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7755
成片时长:约26分钟
阅读:9330
发表:2016/3/19
36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战国枭雄神仙传奇(下部)》第7集
1
…
6
7
8
…
35-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七集
-1赵国王宫内 日
辛垣衍:(笑)要说别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从大梁来,魏王的意思我是再清楚不过了。我本是奉了魏王的旨意,游说列国尊秦为帝的。魏王忌惮秦军势大,根本无意救赵呀!
鲁仲连:那是魏王偏听偏信了误国的谗言,不知尊秦为帝的害处,若有人直言阐明了尊秦为帝的害处,魏王必会全力救赵,绝不会与秦人苟合。
辛垣衍:(有些不自在)那以道长高见,尊秦为帝又有哪些害处呢?
鲁仲连:若是魏王自甘臣仆,尊秦为帝,贫道只须片言只语,就可使秦王烹煮魏王。
辛垣衍:(气急而冷笑)嘿嘿、嘿嘿,道长有些大言不惭了吧!你有何能?竟能使秦王烹煮魏王?恐怕在座的诸君没人会相信你的大话吧!
鲁仲连:(也冷笑)哼哼,大夫孤陋寡闻、少见多怪了吧!这事不但我能做到,秦王的近臣大概都能做到吧!
辛垣衍:是吗?那我倒要听听,你这博闻广见的高论了!
鲁仲连:想当年,九侯、鄂侯、文王,都是商纣王的三公,可谓位极人臣、位高权重。九侯有女极美,献给纣王,其女不喜房事,触怒纣王,杀其女而烹煮九侯,鄂侯劝谏,纣王杀之,文王私议其非,被纣王囚禁于羑里,几乎丧命。难道九侯、鄂侯、文王都不是贤者吗?有当诛之罪吗?——其实没有,所以遇害,只是由于天子的好恶、欲望而已。魏王若是尊秦为帝,能保证事事随了秦王的意愿吗?如果不能,秦王必怒,那时,秦王既为天子,又有谁能禁止——敢禁止他的行为呢?所以说,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大夫难道不知道吗?
辛垣衍:(脸色发红,有些嗫嚅)这个、这个,应该是个别例子吧,像纣王这样的昏君,毕竟是极少数吗!
鲁仲连:是极少数吗?只有昏君才能如此吗?我看未必。远的不说,咱说近的,就说齐威王吧!齐威王称霸诸侯,行仁义、尊崇王道,倡导诸侯都去朝见周天子。那时的周烈王地小国贫,诸侯都不爱搭理他,齐威王带头朝见他以后,诸侯才陆续效仿。一年之后,周烈王死,周显王即位,诸侯都去吊丧,齐国路远,齐国田婴最后一个到达,周显王很不满,派人去斥责齐威王说,天子晏驾,是天崩地裂的大事,新天子尚且下席守丧,而东方藩国田婴最后才到,乃犯大不敬罪,理应问斩。齐威王大怒,骂道,他算什么东西?他妈还是丫鬟出身呢!摆什么臭架子!试想,周烈王活着时,齐威王带头去朝见他,周烈王刚死,齐威王就骂他的弟弟,竟成了一段笑话,令天下人捧腹。其实深究,不怪威王不敬,只怪周天子不通情理、吹毛求疵所致。这也说明同样的道理,以周室如此之弱,尚且如此,更何况强秦之盛,又怎能宽容列国呢?再则,秦与六国的积怨与利益冲突,又远远超过,当年纣王对九侯、鄂侯、文王的怨恨和冲突,试想,如果秦王为帝,何止魏国,恐怕六国都有灭顶之灾吧!
辛垣衍无法对答,低头沉思。
鲁仲连:秦王若想找六国的过错,方法很多,诸如土地问题、大臣任免问题,甚至宫廷立后、儿女亲事等等,秦王可以派遣他喜欢的人为国相,罢黜他不喜欢的人为王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六国的君主都能接受吗?如果不能,结果如何呢?那是不言而喻的。请问大夫,难道不是这样吗?
辛垣衍:(只好点头)道长说的是实情。
鲁仲连:可能秦王允诺你,若六国尊秦为帝,赐你高官厚禄,可你想过没有?如果秦王与六国中任何一国,发生不快,都会归罪于你,你以外邦小臣,位居帝室高位,秦国宗室以及宿臣高官,如何能容你?所谓伴君如伴虎,到那时,你保全性命尚且不能,更何谈高官厚禄了?
辛垣衍:(满脸流汗,惶恐无地,躬身谢道)道长不愧为鬼谷的高人,天下名士,衍已心服口服,再不敢妄谈尊秦为帝之事,这番回国,一定力谏魏王,出兵救赵!
-2邯郸城外 日
一辆马车从城中驶出,车上打着秦国的旗帜。
(镜头拉近)赶车的是毛遂,车帘撩着,车内坐的是辛垣衍。
辛垣衍:毛君,此番入秦营,我将如何应对啊?
毛遂:最好不要见秦王了,只说我们要去韩国,游说韩王即可。
辛垣衍:对赵国的情况,怎么交代啊?
毛遂:就说赵国君臣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最后决定看韩国的态度再定。
辛垣衍:(面带忧虑)也只能如此了,否则,秦王非杀我不可。
-3秦军营 日
王翦带随从数人,骑马前来迎接辛垣衍。
王翦:(下马,拱手)辛大夫,辛苦了!
辛垣衍:(也忙下车拱手)将军辛苦、将军辛苦。
王翦:赵国情形如何啊?大王正等着消息呢!
辛垣衍:赵国情形很复杂,众臣各执一词,使赵王难以决断。最后一致认为,看韩国的态度,韩国若从,赵国就从。所以下官还得去韩国,先说服韩王,然后再回来说服赵王。
王翦:那大夫是否在营中呆上一日,待末将禀报了秦王,再去韩国呢?
辛垣衍:我看不必了,没有结果,没法向秦王交代。时间紧迫,事关三晋归附的大事,不敢耽搁,将军将我的意思上达天听,等我从韩国回来再面见秦王吧!
王翦:既如此,末将现在就安排大夫出境。
辛垣衍:如此甚好,有劳将军了。
辛垣衍反身上车。
王翦:(看了看毛遂)大夫,这个赶车的——好像不是原来那个人,怎么换人了?
辛垣衍:对,不是那个人了。那个人水土不服,病在城中了,只好又雇了一个。
王翦:噢,原来如此。
-3西天雷音寺 日
如来佛在雷音寺讲经,菩萨、比丘、罗汉数百在下面打坐聆听。大鹏、毕月乌也在其中。
如来:(闭目诵经)······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其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众僧闭目凝神,口中默念······
如来:(开眼一扫众僧)众尊者、菩萨、罗汉、比丘,汝等可有不解之义否?
燃灯古佛:(偏袒右臂起立,合掌当胸)世尊如来,贫僧有不解之义。
如来:燃灯尊者,请道来。
燃灯:希有如来尊者,天下善男人、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善心应居于何处?其心魔当如何降服?
如来:(单掌当胸)善哉,善哉!如燃灯尊者所言,天下善男人、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该这样修持、降服迷妄之心······
燃灯:请如来尊者垂教端详。
如来:请众僧听来,天下所有众生,无论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无论有色、无色、有心智、无心智、有无心智等等,我都要让他们达到脱离生死、永远解脱的涅槃境界,就是断绝烦恼、永离诸多痛苦,可是他们很难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总有自己的状貌、他人的状貌、众生的状貌、寿命的状貌,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方得菩提心,方为真菩萨。
这时,有僧值到如来面前躬身合掌。
如来:汝有何事。
僧值:(躬身)禀告佛祖,有天庭正神三仙姑求见。
如来:请来。
僧值:是。
僧值出殿。
如来:(用眼一扫僧众,法眼锁定大鹏、毕月乌)你们出来吧!缘法来临。你们出去吧!觉行圆满。
大鹏、毕月乌不自觉地起身,来到佛祖面前跪下。
如来:东海孽缘,汝二人觉悟否?
大鹏:(跪伏在地)弟子擅离西天,又惹孽缘,劫数使然,情愿皈依。
如来:(微笑)善哉、善哉,咄!脱去肉骨凡心,浸染三千孽海,涅槃、涅槃,忘记过去未来。
毕月乌:(也俯伏在地)弟子孽缘未了,愿受佛祖点化差遣。
如来:善哉、善哉,送你们上路的人来了。
僧值引云霄、琼霄、碧霄三仙姑上。
云霄、琼霄、碧霄:(躬身合掌)小仙奉玉帝旨意,谒见佛祖。
如来:(闭上眼睛)善哉、善哉,知道了、知道了,你们去吧、你们去吧。
云霄、琼霄、碧霄:(躬身)谨遵佛旨,小仙告退。
三人起身飘然腾云而去,大鹏、毕月乌不知不觉的也尾随她们腾云而去。
-4魏国大梁 王宫内 日
魏安釐王早朝,信陵君、毛遂、辛垣衍、颜恩、卫庆等众臣鱼贯而入大殿。
众臣:(躬身)拜见大王,愿大王千岁千千岁!
魏安釐王:众卿平身。
众臣:谢大王。
魏王:(看见辛垣衍)噢?辛爱卿何时回的大梁?尊秦为帝之事如何?
辛垣衍:(出班躬身)臣昨日夜间回到大梁,有关秦赵事宜正要禀报大王。
魏王:(急切地)快说说吧,寡人与众臣正等着这个消息呢?
辛垣衍:臣当日先到秦营见了秦王,在微臣的说服下,秦王欣然而受,并给六国君主各刷了一道旨意,要臣奔走相告,言明只要六国尊秦为帝,秦国即刻偃兵息战,善待六国,与天下诸侯共享太平。
魏王:好好,如此甚好,那赵国的意思呢?
辛垣衍:赵国君臣,有赞成的,有不赞成的,赵王也难以决断,最后只能廷议决定。
魏王:廷议的结果如何?
辛垣衍:廷议的时候,平原君请来一个道士,据说是鬼谷子的门人,叫鲁仲连。赵王说,要我听听这个道人的意见,再定。
魏王:那个道人什么意见?
辛垣衍:那道人说,六国如果尊秦为帝,六国不久将有灭顶之灾。魏王如果臣服秦王,他可以叫秦王烹煮魏王。
魏王:(大怒)一派胡言!他算个什么东西?竟敢大言,让秦王烹煮寡人?似这等妖言惑众之辈,就该立刻推出凌迟处死。
辛垣衍:微臣也十分气愤,嘲骂他,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你一个要饭化缘的臭道士,有什么本事?敢说这样的大话!
魏王:他怎么说?
辛垣衍:他举了纣王烹煮九侯、鄂侯,囚禁文王的例子,还说了周显王不知好歹,要齐威王斩田婴的故事,最后说,帝王对待诸侯,从来就是凭着个人好恶和欲望,来处罚诛戮诸侯的,秦王与六国的冲突和积怨,远胜于纣王与九侯鄂侯文王的积怨和冲突,秦王如果称帝,必然找各种理由,诸如土地占有问题、大臣任免问题、儿女亲事问题、甚至王储确立问题,如此等等难为六国君主,六国君主如果拂逆其意,他必加兵诛戮,同样要达到他一统山河的目的。他说,尊秦为帝,就是将六国君主的脖子,放到了秦王的刀下,任其宰割而已。
魏王皱眉踌躇,一时无言以对。
信陵君:那赵王与平原君的意思呢?
辛垣衍:赵王与平原君认为,秦军久攻邯郸不下,兵疲将困,若得一支劲旅相助,里应外合,必能大破秦军。所以派护国侯毛遂,携带赵王与平原君的书信,呈给大王与君侯。
魏王:那个毛遂何在?
毛遂:(出班躬身)臣毛遂拜见大王。
魏王:罢了。你可将赵王的国书呈上来。
毛遂:诺。
毛遂取出国书呈给魏王,太监接过呈上。毛遂又将平原君的书信呈给信陵君。
魏王:(看罢,恼哼哼地把书信扔在地上)戚!又是老调重弹。事实摆在那里,秦军五十余万,我邺下之兵不过十万,让我军攻秦,那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吗?岂有此理!
毛遂:(出班拱手)大王所虑差矣!其实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并非如此。
魏王:哦?并非如此?你到说说看!
毛遂:秦军目前,名为五十万,其实除去辎重后勤、官吏杂役,能战之兵员不足四十万。而我邯郸原有精兵十万,战时紧急征兵又练新兵二十万,邯郸之兵目前已不下三十万之多,再加上魏军十万,其实总兵力已不弱于秦军。再加之,赵国之军民恨秦人入骨,每当接战,必拼死相斗。而秦军呢?对邯郸久攻不下,军心涣散,人人思归,战斗力大打折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缟素,如果此时魏国进兵,与我国城内之兵里应外合,秦军必然溃败。更何况,自古用兵,在精不在多,在谋不在勇,以少击众、出奇制胜的战例,比比皆是,就像贵国前朝名将吴起,仅以魏卒七万,就大败秦军五十万,这是尽人皆知的。所以,邯郸会战,并不是敌我悬殊之战,胜算至少也在五成以上,望大王详查。
魏王:都拿吴起说事,他不是个死人吗,说他有什么用?寡人看出来了,你是个说客。你当然说得轻巧,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魏军战败,你赵国自然是外甥打灯笼还照旧,而我们魏国就大祸临头了,事关社稷安危、生死存亡,寡人不能不慎重,此事以后再议,退朝!
魏王转身拂袖而去·······
-5邯郸吕家 夜
吕不韦、吕父、异人、孔穿在屋内密谈。
吕父:目前城外秦军情况如何呀?好像很长时间不攻城了,是不是要议和呀?
吕不韦:本来魏国大夫辛垣衍,倡议尊秦为帝,秦军罢兵休战,可以不打仗了。谁想到,半路杀出个鲁仲连,给搅黄了。如今城中粮草匮乏,军民饥馑,秦军不久将会大举攻城,又是一场恶战啊!
吕父:那咱们出城的事,你办得怎么样了,得抓紧啊!
吕不韦:我已经找过郭开好多次了,他有个弟弟郭明,是南门守将乐乘手下的一个牙将,我送了他黄金百两,让他通融一下,放我们出城,至今还没有消息。
孔穿:那个鲁仲连不是说,赵国气数未尽,救星当在西南吗?看来,救赵的还是魏国,如果他算的准的话,邯郸还不至于沦陷,赵国不亡,那就是秦军必败呀!
吕不韦:是啊,秦军如败,我们倒好办了,异人可就更难脱身了。所以我得加紧活动,利用现在休战的间隙,赶紧混出城去。
异人:可是现在,媚儿快生了,挺着个大肚子,行动不便啊!
吕不韦:顾不得许多了,先把你弄出城去是当务之急。至于媚儿——实在不行,只能劳烦孔兄了,把媚儿送在你住的那所宅子里,你暂时照顾她一段时间,等我们到了秦国,再想办法接你们出去,如何?
孔穿:也没别的好办法,只能如此了。好在我是平原君请来的,如果战争结束,我还可以讲学,赵国倒也不会怎么样我。你们只要走了,一切都好办多了。
异人:(对孔穿拱手)那就太谢谢孔兄了,如果诸事顺利,容小弟日后图报吧!
孔穿:嗨!我们也算患难之交了,什么报不报的,我们既是兄弟了,还说那些客气话干啥。
吕不韦:(仰头沉思)那鲁仲连还说,真主未出,秦国还无帝王之分,不知什么意思?
孔穿:那应该是秦国的事了,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吕父:胡思乱想没用,抓紧出城才是正事。今天都二十几了,马上就过年了,唉——这个年过的也真窝心啊!
吕不韦:行!这两天我再催着点郭开,兴许这过年也是个机会,没准儿这几天就能成。
-6 邯郸上空 夜
云霄、琼霄、碧霄与大鹏、毕月乌驾云来到邯郸上空。
琼霄托起混元金斗,对大鹏:星主,你的时辰到了。
-1赵国王宫内 日
辛垣衍:(笑)要说别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从大梁来,魏王的意思我是再清楚不过了。我本是奉了魏王的旨意,游说列国尊秦为帝的。魏王忌惮秦军势大,根本无意救赵呀!
鲁仲连:那是魏王偏听偏信了误国的谗言,不知尊秦为帝的害处,若有人直言阐明了尊秦为帝的害处,魏王必会全力救赵,绝不会与秦人苟合。
辛垣衍:(有些不自在)那以道长高见,尊秦为帝又有哪些害处呢?
鲁仲连:若是魏王自甘臣仆,尊秦为帝,贫道只须片言只语,就可使秦王烹煮魏王。
辛垣衍:(气急而冷笑)嘿嘿、嘿嘿,道长有些大言不惭了吧!你有何能?竟能使秦王烹煮魏王?恐怕在座的诸君没人会相信你的大话吧!
鲁仲连:(也冷笑)哼哼,大夫孤陋寡闻、少见多怪了吧!这事不但我能做到,秦王的近臣大概都能做到吧!
辛垣衍:是吗?那我倒要听听,你这博闻广见的高论了!
鲁仲连:想当年,九侯、鄂侯、文王,都是商纣王的三公,可谓位极人臣、位高权重。九侯有女极美,献给纣王,其女不喜房事,触怒纣王,杀其女而烹煮九侯,鄂侯劝谏,纣王杀之,文王私议其非,被纣王囚禁于羑里,几乎丧命。难道九侯、鄂侯、文王都不是贤者吗?有当诛之罪吗?——其实没有,所以遇害,只是由于天子的好恶、欲望而已。魏王若是尊秦为帝,能保证事事随了秦王的意愿吗?如果不能,秦王必怒,那时,秦王既为天子,又有谁能禁止——敢禁止他的行为呢?所以说,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大夫难道不知道吗?
辛垣衍:(脸色发红,有些嗫嚅)这个、这个,应该是个别例子吧,像纣王这样的昏君,毕竟是极少数吗!
鲁仲连:是极少数吗?只有昏君才能如此吗?我看未必。远的不说,咱说近的,就说齐威王吧!齐威王称霸诸侯,行仁义、尊崇王道,倡导诸侯都去朝见周天子。那时的周烈王地小国贫,诸侯都不爱搭理他,齐威王带头朝见他以后,诸侯才陆续效仿。一年之后,周烈王死,周显王即位,诸侯都去吊丧,齐国路远,齐国田婴最后一个到达,周显王很不满,派人去斥责齐威王说,天子晏驾,是天崩地裂的大事,新天子尚且下席守丧,而东方藩国田婴最后才到,乃犯大不敬罪,理应问斩。齐威王大怒,骂道,他算什么东西?他妈还是丫鬟出身呢!摆什么臭架子!试想,周烈王活着时,齐威王带头去朝见他,周烈王刚死,齐威王就骂他的弟弟,竟成了一段笑话,令天下人捧腹。其实深究,不怪威王不敬,只怪周天子不通情理、吹毛求疵所致。这也说明同样的道理,以周室如此之弱,尚且如此,更何况强秦之盛,又怎能宽容列国呢?再则,秦与六国的积怨与利益冲突,又远远超过,当年纣王对九侯、鄂侯、文王的怨恨和冲突,试想,如果秦王为帝,何止魏国,恐怕六国都有灭顶之灾吧!
辛垣衍无法对答,低头沉思。
鲁仲连:秦王若想找六国的过错,方法很多,诸如土地问题、大臣任免问题,甚至宫廷立后、儿女亲事等等,秦王可以派遣他喜欢的人为国相,罢黜他不喜欢的人为王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六国的君主都能接受吗?如果不能,结果如何呢?那是不言而喻的。请问大夫,难道不是这样吗?
辛垣衍:(只好点头)道长说的是实情。
鲁仲连:可能秦王允诺你,若六国尊秦为帝,赐你高官厚禄,可你想过没有?如果秦王与六国中任何一国,发生不快,都会归罪于你,你以外邦小臣,位居帝室高位,秦国宗室以及宿臣高官,如何能容你?所谓伴君如伴虎,到那时,你保全性命尚且不能,更何谈高官厚禄了?
辛垣衍:(满脸流汗,惶恐无地,躬身谢道)道长不愧为鬼谷的高人,天下名士,衍已心服口服,再不敢妄谈尊秦为帝之事,这番回国,一定力谏魏王,出兵救赵!
-2邯郸城外 日
一辆马车从城中驶出,车上打着秦国的旗帜。
(镜头拉近)赶车的是毛遂,车帘撩着,车内坐的是辛垣衍。
辛垣衍:毛君,此番入秦营,我将如何应对啊?
毛遂:最好不要见秦王了,只说我们要去韩国,游说韩王即可。
辛垣衍:对赵国的情况,怎么交代啊?
毛遂:就说赵国君臣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最后决定看韩国的态度再定。
辛垣衍:(面带忧虑)也只能如此了,否则,秦王非杀我不可。
-3秦军营 日
王翦带随从数人,骑马前来迎接辛垣衍。
王翦:(下马,拱手)辛大夫,辛苦了!
辛垣衍:(也忙下车拱手)将军辛苦、将军辛苦。
王翦:赵国情形如何啊?大王正等着消息呢!
辛垣衍:赵国情形很复杂,众臣各执一词,使赵王难以决断。最后一致认为,看韩国的态度,韩国若从,赵国就从。所以下官还得去韩国,先说服韩王,然后再回来说服赵王。
王翦:那大夫是否在营中呆上一日,待末将禀报了秦王,再去韩国呢?
辛垣衍:我看不必了,没有结果,没法向秦王交代。时间紧迫,事关三晋归附的大事,不敢耽搁,将军将我的意思上达天听,等我从韩国回来再面见秦王吧!
王翦:既如此,末将现在就安排大夫出境。
辛垣衍:如此甚好,有劳将军了。
辛垣衍反身上车。
王翦:(看了看毛遂)大夫,这个赶车的——好像不是原来那个人,怎么换人了?
辛垣衍:对,不是那个人了。那个人水土不服,病在城中了,只好又雇了一个。
王翦:噢,原来如此。
-3西天雷音寺 日
如来佛在雷音寺讲经,菩萨、比丘、罗汉数百在下面打坐聆听。大鹏、毕月乌也在其中。
如来:(闭目诵经)······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其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众僧闭目凝神,口中默念······
如来:(开眼一扫众僧)众尊者、菩萨、罗汉、比丘,汝等可有不解之义否?
燃灯古佛:(偏袒右臂起立,合掌当胸)世尊如来,贫僧有不解之义。
如来:燃灯尊者,请道来。
燃灯:希有如来尊者,天下善男人、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善心应居于何处?其心魔当如何降服?
如来:(单掌当胸)善哉,善哉!如燃灯尊者所言,天下善男人、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该这样修持、降服迷妄之心······
燃灯:请如来尊者垂教端详。
如来:请众僧听来,天下所有众生,无论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无论有色、无色、有心智、无心智、有无心智等等,我都要让他们达到脱离生死、永远解脱的涅槃境界,就是断绝烦恼、永离诸多痛苦,可是他们很难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总有自己的状貌、他人的状貌、众生的状貌、寿命的状貌,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方得菩提心,方为真菩萨。
这时,有僧值到如来面前躬身合掌。
如来:汝有何事。
僧值:(躬身)禀告佛祖,有天庭正神三仙姑求见。
如来:请来。
僧值:是。
僧值出殿。
如来:(用眼一扫僧众,法眼锁定大鹏、毕月乌)你们出来吧!缘法来临。你们出去吧!觉行圆满。
大鹏、毕月乌不自觉地起身,来到佛祖面前跪下。
如来:东海孽缘,汝二人觉悟否?
大鹏:(跪伏在地)弟子擅离西天,又惹孽缘,劫数使然,情愿皈依。
如来:(微笑)善哉、善哉,咄!脱去肉骨凡心,浸染三千孽海,涅槃、涅槃,忘记过去未来。
毕月乌:(也俯伏在地)弟子孽缘未了,愿受佛祖点化差遣。
如来:善哉、善哉,送你们上路的人来了。
僧值引云霄、琼霄、碧霄三仙姑上。
云霄、琼霄、碧霄:(躬身合掌)小仙奉玉帝旨意,谒见佛祖。
如来:(闭上眼睛)善哉、善哉,知道了、知道了,你们去吧、你们去吧。
云霄、琼霄、碧霄:(躬身)谨遵佛旨,小仙告退。
三人起身飘然腾云而去,大鹏、毕月乌不知不觉的也尾随她们腾云而去。
-4魏国大梁 王宫内 日
魏安釐王早朝,信陵君、毛遂、辛垣衍、颜恩、卫庆等众臣鱼贯而入大殿。
众臣:(躬身)拜见大王,愿大王千岁千千岁!
魏安釐王:众卿平身。
众臣:谢大王。
魏王:(看见辛垣衍)噢?辛爱卿何时回的大梁?尊秦为帝之事如何?
辛垣衍:(出班躬身)臣昨日夜间回到大梁,有关秦赵事宜正要禀报大王。
魏王:(急切地)快说说吧,寡人与众臣正等着这个消息呢?
辛垣衍:臣当日先到秦营见了秦王,在微臣的说服下,秦王欣然而受,并给六国君主各刷了一道旨意,要臣奔走相告,言明只要六国尊秦为帝,秦国即刻偃兵息战,善待六国,与天下诸侯共享太平。
魏王:好好,如此甚好,那赵国的意思呢?
辛垣衍:赵国君臣,有赞成的,有不赞成的,赵王也难以决断,最后只能廷议决定。
魏王:廷议的结果如何?
辛垣衍:廷议的时候,平原君请来一个道士,据说是鬼谷子的门人,叫鲁仲连。赵王说,要我听听这个道人的意见,再定。
魏王:那个道人什么意见?
辛垣衍:那道人说,六国如果尊秦为帝,六国不久将有灭顶之灾。魏王如果臣服秦王,他可以叫秦王烹煮魏王。
魏王:(大怒)一派胡言!他算个什么东西?竟敢大言,让秦王烹煮寡人?似这等妖言惑众之辈,就该立刻推出凌迟处死。
辛垣衍:微臣也十分气愤,嘲骂他,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你一个要饭化缘的臭道士,有什么本事?敢说这样的大话!
魏王:他怎么说?
辛垣衍:他举了纣王烹煮九侯、鄂侯,囚禁文王的例子,还说了周显王不知好歹,要齐威王斩田婴的故事,最后说,帝王对待诸侯,从来就是凭着个人好恶和欲望,来处罚诛戮诸侯的,秦王与六国的冲突和积怨,远胜于纣王与九侯鄂侯文王的积怨和冲突,秦王如果称帝,必然找各种理由,诸如土地占有问题、大臣任免问题、儿女亲事问题、甚至王储确立问题,如此等等难为六国君主,六国君主如果拂逆其意,他必加兵诛戮,同样要达到他一统山河的目的。他说,尊秦为帝,就是将六国君主的脖子,放到了秦王的刀下,任其宰割而已。
魏王皱眉踌躇,一时无言以对。
信陵君:那赵王与平原君的意思呢?
辛垣衍:赵王与平原君认为,秦军久攻邯郸不下,兵疲将困,若得一支劲旅相助,里应外合,必能大破秦军。所以派护国侯毛遂,携带赵王与平原君的书信,呈给大王与君侯。
魏王:那个毛遂何在?
毛遂:(出班躬身)臣毛遂拜见大王。
魏王:罢了。你可将赵王的国书呈上来。
毛遂:诺。
毛遂取出国书呈给魏王,太监接过呈上。毛遂又将平原君的书信呈给信陵君。
魏王:(看罢,恼哼哼地把书信扔在地上)戚!又是老调重弹。事实摆在那里,秦军五十余万,我邺下之兵不过十万,让我军攻秦,那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吗?岂有此理!
毛遂:(出班拱手)大王所虑差矣!其实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并非如此。
魏王:哦?并非如此?你到说说看!
毛遂:秦军目前,名为五十万,其实除去辎重后勤、官吏杂役,能战之兵员不足四十万。而我邯郸原有精兵十万,战时紧急征兵又练新兵二十万,邯郸之兵目前已不下三十万之多,再加上魏军十万,其实总兵力已不弱于秦军。再加之,赵国之军民恨秦人入骨,每当接战,必拼死相斗。而秦军呢?对邯郸久攻不下,军心涣散,人人思归,战斗力大打折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缟素,如果此时魏国进兵,与我国城内之兵里应外合,秦军必然溃败。更何况,自古用兵,在精不在多,在谋不在勇,以少击众、出奇制胜的战例,比比皆是,就像贵国前朝名将吴起,仅以魏卒七万,就大败秦军五十万,这是尽人皆知的。所以,邯郸会战,并不是敌我悬殊之战,胜算至少也在五成以上,望大王详查。
魏王:都拿吴起说事,他不是个死人吗,说他有什么用?寡人看出来了,你是个说客。你当然说得轻巧,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魏军战败,你赵国自然是外甥打灯笼还照旧,而我们魏国就大祸临头了,事关社稷安危、生死存亡,寡人不能不慎重,此事以后再议,退朝!
魏王转身拂袖而去·······
-5邯郸吕家 夜
吕不韦、吕父、异人、孔穿在屋内密谈。
吕父:目前城外秦军情况如何呀?好像很长时间不攻城了,是不是要议和呀?
吕不韦:本来魏国大夫辛垣衍,倡议尊秦为帝,秦军罢兵休战,可以不打仗了。谁想到,半路杀出个鲁仲连,给搅黄了。如今城中粮草匮乏,军民饥馑,秦军不久将会大举攻城,又是一场恶战啊!
吕父:那咱们出城的事,你办得怎么样了,得抓紧啊!
吕不韦:我已经找过郭开好多次了,他有个弟弟郭明,是南门守将乐乘手下的一个牙将,我送了他黄金百两,让他通融一下,放我们出城,至今还没有消息。
孔穿:那个鲁仲连不是说,赵国气数未尽,救星当在西南吗?看来,救赵的还是魏国,如果他算的准的话,邯郸还不至于沦陷,赵国不亡,那就是秦军必败呀!
吕不韦:是啊,秦军如败,我们倒好办了,异人可就更难脱身了。所以我得加紧活动,利用现在休战的间隙,赶紧混出城去。
异人:可是现在,媚儿快生了,挺着个大肚子,行动不便啊!
吕不韦:顾不得许多了,先把你弄出城去是当务之急。至于媚儿——实在不行,只能劳烦孔兄了,把媚儿送在你住的那所宅子里,你暂时照顾她一段时间,等我们到了秦国,再想办法接你们出去,如何?
孔穿:也没别的好办法,只能如此了。好在我是平原君请来的,如果战争结束,我还可以讲学,赵国倒也不会怎么样我。你们只要走了,一切都好办多了。
异人:(对孔穿拱手)那就太谢谢孔兄了,如果诸事顺利,容小弟日后图报吧!
孔穿:嗨!我们也算患难之交了,什么报不报的,我们既是兄弟了,还说那些客气话干啥。
吕不韦:(仰头沉思)那鲁仲连还说,真主未出,秦国还无帝王之分,不知什么意思?
孔穿:那应该是秦国的事了,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吕父:胡思乱想没用,抓紧出城才是正事。今天都二十几了,马上就过年了,唉——这个年过的也真窝心啊!
吕不韦:行!这两天我再催着点郭开,兴许这过年也是个机会,没准儿这几天就能成。
-6 邯郸上空 夜
云霄、琼霄、碧霄与大鹏、毕月乌驾云来到邯郸上空。
琼霄托起混元金斗,对大鹏:星主,你的时辰到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