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468
阅读:9287
发表:2017/11/1 修改:2019/3/15
喜剧,校园
小说
水煮207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水煮207(一)
序
人们常说四十岁的男人是精品,赞美词中透着对中年男人的认可和倾慕,姑且不说泽东、小平都是中年成名,连现在的婚拖都是中年人吃香,令我这个爱贪小便宜的人,赶紧给自己虚上几岁,跨进中年男人的行列。不过这事跟围城差不多,跨进来以后并非那么美妙,反而平添不少伤感,到是有不少日子迷失在回忆里。
前段时间上书店,偶然发现一本叫《四十不坏》的书,是北大一个叫孔庆东的教授写的,地推海报上说的神乎其神,翻了翻觉得序写得不错,又八折,于是连同《47楼207》买回来。一读果然有趣,尤其是对207室几位室友的描述,让我想起我读大学时同寝的几位兄弟,蠢蠢欲动地也想写点东西。我以为,研究生寝室里的未来科学家们的故事固然好看,大专生的寝室里发生的事情也未必无趣,主席论述阳春白雪时,也没忘了谈一下下里巴人呢。凑巧的是我们住的寝室编号也是207,让我更加觉得有必要写出来对比一下。以我多年买书看书的经验,书一定要有一个吸引人的名字,于是拿我最喜欢的两本书《水煮三国》,《47楼207》各取一半就叫《水煮207》吧。
正文
1988年秋天,我考入了哈尔滨的一所机械类专科学校,就读于焊接及热处理专业。(现在经过合并,改名叫哈理工了,合并了之后本来也没什么名气,不小心被那个搞培训的网络红人张雪峰不经意的贬低了一嘴,此后就名气大增)
这是一所部属专科学校(大专),规模不算大,在校学生有人就1千多人。校园里有两栋宿舍楼,一栋坐落于偏僻的角落,另一栋也坐落于偏僻的角落。
一栋五层楼,上两层住女生,下三层住男生;二栋三层楼,全部住男生,我跟本班其他九位兄弟就住在二栋207寝,一起度过那段丰富多彩的快乐时光。我们班有在一栋住的男生,有的时候闲聊,我们说他们“被女生踩在脚下,难有出头之日”,但有几次晚上过去串门,时不时听到女生高跟鞋清脆响过走廊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是酸酸的。
要说我们寝室那可真叫藏龙卧虎,热闹非凡。首先我们寝室十个人当中北方的就占了八个。这北方人大多性格豪爽、开朗直率,江湖义气重,好沟通,思想容易统一。往好了方向说那叫众志成城,泰山也搬得动;要是往反方使劲那是上房揭瓦,潜水覆舟也是样样精通,我们年轻漂亮的女班主任小胡老师就身受其苦。三年当中我们补过考,逃过课, 串过联,打过架,做过不少她说向东我们向西,她说打狗我们骂鸡的事情。当然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部怪我们,是您把我们这些群英荟萃在一起,我们要只给您对付出一盘大萝卜,多对不住你啊!
得,老师的事我们先放一放,我还是先分别介绍一下207寝室的十位兄弟吧。
老大
老大,河北宣化人。老大在校期间大可以用才不出众,貌不惊人来描写。老大对人随和谦逊,不爱出头露面,跟我们几个喜欢舞枪弄棒的小弟相比,缺少点大哥的风范。老大有一句口头禅“二五眼”,出现在老大嘴里频率高且表达意思准确,有时候我们借来用用,怎么说也没有老大说出来的那么纯正,那么道地。老大在校期间基本上都是跟着我们混来着,奇文轶事太少,如果硬要写的话,我就说说老大想换媳妇的事吧。
从前大学里有这样的顺口溜: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现在80后的速度一年就不认爹和娘了)。老大是在“变洋”的大二开始根本班的文委拍拖的,这多少有点让我们感到意外,因为老大家里是有对象的人,那女孩既是老大的高中同学又是老大父亲战友的女儿,对于这妆半包办式婚姻,老大基本上是满意的。可谁让老大在这个变坏的时期,偏偏遇上长着一张娃娃脸,多才多艺,颇有几番姿色的女文委了呢。我估计老大的理由是解放时那么多领导进城后都换了媳妇,他们换得我为什么换不得。
对于老大的错误行径,我们革命群众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滴。于是我们报着吃不着葡萄就说是酸的和容不得别人的粥碗里多层粥皮儿的心态,开始搅和这段因缘。在此后“窝谈”当中,一有机会我们就说点什么秦香莲了、三角恋了、漂亮女孩儿靠不住了等明感话题,含沙射影的规劝老大“悬崖勒马,改邪归正,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老大态度是谦和的、谈话是诚恳的、结果是死不改悔的。后来当我们发现老大的强硬态度,坚不可摧,几乎要放弃对老大的批评教育时,老大突然跟那个女孩分手了。老大一度情绪非常低落,那女孩也哭得泪人一般。搞得我们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后来一打听,原来老大给父亲写了一封《围城》当中方鸿建式的信,表明自己想自由“乱”爱,杨老爷子如方老爷子一样明察秋毫,写了一封同样措辞严厉的回信,同样以切断“粮草”做威胁。可怜的老大没能以革命者的姿态冲出包办婚姻的束缚,乖乖地回心转意了。
老大毕业后分配到张家口,开始我们还通信,后来渐渐没有了联系。2002年突然在搜狐同学录上发现了他的踪迹,一联系敢情这家伙已经混在北京了,电话里极为热情邀我北上一叙。十一的时候我去北京,老大开着捷达来接我,拿出名片一看,我靠,下我一大跳,“北京寰宇XXXX有限公司 技术部部长”,职称“高级工程师”,真是令我连羡慕带嫉妒。再一聊,我晕,丫挺的,还成了九三学社的民主人士。这家伙既拿着朝廷的俸禄,又自己在外面捞世界,这让我再一次佩服老大,这才是一等一的高人。老大这叫“十年练一剑”,练到张艺谋所说的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满心里装着的是“天下”。
我是个攀檐负势之人,此后利用工作便利经常去老大那里揩揩油,有时酒过三旬,菜过五味,桑拿、药浴、洗头、泡脚,小妹温柔的小手在给我们按背的时候,我睁者醉蒙蒙的眼睛跟老大讲:“大哥,看在党国的分上,有机会也拉兄弟一把!”
老五
老五,辽宁锦西人。(现在叫葫芦岛了)
老五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用一个“大”字来形容;大头、大脸、大嘴叉,大手、大脚、大嗓门,还有胆子也大。老五家境还过得去,在我们这些山里来的孩子当中,那就得算是殷实富足,宿舍楼里来卖夜霄,我们一般情况两天吃一顿,老五可以天天吃,我们是一个油饼,一碗粥;老五是两个油饼,一杯奶,外加一个茶鸡蛋,只吃得红光满面满嘴流油,吃完后擦一把油嘴,拍拍肚子,大叫“快活”。根据老五经常使用“锦西杨家杖子矿物局”抬头的办公用纸来推断,老五的父亲应该是矿上比股长还大的干部。尽管有这么多优势,老五表现得还是比较率直、真诚,全没有“高干子弟”的骄奢,此君在我们寝室节目最多,对我的文章贡献也最大,下面听我慢慢道来。
老五刚来报道那天,一进校门看到校园里迎接新生忙碌的场面,不免有些失望。老五是见过世面的人,以曾经梦想做过文学青年的经历,幻想过大学的模样,白发的先生可以放一放,漂亮的女生可一定要先瞧上一瞧。可在这样一所“学习空气很浓,校风严谨”的工科院校里,什么春色、秀色阿确实有点难得一见。老五不甘心,硕大的眼睛左顾右盼,(明眸善睐)力争有所斩获。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五终于在班级接待处发现了一名漂亮女生,那女生XXXXXXXXXXXXXXXXX。
(以上略去关于漂亮女生身高、容貌、三围、装束、服饰、举止、气质等方面的描述若干字。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怎么漂亮怎么想)
那女生平易近人,且待人热情周到,尽显干部风范。老五猜测应该是上届热3班的团支书,或是学生会的干部。老五是那种对漂亮女孩看到了就放不下的人,心想漂亮妹妹没交上,交一个漂亮姐姐也不是什么坏事。老五不在犹豫,拎着大包小裹急走过去,伸出自己肉忽忽的大手拍了拍那女生圆圆的肩膀,用他较比纯正的辽西口音甜甜问到:“大姐,我们寝室在那啊?”那女孩回过头,脸已涨得通红,温怒到“XXXXXXX”,老五窘的不得了,赔笑说:“XXXXXX”,那女孩说:“XXXXX”,老五又说:“XXXXXXX”。可惜我当时不在现场,说话的内容被老七等人传回来时,说法不一,版本颇多,但各种版本中那女孩有一句话是一致的,这句话是:“我是你们班的班主任!”。
我是第二天来报到的,当天没见到班主任,等我见到年轻漂亮的女班主任时,也是眼睛一亮,心头震了好几震,心里坏坏地想,那天换了我,我该找什么理由去拍她肩膀呢。
事情就此过去,老五另外获得一个“挺社会”的评价,可怜的老五从此也就告别了进步青年的序列,背上了一个历史污点,真是“一失手成三年恨”啊。以致于后来我们做的一些坏事,班主任都认为老五是主谋,狠狠地当了几回“窦娥”。这事老五现在还耿耿于怀,上次来哈尔滨聚会,他还一脸真诚地对班主任说:“胡老师,那几件事真不是我干的。”这就好比证明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一样不容易。我们几个坏小子在背后窃笑,并指天诅地发誓证明就是他干的。
说老五“社会”有点夸张,可说老五“见多识广”那可一点也不冤枉。老五的知识面才通南北,海阔天空的事知道不少,最大的优势是“识女人”,古今中外,正传野史,对男女之事颇有研究,知识之丰富,学识之渊博,非常人可比。我们寝室“窝谈会”的情爱生理部分,基本上都由老五一人主讲,让我们受益匪浅,于是我们就无比崇敬称他冯老师、冯博士、冯大师。老七概括总结了一下,举贤不避亲的送给他一个外号“冯老”,我们觉得贴切,“冯老”的美名就此传开。
老五跟我一样都喜欢运动,我们俩基本上撑起了我们班体育事业的半壁江山,老五打篮球时有一个绝活,就是左手的勾手投篮,用范伟的话讲那叫“防不胜防!”具体套路是:他接球后攻入左侧蓝下,看你上来防他,他厥起肥硕的屁股顶住你,把球交在左手,向外平伸,勾手一投,十有八九进球得分。我对付过许多高大威猛的高大前锋,多多少少都有些招数,可就是防不住老五这一招,至今让我耿耿于怀。
我俩玩得投机,只要没有课基本上都可以在操场上找到我俩。可是有段时间老五的身影和叫声突然从球场上消失了,球场上的玩伴问我老五去哪了?我告诉他们玩高雅的去了。
原来老五受到隔壁徐老嘎瘩和我们寝老九的诱惑和怂恿,报名参加了“艺蕾”吉它培训班,主攻情歌谈唱。
序
人们常说四十岁的男人是精品,赞美词中透着对中年男人的认可和倾慕,姑且不说泽东、小平都是中年成名,连现在的婚拖都是中年人吃香,令我这个爱贪小便宜的人,赶紧给自己虚上几岁,跨进中年男人的行列。不过这事跟围城差不多,跨进来以后并非那么美妙,反而平添不少伤感,到是有不少日子迷失在回忆里。
前段时间上书店,偶然发现一本叫《四十不坏》的书,是北大一个叫孔庆东的教授写的,地推海报上说的神乎其神,翻了翻觉得序写得不错,又八折,于是连同《47楼207》买回来。一读果然有趣,尤其是对207室几位室友的描述,让我想起我读大学时同寝的几位兄弟,蠢蠢欲动地也想写点东西。我以为,研究生寝室里的未来科学家们的故事固然好看,大专生的寝室里发生的事情也未必无趣,主席论述阳春白雪时,也没忘了谈一下下里巴人呢。凑巧的是我们住的寝室编号也是207,让我更加觉得有必要写出来对比一下。以我多年买书看书的经验,书一定要有一个吸引人的名字,于是拿我最喜欢的两本书《水煮三国》,《47楼207》各取一半就叫《水煮207》吧。
正文
1988年秋天,我考入了哈尔滨的一所机械类专科学校,就读于焊接及热处理专业。(现在经过合并,改名叫哈理工了,合并了之后本来也没什么名气,不小心被那个搞培训的网络红人张雪峰不经意的贬低了一嘴,此后就名气大增)
这是一所部属专科学校(大专),规模不算大,在校学生有人就1千多人。校园里有两栋宿舍楼,一栋坐落于偏僻的角落,另一栋也坐落于偏僻的角落。
一栋五层楼,上两层住女生,下三层住男生;二栋三层楼,全部住男生,我跟本班其他九位兄弟就住在二栋207寝,一起度过那段丰富多彩的快乐时光。我们班有在一栋住的男生,有的时候闲聊,我们说他们“被女生踩在脚下,难有出头之日”,但有几次晚上过去串门,时不时听到女生高跟鞋清脆响过走廊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是酸酸的。
要说我们寝室那可真叫藏龙卧虎,热闹非凡。首先我们寝室十个人当中北方的就占了八个。这北方人大多性格豪爽、开朗直率,江湖义气重,好沟通,思想容易统一。往好了方向说那叫众志成城,泰山也搬得动;要是往反方使劲那是上房揭瓦,潜水覆舟也是样样精通,我们年轻漂亮的女班主任小胡老师就身受其苦。三年当中我们补过考,逃过课, 串过联,打过架,做过不少她说向东我们向西,她说打狗我们骂鸡的事情。当然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部怪我们,是您把我们这些群英荟萃在一起,我们要只给您对付出一盘大萝卜,多对不住你啊!
得,老师的事我们先放一放,我还是先分别介绍一下207寝室的十位兄弟吧。
老大
老大,河北宣化人。老大在校期间大可以用才不出众,貌不惊人来描写。老大对人随和谦逊,不爱出头露面,跟我们几个喜欢舞枪弄棒的小弟相比,缺少点大哥的风范。老大有一句口头禅“二五眼”,出现在老大嘴里频率高且表达意思准确,有时候我们借来用用,怎么说也没有老大说出来的那么纯正,那么道地。老大在校期间基本上都是跟着我们混来着,奇文轶事太少,如果硬要写的话,我就说说老大想换媳妇的事吧。
从前大学里有这样的顺口溜: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现在80后的速度一年就不认爹和娘了)。老大是在“变洋”的大二开始根本班的文委拍拖的,这多少有点让我们感到意外,因为老大家里是有对象的人,那女孩既是老大的高中同学又是老大父亲战友的女儿,对于这妆半包办式婚姻,老大基本上是满意的。可谁让老大在这个变坏的时期,偏偏遇上长着一张娃娃脸,多才多艺,颇有几番姿色的女文委了呢。我估计老大的理由是解放时那么多领导进城后都换了媳妇,他们换得我为什么换不得。
对于老大的错误行径,我们革命群众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滴。于是我们报着吃不着葡萄就说是酸的和容不得别人的粥碗里多层粥皮儿的心态,开始搅和这段因缘。在此后“窝谈”当中,一有机会我们就说点什么秦香莲了、三角恋了、漂亮女孩儿靠不住了等明感话题,含沙射影的规劝老大“悬崖勒马,改邪归正,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老大态度是谦和的、谈话是诚恳的、结果是死不改悔的。后来当我们发现老大的强硬态度,坚不可摧,几乎要放弃对老大的批评教育时,老大突然跟那个女孩分手了。老大一度情绪非常低落,那女孩也哭得泪人一般。搞得我们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后来一打听,原来老大给父亲写了一封《围城》当中方鸿建式的信,表明自己想自由“乱”爱,杨老爷子如方老爷子一样明察秋毫,写了一封同样措辞严厉的回信,同样以切断“粮草”做威胁。可怜的老大没能以革命者的姿态冲出包办婚姻的束缚,乖乖地回心转意了。
老大毕业后分配到张家口,开始我们还通信,后来渐渐没有了联系。2002年突然在搜狐同学录上发现了他的踪迹,一联系敢情这家伙已经混在北京了,电话里极为热情邀我北上一叙。十一的时候我去北京,老大开着捷达来接我,拿出名片一看,我靠,下我一大跳,“北京寰宇XXXX有限公司 技术部部长”,职称“高级工程师”,真是令我连羡慕带嫉妒。再一聊,我晕,丫挺的,还成了九三学社的民主人士。这家伙既拿着朝廷的俸禄,又自己在外面捞世界,这让我再一次佩服老大,这才是一等一的高人。老大这叫“十年练一剑”,练到张艺谋所说的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满心里装着的是“天下”。
我是个攀檐负势之人,此后利用工作便利经常去老大那里揩揩油,有时酒过三旬,菜过五味,桑拿、药浴、洗头、泡脚,小妹温柔的小手在给我们按背的时候,我睁者醉蒙蒙的眼睛跟老大讲:“大哥,看在党国的分上,有机会也拉兄弟一把!”
老五
老五,辽宁锦西人。(现在叫葫芦岛了)
老五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用一个“大”字来形容;大头、大脸、大嘴叉,大手、大脚、大嗓门,还有胆子也大。老五家境还过得去,在我们这些山里来的孩子当中,那就得算是殷实富足,宿舍楼里来卖夜霄,我们一般情况两天吃一顿,老五可以天天吃,我们是一个油饼,一碗粥;老五是两个油饼,一杯奶,外加一个茶鸡蛋,只吃得红光满面满嘴流油,吃完后擦一把油嘴,拍拍肚子,大叫“快活”。根据老五经常使用“锦西杨家杖子矿物局”抬头的办公用纸来推断,老五的父亲应该是矿上比股长还大的干部。尽管有这么多优势,老五表现得还是比较率直、真诚,全没有“高干子弟”的骄奢,此君在我们寝室节目最多,对我的文章贡献也最大,下面听我慢慢道来。
老五刚来报道那天,一进校门看到校园里迎接新生忙碌的场面,不免有些失望。老五是见过世面的人,以曾经梦想做过文学青年的经历,幻想过大学的模样,白发的先生可以放一放,漂亮的女生可一定要先瞧上一瞧。可在这样一所“学习空气很浓,校风严谨”的工科院校里,什么春色、秀色阿确实有点难得一见。老五不甘心,硕大的眼睛左顾右盼,(明眸善睐)力争有所斩获。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五终于在班级接待处发现了一名漂亮女生,那女生XXXXXXXXXXXXXXXXX。
(以上略去关于漂亮女生身高、容貌、三围、装束、服饰、举止、气质等方面的描述若干字。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怎么漂亮怎么想)
那女生平易近人,且待人热情周到,尽显干部风范。老五猜测应该是上届热3班的团支书,或是学生会的干部。老五是那种对漂亮女孩看到了就放不下的人,心想漂亮妹妹没交上,交一个漂亮姐姐也不是什么坏事。老五不在犹豫,拎着大包小裹急走过去,伸出自己肉忽忽的大手拍了拍那女生圆圆的肩膀,用他较比纯正的辽西口音甜甜问到:“大姐,我们寝室在那啊?”那女孩回过头,脸已涨得通红,温怒到“XXXXXXX”,老五窘的不得了,赔笑说:“XXXXXX”,那女孩说:“XXXXX”,老五又说:“XXXXXXX”。可惜我当时不在现场,说话的内容被老七等人传回来时,说法不一,版本颇多,但各种版本中那女孩有一句话是一致的,这句话是:“我是你们班的班主任!”。
我是第二天来报到的,当天没见到班主任,等我见到年轻漂亮的女班主任时,也是眼睛一亮,心头震了好几震,心里坏坏地想,那天换了我,我该找什么理由去拍她肩膀呢。
事情就此过去,老五另外获得一个“挺社会”的评价,可怜的老五从此也就告别了进步青年的序列,背上了一个历史污点,真是“一失手成三年恨”啊。以致于后来我们做的一些坏事,班主任都认为老五是主谋,狠狠地当了几回“窦娥”。这事老五现在还耿耿于怀,上次来哈尔滨聚会,他还一脸真诚地对班主任说:“胡老师,那几件事真不是我干的。”这就好比证明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一样不容易。我们几个坏小子在背后窃笑,并指天诅地发誓证明就是他干的。
说老五“社会”有点夸张,可说老五“见多识广”那可一点也不冤枉。老五的知识面才通南北,海阔天空的事知道不少,最大的优势是“识女人”,古今中外,正传野史,对男女之事颇有研究,知识之丰富,学识之渊博,非常人可比。我们寝室“窝谈会”的情爱生理部分,基本上都由老五一人主讲,让我们受益匪浅,于是我们就无比崇敬称他冯老师、冯博士、冯大师。老七概括总结了一下,举贤不避亲的送给他一个外号“冯老”,我们觉得贴切,“冯老”的美名就此传开。
老五跟我一样都喜欢运动,我们俩基本上撑起了我们班体育事业的半壁江山,老五打篮球时有一个绝活,就是左手的勾手投篮,用范伟的话讲那叫“防不胜防!”具体套路是:他接球后攻入左侧蓝下,看你上来防他,他厥起肥硕的屁股顶住你,把球交在左手,向外平伸,勾手一投,十有八九进球得分。我对付过许多高大威猛的高大前锋,多多少少都有些招数,可就是防不住老五这一招,至今让我耿耿于怀。
我俩玩得投机,只要没有课基本上都可以在操场上找到我俩。可是有段时间老五的身影和叫声突然从球场上消失了,球场上的玩伴问我老五去哪了?我告诉他们玩高雅的去了。
原来老五受到隔壁徐老嘎瘩和我们寝老九的诱惑和怂恿,报名参加了“艺蕾”吉它培训班,主攻情歌谈唱。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编剧大大您好!我是一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希望能翻译您的作品,可以和您取得联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