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1797
成片时长:每集约35分钟
阅读:8248
发表:2021/1/25
2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民国十八年》第1-3集
免费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委任状
庆阳县保安司令谭世麟改旗易帜,弃暗投明,愿协助国民军维持地方秩序,特委任谭世麟为:
西北国民军第六旅旅长
陇东清乡剿匪司令
民团总指挥
宋哲元
谭世麟喜气洋洋站起,向特使行礼。下面一片掌声。
3 庆阳城门外 日
陈珪璋回到庆阳。
他远远望去,见两个哨兵站在城门两边。
城门洞外,贴着一张告示,几个人围着看。
陈珪璋凑上前也看,只见上面写着(画外音):
缉捕令
为肃清前甘军残余,维持地方治安,特令各城门路口岗哨,缉捕甘军谢有胜部连长、黄得贵部副官陈珪璋。
国民革命军宋哲元部第六旅旅长
陇东清乡剿匪司令
民团总指挥
谭世麟
陈珪璋看后,又看城门洞,看自己熟悉的城墙,无可奈何地离开。
4 字幕
民国十七年(1928)。春。连续几年的旱灾更为严重。
5 路上 日 外
陈珪璋随着逃荒的灾民流离转展。
他坐在路边一处土堆上,看着路上三三两两不断走过的饥民,想着自己的遭遇,一股悲愤之情在胸中翻腾,将随手在地上拾起的一根木棍狠劲折断。他又伸手到搭裢中找吃的,只掏出几块馍馍渣。
陈珪璋(长叹、自语):唉——乞食求活尚且不能,报仇雪恨谈何容易!
6 日 外
陕北保安县下关一带。
一处门额上写有“义盛和”的油房。油房内的工人正在干话。
这是一种粗笨费力的古老的榨油设备。油房的另一边,一妇人正看着蒙住眼的毛驴拉着石磨推油料。掌柜在帐房算帐。
伙计(走进房间,向掌柜):大掌柜,有一个逃难的,要来油房干活。
掌柜:你给他说,油房现在不要人。
伙计出去一会,和陈珪璋一起又走进来。
伙计:大掌柜,这个人说什么也不走,还要亲自来见你。
掌柜:嗯——(抬头,注视陈珪璋)。
只见陈珪璋生的中等身材,肢强体健,赤红脸盘,络腮浓须,粗眉上翘,双目黑而明亮。浑身上下透出一种豪爽和胆气,有种行事果决和过人的气派。
陈珪璋:掌柜的,你就给我一碗饭吃吧,我干活可以顶两三个人。
掌柜(沉思):念起你是逃难人,干几天可以,时间长不行。
7 油坊内 日
陈珪璋开始和榨油工人一起干活。
窑洞内,一根长而粗壮的油梁,一头吊着大碌碡,一头在横梁下往进不断打的逼锲子,直到把碌碡掉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梆梆声,挤压放在下面的油驮,压榨出油流入缸内。
8油坊内 日
陈珪璋正在干活。
场主查看油房,见陈珪璋非受苦人形象,又满脸心思,脸上愁云密布,怀疑其有隐情。
场主(向陈珪璋招手):喂,你跟我来一下!
陈珪璋心里有些叽咕,放下活路跟着场主来到账房间。
9 日 内
场主:我看你不像受苦人出身,是不是有啥事情跑了出来?
陈珪璋为人直爽,度其不存恶意,遂俱告身世并吐露其志。
陈珪璋(长叹一声):唉——我二叔父陈俊,光绪辛卯科武举,曾任碾伯营都司,提标左营守备,随董福祥部进京抵抗八国联军,有军功,并能作诗,善隶书,清亡后回家。
我父亲陈杰,光绪甲午科武举,曾任庆阳卫哨官,因与其上司游击将军不谐而辞归务农。民国十五年,陕军姜鸿漠进犯庆阳,团总谭世麟逃走,我组织城内百姓自卫,兵不血刃,退贼保城。谁知竟因功惹祸,被团总逼走,先投甘军谢有胜,因战斗勇敢,被提拔当连长,后谢有胜兵败,又投黄得贵,被命为副官,黄部又失利,只身回到庆阳。团总谭世麟迎降国民军,升任旅长,设卡阻我进城,还以肃清甘军残余缉捕我。
10 闪回
赵文华(双手在嘴上等了个话筒):大家不要慌,跟我们一起守城!
陈珪璋(对李福禄):走,把那两台土炮推到南城墙上。
大街小巷有人喊:赵文华陈珪璋组织守城了,大家不要走,快上城垛去!
慌乱和准备逃跑的群众,一时稳定下来,以青年人为首,纷纷拿起枪械,走上城墙。
南城门外远处,陕军姜鸿漠部已经杀来。
陈珪璋:大家躲在城垛后,不许闪面,听从统一指挥。
11 陕军来到城南,见庆阳城山围水绕,坚固险要,心里先是-惊;再看城门紧闭,城上竞无一兵一卒,心里又生疑惑。
姜鸿漠(骑在马上,疑惑,下令):给我打!
陕军试探地前进。紧遏城门时,城上突发土炮,连轰数响,在陕军中开花,一些陕军随炮声倒下。同时,城上突然站满人,乱枪射来。
陕军中有人喊:城内有埋伏!
陕军顿时慌乱,开始后退,没命逃去。
守城的百姓,从城垛后站起来,看着远去的陕军,互相庆贺。
甲:总算老天保佑!
乙:老天在哪里?还是赵文华陈珪璋有办法!28 庆阳城门外 日
12 闪回
陈珪璋回到庆阳。
他远远望去,见两个哨兵站在城门两边。
城门洞外,贴着一张告示,几个人围着看。
陈珪璋凑上前也看,只见上面写着(画外音):
缉捕令
为肃清前甘军残余,维持地方治安,特令各城门路口岗哨,缉捕甘军谢有胜部连长、黄得贵部副官陈珪璋。
国民革命军宋哲元部第六旅旅长
陇东清乡剿匪司令
民团总指挥
谭世麟
陈珪璋看后,又看城门洞,看自己熟悉的城墙,无可奈何地离开。
13 油坊内 日
陈珪璋(叹气):如今我有家难归,流落陕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纵有鸿鹄之志,穷困潦倒,难能奋飞……
说到这里,陈珪璋与场主都转入静默。
场主(沉吟半晌):我看你非受苦出身,似有隐情。果然胸有大志,屡历不幸。油坊不是你久呆的地方,你也不是卖苦力的材料。现在兵慌马乱,人心思动,志士或受官府逼迫,或因衣食无着,纷纷聚众起事,占山为王。自古胜为王候败为贼。像你这堂堂汉子,怎么能靠卖苦力混饭吃呢!
陈珪璋(深思后站起):多谢掌柜迷津指点,我收拾一下,明天就走。
13 油坊内 早晨
场主正在算帐。陈珪璋背着搭裢,来向场主辞行。
陈珪璋(走进来):掌柜,我要走了!
场主站起来,将早包好的一包银钱交付陈珪璋。
场主:这些银钱,你路上作盘缠用。
场主又转手从柜子里取出一支毛瑟枪,交给陈珪璋。
场主:这是我家藏的一支毛瑟枪,放着没用,今天赠你,希望你莫误时光,早图大事。
陈珪璋接过抢,感慨万千。他本是一条刚硬的汉子,此时却因感恩长跪下去。
场主扶起陈珪璋,送出门外。
陈珪璋又下了一个半跪,被掌柜又扶起,方转身向大路走去。
14 庆阳城外 夕阳斜照。
陈珪璋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庆阳城北。望着高大险峻的城墙,他站住了脚。
陈珪璋在路边蹲了一会,乘着天色将晚,将毛瑟枪藏入东河岸边的一个石洞里。
他来到城墙下,找自己熱悉的地方,爬上城墙,悄悄进了城。转弯摸角,来到自家门前。
15 家里已掌了灯。父亲陈杰还在灯下编笼筐,柔软的柳条在他手里甩来甩去。母亲在灯下做针线。弟在读书。两个儿子已安睡。
听见敲门声,弟弟玉璋出去开门。
陈珪璋一闪而入。来到堂上拜见父母。
陈珪璋(下跪):大! 妈!
二位老人先是一惊,放下手中的活。
陈杰:这么晚了,你从哪来?
陈珪璋:在陕北来。
陈杰(叹气):唉——你不知道,你走了,谭世麟找我算账,他们抓我去作人质,要我交出你,后来找人保释,才放我回来。现在你有家难归,我们也活不安稳。
陈珪璋(站起):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和父母商量这事。到陕北后,我在一家油 坊干活……
17 闪回
陈珪璋(叹气):如今我有家难归,流落陕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纵有鸿鹄之志,穷困潦倒,难能奋飞……
说到这里,陈珪璋与场主都转入静默。
场主(沉吟半晌):我看你非受苦出身,似有隐情。果然胸有大志,屡历不幸。油坊不是你久呆的地方,你也不是卖苦力的材料。现在兵慌马乱,人心思动,志士或受官府逼迫,或因衣食无着,纷纷聚众起事,占山为王。自古胜为王候败为贼。像你这堂堂汉子,怎么能靠卖苦力混饭吃呢!
陈珪璋(深思后站起):多谢掌柜迷津指点,我收拾一下,明天就走。
18 陈家 夜 内
陈珪璋:这次我回来,是向父母告别的。自古官逼民反。我要找赵文华聚众起事,以图大业。
陈杰(由忧愁又转为高兴):你走吧,家里还有我遮挡。
陈杰从箱子里取出珍藏的董宫保-董福祥画像。
陈杰:当年董福祥率甘军进京抵抗八国联军,你要视其伟仪,效其作为。现在也只有这一条路。
陈杰(指着画像):董福样就是咱们跟前人,他从办团练起家,后来又带兵收复新疆,率甘军进京,抵抗八国联军,保护慈禧和光绪帝从北京到西安避乱。你应该向他那样做人,另开生路。
19 陈家 日内
第二天,陈家大门紧闭。陈杰宰羊置酒,为儿子壮行。
父亲母亲、陈珪璋、弟弟和孩子,围桌而坐。
陈珪璋斟满两杯酒,敬给父亲和母亲。
陈杰(对玉璋):玉璋,给你哥倒酒!
得到父亲的支持,陈珪璋主意遂诀,这天晚上,他又悄悄地出了家门,从城墙溜下。
20 庆阳北部山区 日 外
赵文华带领两个弟兄,来到一户庄上四处查看。只见这户人家,住的是地坑庄:在平地挖一个四方坑,深约两丈左右,地坑的四壁崖面上挖出大小不等的各种窑洞,主窑高大,其它窑洞稍小,窑上半崖又挖窑,称高窑。坑院从一边挖地洞,斜出地面,为出进之洞门。为防被雨水积淹,院中间又挖一四方小坑,收集雨水,俗叫渗坑。
21 山区 夜 外
这天晚上,赵文华率十几名“土匪”,实为饥民,窜到这家住地坑庄的富户门前,将庄院围住。
狗开始狂叫。
饥民:(敲门)开门!开门!
22 窑内 夜
主窑内正在熟睡的财主夫妇被惊醒。
庆阳县保安司令谭世麟改旗易帜,弃暗投明,愿协助国民军维持地方秩序,特委任谭世麟为:
西北国民军第六旅旅长
陇东清乡剿匪司令
民团总指挥
宋哲元
谭世麟喜气洋洋站起,向特使行礼。下面一片掌声。
3 庆阳城门外 日
陈珪璋回到庆阳。
他远远望去,见两个哨兵站在城门两边。
城门洞外,贴着一张告示,几个人围着看。
陈珪璋凑上前也看,只见上面写着(画外音):
缉捕令
为肃清前甘军残余,维持地方治安,特令各城门路口岗哨,缉捕甘军谢有胜部连长、黄得贵部副官陈珪璋。
国民革命军宋哲元部第六旅旅长
陇东清乡剿匪司令
民团总指挥
谭世麟
陈珪璋看后,又看城门洞,看自己熟悉的城墙,无可奈何地离开。
4 字幕
民国十七年(1928)。春。连续几年的旱灾更为严重。
5 路上 日 外
陈珪璋随着逃荒的灾民流离转展。
他坐在路边一处土堆上,看着路上三三两两不断走过的饥民,想着自己的遭遇,一股悲愤之情在胸中翻腾,将随手在地上拾起的一根木棍狠劲折断。他又伸手到搭裢中找吃的,只掏出几块馍馍渣。
陈珪璋(长叹、自语):唉——乞食求活尚且不能,报仇雪恨谈何容易!
6 日 外
陕北保安县下关一带。
一处门额上写有“义盛和”的油房。油房内的工人正在干话。
这是一种粗笨费力的古老的榨油设备。油房的另一边,一妇人正看着蒙住眼的毛驴拉着石磨推油料。掌柜在帐房算帐。
伙计(走进房间,向掌柜):大掌柜,有一个逃难的,要来油房干活。
掌柜:你给他说,油房现在不要人。
伙计出去一会,和陈珪璋一起又走进来。
伙计:大掌柜,这个人说什么也不走,还要亲自来见你。
掌柜:嗯——(抬头,注视陈珪璋)。
只见陈珪璋生的中等身材,肢强体健,赤红脸盘,络腮浓须,粗眉上翘,双目黑而明亮。浑身上下透出一种豪爽和胆气,有种行事果决和过人的气派。
陈珪璋:掌柜的,你就给我一碗饭吃吧,我干活可以顶两三个人。
掌柜(沉思):念起你是逃难人,干几天可以,时间长不行。
7 油坊内 日
陈珪璋开始和榨油工人一起干活。
窑洞内,一根长而粗壮的油梁,一头吊着大碌碡,一头在横梁下往进不断打的逼锲子,直到把碌碡掉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梆梆声,挤压放在下面的油驮,压榨出油流入缸内。
8油坊内 日
陈珪璋正在干活。
场主查看油房,见陈珪璋非受苦人形象,又满脸心思,脸上愁云密布,怀疑其有隐情。
场主(向陈珪璋招手):喂,你跟我来一下!
陈珪璋心里有些叽咕,放下活路跟着场主来到账房间。
9 日 内
场主:我看你不像受苦人出身,是不是有啥事情跑了出来?
陈珪璋为人直爽,度其不存恶意,遂俱告身世并吐露其志。
陈珪璋(长叹一声):唉——我二叔父陈俊,光绪辛卯科武举,曾任碾伯营都司,提标左营守备,随董福祥部进京抵抗八国联军,有军功,并能作诗,善隶书,清亡后回家。
我父亲陈杰,光绪甲午科武举,曾任庆阳卫哨官,因与其上司游击将军不谐而辞归务农。民国十五年,陕军姜鸿漠进犯庆阳,团总谭世麟逃走,我组织城内百姓自卫,兵不血刃,退贼保城。谁知竟因功惹祸,被团总逼走,先投甘军谢有胜,因战斗勇敢,被提拔当连长,后谢有胜兵败,又投黄得贵,被命为副官,黄部又失利,只身回到庆阳。团总谭世麟迎降国民军,升任旅长,设卡阻我进城,还以肃清甘军残余缉捕我。
10 闪回
赵文华(双手在嘴上等了个话筒):大家不要慌,跟我们一起守城!
陈珪璋(对李福禄):走,把那两台土炮推到南城墙上。
大街小巷有人喊:赵文华陈珪璋组织守城了,大家不要走,快上城垛去!
慌乱和准备逃跑的群众,一时稳定下来,以青年人为首,纷纷拿起枪械,走上城墙。
南城门外远处,陕军姜鸿漠部已经杀来。
陈珪璋:大家躲在城垛后,不许闪面,听从统一指挥。
11 陕军来到城南,见庆阳城山围水绕,坚固险要,心里先是-惊;再看城门紧闭,城上竞无一兵一卒,心里又生疑惑。
姜鸿漠(骑在马上,疑惑,下令):给我打!
陕军试探地前进。紧遏城门时,城上突发土炮,连轰数响,在陕军中开花,一些陕军随炮声倒下。同时,城上突然站满人,乱枪射来。
陕军中有人喊:城内有埋伏!
陕军顿时慌乱,开始后退,没命逃去。
守城的百姓,从城垛后站起来,看着远去的陕军,互相庆贺。
甲:总算老天保佑!
乙:老天在哪里?还是赵文华陈珪璋有办法!28 庆阳城门外 日
12 闪回
陈珪璋回到庆阳。
他远远望去,见两个哨兵站在城门两边。
城门洞外,贴着一张告示,几个人围着看。
陈珪璋凑上前也看,只见上面写着(画外音):
缉捕令
为肃清前甘军残余,维持地方治安,特令各城门路口岗哨,缉捕甘军谢有胜部连长、黄得贵部副官陈珪璋。
国民革命军宋哲元部第六旅旅长
陇东清乡剿匪司令
民团总指挥
谭世麟
陈珪璋看后,又看城门洞,看自己熟悉的城墙,无可奈何地离开。
13 油坊内 日
陈珪璋(叹气):如今我有家难归,流落陕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纵有鸿鹄之志,穷困潦倒,难能奋飞……
说到这里,陈珪璋与场主都转入静默。
场主(沉吟半晌):我看你非受苦出身,似有隐情。果然胸有大志,屡历不幸。油坊不是你久呆的地方,你也不是卖苦力的材料。现在兵慌马乱,人心思动,志士或受官府逼迫,或因衣食无着,纷纷聚众起事,占山为王。自古胜为王候败为贼。像你这堂堂汉子,怎么能靠卖苦力混饭吃呢!
陈珪璋(深思后站起):多谢掌柜迷津指点,我收拾一下,明天就走。
13 油坊内 早晨
场主正在算帐。陈珪璋背着搭裢,来向场主辞行。
陈珪璋(走进来):掌柜,我要走了!
场主站起来,将早包好的一包银钱交付陈珪璋。
场主:这些银钱,你路上作盘缠用。
场主又转手从柜子里取出一支毛瑟枪,交给陈珪璋。
场主:这是我家藏的一支毛瑟枪,放着没用,今天赠你,希望你莫误时光,早图大事。
陈珪璋接过抢,感慨万千。他本是一条刚硬的汉子,此时却因感恩长跪下去。
场主扶起陈珪璋,送出门外。
陈珪璋又下了一个半跪,被掌柜又扶起,方转身向大路走去。
14 庆阳城外 夕阳斜照。
陈珪璋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庆阳城北。望着高大险峻的城墙,他站住了脚。
陈珪璋在路边蹲了一会,乘着天色将晚,将毛瑟枪藏入东河岸边的一个石洞里。
他来到城墙下,找自己熱悉的地方,爬上城墙,悄悄进了城。转弯摸角,来到自家门前。
15 家里已掌了灯。父亲陈杰还在灯下编笼筐,柔软的柳条在他手里甩来甩去。母亲在灯下做针线。弟在读书。两个儿子已安睡。
听见敲门声,弟弟玉璋出去开门。
陈珪璋一闪而入。来到堂上拜见父母。
陈珪璋(下跪):大! 妈!
二位老人先是一惊,放下手中的活。
陈杰:这么晚了,你从哪来?
陈珪璋:在陕北来。
陈杰(叹气):唉——你不知道,你走了,谭世麟找我算账,他们抓我去作人质,要我交出你,后来找人保释,才放我回来。现在你有家难归,我们也活不安稳。
陈珪璋(站起):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和父母商量这事。到陕北后,我在一家油 坊干活……
17 闪回
陈珪璋(叹气):如今我有家难归,流落陕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纵有鸿鹄之志,穷困潦倒,难能奋飞……
说到这里,陈珪璋与场主都转入静默。
场主(沉吟半晌):我看你非受苦出身,似有隐情。果然胸有大志,屡历不幸。油坊不是你久呆的地方,你也不是卖苦力的材料。现在兵慌马乱,人心思动,志士或受官府逼迫,或因衣食无着,纷纷聚众起事,占山为王。自古胜为王候败为贼。像你这堂堂汉子,怎么能靠卖苦力混饭吃呢!
陈珪璋(深思后站起):多谢掌柜迷津指点,我收拾一下,明天就走。
18 陈家 夜 内
陈珪璋:这次我回来,是向父母告别的。自古官逼民反。我要找赵文华聚众起事,以图大业。
陈杰(由忧愁又转为高兴):你走吧,家里还有我遮挡。
陈杰从箱子里取出珍藏的董宫保-董福祥画像。
陈杰:当年董福祥率甘军进京抵抗八国联军,你要视其伟仪,效其作为。现在也只有这一条路。
陈杰(指着画像):董福样就是咱们跟前人,他从办团练起家,后来又带兵收复新疆,率甘军进京,抵抗八国联军,保护慈禧和光绪帝从北京到西安避乱。你应该向他那样做人,另开生路。
19 陈家 日内
第二天,陈家大门紧闭。陈杰宰羊置酒,为儿子壮行。
父亲母亲、陈珪璋、弟弟和孩子,围桌而坐。
陈珪璋斟满两杯酒,敬给父亲和母亲。
陈杰(对玉璋):玉璋,给你哥倒酒!
得到父亲的支持,陈珪璋主意遂诀,这天晚上,他又悄悄地出了家门,从城墙溜下。
20 庆阳北部山区 日 外
赵文华带领两个弟兄,来到一户庄上四处查看。只见这户人家,住的是地坑庄:在平地挖一个四方坑,深约两丈左右,地坑的四壁崖面上挖出大小不等的各种窑洞,主窑高大,其它窑洞稍小,窑上半崖又挖窑,称高窑。坑院从一边挖地洞,斜出地面,为出进之洞门。为防被雨水积淹,院中间又挖一四方小坑,收集雨水,俗叫渗坑。
21 山区 夜 外
这天晚上,赵文华率十几名“土匪”,实为饥民,窜到这家住地坑庄的富户门前,将庄院围住。
狗开始狂叫。
饥民:(敲门)开门!开门!
22 窑内 夜
主窑内正在熟睡的财主夫妇被惊醒。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