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8393
阅读:979
发表:2023/3/11
115章 爱情,都市 小说
《奔腾的银河》第31-35章
1-5
…
26-30
31-35
36-40
…
81-8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三十一章 老行长力挺接班人
初冬,终于迎来了第一场初雪,寒风夹杂着雪花落在人的脸上凉飕飕的。由于温度刚刚到了零下,雪花落地就融化了。
这时上级行派人来分行考察领导班子,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更换行领导班子的工作,终于启动了。
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单位上的一切都变得更加神秘起来。换班子是行里每个人心里都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因为一个领导班子的变化对行里所有的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多或少都会带来某种利益上的变化。群众的关切度 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次考察过程中,老领导郑行长力挺陆楠上一把手。这是他多年来一手培养起来的一名干部。人年轻,头脑聪明,肯学习,对全行业务情况又熟悉,可以陆楠说是他理想中的接班人。再说根据他掌握,陆楠在全行职工群众中威信很 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是其他几个副职都不及他的一点,所以他非常看好陆楠,他认为他是这次接替一把手的唯一的合适人选。再说,现在配备领导班子,都要求年轻化、知识化,这一点陆楠样样都符合,推荐他是理所当然的。
行里的员工大部分对陆楠的评价确实都很不错,但也不乏有那些爱说是非、爱嫉妒人的人偶尔也说说他的坏话,但郑行长认为这不影响大局。只要组织上还能信任他这个老领导,那么他的推荐意见是有一定分量的,他希望这件事能成。
接下来,还有一个人成为了陆楠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刘承德副行长,他来到分行也有四年多的时间了,他做梦都想当一把手。这次机会来了,他当然不会放过。这几天他也在加劲做着各方面的工作,但最主要的是把希望放在了季月红的身上。请季月红吃饭、娱乐这都是小事了,最关键的是他把行里原来在党委会上研究过的一些重大问题都透露给了心存报复的季月红,使季月红借机发泄内心的不满有了更充分的依据。这叫大家看起来是最不能令人容忍的一件事情。可是为了得到权力,他还就是这样做了。
陆楠和刘承德,两个人相比较而言,大家还是觉得陆楠人头脑聪明,待人和善,心眼正,再加上郑行长的全力推荐,他当一把手也许是八九不离十的,所以大家都看好他的前途。可同时大家也都有一个担心,就是陆楠和季月红闹掰的事,着实令人都为他的前程捏一把汗。
季月红现在红得像火炉子上的烙铁,里外都发着烧,说不准她在这件事上面会起什么作用。这是大家对这件事的一 致看法,同时也是对陆楠提升表现出的一种担心。
对于刘承德,大家心里都清楚,他的作风一贯比较飘浮,爱耍花架子,有时候说话不着天地,压根就没有当领导的素质,当初也不知道是那个倒眼睛的上级把他提成了副行长,简直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任。今天如果是他上一把手,首先在群众心里就通不过,估计给他投赞成票的人不会太多。
再就季月红来说,她表面上和刘承德打得火热,其实她的心里也和大家的看法一样。心想把这样根基不稳的人捧到台子上,将来也是靠不住的家伙。所以,她表面上答应得很好,可心里压根就没有准备去给他用劲。
几天来,随着考察工作的进行,行内行外,充满了种种奇异的迹象,每一个人嘴边都有着不同的传言,心里都揣着各种不同的猜测。可传言归传言,猜测归猜测,在上级行没有正式宣布领导班子之前,分行将来谁主沉浮,一切都在谜团中。
考察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可行里仍然表现得很不平静。一天没有多少人去关心工作,而是都围绕下一届领导班子的配备众说纷纭。说来说去,谁也给不出一个准信,但都还要在那里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不是三个一伙,就是五个一撮,都在谈论着这次配备领导班子的事。
刘承德这几天,仍然死心不尽,一边做着季月红的工作,一边还在外围上加强了攻势。他外边的朋友还真不少,能利用的关系都利用上了,一天到晚电话打得不停,除了这件事,工作成了次要。
陆楠这几天表现得相对平静,基本上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但要说对眼前的这种形势没有一点感觉,那也不可能。你想,一个单位的政局变化,这么大的事情,那是和每一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况且,他搞了这么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没有一点敏感性,那也是不符合常规。在省上陆楠也有不少的朋友,况且在这种敏感的形势下,他们也一直在关心着他的事情,特别是在考察结束后,有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根据这次考察的情况在不停地给他反馈着各种信息,给他分析着这次考察的利与弊。但不管听到什么情况,他都显得很淡定,他想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要说关系,陆楠当了那么多年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他认识的朋友一点都不比刘承德少,但他没有他那么强烈的欲望。老行长推荐他,他从心底里对他表示感激,可他对这次调班子确实没有抱多大希望。最关键的因素不用说也明白,还是因为季月红这个无法超越的障碍。他知道季月红这个人,心胸狭窄,一旦有了报复的机会,她是绝对不会放过的。所以,他就做了最坏的打算。这样,心里失落是失落,但起码不是太难受。
自从省上考察班子的人走了以后,郑行长的办公室立马就比往常冷清了许多。请示工作除了当紧的,一般的都不来了。以往那些动不动就爱往行长跟前凑的人,更是看不到影子了。每天上班后的第一杯茶,往常都是有人抢着为他沏的, 可是今天上班一个多小时了,门前还不见一个人影。他拿起茶叶桶一边往水杯里放茶,一边心中暗忖着权势演变的世态炎凉,当他正要到饮水机上去接水的时候,陆楠推门进来,接过了他手中的茶杯。
郑行长回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心里有点暗暗的失落,脸上的表情阴沉了许多。陆楠沏好茶,放到了他的跟前,也是一句话不说,坐在了郑行长对面的椅子上。此时,他心里也是翻江倒海地难受,他以前不知道多少次,就这样和郑行长面对面坐着,和他商量研究过不计其数的关乎着全行的生存和发展大计,实施过多少从这里发出的指令。可是这一切的辉煌和激动随着班子的变迁,说逝去就逝去了,他心里不能不难受。
过了一阵,郑行长亲切地问:“最近看你的情绪好了很多,是不是和小肖的关系缓和了?”
陆楠点点头回答:“费了好大的劲。”
这时,郑行长呷了一口热茶说:“这就对了!人一辈子要分清楚,什么是值得你去珍惜的,什么是你该去放弃的。小肖这孩子确实不错,我一直都在观察她,她正直、善良,有时候还一股子倔强好胜的性格,工作上从来不服输,这就是她在职场上的生存资本。我看得出,她不会错的。你有没有看出,她在很多方面有点像李总?”
陆楠听了郑行长的话,在那里只是默默含笑,并不作答,其实他心里最清楚,他看中肖雨奇的就是这一点。
郑行长又说:“你和小肖好了,我也高兴。可季月红那里你怎么安抚?”
陆楠回答:“没法安抚,随她去吧。”
郑行长沉默了半天,然后深沉地说:“这么说,在当前形势下,这可是对你大大的不利啊。”
陆楠十分淡定地回答:“也没有什么,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看到陆楠平静的表情,郑行长的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他说:“说的也是。反正在这次考察中我该推荐的都推荐了,但这只是个推荐意见,将来情况如何,还很难说。所以,从现在起,你也确实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即是将来情况 不理想,我想也是暂时的。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后续事业的发展,终归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嘛!人不管到几时胸襟应该宽阔一点,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你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石头和河流的关系吗?”
陆楠点了点头说:“记得!”陆楠站起来又给郑行长的茶杯里续了点热水,微笑着问:“你退了以后打算做什么,没事的时候,我陪你好好杀几盘。”
郑行长微笑着拿起桌子边上的一个红帖子说:“你看,市上老年大学的聘书都来了,那边还等着我去上任哩。一个人退休了,就等于职业生涯结束了。但他的生命价值并没有结束,我到那边把老年大学办得好好的,让将来退下来的老同志都能有个好去处。”
陆楠说:“这样很好,用得着我的地方,说一声,我一定帮忙。”
初冬,终于迎来了第一场初雪,寒风夹杂着雪花落在人的脸上凉飕飕的。由于温度刚刚到了零下,雪花落地就融化了。
这时上级行派人来分行考察领导班子,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更换行领导班子的工作,终于启动了。
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单位上的一切都变得更加神秘起来。换班子是行里每个人心里都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因为一个领导班子的变化对行里所有的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多或少都会带来某种利益上的变化。群众的关切度 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次考察过程中,老领导郑行长力挺陆楠上一把手。这是他多年来一手培养起来的一名干部。人年轻,头脑聪明,肯学习,对全行业务情况又熟悉,可以陆楠说是他理想中的接班人。再说根据他掌握,陆楠在全行职工群众中威信很 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是其他几个副职都不及他的一点,所以他非常看好陆楠,他认为他是这次接替一把手的唯一的合适人选。再说,现在配备领导班子,都要求年轻化、知识化,这一点陆楠样样都符合,推荐他是理所当然的。
行里的员工大部分对陆楠的评价确实都很不错,但也不乏有那些爱说是非、爱嫉妒人的人偶尔也说说他的坏话,但郑行长认为这不影响大局。只要组织上还能信任他这个老领导,那么他的推荐意见是有一定分量的,他希望这件事能成。
接下来,还有一个人成为了陆楠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刘承德副行长,他来到分行也有四年多的时间了,他做梦都想当一把手。这次机会来了,他当然不会放过。这几天他也在加劲做着各方面的工作,但最主要的是把希望放在了季月红的身上。请季月红吃饭、娱乐这都是小事了,最关键的是他把行里原来在党委会上研究过的一些重大问题都透露给了心存报复的季月红,使季月红借机发泄内心的不满有了更充分的依据。这叫大家看起来是最不能令人容忍的一件事情。可是为了得到权力,他还就是这样做了。
陆楠和刘承德,两个人相比较而言,大家还是觉得陆楠人头脑聪明,待人和善,心眼正,再加上郑行长的全力推荐,他当一把手也许是八九不离十的,所以大家都看好他的前途。可同时大家也都有一个担心,就是陆楠和季月红闹掰的事,着实令人都为他的前程捏一把汗。
季月红现在红得像火炉子上的烙铁,里外都发着烧,说不准她在这件事上面会起什么作用。这是大家对这件事的一 致看法,同时也是对陆楠提升表现出的一种担心。
对于刘承德,大家心里都清楚,他的作风一贯比较飘浮,爱耍花架子,有时候说话不着天地,压根就没有当领导的素质,当初也不知道是那个倒眼睛的上级把他提成了副行长,简直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任。今天如果是他上一把手,首先在群众心里就通不过,估计给他投赞成票的人不会太多。
再就季月红来说,她表面上和刘承德打得火热,其实她的心里也和大家的看法一样。心想把这样根基不稳的人捧到台子上,将来也是靠不住的家伙。所以,她表面上答应得很好,可心里压根就没有准备去给他用劲。
几天来,随着考察工作的进行,行内行外,充满了种种奇异的迹象,每一个人嘴边都有着不同的传言,心里都揣着各种不同的猜测。可传言归传言,猜测归猜测,在上级行没有正式宣布领导班子之前,分行将来谁主沉浮,一切都在谜团中。
考察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可行里仍然表现得很不平静。一天没有多少人去关心工作,而是都围绕下一届领导班子的配备众说纷纭。说来说去,谁也给不出一个准信,但都还要在那里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不是三个一伙,就是五个一撮,都在谈论着这次配备领导班子的事。
刘承德这几天,仍然死心不尽,一边做着季月红的工作,一边还在外围上加强了攻势。他外边的朋友还真不少,能利用的关系都利用上了,一天到晚电话打得不停,除了这件事,工作成了次要。
陆楠这几天表现得相对平静,基本上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但要说对眼前的这种形势没有一点感觉,那也不可能。你想,一个单位的政局变化,这么大的事情,那是和每一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况且,他搞了这么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没有一点敏感性,那也是不符合常规。在省上陆楠也有不少的朋友,况且在这种敏感的形势下,他们也一直在关心着他的事情,特别是在考察结束后,有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根据这次考察的情况在不停地给他反馈着各种信息,给他分析着这次考察的利与弊。但不管听到什么情况,他都显得很淡定,他想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要说关系,陆楠当了那么多年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他认识的朋友一点都不比刘承德少,但他没有他那么强烈的欲望。老行长推荐他,他从心底里对他表示感激,可他对这次调班子确实没有抱多大希望。最关键的因素不用说也明白,还是因为季月红这个无法超越的障碍。他知道季月红这个人,心胸狭窄,一旦有了报复的机会,她是绝对不会放过的。所以,他就做了最坏的打算。这样,心里失落是失落,但起码不是太难受。
自从省上考察班子的人走了以后,郑行长的办公室立马就比往常冷清了许多。请示工作除了当紧的,一般的都不来了。以往那些动不动就爱往行长跟前凑的人,更是看不到影子了。每天上班后的第一杯茶,往常都是有人抢着为他沏的, 可是今天上班一个多小时了,门前还不见一个人影。他拿起茶叶桶一边往水杯里放茶,一边心中暗忖着权势演变的世态炎凉,当他正要到饮水机上去接水的时候,陆楠推门进来,接过了他手中的茶杯。
郑行长回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心里有点暗暗的失落,脸上的表情阴沉了许多。陆楠沏好茶,放到了他的跟前,也是一句话不说,坐在了郑行长对面的椅子上。此时,他心里也是翻江倒海地难受,他以前不知道多少次,就这样和郑行长面对面坐着,和他商量研究过不计其数的关乎着全行的生存和发展大计,实施过多少从这里发出的指令。可是这一切的辉煌和激动随着班子的变迁,说逝去就逝去了,他心里不能不难受。
过了一阵,郑行长亲切地问:“最近看你的情绪好了很多,是不是和小肖的关系缓和了?”
陆楠点点头回答:“费了好大的劲。”
这时,郑行长呷了一口热茶说:“这就对了!人一辈子要分清楚,什么是值得你去珍惜的,什么是你该去放弃的。小肖这孩子确实不错,我一直都在观察她,她正直、善良,有时候还一股子倔强好胜的性格,工作上从来不服输,这就是她在职场上的生存资本。我看得出,她不会错的。你有没有看出,她在很多方面有点像李总?”
陆楠听了郑行长的话,在那里只是默默含笑,并不作答,其实他心里最清楚,他看中肖雨奇的就是这一点。
郑行长又说:“你和小肖好了,我也高兴。可季月红那里你怎么安抚?”
陆楠回答:“没法安抚,随她去吧。”
郑行长沉默了半天,然后深沉地说:“这么说,在当前形势下,这可是对你大大的不利啊。”
陆楠十分淡定地回答:“也没有什么,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看到陆楠平静的表情,郑行长的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他说:“说的也是。反正在这次考察中我该推荐的都推荐了,但这只是个推荐意见,将来情况如何,还很难说。所以,从现在起,你也确实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即是将来情况 不理想,我想也是暂时的。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后续事业的发展,终归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嘛!人不管到几时胸襟应该宽阔一点,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你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石头和河流的关系吗?”
陆楠点了点头说:“记得!”陆楠站起来又给郑行长的茶杯里续了点热水,微笑着问:“你退了以后打算做什么,没事的时候,我陪你好好杀几盘。”
郑行长微笑着拿起桌子边上的一个红帖子说:“你看,市上老年大学的聘书都来了,那边还等着我去上任哩。一个人退休了,就等于职业生涯结束了。但他的生命价值并没有结束,我到那边把老年大学办得好好的,让将来退下来的老同志都能有个好去处。”
陆楠说:“这样很好,用得着我的地方,说一声,我一定帮忙。”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