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4510
成片时长:约81分钟
阅读:10047
发表:2016/1/2
主旋律
电影剧本
古村童谣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贺江承:哦。(接过信)
警卫员转身走出。
贺江承:(望着信封)是贺雷来的。
林瑜青:哦!(急忙从贺江承手中接过信)
贺江承:你眼不花,念!
林瑜青珍重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
路贺雷的画外音——
“爸!妈;
这几天我心情很不平静,想了很多很多。是留在部队还是复员回家乡,我思考了几个昼夜,把自己都思考流泪了。我知道,您们的年龄一年比一年高,身边需要我。我完全应该尊重您们的愿望。可是,我又想,家乡同样需要我。因为家乡很穷,很落后。很需要年轻人为它做出贡献。
爸!妈:我不想喊阿姨,想喊妈。小时候,听到别的孩子喊爹喊娘,我渴望却不可得。今天,我想得到心灵中的补偿和满足。”
林瑜青硕大的泪珠滚落在手中的信纸上。
路贺雷的画外音继续着——
“爸!妈:这些天,我耳边总是隐隐约约听到家乡的童谣和鸟鸣。一闭眼就看见家乡的老槐树和小河沟,就看见乡亲们可亲的脸庞和深情的眼睛。就看见我奶奶的坟地。是奶奶用小米糊糊把我喂大,我生病喝不下米糊糊的时候,奶奶就抱着我走东家跑西家给我寻奶吃。我也是吃家乡无数大婶们的奶水长大的。家乡人对我有说不尽的恩。我想回家乡报恩。
在我的日记本里,记着我和家乡青年伙伴们共同写的一首小诗,我们还把它唱成了一支歌:
小村虽不大,这是我的家。
根在这里扎,芽从这里发。
家乡水和土,哺育我长大。
家乡风和雨,苦甜都记下。
河里鱼和虾,路边草与花。
样样含乡情,时时都牵挂。
无论走到哪,最亲还是家。
爸!妈:我的想法请您们理解。等到您们退休后,我接您们到我们路庄安度晚年。那时候我们的家乡一定会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变得美丽……”
尾 声
十年后——1968年春。
暮 / 外。
景 / 路庄村内,昔日的老槐树和石碾盘依在。此处又增加了一块高高的木牌,木牌上“文化广场”四个大字分外醒目。四周的环境全然一新。随风飘来远处的歌声——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一群孩子头戴绿色仿军帽,排着队在这里模仿军训。
八岁男童大凯吹着哨子领队,孩子们齐步走。
大凯: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孩子们:(齐声)一!二!三!四!
一名女新闻记者来到孩子们面前。
大凯:立——正!
孩子们立正。
记者:小朋友门好!
孩子们:(齐声)阿姨好!
记者:(对大凯)领队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大凯:(立正,敬礼)报告阿姨:姓贺,名大凯,我叫贺大凯!
记者:好!贺大凯小朋友你好!(对行列中排头的六岁男童)这位小朋友,你呢?
二凯:(出列,敬礼)报告阿姨:姓路,名二凯,我叫路二凯!
大凯:报告阿姨:路二凯是我弟弟。
记者:哦?贺大凯小朋友,你姓贺,你弟弟怎么姓路啊?
大凯:报告阿姨:我爷爷姓贺,我是爷爷的孙子,所以姓贺。
二凯:报告阿姨:我爸爸姓路,我是爸爸的儿子,所以姓路。
记者:噢……大凯小朋友,你爷爷是……?
大凯:我爷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团退休团长,姓名贺江承;我奶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退休团长,姓名林瑜青。
记者:二凯小朋友,你爸爸是……?
二凯:我爸爸是路庄村党支部书记,姓名路贺雷;我妈妈是路庄村学校校长,姓名陈玉竹;我外公是路庄村医疗所医生,姓名陈本草。
一女童:(出列)我爸爸是民兵连长,姓名路大虎。
一男童;(出列)我爸爸是拖拉机手,姓名路留根。
记者:好!路二凯小朋友,领我见见你爸爸好吗?
二凯:阿姨请您明天再来,我爸爸今天去县城开会了。
记者:好!贺大凯小朋友,领我见见你爷爷、奶奶好吗?
大凯:阿姨您看!(指村外)我爷爷正给民兵连当顾问呢!
记者向村外望去——民兵训练场上热火朝天……
记者:好,小朋友们!阿姨想听听你们唱的歌。唱一支让阿姨听听好吗?
孩子们:(齐声)好!
记者:来!我给你们录音!(打开录音机,蹲下录音)开始!
孩子们更活跃起来,表演着,歌唱着——
月亮出,月亮落,
月亮默默渡天河。
天河里,船转舵,
船上小孩乐呵呵。
吹唢呐,鸣鼓锣,
演唱俺的小村落,
小村落,故事多,(大凯凑近记者,把嘴巴贴近她的耳朵)
听俺悄悄对你说。
镜头渐渐拉远——皓月当空,银晖溶溶。孩子们的歌声在远近不同方位和空间绵延荡漾——
听俺悄悄对你说。
听俺悄悄对你说。
听俺悄悄对你说……
剧终。
警卫员转身走出。
贺江承:(望着信封)是贺雷来的。
林瑜青:哦!(急忙从贺江承手中接过信)
贺江承:你眼不花,念!
林瑜青珍重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
路贺雷的画外音——
“爸!妈;
这几天我心情很不平静,想了很多很多。是留在部队还是复员回家乡,我思考了几个昼夜,把自己都思考流泪了。我知道,您们的年龄一年比一年高,身边需要我。我完全应该尊重您们的愿望。可是,我又想,家乡同样需要我。因为家乡很穷,很落后。很需要年轻人为它做出贡献。
爸!妈:我不想喊阿姨,想喊妈。小时候,听到别的孩子喊爹喊娘,我渴望却不可得。今天,我想得到心灵中的补偿和满足。”
林瑜青硕大的泪珠滚落在手中的信纸上。
路贺雷的画外音继续着——
“爸!妈:这些天,我耳边总是隐隐约约听到家乡的童谣和鸟鸣。一闭眼就看见家乡的老槐树和小河沟,就看见乡亲们可亲的脸庞和深情的眼睛。就看见我奶奶的坟地。是奶奶用小米糊糊把我喂大,我生病喝不下米糊糊的时候,奶奶就抱着我走东家跑西家给我寻奶吃。我也是吃家乡无数大婶们的奶水长大的。家乡人对我有说不尽的恩。我想回家乡报恩。
在我的日记本里,记着我和家乡青年伙伴们共同写的一首小诗,我们还把它唱成了一支歌:
小村虽不大,这是我的家。
根在这里扎,芽从这里发。
家乡水和土,哺育我长大。
家乡风和雨,苦甜都记下。
河里鱼和虾,路边草与花。
样样含乡情,时时都牵挂。
无论走到哪,最亲还是家。
爸!妈:我的想法请您们理解。等到您们退休后,我接您们到我们路庄安度晚年。那时候我们的家乡一定会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变得美丽……”
尾 声
十年后——1968年春。
暮 / 外。
景 / 路庄村内,昔日的老槐树和石碾盘依在。此处又增加了一块高高的木牌,木牌上“文化广场”四个大字分外醒目。四周的环境全然一新。随风飘来远处的歌声——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一群孩子头戴绿色仿军帽,排着队在这里模仿军训。
八岁男童大凯吹着哨子领队,孩子们齐步走。
大凯: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孩子们:(齐声)一!二!三!四!
一名女新闻记者来到孩子们面前。
大凯:立——正!
孩子们立正。
记者:小朋友门好!
孩子们:(齐声)阿姨好!
记者:(对大凯)领队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大凯:(立正,敬礼)报告阿姨:姓贺,名大凯,我叫贺大凯!
记者:好!贺大凯小朋友你好!(对行列中排头的六岁男童)这位小朋友,你呢?
二凯:(出列,敬礼)报告阿姨:姓路,名二凯,我叫路二凯!
大凯:报告阿姨:路二凯是我弟弟。
记者:哦?贺大凯小朋友,你姓贺,你弟弟怎么姓路啊?
大凯:报告阿姨:我爷爷姓贺,我是爷爷的孙子,所以姓贺。
二凯:报告阿姨:我爸爸姓路,我是爸爸的儿子,所以姓路。
记者:噢……大凯小朋友,你爷爷是……?
大凯:我爷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团退休团长,姓名贺江承;我奶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退休团长,姓名林瑜青。
记者:二凯小朋友,你爸爸是……?
二凯:我爸爸是路庄村党支部书记,姓名路贺雷;我妈妈是路庄村学校校长,姓名陈玉竹;我外公是路庄村医疗所医生,姓名陈本草。
一女童:(出列)我爸爸是民兵连长,姓名路大虎。
一男童;(出列)我爸爸是拖拉机手,姓名路留根。
记者:好!路二凯小朋友,领我见见你爸爸好吗?
二凯:阿姨请您明天再来,我爸爸今天去县城开会了。
记者:好!贺大凯小朋友,领我见见你爷爷、奶奶好吗?
大凯:阿姨您看!(指村外)我爷爷正给民兵连当顾问呢!
记者向村外望去——民兵训练场上热火朝天……
记者:好,小朋友们!阿姨想听听你们唱的歌。唱一支让阿姨听听好吗?
孩子们:(齐声)好!
记者:来!我给你们录音!(打开录音机,蹲下录音)开始!
孩子们更活跃起来,表演着,歌唱着——
月亮出,月亮落,
月亮默默渡天河。
天河里,船转舵,
船上小孩乐呵呵。
吹唢呐,鸣鼓锣,
演唱俺的小村落,
小村落,故事多,(大凯凑近记者,把嘴巴贴近她的耳朵)
听俺悄悄对你说。
镜头渐渐拉远——皓月当空,银晖溶溶。孩子们的歌声在远近不同方位和空间绵延荡漾——
听俺悄悄对你说。
听俺悄悄对你说。
听俺悄悄对你说……
剧终。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