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30639
阅读:6636
发表:2020/2/1
25章 商战 小说
《医院风云》第21-24章
0-5
6-10
11-15
16-20
21-24
25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0-B-00551】
宋、孙、李三人默默地听着,眼眶噙着晶莹的泪水。
“如果只是咱们国内医院之间的竞争,反正是自已人,‘肥水不流别人田’,我也就作罢了,但是美日跨国医疗集团对南州市、广南省甚至整个中国大陆医疗市场虎视眈眈,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哪!要是他们吞拼成功,控制医院,医院就成了他们赚钱的场所,医务人员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从表面看来,他们仅对其中的微创神经外科前沿技术神经导航术感兴趣,但其实不然哪!他们是想先通过控制神经导航术来控制其它临床各科,进而达到控制南州市、广南省甚至全国医疗市场的目的,大赚我国病人血汗钱!如此一来,我国病人医疗费用必然大增,‘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国家负担就会进一步加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不但如此,还会危及到我国医疗卫生安全,使我国医疗卫生大权拱手让人,被他们控制我们身体。除此之外,据报道国外医药巨头通过被他们控制的医院用我国农民、民工、低收入人群狂试新药,因为这些人平时用药少可取得理想效果,且受试者要求低、补偿少。所以啊,从维护我们的利益出发,必须提前结束游戏,杜绝两家甚至多家跨国医疗集团、药企的吞拼蚀食,维护社会和睦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说到这儿,成学儿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然后看看宋河山,再看看孙大志,最后看看李泽南,说:“我看哪,南州市现代综合医院和东方时代医院已经尝到苦头了;美日两家跨国医疗集团也表演得也差不多了,原新生脑科医院干部职工和你们这些卫生官员也应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了……所以,嗯,应该是结束游戏的时候了。”
宋河山、孙大志和李泽南豁然开朗,点点头,拭去眼眶的泪水。
成学儿缓缓地站起来,走前一两步,走到近在咫尺的李泽南面前,向他伸出一只手:“李泽南同志,您辛苦了!请代我向‘当代华佗’张明轩同志问好。”
“谢谢!”李泽南站起来,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成学儿的大手。
“您们也辛苦了。”成学儿把手从李泽南手中慢慢抽出,向宋河山和孙大志伸过去。宋河山和孙大志站起来,向宋河山伸出双手。三双手握在一起。
“首长辛苦!”宋河山和孙大志异口同声地大声说。
晚霞透过落地窗映进来,室内红艳艳的,四人沐浴在红光中。
第二十四章虎落平丘
而在这之前,张明轩被南州市医卫局“借用”去后,在家短暂休息一个月,就被派去英国剑桥大学公共管理系学习医院经营管理。
张明轩原来不知道什么叫“剑桥”,到伦敦后才得知“剑桥”原是个地名,是个拥有十万多居民、距首都伦敦不足一英里的一个英格兰小镇。镇上有一条小河叫做“剑河”。公元前四十三年前,因战争之故有罗马士兵驻扎在这儿,后来罗马士兵在河上建起了一条桥,因为桥建在剑河上,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剑桥”,日久就形成了“剑桥”这一地名;而处于其中的剑桥大学则成立于一二九一年,英国的大多数学院、研究院、实验室、图书馆就建在这个小镇上,此外小镇还有二十多座中外闻名的古教堂。
上课前两三天,张明轩抓紧时间游览伦敦风光。游览时发现,位于剑桥镇的剑桥大学很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一千几百年来修旧如旧、古色古香的建筑,许多校舍的门窗、走廊、墙壁、屋顶仍然装饰着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圣经》中的人物雕像;大多数房屋的墙壁上镶着一面面彩色玻璃,里面有一幅幅年代久远的油画。街道普遍不宽,仅能通过一两辆马车,路面大多用河卵石或青砖块砌成,古朴优雅,人行走其上,鞋子与卵石砖块碰撞发出“得得”声,令人愉快。街上行人不多,除了原居民外大多数是剑桥大学的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神态悠闲,面带微笑,或穿街过巷,寻觅诗意;或沉思冥想,沉浸在剑桥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或拍照留影,但说话都是轻轻的,似乎不忍心破坏这宁静安谧的气氛。张明轩初来这几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各种形状的房屋投影在青青的草地上,或投在徐志摩吟诵过的剑河上,令人遐想。啊,《再别康桥》,多么优美、温柔、感伤的一首诗!张明轩禁不住轻轻地吟诵起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看着这宁静优美的英伦风光,呼吸着这清新无污染的空气,张明轩不禁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如饮甘露,如沐春风,多年来积聚在身心的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感到仿佛处于天堂一般。
这三天时间,他在英国同学的陪同下游览了白金汉宫、泰晤士河、居里夫人故居、沙士比亚故居,还有可俯瞰伦敦全景的摩天轮……三天之后,他收拾心情,回到剑桥大学,把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了。
学习之余,他把目光投向伦敦医学界,尤其关注各大学医学院、公立大医院和私立大医院,主要把视野投向微创神经外科领域。他发现微创神经外科这里早就有了,且比美国日本先进,而美日没有的微侵袭心脏外科在这里已悄然兴起,其中以他所在的剑桥大学医学院进行得最早、最顺利,已经研究出一种叫做“达芬奇Ⅰ”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能做不开胸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和三尖瓣成形置换术、心脏心包肿瘤切除术、纵膈肿瘤切除术、不开胸的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等心脏手术。可以说,这种机器人是二十一世纪革命性的手术工具,它和神经导航术一样超越了人手和人眼的局限,代表着世界微侵袭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
经剑桥大学医学院微侵袭心脏外科主管人员允许,张明轩得以参观他们做的一例试验性手术,但不许拍照,不许录影,不许做笔记,不许提问题,也不许医护人员向他作讲解,只许他用肉眼看、用心记。但张明轩凭着在南州市医科大学学到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在新生脑科医院工作时得到的微创神经外科经验,很快就弄清楚了机器人“达芬奇Ⅰ”的工作原理:与神经导航术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把手术部位从头部改为心脏,导航探针改成机器人手臂,目前它还处于实验阶段,大部分工作是在实验室里做,这台手术只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这次手术除微侵袭心脏外科的医护人员参加外,还有机器人设计工程师和电脑工程师。张明轩看见机器人只有三个手臂,操作笨拙,有时需人手代替,于是决定在学习之余开始研究,且一开始就研究四至五个手臂的机器人。他把这个未来的微侵袭心脏外科机器人命名为“达芬奇Ⅱ”。
为此,张明轩感到兴奋极了。传统的心脏手术医生只有锯断胸骨、打开胸腔才能做,二十厘米左右的切口令病人承受着巨大的伤痛,且手术后恢复时间长,风险也大。而用机器人做手术,只要在体表钻几个一厘米左右的小孔就可以了,出血少,恢复快,纵膈感染机会少,术后监护和住院时间短,几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出院,病人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此外由于创口疤痕小,病人心理不适和负担也减至最小。
“一定要把‘达芬奇Ⅱ’”研究出来!”张明轩在心里暗暗地说。
在这同时,在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李泽南到北京医疗卫生部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与北大医学部联合举办的第一期中国医院经营管理培训班报到。此班被称为中国医疗界的“黄埔军校”。
报到后的第二天,该班组织了北京一日游。游览了北京的一些风景名胜之后,第三天全班同学坐在一起上课。这是一间位于四合院的课室,古色古香,但设施先进,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这里上课。同学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院长,年纪从三十多岁至五十多岁不等,男女均有,相貌各异,但神色都是一样的严肃认真,毕竟,他们肩负着管理整间医院的重任。
开学第一课,前来授课的一个中年男教授充满深情地说:“同学们!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出现了全新挑战。医院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医疗服务变成了综合实力和经营理念的较量,医院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来提高竞争能力,才能适应医疗市场变化快、技术更新迅速的形势……你们作为中国医院经营管理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任重道远哪!”
李泽南认认真真地听着,眼睛瞪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看着教授的嘴巴和墙壁上的白板,并不时低下头做笔记。把所学的一切都带回去,运用到医院经营管理中,他想。
就在肖长安死后不久,也就是二○一二年七月的一天,何家成被新任院长下放到现代综合医院下属的东城区西樵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任普通医生。突然从一家有着两、三千人的综合性大医院的主管经营副院长兼医院新闻发言人、市场拓展部长、微创神经外科副主任的高位,一下子降到一家只有七、八个人的小小社区卫生服务站,而且任普通医生,落差实在太大了!
南州市东城区西樵社区地处旧城区,到处残破不堪,交通不便,被称为南州市的“西伯利亚”,人口不到一万,每千人口医师数不到一人,医疗卫生水平十分落后,就连很多必需的设备如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都没有,到现在为止还只是用“老三件”和三大常规检查来看病。这样的工作环境,和何家成过去所在的现代综合医院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基本医疗、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何家成他们处于这偏远贫困地区,人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严重,故常有人欠费或付不起帐逃走的;加上医疗服务价格偏低,所以何家成他们服务站收入仅能够维持日常运作,基本工资由国家发给,没有奖金、开单提成和药物回扣,属于惨淡经营,要不是国家有少许补贴和每种药物百分之十五的加价,以及每个社区必须保留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定,何家成他们站早就倒闭了。
“如果只是咱们国内医院之间的竞争,反正是自已人,‘肥水不流别人田’,我也就作罢了,但是美日跨国医疗集团对南州市、广南省甚至整个中国大陆医疗市场虎视眈眈,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哪!要是他们吞拼成功,控制医院,医院就成了他们赚钱的场所,医务人员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从表面看来,他们仅对其中的微创神经外科前沿技术神经导航术感兴趣,但其实不然哪!他们是想先通过控制神经导航术来控制其它临床各科,进而达到控制南州市、广南省甚至全国医疗市场的目的,大赚我国病人血汗钱!如此一来,我国病人医疗费用必然大增,‘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国家负担就会进一步加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不但如此,还会危及到我国医疗卫生安全,使我国医疗卫生大权拱手让人,被他们控制我们身体。除此之外,据报道国外医药巨头通过被他们控制的医院用我国农民、民工、低收入人群狂试新药,因为这些人平时用药少可取得理想效果,且受试者要求低、补偿少。所以啊,从维护我们的利益出发,必须提前结束游戏,杜绝两家甚至多家跨国医疗集团、药企的吞拼蚀食,维护社会和睦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说到这儿,成学儿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然后看看宋河山,再看看孙大志,最后看看李泽南,说:“我看哪,南州市现代综合医院和东方时代医院已经尝到苦头了;美日两家跨国医疗集团也表演得也差不多了,原新生脑科医院干部职工和你们这些卫生官员也应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了……所以,嗯,应该是结束游戏的时候了。”
宋河山、孙大志和李泽南豁然开朗,点点头,拭去眼眶的泪水。
成学儿缓缓地站起来,走前一两步,走到近在咫尺的李泽南面前,向他伸出一只手:“李泽南同志,您辛苦了!请代我向‘当代华佗’张明轩同志问好。”
“谢谢!”李泽南站起来,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成学儿的大手。
“您们也辛苦了。”成学儿把手从李泽南手中慢慢抽出,向宋河山和孙大志伸过去。宋河山和孙大志站起来,向宋河山伸出双手。三双手握在一起。
“首长辛苦!”宋河山和孙大志异口同声地大声说。
晚霞透过落地窗映进来,室内红艳艳的,四人沐浴在红光中。
第二十四章虎落平丘
而在这之前,张明轩被南州市医卫局“借用”去后,在家短暂休息一个月,就被派去英国剑桥大学公共管理系学习医院经营管理。
张明轩原来不知道什么叫“剑桥”,到伦敦后才得知“剑桥”原是个地名,是个拥有十万多居民、距首都伦敦不足一英里的一个英格兰小镇。镇上有一条小河叫做“剑河”。公元前四十三年前,因战争之故有罗马士兵驻扎在这儿,后来罗马士兵在河上建起了一条桥,因为桥建在剑河上,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剑桥”,日久就形成了“剑桥”这一地名;而处于其中的剑桥大学则成立于一二九一年,英国的大多数学院、研究院、实验室、图书馆就建在这个小镇上,此外小镇还有二十多座中外闻名的古教堂。
上课前两三天,张明轩抓紧时间游览伦敦风光。游览时发现,位于剑桥镇的剑桥大学很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一千几百年来修旧如旧、古色古香的建筑,许多校舍的门窗、走廊、墙壁、屋顶仍然装饰着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圣经》中的人物雕像;大多数房屋的墙壁上镶着一面面彩色玻璃,里面有一幅幅年代久远的油画。街道普遍不宽,仅能通过一两辆马车,路面大多用河卵石或青砖块砌成,古朴优雅,人行走其上,鞋子与卵石砖块碰撞发出“得得”声,令人愉快。街上行人不多,除了原居民外大多数是剑桥大学的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神态悠闲,面带微笑,或穿街过巷,寻觅诗意;或沉思冥想,沉浸在剑桥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或拍照留影,但说话都是轻轻的,似乎不忍心破坏这宁静安谧的气氛。张明轩初来这几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各种形状的房屋投影在青青的草地上,或投在徐志摩吟诵过的剑河上,令人遐想。啊,《再别康桥》,多么优美、温柔、感伤的一首诗!张明轩禁不住轻轻地吟诵起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看着这宁静优美的英伦风光,呼吸着这清新无污染的空气,张明轩不禁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如饮甘露,如沐春风,多年来积聚在身心的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感到仿佛处于天堂一般。
这三天时间,他在英国同学的陪同下游览了白金汉宫、泰晤士河、居里夫人故居、沙士比亚故居,还有可俯瞰伦敦全景的摩天轮……三天之后,他收拾心情,回到剑桥大学,把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了。
学习之余,他把目光投向伦敦医学界,尤其关注各大学医学院、公立大医院和私立大医院,主要把视野投向微创神经外科领域。他发现微创神经外科这里早就有了,且比美国日本先进,而美日没有的微侵袭心脏外科在这里已悄然兴起,其中以他所在的剑桥大学医学院进行得最早、最顺利,已经研究出一种叫做“达芬奇Ⅰ”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能做不开胸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和三尖瓣成形置换术、心脏心包肿瘤切除术、纵膈肿瘤切除术、不开胸的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等心脏手术。可以说,这种机器人是二十一世纪革命性的手术工具,它和神经导航术一样超越了人手和人眼的局限,代表着世界微侵袭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
经剑桥大学医学院微侵袭心脏外科主管人员允许,张明轩得以参观他们做的一例试验性手术,但不许拍照,不许录影,不许做笔记,不许提问题,也不许医护人员向他作讲解,只许他用肉眼看、用心记。但张明轩凭着在南州市医科大学学到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在新生脑科医院工作时得到的微创神经外科经验,很快就弄清楚了机器人“达芬奇Ⅰ”的工作原理:与神经导航术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把手术部位从头部改为心脏,导航探针改成机器人手臂,目前它还处于实验阶段,大部分工作是在实验室里做,这台手术只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这次手术除微侵袭心脏外科的医护人员参加外,还有机器人设计工程师和电脑工程师。张明轩看见机器人只有三个手臂,操作笨拙,有时需人手代替,于是决定在学习之余开始研究,且一开始就研究四至五个手臂的机器人。他把这个未来的微侵袭心脏外科机器人命名为“达芬奇Ⅱ”。
为此,张明轩感到兴奋极了。传统的心脏手术医生只有锯断胸骨、打开胸腔才能做,二十厘米左右的切口令病人承受着巨大的伤痛,且手术后恢复时间长,风险也大。而用机器人做手术,只要在体表钻几个一厘米左右的小孔就可以了,出血少,恢复快,纵膈感染机会少,术后监护和住院时间短,几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出院,病人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此外由于创口疤痕小,病人心理不适和负担也减至最小。
“一定要把‘达芬奇Ⅱ’”研究出来!”张明轩在心里暗暗地说。
在这同时,在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李泽南到北京医疗卫生部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与北大医学部联合举办的第一期中国医院经营管理培训班报到。此班被称为中国医疗界的“黄埔军校”。
报到后的第二天,该班组织了北京一日游。游览了北京的一些风景名胜之后,第三天全班同学坐在一起上课。这是一间位于四合院的课室,古色古香,但设施先进,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这里上课。同学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院长,年纪从三十多岁至五十多岁不等,男女均有,相貌各异,但神色都是一样的严肃认真,毕竟,他们肩负着管理整间医院的重任。
开学第一课,前来授课的一个中年男教授充满深情地说:“同学们!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出现了全新挑战。医院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医疗服务变成了综合实力和经营理念的较量,医院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来提高竞争能力,才能适应医疗市场变化快、技术更新迅速的形势……你们作为中国医院经营管理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任重道远哪!”
李泽南认认真真地听着,眼睛瞪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看着教授的嘴巴和墙壁上的白板,并不时低下头做笔记。把所学的一切都带回去,运用到医院经营管理中,他想。
就在肖长安死后不久,也就是二○一二年七月的一天,何家成被新任院长下放到现代综合医院下属的东城区西樵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任普通医生。突然从一家有着两、三千人的综合性大医院的主管经营副院长兼医院新闻发言人、市场拓展部长、微创神经外科副主任的高位,一下子降到一家只有七、八个人的小小社区卫生服务站,而且任普通医生,落差实在太大了!
南州市东城区西樵社区地处旧城区,到处残破不堪,交通不便,被称为南州市的“西伯利亚”,人口不到一万,每千人口医师数不到一人,医疗卫生水平十分落后,就连很多必需的设备如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都没有,到现在为止还只是用“老三件”和三大常规检查来看病。这样的工作环境,和何家成过去所在的现代综合医院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基本医疗、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何家成他们处于这偏远贫困地区,人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严重,故常有人欠费或付不起帐逃走的;加上医疗服务价格偏低,所以何家成他们服务站收入仅能够维持日常运作,基本工资由国家发给,没有奖金、开单提成和药物回扣,属于惨淡经营,要不是国家有少许补贴和每种药物百分之十五的加价,以及每个社区必须保留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定,何家成他们站早就倒闭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