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2153
阅读:10790
发表:2015/10/20
主旋律
小说
大地逐梦之一中国阿甘的传奇人生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梁希望握着蒋县长的手,忽然觉得有些面熟,但又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60
孙教授将培训课程调整了一下,由韩教授继续授课,她则陪蒋县长,梁董事长到办公室里坐一下。
到了办公室,梁希望与蒋县长攀谈起来。提起S县种薯生产基地,梁希望如数家珍,总经营喷灌圈达300个,每年轮作种植60万亩种薯,年可提供优质种薯130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元。
蒋县长也兴奋不已:我原先联系的巧台镇杨家村,农民以前种的是自己家留的土豆,一亩地只能产1000斤,种了梁氏集团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后一亩地产量达到3000公斤以上,种植大户每亩纯收入四、五千元,有几个已经开上了奔驰、宝马。这在以前,农民们可是做梦都不敢想啊。
看着蒋县长说话的神态,梁希望突然想起来了。“你母亲姓徐吧?”蒋副县长有些吃惊。“你母亲是不是原先在山东L市当过老师?”“是啊。母亲去世后,是父亲一手把我带大。后来我从L市考入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亲人啊,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你了。”蒋县长有些惊愕,于是梁希望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述说了一遍,众人都听得热泪盈眶,叶倩跟蒋副县长更是抱头痛哭。
“没有徐老师,哪有我梁希望的今天,我今天终于找到了亲人,此生再无遗憾,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徐老师坟上祭拜,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她当年惦记、关心的穷孩子总算是有点出息。”
在当天S县接待宴会上,平常不怎么喝酒的梁希望喝了个酩酊大醉,所有在场的人听说他找到了恩人的女儿,无不嘘唏感叹。
第二天,在县里四大家举行的座谈会上,梁希望宣布将加大在S县的投资,将在种薯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再上两条12500吨的种薯生产线,每年可以为S县增加财政税收3000多万元。
同时为了拉长马铃薯的加工产业链,将在县里建设马铃薯雪花粉加工厂,可以吸纳1000人就业。
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61
下午,蒋副县长陪梁希望来到大田里,视察马铃薯种薯收获盛况。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几台大型的马铃薯收获机你来我往,把地下的马铃薯翻出来,机器身后,上百位农民在弯腰检马铃薯。他们身后,是一排排成行的袋装马铃薯,一眼望不到边,令人震撼。这要比人工收获,效率不知高了多少倍。
基地负责人向梁希望和蒋副县长介绍道:“基地目前有30万亩种薯基地,从耕地、播种、浇水、施肥、收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作业。主要生产一代种薯,平均亩产2.5吨。我们还和农民合作,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公司提供一代种薯和技术支持,再以每斤0.85元的价格向种植大户回购二代种薯,经分检、处理、包装后再以1.3元的价格对外销售。二代种薯就可以直接种在种植大户的田里了。和公司合作的农户种植的二代种薯平均亩产可达3.5吨。每亩纯收入四五千元。过去很多人家里穷的锅都揭不开,现在家家修了小洋楼,不少人还娶了城里姑娘做媳妇,家里还购置了豪车。”
这时,旁边一对劳动的农民夫妻走了过来。“是梁董事长吧?”梁希望有点儿惊讶,不知他们是如何认出自己的。“是这么回事,我家里挂着你的照片呢。俺们这里十年九旱,原来种荞麦、玉米忙活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为了把我儿子盘成大学生,家里欠了好几万块钱的债,儿子大学毕业在城里打工,1000多元/月的工资,养自己都很困难,结果谈了几个对象都吹了。儿子虽一表人材,可家里太穷,连个房子都买不起,没人愿意跟他。为这,儿子差点患上抑郁症。”
“幸好梁董事长在俺们这里办了种薯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扶持俺们农民。儿子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到基地上班。俺俩口子种了一百多亩二代种薯,公司忙的时候也到公司打工帮忙。现在一年的收入是从前的几十倍。家里盖了小洋楼,儿子也娶了媳妇,还是他们大学里原来的校花呢。儿子说,全家能有今天,全搭帮梁董事长,他就是咱们全家的救命菩萨和财神爷。所以,他特意从网上下载了你的照片,放大后贴在客厅里,象财神爷样的供着。所以我们一看见您,就认出来了。
梁希望握着这位姓杨的农民手说:“你只种了一百多亩地,如果多种些,就发大财了。”“是啊,我们村里一个姓朱的大户种了600亩种薯,平均亩产3500公斤,地头收购价每公斤1.7元,当年总收入350多万元。这在过去做梦都不敢想啊。我们村里的老乡们都一直念叨着,搭帮您,我们全村都脱贫致富,真希望您亲自来我们村看看,大伙也好当面向您表达谢意。既然今天赶上了,我能否代表全村,请你们去村里看看,相信乡亲们一定非常高兴。”
“蒋县长,我们一起到村里去看看怎么样?”
“当然,欢迎财神爷到乡亲们家里走走,把财气带给更多的乡亲。”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走,咱们一起到村里去。”于是一行人乘车向村里开去。
62
由于有村民打电话通气,结果,梁希望他们的车刚到村口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了。“县太爷和财神爷到村里来,可是我们村的无上荣光啊。大伙儿都听着,一切按我的吩咐来做。”老村长发了话,其余人都渐渐安静下来。老村长按蒙古族礼仪先向蒋副县长和梁希望敬献洁白的哈达,然后请人牵来披着红绸的马匹,将蒋副县长和梁希望一行人一一扶上马匹,有人牵着马,然后向村中心缓缓而去。村民们簇拥着、欢呼着一起向村中心进发。那场面非常感人。
梁希望骑在马上,心潮澎湃。还是这些乡亲们朴实,自己只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被他们当成救命菩萨般记在心里,并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膜拜。自己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今天是第一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自己所做的事业,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被他们铭记和歌功颂德,的确令人自豪。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所有的付出终将获得回报。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你做了好事,他们都在心里记着呢。一想到这,就觉得那些经历过的苦难、委屈、冤枉都实在不算什么。
正想着,他们已到了村中心的村委大楼,一下马,村长便介绍道:“我们村是全市的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村里能说会唱的能人很多,大伙儿的意见:一定要给几位领导表演一下各自的拿手好戏。以表达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好心情,也是感谢梁财神和县太爷带给他们的好运气。俗话说得好,饮水不忘挖井人。晚饭呢根据大伙儿的意见,就在村礼堂里摆,每家拿出一道最拿手的菜,全村人和各位尊敬的客人共饮。现在,就请各位该化妆的化妆,该搞饭菜的去搞饭菜,大伙儿分头行动吧。”“好”大家一脸喜气洋洋,各自忙活去了。
63
随着蒋副县长和梁希望他们的到来,全村仿佛迎来了盛大的节日。
60
孙教授将培训课程调整了一下,由韩教授继续授课,她则陪蒋县长,梁董事长到办公室里坐一下。
到了办公室,梁希望与蒋县长攀谈起来。提起S县种薯生产基地,梁希望如数家珍,总经营喷灌圈达300个,每年轮作种植60万亩种薯,年可提供优质种薯130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元。
蒋县长也兴奋不已:我原先联系的巧台镇杨家村,农民以前种的是自己家留的土豆,一亩地只能产1000斤,种了梁氏集团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后一亩地产量达到3000公斤以上,种植大户每亩纯收入四、五千元,有几个已经开上了奔驰、宝马。这在以前,农民们可是做梦都不敢想啊。
看着蒋县长说话的神态,梁希望突然想起来了。“你母亲姓徐吧?”蒋副县长有些吃惊。“你母亲是不是原先在山东L市当过老师?”“是啊。母亲去世后,是父亲一手把我带大。后来我从L市考入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亲人啊,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你了。”蒋县长有些惊愕,于是梁希望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述说了一遍,众人都听得热泪盈眶,叶倩跟蒋副县长更是抱头痛哭。
“没有徐老师,哪有我梁希望的今天,我今天终于找到了亲人,此生再无遗憾,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徐老师坟上祭拜,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她当年惦记、关心的穷孩子总算是有点出息。”
在当天S县接待宴会上,平常不怎么喝酒的梁希望喝了个酩酊大醉,所有在场的人听说他找到了恩人的女儿,无不嘘唏感叹。
第二天,在县里四大家举行的座谈会上,梁希望宣布将加大在S县的投资,将在种薯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再上两条12500吨的种薯生产线,每年可以为S县增加财政税收3000多万元。
同时为了拉长马铃薯的加工产业链,将在县里建设马铃薯雪花粉加工厂,可以吸纳1000人就业。
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61
下午,蒋副县长陪梁希望来到大田里,视察马铃薯种薯收获盛况。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几台大型的马铃薯收获机你来我往,把地下的马铃薯翻出来,机器身后,上百位农民在弯腰检马铃薯。他们身后,是一排排成行的袋装马铃薯,一眼望不到边,令人震撼。这要比人工收获,效率不知高了多少倍。
基地负责人向梁希望和蒋副县长介绍道:“基地目前有30万亩种薯基地,从耕地、播种、浇水、施肥、收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作业。主要生产一代种薯,平均亩产2.5吨。我们还和农民合作,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公司提供一代种薯和技术支持,再以每斤0.85元的价格向种植大户回购二代种薯,经分检、处理、包装后再以1.3元的价格对外销售。二代种薯就可以直接种在种植大户的田里了。和公司合作的农户种植的二代种薯平均亩产可达3.5吨。每亩纯收入四五千元。过去很多人家里穷的锅都揭不开,现在家家修了小洋楼,不少人还娶了城里姑娘做媳妇,家里还购置了豪车。”
这时,旁边一对劳动的农民夫妻走了过来。“是梁董事长吧?”梁希望有点儿惊讶,不知他们是如何认出自己的。“是这么回事,我家里挂着你的照片呢。俺们这里十年九旱,原来种荞麦、玉米忙活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为了把我儿子盘成大学生,家里欠了好几万块钱的债,儿子大学毕业在城里打工,1000多元/月的工资,养自己都很困难,结果谈了几个对象都吹了。儿子虽一表人材,可家里太穷,连个房子都买不起,没人愿意跟他。为这,儿子差点患上抑郁症。”
“幸好梁董事长在俺们这里办了种薯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扶持俺们农民。儿子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到基地上班。俺俩口子种了一百多亩二代种薯,公司忙的时候也到公司打工帮忙。现在一年的收入是从前的几十倍。家里盖了小洋楼,儿子也娶了媳妇,还是他们大学里原来的校花呢。儿子说,全家能有今天,全搭帮梁董事长,他就是咱们全家的救命菩萨和财神爷。所以,他特意从网上下载了你的照片,放大后贴在客厅里,象财神爷样的供着。所以我们一看见您,就认出来了。
梁希望握着这位姓杨的农民手说:“你只种了一百多亩地,如果多种些,就发大财了。”“是啊,我们村里一个姓朱的大户种了600亩种薯,平均亩产3500公斤,地头收购价每公斤1.7元,当年总收入350多万元。这在过去做梦都不敢想啊。我们村里的老乡们都一直念叨着,搭帮您,我们全村都脱贫致富,真希望您亲自来我们村看看,大伙也好当面向您表达谢意。既然今天赶上了,我能否代表全村,请你们去村里看看,相信乡亲们一定非常高兴。”
“蒋县长,我们一起到村里去看看怎么样?”
“当然,欢迎财神爷到乡亲们家里走走,把财气带给更多的乡亲。”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走,咱们一起到村里去。”于是一行人乘车向村里开去。
62
由于有村民打电话通气,结果,梁希望他们的车刚到村口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了。“县太爷和财神爷到村里来,可是我们村的无上荣光啊。大伙儿都听着,一切按我的吩咐来做。”老村长发了话,其余人都渐渐安静下来。老村长按蒙古族礼仪先向蒋副县长和梁希望敬献洁白的哈达,然后请人牵来披着红绸的马匹,将蒋副县长和梁希望一行人一一扶上马匹,有人牵着马,然后向村中心缓缓而去。村民们簇拥着、欢呼着一起向村中心进发。那场面非常感人。
梁希望骑在马上,心潮澎湃。还是这些乡亲们朴实,自己只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被他们当成救命菩萨般记在心里,并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膜拜。自己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今天是第一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自己所做的事业,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被他们铭记和歌功颂德,的确令人自豪。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所有的付出终将获得回报。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你做了好事,他们都在心里记着呢。一想到这,就觉得那些经历过的苦难、委屈、冤枉都实在不算什么。
正想着,他们已到了村中心的村委大楼,一下马,村长便介绍道:“我们村是全市的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村里能说会唱的能人很多,大伙儿的意见:一定要给几位领导表演一下各自的拿手好戏。以表达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好心情,也是感谢梁财神和县太爷带给他们的好运气。俗话说得好,饮水不忘挖井人。晚饭呢根据大伙儿的意见,就在村礼堂里摆,每家拿出一道最拿手的菜,全村人和各位尊敬的客人共饮。现在,就请各位该化妆的化妆,该搞饭菜的去搞饭菜,大伙儿分头行动吧。”“好”大家一脸喜气洋洋,各自忙活去了。
63
随着蒋副县长和梁希望他们的到来,全村仿佛迎来了盛大的节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