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58652
阅读:5882
发表:2019/11/6
52章 农村 小说
《原野燎烟》第11章
1-10
11
22
32
43
52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张道然蹲着身子,欣赏着嫩绿的微微摇着头的秧苗,就象是女人逗着她那刚会说话刚会走路的孩子那么甜美和惬心。他筹划着,全队四十多亩的早稻,如果风调雨顺的话,将可打二三万斤稻谷,就可超额完成全年的公粮任务,还可为群众留点接上夏粮接上中稻的口粮。全国有七亿人口吃饭,一天要吃掉多少斤粮食,难怪周总理提醒人们的,要当总理重要的是把吃饭的问题解决。中国能够养活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此时的他完全融入了丰收的喜悦之中,什么心思、什么烦恼,概不曾有过似的。突然,住户刘忠国赶来喊他:“张主任,你家里来人看您了。我不敢细问,可能是弟妹吧。”刘忠国见张道然愣着,又换了句话说:“是您那口子吧。”张道然看到他高兴而憨笑的劲头,真是哭笑不得,便说:“你去吧,我就来。”张道然忙卷起裤腿和袖子,将整个地膜接开,然后抬头望了望那升到屋顶的耀眼斑烂的太阳,再回住户家去。
一时间,刘家墩台热闹起来,有少妇搂着吃奶的小孩,有年青人端着碗在扒饭,还有老人也来道声谢的。他们都是冲着张主任的家属来的,这时正好是队上收工吃早饭的时候。在这里是早晨九点钟吃早饭,下午三点钟吃中饭,也好避开那压顶的太阳,晚上九点钟吃夜饭,再接下来就是洗脚上床娱乐睡觉了,这是被街上称叫的倒三餐,一觉睡到有晨光。张道然就觉得再有个收音机在身边,那蹲点的日子就胜似神仙了。当然,也有他当心的事,不能出现坏分子搞破坏,损坏集体利益,平时得把四类分子盯紧点;还有要完成上级的公粮水费等提留;还有保证群众不能饿肚子,不能出现讨米要饭的,否则,他这点就算白蹬了。他走着走着,永远地就看见住户墩台的人群中坐着穿小朵花的父母装,剪着时髦娃娃头的冉腊娥,心中就升起了一种不知是喜还是怨的滋味,那种平静的心境一下被搅动起来。
冉腊娥见张道然向墩台走上来,忙站起身喜滋滋地望着他,见他头发胡茬都毛刺刺的,脸面黑多了,还有点泛光。然而,却没有见他把目光移向自己,而是严肃冷峻地望着大伙。张道然走近了,便看了一眼冉腊娥,说:“你来了。”又立刻把目光转向众人,这时,刘忠国的老婆唐丽姣走过来,对大家说:“大家都回去吧,马上要上工了。小心队长发脾气,扣工分啦!”人群散去,唐丽姣也返回屋去。冉腊娥等张道然坐下后,便自责地说:“你看我,忘记带点冰糖分给大伙吃的。大家瞧得起你,来看我,我就空着手面对大家,多不好意思。”他却没有去领会她说话的意思,反而问道:“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她心想,这第一句话不说问候我走路吃了亏,倒象是不该到这里来看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撞击,脸一下刷地红了。双方搁滞了好一会,还是她开口说:“我带了二斤猪肉和一节的确良,送给你住户的。你住在人家家里,吵闹人家,我既然来了也得谢谢大家。”她见他不答话,便接着说:“家里都好,爹和奶奶都好,友琼都闹得要上学读书了。”他听她诉说家里的事,好象是把自己当成好多年从未回过家似的,心里更不愉悦起来。当一听到说女儿想上学了,真乖!便提取精神,插话说:“我不在家,友琼就要靠你做妈的多操心了。”她说:“这还要你教,友琼不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她总是觉得他太没良心了,也不提出半个字问候她,她想着这些,心里更觉一阵凉冰冰的。她也想过来了,这多年就这样过过来的,他也不曾再碰过她的身子,她只要他不提出来和她离婚,做名义上的夫妻就满足了,有张母和公公疼她就满足了;有女儿由她亲手抚养成人就满足了。
她装得无所谓的样子,问他:“你在这里不习惯吧?”他不以为然地说:“我这是工作,是蹲点,又不是住劳改农场,你没有什么担心的,也不必再来这里。他们巴不得有干部住队,有化肥、柴机油的优待指标,巴不得住在他们家里,我每天给一斤粮二角钱,他们可以贴补家济,孩子可落个好口禄。”她等他把话说完了,才逞着强说:“我就是来看看,心头就象有块石头落地了,吃了饭我就回去。我是不好来你这里,是奶奶总催着我,要我来看看你。我是怕来了影响不好,会影响你的工作。你看你在县里工作四五年,我一次也没有去过,在县里工作条件好,我不担心。在这湖区,生活艰苦,比我们老家还差,我心里就总惦记着你,家里人都惦记着你。友琼还问我,谁帮我爹写衣服。你衣服是自己洗的?”他欣慰地说:“这户人家很好,不许我自己洗衣服,是房东嫂洗的。他姓刘,你就叫他刘大哥,他媳妇姓…就叫唐大嫂吧。”冉腊娥刚来时象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才安心,眼前却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张道然最后说:“知道你要来的话,给我带个小收音机来就好了。我这里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灯,更看不上文艺节目了,象与世隔绝似的。”她听他这么一描述,喉咙管鼓鼓的,辛酸的热泪禁不住刷地溢出眼眶。他忙阻制说:“你这是做什么,让人见了会笑话的。”
过了好一会,唐丽姣出屋来请他俩进屋吃饭。刘忠国热情招呼他们在饭桌旁坐下,又瞪了儿子泥娃一眼叫他一边去。他家老奶奶洪三姑见来了多的客人也不上桌来吃饭在后门边坐着。冉腊娥看得真真切切,忙笑着说:“哟,这是哪里的规矩,让老奶奶、孩子一起坐着吃,还热闹闹些。”她说完,又去把老人接到桌边来坐。刘忠国这下动了真格,吼道:“泥娃死一边去,听话。”冉腊娥见刘忠国这般凶狠,反不好意思起来,张道然望了她一眼,但没有说什么,她只好客随主便了,默不作声。唐丽姣最后端出一碗能上桌的米粉糊的小鱼子,笑盈盈地说:“喊得热闹,没有什么好吃的,还是婶婶自己带的肉来。”这小鱼子是他家用小布罩子在港边帮的,特新鲜,味道极好。张道然在这家住着,唐丽姣已想方设法做点菜上桌,几乎每天桌上都有几个菜碗,炒藕桩、炒鸡头巴梗、酱辣菜、蛋皮汤等轮换着。冉腊娥便说:“真不好意思,一来就给嫂子添麻烦了。”刘忠国兴奋地说:“今天,我们的婶婶来了,张主任,咱俩喝一杯。这是上次小舅子来喝了的,就还有这一点。这应该不属违反了你们干部的规定吧。”张道然婉言地说:“老刘,我到你们队都三四个月了,你几时见我喝过一口酒的,不行,不行。”刘忠国是个老实人,最听干部的话,再说也觉得落个腐蚀革命领导的罪名,也就收起了酒杯和酒瓶。他们很快吃罢早饭,冉腊娥便道谢告辞,一人离去。
几天来,队上赶着抢插早秧。为了抢时间,中午一餐饭过集体生活,在队部里吃。今天是第三天了,中午二时刚到,队部的屋檐下的那吊着的铁盘由会计敲响了午饭钟,三四十个男女劳力一下涌到队部的禾场上,嘻嘻哈哈戏闹起来,菜就是两瓷盆,一盆炒包菜,一盆炒藕桩。几十个人每人端着个碗,向菜盘围着,边吃边说笑。有个男劳力说:“我给个谜子你们猜,让大家乐一乐,你们说好不好。”有个妇女说:“那看你说得好不好笑。”那个男劳力咽下一口饭菜,便说:“你们别只顾抢菜,都听好了:嘴儿尖,屁股大,屁股上面长尾巴,肚子里还装了白沙,打一菜名。”不等他说完,大伙都乐笑了。还是那个妇女立刻笑哈哈地说:“是你老婆才嘴儿尖、屁股大、那屁股上不是长尾巴,是长的你的长鸡巴。那你老婆肚里一定揣着个小鸡巴。”大伙听她一加工,更乐了,有人竟笑得将嘴里的饭菜都喷了出来,洒落到边旁人的身上脸上。那妇女见张道然没有大笑,便转向他说:“张主任,我们的话,您就当没有听见。”本来要笑而没笑的张道然听她这么说,真忍耐不住地笑了,并说:“你们愿怎样就怎样,我既不听到也没看到,更不干涉。”那男劳力竟跑到那妇女前伸手去摸她那隆起的胸脯。妇女赶紧跑开,男劳力又是追赶,大家也助兴的喊:“追得到的是男人。”妇女躲到了张道然的那边去,男劳力追了几步就停下了,回到大伙中间,收敛了笑容说:“我这不是骂人,不是说下流话,真是菜名,是我们几乎天于都少不得的,是辣椒!”那妇女又说:“还不是下流话,辣椒不就是你那胯里的小更子。”
大家正忙里借闲地乐着,墩台后走过来一城里女子。大家一下把目光都集向了亮丽的她。张道然也顺着大家的目光望去,见是她----柳莹,没有一点劳动人民本色的穿着打扮的柳莹。鹅黄的开胸上衣,米色的褶印分明的裤子。张道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以免社员们说出不中听的话来,忙灵机一动,说:“哦,是我妹妹呀!她来做什么。”张道然说着同时立起身来,迎过去。柳莹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张道然。柳莹老远就笑盈盈地走过来,对望着她的人群招呼,响亮地喊:“大家好!”她走近了,忙又喊了声张道然“哥”的。她真是会演戏,他一时未反应过来,间隔了一会才说:“你来了。”小队会计忙凑上前说:“张妹妹稀客!还没有吃饭吧,正好体验一下你哥张主任的农村生活。”柳莹忙说:“我们是从农村出来的,有什么体验不体验的。不过,我真有点饿了,她说着,又从那花提包内拿出包糖果递给会计,让他分给大家吃。大家边谈论边接着糖果,道谢着,还不时地用羡慕的眼光再睹柳莹尊容,乌黑的长发,水灵的眼睛,杏儿嘴,出众的鲜艳迷人,如画中人一般。
社员们的集体午饭在一片喜悦的氛围中结束,队长扯着嗓子催促大家下田上工。队长见大家懒洋洋的,干脆自己带头去地里,真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大家纷纷离去。张道然伴着柳莹向墩台走去,他不悦地说:“柳莹,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柳莹却很兴奋地说:“我的运气真好!刚出街口遇上一手扶拖拉机,一问师付刚好是你们桐梓湖大队的,说是才买不久的新的,就一路顺利地直接到了你这,这大概也是我俩的缘份吧。”她接着滔滔不绝地说:“我和我们文艺队的贺队长建议过,等时间安排得过来,我们就来到这偏远的湖区为社员群众演出一场,丰富一下这里的政治文化生活。你说好不好?”她见他还不答话,显得恹恹不振的样子,忙从提包内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长江牌收音机,递到他面前,并喜眉笑眼地说:“喜不喜欢它,你反正不会说话的。”他见了收音机喜出望外地拿在手里,忙拨弄开关和调谐,说:“还是你知音!”他俩开始说笑着走向刘忠国的家。
十七
逆水行舟盼彼岸 根植沃土眷故乡
一晃,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已成熟,点头微笑着等人收获呢!然而在这水乡湖区的桐梓湖四队仅有二亩零星的旱地,种植了小块的碗豆,这里没有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里的麦浪翻滚的喜人境头,全队的希望就寄托在水稻上了。早晨的太阳一出来就金灿灿的,可不一会就被乌云遮住,随之也刮起了阵阵凉风。张道然又一阵欣忭,他吹了一会凉风,觉得身子有些冷意,倾刻天又滴起了大点子雨,他立刻想到,俗语说芒种若下雨,则五月少有睛天,而六月则干旱无雨。干旱对于水乡湖区来说未必不是好事。他还记起雨句名对,雨打沙洲点点窝,风吹荷叶皮皮卷。此情此景,他真是感慨万千,本来是雄心壮志下基层,眼下困守桐梓湖志难展,他觉得过去的理想抱负太天真!
再一晃,眼看早稻含苞抽穗,稻浪开始起波。张道然已有五六十个日子未与公社联系,他感觉有种不祥的预兆,好象是被组织遗弃的孤儿。他已无心思和社员们再一起下地劳动和说笑,已无心思去察感这湖光水色和茁壮成长的庄稼。人一旦有了心病,精神上就开始萎靡不振,脸像也就消瘦清癯了许多,眼睛里也失去了他特有的那种魅力而诱人的光泽,加之芒种那天又淋了雨,湖区入夜的蚊子不等天黑就开始围着人转,那不离身的收音机也不是他最好的伴侣了。人最可怕的是孤独和冷寞,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回避现实自觉清高地沉没下去;他似乎体会这是否是等于在自杀,他觉得自己应该占主动回公社去,摸摸动静,观颜察色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是无用而多余的人。他主意已定,向大队、小队和住户作了声交待,就说是回公社一趟,并没有说明是去开会或是领工资领粮票,有什么事,队里的人自然不会问明领导的去向,领导到队里蹲点那是来去自由的,劳动日靠自觉去完成。他也是道义性的交个口的。他这一走,倒是给住户家轻松了,贤惠的唐丽姣不会为每天的三餐生活发愁,一家老小四口可以随便辣的咸的,杵杵盐罐子也能吃过一餐饭,混过一天日子。
下午,南桥公社机关院内静悄悄的,只有成排的意杨直立着被凉风吹得飕飕作响。树旁停放着几辆自行车,不象是机关人员都下乡去了的。这静悄悄的令他有些怅然,他“咯”地打开自己的房门,没有象往常样先将自行车推进房里,而是到对门的会议室一窥测,只见内面有人头,一会儿还传出了冉书记的说话声。他赶紧走开去,不做听小耳朵壁根的小人,再说让人瞧见了多不光彩。他再次回到房里坐到办公桌旁,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不敢想象,自己为什么不能进入那个圈子,连个党办主任都不如,没有人听取和采纳你的意见,没有人向你请示汇报工作,就连开班子会,也没有通知你参加,这到底是哪个关节上出了问题呢?他连续抽着“圆球”牌香烟,苦思冥想,仍得不到答案。此时,他留念起县委办公室的生活和工作,又想起了向主任、周国庆,甚至想去对他们倾吐自己的心里话。但一想到县委副书记李树光,想到他因桃色新闻而调离了大县,想到可能有人把自己和他作为了某种内在的因果联系起来,又觉得没有意思去找向主任他们。他最终想到了自己的老家张家湾,那里有自己儿时的憧憬和顽皮的生活,有宠慕他的邻里乡亲,有疼爱他的奶奶、严教他的爹爹和渴望他的冉腊娥,特别是乖巧的女儿友琼。可是在这些人中,竟没有一个他可以面对着倾吐心里话的。他抑郁着只好自我安慰,一个大男子汉的为什么这样婆婆妈妈,心思重重的,为什么不能自己打起精神,自我成功呢。
烟雾弥漫着整个房间,模糊着他的眼睛,清晰着他的大脑。他看满地的烟蒂,再看着那包所剩无己的香烟,这包烟也是难得的,是柳莹到桐梓湖看望他时,带给他的仅剩了最后一包,他还给了住户刘忠国两包,自己闷着的时候抽一支,他心疼它舍不得抽,因为它代表着柳莹的一片真心。眼下却不知不觉地抽去了大半包,他又安慰自己,抽了就抽了吧,还有几根留作个纪念,反正自己是不抽烟的,抽了也头晕。时下香烟是要凭计划的,亏得柳莹是商业系统的,能上点档次的《常德》烟被群众称作党委烟,那不是武汉的,是湖南常德产的。大县南边的几个公社经济流向划归湖南,象这类计划物资靠湖南分配供给。只有公社里一定的领导干部才能抽上《常德》烟,因而《常德》就被称为党委烟。越紧俏的东西越被人们器重,烟民的口味也渐渐地倾向于湖南烟,即南烟。《圆球》烟属于武汉产的,那称汉烟。汉烟上一点档次的是《永光》烟,没有党委不党委之分。张道然不是公社党委,抽着这圆球烟,心里稍觉坦然些。
这时公社里开的是生产检查会,会议由公社管农业的副书记冉毓敏主持。主要是就早稻棉花的培育管理,中稻的面积落实等为主要内容,将全公社分成南北两片,采取滚帘子似的逐队逐田块检查,评出一二三类田块和流通红旗生产队。在前两次的生产检查中,曾有人推荐过桐梓湖大队为流通红旗单位,但有人提出这个大队光促了生产没有抓革命,没有搞政治挂帅。张道然只好提出来发扬风格,把流通红旗让给了别的大队。私下里,他又给桐梓湖大队的一班子人做工作,要他们再鼓干劲,更上一层楼,让流通红旗在队部里飘得人家心服口服,无可挑剔才是。当然,张道然心里更清楚,流通红旗还关系到他个人的包点成效可否。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随着解昌文的讲话结束而结束。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张道然已经不请而回了。
会议室传出杂乱声,表示着会议结束。张道然听到了这动静,忙将地上的烟蒂烟灰扫掉。他正欲掩上房门时,有脚步声走近,房门被有力地推开。张道然与来人冉毓敏的目光相对交聚。冉毓敏忙说:“道然,你回来了。”他还是在张冉大队时对他的那种称呼,不过在众人面前时儿称他“张主任”,时儿又称他“道然同志”。他不等道然回话,又说:“你看你,抽烟都把整个房里抽得乌烟瘴气了。你以为这香烟不要计划了,就是香烟不要计划,那工资是有计划的,一月才发一次,三四十块不说养家糊口,要养活自己也得将就着。”他说着还将门推得大开,又叫张道然打开窗叶。张道然去推开窗玻璃,然后又关上房门,坐到靠椅上,随后又抬手示意张道然坐下。张道然坐到床边上,与他对坐着,便说:“您开了会。”他直看着他说:“刚散会,明后两天开展第三次生产大检查。”然后,他又小声地说:“你来公社已半年多了吧,因为你过去,因为我们都…所以有些事…”张道然看着他怯慑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是想和自己的避嫌疑,便忙起身去打开房门,好让冉毓敏和他之间的交往胸怀坦然,告白于人,没有什么阴谋鬼计让人生疑嚼舌的,以免因自己而影响了冉毓敏的声誉。
这时,解昌文端着茶杯,夹着文件和本子什么的走过来,在门口和他们招呼了。冉毓敏忙站起身邀他进房里坐,他便跨进房来,便说:“道然同志,回来了怎么不打声招呼,我们刚开完会。”张道然也不隐瞒地说:“我是看你们在开会,我就不好去打扰。”解昌文认真起脸像,说:“这说的什么话,你还不是公社的副主任,还是管农业生产的。今天开会正是研究安排生产大检查的事。”冉毓敏见他们已搭讪说上话,便对解昌文说:“您坐会,我去了。”解昌文望了他一眼没有回他的话,便坐下来,放下茶盅什么的,还有打火机和香烟。张道然随之递了一支圆球烟给他。他接过烟放在桌上,然后拿起自己的《常德》烟,递给张道然并让他抽一支。解昌文自己抽出一支在指头上顿了顿,便刁在嘴上,然后拿起打火机洒脱地打着,点燃嘴上的烟。张道然也拿起自己的火柴点了烟。解昌文深深地吸了一口,好象将整个烟子都吞进了肚里,然后说:“我习惯了南烟的口味。”其实,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圆球的低档次的,不象《常德》烟是某种地位和权威的象征。当然,解昌文的话并没有说得那么明显,没有说“我习惯了《常烟》的口味”。他不知道供销社为了保证供给他每月二条《常德》烟要扣下多少人的指标。
接着,解昌文很正统地说:“我前次给你谈过,你也写了检讨书。可最近又有人告到我这里来了,说你还在和你那个女同学勾勾搭搭的。”张道然见他提起检讨书的事,就火上了,忙说:“我们不是您说的勾勾搭搭,是正常的同志往来。”解昌文听他的话是有抵触情绪,忙提高嗓门严厉地说:“正常的同志往来,为什么不是个男同志,偏偏是个女人呢。张道然,我明白地跟你说,你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你知道你为什么不能进党委班子吗,人家都把你告到县委那里去,我解昌文想袒护你也不行的。你的组织问题是在县委办公室解决的,要不然你心里应该明白,你爷爷的历史问题,可以说你一辈子组织上都不会接纳的。你现在是党员,还是公社的副主任,你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你还年轻,前途无量。你现在连我的话都接受不了,这就令我太失望了,也令过去的县委李书记太失望了。当然李书记那是他的个人问题,而李书记的工作能力领导水平,李书记对下属的关心爱护,那是没说的。他把你从一个农民一下提到县委办公室搞干部,真是一步登天啦!县委办公室是全县百万人的首脑指挥部,令我们都是望尘莫及的。”他呷了口茶,望着张道然聋拉着脑袋,继续津津乐道的说:“不管你听不听得进去,我出于对同事,对同志的关心和帮助,我慎重地告诉你,你要再和那女的来往,不要说你这副主任的职务、党籍,就连你的工作恐怕得要考虑考虑了。做人也好,搞工作也好,也不能太凭感情用事,还得讲政治、讲原则。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不能搞那些低级趣味不光彩的事,要光明正大做人,不要搞阴谋鬼计。”解昌文说了一连串,见张道然硬是默不作声,眼睛里似乎充起了血丝,他觉得自己此时征服了张道然,觉得再责斥他就象举着根棍子打着只死老鼠,只是人吃了亏,再没有意思谈说训诫下去了,便起身告辞。
就在解昌文严正厉辞地说着话的时候,张道然觉得头脑昏昏然的,喉咙刺刺的要呕吐,他竭力地控制自己,待解昌文离去后忙“呱哇”地干吐起来,接着一吐便不可收拾,肠肝肚子都要倒出体外。他紧紧地捧着下腹,感受着这从未有过的百般痛苦,真是生不如死,巴不得有人注射一支安乐针来解脱,立刻颗颗豆大的冷汗从额头渗出。然而,他心里还是清醒的,他觉得自己从没有象这样痛苦过,难道是身体上出了大毛病不成。他终于记起来了,好象有人说过抽烟可以醉人,烟醉比酒醉还难受。他断定一定是刚才自己抽多了烟,在体味着酒醉的滋味。张道然经过一阵难受得恨不能入地的干吐后,便歪倒在床上了。……
还是那条通往家的小路;还是那几棵割资本主义尾巴后新栽的杨树;还是那间旧瓦房;还是那进房的门坎。然而,那床确是新的也是架子床,床边头还有玻璃,玻璃内镶着样榜戏的剧照画,大概是杨子荣或者是李玉和,还是龙须沟的江水英。床上有新被子、新枕头,怎么床上还有个人,还是女人。张道然愕然了,忙要赶走那素不相识的女人。他此时心里明白,这事要让人传出了那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一生的清白名声真要被玷污了的。可是那女人笑嘻嘻望着他,并说:“道然,是我。”张道然定神仔细一瞧,果然不是别人,却是自己的心上人----柳莹。俩人情不自禁,不约而同地拥抱在了一起。此时,他的心里还明白,突然说得不对头,忙使劲地推开她说:“我们不能这样,我还没有和腊娥说清楚,没有和她离婚,我们还没有打结婚证,没有合法手续,我们是违法的,是天理难容的。”柳莹忙笑盈盈地从枕头底下拿出张红灿灿的结婚证,高兴地说:“一切手续我都办好了。不信,你看这上面还有你我的名字呢。”张道然一瞧结婚证,果然是他和柳莹。他想自己没有到场签字,这手续怎么办的。他又一想,一定是柳莹用尽了心思,一心想嫁给自己,不管怎么说她那颗心确实是纯结的,情是真诚而痴迷的,便认真地说:“莹,你要跟我一世可以,要不怕吃苦,我俩就在家种田,用我们勤劳的双手插绘美丽的家乡。”
张道然已经沉浸于那种感觉之中,他用不着细想,然后把自己十多年的激情一下崩发出来,狠劲地压着她一阵狂吻,又赶忙脱光她的衣饰和自己的衣着。他俩终于肉贴着肉,她那金枝玉叶的身子如海棉一般,软绵绵的。柳莹却在不停地说:“快点、快点,我受不了啦,我还是未开封的黄花闰女呢!”他舞动着,就觉得好不快感。快感过后,他猛然惊悸醒来,他使劲地睁开双眼,只见一片黑朦朦,又记起刚才的一幕,自悟原来如此。他正在摸胯下的裤子,以证实真伪。突然有人敲门,他恍荡地起身开门一看,原来是党办的小曾。曾国超见他惺松蓬头的,就说:“张主任,我是看见您回来了的,怎么没见您到食堂去吃饭呢?所以我担心这时食堂收手了,您想吃什么,我上街去给您到馆里端来。”张道然还是觉得头重脚轻的,振作了精神说:“不了,我自己上街去吃。”曾国超不好强求便慢慢地离去。张道然又关上房门孤寂地度过了艰苦的一夜。
十八
红旗流通飘荡荡 湖田初绿浪滔滔
一面两尺长,一尺宽,下端镶着金须子的鲜平绒的中间写有流动红旗四个金灿灿的流通红旗,由王垸大队党支部书记双手端正地握在胸前,敲锣打鼓地送到桐梓湖大队来。桐梓湖大队的一班子人在路口等候着,大队部特地通知了各小队长参加这交接仪式,因为这里面也有小队的努力。南桥公社冉毓敏副书记、张道然副主任等有关人员也来参加交接仪式。桐梓湖大队的一班人,把锣鼓敲得震天响,敲了阵却敲来了一些看热闹的人们,而送红旗的人还不见在大路上出现。他们只好停下来歇会,有人说:“一定是王垸大队不服气不愿意送过来。”也有人说:“王垸大队不会走错将流动红旗送到别的大队去吧?”甚至有人还说:“一定是这把流动红旗拱手送来不光彩,没有人肯来的,真要是他们没人送来,我们更要热热闹闹地到王垸去把流动红旗接过来。”人们议论猜疑着。不一会,有人象顺风耳的说:“听到锣鼓声啦!”也有人象千里眼地说:“看,他们送来了。”大家刷地一下朝大路望去,果然,见王垸大队的王书记笑微微地走在最前头,光彩照人的流动红旗随着行人向前而趾高气扬地飘荡着。有人喊了:“快敲起来!”桐梓湖的人更是热情激昂地敲起来。此时,群情随着“咚哐”的锣鼓声更加沸腾起来,人人咧嘴大笑,雀跃欢呼。
交接的队伍和着热闹的人群,潮水般地拥到桐梓湖大队部。大队部的操场前用竹杆撑着的两架浏阳鞭倾刻“噼啪”地轰炸开了,时儿鞭中的大炮轰响,响彻云霄,一时烟雾和鞭炮声淹没了人们的欢呼声。王垸大队跟来的七八个人,只是苦脸装着笑脸“乐”在其中。桐梓湖大队的民兵排长刘孝武高兴地接过支书刘云山手中的耀眼红旗,慎重小心地挂在会议室的毛主席画像下面。王垸大队的客人被热情地邀进会议室,交接仪式由张道然主持。首先由公社的副书记冉毓敏作了领导讲话,他讲到:“送红旗的大队不要气馁,决心在下次的评比中夺回去;接红旗的大队不要骄傲,要更上一层楼,保住流动红旗。”接下来是王垸大队的王书记讲话,他没有异样的表情,只是很诚恳地说:“这次我们送红旗来,是来虚心地向桐梓湖大队学习的,我把支部的人都带来了,一路上,我们还真有些感慨,你们的田园格子化就象电影上放的,没有看到一块废弃的湖荒,那绿得厚实实的稻叶真逗人喜爱,没有一块田的水稻象我们大队的简直是六零年饿肚子时的孩子瘦骨嶙峋的。刚才一进你们大队部就让人有种社会主义真正新气象的感觉,学习专栏也比我们办好。来时,我心里都还有些不服气,现在亲眼看了我服气了,我们认输了。不过,你们也要提高警惕,小心乌龟赶上兔子。”他见有异样的目光刺了下自己,忙改口说:“这是打个比方,谁也不是乌龟,谁也不是兔子。当然,我们不愿做乌龟,乌龟的名声不好,老婆偷人就是乌龟,我们要做跑得快的兔子。”他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一解说,众人都“哈哈”地笑了,他也笑了。
再接下来是刘云山发言,他激昂地说:“首先,热烈地欢迎兄弟的王垸大队来传经送宝。”王书记忙勉强地笑着,插话说:“云山同志,你别这样挖苦人了,我们真是来虚心学习的。”刘云山望了他一下,继续说:“我这是说的真心话,实事求是的说,我们也有很多地方不好你的,比如说你们改造五类分子,让他们学集体事业作贡献这在全县都是榜样,还有你们的企业办得好,办了林场、鱼场。为集体增加了积累。你们的大队部就比我们修得漂亮,我上次去参观学习时就有感慨。还有更重要的是秋后的收获,年终的决算分配。有了产量,对国家贡献大,还留足集体的,社员也有吃的,不愁肚子不得饱,这才是过硬的。不要看到目前我们的稻子长得好,说不定到时只有一把草,那就没面子了,彻底的输了。我们从现在起一定要按公社冉书记、张主任的指示,搞好田间管理,特别防治飞虱和螟虫的爆发。还有,一定要按公社冉书记、张主任的要求,把十一亩田的南优二号杂交稻试种成功,为来年的大面积扩种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在全公社带个好头,也为在我们大队蹲点的公社领导争光。
一时间,刘家墩台热闹起来,有少妇搂着吃奶的小孩,有年青人端着碗在扒饭,还有老人也来道声谢的。他们都是冲着张主任的家属来的,这时正好是队上收工吃早饭的时候。在这里是早晨九点钟吃早饭,下午三点钟吃中饭,也好避开那压顶的太阳,晚上九点钟吃夜饭,再接下来就是洗脚上床娱乐睡觉了,这是被街上称叫的倒三餐,一觉睡到有晨光。张道然就觉得再有个收音机在身边,那蹲点的日子就胜似神仙了。当然,也有他当心的事,不能出现坏分子搞破坏,损坏集体利益,平时得把四类分子盯紧点;还有要完成上级的公粮水费等提留;还有保证群众不能饿肚子,不能出现讨米要饭的,否则,他这点就算白蹬了。他走着走着,永远地就看见住户墩台的人群中坐着穿小朵花的父母装,剪着时髦娃娃头的冉腊娥,心中就升起了一种不知是喜还是怨的滋味,那种平静的心境一下被搅动起来。
冉腊娥见张道然向墩台走上来,忙站起身喜滋滋地望着他,见他头发胡茬都毛刺刺的,脸面黑多了,还有点泛光。然而,却没有见他把目光移向自己,而是严肃冷峻地望着大伙。张道然走近了,便看了一眼冉腊娥,说:“你来了。”又立刻把目光转向众人,这时,刘忠国的老婆唐丽姣走过来,对大家说:“大家都回去吧,马上要上工了。小心队长发脾气,扣工分啦!”人群散去,唐丽姣也返回屋去。冉腊娥等张道然坐下后,便自责地说:“你看我,忘记带点冰糖分给大伙吃的。大家瞧得起你,来看我,我就空着手面对大家,多不好意思。”他却没有去领会她说话的意思,反而问道:“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她心想,这第一句话不说问候我走路吃了亏,倒象是不该到这里来看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撞击,脸一下刷地红了。双方搁滞了好一会,还是她开口说:“我带了二斤猪肉和一节的确良,送给你住户的。你住在人家家里,吵闹人家,我既然来了也得谢谢大家。”她见他不答话,便接着说:“家里都好,爹和奶奶都好,友琼都闹得要上学读书了。”他听她诉说家里的事,好象是把自己当成好多年从未回过家似的,心里更不愉悦起来。当一听到说女儿想上学了,真乖!便提取精神,插话说:“我不在家,友琼就要靠你做妈的多操心了。”她说:“这还要你教,友琼不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她总是觉得他太没良心了,也不提出半个字问候她,她想着这些,心里更觉一阵凉冰冰的。她也想过来了,这多年就这样过过来的,他也不曾再碰过她的身子,她只要他不提出来和她离婚,做名义上的夫妻就满足了,有张母和公公疼她就满足了;有女儿由她亲手抚养成人就满足了。
她装得无所谓的样子,问他:“你在这里不习惯吧?”他不以为然地说:“我这是工作,是蹲点,又不是住劳改农场,你没有什么担心的,也不必再来这里。他们巴不得有干部住队,有化肥、柴机油的优待指标,巴不得住在他们家里,我每天给一斤粮二角钱,他们可以贴补家济,孩子可落个好口禄。”她等他把话说完了,才逞着强说:“我就是来看看,心头就象有块石头落地了,吃了饭我就回去。我是不好来你这里,是奶奶总催着我,要我来看看你。我是怕来了影响不好,会影响你的工作。你看你在县里工作四五年,我一次也没有去过,在县里工作条件好,我不担心。在这湖区,生活艰苦,比我们老家还差,我心里就总惦记着你,家里人都惦记着你。友琼还问我,谁帮我爹写衣服。你衣服是自己洗的?”他欣慰地说:“这户人家很好,不许我自己洗衣服,是房东嫂洗的。他姓刘,你就叫他刘大哥,他媳妇姓…就叫唐大嫂吧。”冉腊娥刚来时象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才安心,眼前却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张道然最后说:“知道你要来的话,给我带个小收音机来就好了。我这里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灯,更看不上文艺节目了,象与世隔绝似的。”她听他这么一描述,喉咙管鼓鼓的,辛酸的热泪禁不住刷地溢出眼眶。他忙阻制说:“你这是做什么,让人见了会笑话的。”
过了好一会,唐丽姣出屋来请他俩进屋吃饭。刘忠国热情招呼他们在饭桌旁坐下,又瞪了儿子泥娃一眼叫他一边去。他家老奶奶洪三姑见来了多的客人也不上桌来吃饭在后门边坐着。冉腊娥看得真真切切,忙笑着说:“哟,这是哪里的规矩,让老奶奶、孩子一起坐着吃,还热闹闹些。”她说完,又去把老人接到桌边来坐。刘忠国这下动了真格,吼道:“泥娃死一边去,听话。”冉腊娥见刘忠国这般凶狠,反不好意思起来,张道然望了她一眼,但没有说什么,她只好客随主便了,默不作声。唐丽姣最后端出一碗能上桌的米粉糊的小鱼子,笑盈盈地说:“喊得热闹,没有什么好吃的,还是婶婶自己带的肉来。”这小鱼子是他家用小布罩子在港边帮的,特新鲜,味道极好。张道然在这家住着,唐丽姣已想方设法做点菜上桌,几乎每天桌上都有几个菜碗,炒藕桩、炒鸡头巴梗、酱辣菜、蛋皮汤等轮换着。冉腊娥便说:“真不好意思,一来就给嫂子添麻烦了。”刘忠国兴奋地说:“今天,我们的婶婶来了,张主任,咱俩喝一杯。这是上次小舅子来喝了的,就还有这一点。这应该不属违反了你们干部的规定吧。”张道然婉言地说:“老刘,我到你们队都三四个月了,你几时见我喝过一口酒的,不行,不行。”刘忠国是个老实人,最听干部的话,再说也觉得落个腐蚀革命领导的罪名,也就收起了酒杯和酒瓶。他们很快吃罢早饭,冉腊娥便道谢告辞,一人离去。
几天来,队上赶着抢插早秧。为了抢时间,中午一餐饭过集体生活,在队部里吃。今天是第三天了,中午二时刚到,队部的屋檐下的那吊着的铁盘由会计敲响了午饭钟,三四十个男女劳力一下涌到队部的禾场上,嘻嘻哈哈戏闹起来,菜就是两瓷盆,一盆炒包菜,一盆炒藕桩。几十个人每人端着个碗,向菜盘围着,边吃边说笑。有个男劳力说:“我给个谜子你们猜,让大家乐一乐,你们说好不好。”有个妇女说:“那看你说得好不好笑。”那个男劳力咽下一口饭菜,便说:“你们别只顾抢菜,都听好了:嘴儿尖,屁股大,屁股上面长尾巴,肚子里还装了白沙,打一菜名。”不等他说完,大伙都乐笑了。还是那个妇女立刻笑哈哈地说:“是你老婆才嘴儿尖、屁股大、那屁股上不是长尾巴,是长的你的长鸡巴。那你老婆肚里一定揣着个小鸡巴。”大伙听她一加工,更乐了,有人竟笑得将嘴里的饭菜都喷了出来,洒落到边旁人的身上脸上。那妇女见张道然没有大笑,便转向他说:“张主任,我们的话,您就当没有听见。”本来要笑而没笑的张道然听她这么说,真忍耐不住地笑了,并说:“你们愿怎样就怎样,我既不听到也没看到,更不干涉。”那男劳力竟跑到那妇女前伸手去摸她那隆起的胸脯。妇女赶紧跑开,男劳力又是追赶,大家也助兴的喊:“追得到的是男人。”妇女躲到了张道然的那边去,男劳力追了几步就停下了,回到大伙中间,收敛了笑容说:“我这不是骂人,不是说下流话,真是菜名,是我们几乎天于都少不得的,是辣椒!”那妇女又说:“还不是下流话,辣椒不就是你那胯里的小更子。”
大家正忙里借闲地乐着,墩台后走过来一城里女子。大家一下把目光都集向了亮丽的她。张道然也顺着大家的目光望去,见是她----柳莹,没有一点劳动人民本色的穿着打扮的柳莹。鹅黄的开胸上衣,米色的褶印分明的裤子。张道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以免社员们说出不中听的话来,忙灵机一动,说:“哦,是我妹妹呀!她来做什么。”张道然说着同时立起身来,迎过去。柳莹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张道然。柳莹老远就笑盈盈地走过来,对望着她的人群招呼,响亮地喊:“大家好!”她走近了,忙又喊了声张道然“哥”的。她真是会演戏,他一时未反应过来,间隔了一会才说:“你来了。”小队会计忙凑上前说:“张妹妹稀客!还没有吃饭吧,正好体验一下你哥张主任的农村生活。”柳莹忙说:“我们是从农村出来的,有什么体验不体验的。不过,我真有点饿了,她说着,又从那花提包内拿出包糖果递给会计,让他分给大家吃。大家边谈论边接着糖果,道谢着,还不时地用羡慕的眼光再睹柳莹尊容,乌黑的长发,水灵的眼睛,杏儿嘴,出众的鲜艳迷人,如画中人一般。
社员们的集体午饭在一片喜悦的氛围中结束,队长扯着嗓子催促大家下田上工。队长见大家懒洋洋的,干脆自己带头去地里,真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大家纷纷离去。张道然伴着柳莹向墩台走去,他不悦地说:“柳莹,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柳莹却很兴奋地说:“我的运气真好!刚出街口遇上一手扶拖拉机,一问师付刚好是你们桐梓湖大队的,说是才买不久的新的,就一路顺利地直接到了你这,这大概也是我俩的缘份吧。”她接着滔滔不绝地说:“我和我们文艺队的贺队长建议过,等时间安排得过来,我们就来到这偏远的湖区为社员群众演出一场,丰富一下这里的政治文化生活。你说好不好?”她见他还不答话,显得恹恹不振的样子,忙从提包内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长江牌收音机,递到他面前,并喜眉笑眼地说:“喜不喜欢它,你反正不会说话的。”他见了收音机喜出望外地拿在手里,忙拨弄开关和调谐,说:“还是你知音!”他俩开始说笑着走向刘忠国的家。
十七
逆水行舟盼彼岸 根植沃土眷故乡
一晃,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已成熟,点头微笑着等人收获呢!然而在这水乡湖区的桐梓湖四队仅有二亩零星的旱地,种植了小块的碗豆,这里没有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里的麦浪翻滚的喜人境头,全队的希望就寄托在水稻上了。早晨的太阳一出来就金灿灿的,可不一会就被乌云遮住,随之也刮起了阵阵凉风。张道然又一阵欣忭,他吹了一会凉风,觉得身子有些冷意,倾刻天又滴起了大点子雨,他立刻想到,俗语说芒种若下雨,则五月少有睛天,而六月则干旱无雨。干旱对于水乡湖区来说未必不是好事。他还记起雨句名对,雨打沙洲点点窝,风吹荷叶皮皮卷。此情此景,他真是感慨万千,本来是雄心壮志下基层,眼下困守桐梓湖志难展,他觉得过去的理想抱负太天真!
再一晃,眼看早稻含苞抽穗,稻浪开始起波。张道然已有五六十个日子未与公社联系,他感觉有种不祥的预兆,好象是被组织遗弃的孤儿。他已无心思和社员们再一起下地劳动和说笑,已无心思去察感这湖光水色和茁壮成长的庄稼。人一旦有了心病,精神上就开始萎靡不振,脸像也就消瘦清癯了许多,眼睛里也失去了他特有的那种魅力而诱人的光泽,加之芒种那天又淋了雨,湖区入夜的蚊子不等天黑就开始围着人转,那不离身的收音机也不是他最好的伴侣了。人最可怕的是孤独和冷寞,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回避现实自觉清高地沉没下去;他似乎体会这是否是等于在自杀,他觉得自己应该占主动回公社去,摸摸动静,观颜察色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是无用而多余的人。他主意已定,向大队、小队和住户作了声交待,就说是回公社一趟,并没有说明是去开会或是领工资领粮票,有什么事,队里的人自然不会问明领导的去向,领导到队里蹲点那是来去自由的,劳动日靠自觉去完成。他也是道义性的交个口的。他这一走,倒是给住户家轻松了,贤惠的唐丽姣不会为每天的三餐生活发愁,一家老小四口可以随便辣的咸的,杵杵盐罐子也能吃过一餐饭,混过一天日子。
下午,南桥公社机关院内静悄悄的,只有成排的意杨直立着被凉风吹得飕飕作响。树旁停放着几辆自行车,不象是机关人员都下乡去了的。这静悄悄的令他有些怅然,他“咯”地打开自己的房门,没有象往常样先将自行车推进房里,而是到对门的会议室一窥测,只见内面有人头,一会儿还传出了冉书记的说话声。他赶紧走开去,不做听小耳朵壁根的小人,再说让人瞧见了多不光彩。他再次回到房里坐到办公桌旁,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不敢想象,自己为什么不能进入那个圈子,连个党办主任都不如,没有人听取和采纳你的意见,没有人向你请示汇报工作,就连开班子会,也没有通知你参加,这到底是哪个关节上出了问题呢?他连续抽着“圆球”牌香烟,苦思冥想,仍得不到答案。此时,他留念起县委办公室的生活和工作,又想起了向主任、周国庆,甚至想去对他们倾吐自己的心里话。但一想到县委副书记李树光,想到他因桃色新闻而调离了大县,想到可能有人把自己和他作为了某种内在的因果联系起来,又觉得没有意思去找向主任他们。他最终想到了自己的老家张家湾,那里有自己儿时的憧憬和顽皮的生活,有宠慕他的邻里乡亲,有疼爱他的奶奶、严教他的爹爹和渴望他的冉腊娥,特别是乖巧的女儿友琼。可是在这些人中,竟没有一个他可以面对着倾吐心里话的。他抑郁着只好自我安慰,一个大男子汉的为什么这样婆婆妈妈,心思重重的,为什么不能自己打起精神,自我成功呢。
烟雾弥漫着整个房间,模糊着他的眼睛,清晰着他的大脑。他看满地的烟蒂,再看着那包所剩无己的香烟,这包烟也是难得的,是柳莹到桐梓湖看望他时,带给他的仅剩了最后一包,他还给了住户刘忠国两包,自己闷着的时候抽一支,他心疼它舍不得抽,因为它代表着柳莹的一片真心。眼下却不知不觉地抽去了大半包,他又安慰自己,抽了就抽了吧,还有几根留作个纪念,反正自己是不抽烟的,抽了也头晕。时下香烟是要凭计划的,亏得柳莹是商业系统的,能上点档次的《常德》烟被群众称作党委烟,那不是武汉的,是湖南常德产的。大县南边的几个公社经济流向划归湖南,象这类计划物资靠湖南分配供给。只有公社里一定的领导干部才能抽上《常德》烟,因而《常德》就被称为党委烟。越紧俏的东西越被人们器重,烟民的口味也渐渐地倾向于湖南烟,即南烟。《圆球》烟属于武汉产的,那称汉烟。汉烟上一点档次的是《永光》烟,没有党委不党委之分。张道然不是公社党委,抽着这圆球烟,心里稍觉坦然些。
这时公社里开的是生产检查会,会议由公社管农业的副书记冉毓敏主持。主要是就早稻棉花的培育管理,中稻的面积落实等为主要内容,将全公社分成南北两片,采取滚帘子似的逐队逐田块检查,评出一二三类田块和流通红旗生产队。在前两次的生产检查中,曾有人推荐过桐梓湖大队为流通红旗单位,但有人提出这个大队光促了生产没有抓革命,没有搞政治挂帅。张道然只好提出来发扬风格,把流通红旗让给了别的大队。私下里,他又给桐梓湖大队的一班子人做工作,要他们再鼓干劲,更上一层楼,让流通红旗在队部里飘得人家心服口服,无可挑剔才是。当然,张道然心里更清楚,流通红旗还关系到他个人的包点成效可否。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随着解昌文的讲话结束而结束。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张道然已经不请而回了。
会议室传出杂乱声,表示着会议结束。张道然听到了这动静,忙将地上的烟蒂烟灰扫掉。他正欲掩上房门时,有脚步声走近,房门被有力地推开。张道然与来人冉毓敏的目光相对交聚。冉毓敏忙说:“道然,你回来了。”他还是在张冉大队时对他的那种称呼,不过在众人面前时儿称他“张主任”,时儿又称他“道然同志”。他不等道然回话,又说:“你看你,抽烟都把整个房里抽得乌烟瘴气了。你以为这香烟不要计划了,就是香烟不要计划,那工资是有计划的,一月才发一次,三四十块不说养家糊口,要养活自己也得将就着。”他说着还将门推得大开,又叫张道然打开窗叶。张道然去推开窗玻璃,然后又关上房门,坐到靠椅上,随后又抬手示意张道然坐下。张道然坐到床边上,与他对坐着,便说:“您开了会。”他直看着他说:“刚散会,明后两天开展第三次生产大检查。”然后,他又小声地说:“你来公社已半年多了吧,因为你过去,因为我们都…所以有些事…”张道然看着他怯慑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是想和自己的避嫌疑,便忙起身去打开房门,好让冉毓敏和他之间的交往胸怀坦然,告白于人,没有什么阴谋鬼计让人生疑嚼舌的,以免因自己而影响了冉毓敏的声誉。
这时,解昌文端着茶杯,夹着文件和本子什么的走过来,在门口和他们招呼了。冉毓敏忙站起身邀他进房里坐,他便跨进房来,便说:“道然同志,回来了怎么不打声招呼,我们刚开完会。”张道然也不隐瞒地说:“我是看你们在开会,我就不好去打扰。”解昌文认真起脸像,说:“这说的什么话,你还不是公社的副主任,还是管农业生产的。今天开会正是研究安排生产大检查的事。”冉毓敏见他们已搭讪说上话,便对解昌文说:“您坐会,我去了。”解昌文望了他一眼没有回他的话,便坐下来,放下茶盅什么的,还有打火机和香烟。张道然随之递了一支圆球烟给他。他接过烟放在桌上,然后拿起自己的《常德》烟,递给张道然并让他抽一支。解昌文自己抽出一支在指头上顿了顿,便刁在嘴上,然后拿起打火机洒脱地打着,点燃嘴上的烟。张道然也拿起自己的火柴点了烟。解昌文深深地吸了一口,好象将整个烟子都吞进了肚里,然后说:“我习惯了南烟的口味。”其实,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圆球的低档次的,不象《常德》烟是某种地位和权威的象征。当然,解昌文的话并没有说得那么明显,没有说“我习惯了《常烟》的口味”。他不知道供销社为了保证供给他每月二条《常德》烟要扣下多少人的指标。
接着,解昌文很正统地说:“我前次给你谈过,你也写了检讨书。可最近又有人告到我这里来了,说你还在和你那个女同学勾勾搭搭的。”张道然见他提起检讨书的事,就火上了,忙说:“我们不是您说的勾勾搭搭,是正常的同志往来。”解昌文听他的话是有抵触情绪,忙提高嗓门严厉地说:“正常的同志往来,为什么不是个男同志,偏偏是个女人呢。张道然,我明白地跟你说,你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你知道你为什么不能进党委班子吗,人家都把你告到县委那里去,我解昌文想袒护你也不行的。你的组织问题是在县委办公室解决的,要不然你心里应该明白,你爷爷的历史问题,可以说你一辈子组织上都不会接纳的。你现在是党员,还是公社的副主任,你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你还年轻,前途无量。你现在连我的话都接受不了,这就令我太失望了,也令过去的县委李书记太失望了。当然李书记那是他的个人问题,而李书记的工作能力领导水平,李书记对下属的关心爱护,那是没说的。他把你从一个农民一下提到县委办公室搞干部,真是一步登天啦!县委办公室是全县百万人的首脑指挥部,令我们都是望尘莫及的。”他呷了口茶,望着张道然聋拉着脑袋,继续津津乐道的说:“不管你听不听得进去,我出于对同事,对同志的关心和帮助,我慎重地告诉你,你要再和那女的来往,不要说你这副主任的职务、党籍,就连你的工作恐怕得要考虑考虑了。做人也好,搞工作也好,也不能太凭感情用事,还得讲政治、讲原则。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不能搞那些低级趣味不光彩的事,要光明正大做人,不要搞阴谋鬼计。”解昌文说了一连串,见张道然硬是默不作声,眼睛里似乎充起了血丝,他觉得自己此时征服了张道然,觉得再责斥他就象举着根棍子打着只死老鼠,只是人吃了亏,再没有意思谈说训诫下去了,便起身告辞。
就在解昌文严正厉辞地说着话的时候,张道然觉得头脑昏昏然的,喉咙刺刺的要呕吐,他竭力地控制自己,待解昌文离去后忙“呱哇”地干吐起来,接着一吐便不可收拾,肠肝肚子都要倒出体外。他紧紧地捧着下腹,感受着这从未有过的百般痛苦,真是生不如死,巴不得有人注射一支安乐针来解脱,立刻颗颗豆大的冷汗从额头渗出。然而,他心里还是清醒的,他觉得自己从没有象这样痛苦过,难道是身体上出了大毛病不成。他终于记起来了,好象有人说过抽烟可以醉人,烟醉比酒醉还难受。他断定一定是刚才自己抽多了烟,在体味着酒醉的滋味。张道然经过一阵难受得恨不能入地的干吐后,便歪倒在床上了。……
还是那条通往家的小路;还是那几棵割资本主义尾巴后新栽的杨树;还是那间旧瓦房;还是那进房的门坎。然而,那床确是新的也是架子床,床边头还有玻璃,玻璃内镶着样榜戏的剧照画,大概是杨子荣或者是李玉和,还是龙须沟的江水英。床上有新被子、新枕头,怎么床上还有个人,还是女人。张道然愕然了,忙要赶走那素不相识的女人。他此时心里明白,这事要让人传出了那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一生的清白名声真要被玷污了的。可是那女人笑嘻嘻望着他,并说:“道然,是我。”张道然定神仔细一瞧,果然不是别人,却是自己的心上人----柳莹。俩人情不自禁,不约而同地拥抱在了一起。此时,他的心里还明白,突然说得不对头,忙使劲地推开她说:“我们不能这样,我还没有和腊娥说清楚,没有和她离婚,我们还没有打结婚证,没有合法手续,我们是违法的,是天理难容的。”柳莹忙笑盈盈地从枕头底下拿出张红灿灿的结婚证,高兴地说:“一切手续我都办好了。不信,你看这上面还有你我的名字呢。”张道然一瞧结婚证,果然是他和柳莹。他想自己没有到场签字,这手续怎么办的。他又一想,一定是柳莹用尽了心思,一心想嫁给自己,不管怎么说她那颗心确实是纯结的,情是真诚而痴迷的,便认真地说:“莹,你要跟我一世可以,要不怕吃苦,我俩就在家种田,用我们勤劳的双手插绘美丽的家乡。”
张道然已经沉浸于那种感觉之中,他用不着细想,然后把自己十多年的激情一下崩发出来,狠劲地压着她一阵狂吻,又赶忙脱光她的衣饰和自己的衣着。他俩终于肉贴着肉,她那金枝玉叶的身子如海棉一般,软绵绵的。柳莹却在不停地说:“快点、快点,我受不了啦,我还是未开封的黄花闰女呢!”他舞动着,就觉得好不快感。快感过后,他猛然惊悸醒来,他使劲地睁开双眼,只见一片黑朦朦,又记起刚才的一幕,自悟原来如此。他正在摸胯下的裤子,以证实真伪。突然有人敲门,他恍荡地起身开门一看,原来是党办的小曾。曾国超见他惺松蓬头的,就说:“张主任,我是看见您回来了的,怎么没见您到食堂去吃饭呢?所以我担心这时食堂收手了,您想吃什么,我上街去给您到馆里端来。”张道然还是觉得头重脚轻的,振作了精神说:“不了,我自己上街去吃。”曾国超不好强求便慢慢地离去。张道然又关上房门孤寂地度过了艰苦的一夜。
十八
红旗流通飘荡荡 湖田初绿浪滔滔
一面两尺长,一尺宽,下端镶着金须子的鲜平绒的中间写有流动红旗四个金灿灿的流通红旗,由王垸大队党支部书记双手端正地握在胸前,敲锣打鼓地送到桐梓湖大队来。桐梓湖大队的一班子人在路口等候着,大队部特地通知了各小队长参加这交接仪式,因为这里面也有小队的努力。南桥公社冉毓敏副书记、张道然副主任等有关人员也来参加交接仪式。桐梓湖大队的一班人,把锣鼓敲得震天响,敲了阵却敲来了一些看热闹的人们,而送红旗的人还不见在大路上出现。他们只好停下来歇会,有人说:“一定是王垸大队不服气不愿意送过来。”也有人说:“王垸大队不会走错将流动红旗送到别的大队去吧?”甚至有人还说:“一定是这把流动红旗拱手送来不光彩,没有人肯来的,真要是他们没人送来,我们更要热热闹闹地到王垸去把流动红旗接过来。”人们议论猜疑着。不一会,有人象顺风耳的说:“听到锣鼓声啦!”也有人象千里眼地说:“看,他们送来了。”大家刷地一下朝大路望去,果然,见王垸大队的王书记笑微微地走在最前头,光彩照人的流动红旗随着行人向前而趾高气扬地飘荡着。有人喊了:“快敲起来!”桐梓湖的人更是热情激昂地敲起来。此时,群情随着“咚哐”的锣鼓声更加沸腾起来,人人咧嘴大笑,雀跃欢呼。
交接的队伍和着热闹的人群,潮水般地拥到桐梓湖大队部。大队部的操场前用竹杆撑着的两架浏阳鞭倾刻“噼啪”地轰炸开了,时儿鞭中的大炮轰响,响彻云霄,一时烟雾和鞭炮声淹没了人们的欢呼声。王垸大队跟来的七八个人,只是苦脸装着笑脸“乐”在其中。桐梓湖大队的民兵排长刘孝武高兴地接过支书刘云山手中的耀眼红旗,慎重小心地挂在会议室的毛主席画像下面。王垸大队的客人被热情地邀进会议室,交接仪式由张道然主持。首先由公社的副书记冉毓敏作了领导讲话,他讲到:“送红旗的大队不要气馁,决心在下次的评比中夺回去;接红旗的大队不要骄傲,要更上一层楼,保住流动红旗。”接下来是王垸大队的王书记讲话,他没有异样的表情,只是很诚恳地说:“这次我们送红旗来,是来虚心地向桐梓湖大队学习的,我把支部的人都带来了,一路上,我们还真有些感慨,你们的田园格子化就象电影上放的,没有看到一块废弃的湖荒,那绿得厚实实的稻叶真逗人喜爱,没有一块田的水稻象我们大队的简直是六零年饿肚子时的孩子瘦骨嶙峋的。刚才一进你们大队部就让人有种社会主义真正新气象的感觉,学习专栏也比我们办好。来时,我心里都还有些不服气,现在亲眼看了我服气了,我们认输了。不过,你们也要提高警惕,小心乌龟赶上兔子。”他见有异样的目光刺了下自己,忙改口说:“这是打个比方,谁也不是乌龟,谁也不是兔子。当然,我们不愿做乌龟,乌龟的名声不好,老婆偷人就是乌龟,我们要做跑得快的兔子。”他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一解说,众人都“哈哈”地笑了,他也笑了。
再接下来是刘云山发言,他激昂地说:“首先,热烈地欢迎兄弟的王垸大队来传经送宝。”王书记忙勉强地笑着,插话说:“云山同志,你别这样挖苦人了,我们真是来虚心学习的。”刘云山望了他一下,继续说:“我这是说的真心话,实事求是的说,我们也有很多地方不好你的,比如说你们改造五类分子,让他们学集体事业作贡献这在全县都是榜样,还有你们的企业办得好,办了林场、鱼场。为集体增加了积累。你们的大队部就比我们修得漂亮,我上次去参观学习时就有感慨。还有更重要的是秋后的收获,年终的决算分配。有了产量,对国家贡献大,还留足集体的,社员也有吃的,不愁肚子不得饱,这才是过硬的。不要看到目前我们的稻子长得好,说不定到时只有一把草,那就没面子了,彻底的输了。我们从现在起一定要按公社冉书记、张主任的指示,搞好田间管理,特别防治飞虱和螟虫的爆发。还有,一定要按公社冉书记、张主任的要求,把十一亩田的南优二号杂交稻试种成功,为来年的大面积扩种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在全公社带个好头,也为在我们大队蹲点的公社领导争光。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