位女工程师戊,是纺织厂的装束,她伸开双手与甲、乙同时击掌:“各宜同心协力,不容有所歧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此圣人所以为圣也。”
第四名工程师是机器厂装束的工程师丁,上来后四人一排,互相携手高举,共同朗诵:“望群君其共勉之,不佞(ning四声)有厚望焉。”
灯光大亮,四人一起躬身行礼。
台下观众站了起来,兴奋的神色,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台上的青年学子们兴奋的互相击掌、拥抱。
875 汉皂线沿途原野土路 白 外
孙秘书和天佑坐在二坐的带蓬马车里,沿着汉皂线旁的土路得得前行。
孙秘书侧头对天佑高兴转而认真的:“詹总,坐着你的马车真是舒服,这次出差可以风吹不到,雨浇不着啦!可是我真的不明白,哪个当大官的不是坐着公家的汽车、马车?你是交通部技监和四省铁路督办的高官,又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你出来完全是办公事,早就请你买辆汽车不买,那就买辆马车吧,也不买,却自己掏钱买马车公用,詹总,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天佑微笑着:“小孙,确实我的年纪越来越大了,而且肠胃常有毛病,再骑马有点费力,所以我就想有辆马车代步。虽然我们出来都是为了公务,可是为我自己买辆马车还是于心不忍,我总不愿为了我有什么特殊的,而我自己花钱买了用,就心安理得了。”
孙秘书:“詹总,虽然这么多年跟着你学了很多你的品格,可对此事我还是难以理解,这哪里是特殊?出差花公家的钱天经地义,谁不是这样?可你还倒贴进去一辆马车,别人真会以为你傻了呢?”
天佑呵呵笑了:“以为就以为吧,反正我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也不想有一点特殊,我心里才舒服。”
孙秘书:“咳,詹总,我真劝不过你啦!”
天佑笑着:“那你就别劝了吧。……前面应当快到韩队长工地了吧?”
孙秘书看了看外面:“是的,马上就到了,我们是二探汉皂线啊!”
876 汉皂线路基沿线 白 外 (1918年春)
天佑和韩队长在建好的路基上并肩走着,孙秘书在后面跟着。
韩队长:“詹督办,你比上次又瘦些了,你应当多注意身体,不要过于劳累啊!”
天佑笑笑:“谢谢,没事,就是偶有腹疾,吃点药也就好了。”
韩队长:“还是要多加保重。”
天佑:“好的。你这里路基全部完成了?”
韩队长:“是的,汉口至皂市的123公里已经完成,但因为欧洲打仗,钢轨价格崎高,根据你的指示,等钢轨价格下降后再铺轨,又修筑了另外45公里的路基,也已经完成,现在已经没有资金再修建更多的路基,工人基本遣散了。”
孙秘书在后面接话:“是啊,我看这工地上怎么冷冷清清呢!”
韩队长:“没有钱,没有活,只能辞工,哪能白养活人那!”
沉默。
韩队长试探的问:“詹督办,我做错了什么吗?”
天佑:“韩队长,你没有做错,……但是这些工人却失去了饭碗,他们家里怎么生活啊?”
韩队长:“这没有办法,又不是我们想辞退,是路局没钱。”
孙秘书:“可恨的还是四国银行团,借口欧战不履约,可他们有钱支援他们政府去打仗。”
天佑:“是啊,中国的事指望外人是靠不住的,借款修铁路使得路权几乎丧失殆尽,从四个银行团,从咖克司已经看得很清楚。”
韩队长:“那政府干嘛还签这样的借款合同?”
天佑:“还不是因为我们太穷了,同时对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
孙秘书:“我看就是把洋人估计的太好了,以为他们是遵守契约的,是真心帮助我们的,哼,狗屁!刚说过的承诺转脸就可以不认账!”
韩队长笑问:“孙秘书,怎么从你这文雅人的嘴里也说出这样的粗话?”
孙秘书:“实在抱歉,请詹总和韩队长原谅,我实在是太气愤了,才这样口无遮拦!”
天佑:“我很理解,其实我的心情和你一样!授人以柄,等于被套上了枷锁一样难受啊!”
韩队长:“是啊,再停下去,我这队长恐怕也要卷铺盖走人了!”
877 皂市 街道//诊所 白 外//内
天佑的马车在皂市马路上慢慢走着,他俩跟在车旁默默的看着街景。
一间小诊所里,杨翠花凝神给一位妇人号脉,然后换另一只手继续号脉。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孩走过来对翠花:“娘,我要到门口玩玩。”
翠花没有说话,小男孩就在屋里没有动,随便玩着一根小木棍。
天佑看到一块牌匾“济民诊所”,他立刻站住了。
马车也停下了,孙秘书也看着前面路边“济民诊所”的牌匾。
少顷,孙秘书:“詹总,我们过去问问吧,翠花姐不就在皂市行医吗?问问她的诊所叫什么名字,在那条街上?既然到了这里,应当去看看她。”
天佑没有说话。突然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蹦了出来,在门口玩耍。
孙秘书高兴地:“詹总,她会不会是翠花姐的孩子?也许她就在这间诊所,我们过去问问吧?”
天佑还是没有说话,但可以看到他也是心绪不宁。
孙秘书看着天佑慢慢问:“詹总,去吗?”
天佑慢慢地:“算了吧,还是不要去打搅她平静的生活。”
孙秘书:“翠花姐对我们铁路,再说直接些,对你都是有恩的,你也不去看看她?”
天佑:“她是有恩于我啊,我很想报答,可是她想的我无法给她,我能给她的,她不想要,这辈子我已经无法报答她的恩情了。”
孙秘书:“咳,这世上怎么这么多不顺心的事?”
他们走过了诊所,天佑再次回头看看,惆怅的上了马车。
天佑掀开帘窗向后看去,那男孩还在天真的蹦跳玩耍。马车愈走愈远,天佑的眼中含着泪花……
878 汉口 詹天佑家中 晚 内 (1918年初)
汉口天佑家里餐厅,摆了两张小圆桌,一桌有天佑,刚回国的26岁长子文珖和24岁次子文琮,同事恽寿其、孙秘书,17岁三子文耀。两个儿子穿着制服时装。
另一座是夫人菊珍,21岁的次女顺香,19岁的三女顺带,16岁的四子文祖,11岁的五子文裕,香梅。
桌上菜肴还是比较丰盛的,也有清酒。大家笑容满面,边吃边谈笑风生。
二个儿子端着酒杯先到天佑身边敬酒,表示感谢,又到母亲跟前敬酒,母亲只能以茶代酒,11岁的文裕端着一碗水来回跑。
大家又坐下吃菜说话。
恽寿其对文珖和文琮:“你们回来可好了,你父亲可是盼望你们多少年啦!”
那张桌子的顺带接口道:“娘更总是叨念你们,怕你们病了,怕你们吃不好,这么多年常常想着就哭了。”
文珖:“我们知道,我们也常常惦念二老和弟妹们,过年还烧过香磕过头,祈求菩萨保佑你二老和全家安康。”
孙秘书:“多孝顺的孩子啊!这回终于全家团聚了。”
文裕高兴的大喊:“以后四哥要再欺负我,我就向大哥二哥告状!”大家都笑。
文祖笑着:“我什么时候欺负你了,我不是老帮助你学习吗?”
顺香笑着:“就是你对他太严格了,他才说你欺负他,哼,文裕不识好人心。”
文裕:“姐姐也帮助我可是不厉害啊!”
顺带笑着:“以后我也学着厉害些,省得你不听我的话。”
恽寿其对天佑:“真是其乐融融啊。詹老师,孩子回来了,工作的事情准备怎么办?文琮正好也是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我们铁路可是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安排在哪都可以。”
天佑微笑:“安排?你问他会同意安排吗?”
文琮笑着但认真的:“我当然不能由父亲安排,我要自己去找工作,要靠自己。”
孙秘书:“好,已经有独立生活能力了。”
恽寿其:“但是铁路确实需要,你父亲可是中国铁路元老,你可以子承父业啊?”
天佑:“文琮说得对,要靠自己,我不会去安排他的工作。如果他愿意从事铁路事业,我当然很高兴,但也得他自己去报考,让我去替他和谁说话,那可不行,呵呵,文琮,文珖,你们会认同吗?”
文珖微笑:“儿子还能不了解父亲吗?父亲可是从来没有假公济私过,我们当然不会坏了你的一世英名。我也要自己去找工作。”
天佑微笑:“你们找其他行业的工作到无所谓,如果找铁路方面的工作,因为没有不知道我的,我要求你们不要说是我的孩子,凭本事去考,可以吗?”
文琮笑道:“父亲,你就放心吧,我们对自己还是满有信心的,好歹是留过学的,还能怕考试吗?”
天佑微笑:“靠科学技术应当没问题,如果考中文,传统文化呢?”
文珖:“那我们也不怕,没出国前在学校有基础,出国时你不是非让我们带着国学的书籍,让我们留出一定时间学习吗?所以国学我们也有不小长进,也不怕呢!”
孙秘书:“哦,太厉害了!”
恽寿其:“你们的父亲是把他留学时中文监督的办法用到你们身上了!”
天佑笑着:“你们别说,当时许多人觉得是禁锢,觉得出国嘛就应当学西洋的一切,学中国的汉学有什么用?事实证明非常有用。所以我让这两个孩子留学也不能丢了中文。”
恽寿其:“那詹老师当时觉得是禁锢了吗?”
天佑:“说老实话,我真没有当做禁锢,我觉得监督他们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另外我也喜爱汉文,我觉得汉文太博大精深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