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32312
成片时长:约104分钟
阅读:8912
发表:2016/2/23
主旋律
电影剧本
生命签证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三人坐在阳伞下,
太阳的余晖照射在多瑙河上,水面磷光闪烁,不远处传来《蓝色多瑙河》轻快的乐曲……
(三人都使用希伯来语)
蒙丝:“华……华……华什么……”
华以生:“您可以叫我犹太名字齐威·英曼。”
蒙丝:“齐威·英曼先生,您应当给我们详细地讲讲《生命签证》的事。”
华以生望着河面沉吟说道:“《蓝色多瑙河》……1938年我们全家就住在维也纳……多瑙河边,我的父母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小提琴演奏家。”
蒙丝打开一瓶饮料递到华以生跟前,
华以生:“38年3月春风吹倒了多瑙河边,我记得那也是一个和风绚丽的午后,爱乐乐团正在维也纳音乐大厅演奏音乐会,大厅内坐满了观众……《蓝色多瑙河》是第一支曲子,我当年只有6岁,我站在台上侧幕旁,看着我的父母在台上演奏,那种情景令我陶醉……”
镜头闪现金色大厅演奏时的情景:
38,维也纳音乐金色演奏大厅 内·日
大厅内,
台上乐团在演奏,曲子正是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6岁的齐威·英曼站在侧幕旁边看着父母演奏,
演奏中…………
突然间,低沉隆隆的飞机掠过演奏大厅屋顶的声音,拌合着《蓝色多瑙河》的乐曲在大厅内回荡……
当乐曲终了时,飞机掠过演奏大厅屋顶声音的间隙中,几十辆坦克装甲车行进在街道的轰鸣震动着演奏大厅……
继而枪炮声大作……
大厅内顿时炸了营,大厅内的观众蜂拥着向四周大门扑去……
39,剧院大门口 外·日
剧院门前,大街上,坦克装甲车一辆接着一辆驶过,枪炮声不绝于耳,纳粹士兵到处捕捉犹太人,一队队犹太人举着双手被驱赶着,有逃跑的犹太人被纳粹士兵开枪打死……
40 ,画外华以生音(希伯来语):那年8月纳粹在维也纳北部修建了毛特豪森集中营,很多犹太人被抓进了集中营,我们家是一座二层小阁楼,爸爸妈妈把我和妹妹藏在地下室里,他们躲藏在阁楼顶层的杂物间里,那里能看到街上来来往往的人……
画面:
41,临街的一座二层小阁楼,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内,小齐威·英曼和妹妹蜷缩在地床上,角落里有老鼠在逡巡……
阁楼上爸爸妈妈在杂物间,不断地向对面街上观望……
街上不断有军车驶过,有被捆绑着的犹太人一队队地押解着沿街前行,街道两边的楼房中不断传出枪声,破碎的玻璃声,
画外音(华以生回忆着)(希伯来语):“胆战心惊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食物很快就要吃完了,一开始,我们一天吃两餐,最后一天吃一餐,爸爸妈妈每天都要把自己省出的食物分给我和妹妹……”
42,画面:妈妈切着面包,一人一小块,妈妈又偷偷地把自己和爸爸的一小块再切做一半给了我和妹妹……
爸爸在暗中角落处剥老鼠皮……
镜头闪回现实
43,以色列驻维也纳大使馆工作人员走上游艇,一时打断了华以生的回忆。
多瑙河游艇甲板上,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三人坐在阳伞下。
太阳的余晖照射在多瑙河上,水面磷光闪烁,不远处传来《蓝色多瑙河》轻快的乐曲……
以色列驻维也纳大使馆工作人员双手托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裙子走到蒙丝跟前,
工作人员(希伯来语):“车牌……还原出来了!”
三人一阵惊喜。
夕阳的余晖散落在河面上,一片金色的斑斓闪动着跳跃着……不时有船舶驶过……
华以生画外音:
44,(华以生回忆希伯来语)“我的父亲为了全家的食物,不得不偷偷地溜出去,参加一些小型的私人演出,当然这里是指一些为两人举行的婚礼或者为一个人举行的葬礼……一天我父亲参加完一家墓地的葬礼回来,那天天色已晚,下着小雨,在我家临街拐角处,被一个人撞着了……”
镜头闪回:
45,临街拐角 外·晚 ·小雨
街道拐角处,
齐威·英曼的父亲走着,被一个穿着雨衣的男子撞了一下,那人回过头来,
(二人用德语)
男子:“啊哦我的小提琴首席大师,怎么这一阵子很少见呀……怎么不认识了吗?”
黑暗中父亲没认出对面的人,
父亲:“您是……”
男子:“我是奥勒施芬您的学生呀,当然现在我不仅是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更是一名纳粹党党员、党卫军上士……党卫军上士列·奥勒施芬!”
父亲冷冷地说道:“那我应该祝贺你了。”
列·奥勒施芬:“怎麽不欢迎我到您的家里喝上一杯吗?”
父亲:“我现在没有家。”
列·奥勒施芬:“没有家?”
父亲:“是的,我寄住在朋友那里。”
列·奥勒施芬:“啊哦,不要说了,我明白,我很明白。咱们乐团已经有十几个乐手因为犹太血统被抓进集中营去了……你看我正是因为这个,来……来找你的。”
父亲吃了一惊:“找我……你因为这个……找我!”
列·奥勒施芬:“是的,我找你,不是要把你送进集中营,而是想把你和你的全家从毛特豪森那里解救回来……”
父亲:“从毛特豪森集中营解救回来!怎么解救?”
列·奥勒施芬用手比划着说道:“一张小小的‘签证’”
父亲一怔:“签证……出国签证!”
列·奥勒施芬:“对——出国签证……对于你们来说当然就是‘生命签证’。”
父亲:“怎么你这个党卫军上士有了圣母胸怀。”
列·奥勒施芬:“我曾经是您的学生呀……当然这需要一定的……”
奥勒施芬做了一个点钱的手势,天幕间有了闪电,雷声跟着传来,
父亲:“需要怎么做?”
列·奥勒施芬:“明天夜里10点钟在教堂钟楼杂物间聚集,有专车来接你们,向维也纳东北方向出发,黎明时分到达边境小镇米尔贝克,到了那里跨过一片小小沼泽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小镇伯尔热次拉夫啦。”
父亲:“就这麽简单!”
列·奥勒施芬:“嗷,到了米尔贝克沼泽地那边,你们每一个人需要交给我和我的伙伴一些费用,办理签证的费用,也就是说,你们给我们钱,我们就把办好的签证发给你们,然后你们就可以一步跨进捷克斯洛伐克的伯尔热次拉夫,在那里你们可以选择去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等待你们的只有命运。”
父亲:“我是说,你和你的伙伴这样做,只是为了金钱?”
列·奥勒施芬:“还能有什么,我的大师,您是过来人,您会理解,金钱对于一个19岁的年轻人来说,那是有太多太多的用途啊!”
镜头闪回现实
46,多瑙河游艇 外·傍晚
游艇甲板上,
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三人坐在阳伞下,
太阳的余晖照射在多瑙河上,水面磷光闪烁,不远处传来《蓝色多瑙河》轻快的乐曲……
(使用希伯来语)
蒙丝:“第二天你们到了米尔贝克,得到了‘生命签证’?”
华以生摆了摆头,
华以生:“我们得到的是‘屠杀——集体屠杀’。”
镜头闪回:
47,边境线沼泽地 外·凌晨·小雨
沼泽地,
黑暗的小雨中,四十多人(男女老幼)相互搀扶着在沼泽中艰难地前行,雾气中小雨不停地下着,时而有雷电闪过……
沼泽地中人群艰难地向岸边行进着……
即将达到对岸了,这时一个挎着冲锋枪的纳粹军官从一颗大树后面闪出,快步走到岸边,他不是来接应沼泽中人群的,而是端起冲锋枪对着沼泽地中的人群猛烈地扫射……
沼泽中的人们一片一片地倒下去,爸爸肩扛着妹妹也倒下去,6岁的齐威·英曼夹在妈妈的怀里……倒下去的。冲锋枪扫射了一阵子,那个纳粹军官抽出腰间枪套中的手枪走进沼泽,向着仍在挣扎中的人,打补枪……
纳粹军官打了一阵补枪停了下来……他侧耳倾听着,沼泽中没有丁点声音,他把手枪插进腰间的枪套里,走上了岸。
齐威·英曼在妈妈的怀抱里,背上背着的大提琴盒子遮挡了他的身体,他侧着头,从塔头的间隙中看见闪电中列·奥勒施芬压低着嗓音,惊恐地向着那个纳粹军官责问道(德语):“上帝啊!……你这是为什么,说好了的,他们给我们钱,我们给他们签证……你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那个纳粹军官并不理会列·奥勒施芬的责问,他重又回到沼泽中,一个劲地从泥水里捞出大大小小的手袋、背囊、皮包,铁皮箱……把它们朝着岸边上扔……(一会岸边高高地一堆)
站到岸边的时候,纳粹军官掏出手帕擦干净双手,把手帕抛进沼泽,点燃一支香烟,给了列·奥勒施芬一支烟,并打着火递到列·奥勒施芬嘴边……(这一切被齐威·英曼听到了也看到了。)
列·奥勒施芬(德语):“签证呢?”
纳粹军官(德语):“哪里有什么签证,骗他们的,就是这样!”
列·奥勒施芬(德语):“骗他们……骗他们……这可是到地狱里也洗不清的罪恶啊!”
纳粹军官弯腰从堆上提过了一只铁箱,一脚踹上去,锁头被踢掉了,打开来,箱内全是金条、各种金饰,两袋钻石,和摆放整整齐齐的一叠一叠的钱币。
这时,纳粹军官看到靠近岸边沼泽地上一具女尸手指上一直特大的钻石戒指……在闪电中发出光泽来,他几步走过去,弯下身子撸了几下没撸下来,就从腰间抽出短刀来,把那个女人的手从腕部卸下来,两只手用力向相反方向……终于把那只特大的钻戒撸了下来,纳粹军官把钻戒扔到铁皮箱内,又从大堆上拎过三个皮包,和铁皮箱放在一起,
纳粹军官对着列·奥勒施芬浅笑着说道(德语):“这都是你的……怎么,金钱会咬你的手吗?”
列·奥勒施芬又是一阵惊异,
列·奥勒施芬(德语):“‘我们不是还护送他们出境吗?’”
纳粹军官(德语):“‘护送他们出境?!……你真的要送我上军事法庭吗?’”
列·奥勒施芬彻底泄了气,
列·奥勒施芬(德语):“上帝啊……同样你这是在送我下地狱啊?”
列·奥勒施芬颓然坐在了地上,
纳粹军官弯下身子压低声音说道(德语):“我们已经在一条船上了,怎么你还有的机会反悔吗?”
48,多瑙河边 外·傍晚
河边,
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三人走在河边,夕阳西下,天空河水一片橘红。
(均使用希伯来语)
蒙丝:“齐威·英曼……或者叫您华以生先生……您如何让证明你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呢?”
华以生一愣,
梅特·内雅维斯本进一步说道:“这些仅仅是59年前的记忆啊!”
蒙丝:“一个6岁齐威·英曼的记忆。”
华以生:“我那时虽然只有6岁,但已经体验了生与死……我会证明给你们看!”
49,米尔贝克沼泽地 外·日
沼泽地里,十几个工人正在从沼泽中挖掘人的骨骸……
岸边土岗子上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骨骸,工人还在不断地挖出头颅、肢体的骨骸……
中国大使馆那位武官和另外一位工作人员,还在指挥工人继续挖掘……
站在一旁的华以生、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惊叹地观看着……
华以生对着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说道(希伯来语):“这些骨骸不会是我从中国航运过来的吧!”
50,路上 外·日
公路上,
轿车行驶在返回维也纳的路上,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开车,武官坐副驾驶座,华以生、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坐后排座。
梅特·内雅维斯本(德语):“感谢中国大使馆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真的感谢你们。”
武官(德语):“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呀……我们还要感谢你们对于我们的工作的支持哩!”
蒙丝(德语):“说真格的,行动之前,还要得到总部的许可,要向我们总头汇报呀!”
武官(德语):“总头是哪个呀?”
蒙丝(德语):“……西蒙·维森塔尔。”
一旁梅特·内雅维斯本用车载电话正在联络……
51,以色列驻维也纳大使馆 外·日
大使馆门口,
车在大使馆门前停下,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使馆工作人员四人下了车。
转场:
52,大使馆房间内房间内,
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入座,一会使馆工作人员引领着一个人进入房间,
(均使用希伯来语)
工作人员:“以色列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负责人西蒙·维森塔尔先生……他已经在大使馆等候你们了”
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立刻站起身,立正站好,
太阳的余晖照射在多瑙河上,水面磷光闪烁,不远处传来《蓝色多瑙河》轻快的乐曲……
(三人都使用希伯来语)
蒙丝:“华……华……华什么……”
华以生:“您可以叫我犹太名字齐威·英曼。”
蒙丝:“齐威·英曼先生,您应当给我们详细地讲讲《生命签证》的事。”
华以生望着河面沉吟说道:“《蓝色多瑙河》……1938年我们全家就住在维也纳……多瑙河边,我的父母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小提琴演奏家。”
蒙丝打开一瓶饮料递到华以生跟前,
华以生:“38年3月春风吹倒了多瑙河边,我记得那也是一个和风绚丽的午后,爱乐乐团正在维也纳音乐大厅演奏音乐会,大厅内坐满了观众……《蓝色多瑙河》是第一支曲子,我当年只有6岁,我站在台上侧幕旁,看着我的父母在台上演奏,那种情景令我陶醉……”
镜头闪现金色大厅演奏时的情景:
38,维也纳音乐金色演奏大厅 内·日
大厅内,
台上乐团在演奏,曲子正是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6岁的齐威·英曼站在侧幕旁边看着父母演奏,
演奏中…………
突然间,低沉隆隆的飞机掠过演奏大厅屋顶的声音,拌合着《蓝色多瑙河》的乐曲在大厅内回荡……
当乐曲终了时,飞机掠过演奏大厅屋顶声音的间隙中,几十辆坦克装甲车行进在街道的轰鸣震动着演奏大厅……
继而枪炮声大作……
大厅内顿时炸了营,大厅内的观众蜂拥着向四周大门扑去……
39,剧院大门口 外·日
剧院门前,大街上,坦克装甲车一辆接着一辆驶过,枪炮声不绝于耳,纳粹士兵到处捕捉犹太人,一队队犹太人举着双手被驱赶着,有逃跑的犹太人被纳粹士兵开枪打死……
40 ,画外华以生音(希伯来语):那年8月纳粹在维也纳北部修建了毛特豪森集中营,很多犹太人被抓进了集中营,我们家是一座二层小阁楼,爸爸妈妈把我和妹妹藏在地下室里,他们躲藏在阁楼顶层的杂物间里,那里能看到街上来来往往的人……
画面:
41,临街的一座二层小阁楼,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内,小齐威·英曼和妹妹蜷缩在地床上,角落里有老鼠在逡巡……
阁楼上爸爸妈妈在杂物间,不断地向对面街上观望……
街上不断有军车驶过,有被捆绑着的犹太人一队队地押解着沿街前行,街道两边的楼房中不断传出枪声,破碎的玻璃声,
画外音(华以生回忆着)(希伯来语):“胆战心惊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食物很快就要吃完了,一开始,我们一天吃两餐,最后一天吃一餐,爸爸妈妈每天都要把自己省出的食物分给我和妹妹……”
42,画面:妈妈切着面包,一人一小块,妈妈又偷偷地把自己和爸爸的一小块再切做一半给了我和妹妹……
爸爸在暗中角落处剥老鼠皮……
镜头闪回现实
43,以色列驻维也纳大使馆工作人员走上游艇,一时打断了华以生的回忆。
多瑙河游艇甲板上,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三人坐在阳伞下。
太阳的余晖照射在多瑙河上,水面磷光闪烁,不远处传来《蓝色多瑙河》轻快的乐曲……
以色列驻维也纳大使馆工作人员双手托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裙子走到蒙丝跟前,
工作人员(希伯来语):“车牌……还原出来了!”
三人一阵惊喜。
夕阳的余晖散落在河面上,一片金色的斑斓闪动着跳跃着……不时有船舶驶过……
华以生画外音:
44,(华以生回忆希伯来语)“我的父亲为了全家的食物,不得不偷偷地溜出去,参加一些小型的私人演出,当然这里是指一些为两人举行的婚礼或者为一个人举行的葬礼……一天我父亲参加完一家墓地的葬礼回来,那天天色已晚,下着小雨,在我家临街拐角处,被一个人撞着了……”
镜头闪回:
45,临街拐角 外·晚 ·小雨
街道拐角处,
齐威·英曼的父亲走着,被一个穿着雨衣的男子撞了一下,那人回过头来,
(二人用德语)
男子:“啊哦我的小提琴首席大师,怎么这一阵子很少见呀……怎么不认识了吗?”
黑暗中父亲没认出对面的人,
父亲:“您是……”
男子:“我是奥勒施芬您的学生呀,当然现在我不仅是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更是一名纳粹党党员、党卫军上士……党卫军上士列·奥勒施芬!”
父亲冷冷地说道:“那我应该祝贺你了。”
列·奥勒施芬:“怎麽不欢迎我到您的家里喝上一杯吗?”
父亲:“我现在没有家。”
列·奥勒施芬:“没有家?”
父亲:“是的,我寄住在朋友那里。”
列·奥勒施芬:“啊哦,不要说了,我明白,我很明白。咱们乐团已经有十几个乐手因为犹太血统被抓进集中营去了……你看我正是因为这个,来……来找你的。”
父亲吃了一惊:“找我……你因为这个……找我!”
列·奥勒施芬:“是的,我找你,不是要把你送进集中营,而是想把你和你的全家从毛特豪森那里解救回来……”
父亲:“从毛特豪森集中营解救回来!怎么解救?”
列·奥勒施芬用手比划着说道:“一张小小的‘签证’”
父亲一怔:“签证……出国签证!”
列·奥勒施芬:“对——出国签证……对于你们来说当然就是‘生命签证’。”
父亲:“怎么你这个党卫军上士有了圣母胸怀。”
列·奥勒施芬:“我曾经是您的学生呀……当然这需要一定的……”
奥勒施芬做了一个点钱的手势,天幕间有了闪电,雷声跟着传来,
父亲:“需要怎么做?”
列·奥勒施芬:“明天夜里10点钟在教堂钟楼杂物间聚集,有专车来接你们,向维也纳东北方向出发,黎明时分到达边境小镇米尔贝克,到了那里跨过一片小小沼泽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小镇伯尔热次拉夫啦。”
父亲:“就这麽简单!”
列·奥勒施芬:“嗷,到了米尔贝克沼泽地那边,你们每一个人需要交给我和我的伙伴一些费用,办理签证的费用,也就是说,你们给我们钱,我们就把办好的签证发给你们,然后你们就可以一步跨进捷克斯洛伐克的伯尔热次拉夫,在那里你们可以选择去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等待你们的只有命运。”
父亲:“我是说,你和你的伙伴这样做,只是为了金钱?”
列·奥勒施芬:“还能有什么,我的大师,您是过来人,您会理解,金钱对于一个19岁的年轻人来说,那是有太多太多的用途啊!”
镜头闪回现实
46,多瑙河游艇 外·傍晚
游艇甲板上,
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三人坐在阳伞下,
太阳的余晖照射在多瑙河上,水面磷光闪烁,不远处传来《蓝色多瑙河》轻快的乐曲……
(使用希伯来语)
蒙丝:“第二天你们到了米尔贝克,得到了‘生命签证’?”
华以生摆了摆头,
华以生:“我们得到的是‘屠杀——集体屠杀’。”
镜头闪回:
47,边境线沼泽地 外·凌晨·小雨
沼泽地,
黑暗的小雨中,四十多人(男女老幼)相互搀扶着在沼泽中艰难地前行,雾气中小雨不停地下着,时而有雷电闪过……
沼泽地中人群艰难地向岸边行进着……
即将达到对岸了,这时一个挎着冲锋枪的纳粹军官从一颗大树后面闪出,快步走到岸边,他不是来接应沼泽中人群的,而是端起冲锋枪对着沼泽地中的人群猛烈地扫射……
沼泽中的人们一片一片地倒下去,爸爸肩扛着妹妹也倒下去,6岁的齐威·英曼夹在妈妈的怀里……倒下去的。冲锋枪扫射了一阵子,那个纳粹军官抽出腰间枪套中的手枪走进沼泽,向着仍在挣扎中的人,打补枪……
纳粹军官打了一阵补枪停了下来……他侧耳倾听着,沼泽中没有丁点声音,他把手枪插进腰间的枪套里,走上了岸。
齐威·英曼在妈妈的怀抱里,背上背着的大提琴盒子遮挡了他的身体,他侧着头,从塔头的间隙中看见闪电中列·奥勒施芬压低着嗓音,惊恐地向着那个纳粹军官责问道(德语):“上帝啊!……你这是为什么,说好了的,他们给我们钱,我们给他们签证……你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那个纳粹军官并不理会列·奥勒施芬的责问,他重又回到沼泽中,一个劲地从泥水里捞出大大小小的手袋、背囊、皮包,铁皮箱……把它们朝着岸边上扔……(一会岸边高高地一堆)
站到岸边的时候,纳粹军官掏出手帕擦干净双手,把手帕抛进沼泽,点燃一支香烟,给了列·奥勒施芬一支烟,并打着火递到列·奥勒施芬嘴边……(这一切被齐威·英曼听到了也看到了。)
列·奥勒施芬(德语):“签证呢?”
纳粹军官(德语):“哪里有什么签证,骗他们的,就是这样!”
列·奥勒施芬(德语):“骗他们……骗他们……这可是到地狱里也洗不清的罪恶啊!”
纳粹军官弯腰从堆上提过了一只铁箱,一脚踹上去,锁头被踢掉了,打开来,箱内全是金条、各种金饰,两袋钻石,和摆放整整齐齐的一叠一叠的钱币。
这时,纳粹军官看到靠近岸边沼泽地上一具女尸手指上一直特大的钻石戒指……在闪电中发出光泽来,他几步走过去,弯下身子撸了几下没撸下来,就从腰间抽出短刀来,把那个女人的手从腕部卸下来,两只手用力向相反方向……终于把那只特大的钻戒撸了下来,纳粹军官把钻戒扔到铁皮箱内,又从大堆上拎过三个皮包,和铁皮箱放在一起,
纳粹军官对着列·奥勒施芬浅笑着说道(德语):“这都是你的……怎么,金钱会咬你的手吗?”
列·奥勒施芬又是一阵惊异,
列·奥勒施芬(德语):“‘我们不是还护送他们出境吗?’”
纳粹军官(德语):“‘护送他们出境?!……你真的要送我上军事法庭吗?’”
列·奥勒施芬彻底泄了气,
列·奥勒施芬(德语):“上帝啊……同样你这是在送我下地狱啊?”
列·奥勒施芬颓然坐在了地上,
纳粹军官弯下身子压低声音说道(德语):“我们已经在一条船上了,怎么你还有的机会反悔吗?”
48,多瑙河边 外·傍晚
河边,
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三人走在河边,夕阳西下,天空河水一片橘红。
(均使用希伯来语)
蒙丝:“齐威·英曼……或者叫您华以生先生……您如何让证明你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呢?”
华以生一愣,
梅特·内雅维斯本进一步说道:“这些仅仅是59年前的记忆啊!”
蒙丝:“一个6岁齐威·英曼的记忆。”
华以生:“我那时虽然只有6岁,但已经体验了生与死……我会证明给你们看!”
49,米尔贝克沼泽地 外·日
沼泽地里,十几个工人正在从沼泽中挖掘人的骨骸……
岸边土岗子上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骨骸,工人还在不断地挖出头颅、肢体的骨骸……
中国大使馆那位武官和另外一位工作人员,还在指挥工人继续挖掘……
站在一旁的华以生、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惊叹地观看着……
华以生对着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说道(希伯来语):“这些骨骸不会是我从中国航运过来的吧!”
50,路上 外·日
公路上,
轿车行驶在返回维也纳的路上,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开车,武官坐副驾驶座,华以生、梅特·内雅维斯本、蒙丝坐后排座。
梅特·内雅维斯本(德语):“感谢中国大使馆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真的感谢你们。”
武官(德语):“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呀……我们还要感谢你们对于我们的工作的支持哩!”
蒙丝(德语):“说真格的,行动之前,还要得到总部的许可,要向我们总头汇报呀!”
武官(德语):“总头是哪个呀?”
蒙丝(德语):“……西蒙·维森塔尔。”
一旁梅特·内雅维斯本用车载电话正在联络……
51,以色列驻维也纳大使馆 外·日
大使馆门口,
车在大使馆门前停下,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使馆工作人员四人下了车。
转场:
52,大使馆房间内房间内,
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华以生入座,一会使馆工作人员引领着一个人进入房间,
(均使用希伯来语)
工作人员:“以色列犹太人历史档案中心负责人西蒙·维森塔尔先生……他已经在大使馆等候你们了”
蒙丝、梅特·内雅维斯本立刻站起身,立正站好,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