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6798
阅读:9276
发表:2018/10/19
武侠动作,历史
小说
关公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关羽举起青龙刀“关某此来,只为颜良讨个公道”
曹操“好,好,好个公道,那俞涉、潘凤应向谁讨个公道,韩馥、公孙瓒又应向谁讨个公道?”
关羽凝思半刻“俞涉、潘凤、韩馥、公孙瓒虽是冤死,但冤有头,债有主,袁绍已伏法。今日轮到你来领罪”
曹操大笑道“颜良之死,岂是孤一人所能为!若刘皇叔不曾有托,颜良焉能死?若袁绍不侵犯我处,颜良焉能死?若云长并非义薄云天,颜良焉能死?若颜良亦无义气,焉能死?若袁绍并非奸诈之徒,关公又怎能决然不疑而斩之?若孤不设计,颜良焉能死?试问颜良之死,谁为元凶?”
关羽自思“曹操所言有理,众人缺一,颜良必不致死,然则如此巧合,这是是非非,真是说不清”
曹操继续道“时也命也运也,颜良之死,并非死于关公之手,亦非死于他人之谋,孤以为,乃是死于乱世也!如同这身边的士卒,若非乱世,谁愿埋骨他乡?又如同山种群贼,若非战乱,谁愿落草为寇?故颜良也罢,士兵也罢,贼寇也罢,皆死于乱世。苟天下安定太平,何来生生死死之恩怨!”
关羽见曹操言之有理,竟无言以对,内心道“是啊,周仓当初因战乱而落草为寇,大哥说过,他们不过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若一口吃的,焉能落草为寇”抬头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此刻,他们父母妻子正殷勤盼望他们回家,可惜我那平儿永远不能再回到我身边了…华佗老仙说得对,天下谁无父母妻子?既知丧子之痛,亦当可怜天下父母之心;既知折将之悲,亦当知士兵之苦。”关公动了恻隐之心,眼中有一丝泪痕,一发心中不忍。不知不觉,手中青龙宝刀已然放下。
曹操慷慨陈昂道“乱世之中,多死于非命,今日能死于云长之手,实乃幸事!孤无恨!然孤有一话要讲,孤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孤一旦解兵柄,必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人言我曹阿满乃国贼,然孤无愧于社稷,无愧于苍生!死而何憾?曹某人头在此,关公拿去交予刘备便是”
曹操大义凛然,俨然已视死如归,关羽不禁心头一颤,深深被打动,心想“若无曹操平定北方诸侯,结束连年混战,百姓焉能安居乐业?曹操今日若死,天下必将重归动荡,百姓复陷苦难;吾何忍哉?陷民于水火,与吾杀人何异”
乃开金口道“今日本当斩汝以泻我心头之恨!但念及百姓及众将士无辜受罪,吾心不忍!今日与你约法三章,你若依得,我便放你过去”
曹操“莫说三章,便是一百章也依得,云长请讲”
关羽“第一,永为汉臣,不得篡汉”
曹操“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焉能做大逆不道之事,为后人所垢,故而依得”
关羽“汝后人亦不得篡汉”
曹操“后人若敢篡汉,必死于马蹄之下”
关羽“好,第二,三家和好,相不侵犯”
曹操“依得,蜀吴若侵魏,魏必不侵蜀吴”
关羽“第三,轻徭薄役,善待北国百姓”
曹操“依得,连年战乱,十室九空,曹某正有休养生息之意”
关羽“虽是城下之盟,但约法已定,他日汝若胆敢违约,这口八十二斤青龙刀断然不答应”说罢,把马头勒回,示意曹军离开。曹军皆下马,哭拜于地。关羽长叹一声,皆放去。
拨马回麦城。
第十八场:
人物:关公、刘备、诸葛亮、赵云、张飞等。
地点:颜良庙中
场景:关公劝刘备为了百姓着想,停止北伐。刘备说自己骑虎难下,这些人才跟着我,都是为了利益,如果自己事业没前途,这些人一定会走的,所以不得不被罚。关公在大义小义的矛盾纠结中,自刎身亡,张飞随即死去,刘备在泪眼中,迷迷糊糊回到桃园,三兄弟义结金兰,好不快活…
早有孔明执杯相迎曰:“且喜将军立此盖世之功,与普天下除大害。合宜远接庆贺!”
关羽跪地,叹息一声道:“关某与曹操约法三章,让其离去,自知依军法当斩,特来请死”众人惊愕。
孔明曰:“曹贼岂是可信之人!此是云长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虽如此,不得不依军法处置。左右武士,推出去斩了”
刘备慌忙止曰:“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孔明方才放过,道“主公,曹贼虽翘舌令色,逃出云长之手,但料其不能走远,可再遣将追之,必能斩之”
刘备“军师暂且整顿兵马,孤稍后便来!”转身对云长道“二弟,随我来”二人又进了颜良庙里。
刘备解开衣服,以手指髀肉道“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不知何日方能诛灭曹贼,匡扶汉室”
关羽叹息一声“樊城一战后,人生感慨颇多。丧子折将间,方知百姓疾苦。记得当初追随大哥时,弟年轻无知,妄杀一人,大哥训诫,成大事者,当以人为本,不得乱杀百姓。虽是陈年往事,却似昨日一般。吾恐曹操一死,北方复乱,故而愿以死放之。匡复汉室,固然大义,但因此陷民于水火,弟实不忍心。愿大哥暂收北伐之心”
刘备叹息一声“吾何尝不知黎民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然无可奈何!你、我、翼德,义结金兰,固然情深意重!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孤,贩履织席起家,位卑言轻。三顾茅庐,低三下四,方请出孔明一介晚生,试问天下又有几人愿追随我等?士不远千里而来,所求者何也?寸土之封也!我等若安居益州,偏居一隅,何以以一州之地封赏群臣?众人必大失所望,纷纷离去。故孤不北伐,如何与众人交代?此乃不战而亡之道也!故非我欲战,实乃骑虎难下、众人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关羽“那百姓疾苦呢”
刘备叹息一声,摇头而出。下令道“赵云听令,你速去截杀曹操,不得有误”
赵云领命而去。
刘备“张飞、黄忠、马超听令,你三人率领本部兵马,随孤扫清江南、踏平东吴”
黄忠、马超领命。
忽然听到关羽在庙中大笑道“哈哈哈哈,青龙刀啊,青龙刀,你虽是绝世宝刀,然上不能匡扶汉室,下不能安顿百姓,只能杀生,不能救死,终不过是一件凶器”百感交集中,叹息一声,又道“颜良啊,你这无头的债,既然没人认账,今日就由关某来还吧”说罢横刀自刎,瞬间身首异处!
刘备慌忙转身,浑身颤抖,瞬间泪流满面,悲痛大呼“云长,我的二弟…”
众人见刘备呼声惨痛,急忙进了庙,见刘备抱着关羽的尸体,关羽头已落地,不禁惊讶大骇。张飞上前抱着关羽的尸体,惨痛呼叫“二哥啊……”哭声不绝,老泪纵横,忽然倒下,刘备推动张飞,已经一命呜呼,刘备惨痛大叫“三弟,翼德….二弟…”
众人不知何故,孔明说道“张飞一生杀人不眨眼,亦不曾有泪,故而闭眼即死,落泪便亡!今日关公魂归天庭,不料翼德悲伤过度,亦随之而去”
刘备抱着关羽与张飞的尸体,哀嚎痛哭,众人不能止。刘备哭着哭着,泪痕中似梦似真,又回到了桃园,三人焚香而拜,共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关羽、张飞拱手对刘备道“大哥”刘备握住关羽、张飞手道“二弟,三弟”
三人开怀大笑!
(歌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调寄《临江仙》
故事终!
曹操“好,好,好个公道,那俞涉、潘凤应向谁讨个公道,韩馥、公孙瓒又应向谁讨个公道?”
关羽凝思半刻“俞涉、潘凤、韩馥、公孙瓒虽是冤死,但冤有头,债有主,袁绍已伏法。今日轮到你来领罪”
曹操大笑道“颜良之死,岂是孤一人所能为!若刘皇叔不曾有托,颜良焉能死?若袁绍不侵犯我处,颜良焉能死?若云长并非义薄云天,颜良焉能死?若颜良亦无义气,焉能死?若袁绍并非奸诈之徒,关公又怎能决然不疑而斩之?若孤不设计,颜良焉能死?试问颜良之死,谁为元凶?”
关羽自思“曹操所言有理,众人缺一,颜良必不致死,然则如此巧合,这是是非非,真是说不清”
曹操继续道“时也命也运也,颜良之死,并非死于关公之手,亦非死于他人之谋,孤以为,乃是死于乱世也!如同这身边的士卒,若非乱世,谁愿埋骨他乡?又如同山种群贼,若非战乱,谁愿落草为寇?故颜良也罢,士兵也罢,贼寇也罢,皆死于乱世。苟天下安定太平,何来生生死死之恩怨!”
关羽见曹操言之有理,竟无言以对,内心道“是啊,周仓当初因战乱而落草为寇,大哥说过,他们不过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若一口吃的,焉能落草为寇”抬头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此刻,他们父母妻子正殷勤盼望他们回家,可惜我那平儿永远不能再回到我身边了…华佗老仙说得对,天下谁无父母妻子?既知丧子之痛,亦当可怜天下父母之心;既知折将之悲,亦当知士兵之苦。”关公动了恻隐之心,眼中有一丝泪痕,一发心中不忍。不知不觉,手中青龙宝刀已然放下。
曹操慷慨陈昂道“乱世之中,多死于非命,今日能死于云长之手,实乃幸事!孤无恨!然孤有一话要讲,孤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孤一旦解兵柄,必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人言我曹阿满乃国贼,然孤无愧于社稷,无愧于苍生!死而何憾?曹某人头在此,关公拿去交予刘备便是”
曹操大义凛然,俨然已视死如归,关羽不禁心头一颤,深深被打动,心想“若无曹操平定北方诸侯,结束连年混战,百姓焉能安居乐业?曹操今日若死,天下必将重归动荡,百姓复陷苦难;吾何忍哉?陷民于水火,与吾杀人何异”
乃开金口道“今日本当斩汝以泻我心头之恨!但念及百姓及众将士无辜受罪,吾心不忍!今日与你约法三章,你若依得,我便放你过去”
曹操“莫说三章,便是一百章也依得,云长请讲”
关羽“第一,永为汉臣,不得篡汉”
曹操“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焉能做大逆不道之事,为后人所垢,故而依得”
关羽“汝后人亦不得篡汉”
曹操“后人若敢篡汉,必死于马蹄之下”
关羽“好,第二,三家和好,相不侵犯”
曹操“依得,蜀吴若侵魏,魏必不侵蜀吴”
关羽“第三,轻徭薄役,善待北国百姓”
曹操“依得,连年战乱,十室九空,曹某正有休养生息之意”
关羽“虽是城下之盟,但约法已定,他日汝若胆敢违约,这口八十二斤青龙刀断然不答应”说罢,把马头勒回,示意曹军离开。曹军皆下马,哭拜于地。关羽长叹一声,皆放去。
拨马回麦城。
第十八场:
人物:关公、刘备、诸葛亮、赵云、张飞等。
地点:颜良庙中
场景:关公劝刘备为了百姓着想,停止北伐。刘备说自己骑虎难下,这些人才跟着我,都是为了利益,如果自己事业没前途,这些人一定会走的,所以不得不被罚。关公在大义小义的矛盾纠结中,自刎身亡,张飞随即死去,刘备在泪眼中,迷迷糊糊回到桃园,三兄弟义结金兰,好不快活…
早有孔明执杯相迎曰:“且喜将军立此盖世之功,与普天下除大害。合宜远接庆贺!”
关羽跪地,叹息一声道:“关某与曹操约法三章,让其离去,自知依军法当斩,特来请死”众人惊愕。
孔明曰:“曹贼岂是可信之人!此是云长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虽如此,不得不依军法处置。左右武士,推出去斩了”
刘备慌忙止曰:“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孔明方才放过,道“主公,曹贼虽翘舌令色,逃出云长之手,但料其不能走远,可再遣将追之,必能斩之”
刘备“军师暂且整顿兵马,孤稍后便来!”转身对云长道“二弟,随我来”二人又进了颜良庙里。
刘备解开衣服,以手指髀肉道“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不知何日方能诛灭曹贼,匡扶汉室”
关羽叹息一声“樊城一战后,人生感慨颇多。丧子折将间,方知百姓疾苦。记得当初追随大哥时,弟年轻无知,妄杀一人,大哥训诫,成大事者,当以人为本,不得乱杀百姓。虽是陈年往事,却似昨日一般。吾恐曹操一死,北方复乱,故而愿以死放之。匡复汉室,固然大义,但因此陷民于水火,弟实不忍心。愿大哥暂收北伐之心”
刘备叹息一声“吾何尝不知黎民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然无可奈何!你、我、翼德,义结金兰,固然情深意重!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孤,贩履织席起家,位卑言轻。三顾茅庐,低三下四,方请出孔明一介晚生,试问天下又有几人愿追随我等?士不远千里而来,所求者何也?寸土之封也!我等若安居益州,偏居一隅,何以以一州之地封赏群臣?众人必大失所望,纷纷离去。故孤不北伐,如何与众人交代?此乃不战而亡之道也!故非我欲战,实乃骑虎难下、众人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关羽“那百姓疾苦呢”
刘备叹息一声,摇头而出。下令道“赵云听令,你速去截杀曹操,不得有误”
赵云领命而去。
刘备“张飞、黄忠、马超听令,你三人率领本部兵马,随孤扫清江南、踏平东吴”
黄忠、马超领命。
忽然听到关羽在庙中大笑道“哈哈哈哈,青龙刀啊,青龙刀,你虽是绝世宝刀,然上不能匡扶汉室,下不能安顿百姓,只能杀生,不能救死,终不过是一件凶器”百感交集中,叹息一声,又道“颜良啊,你这无头的债,既然没人认账,今日就由关某来还吧”说罢横刀自刎,瞬间身首异处!
刘备慌忙转身,浑身颤抖,瞬间泪流满面,悲痛大呼“云长,我的二弟…”
众人见刘备呼声惨痛,急忙进了庙,见刘备抱着关羽的尸体,关羽头已落地,不禁惊讶大骇。张飞上前抱着关羽的尸体,惨痛呼叫“二哥啊……”哭声不绝,老泪纵横,忽然倒下,刘备推动张飞,已经一命呜呼,刘备惨痛大叫“三弟,翼德….二弟…”
众人不知何故,孔明说道“张飞一生杀人不眨眼,亦不曾有泪,故而闭眼即死,落泪便亡!今日关公魂归天庭,不料翼德悲伤过度,亦随之而去”
刘备抱着关羽与张飞的尸体,哀嚎痛哭,众人不能止。刘备哭着哭着,泪痕中似梦似真,又回到了桃园,三人焚香而拜,共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关羽、张飞拱手对刘备道“大哥”刘备握住关羽、张飞手道“二弟,三弟”
三人开怀大笑!
(歌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调寄《临江仙》
故事终!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