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2153
阅读:10791
发表:2015/10/20
主旋律
小说
大地逐梦之一中国阿甘的传奇人生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村中,他们来到一户老乡家里,家徒四壁,家中实在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带着两个留守儿童。因为土地贫瘠,种的那点儿庄稼根本无法养家糊口,所以儿子、媳妇到北京打工去了,老俩口靠儿子、媳妇寄点钱维持家用,家里没什么闲钱添置家具和翻修房屋,所以,住的老房子已经破败不堪,摇摇欲坠。
几人又随老乡到地里看了看,地里种的土豆产量也就在1000斤左右,农民用的都是自己地里产的马铃薯做种薯,产量低,抗病力差,遇到病虫灾害,颗粒无收。所以,这里的农民土地虽多,却只能勉强糊口。有时土地免费转租给别人,还没人肯接手,因为别人一算账,到年底勉强持平,没钱赚。
看到这情景,梁希望既看到商机,又生出感触,只有用知识和科技武装农民,农业才有希望。
梁希望感叹道:“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徐老师家乡的农民过得还这么苦,我想尽点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这里的农民脱贫致富,也给徐老师的在天之灵有个交待。”
叶倩道:“我支持你,这里农民的生活跟咱们哪里比真是天壤之别,这里的农民同样勤奋,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不比别人少,但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关键还是缺少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如果把农户和我们公司结合起来,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若如此那是再好不过了,每年回来挂亲,看到乡亲们生活一成不变,我总觉得愧对他们,但个人毕竟能力有限,所以每次只能惆怅而归。如果梁总愿意在老母亲家乡设立现代化农业基地,我愿意辞职过来建设母亲家乡。”
“那可使不得,你一个县太爷辞职,可太委屈了。我可不敢当。”
“母亲一辈子就是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只要能改善家乡面貌,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相信母亲的在天之灵会支持我的,其实只要能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同时为社会有所贡献,在那里,在什么岗位都一样,职位和待遇倒不是很重要。”
“有你的表态,我的投资想法就更坚定了。我要在徐老师的家乡建设40万亩的种薯大田扩繁基地,让河北那些老少边穷的农民都能种上我们梁氏集团的脱毒种薯,在几年内彻底脱贫致富。既然蒋县长决心已定,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我有个小小请求,希望蒋县长能担任河北扩繁基地的负责人,以助我一臂之力。”
“梁董事长这么信任我,我一定竭尽所能,不辱使命。好在我是农学院毕业,在政府又长期分管农业,在农业方面也不算门外汉,一些不懂的地方,可以边学边干,我有信心把这个台子搭起来。”
“好,就这么定了,有蒋县长的加盟,我们公司可是如虎添翼啊。”
俩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俩人按约定,分头回去准备。
67
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河北K县梁氏集团种薯扩繁基地即将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河北省有关省、市、县领导都将参加。
梁希望在去参加典礼的路上,忽然想起自己去年安排人给河北李家兄弟寄去过价值1万元的种薯,不知他们种下去后效果如何。于是一打方向盘,往李家兄弟家里开去。
由于事先已打电话,李家一家老小远远就在村口等着。梁希望刚一下车,就被李家兄弟紧紧抱住。“大兄弟,你寄来的种薯可真是魔薯啊,我们种下去,你猜怎么着,每亩收获7-8000斤,我的妈,可把我们吓了一跳,祖祖辈辈都没见过这么高的产量啊,乡亲们也都傻了,这么高的产量,这还是马铃薯吗?他们怀疑我用了什么生长激素之类的东西,这东西人还能吃吗?”
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自己先蒸了一锅吃,那味道嘿,糯口甜香,还真是棒极了。乡亲们这才心服口服。俺家里去年先试着种了几十亩,明年准备全部改种马铃薯,乡亲们也纷纷托我代购种薯。梁董,我有个小小的请求,我俩想做你们公司脱毒种薯的代理商,帮乡亲们代购种薯,不知你能不能答应。你瞧,我们都高兴糊涂了,还没请你进屋喝茶,就开始向你提要求。走,先到屋里喝茶,然后,我们陪大兄弟好好喝一杯。
一伙人簇拥着梁希望夫妻向家里走去。
一进客厅,李家兄弟便打开了话匣子:“大兄弟啊,我们真不知该如何表达内心的万分感激之情,你真是我们的财神爷和活菩萨。嘿嘿,自从去年种你们公司的脱毒种薯出名后,现在上门来提亲的真是踏破门槛啊,看样子,不用5年,3年内,我家里就能盖上新房,娶上儿媳妇喽。”
梁希望也笑得合不拢嘴:“大兄弟啊,你这7、8千斤亩产不算什么,我们示范户里还有亩产1万1千斤的。你那几百亩地全种上我们公司的种薯你就发大财喽。不过光你们一家人富还不行,你还要带动全村人都富起来,到时候,我来喝你儿子的喜酒。”
“那是,那是,有梁董事长支持,俺们愿带个头,带乡亲们共同致富。嘿嘿,真没想到啊,过去我们家在村里面,因为太穷,讲难听点,连鬼都不愿上门,现如今,我们有可能成为乡亲们发家致富的领头人,真是恍如隔世啊。这就叫天上掉下个活菩萨,指引我们把家发啊。梁总,我们兄弟俩打定主意,我们这辈子跟定你了。我们家里的田就做梁氏脱毒种薯的示范田,我们真心想做梁氏脱毒种薯的代理商,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请梁总无论如何要答应我们的请求。”说着俩人要跪下来求情,梁希望忙拦住他俩:“大兄弟,这可使不得,你们的条件我都答应,你们愿带乡亲们共同致富,这是好事啊,我们公司就希望多涌现一些这样的人。这样吧,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公司会在技术、人力、资金上支持你们,把脱毒种薯事业尽快做起来,还是那句话,等娶儿媳妇的时候,别忘了通知我喝喜酒。”“那还用说吗?”屋子里响起爽朗的笑声。
没多久,饭菜上来了,大伙儿盘坐在炕上,边喝小酒,边聊天其乐融融。李家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种温馨场面和爽朗笑声了。
68
第二天,梁希望俩口子依依不舍挥手告别,开车前往K县,参加即将举行的K县脱毒种薯基地奠基礼。
刚一进基地筹备处,蒋雯艳便迎了上来:“梁董,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就绪,这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日程表以及讲话稿,请您过目。现场也已布置完毕,各新闻媒体也已通知到位,来客住宿和迎送车辆也都已安排好,看梁董还有什么要吩咐的,我马上去办。”
梁希望乐了:“嘿嘿,政府机关出来的人,办事就是严谨,象这些庆典活动之类的,以前是我最头疼的,结果被你处理的顺顺溜溜的。以后自己可以省不少心了。”“蒋县,噢,蒋总,以后公司庆典方面的事就交给你了,以前这方面的事,是我最头疼的,现在有你操持,我就轻松多了。说说基地筹建还有什么困难吧,公司倾全力支持你。”
俩人就工作的事进行了详细的交流、沟通。在蒋雯艳的操持下,梁氏集团河北K县40万亩脱毒种薯大田扩繁基地开工奠基典礼进行的非常顺利。整个场面庄重、热闹,省、市、县领导都高度重视这个项目,都在讲话中希望这个项目能成为带动老少边穷地区农民发家致富的龙头项目,并纷纷表态愿给予扩繁基地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梁希望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们在河北建设的是集团公司在全国的第三个种薯扩繁基地,公司将争取用3-5年时间,把大田繁育基地扩大到140万亩,生产的脱毒种薯能满足4000万亩种植面积的需求。到那时,全国一半的种植面积能用上优质高产的梁氏脱毒种薯,预计每亩能至少增产1500公斤,每年马铃薯将增产6000多万吨,农民增收480多亿,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粮食安全压力,也能为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实现他们脱贫致富的梦想,利国利民。”
几人又随老乡到地里看了看,地里种的土豆产量也就在1000斤左右,农民用的都是自己地里产的马铃薯做种薯,产量低,抗病力差,遇到病虫灾害,颗粒无收。所以,这里的农民土地虽多,却只能勉强糊口。有时土地免费转租给别人,还没人肯接手,因为别人一算账,到年底勉强持平,没钱赚。
看到这情景,梁希望既看到商机,又生出感触,只有用知识和科技武装农民,农业才有希望。
梁希望感叹道:“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徐老师家乡的农民过得还这么苦,我想尽点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这里的农民脱贫致富,也给徐老师的在天之灵有个交待。”
叶倩道:“我支持你,这里农民的生活跟咱们哪里比真是天壤之别,这里的农民同样勤奋,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不比别人少,但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关键还是缺少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如果把农户和我们公司结合起来,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若如此那是再好不过了,每年回来挂亲,看到乡亲们生活一成不变,我总觉得愧对他们,但个人毕竟能力有限,所以每次只能惆怅而归。如果梁总愿意在老母亲家乡设立现代化农业基地,我愿意辞职过来建设母亲家乡。”
“那可使不得,你一个县太爷辞职,可太委屈了。我可不敢当。”
“母亲一辈子就是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只要能改善家乡面貌,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相信母亲的在天之灵会支持我的,其实只要能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同时为社会有所贡献,在那里,在什么岗位都一样,职位和待遇倒不是很重要。”
“有你的表态,我的投资想法就更坚定了。我要在徐老师的家乡建设40万亩的种薯大田扩繁基地,让河北那些老少边穷的农民都能种上我们梁氏集团的脱毒种薯,在几年内彻底脱贫致富。既然蒋县长决心已定,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我有个小小请求,希望蒋县长能担任河北扩繁基地的负责人,以助我一臂之力。”
“梁董事长这么信任我,我一定竭尽所能,不辱使命。好在我是农学院毕业,在政府又长期分管农业,在农业方面也不算门外汉,一些不懂的地方,可以边学边干,我有信心把这个台子搭起来。”
“好,就这么定了,有蒋县长的加盟,我们公司可是如虎添翼啊。”
俩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俩人按约定,分头回去准备。
67
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河北K县梁氏集团种薯扩繁基地即将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河北省有关省、市、县领导都将参加。
梁希望在去参加典礼的路上,忽然想起自己去年安排人给河北李家兄弟寄去过价值1万元的种薯,不知他们种下去后效果如何。于是一打方向盘,往李家兄弟家里开去。
由于事先已打电话,李家一家老小远远就在村口等着。梁希望刚一下车,就被李家兄弟紧紧抱住。“大兄弟,你寄来的种薯可真是魔薯啊,我们种下去,你猜怎么着,每亩收获7-8000斤,我的妈,可把我们吓了一跳,祖祖辈辈都没见过这么高的产量啊,乡亲们也都傻了,这么高的产量,这还是马铃薯吗?他们怀疑我用了什么生长激素之类的东西,这东西人还能吃吗?”
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自己先蒸了一锅吃,那味道嘿,糯口甜香,还真是棒极了。乡亲们这才心服口服。俺家里去年先试着种了几十亩,明年准备全部改种马铃薯,乡亲们也纷纷托我代购种薯。梁董,我有个小小的请求,我俩想做你们公司脱毒种薯的代理商,帮乡亲们代购种薯,不知你能不能答应。你瞧,我们都高兴糊涂了,还没请你进屋喝茶,就开始向你提要求。走,先到屋里喝茶,然后,我们陪大兄弟好好喝一杯。
一伙人簇拥着梁希望夫妻向家里走去。
一进客厅,李家兄弟便打开了话匣子:“大兄弟啊,我们真不知该如何表达内心的万分感激之情,你真是我们的财神爷和活菩萨。嘿嘿,自从去年种你们公司的脱毒种薯出名后,现在上门来提亲的真是踏破门槛啊,看样子,不用5年,3年内,我家里就能盖上新房,娶上儿媳妇喽。”
梁希望也笑得合不拢嘴:“大兄弟啊,你这7、8千斤亩产不算什么,我们示范户里还有亩产1万1千斤的。你那几百亩地全种上我们公司的种薯你就发大财喽。不过光你们一家人富还不行,你还要带动全村人都富起来,到时候,我来喝你儿子的喜酒。”
“那是,那是,有梁董事长支持,俺们愿带个头,带乡亲们共同致富。嘿嘿,真没想到啊,过去我们家在村里面,因为太穷,讲难听点,连鬼都不愿上门,现如今,我们有可能成为乡亲们发家致富的领头人,真是恍如隔世啊。这就叫天上掉下个活菩萨,指引我们把家发啊。梁总,我们兄弟俩打定主意,我们这辈子跟定你了。我们家里的田就做梁氏脱毒种薯的示范田,我们真心想做梁氏脱毒种薯的代理商,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请梁总无论如何要答应我们的请求。”说着俩人要跪下来求情,梁希望忙拦住他俩:“大兄弟,这可使不得,你们的条件我都答应,你们愿带乡亲们共同致富,这是好事啊,我们公司就希望多涌现一些这样的人。这样吧,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公司会在技术、人力、资金上支持你们,把脱毒种薯事业尽快做起来,还是那句话,等娶儿媳妇的时候,别忘了通知我喝喜酒。”“那还用说吗?”屋子里响起爽朗的笑声。
没多久,饭菜上来了,大伙儿盘坐在炕上,边喝小酒,边聊天其乐融融。李家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种温馨场面和爽朗笑声了。
68
第二天,梁希望俩口子依依不舍挥手告别,开车前往K县,参加即将举行的K县脱毒种薯基地奠基礼。
刚一进基地筹备处,蒋雯艳便迎了上来:“梁董,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就绪,这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日程表以及讲话稿,请您过目。现场也已布置完毕,各新闻媒体也已通知到位,来客住宿和迎送车辆也都已安排好,看梁董还有什么要吩咐的,我马上去办。”
梁希望乐了:“嘿嘿,政府机关出来的人,办事就是严谨,象这些庆典活动之类的,以前是我最头疼的,结果被你处理的顺顺溜溜的。以后自己可以省不少心了。”“蒋县,噢,蒋总,以后公司庆典方面的事就交给你了,以前这方面的事,是我最头疼的,现在有你操持,我就轻松多了。说说基地筹建还有什么困难吧,公司倾全力支持你。”
俩人就工作的事进行了详细的交流、沟通。在蒋雯艳的操持下,梁氏集团河北K县40万亩脱毒种薯大田扩繁基地开工奠基典礼进行的非常顺利。整个场面庄重、热闹,省、市、县领导都高度重视这个项目,都在讲话中希望这个项目能成为带动老少边穷地区农民发家致富的龙头项目,并纷纷表态愿给予扩繁基地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梁希望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们在河北建设的是集团公司在全国的第三个种薯扩繁基地,公司将争取用3-5年时间,把大田繁育基地扩大到140万亩,生产的脱毒种薯能满足4000万亩种植面积的需求。到那时,全国一半的种植面积能用上优质高产的梁氏脱毒种薯,预计每亩能至少增产1500公斤,每年马铃薯将增产6000多万吨,农民增收480多亿,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粮食安全压力,也能为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实现他们脱贫致富的梦想,利国利民。”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