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6477
成片时长:约86分钟
阅读:10729
发表:2016/3/10
主旋律
电影剧本
沉重的矸石山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帮工甲:“我听说,矿上当官的都找关系、挖门子的往外调呢。”
李大山:(愤恨地)“矿上的东西,都让他们偷着卖的差不多了,钱都他妈的分了。听说,孙
矿长在省城把一百多平方米的楼都买好了。”
帮工甲:“有钱有权的吃喝嫖赌,没钱没权的偷摸抢拿。自从停产,矿里就越来越乱。你没看见,市场上的小偷,手里拿着一尺多长的镊子,就那么明目张胆的偷,跟本就不背别人,都和明抢差不多了。”
帮工乙:“一个月就一百多块钱的低保,连吃饭都不够。孩子们没钱上不起学,整天在街上瞎逛,不偷不抢才怪呢。”
“来来来。饭已经好了,立上窗口咱就开饭了。”屋里传来招呼声。
10、老年活动室,日,内
四位老人坐在麻将桌前玩儿牌。
文小泉走过来,走到文父身旁,弯下腰。
文小泉:(轻声地)“爸——。”
文父抬起头看见是文小泉,又低下头打出一张牌。
文小泉: “爸,已经晌午了,咱回家吃饭吧?李叔、林叔、王叔,你们也一块去吧,和我爸你们老哥儿几个喝两杯。”
老李头:(摆着手)“不了,不了。”
老林头:(客气地)“改天,改天。”
老王头: “我们都两顿饭,两顿。”
文父慢慢的站起身,捶着腰。
文父:(招招手)“老朴头,你来玩。我和小泉回家吃饭去。”
文小泉搀扶着老爸,和几位老人道了别。
老朴头坐到文父的位子上,四人又接着玩了起来。
老朴头:(羡慕地)“这老赵头可真有福气。你看人家那儿子,又懂事又孝顺。”
老李头:“谁说不是呢。这人哪,没法比。别看不是亲儿子,可比亲儿子都强百倍。”
老朴头:(扭头,疑惑地)“是吗?我说呢,老赵头姓赵他咋姓文呢。看他和老赵头的那个亲热劲儿,要是不说谁也看不出啊。你咋知道呢?”
老李头:(停下摸牌的手,感叹地)“唉,这事儿说起来话就长了。要说小泉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我刚挂号那会儿就在他亲爹手下干活,当时他爹是我们掘进队的队长,从部队刚刚转业下来。六一年,咱矿的反帝井刚刚开始建设,井口旁的简易宿舍失了一场大火。这事儿你们都听说过吧?那次大火一共烧死了六个人,真惨哪。小泉他爹那天在井下给我们带班,听说失火了,就招呼着我们跑到井上去救火。那场火烧的真大啊。你们想,那个简易宿舍是用木板和油毡纸搭建的,那要着起来还了得。小泉他爹就是在那次救火中,为了救一个老太太烧死的,真是好样的啊。当时小泉刚出生六个多月。他们老家是山东的,在这儿举目无亲,他妈那年才二十岁出头,孤儿寡母的在这儿也真是不容易啊。小泉三岁那年,经人介绍他妈带着他嫁给了老赵。老赵比小泉妈大十五岁,也是山东人,虽然脾气不太好但心眼儿好,对小泉比亲儿子还亲。小泉这孩子打小也特别懂事儿,招人喜欢。因为他亲爹是因公而亡,所以十八岁那年矿里就给他接了班。这小子能干也认干,自打上班就年年都是先进生产者,后来又考上了大学。这不,现在出息成了矿长。”
老林头:“唉,好儿子一个就中。你们看看我那几个儿子。老大没了,扔下个姑娘在我这儿读高中呢。矿里一停产,老二两口子都出外打工,半年多了也没回来过一次,把孙子又扔给了我们老俩口。我这五百多块钱的退休金得养活四口人,还得供两个学生……”
老朴头:(无奈地)“人穷志短,马瘦毛就长。唉——。”
老林头:“过去儿子养老子,现在老子养儿子还得养孙子。要是咱们这些老家伙腿一蹬,那……”
11、孙师傅家,午,内
孙志刚半躺半卧的靠在被摞上,在不停的低声咳嗽。他的脸色蜡黄,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炕的中间,放着一张小饭桌。
孙师傅靠着墙坐在炕头,愁眉苦脸地抽着烟,时而看一眼被病痛折磨的儿子。
孙微拉开门走了进来。她默默地从肩上解下书包,放到炕上。
孙师傅:“微啊,饭在锅里呢,你自己端上来吃吧。”
孙微:“嗯。爸,你吃药了吗?我给你倒水,把药吃了。”
孙微低声答应着,从箱子上拿起暖水瓶,往杯子里倒了点水,用嘴吹了吹。又拿起箱子上的一瓶药,走到躺在炕梢的孙志刚跟前。把药和水杯一块放到爸爸的面前。
孙微见爸爸把药吃了,到外屋端进来一碗米饭和半小盆白菜熬土豆,放在小饭桌上,坐在桌边,端起饭碗,低下头慢慢地吃着。
孙师傅爱怜的看着孙女。抬手擦了擦眼里的泪花。
孙微:“爷爷,我想退学不念了。”
孙师傅:(吃惊地)“出什么事儿啦?你不是挺喜欢念书吗。”
孙微抬头看了爷爷一眼,马上又把头低下:“没事儿。反正我是不想念了。”
大滴大滴的眼泪,滴到孙微的碗里。
孙师傅:(有些急)“到底怎么了?快跟爷爷说。”
孙微:(哽咽着)“老师让明天交一百八十块钱,我知道咱家没钱。”
孙师傅:“微啊。一会爷爷就出去给你借,等爷爷开了支再还。”
孙微:“不。咱家都欠人家那么多钱了,开支还得给我爸买药呢。”
孙志刚急切而又有气无力的声音:“念,微微得念书。药,我不吃了。”
12、李大山家屋顶,傍晚,外
天空中显得有些阴沉,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李大山和刘百城正在屋顶上串瓦。
李大山:“这破瓦,一动就碎。”
刘百城:“都四、五十年了,能不碎吗。你小心点,手轻些。”
李大山:“我都没敢使劲。”
刘百城:“你也是懒,这瓦早就该串了。非得等到要下雨了。”
李大山:“白天给王富贵家帮工去了,他家的后墙要是再不换,下一场雨就得倒。”
刘百城:“家家的房子不都这样么。都是四、五十年的老房子了,早就过了使用期。过去矿里还有房产维修给修修,现在也早就没人管了。”
刘百城走到房沿边:“弟妹,把下边的油毡纸给递上来。”
一小捆杂乱不齐的油毡纸,从房下递了上来。刘百城弯腰接过捆油毡纸,重又走回到李大山的身边。两人打开油毡纸,在房上铺开。
13、街上,傍晚,外
夕阳落去,夜幕开始降临。
街旁的店铺都亮起了灯,门匾上的霓虹灯一闪一闪地跳动着。
14、文家厨房,傍晚,内
厨房面积不大,除了一台冰箱没有任何豪华的炊具。
李芳在准备着晚饭。洗菜、切菜,一盘盘一样样做的井井有条。
15、文家客厅,夜,内
文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李芳从厨房中出来,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
石英钟的指针已经指向六点一刻。
李芳走到墙边,把折叠饭桌搬到屋中间放好。
李芳:“爸,饭我已经做好了,您要是饿了就先吃吧。”文父:“我不饿,等婧儿回来一起吃吧,
她也快该回来了。小泉说没说他晚上回来吃不?”
李芳:(埋怨地)“没说啊。这人也是,不回来也不给家里打个电话。爸,咱不等了。我去收拾饭,咱们先吃吧。”
李芳转身走进了厨房。
文父:(眼睛盯着屋门)“还是等会儿吧,婧儿也快回来了。”
“爷爷,我回来了。”文婧背着书包推开屋门走了进来,她的身后跟着文小泉。
文小泉:(歉意地)“爸,我看天有些阴,要下雨,就顺路去接婧婧了。”
文小泉进屋带上门,把手里的雨伞放到门边,脱下外衣挂在门后的衣勾上。
李芳:(端着菜从厨房中出来)“都这么晚了,怎么也不给家里打个电话。”
文婧解下背上的书包扔在沙发上,拽着爷爷的一条胳膊亲昵地晃动着。
文婧:“爷爷,爷爷,我们学校今天选学生会主席了,我当选了,还是全票当选的呢。这次我们期末考试,我在我们学校排第四名。”
文父:“好。好。我乖孙女就是利害。一会儿吃完了饭,爷爷奖励你。”
李芳把饭菜拾倒好,一家人坐下吃饭。
文婧:“妈,老师让我们明天交一百八十元钱。你可别忘了,明天早晨上学之前给我。”
李芳:“怎么又交这么多啊?”
文婧:“老师说,是买复习资料的钱和周末的补课费。爸,我们班的孙微要不念了,她跟我说她家没有钱了,她交不起。”
文小泉的眉头聚在了一起,他放下饭碗,发呆地看着低头吃饭的女儿。
文父:“矿里都停产半年多了,一个职工就给那一百七十多块钱,能够干啥的?你们这些当领导的也不给想个法子,以后可怎么办哪。”
文父放下饭碗,站起来走回自己的房间。
文婧:“爸、妈,我吃完了。我去写作业了。”
文婧把饭碗一推,转身从沙发上拿起书包,走进自己的房间。
文小泉没有言语,连目光都没有移动一下,仍坐在那儿发着呆。
李芳收拾着桌上的碗筷。看着坐那儿发呆的丈夫,捅了他一下。
李芳:“你的饭还吃不啦?”
文小泉:“哦。不吃了,你收拾下去吧。”
文小泉掏出来烟,放在嘴上点燃。
李芳把碗和筷子端到厨房里,又拿着一块抹布回来,擦着桌子。
文小泉:“咱家还有多少钱?还有五百吗?”
李芳:“可能……不够了,我去给你看看。”
李芳放下手里的抹布,走进卧室。时间不长,她从卧室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钱。
李芳:“家里只有这六百了,明天婧儿还得交一百八十元呢。如果不够的话,跟爸借点儿?”
李芳说着,把手中的钱递给丈夫。
文小泉:“不用了,那就三百吧。”
文小泉把钱接过来,从中数出了三百,把余下的钱递还给妻子。
文小泉:“我去趟师傅家,一会儿就回来。”
文小泉说着,拿起门后的雨伞,推开门走了出去。
16、孙师傅家,晚,内
孙微坐在书桌前,边看书边擦着眼睛,她的脸上涂满了泪痕。
孙师傅坐在炕头低头抽烟,口里不停地长吁短叹。
孙师傅:“微啊,别哭了。爷爷知道你还想上学,舍不得离开学校。唉——。让你托生在
这样的家里,我和你爸都对不起你啊。”
孙师傅的眼里浸出了泪花。他抬起胳膊,擦了擦眼睛。
17、街上,傍晚,外
文小泉急匆匆地走在街上。街上,几乎已经没有了行人。
大雨突然来临,疯狂的雨点击打在建筑物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文小泉撑开伞,艰难的在大雨和狂风中行走。
文小泉的脚步停在了街边一家亮灯的小卖部前,推门走进了小卖部。
李大山:(愤恨地)“矿上的东西,都让他们偷着卖的差不多了,钱都他妈的分了。听说,孙
矿长在省城把一百多平方米的楼都买好了。”
帮工甲:“有钱有权的吃喝嫖赌,没钱没权的偷摸抢拿。自从停产,矿里就越来越乱。你没看见,市场上的小偷,手里拿着一尺多长的镊子,就那么明目张胆的偷,跟本就不背别人,都和明抢差不多了。”
帮工乙:“一个月就一百多块钱的低保,连吃饭都不够。孩子们没钱上不起学,整天在街上瞎逛,不偷不抢才怪呢。”
“来来来。饭已经好了,立上窗口咱就开饭了。”屋里传来招呼声。
10、老年活动室,日,内
四位老人坐在麻将桌前玩儿牌。
文小泉走过来,走到文父身旁,弯下腰。
文小泉:(轻声地)“爸——。”
文父抬起头看见是文小泉,又低下头打出一张牌。
文小泉: “爸,已经晌午了,咱回家吃饭吧?李叔、林叔、王叔,你们也一块去吧,和我爸你们老哥儿几个喝两杯。”
老李头:(摆着手)“不了,不了。”
老林头:(客气地)“改天,改天。”
老王头: “我们都两顿饭,两顿。”
文父慢慢的站起身,捶着腰。
文父:(招招手)“老朴头,你来玩。我和小泉回家吃饭去。”
文小泉搀扶着老爸,和几位老人道了别。
老朴头坐到文父的位子上,四人又接着玩了起来。
老朴头:(羡慕地)“这老赵头可真有福气。你看人家那儿子,又懂事又孝顺。”
老李头:“谁说不是呢。这人哪,没法比。别看不是亲儿子,可比亲儿子都强百倍。”
老朴头:(扭头,疑惑地)“是吗?我说呢,老赵头姓赵他咋姓文呢。看他和老赵头的那个亲热劲儿,要是不说谁也看不出啊。你咋知道呢?”
老李头:(停下摸牌的手,感叹地)“唉,这事儿说起来话就长了。要说小泉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我刚挂号那会儿就在他亲爹手下干活,当时他爹是我们掘进队的队长,从部队刚刚转业下来。六一年,咱矿的反帝井刚刚开始建设,井口旁的简易宿舍失了一场大火。这事儿你们都听说过吧?那次大火一共烧死了六个人,真惨哪。小泉他爹那天在井下给我们带班,听说失火了,就招呼着我们跑到井上去救火。那场火烧的真大啊。你们想,那个简易宿舍是用木板和油毡纸搭建的,那要着起来还了得。小泉他爹就是在那次救火中,为了救一个老太太烧死的,真是好样的啊。当时小泉刚出生六个多月。他们老家是山东的,在这儿举目无亲,他妈那年才二十岁出头,孤儿寡母的在这儿也真是不容易啊。小泉三岁那年,经人介绍他妈带着他嫁给了老赵。老赵比小泉妈大十五岁,也是山东人,虽然脾气不太好但心眼儿好,对小泉比亲儿子还亲。小泉这孩子打小也特别懂事儿,招人喜欢。因为他亲爹是因公而亡,所以十八岁那年矿里就给他接了班。这小子能干也认干,自打上班就年年都是先进生产者,后来又考上了大学。这不,现在出息成了矿长。”
老林头:“唉,好儿子一个就中。你们看看我那几个儿子。老大没了,扔下个姑娘在我这儿读高中呢。矿里一停产,老二两口子都出外打工,半年多了也没回来过一次,把孙子又扔给了我们老俩口。我这五百多块钱的退休金得养活四口人,还得供两个学生……”
老朴头:(无奈地)“人穷志短,马瘦毛就长。唉——。”
老林头:“过去儿子养老子,现在老子养儿子还得养孙子。要是咱们这些老家伙腿一蹬,那……”
11、孙师傅家,午,内
孙志刚半躺半卧的靠在被摞上,在不停的低声咳嗽。他的脸色蜡黄,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炕的中间,放着一张小饭桌。
孙师傅靠着墙坐在炕头,愁眉苦脸地抽着烟,时而看一眼被病痛折磨的儿子。
孙微拉开门走了进来。她默默地从肩上解下书包,放到炕上。
孙师傅:“微啊,饭在锅里呢,你自己端上来吃吧。”
孙微:“嗯。爸,你吃药了吗?我给你倒水,把药吃了。”
孙微低声答应着,从箱子上拿起暖水瓶,往杯子里倒了点水,用嘴吹了吹。又拿起箱子上的一瓶药,走到躺在炕梢的孙志刚跟前。把药和水杯一块放到爸爸的面前。
孙微见爸爸把药吃了,到外屋端进来一碗米饭和半小盆白菜熬土豆,放在小饭桌上,坐在桌边,端起饭碗,低下头慢慢地吃着。
孙师傅爱怜的看着孙女。抬手擦了擦眼里的泪花。
孙微:“爷爷,我想退学不念了。”
孙师傅:(吃惊地)“出什么事儿啦?你不是挺喜欢念书吗。”
孙微抬头看了爷爷一眼,马上又把头低下:“没事儿。反正我是不想念了。”
大滴大滴的眼泪,滴到孙微的碗里。
孙师傅:(有些急)“到底怎么了?快跟爷爷说。”
孙微:(哽咽着)“老师让明天交一百八十块钱,我知道咱家没钱。”
孙师傅:“微啊。一会爷爷就出去给你借,等爷爷开了支再还。”
孙微:“不。咱家都欠人家那么多钱了,开支还得给我爸买药呢。”
孙志刚急切而又有气无力的声音:“念,微微得念书。药,我不吃了。”
12、李大山家屋顶,傍晚,外
天空中显得有些阴沉,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李大山和刘百城正在屋顶上串瓦。
李大山:“这破瓦,一动就碎。”
刘百城:“都四、五十年了,能不碎吗。你小心点,手轻些。”
李大山:“我都没敢使劲。”
刘百城:“你也是懒,这瓦早就该串了。非得等到要下雨了。”
李大山:“白天给王富贵家帮工去了,他家的后墙要是再不换,下一场雨就得倒。”
刘百城:“家家的房子不都这样么。都是四、五十年的老房子了,早就过了使用期。过去矿里还有房产维修给修修,现在也早就没人管了。”
刘百城走到房沿边:“弟妹,把下边的油毡纸给递上来。”
一小捆杂乱不齐的油毡纸,从房下递了上来。刘百城弯腰接过捆油毡纸,重又走回到李大山的身边。两人打开油毡纸,在房上铺开。
13、街上,傍晚,外
夕阳落去,夜幕开始降临。
街旁的店铺都亮起了灯,门匾上的霓虹灯一闪一闪地跳动着。
14、文家厨房,傍晚,内
厨房面积不大,除了一台冰箱没有任何豪华的炊具。
李芳在准备着晚饭。洗菜、切菜,一盘盘一样样做的井井有条。
15、文家客厅,夜,内
文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李芳从厨房中出来,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
石英钟的指针已经指向六点一刻。
李芳走到墙边,把折叠饭桌搬到屋中间放好。
李芳:“爸,饭我已经做好了,您要是饿了就先吃吧。”文父:“我不饿,等婧儿回来一起吃吧,
她也快该回来了。小泉说没说他晚上回来吃不?”
李芳:(埋怨地)“没说啊。这人也是,不回来也不给家里打个电话。爸,咱不等了。我去收拾饭,咱们先吃吧。”
李芳转身走进了厨房。
文父:(眼睛盯着屋门)“还是等会儿吧,婧儿也快回来了。”
“爷爷,我回来了。”文婧背着书包推开屋门走了进来,她的身后跟着文小泉。
文小泉:(歉意地)“爸,我看天有些阴,要下雨,就顺路去接婧婧了。”
文小泉进屋带上门,把手里的雨伞放到门边,脱下外衣挂在门后的衣勾上。
李芳:(端着菜从厨房中出来)“都这么晚了,怎么也不给家里打个电话。”
文婧解下背上的书包扔在沙发上,拽着爷爷的一条胳膊亲昵地晃动着。
文婧:“爷爷,爷爷,我们学校今天选学生会主席了,我当选了,还是全票当选的呢。这次我们期末考试,我在我们学校排第四名。”
文父:“好。好。我乖孙女就是利害。一会儿吃完了饭,爷爷奖励你。”
李芳把饭菜拾倒好,一家人坐下吃饭。
文婧:“妈,老师让我们明天交一百八十元钱。你可别忘了,明天早晨上学之前给我。”
李芳:“怎么又交这么多啊?”
文婧:“老师说,是买复习资料的钱和周末的补课费。爸,我们班的孙微要不念了,她跟我说她家没有钱了,她交不起。”
文小泉的眉头聚在了一起,他放下饭碗,发呆地看着低头吃饭的女儿。
文父:“矿里都停产半年多了,一个职工就给那一百七十多块钱,能够干啥的?你们这些当领导的也不给想个法子,以后可怎么办哪。”
文父放下饭碗,站起来走回自己的房间。
文婧:“爸、妈,我吃完了。我去写作业了。”
文婧把饭碗一推,转身从沙发上拿起书包,走进自己的房间。
文小泉没有言语,连目光都没有移动一下,仍坐在那儿发着呆。
李芳收拾着桌上的碗筷。看着坐那儿发呆的丈夫,捅了他一下。
李芳:“你的饭还吃不啦?”
文小泉:“哦。不吃了,你收拾下去吧。”
文小泉掏出来烟,放在嘴上点燃。
李芳把碗和筷子端到厨房里,又拿着一块抹布回来,擦着桌子。
文小泉:“咱家还有多少钱?还有五百吗?”
李芳:“可能……不够了,我去给你看看。”
李芳放下手里的抹布,走进卧室。时间不长,她从卧室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钱。
李芳:“家里只有这六百了,明天婧儿还得交一百八十元呢。如果不够的话,跟爸借点儿?”
李芳说着,把手中的钱递给丈夫。
文小泉:“不用了,那就三百吧。”
文小泉把钱接过来,从中数出了三百,把余下的钱递还给妻子。
文小泉:“我去趟师傅家,一会儿就回来。”
文小泉说着,拿起门后的雨伞,推开门走了出去。
16、孙师傅家,晚,内
孙微坐在书桌前,边看书边擦着眼睛,她的脸上涂满了泪痕。
孙师傅坐在炕头低头抽烟,口里不停地长吁短叹。
孙师傅:“微啊,别哭了。爷爷知道你还想上学,舍不得离开学校。唉——。让你托生在
这样的家里,我和你爸都对不起你啊。”
孙师傅的眼里浸出了泪花。他抬起胳膊,擦了擦眼睛。
17、街上,傍晚,外
文小泉急匆匆地走在街上。街上,几乎已经没有了行人。
大雨突然来临,疯狂的雨点击打在建筑物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文小泉撑开伞,艰难的在大雨和狂风中行走。
文小泉的脚步停在了街边一家亮灯的小卖部前,推门走进了小卖部。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