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7341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7014
发表:2021/3/16 修改:2021/3/18
20集 悬疑,古装 电视剧剧本
《施公案之血色迷情》第1-3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1-A-01003】
施公:骆玉峰?
跳下马。
快步走过来,紧紧拉住他的手。
施公:人生何处不相逢。想不到,原来竟是你……
骆玉峰哈哈一笑:遥想当年,你我同为刑部巡检吏,无数个霜天雪夜、长风嘶号,退勤后回到差事房,一包酱牛肉、一撮花生米,两坛老酒,推杯换盏,直喝到天明!
施公:还记得那次,你喝醉之后,居然睡在厕所门口。若非被我及时把你拖回屋,几乎要冻死了。
骆玉峰(拉着施公的衣袖):年兄此来,正好到我那小庙里坐坐,把酒言欢,以叙别情。
施公:你这是——
骆玉峰:小弟如今乃为溧水县知县。
施公:骆相公原来是当地民之父母,失敬失敬。
骆玉峰松开手,捻着颌下齐整整的小胡子。
半是牢骚半认真。
骆玉峰:惭愧。多年以来,仕途坎坷,走来走去,只是知县。一直不得升迁。弟实在羡慕兄之平步青云。
施公劝慰:何必如此?久在州县,接近底层,俯察民风,劝课农桑,对于履历,未尝不是一种历练。他日潜龙奋起,扶摇直上,前途未可限量。
骆玉峰:但愿如此吧。
施公:望君自勉。
骆玉峰(摆手邀让):请年兄到我那里一聚……
施公:我此去京城赴任,公务在身,委实不敢叨扰。
骆玉峰:讲到聚会,不过乃是个借口。
施公:此话怎讲?
骆玉峰:确实因我最近遇到一桩离奇的杀人凶案,不能具结,而对于你在侦缉勘破上的本事,弟耳闻目睹,极其钦佩。还望年兄不要推却,千万鼎力相助、周全则个。
施公来了兴头:骆知县谬奖,愧不敢当。敢问那是个什么样的案子?
骆玉峰:扑朔迷离,脉络不清。
施公犹豫:是吗?
骆玉峰(招呼身后):乌师爷,你回去后速将一应案卷档目,准备妥当,待会儿施大人要逐一查阅。
乌师爷态度恭敬:在下明白。
骆玉峰:来,如此施兄你坐轿子,我骑马就行。
施公:哪里哪里,倘能为骆贤弟尽点菲薄之力,施某自是愿意。岂敢喧宾夺主?
骆玉峰这才钻进官轿。
回头拜揖。
骆玉峰:如此我在县衙恭候施兄。你可一定得赏小弟的光!
施公:圣恩眷顾,迫在眉睫,我确实多耽误不得。
骆玉峰:不会耽搁你太久。以年兄之才略,巨眼识奸,烛照幽明,不过一时三刻的事。断不会误了行程。
施公不得已,与英公然分别跳上马,随官署仪仗迤逦走向溧水县城。
1—16 陆羚家 日 内
陈美兰根问女儿。
陈美兰:告诉我,刚才你跟那个臭男人都说什么了?他为何要送你回家?
陆羚躲闪:我,我没说啥。
陈美兰(狠狠拧了一把):再让你嘴硬!
陆羚:妈。
陈美兰:你还敢哭?
陆羚(咧了咧嘴,收回眼泪):我没说别的,就说爸爸他昨晚上回家了。
陈美兰:你以后还敢胡扯吧?
陆羚:再不了。
陈美兰:还和外人胡说八道吗?
陆羚:不敢了。
陈美兰(做一个凶恶的手势):以后再看见你和陌生人在一起,胡说乱道,小心回来不扭断你的脖子!
1—17 县衙客厅 日 内
杯盘罗列,佳肴美酒。
施公、英公然、骆玉峰在座。
骆玉峰尽饮三觞。
脸蛋通红。
兴致很高,不停地劝酒。
骆玉峰:施兄,英统领,再饮一杯。
施公:喔,很好了。
1—18 书斋 傍晚 内
夕阳西下,暮色笼罩。
施公由骆玉峰等陪伴,一同走入书房。
差役敬献香茶。
两人落座。
施公(手抚着案卷档目):骆知县。这么厚的案卷,我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你捡些大致脉络、细节本末,讲给我听可好?
骆玉峰:年兄,说来这原本是一件简单的案子,不意夹缠搅裹,变得如此棘手。
施公:我方才浏览一下,见这卷宗上说,竹桥村瓦匠陆子建,与包工头林四在施工时曾发生口角,越吵越烈,最后几乎动手斗殴。遂生嫌隙,继而半年之间势如水火,互不来往。是这样吗?
骆玉峰:一点不错。
施公:后来呢?
骆玉峰:后来在一起干活的伙伴,觉得两人只是吵个架,并无大仇怨,低头不见抬头见,冤家宜解不宜结,纷纷劝二人和解。于是大家凑钱买酒买肉,强拉着陆子建到包工头林四家,为两个劝和办了一桌酒席。
施公:这本是好心办的一桩好事……
骆玉峰:奈何事有蹊跷,又生祸端。第二天一早,这个陆子建的女人陈美兰哭哭啼啼跑到林四家,说她的丈夫一夜未归。声称是因为两人之间有仇怨,林四酒醉之下,将陆子建杀死了。
施公:这姓林的工头怎么说?
骆玉峰:他自然不肯承认,两个话语不谐,越吵越凶,于是就告到了县衙。
施公:骆县令,你是如何处理此事?
骆玉峰:既然有原告出首,我们自是先拘押林四,讯问有关事情?
施公:那晚喝酒的一共有几个人?
骆玉峰:六人。除了包工头林四,其他四个人,都是平日和陆子建常在一起合作的工匠。
施公:那晚他们喝到什么时候,大约在哪个时辰散去?
骆玉峰:几个人喝得高兴,醉眼朦胧,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施公:那又是谁最先离开林家?
骆玉峰:是一个姓胡的瓦匠,他的父亲突然发病,打摆子,需要去外村请郎中。所以他妻子将他喊回了家。
施公:其他几个人呢?
骆玉峰:其他几个人留下,继续吃菜喝酒,当喝到二更已过,三个人觉得头晕,酒劲上涌,又惦记着第二天还有活计,就提前离开了。
施公:三个人,怎么会是三个人?
骆玉峰:有何不对?
施公:六个人聚会饮酒,提前走了一个,除去东家包工头林四,不是还有四个人吗?
骆玉峰面色阴郁:走的是另外三个工匠,陆子建没有走,事实上最后喝酒的只剩下他和林四两人!
施公不理解:为何会这样?
骆玉峰:关于这件事,我也询问了当晚其他几个人,回答大致相同。在酒席上,陆子建和林四两人开始有点忸怩,不自然,最后经过大家劝解,已然冰释前嫌……
施公:冰释前嫌?
骆玉峰:其实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以往的矛盾起因不过乃因陆子建砌了一段砖墙,林四说凸凹不平,没相中,要他拆了重来。
施公:确实是这回事吗?
骆玉峰:千真万确,当时在场的几个工匠都可以作证。
施公:既然二人已经重归于好,那陆子建为什么没有和大家一起走,而坚持留了下来呢?
骆玉峰:这件事,我也曾详细询问了胡、刘、高、李几个瓦匠,这个陆子建的女人陈美兰善于打扮,喜欢花钱,她丈夫每月挣回家的银子,用不了多久就挥霍一空。为此陆子建没少跟包工头预支工钱。有一回甚至在超支的情况下,林四还是给他拿了三两银子。
施公(赞许地点头):这就是说,两个人的关系原本不错?
骆玉峰:对。
1—19 斗室 夜 内
烛火摇曳不定。
两个黑影靠在一起,肩并肩坐着,久久不作声。人影映在雪白的墙上如狰狞的鬼怪一般。
屋外传来哐当哐当的声响。
两人终于开口。
一个嗓音尖细,一个沙哑。
尖细声:你真干了那事吗?
沙哑:我为什么不做。
尖细声:我,我有点害怕……
沙哑:你怕什么?
尖细声:你说呢,这种情形下,换了谁、会相安无事?成天担惊受怕,生怕露了行迹!又怕恶鬼缠身。我现在,每天都觉得自己简直快要疯了。
沙哑(嘿嘿干笑):不要怕,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相信我,用不了多久,这件事就会过去。那会儿你我就自由了。
尖细声:会有吗?不会有报应吧?
沙哑:哼,鬼怕恶人!
尖细声:我……
还要说什么,却被外面更大的哐当哐当声所掩盖,不得不把话吞入了肚内。
1—20 书斋 夜 内
施公端坐椅上,呷了一口茶。
瞄了眼骆玉峰。
施公:那晚酒席,具体是什么时候散的?
骆玉峰:那晚陆子建乘着酒意,拉住林四,当众致歉后,林四也颇为感动。那会儿众人带去的酒喝光了,他就起身去里屋,又取了一瓶女儿女婿过节时孝敬他自己都没舍得喝的本地大曲酒,启开盖子,要与大家一醉方休!
施公:这时其他的那三个瓦匠也在场吗?
骆玉峰:都在。
施公:那这三人是怎么离开的?
骆玉峰:几个人本来已经喝好,只是见林四和陆子建情绪高涨,一时怯不开情面,不好离开。于是每人又饮上一盅大曲酒,才以头晕目眩不胜酒力为名,离开林家。
施公:这三个人是同时离开的?
骆玉峰:是。
施公:后来再没有返回过?
骆玉峰:是,他们可以相互作证。而且这与林四后来的供述也大致吻合。
施公:明白了,这就是说,到最后留在林家喝酒的实际上只剩下陆子建和林四两个人?
骆玉峰:正是。
施公:关于这件事,林四自己怎么说?
骆玉峰:他自然是百般抵赖。
施公:林四有说过陆子建最后是什么时候离开他的家吗?
骆玉峰:他记不清了,一忽二更,一忽又说三更。
施公:叙述如此抵牾不合,大概和当事人饮了大量白酒,头脑不清有关?
骆玉峰:我也这样认为。所以暂时将林四收监,带领捕头捕快去往他家搜寻。谁知这一搜,竟找到了偌大的证据……
施公:证据?
(闪回)
1—21 林四家 日 外
骆玉峰带着捕头差役搜查林家。
一个捕快举着一顶竹篾凉帽,出来禀报。
捕快甲:在林家厅堂的座椅上,我们发现了陆子建昨晚遗失的草帽。
骆玉峰:好。
另一个捕快来报。
捕快乙:大人,在院子的东墙边,找到了一条呈线状洒落的血迹……
(闪回结束)
1—22 书斋 夜 内
施公脸色一动。
跳下马。
快步走过来,紧紧拉住他的手。
施公:人生何处不相逢。想不到,原来竟是你……
骆玉峰哈哈一笑:遥想当年,你我同为刑部巡检吏,无数个霜天雪夜、长风嘶号,退勤后回到差事房,一包酱牛肉、一撮花生米,两坛老酒,推杯换盏,直喝到天明!
施公:还记得那次,你喝醉之后,居然睡在厕所门口。若非被我及时把你拖回屋,几乎要冻死了。
骆玉峰(拉着施公的衣袖):年兄此来,正好到我那小庙里坐坐,把酒言欢,以叙别情。
施公:你这是——
骆玉峰:小弟如今乃为溧水县知县。
施公:骆相公原来是当地民之父母,失敬失敬。
骆玉峰松开手,捻着颌下齐整整的小胡子。
半是牢骚半认真。
骆玉峰:惭愧。多年以来,仕途坎坷,走来走去,只是知县。一直不得升迁。弟实在羡慕兄之平步青云。
施公劝慰:何必如此?久在州县,接近底层,俯察民风,劝课农桑,对于履历,未尝不是一种历练。他日潜龙奋起,扶摇直上,前途未可限量。
骆玉峰:但愿如此吧。
施公:望君自勉。
骆玉峰(摆手邀让):请年兄到我那里一聚……
施公:我此去京城赴任,公务在身,委实不敢叨扰。
骆玉峰:讲到聚会,不过乃是个借口。
施公:此话怎讲?
骆玉峰:确实因我最近遇到一桩离奇的杀人凶案,不能具结,而对于你在侦缉勘破上的本事,弟耳闻目睹,极其钦佩。还望年兄不要推却,千万鼎力相助、周全则个。
施公来了兴头:骆知县谬奖,愧不敢当。敢问那是个什么样的案子?
骆玉峰:扑朔迷离,脉络不清。
施公犹豫:是吗?
骆玉峰(招呼身后):乌师爷,你回去后速将一应案卷档目,准备妥当,待会儿施大人要逐一查阅。
乌师爷态度恭敬:在下明白。
骆玉峰:来,如此施兄你坐轿子,我骑马就行。
施公:哪里哪里,倘能为骆贤弟尽点菲薄之力,施某自是愿意。岂敢喧宾夺主?
骆玉峰这才钻进官轿。
回头拜揖。
骆玉峰:如此我在县衙恭候施兄。你可一定得赏小弟的光!
施公:圣恩眷顾,迫在眉睫,我确实多耽误不得。
骆玉峰:不会耽搁你太久。以年兄之才略,巨眼识奸,烛照幽明,不过一时三刻的事。断不会误了行程。
施公不得已,与英公然分别跳上马,随官署仪仗迤逦走向溧水县城。
1—16 陆羚家 日 内
陈美兰根问女儿。
陈美兰:告诉我,刚才你跟那个臭男人都说什么了?他为何要送你回家?
陆羚躲闪:我,我没说啥。
陈美兰(狠狠拧了一把):再让你嘴硬!
陆羚:妈。
陈美兰:你还敢哭?
陆羚(咧了咧嘴,收回眼泪):我没说别的,就说爸爸他昨晚上回家了。
陈美兰:你以后还敢胡扯吧?
陆羚:再不了。
陈美兰:还和外人胡说八道吗?
陆羚:不敢了。
陈美兰(做一个凶恶的手势):以后再看见你和陌生人在一起,胡说乱道,小心回来不扭断你的脖子!
1—17 县衙客厅 日 内
杯盘罗列,佳肴美酒。
施公、英公然、骆玉峰在座。
骆玉峰尽饮三觞。
脸蛋通红。
兴致很高,不停地劝酒。
骆玉峰:施兄,英统领,再饮一杯。
施公:喔,很好了。
1—18 书斋 傍晚 内
夕阳西下,暮色笼罩。
施公由骆玉峰等陪伴,一同走入书房。
差役敬献香茶。
两人落座。
施公(手抚着案卷档目):骆知县。这么厚的案卷,我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你捡些大致脉络、细节本末,讲给我听可好?
骆玉峰:年兄,说来这原本是一件简单的案子,不意夹缠搅裹,变得如此棘手。
施公:我方才浏览一下,见这卷宗上说,竹桥村瓦匠陆子建,与包工头林四在施工时曾发生口角,越吵越烈,最后几乎动手斗殴。遂生嫌隙,继而半年之间势如水火,互不来往。是这样吗?
骆玉峰:一点不错。
施公:后来呢?
骆玉峰:后来在一起干活的伙伴,觉得两人只是吵个架,并无大仇怨,低头不见抬头见,冤家宜解不宜结,纷纷劝二人和解。于是大家凑钱买酒买肉,强拉着陆子建到包工头林四家,为两个劝和办了一桌酒席。
施公:这本是好心办的一桩好事……
骆玉峰:奈何事有蹊跷,又生祸端。第二天一早,这个陆子建的女人陈美兰哭哭啼啼跑到林四家,说她的丈夫一夜未归。声称是因为两人之间有仇怨,林四酒醉之下,将陆子建杀死了。
施公:这姓林的工头怎么说?
骆玉峰:他自然不肯承认,两个话语不谐,越吵越凶,于是就告到了县衙。
施公:骆县令,你是如何处理此事?
骆玉峰:既然有原告出首,我们自是先拘押林四,讯问有关事情?
施公:那晚喝酒的一共有几个人?
骆玉峰:六人。除了包工头林四,其他四个人,都是平日和陆子建常在一起合作的工匠。
施公:那晚他们喝到什么时候,大约在哪个时辰散去?
骆玉峰:几个人喝得高兴,醉眼朦胧,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施公:那又是谁最先离开林家?
骆玉峰:是一个姓胡的瓦匠,他的父亲突然发病,打摆子,需要去外村请郎中。所以他妻子将他喊回了家。
施公:其他几个人呢?
骆玉峰:其他几个人留下,继续吃菜喝酒,当喝到二更已过,三个人觉得头晕,酒劲上涌,又惦记着第二天还有活计,就提前离开了。
施公:三个人,怎么会是三个人?
骆玉峰:有何不对?
施公:六个人聚会饮酒,提前走了一个,除去东家包工头林四,不是还有四个人吗?
骆玉峰面色阴郁:走的是另外三个工匠,陆子建没有走,事实上最后喝酒的只剩下他和林四两人!
施公不理解:为何会这样?
骆玉峰:关于这件事,我也询问了当晚其他几个人,回答大致相同。在酒席上,陆子建和林四两人开始有点忸怩,不自然,最后经过大家劝解,已然冰释前嫌……
施公:冰释前嫌?
骆玉峰:其实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以往的矛盾起因不过乃因陆子建砌了一段砖墙,林四说凸凹不平,没相中,要他拆了重来。
施公:确实是这回事吗?
骆玉峰:千真万确,当时在场的几个工匠都可以作证。
施公:既然二人已经重归于好,那陆子建为什么没有和大家一起走,而坚持留了下来呢?
骆玉峰:这件事,我也曾详细询问了胡、刘、高、李几个瓦匠,这个陆子建的女人陈美兰善于打扮,喜欢花钱,她丈夫每月挣回家的银子,用不了多久就挥霍一空。为此陆子建没少跟包工头预支工钱。有一回甚至在超支的情况下,林四还是给他拿了三两银子。
施公(赞许地点头):这就是说,两个人的关系原本不错?
骆玉峰:对。
1—19 斗室 夜 内
烛火摇曳不定。
两个黑影靠在一起,肩并肩坐着,久久不作声。人影映在雪白的墙上如狰狞的鬼怪一般。
屋外传来哐当哐当的声响。
两人终于开口。
一个嗓音尖细,一个沙哑。
尖细声:你真干了那事吗?
沙哑:我为什么不做。
尖细声:我,我有点害怕……
沙哑:你怕什么?
尖细声:你说呢,这种情形下,换了谁、会相安无事?成天担惊受怕,生怕露了行迹!又怕恶鬼缠身。我现在,每天都觉得自己简直快要疯了。
沙哑(嘿嘿干笑):不要怕,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相信我,用不了多久,这件事就会过去。那会儿你我就自由了。
尖细声:会有吗?不会有报应吧?
沙哑:哼,鬼怕恶人!
尖细声:我……
还要说什么,却被外面更大的哐当哐当声所掩盖,不得不把话吞入了肚内。
1—20 书斋 夜 内
施公端坐椅上,呷了一口茶。
瞄了眼骆玉峰。
施公:那晚酒席,具体是什么时候散的?
骆玉峰:那晚陆子建乘着酒意,拉住林四,当众致歉后,林四也颇为感动。那会儿众人带去的酒喝光了,他就起身去里屋,又取了一瓶女儿女婿过节时孝敬他自己都没舍得喝的本地大曲酒,启开盖子,要与大家一醉方休!
施公:这时其他的那三个瓦匠也在场吗?
骆玉峰:都在。
施公:那这三人是怎么离开的?
骆玉峰:几个人本来已经喝好,只是见林四和陆子建情绪高涨,一时怯不开情面,不好离开。于是每人又饮上一盅大曲酒,才以头晕目眩不胜酒力为名,离开林家。
施公:这三个人是同时离开的?
骆玉峰:是。
施公:后来再没有返回过?
骆玉峰:是,他们可以相互作证。而且这与林四后来的供述也大致吻合。
施公:明白了,这就是说,到最后留在林家喝酒的实际上只剩下陆子建和林四两个人?
骆玉峰:正是。
施公:关于这件事,林四自己怎么说?
骆玉峰:他自然是百般抵赖。
施公:林四有说过陆子建最后是什么时候离开他的家吗?
骆玉峰:他记不清了,一忽二更,一忽又说三更。
施公:叙述如此抵牾不合,大概和当事人饮了大量白酒,头脑不清有关?
骆玉峰:我也这样认为。所以暂时将林四收监,带领捕头捕快去往他家搜寻。谁知这一搜,竟找到了偌大的证据……
施公:证据?
(闪回)
1—21 林四家 日 外
骆玉峰带着捕头差役搜查林家。
一个捕快举着一顶竹篾凉帽,出来禀报。
捕快甲:在林家厅堂的座椅上,我们发现了陆子建昨晚遗失的草帽。
骆玉峰:好。
另一个捕快来报。
捕快乙:大人,在院子的东墙边,找到了一条呈线状洒落的血迹……
(闪回结束)
1—22 书斋 夜 内
施公脸色一动。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