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5626
成片时长:每集约35分钟
阅读:9375
发表:2018/3/30
24集 主旋律,悬疑,犯罪 电视剧剧本
《豫西迷案:道中还有道》第11-15集
1-3
4-7
8-10
11-15
16-20
21-24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A-00867】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拍摄方为有作品的影视公司, 公演编剧署作者实名,参与拟定主演、导演。】
在王新明办公室,耿直、杨弘、龙根、陈得索、李周在看省纪委传来的李厅长供述视频。看罢,王新明质问龙根,龙根说,“当时考虑特区管委有贷款,加之怕村民得寸进尺,影响稳定,就让刘喜贵暂存此款。刘喜贵出车祸后,我心存侥幸,隐瞒了补偿款真相。”王新明问,“这950万在哪里?”龙根说,“可能还在刘喜贵手里。”纪委查抄刘喜贵的的个人财产,仅搜查出现金60万元,银行存款160万元。这与省交通厅追加的补偿金数额不符。
陈得索和李周再查赵根。赵根如实供述,“李艳叶给我950万的转款支票,说是给群众追加的修路补偿款。我拿着支票给秦平报喜,因为秦平曾给赵根出主意带村民到县委闹事,要求追加修路补偿款。秦平建议,“把此款存放在特区管委。原因是,特区开发建设、修路,牺牲农民的利益是政府发展所需。如果都反攻倒算,社会不又乱了套?”赵根听了秦平建议,没有要这笔补偿款。
陈得索、李周去调查秦平。秦平说,“之所以没有让赵根要这笔追加补偿款,是因为这段路地,是我原来征的,如果给村民补赔,我怕遭骂名,刘喜贵得美名;二是我担心村民吃到甜头,连续找后账,影响社会稳定。”
矛盾都集中在刘喜贵身上,但他已经死了。王新明、杨弘似乎对这笔款失去信心,而陈得索却坚定道,“我相信,巨款不会蒸发,应继续调查!”杨弘问, “从哪里突破?”陈得索说,“请领导等结果吧。”
李周看出陈得索对王书记、杨书记不诚实。他说,“下步调查,您好像故意向王书记、杨书记隐瞒。”陈得索说,“我们在反腐第一线,要学会保护自己。我愿意相信王书记,杨书记。可是,汽车司机石长远曾告诉我,反腐败的大权,在腐败者手里。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监守自盗现象确实存在,我们不得不防。”李周问,“下步调查谁?您总不能也瞒着我吧?”陈得索压低声音道,“密审特区管委会计老高!”李周困惑,陈得索道,“原来我们只侧重调查丁一与李艳叶的矛盾起因和经过,忽略了特区管委丢账的款项。”
老高承认,特区管委丢的账内,有省交通厅拨转的1050万补偿款。他怕事态扩大,故意隐瞒了实情。1050万到账后,刘喜贵返还给省交通厅100万。余下950万,给赵根办理了转款手续。后来,赵根迟迟不要现金,刘喜贵就让李艳叶把这950万转存到他个人的卡上。至于刘喜贵上交没有或上交给谁了,老高一概不知。老高还说,“李艳叶开车送刘喜贵上路,事先接到一个人电话。”
陈得索带李周向王新明、杨弘汇报案情。陈得索说,“省交通厅给特区管委追加的1050万修路补偿款,刘喜贵拿出100万向李厅长行贿,剩余950万存到自己银行卡上。此款是刘喜贵一人独吞,还是被一伙人分赃?我认为是后者。因为查抄刘喜贵财产时,他没有这么多钱,当然,也不排除我们还没有抄到的可能。根据老高和交警大队董方路证言,刘喜贵很可能是被谋杀灭口。谁是幕后黑手?我认为,王书记办公室内的所有人都有嫌疑。”陈得索继续推理,“当龙主任通知刘喜贵的时候,另一个人也通知李艳叶让她送刘喜贵上路,并指示李艳叶找机会撞死刘喜贵。刘喜贵一死,便成了这笔款的独吞者,其他分赃人则逍遥法外,相安无事了。”王新明说,“你的分析不无道理。但事实是,除龙根主任出我办公室外,我们都没有离开。我和耿县长在办公室讨论附道索赔问题,杨弘书记在看李周写的调查报告,大家都没有往外打电话,也没有发信息。”杨弘也作证,“王书记所言属实。”陈得索说,“如果是这样,我知道‘幕后黑手’是谁了!”这时,龙根进来报告,“老书记宋名病重了。”大家停止案情分析,决定去探视宋名。杨弘也揉揉腰说,“我顺便也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第二十三集
宋名心脏病复发,王新明、杨弘、龙根、柏典等前来探望。宋名拉住王新明的手,一番感慨,“我廉政受穷,儿子腐败送命。有的人却能‘与时俱进’,‘踏雪无痕’呀!”他环视左右,“你我都被耍了!”杨弘心想, “老书记中有话。谁是‘踏雪无痕’的高人呢?是王书记?不,宋书记拉着王书记手说,‘你我都被耍了!’已经把他排除掉。难道暗指在场的我和耿直、龙主任、柏典?”杨弘想罢,一阵眩晕……突然,高明医生带护士小刘抖动着化验单在喊,“各位领导,谁是杨弘?”杨弘应答,接过化验单看,愣着了。
杨弘被诊断为早期尿毒症,他和宋名住在同一病房。一天下午,陈得索、李周、柏典陪坐,柏典小声对宋名说,“前天您拉着王书记手,好像话中有话。”宋名没有直接回答,他扫视室内,对柏典试探问——“你回豫西创业十多年了,对豫西的政治生态环境适应吧?”柏典说,“大陆和台湾官场文化同源同脉。官场环境,我早已经适应。”宋名问:“对官场的人了解吗?”柏典摇头道,“一知半解。”陈得索煞有介事插话,“你对龙根了解吗?”柏典面部抽搐,对陈得索十分警惕。他看看杨弘,杨弘眼含期盼,看看宋名,宋名眼放异光。柏典淡淡一笑,“我不愿对领导品头论足。”宋名说,“我也想听听你对龙根同志的看法。”柏典弦外有音,“龙主任是您提携的,难道您不了解他?”宋名说,“论私,我对他不薄,他对我感恩。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让我免遭红卫兵批斗,后来对得九也很关照,胜过我当父亲的呵护。”他看柏典不断点头,话锋一转,“只是在工作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觉得……”宋名话到嘴边又收回。陈得索正色道,“您是革命前辈,过去豫西迷案有您而悬,也有您而破。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宋名表情困惑而不满,“不知道。你小子谈谈高见。”陈得索说,“心中有鬼,悬案迷离,光明磊落,迷案昭雪。”宋名语塞。陈得索步步紧逼,“请您用党性和人格说出对龙根的真实看法。”宋名道,“我没有证据,只是凭感觉,龙根在改革开放后有‘猫腻’。”柏典伸出拇指,“老爷子真是火眼金睛。但是,他有猫腻,正是您和王书记的猫腻呀。”在场的人都惊愕……杨弘翻身坐起,陈得索、李周瞪大眼睛……柏典话已出口,立即后悔了,“我是开玩笑,开玩笑!”陈得索不以为然,冷笑道,“你在柏子山特区经营十多年,不像开玩笑。”柏典眼神飘忽,不敢与陈得索对视,“我是商人,不想蹚你们共产党的浑水!”陈得索严肃道, “不,您就在浑水里。”柏典脸色铁青。不语。杨弘发话,“柏总,请您还两位领导一个清白。”柏典无奈,请求道,“如果让我说,也请王书记来。”
王新明到杨弘、宋名病房。柏典供出他在1997年建设特区服务区时向龙根行贿经过,龙根替王新明、宋名各受贿25万元。宋名批评柏典违背他和王书记的意愿给龙根行贿,柏典不服,说王新明、宋名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杨弘问王书记,“接过龙根转给的资金吗?”王新明正色道,“没有。”杨弘又问宋名,宋名显得窘迫,“我是漂不白了!”宋名把龙根替他付药费、给宋得九跑公安局长、又给宋得九40万存折等一一供述。他叹息道,“如果龙根为了我和王书记犯错误,请纪委处理我吧。”陈得索说,“柏总和老书记仅仅抓住了龙根的狐狸尾巴,但还没有把他拽出洞。刘喜贵离奇出车祸死亡,省交通厅给柏子山特区管委拨转的950万修路补偿款下落不明。我怀疑都与他有关。”这时龙根突然走进,大家都惊诧无语……
龙根目空一切,径直走到杨弘病床前弯腰探视。杨弘态度冷漠,龙根谈定道,“杨书记,你的病情我知道了。治好需要高额的医疗费,我准备全部承担。”杨弘愠怒道,“我有组织和亲人负责,用不住你龙主任操心!”他坐起来,怒目圆睁,气虚喘喘,“龙主任,交通厅给特区追加的950万修路补偿金哪里去了?”龙根看着吊水瓶不语,杨弘更生气,“您怕刘喜贵供出你,于是指示李艳叶撞死刘喜贵!”龙根冷笑,还不语。突然,杨秀峰闯进,哭道,“孩子,你自身难保,还逼你的恩人!”大家惊愕。杨弘面色凝重道,“您老人家怎么知道我病了?”杨秀峰没有回答,拉着龙根手,“龙主任,谢谢你通知。”杨弘讥讽道, “为了我,龙主任真是煞费心机呀!”龙根谈谈一笑:“关心你是应该的。我常说,办公室主任是太监,公事私事都去干。”杨弘轻蔑道,“你不是太监,而是豫西的‘老大’!”龙根面色难看,“他们高抬我了!”杨秀峰说,“你们不要斗嘴了,在亲戚兄弟排行中,你龙根就是‘老大’!”接着他俯下身子,探视杨弘,“孩子,你重病在身,要珍惜生命,没有了命,就没有了一切,什么名呀,利呀,都带不进棺材!你和龙根论亲,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论恩,龙根是你的大恩人。1974年,就是他推荐你和宋得九上郑州大学法律系,没有他,你能有今天?”龙根摆摆手,“表叔,过去的是别提了,我是作茧自缚!”突然,杨弘感到呼吸急促,一阵天旋地转……
杨弘被送进急诊室。杨秀峰在急救室外落泪,王新明、陈得索、李周焦急徘徊……此时,宋名在病房立即给龙山打手机,“龙根有重大贪污嫌疑,杨弘病重,请你快来医院!”
人民医院后花园凉亭下,木凳环绕。王新明、陈得索、李周陪宋名、龙山围坐木凳,面色凝重。杨秀峰一旁哭泣。龙根低头沉思……龙山凑近龙根,“根儿,同着领导,你给老父我说实话,公家的钱,你拿多少?”龙根低头不语。龙山说,“你我父子一场,老实说,我除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给日本人耍过手段外,没有做对不起乡邻、公家的事。”龙根说,“而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教育和期望。” 龙山说,“仅仅是辜负吗?你是对俺老两口子坏良心!我为保你这个根,被人冤枉一辈子!”龙山边哭边诉说,“你们只知道杨弘是谢先的儿子,却不知道龙根也是谢先的儿子!”众人诧异。龙山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往事:龙山和杨秀玉是姨表兄妹。抗日战争时期,杨秀玉随谢先跟宋名在嵖岈山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后来结为夫妻。1942年6月麦罢,杨秀玉怀孕在龙山家生下一子,恰巧龙山老婆也生一子。一天,杨秀玉得知,有伪村长龙道带路从白龙沟村向孔庙镇给日本鬼子送粮,丢下儿子向宋名、谢先报信。宋名设伏劫了日军小麦,日军怀疑到杨秀玉,直扑龙山家抓捕她。龙山家只剩杨秀玉的儿子,日军要杀之。龙山为了保杨秀玉的儿子,只得把自己的儿子说成杨秀玉的儿子。日军把龙山的儿子用刺刀捅死,而杨秀玉的儿子却活下来,这孩子就是龙根。宋名问,“解放后,你怎么不早说?”龙山冷笑, “早说你们相信吗?镇反运动、大跃进、文化典、于才厚说了实话都落的什么下场?”他看龙根低头沉思,续道,“人在做,天在看,俺凭的是良心。如果不是龙根出事,杨弘有病,我老两口子只有把这秘密带到棺材里去了。”龙山说罢老泪纵横……宋名声音颤巍巍道,“龙山呀,你有苦不说,有怨不申,委屈你了!”龙山说,“俺老百姓不会说大道理,只知道,亲戚有难相帮,才是亲戚;朋友有难,义字当先,才够朋友。论情,谢先夫妇是俺的亲戚,救他的儿子,就是救俺的的骨肉,论义,谢先夫妇又是俺的同学朋友,二人抗日救国,出生入死,俺救其子,义不容辞。如果俺把人家的儿子放到敌人的屠刀下,让自己的儿子活在世上,算人吗?”龙根拉着龙山的手,扑通跪地, “您老人家大义舍子换我命,又大爱无私养我成人。孩儿我本该报您的恩,反而无恩无情玷污您的声誉,恕孩儿不孝。”这时护士小刘急匆匆过来报告,“杨弘苏醒了。亲属请到医生办公室商量治疗方案。”
大家涌向医生办公室。医生高明说,“治疗尿毒症的最佳方案是换肾,哪怕换一个就好。如果被动等候肾源,可能会延误病情。”他扫视大家,“如果亲属献肾,治疗效果会更好。”杨秀峰上前请求换他的肾。龙根说,“我是杨弘的哥哥,骨肉难分,这也是我向组织赎罪的表现。”龙山动情道,“根啊,有你此举,老爹没有白救你一命!”王新明说,“龙主任,如果这次换肾能治好杨弘的病,你真有问题可从宽处理。”
第二十四集
龙根和杨弘的ABO血型完全配对。杨弘得知龙根和他是亲兄弟,并决定用其的肾挽救自己的生命,内心矛盾。王新明说,“你放心。我安排陈得索和李周继续调查950万修路补偿款的下落,尽量在你和龙根没有动手术之前结案。但要以抢救你的生命为先,这是组织决定,你不要任性!”杨弘痛苦地摇头,显得无奈……
龙根在没有手术前,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省交通厅追加的950万修国道附道补偿金,他和刘喜贵、秦平、刘喜贵瓜分了。他本人得400万,秦平200万、刘喜贵200万、李艳叶150万。龙根非法收入共计680万,其中替王新明收贿80万。龙根还供述刘喜贵死亡真相——在通知刘喜贵到王新明办公室后,他指使秦平,让李艳叶开车送刘喜贵,在国道上把刘喜贵撞死。通过对秦平、李艳叶进一步调查,还得知龙根行贿N部长促成宋得九,刘喜贵、秦威、秦平升迁,他安排李艳叶进特区管委当出纳。种种证据表明,柏子山特区道中有道,龙根是特区系列迷案中的幕后 ‘老大’。
龙根觉得自己大势已去,想举报N部长贪腐情况,却被宋名、龙山劝阻。宋名说,“你提拔的人死的死,关的关。如果再供出N部长收贿卖官,豫西将会地动山摇。”龙山也哀求龙根,“古往今来,卖官鬻爵是官场规矩。如果想往上爬,不给上头进贡,官帽不会掉头上!”龙山看龙根不死心,便点招, “替领导背黑锅,就说你贪了。纪委追要,把你的工资交上去,不够我从家拿!”龙根落泪道,“我是偷鸡不成,反丢一斗米呀!”龙山劝道,“做个‘梁上君子吧’!”他扶龙根坐起,把一片药送到他口中,弦外有音道,“把苦药吃掉!”
一月后,龙根、秦平、秦威、吴九清、钱五、龙义、李艳叶都成阶下囚。
晚上。县委书记王新明睡得很香。黎明时,他做一个梦,和父老乡亲在“拧煞绳。煞绳一头,二叔摇着拧车,另一头小弟也摇着拧车...... 王新明躬身,双手握‘刮子’(缵子)拖三股经,拧成了结实的“大煞绳”...... 众乡亲用“大煞绳”把几口棺材捆住......
红红的朝阳从地平线升起......
(下部完)
陈得索和李周再查赵根。赵根如实供述,“李艳叶给我950万的转款支票,说是给群众追加的修路补偿款。我拿着支票给秦平报喜,因为秦平曾给赵根出主意带村民到县委闹事,要求追加修路补偿款。秦平建议,“把此款存放在特区管委。原因是,特区开发建设、修路,牺牲农民的利益是政府发展所需。如果都反攻倒算,社会不又乱了套?”赵根听了秦平建议,没有要这笔补偿款。
陈得索、李周去调查秦平。秦平说,“之所以没有让赵根要这笔追加补偿款,是因为这段路地,是我原来征的,如果给村民补赔,我怕遭骂名,刘喜贵得美名;二是我担心村民吃到甜头,连续找后账,影响社会稳定。”
矛盾都集中在刘喜贵身上,但他已经死了。王新明、杨弘似乎对这笔款失去信心,而陈得索却坚定道,“我相信,巨款不会蒸发,应继续调查!”杨弘问, “从哪里突破?”陈得索说,“请领导等结果吧。”
李周看出陈得索对王书记、杨书记不诚实。他说,“下步调查,您好像故意向王书记、杨书记隐瞒。”陈得索说,“我们在反腐第一线,要学会保护自己。我愿意相信王书记,杨书记。可是,汽车司机石长远曾告诉我,反腐败的大权,在腐败者手里。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监守自盗现象确实存在,我们不得不防。”李周问,“下步调查谁?您总不能也瞒着我吧?”陈得索压低声音道,“密审特区管委会计老高!”李周困惑,陈得索道,“原来我们只侧重调查丁一与李艳叶的矛盾起因和经过,忽略了特区管委丢账的款项。”
老高承认,特区管委丢的账内,有省交通厅拨转的1050万补偿款。他怕事态扩大,故意隐瞒了实情。1050万到账后,刘喜贵返还给省交通厅100万。余下950万,给赵根办理了转款手续。后来,赵根迟迟不要现金,刘喜贵就让李艳叶把这950万转存到他个人的卡上。至于刘喜贵上交没有或上交给谁了,老高一概不知。老高还说,“李艳叶开车送刘喜贵上路,事先接到一个人电话。”
陈得索带李周向王新明、杨弘汇报案情。陈得索说,“省交通厅给特区管委追加的1050万修路补偿款,刘喜贵拿出100万向李厅长行贿,剩余950万存到自己银行卡上。此款是刘喜贵一人独吞,还是被一伙人分赃?我认为是后者。因为查抄刘喜贵财产时,他没有这么多钱,当然,也不排除我们还没有抄到的可能。根据老高和交警大队董方路证言,刘喜贵很可能是被谋杀灭口。谁是幕后黑手?我认为,王书记办公室内的所有人都有嫌疑。”陈得索继续推理,“当龙主任通知刘喜贵的时候,另一个人也通知李艳叶让她送刘喜贵上路,并指示李艳叶找机会撞死刘喜贵。刘喜贵一死,便成了这笔款的独吞者,其他分赃人则逍遥法外,相安无事了。”王新明说,“你的分析不无道理。但事实是,除龙根主任出我办公室外,我们都没有离开。我和耿县长在办公室讨论附道索赔问题,杨弘书记在看李周写的调查报告,大家都没有往外打电话,也没有发信息。”杨弘也作证,“王书记所言属实。”陈得索说,“如果是这样,我知道‘幕后黑手’是谁了!”这时,龙根进来报告,“老书记宋名病重了。”大家停止案情分析,决定去探视宋名。杨弘也揉揉腰说,“我顺便也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第二十三集
宋名心脏病复发,王新明、杨弘、龙根、柏典等前来探望。宋名拉住王新明的手,一番感慨,“我廉政受穷,儿子腐败送命。有的人却能‘与时俱进’,‘踏雪无痕’呀!”他环视左右,“你我都被耍了!”杨弘心想, “老书记中有话。谁是‘踏雪无痕’的高人呢?是王书记?不,宋书记拉着王书记手说,‘你我都被耍了!’已经把他排除掉。难道暗指在场的我和耿直、龙主任、柏典?”杨弘想罢,一阵眩晕……突然,高明医生带护士小刘抖动着化验单在喊,“各位领导,谁是杨弘?”杨弘应答,接过化验单看,愣着了。
杨弘被诊断为早期尿毒症,他和宋名住在同一病房。一天下午,陈得索、李周、柏典陪坐,柏典小声对宋名说,“前天您拉着王书记手,好像话中有话。”宋名没有直接回答,他扫视室内,对柏典试探问——“你回豫西创业十多年了,对豫西的政治生态环境适应吧?”柏典说,“大陆和台湾官场文化同源同脉。官场环境,我早已经适应。”宋名问:“对官场的人了解吗?”柏典摇头道,“一知半解。”陈得索煞有介事插话,“你对龙根了解吗?”柏典面部抽搐,对陈得索十分警惕。他看看杨弘,杨弘眼含期盼,看看宋名,宋名眼放异光。柏典淡淡一笑,“我不愿对领导品头论足。”宋名说,“我也想听听你对龙根同志的看法。”柏典弦外有音,“龙主任是您提携的,难道您不了解他?”宋名说,“论私,我对他不薄,他对我感恩。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让我免遭红卫兵批斗,后来对得九也很关照,胜过我当父亲的呵护。”他看柏典不断点头,话锋一转,“只是在工作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觉得……”宋名话到嘴边又收回。陈得索正色道,“您是革命前辈,过去豫西迷案有您而悬,也有您而破。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宋名表情困惑而不满,“不知道。你小子谈谈高见。”陈得索说,“心中有鬼,悬案迷离,光明磊落,迷案昭雪。”宋名语塞。陈得索步步紧逼,“请您用党性和人格说出对龙根的真实看法。”宋名道,“我没有证据,只是凭感觉,龙根在改革开放后有‘猫腻’。”柏典伸出拇指,“老爷子真是火眼金睛。但是,他有猫腻,正是您和王书记的猫腻呀。”在场的人都惊愕……杨弘翻身坐起,陈得索、李周瞪大眼睛……柏典话已出口,立即后悔了,“我是开玩笑,开玩笑!”陈得索不以为然,冷笑道,“你在柏子山特区经营十多年,不像开玩笑。”柏典眼神飘忽,不敢与陈得索对视,“我是商人,不想蹚你们共产党的浑水!”陈得索严肃道, “不,您就在浑水里。”柏典脸色铁青。不语。杨弘发话,“柏总,请您还两位领导一个清白。”柏典无奈,请求道,“如果让我说,也请王书记来。”
王新明到杨弘、宋名病房。柏典供出他在1997年建设特区服务区时向龙根行贿经过,龙根替王新明、宋名各受贿25万元。宋名批评柏典违背他和王书记的意愿给龙根行贿,柏典不服,说王新明、宋名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杨弘问王书记,“接过龙根转给的资金吗?”王新明正色道,“没有。”杨弘又问宋名,宋名显得窘迫,“我是漂不白了!”宋名把龙根替他付药费、给宋得九跑公安局长、又给宋得九40万存折等一一供述。他叹息道,“如果龙根为了我和王书记犯错误,请纪委处理我吧。”陈得索说,“柏总和老书记仅仅抓住了龙根的狐狸尾巴,但还没有把他拽出洞。刘喜贵离奇出车祸死亡,省交通厅给柏子山特区管委拨转的950万修路补偿款下落不明。我怀疑都与他有关。”这时龙根突然走进,大家都惊诧无语……
龙根目空一切,径直走到杨弘病床前弯腰探视。杨弘态度冷漠,龙根谈定道,“杨书记,你的病情我知道了。治好需要高额的医疗费,我准备全部承担。”杨弘愠怒道,“我有组织和亲人负责,用不住你龙主任操心!”他坐起来,怒目圆睁,气虚喘喘,“龙主任,交通厅给特区追加的950万修路补偿金哪里去了?”龙根看着吊水瓶不语,杨弘更生气,“您怕刘喜贵供出你,于是指示李艳叶撞死刘喜贵!”龙根冷笑,还不语。突然,杨秀峰闯进,哭道,“孩子,你自身难保,还逼你的恩人!”大家惊愕。杨弘面色凝重道,“您老人家怎么知道我病了?”杨秀峰没有回答,拉着龙根手,“龙主任,谢谢你通知。”杨弘讥讽道, “为了我,龙主任真是煞费心机呀!”龙根谈谈一笑:“关心你是应该的。我常说,办公室主任是太监,公事私事都去干。”杨弘轻蔑道,“你不是太监,而是豫西的‘老大’!”龙根面色难看,“他们高抬我了!”杨秀峰说,“你们不要斗嘴了,在亲戚兄弟排行中,你龙根就是‘老大’!”接着他俯下身子,探视杨弘,“孩子,你重病在身,要珍惜生命,没有了命,就没有了一切,什么名呀,利呀,都带不进棺材!你和龙根论亲,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论恩,龙根是你的大恩人。1974年,就是他推荐你和宋得九上郑州大学法律系,没有他,你能有今天?”龙根摆摆手,“表叔,过去的是别提了,我是作茧自缚!”突然,杨弘感到呼吸急促,一阵天旋地转……
杨弘被送进急诊室。杨秀峰在急救室外落泪,王新明、陈得索、李周焦急徘徊……此时,宋名在病房立即给龙山打手机,“龙根有重大贪污嫌疑,杨弘病重,请你快来医院!”
人民医院后花园凉亭下,木凳环绕。王新明、陈得索、李周陪宋名、龙山围坐木凳,面色凝重。杨秀峰一旁哭泣。龙根低头沉思……龙山凑近龙根,“根儿,同着领导,你给老父我说实话,公家的钱,你拿多少?”龙根低头不语。龙山说,“你我父子一场,老实说,我除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给日本人耍过手段外,没有做对不起乡邻、公家的事。”龙根说,“而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教育和期望。” 龙山说,“仅仅是辜负吗?你是对俺老两口子坏良心!我为保你这个根,被人冤枉一辈子!”龙山边哭边诉说,“你们只知道杨弘是谢先的儿子,却不知道龙根也是谢先的儿子!”众人诧异。龙山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往事:龙山和杨秀玉是姨表兄妹。抗日战争时期,杨秀玉随谢先跟宋名在嵖岈山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后来结为夫妻。1942年6月麦罢,杨秀玉怀孕在龙山家生下一子,恰巧龙山老婆也生一子。一天,杨秀玉得知,有伪村长龙道带路从白龙沟村向孔庙镇给日本鬼子送粮,丢下儿子向宋名、谢先报信。宋名设伏劫了日军小麦,日军怀疑到杨秀玉,直扑龙山家抓捕她。龙山家只剩杨秀玉的儿子,日军要杀之。龙山为了保杨秀玉的儿子,只得把自己的儿子说成杨秀玉的儿子。日军把龙山的儿子用刺刀捅死,而杨秀玉的儿子却活下来,这孩子就是龙根。宋名问,“解放后,你怎么不早说?”龙山冷笑, “早说你们相信吗?镇反运动、大跃进、文化典、于才厚说了实话都落的什么下场?”他看龙根低头沉思,续道,“人在做,天在看,俺凭的是良心。如果不是龙根出事,杨弘有病,我老两口子只有把这秘密带到棺材里去了。”龙山说罢老泪纵横……宋名声音颤巍巍道,“龙山呀,你有苦不说,有怨不申,委屈你了!”龙山说,“俺老百姓不会说大道理,只知道,亲戚有难相帮,才是亲戚;朋友有难,义字当先,才够朋友。论情,谢先夫妇是俺的亲戚,救他的儿子,就是救俺的的骨肉,论义,谢先夫妇又是俺的同学朋友,二人抗日救国,出生入死,俺救其子,义不容辞。如果俺把人家的儿子放到敌人的屠刀下,让自己的儿子活在世上,算人吗?”龙根拉着龙山的手,扑通跪地, “您老人家大义舍子换我命,又大爱无私养我成人。孩儿我本该报您的恩,反而无恩无情玷污您的声誉,恕孩儿不孝。”这时护士小刘急匆匆过来报告,“杨弘苏醒了。亲属请到医生办公室商量治疗方案。”
大家涌向医生办公室。医生高明说,“治疗尿毒症的最佳方案是换肾,哪怕换一个就好。如果被动等候肾源,可能会延误病情。”他扫视大家,“如果亲属献肾,治疗效果会更好。”杨秀峰上前请求换他的肾。龙根说,“我是杨弘的哥哥,骨肉难分,这也是我向组织赎罪的表现。”龙山动情道,“根啊,有你此举,老爹没有白救你一命!”王新明说,“龙主任,如果这次换肾能治好杨弘的病,你真有问题可从宽处理。”
第二十四集
龙根和杨弘的ABO血型完全配对。杨弘得知龙根和他是亲兄弟,并决定用其的肾挽救自己的生命,内心矛盾。王新明说,“你放心。我安排陈得索和李周继续调查950万修路补偿款的下落,尽量在你和龙根没有动手术之前结案。但要以抢救你的生命为先,这是组织决定,你不要任性!”杨弘痛苦地摇头,显得无奈……
龙根在没有手术前,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省交通厅追加的950万修国道附道补偿金,他和刘喜贵、秦平、刘喜贵瓜分了。他本人得400万,秦平200万、刘喜贵200万、李艳叶150万。龙根非法收入共计680万,其中替王新明收贿80万。龙根还供述刘喜贵死亡真相——在通知刘喜贵到王新明办公室后,他指使秦平,让李艳叶开车送刘喜贵,在国道上把刘喜贵撞死。通过对秦平、李艳叶进一步调查,还得知龙根行贿N部长促成宋得九,刘喜贵、秦威、秦平升迁,他安排李艳叶进特区管委当出纳。种种证据表明,柏子山特区道中有道,龙根是特区系列迷案中的幕后 ‘老大’。
龙根觉得自己大势已去,想举报N部长贪腐情况,却被宋名、龙山劝阻。宋名说,“你提拔的人死的死,关的关。如果再供出N部长收贿卖官,豫西将会地动山摇。”龙山也哀求龙根,“古往今来,卖官鬻爵是官场规矩。如果想往上爬,不给上头进贡,官帽不会掉头上!”龙山看龙根不死心,便点招, “替领导背黑锅,就说你贪了。纪委追要,把你的工资交上去,不够我从家拿!”龙根落泪道,“我是偷鸡不成,反丢一斗米呀!”龙山劝道,“做个‘梁上君子吧’!”他扶龙根坐起,把一片药送到他口中,弦外有音道,“把苦药吃掉!”
一月后,龙根、秦平、秦威、吴九清、钱五、龙义、李艳叶都成阶下囚。
晚上。县委书记王新明睡得很香。黎明时,他做一个梦,和父老乡亲在“拧煞绳。煞绳一头,二叔摇着拧车,另一头小弟也摇着拧车...... 王新明躬身,双手握‘刮子’(缵子)拖三股经,拧成了结实的“大煞绳”...... 众乡亲用“大煞绳”把几口棺材捆住......
红红的朝阳从地平线升起......
(下部完)
阅读剧本正文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