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32312
成片时长:约104分钟
阅读:8913
发表:2016/2/23
主旋律
电影剧本
生命签证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生命签证》
第一部(136组镜头)
字幕:1997年9月8日,奥地利维也纳
序幕:金色大厅全景
傍晚,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大剧院金色音乐大厅……大厅里两排8盏从镶嵌着一排排金框音乐女神像的房顶挂下来的巨大的金色水晶吊灯,把大厅照耀得金碧辉煌。不论是乐台上面排放着金色镂花的巨大壁龛里3组风琴乐管,以及大厅两侧20个雕刻着镀金的音乐女神像圆柱,楼上楼下包厢前面金色镂花的栏杆,金色镂花的门框和窗框都在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这就是维也纳金色的音乐大厅。
此时大厅内座无虚席,舞台门楣上方,“中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会”演出刚刚开始,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旋律在大厅内响起……大厅内现出阵阵掌声。
乐坛上的指挥,
下边就坐的正在演奏的乐团,
……
转场:
台上、台下观众……
……
1,后台 内·傍晚
房间内,
华以生(齐威·英曼)在准备下一场演出……(小提琴演奏)
2,大厅 内·傍晚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旋律渐进尾声……
指挥收尾动作的一刹那,乐曲余音终止……
……观众席下热烈掌声。
3,后台 内 ·傍晚
华以生(齐威·英曼)从后台一侧走出……
4,转场:华以生站立台前,手持小提琴,在钢琴的伴奏下,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徐徐奏出……
5,大厅 内·傍晚
大厅内观众肃穆静听……
乐曲渐进高潮……
演奏中的华以生突然像是发现了什么,双目紧紧注视着观众席上一位观众……(列·奥勒施芬)
6,镜头叠影化出画面:凌晨小雨中,沼泽地,小雨的雾气里,黑郁郁的一群人(40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在沼泽中向着岸边艰难地移动着……
移动着……
当移动的人群接近岸边时,猛然间一个纳粹党卫军(阿道夫·辛德)从岸边大树后面窜出来,用冲锋枪对着沼泽地中人群猛烈扫射……人群中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纷纷倒向沼泽……
纳粹党卫军从岸边跳进沼泽用手枪向仍在挣扎中的人打补枪……
7,镜头叠影回到现实
华以生在台上演奏……
乐曲终了,台下观众热烈掌声。
8,大厅 内·傍晚
音乐会演出结束,观众徐徐退出剧场,华以生把提琴放在钢琴台子上,越步从台上冲到台下,紧紧跟随他注视过的那位观众(列·奥勒施芬)……
9,转场:大厅侧门甬道
华以生跟随那位观众从侧门步出大厅,进入侧门甬道……
甬道内……
华医生在退场的人群中奋力地跟踪那位观众。
7,剧院大门口 外·傍晚·小雨
台阶处,
人流走下台阶,
有的人撑起了雨伞,华以生跟着那个人向台阶下走去,前面的人撑着雨伞,挡住了华以生的视线……雨越下越大,华以生艰难地继续跟踪……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10,画面背景:
闪电中推出片名——
《生命签证》
雷声响起——
主题曲:
诗以言志,名以史留。(1947年何凤山先生的一首元旦试笔诗)
大造生才非偶尔,
英雄立志岂徒然。
而今愿集精与力,
万里前程猛着鞭。
演职员表
……
11,剧院停车场 外·傍晚·小雨
华以生辗转追到停车场,远远看到了那个戴着灰色礼帽穿着灰色外衣的老人,跟随一位年轻女人的身后上了一辆灰色轿车,他坐在了后排座位上,年轻女人驾车而去。
12,路边电话亭 外·傍晚·小雨
电话亭,
华以生踉踉跄跄跑到人行道旁电话亭边,他伸手去开电话亭的门,突然间他手捂着胸部极度痛苦地倒了下去……
人行道上一位未打伞的姑娘停了下来,她扶起华以生,华以生指了指西装上衣口袋……
姑娘掏出小药瓶……华以生吃了药,神情好了许多,姑娘站起身朝着路上行驶的轿车招手,一辆轿车停了下来,姑娘和几位行人一同把华以生架到车内……(姑娘付了车资)
13,车内 内·傍晚·小雨
车内,华以生完全清醒过来,他坐直了身体对着开车人说道(二人对话均使用德语):“十分感谢您……我的好心人,您这是往医院开吗?”
好心人:“你以为还有第二种可能吗?”
华以生:“我刚才吃了药丸……好多了,麻烦您……您送我去中国驻维也纳大使馆。”
好心人:“您是中国人?!”
华以生:“是的,尽管我小时候曾经出生在奥地利……。”
好心人:“听得出来,您的德语还是蛮地道的。……您说您去中国大使馆……?”
华以生:“中国大使馆……越快越好!”
14,中国上海交响乐团下榻酒店 内·傍晚·小雨
酒店会客厅,
带队负责人在接电话……
字幕:中国驻维也纳大使馆
15,大使馆 外·傍晚·小雨
使馆大门打开,
一辆轿车驶进大使馆大门……
带队负责人从车上下来进入大使馆。
16,大使馆 内·傍晚
大使馆一位官员接待了交响乐团负责人,二人坐下,
(使用汉语)
官员:“你是乐团负责人?”
负责人:“是的,怎么……华以生……”
官员:“华以生先生有些私人的事情,需要在维也纳停留一些日子……”
负责人:“我们的签证很快就到期了呀!”
官员:“签证的事由我们去办吧……”
负责人:“……那好吧……能给我一个确切的期限吗?华以生是我们团里小提琴首席,团里总有些业务需要安排呀!”
官员:“您可能也知道,华以生先生原来是奥地利人就出生在维也纳,是奥地利土生土长的犹太人,这次随团来维也纳演出,借这个机会处理一下个人的事情,您这位剧团负责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字幕:以色列——亚德韦希姆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
17,犹太人历史资料档案中心办公室 内·日
室内,
(希伯来语)
一军官模样的人走进“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办公室内有三个人,军官对办公室中一位男士——梅特·内雅维斯本说:“我是外交部军事情报处的官员,一位中国人从维也纳中国大使馆把电话直接打到奥地利外交部,奥地利外交部又把电话转给了以色列军事情报处……”
梅特·内雅维斯本:“这里是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您究竟要说些什么?”
军官:“我是说,那位中国人说他要和‘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谈一件事情……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梅特·内雅维斯本:“那个中国人把电话打到你们情报处,说他有重要的话跟我们说,是这样吗?”
军官:“是这样,就是这样。”
梅特·内雅维斯本:“那他们为什么不把电话直接打给我们?”
军官:“这需要你去问……他本人”
旁边人:“这很好解释,一个地球另一边的人,他可能不知道我们的联络方式……只好通过奥地利外交部,奥地利外交部再把电话转给以色列军事情报处,军事情报处再转给我们。”
军官模样的人转身回过头来说道:“他说他的事情很急很重要……就是万分紧急的那种。他说他非常希望你们能立即到维也纳中国大使馆……或者他们指定的一个什么地方,在那里他将单独与你们见面(几个人都惊异地互望了一眼)……我想你们有的事做了。”
梅特·内雅维斯本站起身向另一个办公室走去,
18,转场,另一办公室
进了门,梅特·内雅维斯本对着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一位30出头的女人说道:(希伯来语)“头,我跟您说,我们有的事做了,真的!”
19,亚德韦希姆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门口 外·日
门口,
蒙丝身后紧跟着梅特·内雅维斯本,二人穿着单身皮夹克从出大门口出来,坐上轿车驶向城区。(车上梅特·内雅维斯本一直用手持电话联络)
20,以色列耶路撒冷机场 外·日
停车场,
轿车到了机场停车场,
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下车直奔售票大厅……
机场上空,飞机低空飞驰而过。
字幕:奥地利维也纳
21,机场出站大厅门口 外·日
大门口,
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出站,
停车场有车等候在那里,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二人上车……
22,市区 外·日
高速公路上,
轿车进入市区,
轿车在一高级酒店门前停下,二人进入酒店。
23,酒店内大堂接待厅 内·日
大堂接待厅,
一位军官和一位老人等在那里。
第一部(136组镜头)
字幕:1997年9月8日,奥地利维也纳
序幕:金色大厅全景
傍晚,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大剧院金色音乐大厅……大厅里两排8盏从镶嵌着一排排金框音乐女神像的房顶挂下来的巨大的金色水晶吊灯,把大厅照耀得金碧辉煌。不论是乐台上面排放着金色镂花的巨大壁龛里3组风琴乐管,以及大厅两侧20个雕刻着镀金的音乐女神像圆柱,楼上楼下包厢前面金色镂花的栏杆,金色镂花的门框和窗框都在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这就是维也纳金色的音乐大厅。
此时大厅内座无虚席,舞台门楣上方,“中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会”演出刚刚开始,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旋律在大厅内响起……大厅内现出阵阵掌声。
乐坛上的指挥,
下边就坐的正在演奏的乐团,
……
转场:
台上、台下观众……
……
1,后台 内·傍晚
房间内,
华以生(齐威·英曼)在准备下一场演出……(小提琴演奏)
2,大厅 内·傍晚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旋律渐进尾声……
指挥收尾动作的一刹那,乐曲余音终止……
……观众席下热烈掌声。
3,后台 内 ·傍晚
华以生(齐威·英曼)从后台一侧走出……
4,转场:华以生站立台前,手持小提琴,在钢琴的伴奏下,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徐徐奏出……
5,大厅 内·傍晚
大厅内观众肃穆静听……
乐曲渐进高潮……
演奏中的华以生突然像是发现了什么,双目紧紧注视着观众席上一位观众……(列·奥勒施芬)
6,镜头叠影化出画面:凌晨小雨中,沼泽地,小雨的雾气里,黑郁郁的一群人(40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在沼泽中向着岸边艰难地移动着……
移动着……
当移动的人群接近岸边时,猛然间一个纳粹党卫军(阿道夫·辛德)从岸边大树后面窜出来,用冲锋枪对着沼泽地中人群猛烈扫射……人群中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纷纷倒向沼泽……
纳粹党卫军从岸边跳进沼泽用手枪向仍在挣扎中的人打补枪……
7,镜头叠影回到现实
华以生在台上演奏……
乐曲终了,台下观众热烈掌声。
8,大厅 内·傍晚
音乐会演出结束,观众徐徐退出剧场,华以生把提琴放在钢琴台子上,越步从台上冲到台下,紧紧跟随他注视过的那位观众(列·奥勒施芬)……
9,转场:大厅侧门甬道
华以生跟随那位观众从侧门步出大厅,进入侧门甬道……
甬道内……
华医生在退场的人群中奋力地跟踪那位观众。
7,剧院大门口 外·傍晚·小雨
台阶处,
人流走下台阶,
有的人撑起了雨伞,华以生跟着那个人向台阶下走去,前面的人撑着雨伞,挡住了华以生的视线……雨越下越大,华以生艰难地继续跟踪……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10,画面背景:
闪电中推出片名——
《生命签证》
雷声响起——
主题曲:
诗以言志,名以史留。(1947年何凤山先生的一首元旦试笔诗)
大造生才非偶尔,
英雄立志岂徒然。
而今愿集精与力,
万里前程猛着鞭。
演职员表
……
11,剧院停车场 外·傍晚·小雨
华以生辗转追到停车场,远远看到了那个戴着灰色礼帽穿着灰色外衣的老人,跟随一位年轻女人的身后上了一辆灰色轿车,他坐在了后排座位上,年轻女人驾车而去。
12,路边电话亭 外·傍晚·小雨
电话亭,
华以生踉踉跄跄跑到人行道旁电话亭边,他伸手去开电话亭的门,突然间他手捂着胸部极度痛苦地倒了下去……
人行道上一位未打伞的姑娘停了下来,她扶起华以生,华以生指了指西装上衣口袋……
姑娘掏出小药瓶……华以生吃了药,神情好了许多,姑娘站起身朝着路上行驶的轿车招手,一辆轿车停了下来,姑娘和几位行人一同把华以生架到车内……(姑娘付了车资)
13,车内 内·傍晚·小雨
车内,华以生完全清醒过来,他坐直了身体对着开车人说道(二人对话均使用德语):“十分感谢您……我的好心人,您这是往医院开吗?”
好心人:“你以为还有第二种可能吗?”
华以生:“我刚才吃了药丸……好多了,麻烦您……您送我去中国驻维也纳大使馆。”
好心人:“您是中国人?!”
华以生:“是的,尽管我小时候曾经出生在奥地利……。”
好心人:“听得出来,您的德语还是蛮地道的。……您说您去中国大使馆……?”
华以生:“中国大使馆……越快越好!”
14,中国上海交响乐团下榻酒店 内·傍晚·小雨
酒店会客厅,
带队负责人在接电话……
字幕:中国驻维也纳大使馆
15,大使馆 外·傍晚·小雨
使馆大门打开,
一辆轿车驶进大使馆大门……
带队负责人从车上下来进入大使馆。
16,大使馆 内·傍晚
大使馆一位官员接待了交响乐团负责人,二人坐下,
(使用汉语)
官员:“你是乐团负责人?”
负责人:“是的,怎么……华以生……”
官员:“华以生先生有些私人的事情,需要在维也纳停留一些日子……”
负责人:“我们的签证很快就到期了呀!”
官员:“签证的事由我们去办吧……”
负责人:“……那好吧……能给我一个确切的期限吗?华以生是我们团里小提琴首席,团里总有些业务需要安排呀!”
官员:“您可能也知道,华以生先生原来是奥地利人就出生在维也纳,是奥地利土生土长的犹太人,这次随团来维也纳演出,借这个机会处理一下个人的事情,您这位剧团负责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字幕:以色列——亚德韦希姆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
17,犹太人历史资料档案中心办公室 内·日
室内,
(希伯来语)
一军官模样的人走进“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办公室内有三个人,军官对办公室中一位男士——梅特·内雅维斯本说:“我是外交部军事情报处的官员,一位中国人从维也纳中国大使馆把电话直接打到奥地利外交部,奥地利外交部又把电话转给了以色列军事情报处……”
梅特·内雅维斯本:“这里是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您究竟要说些什么?”
军官:“我是说,那位中国人说他要和‘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谈一件事情……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梅特·内雅维斯本:“那个中国人把电话打到你们情报处,说他有重要的话跟我们说,是这样吗?”
军官:“是这样,就是这样。”
梅特·内雅维斯本:“那他们为什么不把电话直接打给我们?”
军官:“这需要你去问……他本人”
旁边人:“这很好解释,一个地球另一边的人,他可能不知道我们的联络方式……只好通过奥地利外交部,奥地利外交部再把电话转给以色列军事情报处,军事情报处再转给我们。”
军官模样的人转身回过头来说道:“他说他的事情很急很重要……就是万分紧急的那种。他说他非常希望你们能立即到维也纳中国大使馆……或者他们指定的一个什么地方,在那里他将单独与你们见面(几个人都惊异地互望了一眼)……我想你们有的事做了。”
梅特·内雅维斯本站起身向另一个办公室走去,
18,转场,另一办公室
进了门,梅特·内雅维斯本对着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一位30出头的女人说道:(希伯来语)“头,我跟您说,我们有的事做了,真的!”
19,亚德韦希姆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门口 外·日
门口,
蒙丝身后紧跟着梅特·内雅维斯本,二人穿着单身皮夹克从出大门口出来,坐上轿车驶向城区。(车上梅特·内雅维斯本一直用手持电话联络)
20,以色列耶路撒冷机场 外·日
停车场,
轿车到了机场停车场,
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下车直奔售票大厅……
机场上空,飞机低空飞驰而过。
字幕:奥地利维也纳
21,机场出站大厅门口 外·日
大门口,
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出站,
停车场有车等候在那里,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二人上车……
22,市区 外·日
高速公路上,
轿车进入市区,
轿车在一高级酒店门前停下,二人进入酒店。
23,酒店内大堂接待厅 内·日
大堂接待厅,
一位军官和一位老人等在那里。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