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788
阅读:6551
发表:2014/5/10
34章 主旋律 小说
《红云白雾》第13章:二
任勤 [北京朝阳区]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3
  第十三章(二)作品名:红云白雾 作者:任勤
  
  
  春播之前,县里就召开了电话会议,要求各公社、各大队要落实“农业学大寨”的精神,在安排生产计划时要坚持“以粮为纲”,各家各户在种自留地时,也要贯彻“以粮为纲”的政策,防止“小生产”现象回头,坚决割掉资本主义尾巴。
  
  建州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号称“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面积本来就很少,又多是一些山坡地,粮食产量很低。往年很多生产队都完不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社员们还要吃国家调拨的“返销粮”。为了扭转这种粮食生产落后的状态,县革委会领导下了决心,要坚决打好粮食生产翻身仗,摆脱农民吃粮还要靠国家调拨、吃返销粮的不正常的现象。
  
  要增加粮食的产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大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但是下面的生产队出于本位主义的考虑,普通社员群众为了个人和家庭利益,还总是想要种一些经济作物。为防止有些生产队隐瞒实情,弄虚作假,县革委会专门下了通知,要求各公社在旱田春播结束之后,派工作组到各生产队进行检查,凡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没有完成计划,而又种植了旱烟、生姜、辣椒、大蒜、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的生产队,都要组织人力,将经济作物的青苗毁掉,然后补种荞麦、小豆、绿豆等适合晚播的杂粮,这叫“拔资本主义苗,播社会主义种”,简称“拔苗播种”。芦苇河公社将“拔苗播种”的任务交给了“‘五·七’连”,由“五·七”干部和知识青年去做这项本地干部不愿干、也干不好的工作。
  
  张长春在公社主持召开了“拔苗播种”工作会议,安排好各大队的任务后,就回到了溪河湾。晚上,他将黎晓华、邱成峰和另一位“五·七”干部王天海叫到自己家里,商量如何在大队开展“拔苗播种”的工作。
  
  “老张,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得别顾及情面,态度要强硬一些,我看多抽几个男知青来做这个工作比较合适。”王天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王叔说的有道理,应该多抽调几个男同学,组成一个‘拔苗’小组,专门做这项工作。”黎晓华本来对这项工作就有些顾虑,王天海的建议恰好符合了她的心理。
  
  “我觉得不能简单的、完全靠强硬手段,也需要做一些细致的思想工作,讲一点策略,‘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吗!否则会激化矛盾的。青苗都长起来了,现在给拔掉谁不心疼啊,尤其是一些大娘、大婶,她们要是连哭带闹的,死活不让你拔,男同学还真就束手无策,再说了,这几天赵炎正领着男同学盖水磨房,安装水轮机,贾俊杰、刘红军他们这些人都抽不出来,我看还得有几个女同学去做这个工作。”邱成峰说了自己的想法。
  
  “邱成峰说的有道理。这样吧,从你们青年点抽出男,女同学各四名,组成一个小组,就叫‘拔苗’小组吧!由王天海同志担任组长,黎晓华和邱成峰担任副组长,怎么样?”张长春用商量的口吻说。
  
  “老张,我基本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建议由邱成峰来担任组长,黎晓华做副组长,我做顾问,这样更有利于开展这项工作。首先,邱成峰有一定的政策水平,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再有,这也是锻炼年轻人的一个机会,作为年轻人即使是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我们俩也能以‘五·七干部’的身份替他做些解释,这样我们就有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吗!”
  
  王天海虽然说得委婉一些,但另外三个人都听出了其中潜在的意思:如果王天海担任组长,一旦工作出现偏差,就会在大、小队领导和“五·七干部”之间造成矛盾,那时也就没有人能充当调节矛盾的“第三方”了,所以张长春便同意了王天海的建议,而邱成峰和黎晓华虽然心里清楚,这是把知青们推到了“拔苗”战斗的火线上,“五·七干部”却退到了二线,但出于对张长春的尊重,也不好再提出反对意见了。
  
  第二天早晨,社员刚刚上工,王天海便和“拔苗”小组的人到地里检查,看看各生产队有没有违规种植非粮食作物的。在溪河湾生产队的集体耕地上,除了按国家计划种植了一些大豆和十几亩烟草外,并没发现有违规种植的经济作物,而在社员家的自留地里却种有旱烟、大蒜、辣椒等明令禁止的经济作物,有的自留地里还种植了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既然发现了问题,就不能手软,在王天海的默许下,邱成峰带领拔苗小组的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将这些违反县里规定的“资本主义苗”拔掉了。
  
  回到村里,检查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房前屋后的菜地时,又发现几乎家家都种植了违规的经济作物,就连王队长家也种了一些旱烟、辣椒和大蒜。邱成峰推开了院门,同学要进到菜园子里拔苗的时候,王婶从屋里冲了出来,挡在了栅栏门前,拼死拼活的阻拦着。
  
  “怎么,不让人活了!老头子要抽烟,又不像每月都发饷的城里人那么有钱,能去买‘洋烟卷’,种几棵烟自己抽就犯法了?栽几头大蒜,过年杀猪吃个酸菜血肠白肉,谁家不捣点蒜酱?栽几棵辣椒,冬天腌点辣白菜,这都算犯法了?真没有讲理的地方了。”说着说着,她抹起了眼泪。
  
  黎晓华和林秋月急忙上前,一左一右的扶住她,好言劝解着。
  
  王婶这一哭一闹,惊动可不小,左邻右舍、前后院的大娘、大婶和大嫂子们都围了过了。五、六个妇女一起闹了起来,高洁和肖日萌也赶忙上前劝解,但无论怎么劝都劝不住。
  
  面对着混乱的场面,邱成峰是既同情又无奈,他试探着对王天海说:“王叔,我看算了吧!王婶说的也有道理,家家都不容易,平时生活都挺苦的,缺油少盐的、没钱买就没办法了,做菜时放点葱、姜、蒜、辣椒什么的,不就图个饭菜有点滋味吗?”
  
  听邱成峰这样说,王天海忙着把黎晓华叫了过来,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做些让步:各家房前屋后菜园子里的烟苗、蒜苗、辣椒苗等就不拔了,马上抓紧时间再到北崴子去检查。又哭又闹的几个妇女这才消停下来。
  
  北崴子村南,马书记正在和社员们在一块水田里补插秧苗,看到王天海和七、八个知青走过来,他光着脚就迎了上来。
  
  “马书记,旱田都种完了,水田插秧也快完成一半了吧?”王天海主动打着招呼。
  
  “一半倒是有了,可是这不还得返工吗?”马书记语气里带点埋怨,但又不知是埋怨谁。
  
  “插秧怎么还返工呢?”
  
  “这块田是最早插的秧,不知是什么原因,缺苗也最多,只好再补补苗了。”
  
  “这就叫‘欲速则不达’,插秧太早,再遇上‘倒春寒’,必然会伤苗。”王天海凭想象为他找出了一个并不确定的理由。
  
  “听说知青们这些天在忙着建什么水轮机,你今天和邱成峰他们到我们北崴子来干什么?”
  
  “马书记,临过来时,张长春连长让我先跟你简单汇报一下,根据县和公社‘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的指示,我们要到各生产队检查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看看有没有违反‘以粮为纲’方针政策、私自种植经济作物的。过一会,他会过来跟你详细介绍公社会议精神的。”
  
  “那好吧!等我把鞋穿上,陪你们转一转。”马志强说着哈腰去拾地上的鞋。
  
  “不用了,马书记,你忙你的吧!黑脸包公我们来唱,你和我们一起去,乡里乡亲的都很熟,有些事反倒不好办。”
  
  见王天海不愿自己介入此事,马志强便对几个知青说:“那就多辛苦你们了,要抓紧时间,把上级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北崴子的人口少,耕地也少,经检查,这里的情况和溪河湾的情况差不多。自留地里发现了一些违反政策的青苗,很快就被拔掉了, “拔苗”小组又到各家房前屋后去检查。由于有了之前在溪河湾的教训,所以这种检查只是为了造一些声势,对于菜园子里究竟都种了些什么,大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当走马观花似的走到一家房后菜地时,林秋月意外的看到了一种从没见过的植物,她拉了拉高洁,好奇的说:“这是什么东西?”
  
  “没见过!”高洁似乎对此并不怎么感兴趣。
  
  这时,其他人也都走了过来,蹲下身看着这种不常见的植物,王天海拔下一棵仔细看了看说:“这是罂粟!也就是当地人说的大烟。”
  
  邱成峰从没见过罂粟,但对于“罂粟”这两个字他却早已熟记在心。上小学时,语文课本里就有一篇节选自苏联作家茹尔巴所写的小说——《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的课文,叫《田野上的罂粟为什么开红花》,里面讲的是一个叫丹柯的年轻人,带领乡亲们反抗压迫的故事。丹柯被统治者抓住后,用皮鞭抽他、用棍棒打他,但他毫不屈服,他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田野上,在鲜血滴落的地方,就开出了一朵朵鲜红的罂粟花。
  
  学过这篇课文以后,在邱成峰的心目中“罂粟花”就是一种承载着勇敢、正义和圣洁的东西。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他知道了鸦片战争,也知道了罂粟与鸦片的关系,但在情感深处仍将罂粟花和鸦片归于对立的两极:罂粟花代表的是圣洁和美好,而鸦片代表的却是龌龊和邪恶。现在这集圣洁和邪恶于一身的东西,就展现在自己的眼前,面对它,被唤起的究竟是何种情感,是应当虔诚的欣赏她,还是无情的铲除它?情感上的矛盾,导致了思维的混乱和态度的 暧昧 。
  
  “大烟花是国家明令禁止私人种植的,必须得拔掉!”黎晓华的态度鲜明。
  
  “你们不能拔!”一个苍老、低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大家都本能的回过头,一位看起来年纪能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正站在他们身后。
  
  “大爷,这是毒品,国家是禁止私人种植的。”林秋月轻声的对老人说。
  
  “我不管什么毒品不毒品的!我有齁痨病,冬天犯病时喘不上气来,用水冲点烟膏喝下去,就能挺一阵子,如果没有这东西,犯病时我就得憋死。”老人的语气很强硬。
  
  “老人家,您有病可以到赤脚医生那儿开点药吃,种这种东西那可是犯法的。”
  
  王天海耐心的解释着,同时示意邱成峰和黎晓华赶紧领着大伙动手拔。
  
  几个人一拥而上进了园子,七手八脚的,不一会儿功夫,一片罂粟苗便都拔光了。
  
  老人看到这种情况,先是愣了一会儿,随后浑身颤抖起来,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又突然一转身,跌跌撞撞的跑开了,嘴里还喊着:“小兔崽子们,看我怎么跟你们算账!我这是阎王爷老了,不拿鬼了。”
  
  看老人被气跑了,大家也担心出现意外,赶紧从园子里出来了。出于多年来对罂粟花的一种美好的情感,邱成峰有意的保留下两棵完整的罂粟苗,他用一捧土包住罂粟苗的根,托在手里。
  
  “成峰,你还留两棵大烟苗干什么?”张保忠不解的问。
  
  “带回青年点栽上,秋后看一看开放的罂粟花到底是什么样子。”
  
  “你这不是贻人口实吗?‘拔苗’小组的组长,把‘资本主义苗’移栽到自己的地里,是不是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啊?”平时少言寡语的吴文甫提醒他。
  
  “文甫说的对,这事没人提就没什么事,一旦有谁和你过不去,提起来可就是个事。”于文成也在劝阻邱成峰。
  
  “我只想看看罂粟花,又不想要大烟,大不了等开过花,没结果实的时候,我就把它拔了。再说了,青年点的这些哥们都不是背后鼓捣事的人,谁能跟我过不去?”邱成峰有时会表现的莫名其妙的固执。
  
  王天海领着大家一起往回走。刚走到村口,就看到刚才的那位老人在四、五个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其中有马书记和北崴子小队的钱队长,马书记正掺扶着老人,钱队长加快脚步迎了上来。
  
  “老王,这是怎么回事?把老爷子气成这样。”
  
  “钱队长,是这么回事,这位老爷子在自家房后园子里种的大烟被我们拔了,他生气跑开了,我们也怕出什么意外,就赶紧跟了过来。”
  
  说话的工夫,马书记已经掺着老人走了过来。经过王天海身边的时候,脚步也没停,只简单的打了个招呼:“这就回去呀?”
  
  “啊!回去。马书记你们再做做老爷子的工作。”王天海又回头叮嘱了一句。
  
  “老王,你知道这老爷子是谁吗?他是马书记的爷爷,也是大队张主任的老丈人。”钱队长的语气里带着埋怨。
  
  “你说什么?老爷子是马书记的爷爷,张主任的岳父!”王天海吃惊的问。
  
  知青们也有些吃惊。
  
  “老钱,你替我们向马书记解释一下,种大烟是违法的事,我们也只能这么做。”王天海很无奈的对钱队长说。
  
  “有什么好解释的,从道理上讲,你们一点错都没有!可是老爷子离开这东西就可能过不了冬······唉!算了。”钱队长一跺脚,随后面的几个社员一起走了。
  
  “拔苗”小组的人都愣在了那里。正在这时,张长春从南边走了过来。
  
  “老张,你过来了?”王天海迎上前去问。
  
  “过来向马书记传达一下‘拔苗播种’工作会议的情况。”
  
  “老张,有件事我得向你汇报一下!我们过来的时候,正好碰见马书记和几个社员在地里补插稻苗,我就简单的向他说了一下‘拔苗播种’的事,听完后,他还说要跟我们一起到村里检查,考虑到他家就住在北崴子,和这里的社员太熟了,有些事不好办,我就劝阻了他。进村后,我们检查到一家菜园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大烟苗,尽管遭到了一个老爷子的阻拦,我们还是给拔掉了,结果给老爷子气的够呛,跑到马书记那儿告了我们一状,事后我们才从钱队长那儿知道,老爷子是马书记的爷爷,因为患哮喘病,他才种些大烟以备急用。老张,你说这事怎么办?”
  
  张长春沉默了一会说:“今天马书记那儿我也不去了,咱们回去吧!这事以后我来解决。”
  
  “张叔,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这事处理好?”黎晓华显然是很有顾虑的。
  
  “我找一下在卫生部门工作的老战友,搞一点止疼片、杜冷丁之类的药,送给马老爷子。这些药也都有麻醉、镇定和止疼的作用。”
  
  “这倒是个好办法,我们既按上级的要求秉公办了事,又解决了马老爷子患哮喘病的难题,马书记就不会有什么想法了。”
  
  黎晓华的顾虑打消了一些,其他人紧张的情绪也放松了许多。
  
  在回溪河湾的路上,邱成峰想起了一件事,他凑到张长春身边说:“张叔,今天是周日,晚上应该是‘读书会’活动的时间。”
  
  下乡插队一年多来,知青中具有“周”观念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邱成峰却是这少数人中“周”观念较强的人,他记得今天是星期日。
  
  在溪河湾,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随着节气的变化而进行的,人们除了能清楚的记得立春、雨水、惊蛰······这二十四节气外,还不会忘记的就只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自己农历的生日了,至于城里人享有的新年、“五·一”、“十·一”这些法定假日,山沟里的人并不太重视,而像“星期”和“周”这样的概念,他们几乎没有,因为那只是县城和镇里拿工资的职工、干部专有的东西。知青们来这里插队已经一年多了,他们也渐渐的淡漠了“周”的概念。
  
  邱成峰经常到大队部看报纸,他注意到邮递员总是在星期五来溪河湾,前天他见到了邮递员,并到大队部看了报纸,所以他知道今天是星期日。
  
  “我也正想说这事呢,中午你们把这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归纳、整理一下,晚上我们集中起来进行讨论!”张长春给他布置了任务,然后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对了,赵炎为什么没参加‘读书会’?”
  
  “为这事我前几天曾和他谈过一次,他说的很含糊,也许和他正忙于搞‘水轮机’的事有关。据我所知,他近一段时间所看的书主要是一些科技类的,还有一些日文杂志,也可能是他所看的书,与我们‘读书会’所重点关注的社会科学的内容有所差异,因此他才没有主动要求加入‘读书会’吧。”邱成峰向张长春做着解释。
  
  “其实赵炎本是文、理兼优的,可是自从插队以来,他却明显的‘重理轻文’了,这可能和他父亲的所谓‘历史问题’有关。”高洁猜测着。
  
  高洁的猜测是对的,对此邱成峰比她更清楚,只不过出于某种考虑,他对和赵炎谈话的内容做了一些保留。确实,赵炎之所以没有参加“读书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父亲身份的问题,他曾对邱成峰毫无保留的说:自己的父亲原本是一位工程师,在清理阶级队伍时却被定为“历史 反革命 ”,现在自己和赵艳成了“黑五类”子女,虽然还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字——“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但实际上,在政治方面是很难有什么造就的,弄不好一旦出点什么问题,是很容易与父亲的“历史问题”联系起来、被“上纲上线”的,而“读书会”本身是带有一些政治色彩的,因此自己和妹妹赵艳才抱着“自知之明”的态度,对其有意的“敬而远之”。
  
  “其实,赵炎和赵艳不必这样,党的阶级路线是有成分论,但不唯成分论,重在个人表现。当然,参不参加‘读书会’是自觉自愿的,他什么时候想好了,随时都可以加入。”张长春希望赵炎和赵艳能参加“读书会”,同时也很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理。
  
  吃过晚饭,在邱成峰的催促下,报名参加了“读书会”的几个男同学一起来到了大队部,在院子里,就看到西屋有晃动的灯光。一进西屋,看到张长春正站在板凳上,提着一盏马灯往梁柁上挂,可能是灯罩刚刚擦拭过,并且添满了油,所以灯光显得比往常要亮。令邱成峰他们意外的是,南炕沿坐着三个陌生的女知青。看到进来了六、七个男生,三个女知青礼貌的站了起来。张长春挂好了灯,从凳子上下来,刚要给他们相互介绍,黎晓华和几位女同学进来了,看到站在屋里的三个女生,黎晓华惊喜的叫起来:“雪梅!你怎么来了?”
  
  “啊,我来了!不欢迎吗?”一个梳短发的女生向前跨了一步。
  
  黎晓华赶紧挤到男同学的前面,迎上去,伸出两手,拉住了短发女生的双手。
  
  “欢迎,当然欢迎了!”
  
  梳短发的女生就是东岭坡的战雪梅,黎晓华去年在县里的知青代表座谈会上就认识了她。黎晓华向本队的同学介绍了战雪梅,战雪梅又向大家介绍了东岭坡的另外两个女同学,一位叫杨红,一位叫王惠琴。
  
  寒暄过后,女生都坐到了南炕,男生都坐到了了北炕。
  
  张长春站在地中间,向两边看了看,然后解释道:“几天前去公社开会,遇见了战雪梅。雪梅听说咱们组织了‘青年读书会’,也想来参加,我当时没答应她,没想到她回东岭坡后,在她们青年点组织了一个‘坤华女子读书会’。今天中午,雪梅给我来电话,说要请我做她们的辅导员,还说晚上要来我们这里,一方面是来祝贺我们‘青年读书会’的成立,另一方面也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下,今后两个读书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事情。这不,她们三个真的就来了。”
  
  听张长春这么一说,大家都很高兴,一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最后双方商定:“青年读书会”和“坤华女子读书会”各自独立开展读书活动,集体活动的时间都定在星期日晚上,集体活动时,双方都可以自由派代表参加对方的活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是两个读书会的联席活动日,因为东岭坡青年点都是女生,所以每逢联席活动日,“青年读书会”的人要到东岭坡去,张长春作为两个读书会的辅导员,也要参加联席活动。
  
  活动方式的问题确定之后,开始进行讨论,早有准备的高洁首先发了言,她说:“最近我看了恩格斯所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并对我国的人民公社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进行了一番思考。我国的‘人民公社’制是从1958年开始的,根据最初的设想,人民公社是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社会基本单位。实际上,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公社’制度,在中外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例如:古代的‘氏族公社’、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新和谐公社’、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巴黎公社’等,这些‘公社’制的社会组织形式,由于是建立在原始、低下、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的、或者是因为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以最后都消亡或失败了。
  
  “在 文化大革命 中,革委会制度确立之前,上海也有人提出要实行‘公社’制,并建议要成立‘上海公社’,后来这一建议被否定了,最终没能实行,但这足以说明,‘公社制’在历史上不止一次的出现过,并被相当数量的人们所认可。
  
  “今天,我们的农村人民公社,本应是一种综合的农村基层组织,既所谓的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共产主义低级形式,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在其发展过程中,却演变成了今天这样一种几乎是只有单一农业的、政社合一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了,而城市的‘人民公社’作为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则完全政权化了。现在城乡的这种‘人民公社’是否还是本来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的低级形式?我是存在着一些疑问的。”
  
  “高洁叙述的历史脉络清楚,理论分析透彻。”邱成峰对高洁的发言表示认可、也产生了兴趣,所以马上就接上了话。
  
  “任何一种‘公社’形式,都具有共产主义因素,这一点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公社’这两个字,其实可以解读为‘公有制’的‘社会’、或‘公共’的‘社会’。‘氏族公社’是原始的共产主义形式;‘新和谐公社’是空想的社会主义形式;‘巴黎公社’是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形式;现今我国的‘人民公社’也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层组织,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在人民公社体制内,它所掌握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山林、大型机械,骡马牲畜等都归集体所有,但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初级的、或者叫低级的共产主义形式,所以它仍然具有某些私有制的残留,比如现在的‘自留地’、‘自留畜’等就属于私有制的残留,对于这种‘残留’,在当今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应该干涉其所有者去行使‘支配权’和‘使用权’。”
  
  “邱成峰,如果照你这么说,那有一个问题我就不明白了,社员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养鸡、养鸭和养猪,那为什么就不能自主决定在自己的‘自留地’里是种玉米还是种旱烟,是种茄子还是种辣椒呢?想起今天‘拔苗’的事情,我总感觉有些不妥。”谁都没想到,林秋月会提出一个触及现实政策的棘手问题。
  
  张长春正在想怎样向她解释这一问题的时候,战雪梅抢先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自留地和自留畜,确实是党和国家政策允许的一种私有制形式。从一般的道理上讲,既然是党和国家政策允许的,就不应当再受到什么限制,而要允许社员自由的支配、自由的使用。但是列宁说过,‘一般寓于个别之中’,所以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的名称叫‘中国GCD’,GCD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现今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度,正是朝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步骤。至于现阶段允许自留地和自留畜的存在,这并不是我们赞许私有,更不是鼓励和发展私有制,这只不过是在与私有制斗争的过程中,一种策略上的妥协和权益之计,相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共产主义觉悟的提高,我们时刻准备着取消和废除这种私有制的残余,所以,即使在现阶段,我们也不能任其发展,而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限制,以促进公有制因素的发展壮大,并逐渐的消减私有制因素,以至于最后完全消灭私有制。当然,这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而放松了当前应做的工作,‘拔资本主义苗’就是我们现在应当做的、一个有政治远见的工作。”
  
  战雪梅的发言,令张长春十分满意,他确信,这足以能说服林秋月以及和她有同样疑问的人了。
  
  邱成峰似乎也接受了战雪梅的观点,但同时又存在着某种认识上的差异,他一时有些理不出头绪······。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学生
    sep
  • 学生
    Ear
  • 学生
    zli
  • 学生
    公孙诗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2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红云白雾(主旋律)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狗与老人(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青花梅瓶(主旋律)
花开迟暮(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蓝色游戏(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贾家村修路记(主旋律, 农村)
十八岁的青春(主旋律, 校园, 农村)
代号:3(主旋律)
东北的小山村(主旋律, 校园, 农村)
合同恋情(主旋律, 校园, 农村)
乡村爱情(主旋律, 校园, 农村)
近邻(小小说)(主旋律)
抛锚(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