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0850
成片时长:约67分钟
阅读:7765
发表:2016/9/8
47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双箭传奇》第46集
1-2
…
45
46
4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菊珍柔弱的:“我就是咳的没劲了,没事。”
两人都道:“扶你能站起来吗?”说着两人搀扶着菊珍站起来,慢慢的上楼,回到房间坐在床上,两人还扶着她。
菊珍勉强笑着:“行了,你们都忙你们的去吧,我坐一会就行了。”
香梅:“我去倒杯水,文裕,你扶着娘。”
文裕:“姨,我扶着呢。”香梅走过去倒水。
菊珍:“文裕,你去抽屉里把我给你没缝补完的裤子拿来。”
文裕:“娘,你病了不能缝了,等姐姐放学回来让姐姐缝吧。”
菊珍:“不行,她回来还要做功课,她还有她的活,这活我能做,你快去拿,不要让我着急。”说着又咳嗽起来。
文裕连忙:“娘,我去拿,你能坐住吗?”
菊珍:“能,你快去。”香梅端着一杯水过来了,给菊珍喝了两口。
文裕也拿过来一条布裤和一个针线笸箩递给娘。菊珍接过来翻看,一个膝盖上已经缝好了一块大补丁,另一个膝盖上的补丁还没有缝完。
菊珍微笑:“好了,你们走吧,我把它缝补完。”
文裕:“娘,累了你就躺着啊!”
香梅:“姨,让我来缝吧,你躺会。”
菊珍:“你还得准备午饭,文裕,你还得做姐姐给你留的功课,你们都去吧。”
文裕和香梅都往门口走,文裕走一步回头看看,走到门外了转回身,头靠在门框上对菊珍:“娘,你好好休息,我才能学得下去!”
菊珍微笑着:“去吧,我会休息的。”
文裕和香梅都走了,菊珍低头缝补,过了一会,她抬起头,用手抚摸额头,又用手抚摸胸口,好像喘不过来气,难受的样子,她只好将一个枕头立起来靠着床头,然后她半坐着喘气,闭着眼睛,用手从喉头往下顺,好像在帮助呼吸。
885 北京 英国驻华公使馆 白 内 (1919年1月)
(字幕)1919年
北京的冬天,英国驻中国公使馆,英国驻华公使朱耳碘与英国中英银公司总经理利威尔在说话。
朱耳碘:“利威尔先生,德国很快就会战败,首相早已指派外交部组织专家成立专门小组,负责研究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实质就是保证英国在全世界的最大利益,你知道,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我国无暇东顾,在华已经获取了巨大利益,你是中英银公司总经理,政府和我都想听听你的意见,包括东北的中东铁路,你可是中国问题专家。”
利威尔:“公使先生,首相具有非凡的远见卓识,特别是看到中东铁路问题,这正是我耿耿于怀的。自从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就借机进攻山东青岛,德国人被日本人取而代之,中国人并没有得到青岛。然而日本的野心绝不是小小的青岛,他早已对东北觊觎已久。俄国发生苏维埃革命后,正当我们协约国准备干涉苏俄、旧沙俄残余力量不断起义、苏俄无暇东顾之时,日本趁机出兵占领了全部中东铁路,几乎控制了全东北,这对我们大英帝国非常不利,我们在东北和山东无插足之地,富饶的东北岂能让日本独吞?所以我的意思,在战后的和会上一定要限制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要让我们英国插入,起码应当由国际插入。”
朱耳碘:“利威尔先生,你这真是精妙高论,对中国东北,如果由我们英国单独插入困难一点,而你提的由国际插入,比如国际监管远东铁路,当然包括中东铁路,那就名正言顺了,对日本压力会更大。而且,美国对此焦急程度不亚于我们,提出监管,他一定会全力支持。”
利威尔:“朱耳碘先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也是协约国成员,他的愿望当然是从日本手中收回中东铁路的管辖权,我们对此应当持何种态度?”
朱耳碘笑笑,摆了摆手:“关于这一点利威尔先生不要有任何顾虑,以中国现在的状况,贫弱如饿婴,他没有任何实力,他没有任何发言权,战后和会的主导只能是英、美、法三国,中国的任何反对意见你都不屑一顾就可以了!”
利威尔也高兴的笑着:“有强大的政府撑腰,我就放心了!”
朱耳碘又笑了一下:“利威尔先生,你们对更大范围比如对全中国的问题有没有思考?”
利威尔诡秘的一笑:“正问到心里了,我们中英银公司和大英帝国的目标一样,绝不只是在东北获利,而是全中国,能实现控制全中国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中国的铁路,控制了铁路就等于控制了全部,包括沿线的广大区域,所以……”
朱耳碘兴奋的:“不愧是大银行家,你们的设想具有战略眼光,我很欣赏,有没有具体计划?如何实施?”
利威尔:“我们准备了一个提案,叫做《国际统管中国铁路说帖》,内容是鉴于中国的混乱和贫弱,绝难独自建设和管理铁路,为了中国的进步,为了保证英国在华投资得到回报,建议由英、美、法、日等国组成国际新银行团,与中国交通部部长共同组成“国际管理中国铁路委员会”,发行债票筹资1亿英镑,统一管理中国所有国有、商办铁路,所有铁路的总工程师用外籍,行车管理也要用外籍总经理。我们建议首相联合美、法等国将这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的议案提交筹备中的巴黎和会。 ”
朱耳碘高兴的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先生此议正和我多年来的夙愿不谋而合,来,为我们英国银行家睿智的提案干杯!”说着倒了两杯葡萄酒,二人一喝而尽。
朱耳碘高兴的:“利威尔先生,你们的提案可是一箭三雕啊,首先可以削弱和钳制日本在中国一家独大的趋势;其次是可以确保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全面渗入和控制;第三大大有利于武装干涉苏俄。”
利威尔笑着:“能被公使先生欣赏和肯定,是我们中英银公司的荣耀,公使先生认为这个提案被通过的可能性如何?”
朱耳碘肯定的:“以中国目前的软弱,他的政府又能奈何?”
二人又举杯大笑痛饮。
886 北京 美国驻华公使馆 白 内
美国驻华公使馆,公使瑞尔斯和美国银行家威廉在交谈。
威廉口气比较急的:“公使先生,我这样急迫的来找你,是因为我看到了中英银银行的《国际统管中国铁路说帖》,我们美国银行支持和响应这个帖子,不知道你怎么看?我想,我们美国,尤其是你应当有所表态吧?因为这个帖子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
瑞尔斯微笑着:“威廉先生,你是我们美国的大银行家,你的见识当然是十分敏锐,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我做为公使完全支持英国这个帖子,我会尽快向英国公使表明我的态度,并且一起来促进实现,你看这样好吗?”
威廉笑着:“瑞尔斯先生,十分谢谢你的慷慨支持!”
瑞尔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都是为了共同的美国利益。中英银这个帖子名义上说是和中国交通部长共同管理,实际上铁路实权被控制在多国银行团手里,从此我们的势力范围会沿着铁路伸向整个中国,这岂不是一本万利的大好事?”
威廉:“是的,我想法、日、意各国也会支持。”
瑞尔斯思考的样子:“……日本不一定支持,甚至会反对。”
威廉:“是吗?有这个可能吗?”
瑞尔斯:“当然,你想,日本已经获得了东北中东铁路全部和山东局部的路权,等于控制了全东北和山东大部,他会拱手让出来和大家分享吗?到嘴的肉他是不会吐出来的,不信过一两天就会看到他们的反应了。”
威廉:“好啊,你的预测如果准确,我请你喝酒,错了,那你得请我,怎么样?”
瑞尔斯:“好,一言为定!”说着两人击掌而定。
887 北京 北洋政府总理府 白 内
北洋政府总理府,一间中型会议室里坐着十位左右与会者,基本上都是西装,也有几个穿长衫的。长方形会议桌一端坐着北洋政府国务钱总理。
钱总理对两侧的与会者看了一眼:“诸位,大家都知道,英国中英银银行提出来一个《国际统管中国铁路说帖》,声言要送到巴黎和会上去通过,现在英、法、美、意等欧美国家都表示十分支持,只有日本表示反对。我们中国政府应当是什么态度?徐总统委托我召开国务会议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总统寄厚望于诸位,现在就请各抒己见吧。”
曹先生:“英国此时抛出此帖,我猜测意图不外乎是重弹利益均沾的老调,欧战时,英美等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其在华利益被日本占领不少,现在停战了,要来重新盯上中国这块肥肉,我看宁可日本一家,将来也许还有出头之日,假如又来一群狼瓜分,岂非将被肢解?故此帖不可行。”
周先生:“英美抛出此帖之本意,曹先生分析固然不差,他们是眼红日本侵夺我东北,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要想来重新瓜分中国。但是现在依我国之国力,根本不是日本或欧美之对手,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看看哪种方式与国家损失最小?依我之见,同意此帖,可以让日本交出所占中东铁路和胶济铁路,打破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均衡各国在华势力,避免日本独霸我国,更为有利。”
陆先生:“周先生所言看似有理,可是并无实现之可能,而是套上了更多的枷锁。英美此帖,欲限制日本不假,但他们也绝不是想给我国公平和公正,只是想在全中国是凡有铁路和将要建铁路的地方都获得他们的利益,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将来必定铁路网纵横交错,按照英美的帖子所讲,中国岂非全成了英美等各列强之盘中餐?”
龚先生:“英美帖子说要共同筹集一千亿英镑,代我国赎回所有借外资和商办之铁路,再与交通部部长、次长共同组成‘国际管理中国铁路委员会’,统一管理中国所有铁路,我看这笔资金十分庞大,对中国铁路发展会十分有利,而且是共管,我们会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同意此帖也不见得那么可怕。”
陆先生:“龚先生看到一千亿英镑的巨款了,但是你没看到说帖附载的‘中国铁路混合国籍高级外籍职员分配表’吗?这份表将中国划分为13个铁路管理区域,每个区域的高级职位外籍共计78人,囊括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审计师、运输总经理、总购置采买、语言文字等所有实权,那么即使让我们的交通总长当委员会的委员长,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这个帖子只是涂了蜂蜜的毒药,我们不能吃啊。”
周先生:“陆先生,如果不同意此帖,英美各国必然不甘心日本在华已获之利益,日本也必然不会坐视英美抢夺他已有的和在中国更大区域内的占领,这样,英美和日本有可能在争夺得忍无可忍时爆发战争,此时受损最大的还是中国和人民,重演日俄战争时东北的惨状,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要想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同意英美提出的帖子,应当是唯一的选择啊。”
曹先生:“周先生,同意帖子,好像可以避免列强在中国开战。但是帖子的俯载还规定了国际新银行团有监督中国行政与财政的特权,进而控制中国政府,从此中国等于被套上了锁链,中国的铁路,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都会落入外人控制之下,虽生犹死,国将不国了。”
周先生:“曹先生,你这么卖力的反对国际共管,是不是带有私人目的啊?谁不知道你曾留学日本,又是二十一条签订者,希望你现在不是为了维护日本的在华利益吧?”
曹先生激动的气愤的:“你……你怎么能这样血口喷人?难道你同意共管是在维护英美的利益?”
钱总理:“好了,不要争吵,我们都是在讨论怎样对国家更有利嘛!讲话不要带有个人攻击!下面我以个人的名义也谈点看法,权衡利弊我认为还是国际共管利大于弊,这对消除日本一家独大和避免列强为争夺中国而在中国再次发生战争大有裨益。当然也可以对英美说帖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补充,以更加有利于中国。……好吧,今天的会开到这里,我要向徐总统汇报,必要的时候再次开会讨论,散会。”
888 汉口 西医院 詹天佑病室 白 内 (1919年2月初)
二月的汉口,天气依然阴冷,人们依然是冬装裹束。
一家西医医院,病室里詹天佑斜靠在病床上,他更显消瘦,22岁的次女顺香和18岁的三子文耀站在床前。
天佑和蔼的:“你们都快回家吧!顺香,你娘卧床更需要照顾,还有弟妹们也要照应,我这有医生护士,不要担心。文耀,你功课挺多,快回去做作业看书,你们都走吧。”
顺香:“爹,还是得有家人照顾才行啊。”
文耀:“爹,我做作业早些、晚些都没关系,我不能走。”
天佑:“你们不走我更着急!走了我可以安静休息。”
顺香:“爹,我不会走的,不影响你休息。”
正在这时,病房门轻轻敲了两下,然后门推开了,是孙秘书和恽寿其轻轻的走了进来,恽寿其提着一包蛋糕,孙秘书夹着一个公文包。
孙秘书微笑着:“詹总,你怎么样?好点吗?”
天佑也略带微笑:“好些了,放心吧,谢谢你们又来看我。”
顺香在旁边:“爹,刚才医生检查说你需要好好治疗一段时间,说不是三五天就能出院的,必须要控制住发炎。”
恽寿其:“詹总,你就按医生嘱咐安心治疗吧,同事们都要来看你,我按你的吩咐说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詹总的最大安慰,没让他们来。”
天佑微笑着:“那就对了。今天你们同时来,小孙又拿着文件包,是有什么事吧?有什么重要文件?快给我看看。”
孙秘书和恽寿其互相看看,谁也没说话。
天佑:“怎么啦?有事就说,有文件就拿出来,怎么吞吞吐吐的?”
孙秘书还是迟疑着不说也没动。恽寿其也是吞吐着:“詹总,看着你的病情需要好好治疗,这份文件真不想让你看。”
天佑:“既然是和我及铁路有关,怎么能因为我要治病不给我看呢?不要顾虑,快拿出来吧。”
孙秘书只好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一份公函递给天佑:“詹总,这是政府直接发给你的。”
天佑仔细的看着,看完没有马上说话,然后道:“我得去,我得立即出院!”
顺香和文耀都急忙的:“爹,怎么了?你刚住两天院就要出院,医生不是让你要好好治疗吗?” “爹,再有事你住院治疗着呢,总得等出院再说吧?”
孙秘书:“詹总,这份函件真不应给你看,可这又是我的职责,咳,我替你回封函电吧,告知你正在住院治病,就不要去了。”
恽寿其:“是的,詹总,你是有病之人,怎么能去那遥远寒冷的地方?”
天佑已经开始下床,并且在找自己的衣服:“我的衣服呢?顺香,把我的衣服拿来。”此时文耀已经拿过那份信函看过了。
文耀:“爹,让你现在去苏俄的海参崴?那里冰天雪地,长途颠簸,你病弱的身体怎么受得了?你不能去!”
顺香并没有去拿爹的衣服,天佑大声:“顺香,你怎么还没有拿我的衣服过来,那我就只好穿着病号服走了。”
孙秘书和恽寿其也在劝,正在忙乱的时候,医生护士推门进来了。
医生:“怎么回事?在医院不要大声喧哗。詹先生,你怎么不躺着休息?”
两人都道:“扶你能站起来吗?”说着两人搀扶着菊珍站起来,慢慢的上楼,回到房间坐在床上,两人还扶着她。
菊珍勉强笑着:“行了,你们都忙你们的去吧,我坐一会就行了。”
香梅:“我去倒杯水,文裕,你扶着娘。”
文裕:“姨,我扶着呢。”香梅走过去倒水。
菊珍:“文裕,你去抽屉里把我给你没缝补完的裤子拿来。”
文裕:“娘,你病了不能缝了,等姐姐放学回来让姐姐缝吧。”
菊珍:“不行,她回来还要做功课,她还有她的活,这活我能做,你快去拿,不要让我着急。”说着又咳嗽起来。
文裕连忙:“娘,我去拿,你能坐住吗?”
菊珍:“能,你快去。”香梅端着一杯水过来了,给菊珍喝了两口。
文裕也拿过来一条布裤和一个针线笸箩递给娘。菊珍接过来翻看,一个膝盖上已经缝好了一块大补丁,另一个膝盖上的补丁还没有缝完。
菊珍微笑:“好了,你们走吧,我把它缝补完。”
文裕:“娘,累了你就躺着啊!”
香梅:“姨,让我来缝吧,你躺会。”
菊珍:“你还得准备午饭,文裕,你还得做姐姐给你留的功课,你们都去吧。”
文裕和香梅都往门口走,文裕走一步回头看看,走到门外了转回身,头靠在门框上对菊珍:“娘,你好好休息,我才能学得下去!”
菊珍微笑着:“去吧,我会休息的。”
文裕和香梅都走了,菊珍低头缝补,过了一会,她抬起头,用手抚摸额头,又用手抚摸胸口,好像喘不过来气,难受的样子,她只好将一个枕头立起来靠着床头,然后她半坐着喘气,闭着眼睛,用手从喉头往下顺,好像在帮助呼吸。
885 北京 英国驻华公使馆 白 内 (1919年1月)
(字幕)1919年
北京的冬天,英国驻中国公使馆,英国驻华公使朱耳碘与英国中英银公司总经理利威尔在说话。
朱耳碘:“利威尔先生,德国很快就会战败,首相早已指派外交部组织专家成立专门小组,负责研究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实质就是保证英国在全世界的最大利益,你知道,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我国无暇东顾,在华已经获取了巨大利益,你是中英银公司总经理,政府和我都想听听你的意见,包括东北的中东铁路,你可是中国问题专家。”
利威尔:“公使先生,首相具有非凡的远见卓识,特别是看到中东铁路问题,这正是我耿耿于怀的。自从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就借机进攻山东青岛,德国人被日本人取而代之,中国人并没有得到青岛。然而日本的野心绝不是小小的青岛,他早已对东北觊觎已久。俄国发生苏维埃革命后,正当我们协约国准备干涉苏俄、旧沙俄残余力量不断起义、苏俄无暇东顾之时,日本趁机出兵占领了全部中东铁路,几乎控制了全东北,这对我们大英帝国非常不利,我们在东北和山东无插足之地,富饶的东北岂能让日本独吞?所以我的意思,在战后的和会上一定要限制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要让我们英国插入,起码应当由国际插入。”
朱耳碘:“利威尔先生,你这真是精妙高论,对中国东北,如果由我们英国单独插入困难一点,而你提的由国际插入,比如国际监管远东铁路,当然包括中东铁路,那就名正言顺了,对日本压力会更大。而且,美国对此焦急程度不亚于我们,提出监管,他一定会全力支持。”
利威尔:“朱耳碘先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也是协约国成员,他的愿望当然是从日本手中收回中东铁路的管辖权,我们对此应当持何种态度?”
朱耳碘笑笑,摆了摆手:“关于这一点利威尔先生不要有任何顾虑,以中国现在的状况,贫弱如饿婴,他没有任何实力,他没有任何发言权,战后和会的主导只能是英、美、法三国,中国的任何反对意见你都不屑一顾就可以了!”
利威尔也高兴的笑着:“有强大的政府撑腰,我就放心了!”
朱耳碘又笑了一下:“利威尔先生,你们对更大范围比如对全中国的问题有没有思考?”
利威尔诡秘的一笑:“正问到心里了,我们中英银公司和大英帝国的目标一样,绝不只是在东北获利,而是全中国,能实现控制全中国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中国的铁路,控制了铁路就等于控制了全部,包括沿线的广大区域,所以……”
朱耳碘兴奋的:“不愧是大银行家,你们的设想具有战略眼光,我很欣赏,有没有具体计划?如何实施?”
利威尔:“我们准备了一个提案,叫做《国际统管中国铁路说帖》,内容是鉴于中国的混乱和贫弱,绝难独自建设和管理铁路,为了中国的进步,为了保证英国在华投资得到回报,建议由英、美、法、日等国组成国际新银行团,与中国交通部部长共同组成“国际管理中国铁路委员会”,发行债票筹资1亿英镑,统一管理中国所有国有、商办铁路,所有铁路的总工程师用外籍,行车管理也要用外籍总经理。我们建议首相联合美、法等国将这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的议案提交筹备中的巴黎和会。 ”
朱耳碘高兴的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先生此议正和我多年来的夙愿不谋而合,来,为我们英国银行家睿智的提案干杯!”说着倒了两杯葡萄酒,二人一喝而尽。
朱耳碘高兴的:“利威尔先生,你们的提案可是一箭三雕啊,首先可以削弱和钳制日本在中国一家独大的趋势;其次是可以确保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全面渗入和控制;第三大大有利于武装干涉苏俄。”
利威尔笑着:“能被公使先生欣赏和肯定,是我们中英银公司的荣耀,公使先生认为这个提案被通过的可能性如何?”
朱耳碘肯定的:“以中国目前的软弱,他的政府又能奈何?”
二人又举杯大笑痛饮。
886 北京 美国驻华公使馆 白 内
美国驻华公使馆,公使瑞尔斯和美国银行家威廉在交谈。
威廉口气比较急的:“公使先生,我这样急迫的来找你,是因为我看到了中英银银行的《国际统管中国铁路说帖》,我们美国银行支持和响应这个帖子,不知道你怎么看?我想,我们美国,尤其是你应当有所表态吧?因为这个帖子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
瑞尔斯微笑着:“威廉先生,你是我们美国的大银行家,你的见识当然是十分敏锐,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我做为公使完全支持英国这个帖子,我会尽快向英国公使表明我的态度,并且一起来促进实现,你看这样好吗?”
威廉笑着:“瑞尔斯先生,十分谢谢你的慷慨支持!”
瑞尔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都是为了共同的美国利益。中英银这个帖子名义上说是和中国交通部长共同管理,实际上铁路实权被控制在多国银行团手里,从此我们的势力范围会沿着铁路伸向整个中国,这岂不是一本万利的大好事?”
威廉:“是的,我想法、日、意各国也会支持。”
瑞尔斯思考的样子:“……日本不一定支持,甚至会反对。”
威廉:“是吗?有这个可能吗?”
瑞尔斯:“当然,你想,日本已经获得了东北中东铁路全部和山东局部的路权,等于控制了全东北和山东大部,他会拱手让出来和大家分享吗?到嘴的肉他是不会吐出来的,不信过一两天就会看到他们的反应了。”
威廉:“好啊,你的预测如果准确,我请你喝酒,错了,那你得请我,怎么样?”
瑞尔斯:“好,一言为定!”说着两人击掌而定。
887 北京 北洋政府总理府 白 内
北洋政府总理府,一间中型会议室里坐着十位左右与会者,基本上都是西装,也有几个穿长衫的。长方形会议桌一端坐着北洋政府国务钱总理。
钱总理对两侧的与会者看了一眼:“诸位,大家都知道,英国中英银银行提出来一个《国际统管中国铁路说帖》,声言要送到巴黎和会上去通过,现在英、法、美、意等欧美国家都表示十分支持,只有日本表示反对。我们中国政府应当是什么态度?徐总统委托我召开国务会议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总统寄厚望于诸位,现在就请各抒己见吧。”
曹先生:“英国此时抛出此帖,我猜测意图不外乎是重弹利益均沾的老调,欧战时,英美等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其在华利益被日本占领不少,现在停战了,要来重新盯上中国这块肥肉,我看宁可日本一家,将来也许还有出头之日,假如又来一群狼瓜分,岂非将被肢解?故此帖不可行。”
周先生:“英美抛出此帖之本意,曹先生分析固然不差,他们是眼红日本侵夺我东北,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要想来重新瓜分中国。但是现在依我国之国力,根本不是日本或欧美之对手,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看看哪种方式与国家损失最小?依我之见,同意此帖,可以让日本交出所占中东铁路和胶济铁路,打破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均衡各国在华势力,避免日本独霸我国,更为有利。”
陆先生:“周先生所言看似有理,可是并无实现之可能,而是套上了更多的枷锁。英美此帖,欲限制日本不假,但他们也绝不是想给我国公平和公正,只是想在全中国是凡有铁路和将要建铁路的地方都获得他们的利益,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将来必定铁路网纵横交错,按照英美的帖子所讲,中国岂非全成了英美等各列强之盘中餐?”
龚先生:“英美帖子说要共同筹集一千亿英镑,代我国赎回所有借外资和商办之铁路,再与交通部部长、次长共同组成‘国际管理中国铁路委员会’,统一管理中国所有铁路,我看这笔资金十分庞大,对中国铁路发展会十分有利,而且是共管,我们会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同意此帖也不见得那么可怕。”
陆先生:“龚先生看到一千亿英镑的巨款了,但是你没看到说帖附载的‘中国铁路混合国籍高级外籍职员分配表’吗?这份表将中国划分为13个铁路管理区域,每个区域的高级职位外籍共计78人,囊括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审计师、运输总经理、总购置采买、语言文字等所有实权,那么即使让我们的交通总长当委员会的委员长,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这个帖子只是涂了蜂蜜的毒药,我们不能吃啊。”
周先生:“陆先生,如果不同意此帖,英美各国必然不甘心日本在华已获之利益,日本也必然不会坐视英美抢夺他已有的和在中国更大区域内的占领,这样,英美和日本有可能在争夺得忍无可忍时爆发战争,此时受损最大的还是中国和人民,重演日俄战争时东北的惨状,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要想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同意英美提出的帖子,应当是唯一的选择啊。”
曹先生:“周先生,同意帖子,好像可以避免列强在中国开战。但是帖子的俯载还规定了国际新银行团有监督中国行政与财政的特权,进而控制中国政府,从此中国等于被套上了锁链,中国的铁路,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都会落入外人控制之下,虽生犹死,国将不国了。”
周先生:“曹先生,你这么卖力的反对国际共管,是不是带有私人目的啊?谁不知道你曾留学日本,又是二十一条签订者,希望你现在不是为了维护日本的在华利益吧?”
曹先生激动的气愤的:“你……你怎么能这样血口喷人?难道你同意共管是在维护英美的利益?”
钱总理:“好了,不要争吵,我们都是在讨论怎样对国家更有利嘛!讲话不要带有个人攻击!下面我以个人的名义也谈点看法,权衡利弊我认为还是国际共管利大于弊,这对消除日本一家独大和避免列强为争夺中国而在中国再次发生战争大有裨益。当然也可以对英美说帖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补充,以更加有利于中国。……好吧,今天的会开到这里,我要向徐总统汇报,必要的时候再次开会讨论,散会。”
888 汉口 西医院 詹天佑病室 白 内 (1919年2月初)
二月的汉口,天气依然阴冷,人们依然是冬装裹束。
一家西医医院,病室里詹天佑斜靠在病床上,他更显消瘦,22岁的次女顺香和18岁的三子文耀站在床前。
天佑和蔼的:“你们都快回家吧!顺香,你娘卧床更需要照顾,还有弟妹们也要照应,我这有医生护士,不要担心。文耀,你功课挺多,快回去做作业看书,你们都走吧。”
顺香:“爹,还是得有家人照顾才行啊。”
文耀:“爹,我做作业早些、晚些都没关系,我不能走。”
天佑:“你们不走我更着急!走了我可以安静休息。”
顺香:“爹,我不会走的,不影响你休息。”
正在这时,病房门轻轻敲了两下,然后门推开了,是孙秘书和恽寿其轻轻的走了进来,恽寿其提着一包蛋糕,孙秘书夹着一个公文包。
孙秘书微笑着:“詹总,你怎么样?好点吗?”
天佑也略带微笑:“好些了,放心吧,谢谢你们又来看我。”
顺香在旁边:“爹,刚才医生检查说你需要好好治疗一段时间,说不是三五天就能出院的,必须要控制住发炎。”
恽寿其:“詹总,你就按医生嘱咐安心治疗吧,同事们都要来看你,我按你的吩咐说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詹总的最大安慰,没让他们来。”
天佑微笑着:“那就对了。今天你们同时来,小孙又拿着文件包,是有什么事吧?有什么重要文件?快给我看看。”
孙秘书和恽寿其互相看看,谁也没说话。
天佑:“怎么啦?有事就说,有文件就拿出来,怎么吞吞吐吐的?”
孙秘书还是迟疑着不说也没动。恽寿其也是吞吐着:“詹总,看着你的病情需要好好治疗,这份文件真不想让你看。”
天佑:“既然是和我及铁路有关,怎么能因为我要治病不给我看呢?不要顾虑,快拿出来吧。”
孙秘书只好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一份公函递给天佑:“詹总,这是政府直接发给你的。”
天佑仔细的看着,看完没有马上说话,然后道:“我得去,我得立即出院!”
顺香和文耀都急忙的:“爹,怎么了?你刚住两天院就要出院,医生不是让你要好好治疗吗?” “爹,再有事你住院治疗着呢,总得等出院再说吧?”
孙秘书:“詹总,这份函件真不应给你看,可这又是我的职责,咳,我替你回封函电吧,告知你正在住院治病,就不要去了。”
恽寿其:“是的,詹总,你是有病之人,怎么能去那遥远寒冷的地方?”
天佑已经开始下床,并且在找自己的衣服:“我的衣服呢?顺香,把我的衣服拿来。”此时文耀已经拿过那份信函看过了。
文耀:“爹,让你现在去苏俄的海参崴?那里冰天雪地,长途颠簸,你病弱的身体怎么受得了?你不能去!”
顺香并没有去拿爹的衣服,天佑大声:“顺香,你怎么还没有拿我的衣服过来,那我就只好穿着病号服走了。”
孙秘书和恽寿其也在劝,正在忙乱的时候,医生护士推门进来了。
医生:“怎么回事?在医院不要大声喧哗。詹先生,你怎么不躺着休息?”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