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粮食啊粮食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9011
阅读:10178
发表:2016/2/19
20章 主旋律 小说
《粮食啊粮食》第1章:中
马村主堂 [广东广州]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条件面议】


  农村题材  农耕文学  主旋律  历史  现代

  谭万山听说到了雯雯,吃了一惊,忙问:“雯雯怎么样了?”谭儒看爹这样子,疑惑地问:“爹,难道您还不晓得雯雯的情况?”谭万山叹了一口气,说:“这孩子,恐怕是怪了爹,一点消息也没有呀!”谭儒说:“雯雯妹在学校念书时就参加共产党组织的学生运动了,组织学校师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参加了共产党,现在已是省人民政府粮农厅的官员了。”
  谭万山一听,就泣不成声,忙喊:“老婆子!老婆子!”谭万山老伴正在厨房给儿子弄吃的,听到万山杀猪般地叫,吓得心惊胆战出来,就听万山说:“你女儿有消息了,雯雯有消息了!她在共产党省政府里当官呀。”万山老伴听了,也愣了半天,也就哭了,抹了泪,说:“这孩子,吃了不少苦,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忙拉了万山,到祖宗的神堂前,拈香烧纸跪拜,答谢祖宗保佑。
  桃子喊吃饭了,谭儒早已闻到了肉香,谗得直吞清水。一上桌,看到满桌鱼肉,还有他从小就最喜欢吃的白椒腊鱼,就狼咽虎吞起来。他娘一边看,一边给他夹,一边说,慢点吃,看别噎了。
  谭万山看谭儒这吃相,像是几辈子没有吃上肉饭了,就问:“你现在也算是一个营长了,怎么看你穿的这样子就像是一个兵哩,身边也没有一个兵跟着。”谭儒笑了笑,说:“爹,你不懂共产党,共产党的队伍,莫说我这个营长,就是团长、师长,军长,司令,包括毛泽东,朱德总司令,穿的全跟士兵一个样的,就是有穿的好一些的衣料,也都是缴获国民党或者日本军官的。还有吃的,住的,也没有两样。”谭万山就问:“我就是不明白,这国民党堂堂几百万军队,这么多飞机大炮,这就不到三、四年功夫,怎么就被区区共产党打成这个样子。”
  谭儒说:“我现在到了共产党这边,回头想想在国民党队伍里过的日子,才真正弄明白,为什么国民党的军队打不过共产党。抛开党心,民心不说,在国民党那军队,军饷按人头发到各团营连各级长官手里,这各级长官为贪军饷,就层层虚报兵员数量名额。一个连队明明就几十个兵,就要报一百多人,所以,一个号称有一万人的装备师,其实也不到五六千人,军饷这样被层层克扣,一个连长,就能用这军饷找几房姨太太。你看共产党的军队,军官士兵全一个样,打起仗来,不要说兵员数量上一个顶一个,还有那些民兵奋勇参战、民工踊跃支前。他们号称一万人,其实三万人还不止,这仗怎么打?还有就是,国民党一打仗,各兵团司令也好,军长也好,首先考虑的是保存自己队伍的实力,结果一旦被共产党分割,就像是切蛋糕一样,切一块吃一快,切一块吃一快,而且在人家吃这一快的时候,那些还没有被吃的不但不相帮,还为图实力避而远之,这样哪有不败之理。再有,就是我亲眼所见的,我们被俘后被解放军从前方押住后方,经过村庄时,一路所见与我们在国军经过这些村庄时的情景,前后不到半月,就如两个世界。我们跟着共军来到这村庄时,见到的是家家人来人往,户户炊烟四起,个个铺面开张,共产党的军队与老百姓在一起,说说笑笑,分不清哪是共军哪是百姓,老百姓杀猪送羊送给共军,四面八方,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支援共军作战,场面宏大得犹如一个个连着的大市场。而半个月前,我们的国军来时,见到的是门户紧闭,死寂无人,连一根猪毛都没看见。这就是共产党得人心得天下哩。”
  谭万山摇头叹息。
  谭儒也劝慰爹说:“爹现在还对共产党不了解,这次土改工作队到我们村,虽说是雯雯妹打了招呼,但共产党无论是办公事还是私事,向来是铁面无私的,不会因为我和雯雯的关系,他们就会违背原则办事,所以,家里人只有好好配合工作队的工作,他们怎么样处理,就怎么样处理,千万不要送礼拉关系,他们不吃这一套的。一定要切记。”
  谭万山点了点头。
  谭儒晚饭后冲了澡,回到睡房,与桃子自然来不及多话,抱着就上了床,一番暴风骤雨,混战到半夜,累得桃子浑身软得连手臂都抬不起来了。桃子有气无力地说:“我以为你在外面有了相好的,早把我丢了哩。”谭儒笑笑说:“我现在能有个活人到你身边就不错了,你还说三道四。”桃子说:“你实话告诉我,你在衡阳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个小老婆。”谭儒叹了叹气,说:“那时候,我们这些孤守城防的部队,哪个都不晓得今天这个脑袋明天还能不能挂在脖子上呢,身边有点钱就要花光,那些军官花天酒地也不算奇怪,我要不是去了重庆,也真难说的。”桃子说:“走了也不打个招呼,害我在城里好找。”谭儒说:“哪能吱声,说得不好听,那是逃兵呀。”桃子说:“你这明天一走,多久才能回来。”谭儒说:“难说哩,我们这部队,有些要打到广西去,有些要打到海南岛,还有些要去云贵川。等全国都解放了,就能回来吧。”桃子说:“那炮子不长眼呀,你要小心些,你保证,你要活着回来,还有,你可不许在外找小老婆。”谭儒哭笑不得,说:“要是在国军,还不好说,这在共军这里,连一头母猪都进不来的,就是进来了,也没有哪个敢动哩,共产党纪律严,乱搞女人,搞得不好,命都没得。”
  说得桃子也傻乎乎地笑了。
  
  二十三
  
  不换到杂货店来找谭伟的时候,吃惊地发现,共产党的几个工作队员正在村公所的大堂里,将正面墙上的蒋委员长和国民党的国旗党旗全揭了下来,在墙上贴上了两张他不认识的陌生人头像——毛泽东和朱德像。
  共产党的工作队就这样接管了葫芦嘴村公所,陈保长也就成了历史。
  共产党来到村里的工作队共五人,组长苏玉英,是一个来自省城的四十多岁年纪的公安女干部,身边一个也是来自省城的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公安干部,叫李娟,还有3个公安,都是二十多岁小伙子,领队的叫程平,是一名科长,本地区城里人。
  苏组长是一个面相很善,见人总是面带微笑而且又十分干练的人,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温文尔雅,却是句句柔中带刚,穿的也是一袭土棉布军服,一双土棉布鞋,一头平肩黑发,被两个发卡别在耳后。
  苏组长来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陈保长谈话。陈保长见到苏组长,心里没有底,双腿就有些抖,苏组长请他坐,也不敢坐,苏组长就冲他笑笑,温柔地说:“你是不是怕我吃了你呀,你坐下说话。”陈保长忙说:“不敢,不敢。”苏组长只得上前扶他坐下,问:“你当保长多少年了?”陈保长站起来答:“从民国二十五年算起,有十三个年头了。”苏组长又只得挥手让其坐下,问:“村里的情况,你应该熟悉吧。”陈保长欠身连连点头,答:“熟悉,熟悉。”苏组长说:“我们在镇里也了解一些你的情况。你是旧中国的保长,你过去所做的事,就看这村里的老百姓能不能原谅你了。只要你没有做过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共产党的事,我们共产党的人民政府将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挽救每一个旧中国的官职员。希望你从现在开始,重新做人。”陈保长鸡啄米似地点头。苏组长说:“我们在这里的很多工作还需要你协力配合,你要积极主动为人民政府,为全体村民多做有益的事。”陈保长一听,很是激动,说:“我早就听说,共产党宽宏大量,难得苏组长这样看得起我陈某,今后,只要苏组长需要陈某效力,陈某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苏组长就又微微笑了,说:“我们又不是拉山头拜把子,还用这套说辞!好好,不说了,你先将村子里的情况给我们介绍介绍吧,重点介绍一下最困难的人家,下一步,我们要一家家去登门访贫问苦呢。”
  陈保长忙点头,说:“我们这村,有人口一千七百八十四人,四百七十二户,分四个排,这里是银口排,还有就是上口排、下口排和里村排,由四个甲长负责。”苏组长就问:“这么多人户,怎么就你这么几个甲长和一个保长?”陈保长道:“是呀,按规定,十户一甲,百户一保,甲、保最多也不超过十五户或一百五十户。可是在我们村,没有哪个愿意当这个保甲长,就是我这个保长,本应该由那谭万山干的,可他也不愿意干,就推给了我。其实这村里大大小小的事还不都是他说了算,我这个保长,也只是他身边一个马弁。原想按规定多设几个保甲,还要设几个副手、理事什么的,谭万山就说,同一个村的人,有一个管事的就行了,哪有闲粮养闲人。村里原想办学堂,组团练,谭万山说,我们村里祖祖辈辈没有几个识字的人,不是一样过日子,种田人,学那东西有什么用,也就没有办成。要办团练,他说,我们这里也不出土匪,不就是为了防共产党吗,这村里哪有共产党,既没有土匪,又没有共产党,办什么团练,也就没有办了,说来说去,就是谭万山舍不得他的粮。”
  苏组长叹了叹气,道:“这谭万山为了他那些粮,竟害了一村人成了文盲。”问:“我看这谭万山也不是村子的大家族,这村子怎么没有大姓家族?”
  陈保长说:“我听老辈人说,这个村原是一支清军官兵在征苗人时,把这里的苗人赶走后,看到这么个好地方,就在这里驻下来,接娶家眷生儿育女繁衍起来的,因此都是杂姓,只有姓王的多些,也没有家族关系,这里的老祠堂,还有那观音山庙,原来都是苗人的。”
  苏组长点了点头。
  陈保长继续说:“村里有水田一千四百五十余亩,其中一千二百亩为谭万山拥有,旱地及开出的坡地七百余亩,大部分为各户用于种菜及杂粮,有耕牛七十四头,全部为谭家拥有,由各佃户自养自耕。村里富户不多,除了谭家,几家有田的,只是自种自耕,也是靠天收成,丰一年欠一年的,余粮不多。这村里最穷的人家呢,里村排最多,有几类,一类就是家里人多,但劳动力少的人家,比如说王师水家,王师水三十多岁上才娶上媳妇,俩口子上有俩老,生了五个孩子,都还少,就两口子干活,历年欠谭家的粮从来没有还清过,大年三十还在村里讨饭,成了欠粮最多的一户。另一类就是家里有劳动力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好不得好,死不得死,拖久了,把家里拖得靠讨饭举债度日,最困难的是里村排的王昌成,老伴瘫痪,自己又有痨病,也有两个孩子,也是讨这家讨那家,他又是个痨病,村里人都讨嫌他。”
  苏组长插嘴说:“村里有医生吗?”陈保长说:“有一老中医,姓钟名戌,六十多岁了,历代单传,想传给儿子,大儿子不想学,小儿子又被抽了丁,现在带了一个十多岁的伢子。治个小病小痛还行,有大病的,除了请神,就没有其它法子。还有就是几家孤寡老人,没有子孙养老,前些年有一人死在家里几天,没有人晓得的。”苏组长又问:“这些孤寡老人,你们保长不是有养的责任吗?”陈保长答:“过去也是由谭家负责供养,他爹在时,还延续下来,他爹死后,到了谭万山这里,他就找些理由不再供养了,还是舍不得他的粮。这些孤寡老人,有些靠谭万山女儿谭雯偷偷供些,有些靠穷人送些,也是有上顿没下顿。”
  苏组长问:“村里有没有武装组织?”陈保长说:“有个民防队,就二十多条人枪,现在已经散了。”
  苏组长还问了谭万山的一些情况,几个甲长的情况,陈保长都一一作了介绍。
  苏组长等五人来到葫芦村时,自个带了铺盖行李,程平等三名公安还带了行军锅及一些粮食,五人就商定在村公所食宿,李娟负责做饭及生活保障工作。午饭后,苏组长就向工作组布置了几项任务:一是由她带李娟到最穷的几户人家访贫问苦,同时也要到谭万山以及几户富有的人家开展调查,掌握情况;二是由程平带另外两名同志负责收枪,村子里所有枪支都要收上来,登记造册,各种武装组织都要解散;三是要筹备组织开个全体村民大会,就组织村委会和土地改革运动作个动员,并筹备选举工作,选出村主任及村民委员会等,发展预备党员。四是展开征粮的工作,在秋收前,要动员将谭万山的余粮先征集上去,给缺粮的政府和部队救个急。
  苏组长工作组第一个走访的贫户,就是里村排的王师水家。陈保长要陪同程平的收枪队收枪,就推荐由柚子陪同苏主任。柚子家距村工作组住的村公所地方近,工作组找她也方便。
  到了王师水家房前,门前一侧有个牛棚,棚里的牛已被王师水的大儿子放了出去,牛棚里流出的粪水满地都是,与王家茅房流出的酱色粪水混在一起,王家门前就铺上了一片酱色泥浆,臭得直呛鼻子。苏组长穿的是一双平底布鞋,只好将鞋袜脱了,卷起裤腿,光着脚一踩就过去了。李娟穿的一双半高跟布鞋,也跟着光了脚,看苏组长那一双白晃晃的脚踩在牛粪里,脚丫子里直挤出酱黄色的泡沫,就不敢抬脚。柚子本来是一双赤脚,就对小李说,我背过去吧,硬着要背,李娟哪能让背,一狠心,一咬牙,一闭眼,一双小脚就像青蜓点水,一路跳了过去,就很是狼狈。
  到了王师水家,一家人刚吃完早饭,桌上的碗筷已收了,剩下两只大碗碗口对碗口扣在桌上。屋子不大,房屋四面坑坑洼洼的土墙被烟薰得墨黑,满屋坐的是人,一看工作队来了,这一家人就都站了起来,满脸疑惑地看着苏组长们。王师水头上是黑白相间的短发,满是皱纹的脸上布满几缕稀稀拉拉的胡须,窄一看像是六十出头了,其实也就不到五十岁,他婆娘还显年轻干练些,但她的灰黑的长发里也有稀稀拉拉的白发了。两位老人背都驼得厉害,快弯成九十度了,见人只得往上抬眼。四个孩子,三男一女,都是披着几片破布,衣不蔽体,大的大概十来岁,小的也就四到五岁,满面菜色,八只圆圆的大眼不安地看着工作组。
1 ... 7 8 9 10 11 12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飞扬在线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学生
    gao
  • 学生
    sep
  • 学生
    Ear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8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粮食啊粮食(主旋律)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狗与老人(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蓝色游戏(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花开迟暮(主旋律)
青花梅瓶(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帝谋1(主旋律)
期等你的爱(主旋律)
长城烟尘(主旋律, 军事)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期货男人 下(主旋律)
大广岭(主旋律, 爱情)
那个年代(主旋律)
庸才启示录(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