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枭雄神仙传奇·上部·列国纷争·分集故事梗概·共31集
第一集——东海鲲鱼作乱,吃水族龙孙,闹上龙宫。龙王率龙子水族剿杀。鬼谷子在云梦山鬼谷授徒,有孙宾、庞涓、公孙衍、苏秦、张仪、鲁仲连、隐娘。卫鞅到相府探望重病的公叔痤。禽滑厘到鬼谷寻访鬼谷子,惊动狐仙涂贤。公叔痤向魏王举荐卫鞅为相,魏王不屑。鬼谷子随禽滑厘去海岛,庄子墨子正在谈论天庭孙悟空的事。
第二集——庄子墨子鬼谷子等人在岛上论道,龙兵大战鲲鱼。天兵捉拿孙悟空,鲲鱼误食仙桃仙丹,化而为鹏。太上老君与众仙慨叹。卫鞅徐尚赴秦,两试秦王(秦孝公),后以伯术说服秦王。华山洞中,有白、青、花三蛇修炼,白蛇青蛇闭关,花蛇下山游玩。魏缭到公孙衍的家乡阴晋曲阳镇,与柳仙观观长相交。花蛇到公孙家赴宴。
第三集——花蛇酒醉现了原形,被家丁砍成三段。卫鞅在秦国两试秦王,最后以伯术说服秦王,倡议变法。花蛇服了仙草,得以恢复。又去柳仙观。公孙家做法事,花蛇被家丁认出,家丁用渔网硫磺擒它,被他咬死。魏缭祭宝剑伤了花蛇。混乱中,公孙渠被踩伤,叫大儿子公孙礼去找公孙衍回家。大鹏在仙岛遇见燃灯古佛,点化它成仙。大鹏又去龙宫报仇,夺龙王神戟,吃了龙子囚牛。
第四集——卫鞅在秦国变法,舌战群臣、立杆为信、惩治扰令贵族。提拔勇士乌获。龙王告上天庭,玉帝派天兵天将下界擒拿大鹏。龙子睚眦、狴犴请申公豹助拳,截杀大鹏。燃灯赠大鹏金符,让他去西方。途中与申公豹龙子交战,天兵天将来到,申公豹遁海逃走,大鹏杀死睚眦狴犴,仗金符逃往西方。鬼谷,孙宾以捭阖之术戏服庞涓。
第五集——孙宾让公孙衍回家探父,送别时,孙宾与庞涓立誓结拜。魏缭告别观长,路遇花蛇,被它毒害致死,大鹏路过,叨死花蛇,救活魏缭。真武大帝路过,救走花蛇。魏缭与公孙衍碰面,二人又救了被齐将田婴围攻的公子昂。秦国卫鞅斩杀罪人七百,得罪了权贵。公子昂将魏缭引荐给魏王,魏缭谈兵法,魏王不屑。鬼谷,张仪以诈术戏弄孙宾,让苏秦请客。
第六集——鬼谷子回来了,有庄周一封信,让涂贤给宋国惠施送去。宋王戴偃,狩猎杀虎、射天洒血、妄称万岁、荒淫内宫,惠施直谏获罪。涂贤途中遇大鹏,受伤坠落郊外,被惠施所救。魏王采纳王错公子昂建议,张榜招贤。秦国,公子虔门客任鄙等,行刺卫鞅,失败被擒。大鹏在灵山被如来收服。庞涓去集镇买粮米,遇见堂兄侄儿,商议骗师父下山。庞涓下山,鬼谷子为他卜算前程,庞涓答应孙宾,发达后举荐他。
第七集——庞涓考察列国山川形势。鬼谷子夜授孙宾孙子十三篇。庞涓在安邑偶遇公孙衍,公子昂把他举荐给魏王。庞涓以兵法受到魏王的重用。惠施送涂贤到鬼谷,与鬼谷子论道。宋王派戴乌与舍人韩凭出使齐国。韩凭与爱妻息氏道别。魏王要报宋鲁卫郑助齐之仇,庞涓设计偷袭宋国。宋王在茶林遇息氏,生淫邪之念。
第八集——庞涓奇袭成功,取宋国二城。又设伏打败宋国援军,擒宋国公子勃。宋王屡次骚情息氏,遭拒绝,又筑青陵台观望息氏。戴乌韩凭回国,被宋王下狱。宋国向魏国献地议和。
第九集——孙宾在鬼谷背书,被墨子禽滑厘遇见,墨子答应替他捎信给庞涓。息氏求告宋王赦免韩凭,答应入宫。韩凭出狱后闻讯,自缢在家。秦国权贵甘龙、公子虔、杜挚、公孙贾及太子嬴驷,与卫鞅景监发生矛盾争端。墨子禽滑厘在安邑军师府遇见公孙衍。魏王宴请墨子,墨子举荐孙宾。魏王庞涓派人去鬼谷聘请孙宾。鬼谷子为他改名孙膑,卜算前程。
第十集——宋王在青陵台享乐,怒息氏悲戚,息氏请求为夫君设祭,宋王给七天时间。孙膑见庞涓,庞涓把他引荐给魏王。魏王十分欣赏。赐客卿。七日期满,宋王上台,息氏坠台而死。宋王怒,将两坟隔开。侍女英子致祭,分别植树两株。庞涓设计陷害孙膑,又假意求情。韩凭息氏坟前的小树长大,生成连理,上有鸳鸯一对栖息,人说是二人冤魂所化。
第十一集——孙膑被处刖刑,为报恩,为庞涓书写孙子兵法。公孙衍识破,暗示给孙膑。孙膑装疯。公孙衍托人通知墨子。墨子派禽滑厘把孙膑救回鬼谷。鬼谷子决定移居泰山黄飞虎处。苏秦张仪辞别师傅下山。宋王要焚韩凭息氏之墓
,群臣劝谏,宋王射死戴乌、公子勃等。魏王要夺回中山之地,庞涓建议攻打邯郸。
第十二集——东岳帝君黄飞虎赠神器紫英双拐给孙膑。齐国田忌造访,邀孙膑赴齐寻机报仇。黄飞虎将五色神牛借给孙膑骑乘。魏缭到西河军营见公孙衍,为避庞涓,邀他到终南山学道。苏秦回家成亲。张仪路遇被绑架的英子,杀散贼人,救了她。英子同张仪回家,以身相许。孙膑助田忌赛马,赢了齐威王。庞涓兵困邯郸,赵成侯派赵成、赵此出城求援。
第十三集——苏秦经商,张仪成婚后为躲避庞涓赴楚。齐王答应发兵救赵。赵将丕选诈降,拖延时间。孙膑围魏救赵,桂陵设伏,大败庞涓,擒公子昂。孙膑骑五色神牛在山口截住庞涓,庞涓以捭阖之术说服孙膑,放他和残部逃回魏国。
第十四集——终南山上,赤精子魏缭公孙衍在赏雪赋诗,嬴驷嬴疾射猎与他们相逢。嬴驷跪请公孙衍为师,请他共赴咸阳。王错庞涓举荐惠施侯赢为正副使臣,去齐国议和。惠施以比兴之法离间邹忌和田忌。公孙龙助邹忌陷害田忌孙膑,使他们韬晦归隐封地。侯赢欲行刺孙膑,被识破。
第十五集——侯赢去邯郸催讨赵国许诺的土地,赵王派赵成去韩国结盟,韩昭侯与相国申不害同意结盟。魏王因侯赢办事不力,将其下狱。庞涓提议攻新郑灭韩。齐威王死,齐宣王即位,重新启用田忌孙膑,发兵救韩。孙膑田忌隐姓埋名,故技重施,组织马陵之战。
第十六集——庞涓中计,马陵道丧生。魏军大败。孙膑辞别齐王回山。卫鞅建议夺取西河,秦王准奏。魏国王错死,西河告急,惠施建议调公子昂御敌。卫鞅设计擒公子昂,秦军扮作魏兵袭破吴城。
第十七集——卫鞅、公子少宫乘胜再取商於之地。楚国昭阳攻取襄陵八城。魏王只好派龙贾田需去游说卫鞅议和,派惠施去游说昭阳止步襄陵。龙贾田需说服卫鞅。惠施说服昭阳。秦王论功行赏,封卫鞅为商君,赐商於为食邑。商鞅回府,志得意满,舍人赵良直言进谏。商鞅无语。徐尚欲杀之,商鞅制止。太子嬴驷回府闷闷不乐,公孙衍解析,嬴驷方才释然。楚国昭阳在湖边酒楼大宴宾客,传看和氏璧。传至张仪手时,湖中有大龟游来,众人戏弄大龟,大龟喷水,和氏璧丢失,昭阳怀疑张仪,鞭笞刑讯,几至于死。幸得好友冯喜护送回馆,医治得救。大龟吞玉,在湖上肆虐,溺死人命,真武大帝命弟子花蛇除妖。花蛇与大龟交战。张仪避祸,返回魏国。秦孝公死,嬴驷即位,史称秦惠王。秦王与商鞅发生权力之争,公孙衍设计剪除商鞅。
第十八集——大龟不敌花蛇,逃跑不迭,路遇魏缭,拜求相助。魏缭与花蛇交战,也不能取胜,只好弃剑与大龟逃走。公孙衍联络公子虔甘龙杜挚等人,具表状告商鞅,司马错取证,商鞅只好辞相,徐尚也辞职,同回封地。商鞅与众臣告别时,颇有怨言。秦王命公子虔杜挚等人带兵追赶商鞅。赵良闻讯,赶来报信。商鞅、徐尚、赵良三人化妆逃走。几经周折,被秦军追上,赵良韩琦战死,徐尚自杀,商鞅也自刎。大龟随魏缭上终南山,赤精子点化它成人,把和氏璧逼出扔到中原大地,给它起名王敖,准其拜魏缭为师,在终南山修行。真武大帝要花蛇下山布道,受用地方香火。
第十九集——商鞅车裂后,公孙衍建议秦王颁布大赦令,安定人心。公子昂放出,暂居公孙衍府。宋王派人来示好结盟。秦王应允。宋王演兵习武攻魏,欲报当年献地附庸之辱。魏王问计重臣,惠施举荐张仪可止秦兵入侵,公孙龙可去楚军求援。田需可去齐国请兵。魏将芒卯承担守城之责。公孙龙说服楚将逢侯丑、景翠。田需举宋王十罪说服齐王。张仪赴秦。田婴之子田文建议父亲招贤纳士。
第二十集——齐楚联军初战得胜,宋将卢曼战死。宋王派宋河赴秦求援,亲自出战。齐太子田赫领兵,例举宋王十罪,与楚魏联军大败宋军。苏秦、苏代赴秦。宋河被乱兵抢劫,又路遇张仪,英子认出他,冯喜射死他。苏秦见公孙衍,公孙衍把他引荐给秦王,苏秦游说秦王失策。张仪来见公孙衍,公孙衍也把他举荐给秦王。
第二十一集——张仪分析列国形势,游说秦王成功。睢阳城破,宋王与戴直突围落荒而逃。齐将匡章追随鸳鸯鸟,找到宋王,将他乱箭射死在溪中。苏秦银钱用尽,辞别张仪返家。田赫入商丘城,毁坏宋国宗祠玄鸟神像。齐、楚、魏分赃不匀,发生争议。玄鸟神怒,火烧齐营,观音路过,灭火,并把玄鸟神带往西天。田赫夜袭楚魏联军,尽得宋土。魏王再派公孙龙联络楚军抗秦。
第二十二集——苏秦苏代落魄回家,遭父亲嫂子妻子责备唾弃。苏秦发奋再研习太公阴符。公孙龙再次说服楚将逢侯丑。苏秦借钱再次出门游说。在赵国策见赵成,不受重用。决定北行燕国,来到蓟城。在小客栈遇见田丰田光爷孙,苏秦闲暇教田光学文习武。公孙衍率兵攻打雕阴郡,魏王派田需赴武关敦促楚军攻商於,芒卯驰援雕阴。
第二十三集——苏秦在郊外为田光演习披风剑法。燕文公、子之、鹿毛寿微服路过,子之看到剑气惊奇,前往观看,与苏秦结识。公孙衍大败魏军,龙贾战死,芒卯退守阴晋。秦王闻听商於为楚军所占,问计张仪,张仪建议乘机攻取襄陵八城。司马错举荐魏章为将,魏章就是公子昂。魏章张仪司马错取襄陵八城。魏王派太子魏嗣找魏章帮忙。田需去游说公孙衍。苏秦以剑道说服燕文公,任燕相合纵六国。苏秦赠金谢田氏爷孙。
第二十四集——田需说服公孙衍,秦魏议和。苏秦合纵六国成功,身佩六国相印,苏秦衣锦还乡,周王隆礼相待。惠施田需施反间计陷害公孙衍张仪。
第二十五集——六国在洹水结盟。秦王中计,派樗里疾到阴晋拘捕公孙衍。鲁仲连隐娘在华山把他救上山。秦王醒悟,不罪张仪魏章。不将公孙衍家人治罪。
第二十六集——燕文公去世,齐将袁达、孤独陈偷袭燕国,占领十城。齐王默许,派陈轸赴楚,送鹦鹉白猿及妹子给楚王。秦国趁机与燕国结亲。惠施辞相归乡养老。公孙衍来到魏国,魏襄王尊贤敬老前去探望。田需嫉妒,从狱中放出侯赢,让他刺杀公孙衍。
第二十七集——侯赢杀死公孙衍。齐公主田芬受宠楚王。魏王与秦国结亲。苏秦说服齐闵王还燕国十城。苏秦在牛头山遇匪。
第二十八集——苏秦杀死假扮劫匪的独孤陈。燕国太后文夫人爱慕苏秦,二人有染。苏秦合纵六国伐秦。张仪设计抵御六国联军。
第二十九集——秦军出奇兵败六国联军。苏秦失宠于齐王。袁达带人行刺,乱箭射死苏秦。张仪冯喜使楚,意欲离间齐楚。
阅读剧本正文
第十九集
-1 官道之侧 日
三人走出军帐,远远看见一行治丧队伍,打着白幡、奏着哀乐、撒着纸钱,向这边缓缓走来,随风传来断续的哭号之声······
颜恩:(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用手一指,对朱亥)朱将军速去将办丧事的管事,请到这里来,一定要客气,我有君侯脱身的办法了!
朱亥:(诧异)请他们?什么办法?
颜恩:将军不必多言,先去把人请来,一会儿事情自会分明。你对他们说,有官爷要凭吊死者,请他过来商议。
朱亥:(拱手)是,末将这就去办理此事。
朱亥走后,信陵君与颜恩又回到帐中。
信陵君:大夫何意,计将安出?
颜恩:事到如今,也只好委屈君侯了。君侯可扮作死者亲友,混在治丧队伍中。大军继续前行,到了阳城,尽量推迟君侯露面的时间,使秦人不便发动。君侯待大军远去,马上乔装打扮,乘快马连夜返回大梁······
-2 官道
魏国大军沿官道缓缓向阳城进发······
治丧队伍越过大军向荒野墓地行进······
(镜头拉近)信陵君与颜恩身穿孝服扮作治丧之人,混在治丧队伍中······
-3阳城郊外临时军帐外 夜
冯杰带一干官吏来到军帐外下马,魏军甲士在军帐外巡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军帐内外灯火通明。见有人来,立刻排成横队拦截,一军官甲首上前按剑厉声询问:来者何人?——不可近前,报上名来!
冯杰:(止步埋怨)贵军怎么连我也不认识了,本官是秦王特使冯杰呀!
甲首:(拱手)奥,冯大人呀,不是末将眼拙,是上官有交代,侯爷染病,任何人不得接近军帐。
冯杰:你去禀报侯爷,就说秦王特使冯杰奉秦王之命,有要事谒见信陵君。
甲首:冯大人呀,这就不方便了,侯爷已经就寝,上官有命,夜间概不会客,请大人明日再来吧!
冯杰:本使是奉王命而来,事关两国邦交大事,延误不得,你不必罗嗦,速去回禀!
甲首:大人见谅,末将是奉命行事,不能通禀,大人请回。
冯杰:(大怒)大胆!你这小小的军吏,竟敢延误军国要务吗!你有几颗脑袋,担的起这个罪名!
甲首:我是军人,只知奉命行事,至于什么军国要务吗,也与末将无干,大人还是省点唾沫回去吧。
冯杰:(气极,从身边卫士匣中掣出一把刀来)你这厮再要无礼,休怪本官以忤逆之罪斩你首级,还不快去通报!
甲首:(也恼怒,拔出刀来)少给老子来这套把戏,你以为老子是吓大的!要是讲动武,恐怕你还不是对手!
正值剑拔弩张之际,朱亥从帐中出来。
朱亥:(上前拱手陪笑)冯大人息怒,您是朝中重臣,怎跟一个当兵的一般见识。(转头对甲首)放肆!你怎敢对冯大人如此无礼,还不退在一边。
军官甲首还刀入鞘,拱手退下。
冯杰:(把刀扔在地上,气忿忿地拱了拱手)朱将军,本使是奉了秦王之命有要事拜见信陵君,这厮长短不去通禀,还口出不逊,真真气煞我也!
朱亥:(拱手)当兵的粗鲁,他也是奉命行事,请大人见谅。大人何事呀,这般着急,非要见侯爷?侯爷卧病在床,不能见客,还望大人见谅,明日再来吧!
冯杰:(拱手)信陵君名动列国、地位尊崇,我王本应亲自出迎,只因今日天晚,不便出城相候,所以令下官前来拜上信陵君,致意我王殷勤之意,明日要隆礼迎候,请信陵君示下。
朱亥:(拱手)不好意思,真是不凑巧,侯爷偶感风寒突发急症,现在卧病在床,不能见客,还望大人见谅,只能改日了。
冯杰:噢?原来如此。那本官就更要探病慰问了,回去也好向秦王有个交代。
朱亥:大夫说是中风,下肢麻痹不能行动。否则,已到阳城,怎能驻军城外呢?只是怕见了秦王礼数不周,影响两国邦交,所以才暂居城外的。
冯杰:信陵君是国宾,染病在床,下官理应探望,不能见秦王,见见下官应该无妨吧!
朱亥:大人有所不知,大夫交代了,这种病最怕见风,一见风就会恶化,所以的确不能见客。望大人见谅。
冯杰:那颜大夫呢?颜大夫总能出来与我会晤吧!莫非他也中风了?
朱亥:还真让大人说中了,颜大夫跟侯爷患得是一个病,也卧床不起了。
冯杰:(冷笑)嘿嘿,这也太巧了吧,怎么都得一种病,没听说中风还传染呀?别明天三军都卧床不起了,那得把百姓的独轮车都调动出来,才能把你们都弄进去呀。
朱亥:大人多虑了,那到不至于。
冯杰:(正色厉声)朱将军,别是另有缘故吧!你总的给本官一个交代吧,否则,我如何对秦王交旨呀!
朱亥:没有没有、当然当然,请大人回去多多拜上秦王千岁,就说我家侯爷深感盛情,不胜感激。只要病势稍缓,可以行走了,立刻进城拜见秦王。现在只能有劳大人转呈侯爷敬意了,夜深了,宿处简陋,就不留大人待茶了,待改日再行酬谢之礼吧。
冯杰:(哼了一声)哼哼,这也太巧了,半天的时间都中风了,看来我秦国的风也太大了吧!如此,本官也只能回城对秦王直言了。
朱亥:(拱手)大人好走,末将就不送了。
冯杰:(哼了一声,一摆手)走!
冯杰上马引众官吏返回。
-4 阳城县衙 早晨 内
秦王子楚、吕不韦、冯杰在府堂议事。
冯杰:······那朱亥一干人说得煞有介事,我看这里面大有文章。是不是走漏了风声,信陵君故意拖延时间,谋划对策呢?
秦王:肯定是假的!那有那末凑巧的事。
吕不韦:(霍然站起)不好!信陵君已不在军中,肯定在路上就跑了!
冯杰:不可能呀,昨日中午还有人见过他。我们沿途一直有人监视他,魏人并没有一人离开呀!
吕不韦:你不是说昨日中午,有两个人快马驰奔军中吗,估计要是走漏消息的话,就是昨日中午的事,信陵君肯定在魏军午饭过后就溜了!
冯杰:那下一步怎么办呀?
吕不韦:派精明的捕快领上认识信陵君的人,马上沿途搜索追踪,命令沿途关隘仔细盘查过往行人,一定要抓到他,绝不能前功尽弃!
冯杰:那城外那帮人呢?或许信陵君还在军中也未可知?
吕不韦:命令传达之后,我们就出城,命蒙武、樊无极带精锐甲士随行,硬闯军帐、辨明真伪!
-5阳城郊外魏营军帐前 日 外
吕不韦、冯杰、蒙武、樊无极带大队甲士,来到军帐前。魏军在朱亥的指挥下,在军帐前排开阵势,剑拔弩张。
吕不韦、冯杰、蒙武、樊无极下马来到朱亥面前。
吕不韦:(对朱亥)你就是朱亥吗?烦请进去通禀信陵君,就说秦国国相、文信侯吕不韦前来探病。
朱亥:(拱手)末将见过文信侯。我家侯爷染病卧床,不能下地见客,请文信侯见谅,容改日康复,再去回拜文信侯。
吕不韦:(大怒,用手一指朱亥)大胆!你这厮不过是一个杀猪的,竟敢在本侯面前装神弄鬼,今日你胆敢拦阻本侯,本侯就要以欺君谋逆之罪办你,叫你立刻粉身碎骨。还不退在一边!
朱亥:(冷笑)嘿嘿,文信侯说我是杀猪的,倒也不假,可你也不过是个商贩吗?说起出身来大家也差不多。今日你要想硬闯,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吕不韦:(也冷笑)哼哼,说起来你也算是个有胆气的匹夫,只是跟错了人、走错了路,既然你执意如此,也就只好随了你的心愿了。(回头大喝)来人!将这一干人拿下,有抗拒者杀无赦!
朱亥:(怒目圆睁,大喝一声)丧心病狂的贼子!休走,拿命来!
朱亥向前一扑,将袖中的铜锤掷出,直击吕不韦。吕不韦侧身闪过,把身后的军吏打倒一人,蒙武、樊无极左右扑上,一把大刀一柄狼牙棒打向朱亥,朱亥退到队伍中,甲士扑上,两军展开混战。蒙武、樊无极骁勇非凡,魏军甲士纷纷倒地,这时,朱亥舞动两柄大铁锤冲过来,与蒙武、樊无极打在一起······
秦国大军不断涌来,将魏军团团围住厮杀。战斗多时,魏军伤亡殆尽,只有朱亥仍在奋勇拼杀,死战不退······
吕不韦:(在马上高喊)蒙将军、樊将军,退下来、退下来!
蒙武、樊无极退回,众军挽强弓环绕战场、箭指朱亥。
吕不韦:(高喊)朱将军,本侯敬你是个忠勇之士,不愿伤你性命,你如果归附我大秦,本侯授你将军之职,爵位与魏国相若,你意下如何?
朱亥浑身是血,已多处受伤,但依然神威凛凛,左右环顾,见众军已死伤殆尽,听见吕不韦的话,上前走了几步。
朱亥:(用锤指着吕不韦嘲笑)哼哼,你那大秦狗贼,暴虐无道、形如禽兽,我朱亥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岂能与禽兽为伍。侯先生,朱亥知你英灵不远,某家来陪你了!
说罢,以锤击顶,立刻脑浆迸裂,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
-6阳城府衙大堂 日 内
大堂之上正在设宴款待各国观礼使臣,秦王居中而坐,两面分别坐着以吕不韦为首的秦国官吏及楚、赵、韩、燕、齐等五国权臣。楚国安平侯项承、赵国御史中丞郭开、韩国太尉公孙婴、燕国太傅鞠武、齐国大夫后胜(俱字幕)。
秦王:(执杯敬酒祝词)寡人自当国以来,深感征战之苦、民生艰难,杀伐不断、生灵涂炭,决意在有生之年,倡议列国和睦相处、消饵兵祸争端,体上天好生之德。寡人曾在信中与六国君主磋商,七国之中如有无端擅动兵戈者,六国共击之。承蒙各国君主抬爱寡人,派使臣不远千里来赴此盛会,足见双边已取得共识,寡人何幸如之。来来来,诸位,为天下从此再无兵祸争端,永远睦邻友好干杯!
各国使臣:(纷纷起身举杯)感大王盛情,为各国睦邻友好干杯!
秦王:(饮罢以手致意)各位贤卿请坐,主随客便,大家不必拘礼。
众人:(落座)谢大王。
秦王:此次会盟,原本是秦魏两国联姻盛会,寡人与魏王约定相会阳城,将阳城以东以北三百里为聘礼,划归魏国,两国再结秦晋之好。魏王因病不能赴约,特委派信陵君全权代行国事,签署结亲会盟土地交接事宜。可是大家已经看到了,今日座中并无魏国使臣,诸位心中必是疑虑重重吧。
项承:(拱手)臣等听闻信陵君昨日已抵达阳城,为何今日不见他的身影呢?还听说早晨秦魏两国在城外交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秦王:(表情沉痛)这正是让寡人痛心疾首之事,详情还是请文信侯详述吧!
吕不韦:(站起拱手)各位使臣容禀,此次会盟的具体情况,大家谅已知晓,但是,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却是令人心胆俱寒的。此次我王向列国示好,不吝金帛土地,可谓推心置腹。对魏国尤甚多多。可我国的宽仁大度,却换来了魏国的恶意祸心。因为这次信陵君根本就没有来,只是派了一个著名的刺客朱亥前来,此人大家大概也知道,就是当年刺杀魏将晋鄙的那个杀手。因魏军昨日夜间驻扎城外,清晨,下官奉王命出城迎接信陵君,却迎来了朱亥的一铜锤,好在下官命不该绝,侥幸避过,才发生了后来的恶战,最后魏军或战死或成擒无一漏网。经审讯核实,军中无一名文臣胥吏,都是魏军的精锐甲士,还有信陵君门客中的亡命死士。这就是今日席中无魏国使臣的原因。
各国使臣顿时哗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啊!真有这等事吗?”
“我看未必,谁知道他们搞什么鬼。”
“究竟是谁包藏祸心,还说不准呢!”
“信陵君不是那样的人呀!”
公孙婴:(站起拱手)文信侯所言,不知可有佐证?或许其中另有原因也未可知。以在下所知,信陵君仁义为怀、重信守诺,天下知名,绝不会干出这等卑鄙无耻之事,还望贵国再详查核实为盼。
吕不韦:(微笑致意)诸位稍安毋躁,大家心有疑虑是可以理解的。本来我秦国是主,魏国是客,威震天下的名公子,一下变成了著名刺客,的确是让人难以置信。但这的确又是血淋林的事实,这样好了,我们秦国的人怎么解释,大家也是不信,好在,还有魏国被俘的信陵君门客和军士,本侯现在就把他们带上来,大家亲自询问好了。来人,把魏国被俘的刺客带上来!
秦军甲士将五名裹着头、缠着胳膊拄着拐的魏国俘虏押上来,其中有军官甲首还有一个信陵君门客。
吕不韦:这几人虽有刺杀王侯的大罪,但本侯念他们是胁从之人,就不予追究了,诸位询问完毕,就可以将他们带走,送归魏国。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
“真有这样的事?”
“这样好,这就能澄清事实了。”
“问问他们,是不是受了秦国的贿赂?”
公孙婴:(指着信陵君门客)你是什么人?可是受了信陵君之命,前来行刺的?
门客:我是信陵君的门客,我是随军保护信陵君的,并未受命行刺。
公孙婴:那当时信陵君可在军中?现在信陵君怎样了?
门客:信陵君和颜恩大夫昨日中午还在军中,下午和晚上就不见了,不知去了哪里。我问朱将军,朱将军让我们不要多问,不准乱说。
项承:(问军官甲首)你是什么人?什么职事?你可曾受命行刺吗?
甲首:我是魏国虎卫营甲首,奉魏王之命来保护信陵君的。我没有受命行刺。
项承:你们可是受了秦国的贿赂,要隐瞒真相的吗?
众军士:(齐声)我们没有,我们不会说假话的。
项承:那就好,你们把早晨发生的事情说一说,一定要实事求是。
门客:早晨,文信侯带着大队秦军来到军帐前,向朱亥将军提出要见信陵君。朱将军说信陵君染病不能见客,文信侯执意要见,朱将军坚决不同意。因为那时信陵君与颜恩大夫已不在军中。后来他们就发生争吵,文信侯要治朱将军的罪,朱将军就掷出铜锤打文信侯,文信侯躲过,两军就开始交战,敌众我寡,后来全军战死,朱将军用铁锤击头自杀,我等几人因负伤被俘。
项承:(对公孙婴)信陵君既然已经到了阳城,为何又提前走了呢?
公孙婴:(沉吟)或许是发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避祸而走吧。
郭开:可这一来,就给人家留下了话柄,又是朱亥先出手伤人,有理也成没理了。
项承:大家静一静,看看秦王与文信侯什么意思。
吕不韦:事情的经过,大家已经清楚了。有人说,信陵君是为避祸而走,避什么祸呢?怀疑我大秦要加害于他吗?可是事实何在呢?不能光凭臆断就把屎盆子扣我们头上吧!那个著名的刺客朱亥,却险些要了本侯的命,这可是事实吧。再则,魏国军兵的话,也未必就那么可信,也可能事实是——信陵君根本就没来,来的全是武士杀手,其目的就是要刺杀秦王和本侯。刚才,秦王已经说过,各国和睦相处的政略,已与五国君主取得共识,七国之中如有擅动干戈者,其余六国共诛之。如今魏国毁约失信,派死士杀手刺王杀相,事实俱在有目共睹,已是蓄意挑起战端,按我王与楚赵韩燕齐五国诸侯的共识,是不是应该六国共诛之呀!项大人、公孙将军,你二位的意思呢?
项承:这个、这个,事情还没有最后查清楚,就贸然全面开战,是不是有些轻率呀。
吕不韦:什么是最后清楚呢?莫非只有秦王和本侯血溅五步,才算清楚吗?
项承嗯了两声也没说出什么来。
公孙婴:依在下看,最好还是通过外交渠道,解决这一争端为好。
吕不韦:外交渠道?魏人已经刺王杀相了,还谈什么外交渠道!如果列国诸君不能主持公道,我大秦则忍无可忍,将兴兵五十万伐魏。望列国诸君不要偏袒信陵君,否则,我王既定的睦邻友好、偃兵息甲国策可要变一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