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3511
阅读:1917
发表:2023/3/6
115章 爱情,都市 小说
《奔腾的银河》第1-5章
免费
1-5
6-10
…
81-8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好吧,你想叫就叫。”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肖雨奇把办公室的钥匙小心翼翼地装进自己的小提包,然后把自己从家带来的两包冰红茶放在茶几上说 :“拿来两包新茶,你尝尝。你是大姐,又来单位比我早,以后好多事情还得你多多指教。”
季月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回答 :“那没有问题。其实你来了就知道了,单位上的事情要说复杂也复杂,要说简单也简单,就看你怎么来把握它。时间长了,环境你就慢慢熟悉了,只有当你适应和顺从了它之后,你才能主宰它,继 而利用它和再改造它。”
听季月红这么一说,不难看出,她今天已经成了环境的主宰者,她可以从容地对待自己身边的一切人和事,包括新来的肖雨奇。
看到季月红一副老练、高傲的神态,肖雨奇心里更觉得有点胆怯,她现在还只是一个新环境的适应者,她渴望这种环境,但又害怕这种环境,生怕自己有某个地方做错了,把事情给搞砸了。她小心翼翼地问季月红 :“我们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季月红回答说 :“我们主要做的是行政事务性方面的工作。比如收发文件、上传下达,文秘、文印、档案、会务等,除此之外,就是别人不管的事,我们都管。”说完后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接下来,季月红习惯性地又发起牢骚来,说道 :“做行政工作其实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我来两年多了,至今还看不到一点希望,人家干业务的,就是比我进步快,和我一起毕业的同学,现在大部分都是正科、副科了,可我现在每天还在这收文件,发文件。成天有说不完的话,跑不完的腿,干不完的活。这个工作真能磨人,你来了就知道了,枯燥的很。” 两个人在一问一答中交流着各自的看法。
肖雨奇像一个傻妹妹一样听着季月红讲述着单位上的各种情况,她用心记着季月红点到的人和事。不知不觉, 时针指向了中午十二点钟,季月红站起来说 :“到点了,咱们去吃饭吧。你是到外边去吃饭?还是跟我到食堂去吃?”
肖雨奇站起来说 :“那好吧,我跟你去食堂。”
季月红说 :“好!那我请你!”
肖雨奇笑着说 :“那哪儿成呢?还是我请你。” 两人谦让着说说笑笑去了食堂,真的成了一对姐妹相称的好朋友。
第四章 无惧变局自奋发
肖雨奇头一天上班,基本上是熟悉情况,第二天她才开始了正式工作。每一项工作对她来说都是新的,而且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好奇和神秘。
头一天和季月红相处,肖雨奇觉得十分开心。身边有这样一个好姐妹,工作也就好开展多了。女人嘛,都好交流,有什么问题问起来也方便。其次工作做烦了,还有个相互交流和倾诉的对象,她觉得这样挺好。再说,她们俩的年龄不差上下,都是同一时代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都比较相近。虽然说季月红表面看起来比较油滑,但她毕竟是一个知识女性,她们有着共同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她不担心和她相处不来。
办公室的工作量大面宽,四通八达,可以说是全行运转的一个中心枢纽。季月红表面上对她很热情,可不知为什么,在肖雨奇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来的感觉,看着她在分行如鱼得水的样子,说不来对她是惧怕,还是敬佩。
一周时 间很快就过去了,季月红还未搬走。原因是听说退休人员董跟明,在退之前给行长提出来一个问题,他的儿子原来是行里的一个司机,因出车祸殁了,留下儿媳妇和孙子,他提出在退休之前,行里必须把他的儿媳妇工作给解决了。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有很多政策限制,行里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所以这事情就被耽搁了下来。所以,他牛住不搬,季月红也就搬不走,所以她人虽然属于信贷科,但上班仍在办公室。 这样时间一长,季月红就在肖雨奇跟前摆起谱来,她在她跟前俨然一幅副科长的样子,老马下派的各种工作任务都是通过她传达给肖雨奇的。给领导分送文件,通知人开会,督办提案的落实,收发文件等等跑腿的事自然而然都由 肖雨奇接替了。只是在一些关键性的工作上,季月红仍是不肯放手,比如说, 给各科室配备办公设备,发放一些季节性的福利,这些活人的事,都是她在那里主管,肖雨奇只能给她搭个下手。这样肖雨奇作为一个新手,也不太了解情 况,倒也省了好多心。
一个单位的行政工作,从直观上看,它本身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好多事,只要嘴快、腿快就成。可细分析起来,它与全行的工作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它从事的都是单位神经系统内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和领导打交道比较多。所以有好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它的地位和作用,容不得你半点马虎。在工作中,肖雨奇很注意细节,时时处处,特别留意观察着季月红的一举 一动。对此,她没有别的意思,其目的就是要向季月红多学习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她觉得在好多地方,季月红还确实很有一套,值得她学习。比如,在平衡人的关系上,季月红总是能应对自如,处理得顺风顺水,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得妥妥帖帖,这一点不能不叫她佩服。所以在工作中,肖雨奇一切听从季月红的,她叫干啥就干啥,从无怨言。就这样,肖雨奇一天到晚都是默默无闻地配合着马主任和季月红的工作。哪怕是搭下手,她也不嫌弃,心里就只有一个愿望,只要能把工作做好。在闲下来的时间里,肖雨奇把心都用在了学习上。从到单位的第一天起,她就认真地做着工作笔记,把自己一天看到的、听到的都记在自己的工作笔记里,并对其中的一些新鲜事件加上自己的分析和看法,随时总结总结。这样一来不仅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还可以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总结和提炼一些工作方法。她觉得很有好处。
看着肖雨奇记笔记的认真劲,季月红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她拍了拍肖雨奇的肩膀说 :“天真的大学生,不是什么事都能记在笔记里的。关键平时要把有些人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要去猜,你要去悟,你要去掂量,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你要学会琢磨和拿捏。你想这么大一个单位,每天都要发生好多事情,单凭你这样记是记不过来的。你要知道,这是大社会,不比在学校课堂做作业,复杂着哪!”
经季月红这么一说,肖雨奇有点发愣。她停下手中的笔,呆呆地望着季月红,想从她那得到更多、更具体、更明确的答复。可是季月红却收住了话题,不再往下说了。
肖雨奇愣了半天,收拾起自己的笔记本,再也没有心思在那里浪费时间了。此时,她觉得走进单位,就好像走进了迷宫,有点分不清方向。季月红的话,道破了单位人际关系的奥秘。肖雨奇觉得确实也有些道理。再是一个多月来,通过对单位上一些现象的观察,使她觉得基层行和分行确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基层,人与人的关系都比较单纯,人的心底都比较透明。基层员工一天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围绕支行的任务和目标在旋转,其他的根本就顾不上去多想。即就是平时员工互相之间有一点小矛盾,也很容易被化解,有时候甚至开一两句玩笑就没事了。可是到了分行就不同了,人的心里都装了一层防火墙,谁见了谁都不说真话。比如,最简单的一个人见了人打招呼,尤其是下级见了上级,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姿态、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声调,这其中都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学问和知识。她现在已经意识到摆在她面前的就是如何来面对这个深藏着奥妙和玄机的人际关系,看来这一门课她得从头学起。不然,她是无法适应眼前的这个工作环境的,也是无法融入当前这个大集体之中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季月红留给肖雨奇最初的影响,就慢慢有了改变。对她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觉得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平时,无论你再怎么和她交心,她都无法敞开自己的胸襟来接纳你。说话办事 心机藏得很深。她以前看到的仅仅是季月红的表面,至于季月红的本质是一个什么样子,她还不得而知。有时候,她也想和季月红做一些深入性的交流,摸摸她对人生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可每次总是开个头就无法继续下去,原因是季月红总是把有些话说一半留一半,叫人捉摸不透。所以尝试了几次,肖雨奇就不再到她跟前去自讨无趣了。每天来单位就是默默无闻地做好季月红交代给她的每一项工作,这就是她的基本职责,她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点。在这一段时间里,有一点使肖雨奇不能理解,就是觉得季月红的人脉很广,行里那个部室都有她能说上话的人。特别是自从肖雨奇来了以后,她的具体工作少了,所以有大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和一些主要人的交往上,出去一转就是大半天。她去的最多的科室就是五楼上统计室白婄婄和打字员乔延丽那里。因为在那里她们几个可以肆无忌惮地抨击和评说行里的每一个人。其次就是行里的几个主要部门,不是财务科,就是人事科,要说相对最多的,还是人事科陆楠那里。陆楠虽然说提拔了副行长,可他现在还代管着全行的人事。尤其是这一次,在陆楠的斡旋下,实现了她到信贷科工作的愿望,她从心底里感激他,同时也越发增强了她内心追求陆楠的欲望。每天上班后,她总要找一些理由和陆楠见一次面,哪怕是打一个照面,或者是互相给一个微笑,她心里都感到舒坦。 最近,人事科发出通知,组织单位职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开始报名,所以 季月红就去的更多了,几乎成了人事科的常客。以前银行职称都是通过评审来晋级的,可就从这一年起改为考试。这对学中文的季月红来说,也有诸多的不利因素,一是她本身学的不是经济类专业,二是入行以来没有接触过银行业务,这势必给她考试增加了难度。可是季月红却有广泛的人脉,她一会要这个给她查查资料,一会又要那个给她找找答案,她说出来的话没有人敢不听,忽然间,周围有很多人就为她的考试忙碌起来。有送资料的,有在网上找答案的,也有给她搞模拟试题的等等。她一个人考试,结果搞得就好像全行人考试一样紧张。肖雨奇怎么也搞不明白,她到底用了什么手法,能把这么多的人笼络到自己的身边。 看到如此得意的季月红,肖雨奇不得不佩服她在人际关系上的这一套。她悄悄地把自己和季月红做了一个比较,就觉得自己的头脑简单得就好像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负担。而季月红的脑海里,却是一个万花筒,什么颜色都有。比来比去,她觉得她比她差远了。同时肖雨奇也十分清楚,她和季月红的差距不仅仅是表现在表面上她没有她那么灵活、油滑。而是在内心深处尤其在对人的占有和控制欲上,她没有她那样心狠手辣。作为头脑简单的肖雨奇来说,她一天想的就是和所有的人和平相处,广交朋友。可季月红想的却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把有用的人都拉拢和牵制在自己的身边,以便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和利用。这就是深藏在季月红心中的那种既能牵制人又能控制人的神秘能量。
有一天,季月红很认真地对肖雨奇说 :“最近,你我都要参加中级职称考试了,你是学专业的,不用担心,可我就不一样了,面临的困难比较多。所以,从今往后办公室的工作你要多担待些,好歹让我把这次试考了。”
肖雨奇点点头 :“你放心去复习吧,工作上只要我能拿下的我都做。”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季月红成了行政科的甩手掌柜,所有的工作一咕噜都 压在了肖雨奇的头上,被称之小妹妹的肖雨奇哪敢有怠慢之理。此后,在肖雨奇独当一面的那段日子里,她也多次尝试着像季月红那样去和人交往,可是怎么也学不来,而且觉得十分别扭。最后,她干脆不再勉强自己,这时她才知道,这世间有些东西是可以学得来的,可有些东西就是打死也学不来的。比如说学做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性,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做事风格,自己不愿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去强求呢?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和摸索,肖雨奇也终于总结出了自己的为人哲学。不要刻意地强求自己,学不来就不去学嘛!她季月红就是季月红,我肖雨奇就是肖雨奇,我干嘛要和她一样?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在生活中,人能活得真实,就是一种境界,看来她对季月红的那种做法,并不十分赞赏。
第五章 茶语相通 共话祁茗
季月红要抽身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这倒给肖雨奇独当一面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连日来,肖雨奇把办公室里的工作,根据轻、重、缓、急做了个系统安排,一天照着安排来做,也就不那么忙碌了。
职称考试是一件大事,季月红把它看得很重。每天上班来,她不是东跑西跑寻找资料,就是把自己关在档案室里,忙里偷闲看一会儿书。这几天,行里有不少的人都为她的考试操着心,包括副行长刘承德和陆楠在内。上班不多一会,肖雨奇就代替季月红接待了好几个给她送资料的人,她都替她代收了。 看到这么多人都心甘情愿地为季月红做着各种服务,肖雨奇心里想,她对季月红最大的帮助,就是多分担些工作,认真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让她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应对考试。
两个人的工作,要一个人来完成,肖雨奇确实比平时忙了很多。再说自己也要参加职称考试,心里也在着急,总是在想方设法赶快把手头的工作做完,才能给自己留一点点翻书的时间。
肖雨奇把办公室的钥匙小心翼翼地装进自己的小提包,然后把自己从家带来的两包冰红茶放在茶几上说 :“拿来两包新茶,你尝尝。你是大姐,又来单位比我早,以后好多事情还得你多多指教。”
季月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回答 :“那没有问题。其实你来了就知道了,单位上的事情要说复杂也复杂,要说简单也简单,就看你怎么来把握它。时间长了,环境你就慢慢熟悉了,只有当你适应和顺从了它之后,你才能主宰它,继 而利用它和再改造它。”
听季月红这么一说,不难看出,她今天已经成了环境的主宰者,她可以从容地对待自己身边的一切人和事,包括新来的肖雨奇。
看到季月红一副老练、高傲的神态,肖雨奇心里更觉得有点胆怯,她现在还只是一个新环境的适应者,她渴望这种环境,但又害怕这种环境,生怕自己有某个地方做错了,把事情给搞砸了。她小心翼翼地问季月红 :“我们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季月红回答说 :“我们主要做的是行政事务性方面的工作。比如收发文件、上传下达,文秘、文印、档案、会务等,除此之外,就是别人不管的事,我们都管。”说完后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接下来,季月红习惯性地又发起牢骚来,说道 :“做行政工作其实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我来两年多了,至今还看不到一点希望,人家干业务的,就是比我进步快,和我一起毕业的同学,现在大部分都是正科、副科了,可我现在每天还在这收文件,发文件。成天有说不完的话,跑不完的腿,干不完的活。这个工作真能磨人,你来了就知道了,枯燥的很。” 两个人在一问一答中交流着各自的看法。
肖雨奇像一个傻妹妹一样听着季月红讲述着单位上的各种情况,她用心记着季月红点到的人和事。不知不觉, 时针指向了中午十二点钟,季月红站起来说 :“到点了,咱们去吃饭吧。你是到外边去吃饭?还是跟我到食堂去吃?”
肖雨奇站起来说 :“那好吧,我跟你去食堂。”
季月红说 :“好!那我请你!”
肖雨奇笑着说 :“那哪儿成呢?还是我请你。” 两人谦让着说说笑笑去了食堂,真的成了一对姐妹相称的好朋友。
第四章 无惧变局自奋发
肖雨奇头一天上班,基本上是熟悉情况,第二天她才开始了正式工作。每一项工作对她来说都是新的,而且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好奇和神秘。
头一天和季月红相处,肖雨奇觉得十分开心。身边有这样一个好姐妹,工作也就好开展多了。女人嘛,都好交流,有什么问题问起来也方便。其次工作做烦了,还有个相互交流和倾诉的对象,她觉得这样挺好。再说,她们俩的年龄不差上下,都是同一时代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都比较相近。虽然说季月红表面看起来比较油滑,但她毕竟是一个知识女性,她们有着共同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她不担心和她相处不来。
办公室的工作量大面宽,四通八达,可以说是全行运转的一个中心枢纽。季月红表面上对她很热情,可不知为什么,在肖雨奇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来的感觉,看着她在分行如鱼得水的样子,说不来对她是惧怕,还是敬佩。
一周时 间很快就过去了,季月红还未搬走。原因是听说退休人员董跟明,在退之前给行长提出来一个问题,他的儿子原来是行里的一个司机,因出车祸殁了,留下儿媳妇和孙子,他提出在退休之前,行里必须把他的儿媳妇工作给解决了。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有很多政策限制,行里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所以这事情就被耽搁了下来。所以,他牛住不搬,季月红也就搬不走,所以她人虽然属于信贷科,但上班仍在办公室。 这样时间一长,季月红就在肖雨奇跟前摆起谱来,她在她跟前俨然一幅副科长的样子,老马下派的各种工作任务都是通过她传达给肖雨奇的。给领导分送文件,通知人开会,督办提案的落实,收发文件等等跑腿的事自然而然都由 肖雨奇接替了。只是在一些关键性的工作上,季月红仍是不肯放手,比如说, 给各科室配备办公设备,发放一些季节性的福利,这些活人的事,都是她在那里主管,肖雨奇只能给她搭个下手。这样肖雨奇作为一个新手,也不太了解情 况,倒也省了好多心。
一个单位的行政工作,从直观上看,它本身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好多事,只要嘴快、腿快就成。可细分析起来,它与全行的工作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它从事的都是单位神经系统内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和领导打交道比较多。所以有好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它的地位和作用,容不得你半点马虎。在工作中,肖雨奇很注意细节,时时处处,特别留意观察着季月红的一举 一动。对此,她没有别的意思,其目的就是要向季月红多学习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她觉得在好多地方,季月红还确实很有一套,值得她学习。比如,在平衡人的关系上,季月红总是能应对自如,处理得顺风顺水,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得妥妥帖帖,这一点不能不叫她佩服。所以在工作中,肖雨奇一切听从季月红的,她叫干啥就干啥,从无怨言。就这样,肖雨奇一天到晚都是默默无闻地配合着马主任和季月红的工作。哪怕是搭下手,她也不嫌弃,心里就只有一个愿望,只要能把工作做好。在闲下来的时间里,肖雨奇把心都用在了学习上。从到单位的第一天起,她就认真地做着工作笔记,把自己一天看到的、听到的都记在自己的工作笔记里,并对其中的一些新鲜事件加上自己的分析和看法,随时总结总结。这样一来不仅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还可以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总结和提炼一些工作方法。她觉得很有好处。
看着肖雨奇记笔记的认真劲,季月红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她拍了拍肖雨奇的肩膀说 :“天真的大学生,不是什么事都能记在笔记里的。关键平时要把有些人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要去猜,你要去悟,你要去掂量,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你要学会琢磨和拿捏。你想这么大一个单位,每天都要发生好多事情,单凭你这样记是记不过来的。你要知道,这是大社会,不比在学校课堂做作业,复杂着哪!”
经季月红这么一说,肖雨奇有点发愣。她停下手中的笔,呆呆地望着季月红,想从她那得到更多、更具体、更明确的答复。可是季月红却收住了话题,不再往下说了。
肖雨奇愣了半天,收拾起自己的笔记本,再也没有心思在那里浪费时间了。此时,她觉得走进单位,就好像走进了迷宫,有点分不清方向。季月红的话,道破了单位人际关系的奥秘。肖雨奇觉得确实也有些道理。再是一个多月来,通过对单位上一些现象的观察,使她觉得基层行和分行确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基层,人与人的关系都比较单纯,人的心底都比较透明。基层员工一天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围绕支行的任务和目标在旋转,其他的根本就顾不上去多想。即就是平时员工互相之间有一点小矛盾,也很容易被化解,有时候甚至开一两句玩笑就没事了。可是到了分行就不同了,人的心里都装了一层防火墙,谁见了谁都不说真话。比如,最简单的一个人见了人打招呼,尤其是下级见了上级,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姿态、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声调,这其中都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学问和知识。她现在已经意识到摆在她面前的就是如何来面对这个深藏着奥妙和玄机的人际关系,看来这一门课她得从头学起。不然,她是无法适应眼前的这个工作环境的,也是无法融入当前这个大集体之中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季月红留给肖雨奇最初的影响,就慢慢有了改变。对她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觉得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平时,无论你再怎么和她交心,她都无法敞开自己的胸襟来接纳你。说话办事 心机藏得很深。她以前看到的仅仅是季月红的表面,至于季月红的本质是一个什么样子,她还不得而知。有时候,她也想和季月红做一些深入性的交流,摸摸她对人生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可每次总是开个头就无法继续下去,原因是季月红总是把有些话说一半留一半,叫人捉摸不透。所以尝试了几次,肖雨奇就不再到她跟前去自讨无趣了。每天来单位就是默默无闻地做好季月红交代给她的每一项工作,这就是她的基本职责,她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点。在这一段时间里,有一点使肖雨奇不能理解,就是觉得季月红的人脉很广,行里那个部室都有她能说上话的人。特别是自从肖雨奇来了以后,她的具体工作少了,所以有大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和一些主要人的交往上,出去一转就是大半天。她去的最多的科室就是五楼上统计室白婄婄和打字员乔延丽那里。因为在那里她们几个可以肆无忌惮地抨击和评说行里的每一个人。其次就是行里的几个主要部门,不是财务科,就是人事科,要说相对最多的,还是人事科陆楠那里。陆楠虽然说提拔了副行长,可他现在还代管着全行的人事。尤其是这一次,在陆楠的斡旋下,实现了她到信贷科工作的愿望,她从心底里感激他,同时也越发增强了她内心追求陆楠的欲望。每天上班后,她总要找一些理由和陆楠见一次面,哪怕是打一个照面,或者是互相给一个微笑,她心里都感到舒坦。 最近,人事科发出通知,组织单位职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开始报名,所以 季月红就去的更多了,几乎成了人事科的常客。以前银行职称都是通过评审来晋级的,可就从这一年起改为考试。这对学中文的季月红来说,也有诸多的不利因素,一是她本身学的不是经济类专业,二是入行以来没有接触过银行业务,这势必给她考试增加了难度。可是季月红却有广泛的人脉,她一会要这个给她查查资料,一会又要那个给她找找答案,她说出来的话没有人敢不听,忽然间,周围有很多人就为她的考试忙碌起来。有送资料的,有在网上找答案的,也有给她搞模拟试题的等等。她一个人考试,结果搞得就好像全行人考试一样紧张。肖雨奇怎么也搞不明白,她到底用了什么手法,能把这么多的人笼络到自己的身边。 看到如此得意的季月红,肖雨奇不得不佩服她在人际关系上的这一套。她悄悄地把自己和季月红做了一个比较,就觉得自己的头脑简单得就好像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负担。而季月红的脑海里,却是一个万花筒,什么颜色都有。比来比去,她觉得她比她差远了。同时肖雨奇也十分清楚,她和季月红的差距不仅仅是表现在表面上她没有她那么灵活、油滑。而是在内心深处尤其在对人的占有和控制欲上,她没有她那样心狠手辣。作为头脑简单的肖雨奇来说,她一天想的就是和所有的人和平相处,广交朋友。可季月红想的却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把有用的人都拉拢和牵制在自己的身边,以便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和利用。这就是深藏在季月红心中的那种既能牵制人又能控制人的神秘能量。
有一天,季月红很认真地对肖雨奇说 :“最近,你我都要参加中级职称考试了,你是学专业的,不用担心,可我就不一样了,面临的困难比较多。所以,从今往后办公室的工作你要多担待些,好歹让我把这次试考了。”
肖雨奇点点头 :“你放心去复习吧,工作上只要我能拿下的我都做。”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季月红成了行政科的甩手掌柜,所有的工作一咕噜都 压在了肖雨奇的头上,被称之小妹妹的肖雨奇哪敢有怠慢之理。此后,在肖雨奇独当一面的那段日子里,她也多次尝试着像季月红那样去和人交往,可是怎么也学不来,而且觉得十分别扭。最后,她干脆不再勉强自己,这时她才知道,这世间有些东西是可以学得来的,可有些东西就是打死也学不来的。比如说学做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性,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做事风格,自己不愿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去强求呢?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和摸索,肖雨奇也终于总结出了自己的为人哲学。不要刻意地强求自己,学不来就不去学嘛!她季月红就是季月红,我肖雨奇就是肖雨奇,我干嘛要和她一样?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在生活中,人能活得真实,就是一种境界,看来她对季月红的那种做法,并不十分赞赏。
第五章 茶语相通 共话祁茗
季月红要抽身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这倒给肖雨奇独当一面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连日来,肖雨奇把办公室里的工作,根据轻、重、缓、急做了个系统安排,一天照着安排来做,也就不那么忙碌了。
职称考试是一件大事,季月红把它看得很重。每天上班来,她不是东跑西跑寻找资料,就是把自己关在档案室里,忙里偷闲看一会儿书。这几天,行里有不少的人都为她的考试操着心,包括副行长刘承德和陆楠在内。上班不多一会,肖雨奇就代替季月红接待了好几个给她送资料的人,她都替她代收了。 看到这么多人都心甘情愿地为季月红做着各种服务,肖雨奇心里想,她对季月红最大的帮助,就是多分担些工作,认真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让她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应对考试。
两个人的工作,要一个人来完成,肖雨奇确实比平时忙了很多。再说自己也要参加职称考试,心里也在着急,总是在想方设法赶快把手头的工作做完,才能给自己留一点点翻书的时间。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