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0753
成片时长:每集约50分钟
阅读:8379
发表:2015/11/27
28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十粒金丹》第25-26集
1-2
…
23-24
25-26
27-28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7350】
第二十五集
1、寓所 日
高公等主仆五人,在叙往事。
高公道:“你们不要欢喜,梦鸾此去扫北,想那北国君臣勇猛泼皮,万分难 敌,我当年数载辛苦,千征百战,方得成功,小小幼女,如何是彼的对手?吾料此去。凶多吉少,何喜之有?”
双印说:“父亲只管放心,我姐姐智勇双全,孩儿深受领教,已见大概,曾授我三路夺命神枪,前者与山贼交战,就是以此取胜。”
任守志道:“吉人自有天相,大人勿虑。”
梁氏说:“只求吕祖保佑,自然无妨。”
高公道:“事已至此,虑也无奈,只可听天而已。”
郑昆道:“大仙真乃千灵万应,所留隐语,至今无不应验。曾说公子掌上的红纹,十七年还是如此,算来何尝不是十七年了。”
梁氏说:“我还听说,大仙指着拴马桩说,不予它戴上帽子,它要戴上帽子,就要杀人。又说什么一个眼的回子,扛着大棍。”
郑昆道:“马桩之属,应在了宋四身上,只是这扛棍的回子,又是一个眼,可不知是何隐意。”
双印醒悟道:“是了、是了。”
高公也悟过来了,看着双印说:“哦,你且说来我听。”
双印道:“此说依孩儿愚见,应在吕相身上了。细想回字,双口是个吕字,一个眼者目字也,棍者独木也,木目岂非相字?”
高公点头道:“解得好,分毫不错。”
2、郑昆的寓所 日
“嗙、嗙。”轻轻的两声敲门声。安宁出来开门,见是两个家丁。来人道:“请问壮士,单二爷可在此处?”
安宁道:“请进。”
两个家丁,随安宁走进屋来。
守志见到两个家丁,急忙近前,说道:“抱歉,蒙哄了二位,让你们找的辛苦。实感不安。”
两个家丁,惊愣愣的看着任守志:“你、你……”
安宁笑道:“怎么了,不认识你们的二爷了?二爷吃了金丹,治愈了哑疾,会说话了!”
两个家丁近前拉住守志的手,高兴的说道:“太好了!太好了!二爷真的会说话了!”
3、军营 早晨
三声炮响,曹元帅拔营起寨。
高公父子与元帅兴辞,而洒泪作别。
王爷善慰道:“不要激动,你三人不久就到京中兴会了,别忘了与老夫捎一封喜信来。”
三人拱手拜辞,道:“愿王爷万福,请王爷静候佳音。”说罢,后退几步,恋恋不舍的,含着激动的泪花,各自上马而去。
4、仁和县 日
大军一到,附近各州、府、县,文武官员,都来迎接。
元帅命道:“放炮扎营。”
元帅升帐,众将帐前跪倒,齐道:“末将参拜元帅!”
元帅道:“平身。”
众将两旁站立。
一位中军进账,单膝下跪,抱拳施礼道:“启禀元帅,当地的文武官员前来见元帅,外面候令。”
元帅道:“请!”
文武官员一齐进账,拜倒齐道:“元帅辛苦,我等拜见。”
元帅道:“众位请起,平身落座。”
有兵丁献上茶来,大家欢欢喜喜喝茶、叙话。这个说:“元帅英勇善战,马到成功,剿灭了一方顽匪。给百姓打造了一片福地。” 那个说:元帅英明,乃国家之幸,民之福也。……
曹元帅说道:“感谢众位的赞扬!大家都身担要职,本帅要你们,回去即刻安善良民,清察户口,三日内报上数来,不得有误。”
众官员齐声道:“我等尊令。”
文武官员陆续走出了大帐,唯有富阳县的统治戴世杰没走,曹爷近前,二人互相敬礼,入座。
5、军营大帐里 日
元帅与戴老爷,喝酒叙旧。水清禁子站在戴公的背后。
戴公道:“想不到曹爷如此的还乡,真乃可敬、可贺呀。”
水禁子,“嘿嘿嘿!”不由得笑出声来。
戴公回头道:“你先退下。”
水禁子站在了一边。
曹爷看了一眼水禁子,道:“此人朴实可取,兄大不可叱他。”
戴公道:“因他可取,所以弟将他带在身边,前者五松山之事,是他走来见我,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了我,愚弟才事先知晓,从而作了准备。事后把他作了弟的长随。”
曹爷“哈哈哈!”大笑道:“难得、难得,看来与我辈胸襟相似,这样朋友,实不易得。来来来,本帅敬你一大杯。”
水清咧着大嘴笑,跪在地上,接酒而饮。
曹爷道:“爽快!快到桌前吃菜。”
戴公也温和的向他点头。水清也就在桌边搭了一个偏坐。
曹爷道:“只从被朋友卫珍出卖,交友之心已经冷却,但后来之路全是陌生的朋友帮助,走至今天的辉煌。实想起来,世上还是君子多,小人少,为人还得以助人为本。……”
6、元帅的宿舍 晚间
两个兵丁进来,一拱手,道:“启禀元帅,小人奉命前去柳黄村送信,没见府上有人,邻居说,黄员外一家三十多口人,都避兵荒,进京去了。”
曹爷道:“知道了。”
7、临平江面上 早晨
布满了船只,曹元帅带大兵弃陆登舟,从水路回兵。江面上大小船只,浩浩荡荡顺江北上。
8、江岸下边 日
槐氏与邹婆,顺着岸下边的小路向北走,边走边唉声叹气的说着以往。
槐氏叹了口气,说:“唉,坐下歇歇吧,走的太累了。都走半个月了。”说着在路边的光土坛上坐下了,邹婆也坐在了她身边。
槐氏复又叹口气说:“唉,自从卖了小姐,我也就没有家了,整天和你在一起吃喝惆怅,没到三年,都吃尽了,当啥事了?如今落得这般乞讨的光景,还有啥出路哇?”
邹婆说:“不要那么丧气,人活不就为了吃穿吗?半月前要不遇到山贼作乱,我就抄起旧买卖了,咱们照样吃喝。”
槐氏悲伤的说:“唉,你要早些做买卖,咱们也不至于讨着要着,走了半个多月才走到这里呀。”
邹婆说:“我看还多亏手里没有金银,要有金银那天晚上,也都被贼抢去了,还兴保不住命。等到了京城,你找到你的叔伯婶,我找到我的表弟,咱们重抄旧业,不就有出路了吗?”
槐氏说:“你到有旧业可抄,我却什么也不会干,在人家眼皮底下生存,咋过呀!怎么也不如小姐和公子在家时,过得那么体面,那么无忧无虑。还有我那孩子在。多好的日子呀!都怪我呀!我那虎儿呀——!”说着却哭了起来。
邹婆见说,也哭起来了:“我那狗儿呀,你可把妈妈想死了……”哭着、哭着,一回头,见走来一个妇女,背着个包袱,边走边喘息着。邹婆拉了一把槐氏,槐氏也停止了哭声。她俩细细看着来人,突然惊叫道:“呀!那不是美人街的王大姐吗?快来坐下歇歇。”
王婆走至前来,歪着头看着她俩,道:“呦!是你们俩呀?我当是谁呢。”说着放下包袱坐下了,掏出手绢擦脸上的汗。
槐氏说:“王大姐,你这是往哪去呀?”
王婆说:“咳,一言难尽哪。一夜间高楼瓦舍全烧尽,院中人死的死,逃的逃,只剩我无依无靠无亲人。打算进京去找我那嫡亲妹子,她在扁食巷西开春院,生意兴隆大有名。投到那里先住下,慢思后计再经营。”
邹婆说:“正好,我们也是到东京去谋生的,咱三人搭伴走吧。”于是她们三人歇了一会,就起身走了。到了临平江口,邹婆说:“我看王大姐,背着那么重的包袱太累了,咱们上岸再歇歇吧。”槐氏说:我看大姐也挺吃劲,反正咱们有伴,走累了就歇歇呗。”说罢一指前边的木牌,道:“你们看,那牌上写着,宝珠滩码头。岸上定有人歇息,还有买卖。咱们到哪里坐下歇歇。”
9、宝珠滩码头 日
人群嚷嚷,买卖兴隆。
邹婆、槐氏,王婆,坐在了离大船不远的平摊上。王婆掏出手绢擦汗,邹婆陪着笑,说:“王大姐,你拿这么重的包裹,走旱路得几时到哇?咱们顾只回脚船,那有多好哇,又快又省力气。”
王婆道:“好,固然是好,那得花好几辆银子,。讲定了就得先给一半,不然人家不载。咱既要搭船,先说明白,咱三人每人拿出一股,合搭一只船坐了去吧。”
她往江里一指道:“你们看,那不好几只呢,邹妹子,你往下走几步招呼过来,咱们和他说。”
槐氏说:“那是自然,我还有一句话,我们身边盘费不够,老姐姐要有银子先替我们垫上,到了京中本利一齐奉还。不是说大话,到了京中,见了我那十八姥姥,就不愁没有银子。”
邹婆说:“我表弟手里过活,至少也有三十二万两银子。他有信请我好几次了,我因舍不得故土,未曾去过。”
王婆说:“他一定于你带几两银子来吧?”
邹婆红着脸说:“谁家没有妥当的人就带银子?”说着起身就往下走。
王婆道:“妹子,你且站住,咱们说妥了再去搭船。你们到底有多少银子?我是不能垫的,这包裹中是几件旧衣服,并无财物。那一夜忙乱之处,顾命还顾不过来,好东西一点也没抓住,哪里还拿到银子?我这一股搭船钱,害怕凑不够哪,要有许多,我就拿出来搭只船,大伙儿坐了去。咱姐妹是谁跟谁?还讲什么还不还的。”
邹婆站住了脚步,回头看了槐氏一眼,不满意的又坐到了原处。道:“唉!看来没有银子,谁也不行啊!”又哭着说:“我那苦命的儿子呀!你死的好苦哇,那该死的山贼,把我辛辛苦苦做买卖,积攒点银子,都给抢去了,我那还未满十岁的儿子,上前去夺,被那个雷轰
的家伙,一脚踢在小腹上,当时就昏倒了,没过两天就死了! 我那苦命的孩子呀!你咋把妈妈扔了……。”
槐氏拉着她,连哭再说:“嫂子,你别哭了,哭死你谁可怜?我不也是这样吗,孩子他爹早年去世,扔下不多点积蓄,我又不会做买卖,孩子正生病,来了一伙土匪,把我们家一扫而空啊!一个铜板也没给留哇,可怜我那七岁的孩子,没钱治病,又没有饭吃,活活折磨死了……。”
二人一齐嚎啕痛哭:“我那苦命的孩子呀!……”
王婆大声说道:“行了、行了!你们可别嚎了,哭能当啥事?”
二人果然放低了声音。
王婆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二位妹妹呀,我比你们还惨哪。我一个孤寡老婆子,一天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那些土匪一进屋,就嚷着叫我给他们做好东西吃。我商量他们,让他们换一家吃饭。这些王八羔子,一把火就把父母死后,给我留下的楼房烧的片瓦皆无哇!为了这条老命还未活够,我就把从火堆里抢出来的旧衣服拿来,意欲到京城里,去找我的嫡亲妹妹去。我这么大岁数了,要有银子,能不坐船吗?走半个多月了,脚都走肿了……。”说着也放声哭起来。
10、宝珠滩 晚间
湾着许多大船,前面是曹元帅的的艨艟,后面是高老爷的大船。中间有一只大船,湾在高公船侧,船舱内,住着黎素娘与黎淑娘姐妹两位夫人。
她们正听着,槐氏三人的哭诉。素娘推了淑娘一下,道:“姐姐,你听她们三人哭的多么凄惨,这都是被山贼所害的人哪。”
淑娘点头,遂推窗向三人问道:“你们可是仁和县逃难之人吗?”
三人见问,一齐站起,哭的哭,拜的拜,奇说道:“是呀,夫人太太们。刚要大诉其苦……
夫人说:“你们的苦处我都听见了,不须再讲,无有盘费,路道难行。我这船也正要上京,后面小舱中尽可住下你们三人,有的家常便饭只管吃些,等到京时各投所亲,这个如何?”
三人下拜,道:“感谢恩人救助,我等民妇,永世不忘搭救之恩。”
夫人道:“来人。”
院子过来道:“夫人有何吩咐。”
夫人道:“你叫人来,给那三个逃难的妇人搭跳,让他们上船,把她们安置在后面的小舱中,然后赐些茶饭与他们吃了。夜里大家安歇,次日开船走路。”
院子答应而去。
11、小舱中 黄昏
槐氏三人吃完了晚饭,无事闲坐。槐氏把邹婆一拉,二人一同出舱,至无人之处,槐氏向邹婆耳边说:“咱们发点财吧。”
邹婆说:“什么?”
槐氏说:“在半路上,我见王婆背着包袱,累的哈哈喘,撵不上咱俩,就帮她背了一段路,觉得很是沉重,来回换肩,我感到包裹里边,花铃、花铃,的响。我用手一摸,里边有一个匣子,觉得匣子里,不是银子,就是珠宝玉器。不然哪能那么沉呢。”她又把嘴贴在邹婆的耳朵边上,嘁嘁了一会,道:“这样,岂不是到手吗?只是没钱打酒买东西,你说咋办?”
邹婆笑道:“好计、好计,我去弄钱,就说我把钱丢了,求求帮忙。这船上哪有她的熟人?谁管这闲帐不成?”说罢,走至前舱,哭着脸,向一个仆妇,哀告道:“大姐,帮帮我吧,我是逃难的人,只带了不多盘费钱,还丢了,下船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求求大姐帮我一点钱吧!……”说着,不住的作揖。那仆妇给了她几百铜钱,拿到岸上买些熟肉好菜、一瓶好酒,拿在舱中。
12、大船上 晚间
前后舱中,点上了灯,大家凉爽一会,就入舱安睡了。满江的大船上,都吆喝鸣锣,更夫喊道:“一更天喽。”
小舱中的槐氏等三人,虽然躺在那里,每人的眼睛却颇有心事的,棘里轱辘的转,手拿毛巾,在扇着风。
突然,邹婆坐起身来,说道:“哎呀妈呀!这也太热了,我可睡不着。咱们到舱外去走走吧,凉快凉快再回来睡。”说着她拉了槐氏一下,道:“哎!你睡着了吗?天黑前,我在岸上,买了熟肉和好菜,还有一瓶酒。大姐也没睡着吧?”遂拉开窗帘,说:“你们看,外面的月光多好哇!照在水上更亮了。走,咱姐仨到舱外去,找个凉快地方,喝几杯去。等凉快了再回来睡,免得蚊子咬。”
王婆一听,坐起身来,乐的两眼眯个缝,说:“妹子,刚吃完饭,何苦又消费,姐姐替你都心疼,没帮你们,还吃你们的,真是不忍心。”
槐氏说:“你们去吧,哪好意思吃你买的。”
邹婆说:“你别装了,可少吃我的了,这几个钱的东西,算个啥呀,不过大家乐呵乐呵。乐呵一时是一时,咱姐妹黄连水里洗澡,苦中闹个狗儿扑登。”
13、侧畔高公的船上 二更天
郑安宁与几个防护兵丁,都在舱棚下打盹。那郑安宁歪在棚下,不敢实睡,只见对面船尾的板上,走来三个妇人,安宁觉得奇怪,就半睁半合着眼睛看着她们。
14、夫人船的船板上 夜
邹婆把熟肉、熟鸡、美菜和酒瓶摆在板上,然后说道:“快坐下,快坐下。你看大飙月亮,还有水的反光,不比灯光差,咱姐三个没有酒杯,就对瓶嘴喝吧,谁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反正这一瓶酒,谁也别装假。”说罢几个人就轮流喝起来。
手把肉,对瓶喝,她们说说笑笑,其乐无穷。邹婆、槐氏不多喝,有时就粘粘嘴,而王婆却嘻嘻哈哈的,很怕喝少。没等瓶里的酒喝完,王婆就沉沉大醉了。身躯歪倒在船板上,发出震耳的鼾声。
槐氏看着邹婆,她俩都笑了。近前慢慢的解开王婆的衣扣,把她的上下衣服往下脱,邹婆子一边脱着一边骂:“刻薄的娼妇,再让你刻薄,一个铜板你都当眼珠。今天吃了我的便宜嘴,老娘送你去水晶宫。若干的银子你一个也拿不去,看你心疼不心疼?
1、寓所 日
高公等主仆五人,在叙往事。
高公道:“你们不要欢喜,梦鸾此去扫北,想那北国君臣勇猛泼皮,万分难 敌,我当年数载辛苦,千征百战,方得成功,小小幼女,如何是彼的对手?吾料此去。凶多吉少,何喜之有?”
双印说:“父亲只管放心,我姐姐智勇双全,孩儿深受领教,已见大概,曾授我三路夺命神枪,前者与山贼交战,就是以此取胜。”
任守志道:“吉人自有天相,大人勿虑。”
梁氏说:“只求吕祖保佑,自然无妨。”
高公道:“事已至此,虑也无奈,只可听天而已。”
郑昆道:“大仙真乃千灵万应,所留隐语,至今无不应验。曾说公子掌上的红纹,十七年还是如此,算来何尝不是十七年了。”
梁氏说:“我还听说,大仙指着拴马桩说,不予它戴上帽子,它要戴上帽子,就要杀人。又说什么一个眼的回子,扛着大棍。”
郑昆道:“马桩之属,应在了宋四身上,只是这扛棍的回子,又是一个眼,可不知是何隐意。”
双印醒悟道:“是了、是了。”
高公也悟过来了,看着双印说:“哦,你且说来我听。”
双印道:“此说依孩儿愚见,应在吕相身上了。细想回字,双口是个吕字,一个眼者目字也,棍者独木也,木目岂非相字?”
高公点头道:“解得好,分毫不错。”
2、郑昆的寓所 日
“嗙、嗙。”轻轻的两声敲门声。安宁出来开门,见是两个家丁。来人道:“请问壮士,单二爷可在此处?”
安宁道:“请进。”
两个家丁,随安宁走进屋来。
守志见到两个家丁,急忙近前,说道:“抱歉,蒙哄了二位,让你们找的辛苦。实感不安。”
两个家丁,惊愣愣的看着任守志:“你、你……”
安宁笑道:“怎么了,不认识你们的二爷了?二爷吃了金丹,治愈了哑疾,会说话了!”
两个家丁近前拉住守志的手,高兴的说道:“太好了!太好了!二爷真的会说话了!”
3、军营 早晨
三声炮响,曹元帅拔营起寨。
高公父子与元帅兴辞,而洒泪作别。
王爷善慰道:“不要激动,你三人不久就到京中兴会了,别忘了与老夫捎一封喜信来。”
三人拱手拜辞,道:“愿王爷万福,请王爷静候佳音。”说罢,后退几步,恋恋不舍的,含着激动的泪花,各自上马而去。
4、仁和县 日
大军一到,附近各州、府、县,文武官员,都来迎接。
元帅命道:“放炮扎营。”
元帅升帐,众将帐前跪倒,齐道:“末将参拜元帅!”
元帅道:“平身。”
众将两旁站立。
一位中军进账,单膝下跪,抱拳施礼道:“启禀元帅,当地的文武官员前来见元帅,外面候令。”
元帅道:“请!”
文武官员一齐进账,拜倒齐道:“元帅辛苦,我等拜见。”
元帅道:“众位请起,平身落座。”
有兵丁献上茶来,大家欢欢喜喜喝茶、叙话。这个说:“元帅英勇善战,马到成功,剿灭了一方顽匪。给百姓打造了一片福地。” 那个说:元帅英明,乃国家之幸,民之福也。……
曹元帅说道:“感谢众位的赞扬!大家都身担要职,本帅要你们,回去即刻安善良民,清察户口,三日内报上数来,不得有误。”
众官员齐声道:“我等尊令。”
文武官员陆续走出了大帐,唯有富阳县的统治戴世杰没走,曹爷近前,二人互相敬礼,入座。
5、军营大帐里 日
元帅与戴老爷,喝酒叙旧。水清禁子站在戴公的背后。
戴公道:“想不到曹爷如此的还乡,真乃可敬、可贺呀。”
水禁子,“嘿嘿嘿!”不由得笑出声来。
戴公回头道:“你先退下。”
水禁子站在了一边。
曹爷看了一眼水禁子,道:“此人朴实可取,兄大不可叱他。”
戴公道:“因他可取,所以弟将他带在身边,前者五松山之事,是他走来见我,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了我,愚弟才事先知晓,从而作了准备。事后把他作了弟的长随。”
曹爷“哈哈哈!”大笑道:“难得、难得,看来与我辈胸襟相似,这样朋友,实不易得。来来来,本帅敬你一大杯。”
水清咧着大嘴笑,跪在地上,接酒而饮。
曹爷道:“爽快!快到桌前吃菜。”
戴公也温和的向他点头。水清也就在桌边搭了一个偏坐。
曹爷道:“只从被朋友卫珍出卖,交友之心已经冷却,但后来之路全是陌生的朋友帮助,走至今天的辉煌。实想起来,世上还是君子多,小人少,为人还得以助人为本。……”
6、元帅的宿舍 晚间
两个兵丁进来,一拱手,道:“启禀元帅,小人奉命前去柳黄村送信,没见府上有人,邻居说,黄员外一家三十多口人,都避兵荒,进京去了。”
曹爷道:“知道了。”
7、临平江面上 早晨
布满了船只,曹元帅带大兵弃陆登舟,从水路回兵。江面上大小船只,浩浩荡荡顺江北上。
8、江岸下边 日
槐氏与邹婆,顺着岸下边的小路向北走,边走边唉声叹气的说着以往。
槐氏叹了口气,说:“唉,坐下歇歇吧,走的太累了。都走半个月了。”说着在路边的光土坛上坐下了,邹婆也坐在了她身边。
槐氏复又叹口气说:“唉,自从卖了小姐,我也就没有家了,整天和你在一起吃喝惆怅,没到三年,都吃尽了,当啥事了?如今落得这般乞讨的光景,还有啥出路哇?”
邹婆说:“不要那么丧气,人活不就为了吃穿吗?半月前要不遇到山贼作乱,我就抄起旧买卖了,咱们照样吃喝。”
槐氏悲伤的说:“唉,你要早些做买卖,咱们也不至于讨着要着,走了半个多月才走到这里呀。”
邹婆说:“我看还多亏手里没有金银,要有金银那天晚上,也都被贼抢去了,还兴保不住命。等到了京城,你找到你的叔伯婶,我找到我的表弟,咱们重抄旧业,不就有出路了吗?”
槐氏说:“你到有旧业可抄,我却什么也不会干,在人家眼皮底下生存,咋过呀!怎么也不如小姐和公子在家时,过得那么体面,那么无忧无虑。还有我那孩子在。多好的日子呀!都怪我呀!我那虎儿呀——!”说着却哭了起来。
邹婆见说,也哭起来了:“我那狗儿呀,你可把妈妈想死了……”哭着、哭着,一回头,见走来一个妇女,背着个包袱,边走边喘息着。邹婆拉了一把槐氏,槐氏也停止了哭声。她俩细细看着来人,突然惊叫道:“呀!那不是美人街的王大姐吗?快来坐下歇歇。”
王婆走至前来,歪着头看着她俩,道:“呦!是你们俩呀?我当是谁呢。”说着放下包袱坐下了,掏出手绢擦脸上的汗。
槐氏说:“王大姐,你这是往哪去呀?”
王婆说:“咳,一言难尽哪。一夜间高楼瓦舍全烧尽,院中人死的死,逃的逃,只剩我无依无靠无亲人。打算进京去找我那嫡亲妹子,她在扁食巷西开春院,生意兴隆大有名。投到那里先住下,慢思后计再经营。”
邹婆说:“正好,我们也是到东京去谋生的,咱三人搭伴走吧。”于是她们三人歇了一会,就起身走了。到了临平江口,邹婆说:“我看王大姐,背着那么重的包袱太累了,咱们上岸再歇歇吧。”槐氏说:我看大姐也挺吃劲,反正咱们有伴,走累了就歇歇呗。”说罢一指前边的木牌,道:“你们看,那牌上写着,宝珠滩码头。岸上定有人歇息,还有买卖。咱们到哪里坐下歇歇。”
9、宝珠滩码头 日
人群嚷嚷,买卖兴隆。
邹婆、槐氏,王婆,坐在了离大船不远的平摊上。王婆掏出手绢擦汗,邹婆陪着笑,说:“王大姐,你拿这么重的包裹,走旱路得几时到哇?咱们顾只回脚船,那有多好哇,又快又省力气。”
王婆道:“好,固然是好,那得花好几辆银子,。讲定了就得先给一半,不然人家不载。咱既要搭船,先说明白,咱三人每人拿出一股,合搭一只船坐了去吧。”
她往江里一指道:“你们看,那不好几只呢,邹妹子,你往下走几步招呼过来,咱们和他说。”
槐氏说:“那是自然,我还有一句话,我们身边盘费不够,老姐姐要有银子先替我们垫上,到了京中本利一齐奉还。不是说大话,到了京中,见了我那十八姥姥,就不愁没有银子。”
邹婆说:“我表弟手里过活,至少也有三十二万两银子。他有信请我好几次了,我因舍不得故土,未曾去过。”
王婆说:“他一定于你带几两银子来吧?”
邹婆红着脸说:“谁家没有妥当的人就带银子?”说着起身就往下走。
王婆道:“妹子,你且站住,咱们说妥了再去搭船。你们到底有多少银子?我是不能垫的,这包裹中是几件旧衣服,并无财物。那一夜忙乱之处,顾命还顾不过来,好东西一点也没抓住,哪里还拿到银子?我这一股搭船钱,害怕凑不够哪,要有许多,我就拿出来搭只船,大伙儿坐了去。咱姐妹是谁跟谁?还讲什么还不还的。”
邹婆站住了脚步,回头看了槐氏一眼,不满意的又坐到了原处。道:“唉!看来没有银子,谁也不行啊!”又哭着说:“我那苦命的儿子呀!你死的好苦哇,那该死的山贼,把我辛辛苦苦做买卖,积攒点银子,都给抢去了,我那还未满十岁的儿子,上前去夺,被那个雷轰
的家伙,一脚踢在小腹上,当时就昏倒了,没过两天就死了! 我那苦命的孩子呀!你咋把妈妈扔了……。”
槐氏拉着她,连哭再说:“嫂子,你别哭了,哭死你谁可怜?我不也是这样吗,孩子他爹早年去世,扔下不多点积蓄,我又不会做买卖,孩子正生病,来了一伙土匪,把我们家一扫而空啊!一个铜板也没给留哇,可怜我那七岁的孩子,没钱治病,又没有饭吃,活活折磨死了……。”
二人一齐嚎啕痛哭:“我那苦命的孩子呀!……”
王婆大声说道:“行了、行了!你们可别嚎了,哭能当啥事?”
二人果然放低了声音。
王婆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二位妹妹呀,我比你们还惨哪。我一个孤寡老婆子,一天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那些土匪一进屋,就嚷着叫我给他们做好东西吃。我商量他们,让他们换一家吃饭。这些王八羔子,一把火就把父母死后,给我留下的楼房烧的片瓦皆无哇!为了这条老命还未活够,我就把从火堆里抢出来的旧衣服拿来,意欲到京城里,去找我的嫡亲妹妹去。我这么大岁数了,要有银子,能不坐船吗?走半个多月了,脚都走肿了……。”说着也放声哭起来。
10、宝珠滩 晚间
湾着许多大船,前面是曹元帅的的艨艟,后面是高老爷的大船。中间有一只大船,湾在高公船侧,船舱内,住着黎素娘与黎淑娘姐妹两位夫人。
她们正听着,槐氏三人的哭诉。素娘推了淑娘一下,道:“姐姐,你听她们三人哭的多么凄惨,这都是被山贼所害的人哪。”
淑娘点头,遂推窗向三人问道:“你们可是仁和县逃难之人吗?”
三人见问,一齐站起,哭的哭,拜的拜,奇说道:“是呀,夫人太太们。刚要大诉其苦……
夫人说:“你们的苦处我都听见了,不须再讲,无有盘费,路道难行。我这船也正要上京,后面小舱中尽可住下你们三人,有的家常便饭只管吃些,等到京时各投所亲,这个如何?”
三人下拜,道:“感谢恩人救助,我等民妇,永世不忘搭救之恩。”
夫人道:“来人。”
院子过来道:“夫人有何吩咐。”
夫人道:“你叫人来,给那三个逃难的妇人搭跳,让他们上船,把她们安置在后面的小舱中,然后赐些茶饭与他们吃了。夜里大家安歇,次日开船走路。”
院子答应而去。
11、小舱中 黄昏
槐氏三人吃完了晚饭,无事闲坐。槐氏把邹婆一拉,二人一同出舱,至无人之处,槐氏向邹婆耳边说:“咱们发点财吧。”
邹婆说:“什么?”
槐氏说:“在半路上,我见王婆背着包袱,累的哈哈喘,撵不上咱俩,就帮她背了一段路,觉得很是沉重,来回换肩,我感到包裹里边,花铃、花铃,的响。我用手一摸,里边有一个匣子,觉得匣子里,不是银子,就是珠宝玉器。不然哪能那么沉呢。”她又把嘴贴在邹婆的耳朵边上,嘁嘁了一会,道:“这样,岂不是到手吗?只是没钱打酒买东西,你说咋办?”
邹婆笑道:“好计、好计,我去弄钱,就说我把钱丢了,求求帮忙。这船上哪有她的熟人?谁管这闲帐不成?”说罢,走至前舱,哭着脸,向一个仆妇,哀告道:“大姐,帮帮我吧,我是逃难的人,只带了不多盘费钱,还丢了,下船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求求大姐帮我一点钱吧!……”说着,不住的作揖。那仆妇给了她几百铜钱,拿到岸上买些熟肉好菜、一瓶好酒,拿在舱中。
12、大船上 晚间
前后舱中,点上了灯,大家凉爽一会,就入舱安睡了。满江的大船上,都吆喝鸣锣,更夫喊道:“一更天喽。”
小舱中的槐氏等三人,虽然躺在那里,每人的眼睛却颇有心事的,棘里轱辘的转,手拿毛巾,在扇着风。
突然,邹婆坐起身来,说道:“哎呀妈呀!这也太热了,我可睡不着。咱们到舱外去走走吧,凉快凉快再回来睡。”说着她拉了槐氏一下,道:“哎!你睡着了吗?天黑前,我在岸上,买了熟肉和好菜,还有一瓶酒。大姐也没睡着吧?”遂拉开窗帘,说:“你们看,外面的月光多好哇!照在水上更亮了。走,咱姐仨到舱外去,找个凉快地方,喝几杯去。等凉快了再回来睡,免得蚊子咬。”
王婆一听,坐起身来,乐的两眼眯个缝,说:“妹子,刚吃完饭,何苦又消费,姐姐替你都心疼,没帮你们,还吃你们的,真是不忍心。”
槐氏说:“你们去吧,哪好意思吃你买的。”
邹婆说:“你别装了,可少吃我的了,这几个钱的东西,算个啥呀,不过大家乐呵乐呵。乐呵一时是一时,咱姐妹黄连水里洗澡,苦中闹个狗儿扑登。”
13、侧畔高公的船上 二更天
郑安宁与几个防护兵丁,都在舱棚下打盹。那郑安宁歪在棚下,不敢实睡,只见对面船尾的板上,走来三个妇人,安宁觉得奇怪,就半睁半合着眼睛看着她们。
14、夫人船的船板上 夜
邹婆把熟肉、熟鸡、美菜和酒瓶摆在板上,然后说道:“快坐下,快坐下。你看大飙月亮,还有水的反光,不比灯光差,咱姐三个没有酒杯,就对瓶嘴喝吧,谁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反正这一瓶酒,谁也别装假。”说罢几个人就轮流喝起来。
手把肉,对瓶喝,她们说说笑笑,其乐无穷。邹婆、槐氏不多喝,有时就粘粘嘴,而王婆却嘻嘻哈哈的,很怕喝少。没等瓶里的酒喝完,王婆就沉沉大醉了。身躯歪倒在船板上,发出震耳的鼾声。
槐氏看着邹婆,她俩都笑了。近前慢慢的解开王婆的衣扣,把她的上下衣服往下脱,邹婆子一边脱着一边骂:“刻薄的娼妇,再让你刻薄,一个铜板你都当眼珠。今天吃了我的便宜嘴,老娘送你去水晶宫。若干的银子你一个也拿不去,看你心疼不心疼?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