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9945
阅读:8331
发表:2015/9/8
奇幻
小说
父与子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门铃声响起。萨哈琢磨着就是军队的人来了,起身去开门。门外停着一架直升机,看得出是军队的人直接来接他。
飞机上,萨哈从空中俯瞰这座城市,满目疮痍。这种一夜之间的破败使他更加无法接受现代文明的悖论:科技越发达,人类对大地的伤害越迅速,一个城市在一秒之间就可以变成废墟。文明的国家依然卖着他们的虚伪,他们把文明之下看不到的所有矛盾制造成炸弹,扔向这些无辜的小国家。
越是这样想,萨哈越怀疑自己的职业。机器人工程师!这是他小时候的愿望,后来也真的实现了。他制造了无数机器人,帮助了无数人,也为生活带来许多美好。但是,这些表象都像浮云一样瞬间消逝。
直升机降落在机器人实验基地,这是目前整个国家的智能技术核心地区之一,在战争期间主要负责战事中的智能系统控制和机器人作战服务,也是第三战区的总部。这个控制中心可以说是全国废墟中仅存的一个重要堡垒,这还是得益于原来的战略定位,正是因为它原来并不属于军事要塞,所以没有成为空炸的主要对象,现在才得以保存完整。
迎接萨哈的是艾迈教授,也是一名权威的机器人工程师,但是他专攻的方向正好和萨哈相反,他只制造军用机器人,对民用机器人是相对陌生的。
萨哈和艾迈都是世界权威的机器人研究和制造专家,他们的研究方向虽然在表面上是背道而驰的,但在本质上都是围绕图灵的预言在做事——图灵在20世纪50年代曾做出预测:未来的电脑可能会思考。而面对这个预测,萨哈和艾迈各自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做了延伸。
艾迈属于人类优等派,认为机器人再聪明,也必须被设置为只执行简单程序,而不能让他们有感情,因为感情是一种最高的代价,无形而有力量,即使是一个奴隶,只要产生了感情,你也会对他产生怜悯,进而影响工种分配和位置关系,这很显然不符合机器人的作用和地位。
萨哈则属于机器超越派,他相信机器人可以习得人类情感,可以超越人类低等的局限,在他看来,即使有一天机器人反攻人类,他们还是人类的另一种外在形式而已,因为他们是从人脑过渡到机器脑。
萨哈还有一个比较奇妙的理论叫“机器人作家论”,即认为作家是人与机器人的分界线,很多人和很多工作都会被机器人取代,但作家是不会的,而即便有一天机器人也可以写作,那么这个机器人也便不再只是机器人,而是进化成人了。这个理论的言下之意好像在夸奖作家,但却是有道理的,机器越发达的时代,作家的身份地位越重要。我们对机器的畏惧,多数是建立在政治的恐惧之上,而不是人性之中。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念使他们分道扬镳,但在战争时刻,他们又走到了一起。艾迈见到萨哈,耸一下肩膀,然后彼此拥抱一下,真的是很多年没见面了。两人略微寒暄,但是马上进入正题,因为战事在即。
艾迈带着萨哈来到机器人实验室,然后告诉萨哈,那台在执行战争任务时出错的机器人型号和编号是:NS86型129号。
NS86型129号!萨哈脑子里像被电击了一样,竟然是NS86型129号!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会上战场。在萨哈脑海里,129号是他精心制作的一个人形机器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民用机器人,他具备王子气质的长相,优雅的动作,甚至已经习得一些人际礼仪和简单的道德准则。萨哈在他身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也曾经一度把他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
萨哈还记得,那一年夏天,他第一次提出研究机器人情感模拟实验时,遭到了多数人的极力反对,但作为实验室首席工程师的他,是不可能随便放弃一个想法的,于是他买下实验室一个半成品普通民用机器人,并且把他带回家,而这个机器人就是NS86型129号。
他要对129号进行情感模拟,因为他相信机器人如果有了情感,是可以超越人的,而情感模拟的重要场景其实就是生活,所以萨哈把129号带回家里很有必要。那时候萨哈的妻子还在,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一个人形机器人,他就像是一位拥有五口之家的成功父亲。
艾迈带萨哈来到人型机器人的实验室,萨哈惊讶地看到了数量众多的人形机器人都停放在这个实验室里面,而NS86型也不止一个。但是,萨哈在这几个看似没有区别的NS86型机器人中,非常迅速地找到了原来在他家里待过的129号,他径直走向他。艾迈看到萨哈一下子就认出来129号,感到很吃惊。
萨哈知道,在这众多的NS86型机器人当中,他就是129号,也就是原来在他家里待过的。他看到了129号手臂上那个伤疤了,那是一道抹不去回忆的伤疤。
萨哈当年执意把129号带回家后,开始有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对机器人进行各种情感模拟,比如表情与情感关联模拟、礼仪应对模拟、危急处置模拟、道德判断模拟等形式。
在经过不断调整代码、程序测试和修改材质之后,129号在情感习得方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比如在笑容模拟方面,原来只具备僵硬微笑的129号慢慢地学会了坏笑、诡笑、狂笑、假笑、冷笑、疯笑、讥笑。
随着129号的情感越来越丰富,两个孩子也越来越喜欢他。萨哈曾经带着一家四口和129号拍了一张“全家福”,129号在照片中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个机器人,他那谦逊的笑容楚楚动人。而且,129号通过萨哈的外形改造后,脸部长相简直就是纳西尔的克隆,照片里的129号和纳西尔真像一对双胞胎。
有一个晚上,夜空还是像往常一样宁静,萨哈和家人也都入睡了,而作为惯例,129号则独自在屋外守候。也许这就是机器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当人类享尽了对白天的贪婪,又在霓虹灯下尽情狂欢之后,不得不进入黑夜的疲软,但机器人则还可以继续欣赏夜空的星辰。
当然,129号并没有怎么闲着,他正在做一些很琐碎的常规工作,测试家庭电压、水压、气压、空气湿度、室内温度,他必须为第二天的“家人”做好很多日复一日的琐事。
突然,129号的示波仪上出现一个闪动,然后是一声巨响划破长空,紧接着不远处一个火焰从地面上升起,这是一个空袭炸弹!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第二个炸弹声响起,然后又一个炸弹声接着响起,最后有一个炸弹落在了萨哈屋子边上,屋子一侧被炸开了一个洞,屋顶坍塌,火焰燃起。
129号看到这突发的情景,马上奔向屋里,他的理性思维告诉他应该先保护孩子,而平时萨哈的模拟内容也是这样强调的。129号很快把两个孩子左右手各一个扛出屋子,放下孩子后,他又跑进去要救萨哈和他的妻子。
萨哈和妻子住的房间恰好是被击中的一角,这时候火势已经很猛,萨哈妻子被落下的建筑物卡住身体,已经在熊熊烈火中挣扎。在这种情况下,129号不仅要进行情感判断,也进行了理性分析,从优先法则来看,他先把萨哈救出,然后再回去解救萨哈的妻子。129号冲进火堆,身上衣服开始燃烧,全身像一个滚烫的火球,但他在火焰中硬是把萨哈的妻子扛出屋子。
在这样的国度,空袭就像家常便饭,说来就来,毫无防备。人们习惯于此,苟安于此,说是偷生也不为过。也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让萨哈对机器人寄托了更多情感,比如机器人的躯体更容易逃生,而如果给这样生存可能更大的机器人赋予情感,那样或许会让这个国度显得更加生动有力。但是,这样的想法始终停留于民间,因为国家从来都只是国家,特别是这个经历了专制之后又处在冲突和战乱中的国家,更需要的东西不是情感,而是有效的集权和绝对的服从,所以萨哈这套理论多少是毫无用武之地的。
萨哈看着妻子紧闭双眼,已经没有了呼吸。萨哈没有掉一滴泪,虽然眼前躺下的就是她自己的妻子,但他知道今天不止一个妻子丧失,今天一定又有很多人的妻子丧失,明天也还会有。他更庆幸的是妻子和自己这半生相濡以沫,似乎这样的离别也算让人充满怀念,而自己的两个孩子也安然无恙。
当萨哈抬头看着129号时,他反倒对一个机器人产生了无法形容的情感,这位冒死救人的机器人如果是一个人,那该是需要什么的情感才能做这样的事。再看看129号的受伤情况,又让人不禁感叹,如果只是一个皮肉之躯怎么可能做到?
萨哈送走妻子,重新把房子修葺一番。他得为129号重做躯体材料并修复一些损伤。129号的毛发、皮肤、指甲都已经被烧没了,但这些都容易重做,只是手臂上一处被金属撞一个洞的伤痕让萨哈很为难。但突然之间,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突发奇想从萨哈脑中迸出——萨哈决定保留这块伤疤,不去修复它。
在萨哈看来,机器人的过于完美和可修复性使得机器人像个机器人,但作为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伤疤,萨哈到此刻已经承认129号是个“人”,而且是个家人,他在内心深处已经这样想过了,所以他要留下这块伤疤来作为印证。
艾迈看到萨哈抚摸着129号手臂上的伤疤,然后告诉萨哈,这里停放的人形机器人都是有故障的,是从前线送回来维修的,但我们面前这一架129号的故障原因很奇怪,因为从他的机器人日记影像来看,这个机器人的故障过程有点类似程序Bug。
飞机上,萨哈从空中俯瞰这座城市,满目疮痍。这种一夜之间的破败使他更加无法接受现代文明的悖论:科技越发达,人类对大地的伤害越迅速,一个城市在一秒之间就可以变成废墟。文明的国家依然卖着他们的虚伪,他们把文明之下看不到的所有矛盾制造成炸弹,扔向这些无辜的小国家。
越是这样想,萨哈越怀疑自己的职业。机器人工程师!这是他小时候的愿望,后来也真的实现了。他制造了无数机器人,帮助了无数人,也为生活带来许多美好。但是,这些表象都像浮云一样瞬间消逝。
直升机降落在机器人实验基地,这是目前整个国家的智能技术核心地区之一,在战争期间主要负责战事中的智能系统控制和机器人作战服务,也是第三战区的总部。这个控制中心可以说是全国废墟中仅存的一个重要堡垒,这还是得益于原来的战略定位,正是因为它原来并不属于军事要塞,所以没有成为空炸的主要对象,现在才得以保存完整。
迎接萨哈的是艾迈教授,也是一名权威的机器人工程师,但是他专攻的方向正好和萨哈相反,他只制造军用机器人,对民用机器人是相对陌生的。
萨哈和艾迈都是世界权威的机器人研究和制造专家,他们的研究方向虽然在表面上是背道而驰的,但在本质上都是围绕图灵的预言在做事——图灵在20世纪50年代曾做出预测:未来的电脑可能会思考。而面对这个预测,萨哈和艾迈各自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做了延伸。
艾迈属于人类优等派,认为机器人再聪明,也必须被设置为只执行简单程序,而不能让他们有感情,因为感情是一种最高的代价,无形而有力量,即使是一个奴隶,只要产生了感情,你也会对他产生怜悯,进而影响工种分配和位置关系,这很显然不符合机器人的作用和地位。
萨哈则属于机器超越派,他相信机器人可以习得人类情感,可以超越人类低等的局限,在他看来,即使有一天机器人反攻人类,他们还是人类的另一种外在形式而已,因为他们是从人脑过渡到机器脑。
萨哈还有一个比较奇妙的理论叫“机器人作家论”,即认为作家是人与机器人的分界线,很多人和很多工作都会被机器人取代,但作家是不会的,而即便有一天机器人也可以写作,那么这个机器人也便不再只是机器人,而是进化成人了。这个理论的言下之意好像在夸奖作家,但却是有道理的,机器越发达的时代,作家的身份地位越重要。我们对机器的畏惧,多数是建立在政治的恐惧之上,而不是人性之中。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念使他们分道扬镳,但在战争时刻,他们又走到了一起。艾迈见到萨哈,耸一下肩膀,然后彼此拥抱一下,真的是很多年没见面了。两人略微寒暄,但是马上进入正题,因为战事在即。
艾迈带着萨哈来到机器人实验室,然后告诉萨哈,那台在执行战争任务时出错的机器人型号和编号是:NS86型129号。
NS86型129号!萨哈脑子里像被电击了一样,竟然是NS86型129号!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会上战场。在萨哈脑海里,129号是他精心制作的一个人形机器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民用机器人,他具备王子气质的长相,优雅的动作,甚至已经习得一些人际礼仪和简单的道德准则。萨哈在他身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也曾经一度把他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
萨哈还记得,那一年夏天,他第一次提出研究机器人情感模拟实验时,遭到了多数人的极力反对,但作为实验室首席工程师的他,是不可能随便放弃一个想法的,于是他买下实验室一个半成品普通民用机器人,并且把他带回家,而这个机器人就是NS86型129号。
他要对129号进行情感模拟,因为他相信机器人如果有了情感,是可以超越人的,而情感模拟的重要场景其实就是生活,所以萨哈把129号带回家里很有必要。那时候萨哈的妻子还在,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一个人形机器人,他就像是一位拥有五口之家的成功父亲。
艾迈带萨哈来到人型机器人的实验室,萨哈惊讶地看到了数量众多的人形机器人都停放在这个实验室里面,而NS86型也不止一个。但是,萨哈在这几个看似没有区别的NS86型机器人中,非常迅速地找到了原来在他家里待过的129号,他径直走向他。艾迈看到萨哈一下子就认出来129号,感到很吃惊。
萨哈知道,在这众多的NS86型机器人当中,他就是129号,也就是原来在他家里待过的。他看到了129号手臂上那个伤疤了,那是一道抹不去回忆的伤疤。
萨哈当年执意把129号带回家后,开始有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对机器人进行各种情感模拟,比如表情与情感关联模拟、礼仪应对模拟、危急处置模拟、道德判断模拟等形式。
在经过不断调整代码、程序测试和修改材质之后,129号在情感习得方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比如在笑容模拟方面,原来只具备僵硬微笑的129号慢慢地学会了坏笑、诡笑、狂笑、假笑、冷笑、疯笑、讥笑。
随着129号的情感越来越丰富,两个孩子也越来越喜欢他。萨哈曾经带着一家四口和129号拍了一张“全家福”,129号在照片中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个机器人,他那谦逊的笑容楚楚动人。而且,129号通过萨哈的外形改造后,脸部长相简直就是纳西尔的克隆,照片里的129号和纳西尔真像一对双胞胎。
有一个晚上,夜空还是像往常一样宁静,萨哈和家人也都入睡了,而作为惯例,129号则独自在屋外守候。也许这就是机器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当人类享尽了对白天的贪婪,又在霓虹灯下尽情狂欢之后,不得不进入黑夜的疲软,但机器人则还可以继续欣赏夜空的星辰。
当然,129号并没有怎么闲着,他正在做一些很琐碎的常规工作,测试家庭电压、水压、气压、空气湿度、室内温度,他必须为第二天的“家人”做好很多日复一日的琐事。
突然,129号的示波仪上出现一个闪动,然后是一声巨响划破长空,紧接着不远处一个火焰从地面上升起,这是一个空袭炸弹!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第二个炸弹声响起,然后又一个炸弹声接着响起,最后有一个炸弹落在了萨哈屋子边上,屋子一侧被炸开了一个洞,屋顶坍塌,火焰燃起。
129号看到这突发的情景,马上奔向屋里,他的理性思维告诉他应该先保护孩子,而平时萨哈的模拟内容也是这样强调的。129号很快把两个孩子左右手各一个扛出屋子,放下孩子后,他又跑进去要救萨哈和他的妻子。
萨哈和妻子住的房间恰好是被击中的一角,这时候火势已经很猛,萨哈妻子被落下的建筑物卡住身体,已经在熊熊烈火中挣扎。在这种情况下,129号不仅要进行情感判断,也进行了理性分析,从优先法则来看,他先把萨哈救出,然后再回去解救萨哈的妻子。129号冲进火堆,身上衣服开始燃烧,全身像一个滚烫的火球,但他在火焰中硬是把萨哈的妻子扛出屋子。
在这样的国度,空袭就像家常便饭,说来就来,毫无防备。人们习惯于此,苟安于此,说是偷生也不为过。也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让萨哈对机器人寄托了更多情感,比如机器人的躯体更容易逃生,而如果给这样生存可能更大的机器人赋予情感,那样或许会让这个国度显得更加生动有力。但是,这样的想法始终停留于民间,因为国家从来都只是国家,特别是这个经历了专制之后又处在冲突和战乱中的国家,更需要的东西不是情感,而是有效的集权和绝对的服从,所以萨哈这套理论多少是毫无用武之地的。
萨哈看着妻子紧闭双眼,已经没有了呼吸。萨哈没有掉一滴泪,虽然眼前躺下的就是她自己的妻子,但他知道今天不止一个妻子丧失,今天一定又有很多人的妻子丧失,明天也还会有。他更庆幸的是妻子和自己这半生相濡以沫,似乎这样的离别也算让人充满怀念,而自己的两个孩子也安然无恙。
当萨哈抬头看着129号时,他反倒对一个机器人产生了无法形容的情感,这位冒死救人的机器人如果是一个人,那该是需要什么的情感才能做这样的事。再看看129号的受伤情况,又让人不禁感叹,如果只是一个皮肉之躯怎么可能做到?
萨哈送走妻子,重新把房子修葺一番。他得为129号重做躯体材料并修复一些损伤。129号的毛发、皮肤、指甲都已经被烧没了,但这些都容易重做,只是手臂上一处被金属撞一个洞的伤痕让萨哈很为难。但突然之间,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突发奇想从萨哈脑中迸出——萨哈决定保留这块伤疤,不去修复它。
在萨哈看来,机器人的过于完美和可修复性使得机器人像个机器人,但作为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伤疤,萨哈到此刻已经承认129号是个“人”,而且是个家人,他在内心深处已经这样想过了,所以他要留下这块伤疤来作为印证。
艾迈看到萨哈抚摸着129号手臂上的伤疤,然后告诉萨哈,这里停放的人形机器人都是有故障的,是从前线送回来维修的,但我们面前这一架129号的故障原因很奇怪,因为从他的机器人日记影像来看,这个机器人的故障过程有点类似程序Bug。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