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8080
成片时长:每集约46分钟
阅读:11170
发表:2017/10/18
20集 悬疑,犯罪 电视剧剧本
《豫西迷案:柏子山计划》第1-4集
谢改成 [河南驻马店]
 出售价格:每集3——5万 [如何联系作者]
1-4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7-A-03080】


  涉案

  陈国清流着眼泪,开始交代——(他脑际浮现昔日场景)
  场:3——17
  时:日
  景:重庆一中校园内
  人:文艺陶(男,1949——1951年,35——37岁,重庆一中校长)、周梅修(男,1949——1951年,27——29岁,重庆一中教师)、于才厚(男,1949——1951年,37——41岁,原重庆一中史地老师,解放后任豫西县委办公室主任)、真老赵(男,44岁,一中体育老师)、陈国清(男,24岁,一中教师)、艾灵(女,23岁,一中教师)、周梅修(男,27岁,重庆一中教师)、杨秀峰(男,23岁,一中教师))、高个特务(男,45岁,白公馆警卫班长,实名杨钦典)、一中同学400人
  (字幕:1949年4月21日)
  △重庆一中校区周围,到处布置着军警,校门对面的马路边并排摆着三挺机枪。
  △一中师生在校内游行,吼声震天:“我们要生活!”“惩治腐败!”附近的巴县中学、省高工等校也呼应:“支持一中行动!”“打倒贪污官僚!”。△一中游行队伍在校内升旗坪集合,于才厚站在高台上慷慨陈词——
  于才厚:“老师们,同学们,国民政府扼杀民主自由,又不顾民众的死活,我们要冲
  出去,和兄弟学校联合起来,声讨国民党的独裁腐败!”
  陈国清:(挥拳高呼)“国民党腐败,赶快下台!”
  艾 灵:(也呼应)“打倒反动派,还我生存权!”
  △师生群起激昂,高呼口号沿教室大楼石阶向校门走去。同学们向戒兵迎头冲去,走到离其机枪阵地一箭之遥的大门口, 这时军警一窝蜂地扑向一中校门,将师生包围起来,随即把文艺陶、于才厚、周梅修抓起来。接着特务们按名单对师生逐个排查,高挑子白净英俊的杨秀峰站在前面,高个子特务排长掂着手枪走近他——
  高个特务:“你叫陈国清吗?”
  杨秀峰:(瞥了陈国清一眼)“不,我叫杨秀峰!”
  高个特务:(一惊,端详他一阵)“你,你是哪里人?”
  杨秀峰:“河南豫西人。”
  高个特务:“家有什么人?”
  杨秀峰:“有母亲和妹妹杨秀玉。”
  高个特务:“父亲呢?”
  杨秀峰:“父亲杨钦典逃壮丁,失踪了。”
  高个特务:(嘴唇哆嗦,用手枪把子轻叩杨)“还不回老家,在这瞎闹什么?”
  陈国清:(站出来)“你不要打俺老乡,我是陈国清!”
  高个特务:(一愣)“你也是豫西人?”
  艾 灵:(挺身而出)“我也是!”
  高个特务:(一愣,尔后挥动手枪指艾灵)“你这个女娃子还不够格。把陈国清抓起来!”
  △几个特务把陈国清围住……
  场:3——18
  时:日
  景:孔庙小学体育室内
  人:假老赵、谢先、陈国清、艾灵、吴明法、侯气、甲乙丙(镇兵役部战士男3
  人)
  陈国清脑际画面消失。
  单 虎:“体育老师老赵没有被抓吗?”
  陈国清:(沉着答)“没有。当时他虽然参与了4.21运动,但不是运动骨干。大搜捕一直进行到深夜,最后宣布一中永久解散,教职工遣散,学生经甑别后分别转学安插。体育老师老赵失业后,拉起黄包车。”
  单 虎:“老赵是哪里人?”
  陈国清:“他是南京中学体育教师,我们在武汉相遇,随国民政府迁都,而到重庆一中。
  单 虎:“后来他怎么和你们在一起?”
  陈国清:(表情沉痛,声音低沉)“他是南京人,家人全部被日本人杀害,他无家
  可归。1949年11底,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
  场:3——19
  时:冬(晚上)
  景:白公馆监狱内/外
  人:于才厚、陈国清、罗广斌(男,1949——1951年,24——26岁,他出身于四川富豪之家,地下共产党员,后被叛徒出卖关进重庆白公馆监狱。解放后任重庆市团委书记,与扬益言合著《红岩》)、刘国志(男,38岁,共产党员,罗广斌的入党介绍人)、杨钦典(男,河南省郾城县大刘乡人。1949——1951年,45——47岁,原国民党重庆白公馆警卫班长,1949年11月,国民党对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的革命者进行大屠杀时,杨放19人成功越狱)、特务甲(男,30岁)
  (字幕:1949年11月28日)
  △重庆郊区,炮声隆隆,流弹划破重庆夜空。
  △白公馆监狱。被关押的“政治犯”脚手上镣铐,被国民党特务带出来,走
  在前头的刘国志高声朗诵——
  刘国志:“同志们,听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人民解放了,人民
  胜利了!”
  特务甲:(踹刘一脚)“死到临头,还做什么诗?”
  △脚镣声渐渐消失,突然附近传来‘哒哒’的机枪声……
  △白公馆监狱又打开了,又有一批义士走出来,许晓轩手脚戴着镣铐,昂首
  挺胸走到于才厚、罗广斌的牢房前,他站住了——
  许晓轩:“如果你们能够出去,一定要把我们的意见告诉组织。还请转告党,我许晓轩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仍将这样。希望党组织经常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意识和作风,保持党的纯洁!”
  △于才厚咬着嘴唇流泪,罗广斌点头哭泣……
  △山坳里,传来阵阵口号——“共产党万岁!”“国民党反动派必亡!”
  △歌乐山垂首,嘉陵江呜咽……
  场:3——20
  时:冬(晚上)
  景:白公馆监狱内/外
  人:于才厚、陈国清、文艺陶、周梅修、罗广斌、杨钦典、真老赵
  △重庆到处起火,远处似有大军呐喊……
  △杨钦典拿着狱中钥匙在外抓耳挠腮,焦急徘徊……
  于才厚:(晃动牢门):“老杨!解放军已经打过来了,你不为自己留后路吗?”
  △杨钦典迟疑,他不正视于才厚,反而盯着陈国清问——
  杨钦典:“陈国清,你和杨秀峰是河南老乡吗?”
  陈国清:“是的。我们在孔庙镇就是小同学,抗战爆发随于老师到重庆又一起上学、
  教书。”
  杨钦典:“你知道他妹妹杨秀玉吗?”
  陈国清:“知道,俺也和她同学。”
  杨钦典:(急切的)“她在那里?”
  △陈国清摇头,于才厚插话——
  于才厚:“她可能随她的同学谢先参加新四军去了。”
  △杨钦典一阵哆嗦。
  于才厚:“老杨,你是河南人?”
  杨钦典:(点头)“是。我是杨秀峰、杨秀玉的父亲。”
  △于才厚、陈国清惊喜交加。
  罗广斌:“老杨,国民党完蛋了,你要为你和孩子着想呀。”
  杨钦典:“将来共产党饶我吗?”
  罗广斌:“我们可以证明你对共产党做过贡献,争取给你安排工作,保证不再追究
  你的过去!”
  △杨钦典迟疑。
  于才厚:(接话)“你放心,共产党说话是算话的。
  △杨钦典环顾四周快速打开牢门,罗广斌、于才厚、陈国清、文艺陶、周梅修、周居正、李荫枫等19名难友在夜幕掩护下,相互照顾着冲出监狱。未料,他们刚跑到监狱离公路一半距离时,一辆汽车从渣滓洞方向亮灯驶来,突然,一辆黄包车挡着汽车前进。他,就是重庆一中失业的体育教师老赵。
  场:3——21
  时:日
  景:孔庙小学体育室内
  人:假老赵、谢先、陈国清、艾灵、吴明法、侯气、甲乙丙(镇兵役部战士男3
  人)
  陈国清回忆画面消失——
  谢 先:(盯着陈国清)“老赵呢?”
  陈国清:(摸摸鼻尖)“老赵把黄包车挡着特务的汽车后,丢下黄包车,随我们迅速
  掉头,向白公馆后山密林深处跑去……”
  谢 先:“那个白公馆看守班班长杨钦典哪里去了?”
  陈国清:“敌人发现杨钦典放走了我们,当场把他击毙了。”
  谢 先:“被杨钦典放走的其他人都在那里?”
  陈国清:“于才厚、老赵、艾灵我们四人往北跑,后来被宋名书记你们发现解救;罗广斌、周居正、李荫枫、文艺陶、周梅修等是四川人往南跑;现在我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下落。”
  △谢先点头,转问老赵——
  谢 先:“老赵,你的真实姓名叫什么?”
  陈国清:(抢答)“他从武汉和我们同行到重庆,都叫他老赵,谁也不知道他的具体
  名字。”
  谢 先:“我不是问你,而是问他本人!”
  老 赵:“我叫‘无忌’。在南京时,人们就叫我老赵,几乎没人知道我叫什么了。”
  谢 先:“听口音,你像我们豫西本地人。”
  老 赵:“可能我与你们接触多,受影响吧。”
  谢 先:(摇摇头)“老赵你身手不凡,像个军人。”
  △老赵、陈国清流露出惊恐。
  谢 先:(示意兵役战士)“把老赵、陈国清押下去!”
  艾 灵:“谢部长,国清已经交代清了,您还不放他?”
  谢 先:“我要把他们移交公安局处置。”
  △艾灵一阵眩晕……
  场:3——22
  时:日
  景:豫西县委书记宋名办公室内
  人:于才厚、宋名、单虎、谢先
  △于才厚坐在矮凳上,被两个兵役战士看护。
  △单虎、谢先坐在宋名中间,居高临下。
  谢 先:“于老师,据陈国清供述,你和他都在重庆白公馆被国民党关押过呀。”
  于才厚:(摇头沮丧)“……”
  宋 名:“说,你们为什么隐瞒被捕事实?”
  于才厚:(嘴嗫嚅着)(画外音)“《狱中八条》、《狱中八条》……”
  单 虎:“怕真相暴露,露出潜伏特务的狐狸尾巴。”
  于才厚:(忽地站起)“不!当时情况复杂,怕你们不相信我们对党对新中国的忠诚!”
  宋 名:(拍案而起)“你这是不信任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于才厚:“宋书记,我信任党和人民的军队,但是有些领导的水平我并不敢恭维。”
  宋 名:“你是说在坐的我仨?单虎出生入死,谢先孩子放龙山家被龟田刺死,我们抗日寇,打蒋匪,你做到了吗?目前,我仨还在为镇反运动工作,殚精竭虑。”
  于才厚:“我没有否定你们的工作。但是,长期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给我党地下工作者以血的教训。渣滓洞、白公馆的烈士在最后一刻,总结出《狱中八条》,告诫活着的同志相信领导,但不能迷信领导,因为领导也会犯主观错误,更容易贪污腐败。”
  宋 名:“那《狱中八条》?是什么内容?”
  于才厚:“对不起,这是机密。狱友罗广斌在没有向党中央报告前,我无权泄露。”
  谢 先:“于老师,你这是故弄玄虚。”
  单 虎:“根本没有什么《狱中八条》,这是潜伏特务编造的‘护身符!”
  宋 名:“是真是假,继续调查。单虎,你带人到重庆找罗广斌调查;谢先,你继续对老赵、陈国清继续管控审问。必要时,动真格的!”
  场:3——23
  时:日
  景:重庆一中会议室内
  人:单虎、刘子峰(男,1951——1966年,26——41岁,重庆市公安局刑侦处科长)
  李军(男,1951——1967年,21——37岁,先后任豫西县公安局机要秘书、公安局保卫科长)、文艺陶(男,37岁,重庆一中校长)、周梅修(男,29岁,重庆一中教师)
  △文艺陶校长毕恭毕敬的站着,不时的往外张望。周梅修边倒茶边思考,眼
  睛四处瞟。
  △单虎示意大家坐下。
  单 虎:“我们来自河南豫西县。要对1949年11月27日从重庆白公馆逃出狱的于
  才厚、陈国清及重庆一中体育老师老赵等人进行调查。”
  △李军打开录音机。
  文艺陶:“于才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他思想进步,博学有才,在重庆一中是教书育人的学科带头人。陈国清、艾灵、杨秀峰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个个都品学兼优。他们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4月,一中号召全市中学师生举行“争温饱、争生存” 罢课和示威游行,才知道于才厚是一名优秀地下共产党员,陈国清是经他介绍入的党。我和于才厚、周梅修、陈国清等被关进白公馆监狱后,罗广斌、陈然、刘国志、江姐等革命志士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策略,鼓舞了我们的斗志。后来经罗广斌等人对看守班长杨钦典的开导感化,我们才有幸死里逃生。”
  单 虎:“重庆一中原来是不是有一个体育老师老赵?”
  文艺陶:“是的。我们被捕后,一中被国民政府强行解散,老赵失业,拉起黄包车。
  重庆解放后,我们寻找老赵,结果不见其踪影。”
  单 虎:“长得啥样?”
  文艺陶:“大高个子,高鼻梁,大眼睛。”
1 ... 7 8 9 10 11 12 13 ... 16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艾妞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1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泷夫
  • 神秘人
    qiu
  • 学生
    zxc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编剧
    uuu
共有 1 个评论
置顶 谢改成 作者   河南郑州  2018/11/20 16:57:07 
网站联系我,可打以上电话。原来的电话停用。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1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豫西迷案:道中还有道(主旋律, 悬疑, 犯罪)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入局(犯罪, 悬疑)

同类推荐作品

状元材料县官命(悬疑)
无凶之案(喜剧, 犯罪, 悬疑)

同类最新作品

入局(犯罪, 悬疑)
绝对公正(悬疑, 奇幻)
无凶之案(喜剧, 犯罪, 悬疑)
祖上光荣(谍战, 悬疑)
新城决斗(犯罪)
雄狮部队(主旋律, 谍战, 悬疑)
绝密一九三九(悬疑)
滴血项链(悬疑)

同类随机作品

铁头手杖(犯罪)
非常小姐(悬疑, 动作)
青叶之笛(犯罪)
雾海星辰(主旋律, 悬疑)
股市奇缘(悬疑)
开锁(悬疑)
中华武师之甲午谍战(悬疑, 动作)
神探楚红之歌厅皇后案(悬疑, 动作)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