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7957
阅读:8777
发表:2018/1/18 修改:2018/3/1
20章 主旋律,历史 小说
《我是人间惆怅客》第2章:慕青云
1
2
3
4
5
6
7
8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B-00168】
顺治于养心殿批阅奏折,已过了一个时辰。他双手一摊,长叹一声,用舌头舔了舔嘴唇,似口渴的样子。
吴德仁赶忙上前,为顺治倒了一杯茶,躬身双手捧着茶杯递了过去,轻声说:“皇上,请用茶。”
顺治左手接过茶杯,右手用杯盖拂了拂茶叶,押了一口,咂咂嘴:“嗯!今儿茶的味道甚是清香,内务府新送的?”
吴德仁回道:“回皇上,是銮仪卫云麾使明珠大人用花瓣上的晨露为皇上煮的茶。”
顺治点头:“难怪,我道怎么有花瓣的香气,真是用心了。”顺治停顿一会儿,“銮仪卫云麾使明珠,你们很熟吗?”吴德仁刚要张口……
小太监刘心进来,打个千,说道:“禀皇上,遏必隆大人求见!”
遏必隆来到养心殿,是有事回禀皇上。顺治曾命他操办御花园扩建之事。皇上允道:“让遏中堂近前说话!”遏必隆听传,躬身进殿,双手一甩马蹄袖,头在方砖上磕了三下,朗声启奏:“奴才遏必隆恭请圣安!”
“遏中堂平身,今儿见朕有何事要奏?”顺治故意问。遏必隆起身,说:“回禀皇上,御花园工程已告竣,只等皇上瞧了,如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顺治听了,不禁双眉一挑,赞道:“当真!遏中堂果不负朕重望!若办好了这差事,朕重重赏你!”遏必隆又是一叩:“奴才谢主隆恩!”
顺治一听御花园已扩建完毕,心想:“娘娘要是知道了定会欢喜。”顺治本想先去瞧一瞧,可他看了看御案上堆积的奏折,又有些犯难。他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说道:“朕这几日事繁,无片刻空闲,待事情结了再去不迟。”遏必隆劝道:“皇上龙体要紧,要多多节劳才是!”“朕知道了,不如你先给朕讲讲怎么改造的,都添置了些什么?”顺治退而求其次。
“嗻!”遏必隆从袖中取出一张御花园的改造图样,双手呈给皇上。吴德仁取过来送到顺治手边,顺治接过图样,仔细瞧着,改造过的地方都画着明显的标记。
遏必隆见皇上阅图,便解道:“尊万岁的旨意,园中移了些新培植的洛阳牡丹;池子扩了,清了於,也注了水,里面还值满了荷花;池周修了白石护栏,池的东面建了一座小桥,通向池心,便于观赏荷花。小桥上面修了一座亭子,亭子不知题以何名为妙?”
顺治边阅图边说:“好!待朕得空去瞧瞧。”
顺治瞟了一眼自鸣钟,已是午时初刻,他忽然想起答应陪董鄂妃用午膳。
于是忙道:“爱卿,朕还有事,今儿先到这里。”
遏必隆躬身退了几步,转身离开了养心殿。
一日,明珠刚进乾清门,迎面就碰上了吴德仁。明珠忙招手:“真巧!公公来这里有何贵干?”
吴德仁哂道:“世上哪有这巧的事?我是专程来寻大人的。”说着,四下张望一番,拉明珠到癖静一点的地方,说道:“大人,有戏!昨儿我寻机会向皇上提了大人的事,皇上说了几个字……”明珠急着问:“哪几个字?”吴德仁模仿黄帝的腔调,说道:“朕觉着此人可用。”明珠感激地说:“有劳公公了!”他从衣袖里抽出一张银票,塞到吴德仁手里,“大恩不言谢,往后有用到明珠的地方,公公不要客气!”吴德仁把银票塞到袖子里,满脸堆笑:“大人客气了,往后日子长着呢!此地不可久留,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见吴德仁急着要走,明珠也未挽留。他只好说道:“公公慢走!”
明珠见吴德仁已走远,转身去了侍卫处。
明珠回到府上,吃完饭,他靠在大迎枕上,点上烟,抽了几口,慢条斯理地说道:“升职的事有消息了。”觉罗氏听到这话,就像听玩笑一样,问道:“哪有这么快?吴公公亲口告诉你的?”明珠瞧了觉罗氏一眼,反问:“怎么你不信?”觉罗氏不屑地说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对他知底细吗?”
明珠又抽一口,想了片刻,说道:“我估摸着错不了,虽说吴公公毛病不少,可他能在皇上大臣之间行得如鱼得水,就凭这本事,我断定事黄不了。就算退一步讲,这求人办事哪有板上钉钉的,总得讲个天时地利人和,成不成还要看造化。”觉罗氏呛道:“这造化要是不渡人,我们的银子岂不是打了水漂?”
“你怎么就不会往好处想想?就算这次没成,他拿了咱们的银子就算交了朋友,往后府里府外,求人的地方多着呢。”明珠顶了一句。
又过了几日。乾清门前,明珠远远见到吴德仁,便招手:“吴公公!”
吴德仁听有人唤自己,回头见明珠站在一箭远的地方,两人相对而行走到一起。
明珠先开口问:“吴公公忙着去哪里?”吴德仁苦着脸,说道:“大人,您不晓得,这几日董娘娘染疾,说是产后烙下的老毛病,用了几日药也没见好转。皇上一筹莫展,什么事都没心思做,就守在董娘娘身边,连太后劝也没用。皇上可下了死令了,再医治不好,有人就得……”吴德仁用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大人的事还是缓一缓,这当口,谁触那眉头。”说完,便急匆匆地走了。
回到府里,明珠没有说话。觉罗氏问道:“老爷,提职的事怎么样了?这几日也没听你提。”明珠叹口气:“唉!天有不测风云,董娘娘病了,皇上没心思顾及其它。”觉罗氏心里咯噔一下,说道:“我就说事情没那么容易。娘娘得的什么病?”明珠回道:“听说是产后落下的老毛病。服了几日药也没见效。”
采薇在一旁听到这话,便道:“老爷、夫人,巧了,我祖上传下一个医治此病的秘方。”
一听有秘方,明珠腾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揪住采薇的胳膊,焦急地问:“秘方在哪里?”“你祖上是行医的,怎么没听你说起过?采薇,你可不能打诳语。他人也就罢了,这是给皇上的宠妃治疾,如有半点差池引龙颜大怒,咱们明府上下可要菜市口见了。”觉罗氏提醒采薇。
经她这么一吓唬,采薇变得犹豫不决。
明珠看这情形心里又紧又热,他先稳定一下情绪,安慰采薇道:“别急,慢慢说!”
采薇这才定了定神,回忆说:“我祖上世代行医,听我父亲说,‘前明时,我爷爷曾到宫里给皇上的妃子瞧过病,好像和董娘娘染同样的疾症。后来,皇上还赏了不少银子。’”
吴德仁赶忙上前,为顺治倒了一杯茶,躬身双手捧着茶杯递了过去,轻声说:“皇上,请用茶。”
顺治左手接过茶杯,右手用杯盖拂了拂茶叶,押了一口,咂咂嘴:“嗯!今儿茶的味道甚是清香,内务府新送的?”
吴德仁回道:“回皇上,是銮仪卫云麾使明珠大人用花瓣上的晨露为皇上煮的茶。”
顺治点头:“难怪,我道怎么有花瓣的香气,真是用心了。”顺治停顿一会儿,“銮仪卫云麾使明珠,你们很熟吗?”吴德仁刚要张口……
小太监刘心进来,打个千,说道:“禀皇上,遏必隆大人求见!”
遏必隆来到养心殿,是有事回禀皇上。顺治曾命他操办御花园扩建之事。皇上允道:“让遏中堂近前说话!”遏必隆听传,躬身进殿,双手一甩马蹄袖,头在方砖上磕了三下,朗声启奏:“奴才遏必隆恭请圣安!”
“遏中堂平身,今儿见朕有何事要奏?”顺治故意问。遏必隆起身,说:“回禀皇上,御花园工程已告竣,只等皇上瞧了,如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顺治听了,不禁双眉一挑,赞道:“当真!遏中堂果不负朕重望!若办好了这差事,朕重重赏你!”遏必隆又是一叩:“奴才谢主隆恩!”
顺治一听御花园已扩建完毕,心想:“娘娘要是知道了定会欢喜。”顺治本想先去瞧一瞧,可他看了看御案上堆积的奏折,又有些犯难。他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说道:“朕这几日事繁,无片刻空闲,待事情结了再去不迟。”遏必隆劝道:“皇上龙体要紧,要多多节劳才是!”“朕知道了,不如你先给朕讲讲怎么改造的,都添置了些什么?”顺治退而求其次。
“嗻!”遏必隆从袖中取出一张御花园的改造图样,双手呈给皇上。吴德仁取过来送到顺治手边,顺治接过图样,仔细瞧着,改造过的地方都画着明显的标记。
遏必隆见皇上阅图,便解道:“尊万岁的旨意,园中移了些新培植的洛阳牡丹;池子扩了,清了於,也注了水,里面还值满了荷花;池周修了白石护栏,池的东面建了一座小桥,通向池心,便于观赏荷花。小桥上面修了一座亭子,亭子不知题以何名为妙?”
顺治边阅图边说:“好!待朕得空去瞧瞧。”
顺治瞟了一眼自鸣钟,已是午时初刻,他忽然想起答应陪董鄂妃用午膳。
于是忙道:“爱卿,朕还有事,今儿先到这里。”
遏必隆躬身退了几步,转身离开了养心殿。
一日,明珠刚进乾清门,迎面就碰上了吴德仁。明珠忙招手:“真巧!公公来这里有何贵干?”
吴德仁哂道:“世上哪有这巧的事?我是专程来寻大人的。”说着,四下张望一番,拉明珠到癖静一点的地方,说道:“大人,有戏!昨儿我寻机会向皇上提了大人的事,皇上说了几个字……”明珠急着问:“哪几个字?”吴德仁模仿黄帝的腔调,说道:“朕觉着此人可用。”明珠感激地说:“有劳公公了!”他从衣袖里抽出一张银票,塞到吴德仁手里,“大恩不言谢,往后有用到明珠的地方,公公不要客气!”吴德仁把银票塞到袖子里,满脸堆笑:“大人客气了,往后日子长着呢!此地不可久留,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见吴德仁急着要走,明珠也未挽留。他只好说道:“公公慢走!”
明珠见吴德仁已走远,转身去了侍卫处。
明珠回到府上,吃完饭,他靠在大迎枕上,点上烟,抽了几口,慢条斯理地说道:“升职的事有消息了。”觉罗氏听到这话,就像听玩笑一样,问道:“哪有这么快?吴公公亲口告诉你的?”明珠瞧了觉罗氏一眼,反问:“怎么你不信?”觉罗氏不屑地说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对他知底细吗?”
明珠又抽一口,想了片刻,说道:“我估摸着错不了,虽说吴公公毛病不少,可他能在皇上大臣之间行得如鱼得水,就凭这本事,我断定事黄不了。就算退一步讲,这求人办事哪有板上钉钉的,总得讲个天时地利人和,成不成还要看造化。”觉罗氏呛道:“这造化要是不渡人,我们的银子岂不是打了水漂?”
“你怎么就不会往好处想想?就算这次没成,他拿了咱们的银子就算交了朋友,往后府里府外,求人的地方多着呢。”明珠顶了一句。
又过了几日。乾清门前,明珠远远见到吴德仁,便招手:“吴公公!”
吴德仁听有人唤自己,回头见明珠站在一箭远的地方,两人相对而行走到一起。
明珠先开口问:“吴公公忙着去哪里?”吴德仁苦着脸,说道:“大人,您不晓得,这几日董娘娘染疾,说是产后烙下的老毛病,用了几日药也没见好转。皇上一筹莫展,什么事都没心思做,就守在董娘娘身边,连太后劝也没用。皇上可下了死令了,再医治不好,有人就得……”吴德仁用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大人的事还是缓一缓,这当口,谁触那眉头。”说完,便急匆匆地走了。
回到府里,明珠没有说话。觉罗氏问道:“老爷,提职的事怎么样了?这几日也没听你提。”明珠叹口气:“唉!天有不测风云,董娘娘病了,皇上没心思顾及其它。”觉罗氏心里咯噔一下,说道:“我就说事情没那么容易。娘娘得的什么病?”明珠回道:“听说是产后落下的老毛病。服了几日药也没见效。”
采薇在一旁听到这话,便道:“老爷、夫人,巧了,我祖上传下一个医治此病的秘方。”
一听有秘方,明珠腾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揪住采薇的胳膊,焦急地问:“秘方在哪里?”“你祖上是行医的,怎么没听你说起过?采薇,你可不能打诳语。他人也就罢了,这是给皇上的宠妃治疾,如有半点差池引龙颜大怒,咱们明府上下可要菜市口见了。”觉罗氏提醒采薇。
经她这么一吓唬,采薇变得犹豫不决。
明珠看这情形心里又紧又热,他先稳定一下情绪,安慰采薇道:“别急,慢慢说!”
采薇这才定了定神,回忆说:“我祖上世代行医,听我父亲说,‘前明时,我爷爷曾到宫里给皇上的妃子瞧过病,好像和董娘娘染同样的疾症。后来,皇上还赏了不少银子。’”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