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468
阅读:9285
发表:2017/11/1 修改:2019/3/15
喜剧,校园
小说
水煮207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二哥毕业后分到了青岛后,就少有联系,不知近况如何。
老嘎瘩
老十,是我们寝室最小的,南方叫老幺,北方叫老嘎瘩。老嘎瘩是湖北人,自古就有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说法,老嘎瘩鬼马精灵高考考了527分,这个成绩拿到我们黑龙江,可以上哈工大了。
要评价老嘎瘩的话,可以用一个“韧”字来形容,老嘎瘩因为高考成绩高最初被任命为学习委员,后来因为班长工作能力稍差,加上我们几个难管的民间老大,改选的时候被换掉了,老嘎瘩临危授命出任班长,当然也挡了老七想当班长的路。其实大学里班长的差事是最难干的,一方面是学校僵化、死板的条条框框;另一方面是要民主、想自由,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兄弟,哪边都得照顾着。现在回想起来老嘎瘩当时在平衡各种关系上做得相当不错,拿捏得比较有分寸。
老嘎瘩毕业的时候可以说满载而归,学到了知识,找到了媳妇,入了党,分配到了理想的单位。老嘎瘩是带着家眷一同分到上海的,几年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接连进步,现在已经是一个分厂的厂长了,配有别克轿车一辆,生活紧跟时代步伐。
老六
说完九个兄弟该说说我了,我在寝室排行第六,老七提议大家一致通过管我叫“鬼子六”,我欣然接受,不管怎么样也是个贵族身份。我是寝室唯一一个哈尔滨人,占据地理上的优势,多少有些凝聚力。我应该属于性情中人,正直善良却有锋芒毕露,既希望有所进步,又不愿因此疏远兄弟。于是经常徘徊于之间,如果用国、共关系来比喻的话,我应该是经常帮助国军说话的共军。
刚入校时我对学校的失望程度不亚于老五,当然不会仅限于校园里缺乏美色,最不满意的就是我们班年轻漂亮的小胡老师的家长式管理作风和班干的能力低下,仗着有点小聪明,又有一定群众基础,于是乎积极不配合小胡老师的工作。只要不是必须参加的集体活动,一律不参加;必须参加的也摆出徐庶进曹营的架势应付了事,加上老五、老七等人的自发配合,只搞得班级一点集体样也没有,小胡老师漂亮的脸蛋经常被气得通红。
后来小胡老师特意邀请我到她的办公室,就班级工作征求我的意见,我是一点也没客气,班干的问题、教学制度的问题、政治气氛的问题,说得我心潮澎湃、慷慨激昂,说得小胡老师频频点头,明确承认自己在干部任用上有欠考虑的地方,当然也没忘了同时指出我身上的缺点。事后不久小胡老师调整了班级领导班子,当然了我也暗地里开始配合小胡老师的工作。过后我曾得意地把这次谈话命名为“煮茶论班干”,小胡老师得意地把这次谈话命名为“杯茶释兵权”搞了一个“双赢”。
老师的工作我没少做,兄弟们的事情我也放在心上,绝称得上“为朋友两肋叉刀”。你就说那次吧。
雪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没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始下的
但从地上纷乱的脚印来判断
分明已下了很久。
人
在校门前隐蔽处的一个人
一个穿军大衣,戴滑雪帽的男人
平静地注视者每一个进出校门的年轻女人
冷峻的目光中透着一丝杀气……
不好意思,古龙的武侠小说看多了,套用一下。其实没那么紧张,那个男人就是我,我在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事情简单说是这样的,第一学期有几个需要补考兄弟怕考不过去,就找了另外几个兄弟替考,监考老师不会识破,怕班主任小胡老师出现在考场,那就彻底穿帮,于是兄弟们群策群力想对策,用军队术语作战方案如下:
老八、老幺协老九进入考场,老五、老七隐蔽于寝室,老六纵打援,堵住可能进入考场的小胡老师,老四作预备队,游击于考场和校门之间。行动之前兄弟们再三强调,能不能堵住小胡老师,关系到本次战役成败的关键,我感觉到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其实当时我相当紧张,尽管我跟小胡老师自从那次谈话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也达不到她听我的的程度啊,如果小胡老师真要是来了,我跟她谈什么呢,谈理想、谈抱负,谈谈我要当班长还是谈谈我要入党?谈这些能稳住小胡老师一个半小时吗?一连串的问题搞得我心里没底,冷峻的目光下其实是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还好小胡老师那天没出现,虚惊一场,可我却冻感冒了,事后顺利过关的兄弟们美美地请我撮了一顿,一再讲我的贡献大,这真叫牺牲我一个,幸福一搓人。
大二时我进学生会任文艺部长,因工作需要,必须学跳舞,对音乐和艺术不感兴趣的我,突然成了舞蹈明星,闻名全校。我没有浪费这个机会,把我系文艺方面的工作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原本我的权限是可以动用我系的那台老掉牙“三洋”牌录音机,和借小会议室做舞厅。跳得火暴的时候,我还动用了校广播站播音员小妹,把晨练时的轻音乐换成舞曲。此外还经常“组团”访问外校的舞会,一时间名气非常之大,以致于因此还使用了一次“美男记”。
那是毕业前我们开《计算机原理》,特么打小学就学1+1=2,可在这里成10了,数数数到10不行了,得数到16才进位,计算机语言更是晦涩难懂,学得我们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眼看就要亮红灯了,可急坏了众弟兄。考试前我们特想从梁老师口中探探口风。当得知梁老师很爱跳舞,自然重任又落在我的肩上。于是我非常凑巧地经常出现在梁老师参加的舞会上,又非常凑巧地经常请她跳一些她擅长的又高难一点的舞步,梁老师跳得高兴,微胖的脸上泛着红润。虽然老师的警惕性很高,对考题守口如瓶,还是透漏出题不难,不想抓不及格这一重要信息,给弟兄们吃了定心丸。
那段时间,我的日子过得美,穿老五的西装,借老七的皮鞋,使老九的洗发水,邻寝的阿峥也常过来凑热闹,熊他弄两个毛菜,喝瓶啤酒啥的,过得那叫滋润,简直有了“横行乡里”的感觉。
好日子总是过得快,一转眼就毕业了。毕业后我分配到了哈尔滨的一家大型国营企业,工作起来才知道,原来在校期间的诸多长处,都成了实际工作中的种种缺点,令我四处碰壁。八年后我调到汽车销售部门,从事区域经理工作,走南闯北,车上车下,风光了六年。(这段日子我的感触也颇深,准备在我的小说《车上车下》中专门讲述)。
老嘎瘩
老十,是我们寝室最小的,南方叫老幺,北方叫老嘎瘩。老嘎瘩是湖北人,自古就有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说法,老嘎瘩鬼马精灵高考考了527分,这个成绩拿到我们黑龙江,可以上哈工大了。
要评价老嘎瘩的话,可以用一个“韧”字来形容,老嘎瘩因为高考成绩高最初被任命为学习委员,后来因为班长工作能力稍差,加上我们几个难管的民间老大,改选的时候被换掉了,老嘎瘩临危授命出任班长,当然也挡了老七想当班长的路。其实大学里班长的差事是最难干的,一方面是学校僵化、死板的条条框框;另一方面是要民主、想自由,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兄弟,哪边都得照顾着。现在回想起来老嘎瘩当时在平衡各种关系上做得相当不错,拿捏得比较有分寸。
老嘎瘩毕业的时候可以说满载而归,学到了知识,找到了媳妇,入了党,分配到了理想的单位。老嘎瘩是带着家眷一同分到上海的,几年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接连进步,现在已经是一个分厂的厂长了,配有别克轿车一辆,生活紧跟时代步伐。
老六
说完九个兄弟该说说我了,我在寝室排行第六,老七提议大家一致通过管我叫“鬼子六”,我欣然接受,不管怎么样也是个贵族身份。我是寝室唯一一个哈尔滨人,占据地理上的优势,多少有些凝聚力。我应该属于性情中人,正直善良却有锋芒毕露,既希望有所进步,又不愿因此疏远兄弟。于是经常徘徊于之间,如果用国、共关系来比喻的话,我应该是经常帮助国军说话的共军。
刚入校时我对学校的失望程度不亚于老五,当然不会仅限于校园里缺乏美色,最不满意的就是我们班年轻漂亮的小胡老师的家长式管理作风和班干的能力低下,仗着有点小聪明,又有一定群众基础,于是乎积极不配合小胡老师的工作。只要不是必须参加的集体活动,一律不参加;必须参加的也摆出徐庶进曹营的架势应付了事,加上老五、老七等人的自发配合,只搞得班级一点集体样也没有,小胡老师漂亮的脸蛋经常被气得通红。
后来小胡老师特意邀请我到她的办公室,就班级工作征求我的意见,我是一点也没客气,班干的问题、教学制度的问题、政治气氛的问题,说得我心潮澎湃、慷慨激昂,说得小胡老师频频点头,明确承认自己在干部任用上有欠考虑的地方,当然也没忘了同时指出我身上的缺点。事后不久小胡老师调整了班级领导班子,当然了我也暗地里开始配合小胡老师的工作。过后我曾得意地把这次谈话命名为“煮茶论班干”,小胡老师得意地把这次谈话命名为“杯茶释兵权”搞了一个“双赢”。
老师的工作我没少做,兄弟们的事情我也放在心上,绝称得上“为朋友两肋叉刀”。你就说那次吧。
雪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没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始下的
但从地上纷乱的脚印来判断
分明已下了很久。
人
在校门前隐蔽处的一个人
一个穿军大衣,戴滑雪帽的男人
平静地注视者每一个进出校门的年轻女人
冷峻的目光中透着一丝杀气……
不好意思,古龙的武侠小说看多了,套用一下。其实没那么紧张,那个男人就是我,我在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事情简单说是这样的,第一学期有几个需要补考兄弟怕考不过去,就找了另外几个兄弟替考,监考老师不会识破,怕班主任小胡老师出现在考场,那就彻底穿帮,于是兄弟们群策群力想对策,用军队术语作战方案如下:
老八、老幺协老九进入考场,老五、老七隐蔽于寝室,老六纵打援,堵住可能进入考场的小胡老师,老四作预备队,游击于考场和校门之间。行动之前兄弟们再三强调,能不能堵住小胡老师,关系到本次战役成败的关键,我感觉到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其实当时我相当紧张,尽管我跟小胡老师自从那次谈话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也达不到她听我的的程度啊,如果小胡老师真要是来了,我跟她谈什么呢,谈理想、谈抱负,谈谈我要当班长还是谈谈我要入党?谈这些能稳住小胡老师一个半小时吗?一连串的问题搞得我心里没底,冷峻的目光下其实是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还好小胡老师那天没出现,虚惊一场,可我却冻感冒了,事后顺利过关的兄弟们美美地请我撮了一顿,一再讲我的贡献大,这真叫牺牲我一个,幸福一搓人。
大二时我进学生会任文艺部长,因工作需要,必须学跳舞,对音乐和艺术不感兴趣的我,突然成了舞蹈明星,闻名全校。我没有浪费这个机会,把我系文艺方面的工作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原本我的权限是可以动用我系的那台老掉牙“三洋”牌录音机,和借小会议室做舞厅。跳得火暴的时候,我还动用了校广播站播音员小妹,把晨练时的轻音乐换成舞曲。此外还经常“组团”访问外校的舞会,一时间名气非常之大,以致于因此还使用了一次“美男记”。
那是毕业前我们开《计算机原理》,特么打小学就学1+1=2,可在这里成10了,数数数到10不行了,得数到16才进位,计算机语言更是晦涩难懂,学得我们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眼看就要亮红灯了,可急坏了众弟兄。考试前我们特想从梁老师口中探探口风。当得知梁老师很爱跳舞,自然重任又落在我的肩上。于是我非常凑巧地经常出现在梁老师参加的舞会上,又非常凑巧地经常请她跳一些她擅长的又高难一点的舞步,梁老师跳得高兴,微胖的脸上泛着红润。虽然老师的警惕性很高,对考题守口如瓶,还是透漏出题不难,不想抓不及格这一重要信息,给弟兄们吃了定心丸。
那段时间,我的日子过得美,穿老五的西装,借老七的皮鞋,使老九的洗发水,邻寝的阿峥也常过来凑热闹,熊他弄两个毛菜,喝瓶啤酒啥的,过得那叫滋润,简直有了“横行乡里”的感觉。
好日子总是过得快,一转眼就毕业了。毕业后我分配到了哈尔滨的一家大型国营企业,工作起来才知道,原来在校期间的诸多长处,都成了实际工作中的种种缺点,令我四处碰壁。八年后我调到汽车销售部门,从事区域经理工作,走南闯北,车上车下,风光了六年。(这段日子我的感触也颇深,准备在我的小说《车上车下》中专门讲述)。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编剧大大您好!我是一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希望能翻译您的作品,可以和您取得联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