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057
阅读:38
发表:2025/11/12 修改:2025/11/13
校园
小说
基度山恩仇记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一
1991年9月,我从奉化到杭州大学数学系念大学,到系办报到之后,班级举行了见面会。辅导员和班主任到场,介绍了班级基本情况,指定了班团干部,全班共30名同学,其中8个女生,我被指定为班长,葛芳菲同学被指定为团支书,之后大家一一作自我介绍,我才知道葛芳菲是江苏苏州人,我仔细地打量了她,不高不矮,身材匀称,脸蛋端庄,开朗活泼,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我走过去对她说:“合作愉快,工作上的事还请多多帮助。”她说:“不敢当,以后多多合作,共同进步。”这样,我和她的关系自然地比其他同学更为接近些。
下午,辅导员召集班团干部开会,会上,辅导员讲了班团干部的职责和各人的任务,我也谈了自己初步的工作计划,比如每个月举办一次班级活动等,团支书也谈了一下她的计划,向党组织推荐优秀的团员等等,其他同学也都说了自己的初步打算,表示会认真完成系里布置的任务,辅导员显得很高兴,说他很满意大家的初步计划,就散会了。
两个星期过去了,同学们相互之间渐渐熟悉了,我打算在第三个星期的星期天举行一次班级活动,与团支书葛芳菲和两个本地的同学商量了以后,我决定第一次班级活动是去玉泉植物园游玩,时间定在下午。星期天上午,我和葛芳菲去买了零食和饮料,到了下午,同学们在学校大门口集合,除去有五个人或因病或有事不能来之外,其他同学都到了。玉泉植物园就在学校旁边,大家就步行过去,一路上兴高采烈,到了植物园,一棵棵高大的桂花树开着金黄色的桂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微风传来一阵阵桂花香,大家觉得心旷神怡,先参观了玉泉,后游览植物园,最后看得差不多了,大家就在桂花树下的一块草坪上围成一圈坐着,我和葛芳菲就把零食和饮料分到同学们身边,文体委员提出每个同学唱一首歌,大家鼓掌表示这个提议很好。有同学提议先请班长唱,大家都说好,于是我站起来,唱了一首齐秦的《大约在冬季》,唱完之后,同学们纷纷鼓掌,接着请团支书唱,葛芳菲唱了一首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歌声婉转动听,同学们纷纷叫好,葛芳菲唱完之后,向我看了一眼,我也觉得她唱得很好听。接着有同学唱了邓丽君的《甜蜜蜜》、谭咏麟的《水中花》、姜育恒的《再回首》、罗大佑的《恋曲1990》……大家玩得很尽兴,不觉夕阳西下,于是大家回来了,这第一次班级活动很成功,多年以后,很多同学都会想起那动人的歌声,那一幕青春往事。
经过多次接触,我发觉葛芳菲的眼神里透露着对我的好感,我感激之余,也明白葛芳菲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我对葛芳菲始终保持着同学加工作伙伴的关系。
市红十字会到学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了,我报名参加了,葛芳菲也报名了,还有三个同学也报了名,我们班一共五个人参加献血。那是一个星期六下午,阴暗的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我在校医院排着队献血,突然看到葛芳菲过来了,身边还有一个女孩,不是我们班的,那女孩长得娇小秀气,一双聪慧的大眼睛,如同一汪秋水般清澈明亮,我被吸引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她,那女孩也看着我,足足对视有五秒,这时葛芳菲说话了,她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说完,指着那女孩对我说:”她叫张晓薇,我的高中同学,电子系的。“接着又指着我对那叫张晓薇的女孩说:”他是我们的班长,叫李华。”
我对葛芳菲说:“你的同学也是来献血的啊?”葛芳菲说:“是的。”我看着她瘦弱的样子,感到既佩服又怜惜。
二
半个学期过去了,期中考试也结束了,我是全班第六名,葛芳菲是第十名,我们俩对自己的成绩都不是很满意。那个星期天上午,葛芳菲请我一起去西湖游玩,说是散散心,我刚想推辞,她又说张小薇也一起去,于是我就答应了。
我来到学校门口,葛芳菲她们已在那儿了。我走到她们身边,对张小薇点了一下头,张小薇对我微微一笑,说了句你好,声音清脆悦耳,有如黄莺歌唱,我从没听到过这么好听的声音,感觉如饮美酒。西湖离学校并不远,我们决定步行到西湖,到西湖首先要经过植物园,走在幽静的植物园的道路上,桂花依然很香,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过了植物园,行人逐渐多了起来,路旁的草坪上三三两两坐着不少的游客,走了一段路,到了曲院风荷,荷花没看到,荷叶也已不多了,我说:“我很喜欢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对荷花描写的很好。”葛芳菲说:“可惜现在看不到荷花。”张小薇说:“朱自清的散文有点矫情,比不上周作人平和冲淡,娓娓道来,让人不觉身临其中。”当时我只知道高中语文课本上读鲁迅的文章时,介绍过周作人是汉奸,于是冲口而出:“周作人不是汉奸吗?”张小薇说:“是的,但他早期是个思想家,散文也写得很好。”我说:“那我以后倒要看一下。“心里对张小薇的博学很佩服。
到了岳王庙,葛芳菲说:“我们进去看一下。“于是我们到了里面,我很敬仰岳飞,说:”岳飞精忠报国,名传千古。“看到跪着的秦桧铜像,说:”祸国殃民,遗臭万年。“当时张小薇就吟道:”风吹雨打日头晒,任是铁人身亦残。若有一分正气在,安得长跪岳坟前。“我听了,惊为天人。葛芳菲看到我惊讶的神情,说:”你不知道她是个才女,会吟诗作画,还会弹琴。“走过了苏堤,又走了一会儿,前面有一个亭子,旁边是苏小小墓,我们在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上了白堤,过了孤山,只见白堤上游人如织,到了断桥,我说:”可惜现在不是冬天,欣赏不到断桥残雪的美景。“我们在断桥上停留了一会儿,我想着许仙和白娘子的美丽传说,不禁抬头看了一下张小薇,却见张小薇正含情脉脉地看着我,不觉痴了。
过了断桥,到了六公园,葛芳菲说走累了,我们就坐在长椅上休息,到了中午,我们去附近一家餐馆吃了饭,就回学校了。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上完高等代数课,葛芳菲叫我一起打羽毛球,说已叫了张小薇,还说张小薇羽毛球打得很好,于是我们就到羽毛球馆打羽毛球。打了一会儿,有同学来找葛芳菲,说辅导员找她有事,葛芳菲走了,只剩我和张小薇打了,别看张小薇她身材娇小,羽毛球还真打得不错,我们还能打起来。有一个球,她碰网了,她走过来捡球,那球掉在地上,却弹到了我这一边,于是我说我来捡,我走过去弯下腰去捡球,张小薇好像没听到我的话,也来捡球,她的手碰到了我的手,那是一只纤纤玉手,就像一股电流从我的手上流遍全身,我抬头一看,张小薇似笑非笑地看着我,我那时却呆了。
又开打了,我的心却还在砰砰的跳,老是集中不起精神,打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三
第二学期到了,有一门普通物理学的课要上,除了文科以外,理工科的都要上,我们上课的教室是一个大教室,有一百多个座位,我们数学系和电子系的两个班一起上,我和张小薇就一起在一个大班上物理课。
那天物理课,老师讲完万有引力定律,离下课还有十分钟,老师说道:“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一个同学站起来了,说:“老师,我想问一下,牛顿与爱因斯坦谁更伟大?”老师说:“有哪个同学可以回答?”我见没有同学站起来,就站起来说:“我认为牛顿更伟大,牛顿有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还有光学上的成就,还有数学上创立了微积分,所以我认为牛顿更伟大。”老师说:“有些道理,有不同意见吗?”只见张小薇站了起来,她说:“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他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最杰出的,爱因斯坦也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在他那个时代也是最杰出的,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所以很难比较,非要说的话,我认为他们一样伟大,都值得我们尊敬。”老师说:“讲得非常好,还有伽利略、哥白尼、布鲁诺等每一个为科学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值得我们尊敬。”听到这儿,我想道不仅是科学家,每一个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每一个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想到这儿,我若有所得,顿时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下课了。
物理课上了一年。这一年里,每星期都能见到张小薇,与张小薇眼神交会的时候,我感到很甜蜜。
我在文学上的兴趣却由大一第一学期的诗歌,第二学期的散文,到大二开始就喜欢小说了,陆续买了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三家评本《红楼梦》、《三国演义》,岳麓书社的《东周列国志》,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屠格涅夫的《罗亭 贵族之家》,译林出版社的郑克鲁译的《基度山恩仇记》,云南人民出版社的《百年孤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闻家驷译的《红与黑》,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小说。这些小说我看得津津有味。
现在已到了大二第二学期的下半学期了,这天我生日,葛芳菲带着女生集体买的生日礼物到了我寝室,是一架工艺琴,送给我,我很高兴,说太谢谢你们了,葛芳菲说别客气,她看到我有许多小说,就向我借了一本《基度山恩仇记》回去。一个月后,葛芳菲来还书了,她对我说:“我看完之后,张小薇拿去看了,她说很好看,谢谢你。”我说:“哦,没事。”接过书,放在了书架上,她走了。
期末考试我全班第十五名,大三一开始,我就辞去班长职务了,那以后,与葛芳菲的接触就少了,与张小薇就更少见面了。我很想她,张小薇在我的心目中就像天龙八部中王语嫣在段誉的心目中的样子一样,但我没段誉那么大胆,所以只能把相思埋藏在心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毕业了。同学们各奔东西,葛芳菲找到的工作在上海,她要去上海了,同学们都去送她,我也去了,当她踏上北上的列车时,她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充满幽怨,我忘不了,我更忘不了的是我不经意看到的送行的人群中张小薇看我时更幽怨的眼神。
四
我也到宁波工作了,在一所高校教书,兢兢业业,没过多久,谈了对象,结婚生子,忙忙碌碌,过了几年,又离了婚,一个人生活着,2023年病退,在家没事,看看燕子,种种花草。一天,看着书架上摆满的各种书本,心血来潮,翻了翻还没看的新书,翻了翻很久以前看过的后来一直没翻过的旧书,我拿起那本译林出版社的《基度山恩仇记》,当年很喜欢看的一本书,翻开一看,发现扉页上写了字,仔细一看,上面写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张小薇,5舍404。”我愣了一会儿,蓦地,想起了张小薇这个女孩,想起了大学的生活,我茫然若失,过了好久,才想到联系葛芳菲。
终于联系上了葛芳菲,我问道:“张小薇现在怎么样了?”
“她患肺癌去世有十年了。”葛芳菲回答道。
1991年9月,我从奉化到杭州大学数学系念大学,到系办报到之后,班级举行了见面会。辅导员和班主任到场,介绍了班级基本情况,指定了班团干部,全班共30名同学,其中8个女生,我被指定为班长,葛芳菲同学被指定为团支书,之后大家一一作自我介绍,我才知道葛芳菲是江苏苏州人,我仔细地打量了她,不高不矮,身材匀称,脸蛋端庄,开朗活泼,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我走过去对她说:“合作愉快,工作上的事还请多多帮助。”她说:“不敢当,以后多多合作,共同进步。”这样,我和她的关系自然地比其他同学更为接近些。
下午,辅导员召集班团干部开会,会上,辅导员讲了班团干部的职责和各人的任务,我也谈了自己初步的工作计划,比如每个月举办一次班级活动等,团支书也谈了一下她的计划,向党组织推荐优秀的团员等等,其他同学也都说了自己的初步打算,表示会认真完成系里布置的任务,辅导员显得很高兴,说他很满意大家的初步计划,就散会了。
两个星期过去了,同学们相互之间渐渐熟悉了,我打算在第三个星期的星期天举行一次班级活动,与团支书葛芳菲和两个本地的同学商量了以后,我决定第一次班级活动是去玉泉植物园游玩,时间定在下午。星期天上午,我和葛芳菲去买了零食和饮料,到了下午,同学们在学校大门口集合,除去有五个人或因病或有事不能来之外,其他同学都到了。玉泉植物园就在学校旁边,大家就步行过去,一路上兴高采烈,到了植物园,一棵棵高大的桂花树开着金黄色的桂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微风传来一阵阵桂花香,大家觉得心旷神怡,先参观了玉泉,后游览植物园,最后看得差不多了,大家就在桂花树下的一块草坪上围成一圈坐着,我和葛芳菲就把零食和饮料分到同学们身边,文体委员提出每个同学唱一首歌,大家鼓掌表示这个提议很好。有同学提议先请班长唱,大家都说好,于是我站起来,唱了一首齐秦的《大约在冬季》,唱完之后,同学们纷纷鼓掌,接着请团支书唱,葛芳菲唱了一首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歌声婉转动听,同学们纷纷叫好,葛芳菲唱完之后,向我看了一眼,我也觉得她唱得很好听。接着有同学唱了邓丽君的《甜蜜蜜》、谭咏麟的《水中花》、姜育恒的《再回首》、罗大佑的《恋曲1990》……大家玩得很尽兴,不觉夕阳西下,于是大家回来了,这第一次班级活动很成功,多年以后,很多同学都会想起那动人的歌声,那一幕青春往事。
经过多次接触,我发觉葛芳菲的眼神里透露着对我的好感,我感激之余,也明白葛芳菲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我对葛芳菲始终保持着同学加工作伙伴的关系。
市红十字会到学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了,我报名参加了,葛芳菲也报名了,还有三个同学也报了名,我们班一共五个人参加献血。那是一个星期六下午,阴暗的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我在校医院排着队献血,突然看到葛芳菲过来了,身边还有一个女孩,不是我们班的,那女孩长得娇小秀气,一双聪慧的大眼睛,如同一汪秋水般清澈明亮,我被吸引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她,那女孩也看着我,足足对视有五秒,这时葛芳菲说话了,她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说完,指着那女孩对我说:”她叫张晓薇,我的高中同学,电子系的。“接着又指着我对那叫张晓薇的女孩说:”他是我们的班长,叫李华。”
我对葛芳菲说:“你的同学也是来献血的啊?”葛芳菲说:“是的。”我看着她瘦弱的样子,感到既佩服又怜惜。
二
半个学期过去了,期中考试也结束了,我是全班第六名,葛芳菲是第十名,我们俩对自己的成绩都不是很满意。那个星期天上午,葛芳菲请我一起去西湖游玩,说是散散心,我刚想推辞,她又说张小薇也一起去,于是我就答应了。
我来到学校门口,葛芳菲她们已在那儿了。我走到她们身边,对张小薇点了一下头,张小薇对我微微一笑,说了句你好,声音清脆悦耳,有如黄莺歌唱,我从没听到过这么好听的声音,感觉如饮美酒。西湖离学校并不远,我们决定步行到西湖,到西湖首先要经过植物园,走在幽静的植物园的道路上,桂花依然很香,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过了植物园,行人逐渐多了起来,路旁的草坪上三三两两坐着不少的游客,走了一段路,到了曲院风荷,荷花没看到,荷叶也已不多了,我说:“我很喜欢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对荷花描写的很好。”葛芳菲说:“可惜现在看不到荷花。”张小薇说:“朱自清的散文有点矫情,比不上周作人平和冲淡,娓娓道来,让人不觉身临其中。”当时我只知道高中语文课本上读鲁迅的文章时,介绍过周作人是汉奸,于是冲口而出:“周作人不是汉奸吗?”张小薇说:“是的,但他早期是个思想家,散文也写得很好。”我说:“那我以后倒要看一下。“心里对张小薇的博学很佩服。
到了岳王庙,葛芳菲说:“我们进去看一下。“于是我们到了里面,我很敬仰岳飞,说:”岳飞精忠报国,名传千古。“看到跪着的秦桧铜像,说:”祸国殃民,遗臭万年。“当时张小薇就吟道:”风吹雨打日头晒,任是铁人身亦残。若有一分正气在,安得长跪岳坟前。“我听了,惊为天人。葛芳菲看到我惊讶的神情,说:”你不知道她是个才女,会吟诗作画,还会弹琴。“走过了苏堤,又走了一会儿,前面有一个亭子,旁边是苏小小墓,我们在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上了白堤,过了孤山,只见白堤上游人如织,到了断桥,我说:”可惜现在不是冬天,欣赏不到断桥残雪的美景。“我们在断桥上停留了一会儿,我想着许仙和白娘子的美丽传说,不禁抬头看了一下张小薇,却见张小薇正含情脉脉地看着我,不觉痴了。
过了断桥,到了六公园,葛芳菲说走累了,我们就坐在长椅上休息,到了中午,我们去附近一家餐馆吃了饭,就回学校了。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上完高等代数课,葛芳菲叫我一起打羽毛球,说已叫了张小薇,还说张小薇羽毛球打得很好,于是我们就到羽毛球馆打羽毛球。打了一会儿,有同学来找葛芳菲,说辅导员找她有事,葛芳菲走了,只剩我和张小薇打了,别看张小薇她身材娇小,羽毛球还真打得不错,我们还能打起来。有一个球,她碰网了,她走过来捡球,那球掉在地上,却弹到了我这一边,于是我说我来捡,我走过去弯下腰去捡球,张小薇好像没听到我的话,也来捡球,她的手碰到了我的手,那是一只纤纤玉手,就像一股电流从我的手上流遍全身,我抬头一看,张小薇似笑非笑地看着我,我那时却呆了。
又开打了,我的心却还在砰砰的跳,老是集中不起精神,打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三
第二学期到了,有一门普通物理学的课要上,除了文科以外,理工科的都要上,我们上课的教室是一个大教室,有一百多个座位,我们数学系和电子系的两个班一起上,我和张小薇就一起在一个大班上物理课。
那天物理课,老师讲完万有引力定律,离下课还有十分钟,老师说道:“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一个同学站起来了,说:“老师,我想问一下,牛顿与爱因斯坦谁更伟大?”老师说:“有哪个同学可以回答?”我见没有同学站起来,就站起来说:“我认为牛顿更伟大,牛顿有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还有光学上的成就,还有数学上创立了微积分,所以我认为牛顿更伟大。”老师说:“有些道理,有不同意见吗?”只见张小薇站了起来,她说:“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他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最杰出的,爱因斯坦也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在他那个时代也是最杰出的,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所以很难比较,非要说的话,我认为他们一样伟大,都值得我们尊敬。”老师说:“讲得非常好,还有伽利略、哥白尼、布鲁诺等每一个为科学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值得我们尊敬。”听到这儿,我想道不仅是科学家,每一个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每一个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想到这儿,我若有所得,顿时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下课了。
物理课上了一年。这一年里,每星期都能见到张小薇,与张小薇眼神交会的时候,我感到很甜蜜。
我在文学上的兴趣却由大一第一学期的诗歌,第二学期的散文,到大二开始就喜欢小说了,陆续买了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三家评本《红楼梦》、《三国演义》,岳麓书社的《东周列国志》,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屠格涅夫的《罗亭 贵族之家》,译林出版社的郑克鲁译的《基度山恩仇记》,云南人民出版社的《百年孤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闻家驷译的《红与黑》,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小说。这些小说我看得津津有味。
现在已到了大二第二学期的下半学期了,这天我生日,葛芳菲带着女生集体买的生日礼物到了我寝室,是一架工艺琴,送给我,我很高兴,说太谢谢你们了,葛芳菲说别客气,她看到我有许多小说,就向我借了一本《基度山恩仇记》回去。一个月后,葛芳菲来还书了,她对我说:“我看完之后,张小薇拿去看了,她说很好看,谢谢你。”我说:“哦,没事。”接过书,放在了书架上,她走了。
期末考试我全班第十五名,大三一开始,我就辞去班长职务了,那以后,与葛芳菲的接触就少了,与张小薇就更少见面了。我很想她,张小薇在我的心目中就像天龙八部中王语嫣在段誉的心目中的样子一样,但我没段誉那么大胆,所以只能把相思埋藏在心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毕业了。同学们各奔东西,葛芳菲找到的工作在上海,她要去上海了,同学们都去送她,我也去了,当她踏上北上的列车时,她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充满幽怨,我忘不了,我更忘不了的是我不经意看到的送行的人群中张小薇看我时更幽怨的眼神。
四
我也到宁波工作了,在一所高校教书,兢兢业业,没过多久,谈了对象,结婚生子,忙忙碌碌,过了几年,又离了婚,一个人生活着,2023年病退,在家没事,看看燕子,种种花草。一天,看着书架上摆满的各种书本,心血来潮,翻了翻还没看的新书,翻了翻很久以前看过的后来一直没翻过的旧书,我拿起那本译林出版社的《基度山恩仇记》,当年很喜欢看的一本书,翻开一看,发现扉页上写了字,仔细一看,上面写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张小薇,5舍404。”我愣了一会儿,蓦地,想起了张小薇这个女孩,想起了大学的生活,我茫然若失,过了好久,才想到联系葛芳菲。
终于联系上了葛芳菲,我问道:“张小薇现在怎么样了?”
“她患肺癌去世有十年了。”葛芳菲回答道。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