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1704
成片时长:约106分钟
阅读:12743
发表:2015/3/14
儿童
电影剧本
冬雪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剧本正文:
片头A:小城街道,下午,外
这座小城不是特别繁华,但街道和建筑(甚至广告牌)可以看出时间是近一至二年。路上行人的衣着显示正值冬季。一辆经济适用型的轿车慢悠悠地穿梭在小城的各个街道。天空突然飘起了雪。
轿车最后在一所幼儿园门前停下。幼儿园的自动金属推拉门还紧闭着。幼儿园里的建筑错落有致,就像童话里的城堡,墙壁上画着五颜六色的卡通人物。
片头B:轿车内,下午,内
开车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文质彬彬。副驾驶上坐着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女子,长相和气质都很好。
男子(松开安全带):你看,我说来早了吧。门还没开呢。
女子(有点霸道地):今天可是妞妞第一天上幼儿园,必须得来早。等着!……还有多长时间?
男子(抬腕看了看手表):一个多小时呢。
女子:那可真有点儿太早了。你看着,我迷一会儿。
女子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
男子看女子睡着了,把目光投向窗外。
窗外的雪下大了。
男子的眼神迷离起来……
片头C:小城,上午,外
大雪覆盖着小城,白茫茫一片。
男子(OS):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冬天。那个冬天下了好多好多雪,雪好冷……
道路边上的树光秃秃的,树梢被雪包裹,像一束束白色的花。
远处的屋顶上也盖满了雪。
雪飘飘洒洒地还在下。
男子(OS):……雪就这么下着,一直下着,下了整整一个冬天。雪花落在树梢上,落在房檐上,落在大街上,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落在我的心里,冷冰冰的……
出片名:冬雪
1、小城大街,中午,外
雪停了。街上铺着厚厚一层雪。阳光照在雪地上,格外刺眼。
正是下班、放学时分。街上的人们都穿着冬天的衣服,有的步行,有的骑着自行车,鞋和车轮碾压着厚厚的雪,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偶尔驶过一辆吉普车,溅起雪花。
一辆行驶着的二八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几样菜。
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吃力地蹬着自行车。
自行车横梁上坐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小男孩穿一件深蓝色的小棉袄,围一条格子小围脖,戴一双旧棉手套,趴在车把上。小男孩叫张一苗,中年男子是他爸爸。
张爸爸:一苗啊,告诉爸爸,幼儿园今天学什么了?
张一苗:王老师教我们背诗。
张爸爸:哟!背诗啊……学会了没有啊?背给爸爸听听。
张一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谁言……爸爸,我忘了。
张爸爸:哈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吃力地蹬车)知道什么意思吗?
张一苗:不知道。
张爸爸:这啊说的是一个儿子要离开家了,他的妈妈给他做衣裳。妈妈怕儿子在外面呆久了,衣服穿破了没人给缝,所以呢,就尽量地把衣服缝结实……
一个戴墨镜,穿棕色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骑着摩托车从张一苗父子身后飞驰而来。摩托车油箱上骑着一个穿黑色羽绒服的小男孩。小男孩是张一苗同学,叫刘大勇,中年男子是他爸爸。
摩托车经过张一苗父子。
刘大勇(向张一苗招手,喊):张一苗张一苗……
张一苗:刘大勇——(扭动几下屁股,怪自行车太慢了)爸爸,你快点儿。
摩托车驶远了。
张爸爸额头上汗津津的。
张一苗扭头看了看爸爸,情绪不高地趴在车把上。
张爸爸加把劲蹬自行车,走远了。
2、张一苗家院子,中午,外
这是一户普通人家的院子,院子南面盖了三间小房子;北面正房只砌了根基。院墙参差不齐,大门也是临时性的。
大门打开,张爸爸抬着自行车跨过门槛。
张一苗(从自行车上跳下,往家里跑):妈妈,妈妈。我回来啦!
张爸爸把自行车支起来,取下把上挂着的东西,向屋子走去。
3、张一苗家外屋,中午,内
张爸爸站在饭桌旁看一张字条,呼吸渐渐急促,表情渐渐僵硬。
张一苗站在爸爸对面,眨着眼无知地仰头看。
张爸爸突然痉挛一下,手一抖,字条从指间慢慢滑落到地上。
张一苗捡起字条。
张爸爸的手重重地击在桌子上,两行泪从眼眶中流出。
泪滴在仰着的张一苗脸上。
张一苗利索地用袖子把泪擦掉。
张一苗低头看了看纸条,没看懂。
张一苗(一手拎着字条,一手摇着爸爸的腿):爸爸,怎么了?你怎么哭了?……妈妈呢?我怎么没看到妈妈?
张爸爸(慢慢蹲下来,摸着张一苗的脸):你妈妈走了,走了,不要我们了,不要我们了——
张一苗(要哭的样子):我要妈妈。
张爸爸(抚着张一苗的肩膀):一苗,……是爸爸不好,(抹泪)是爸爸不好啊。(哽咽)让你和妈妈过不上好日子……(泪又流下来)
张一苗(伸手给爸爸抹眼泪):爸爸不哭,爸爸不哭。妈妈走了还有一苗呢,一苗不走,一苗不会离开爸爸。
张爸爸盯着儿子看了片刻,紧紧抱住,嚎啕大哭。
张一苗害怕似的大睁着两眼,噙着眼泪。
4、幼儿园教室,上午,内
宋老师正在教小朋友们念儿歌。宋老师四十多岁,微胖,长相普通,穿一件灰色毛衣,面孔和神情都显出她是一位传统的妇女,工作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应付差事。
宋老师: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小朋友们(参差不齐地):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宋老师: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小朋友们(含糊不清地):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宋老师:老妖婆,真叫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张一苗:(对旁边的小女孩甲,小声地)宋老师就是老妖婆。
小女孩甲:老师,张一苗说宋老师是老妖婆。
宋老师(把教案重重地摔在桌子上):张一苗!
张一苗翻着白眼瞅天花板,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宋老师(生气地盯着张一苗,慢慢拿起教案):老妖婆,真叫坏,骗过唐僧和八戒。
小朋友们:老妖婆,真叫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张一苗(小声地):宋老师,(大声地)真叫坏,骗过唐僧和八戒。(端正姿势,一本正经)
宋老师别了一眼张一苗。
响起敲门声。
宋老师去开门。
门打开,身着鲜红色毛衣的王老师领着一个小女孩进。小女孩扎着两只羊角辫,身穿一件粉色羽绒服,她叫毛妮。王老师二十多岁,很漂亮,属于很有亲和力的那种人。
王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大家欢迎不欢迎啊?
小朋友们:欢迎——
王老师(对毛妮):告诉小朋友们,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女孩:毛妮——
宋老师:好了。(指张一苗前面的空位)你坐那个位置上去吧。
毛妮走过去在座位上坐下。
教室里变得乱哄哄的。
王老师笑着冲宋老师点点头,出去了。
宋老师关了门,返回来。
小朋友们赶快停止了吵闹,端正姿势。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宋老师:好,我们接着学习这首儿歌。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
小朋友们: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
宋老师: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小朋友们: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响起铃声。
宋老师:好,小朋友们,剩下的我们下节课再学,好不好?
小朋友们:好——
教室乱成一片。张一苗和几个小男孩已经跑出座位,扭作一团。
宋老师夹着书往外走,突然身后传来小女孩的哭声。
宋老师(急忙返回来):怎么了?(来到毛妮跟前)
毛妮的辫子和椅背被一根鞋带拴在一起。
宋老师(把拴在毛妮辫子上的一头解开,拍桌子):这是谁干的?
教室里吵闹着的小朋友们马上肃静下来。
宋老师:张一苗!
教室一边的张一苗不友好地看宋老师。
宋老师(指毛妮):是不是你干的?
张一苗(大声地):不是。
小女孩甲:老师,我看见张一苗把毛妮的辫子拴在了椅子上。
宋老师气愤地绕到张一苗跟前,把他往毛妮跟前拉。
张一苗一路挣扎,反抗着宋老师。
宋老师(拉着张一苗到了毛妮跟前,让他看鞋带):你看看!
张一苗(瞅了一眼鞋带,仰头盯着宋老师,大声地):不是我!
宋老师打量着张一苗。
张一苗破旧的棉鞋上少了一根鞋带,与椅背上的一模一样。
宋老师:张一苗,你的鞋带呢?
张一苗(不服气地):就不是我!
5、幼儿园办公室,上午,内
宋老师翘着二郎腿看报纸。
张一苗不服气地站在门口。
宋老师:你别以为不认账我就能让你回去。告诉你,不承认就一直站那儿。到中午,让你爸爸来看看他的好儿子。
张一苗(大声地):不是我!
宋老师(把报纸拍在桌子上,气极败坏地):还说不是你?(指着张一苗那只没系鞋带的脚)你告诉我,左脚的鞋带上哪儿去了?
张一苗不说话了,冲宋老师翻白眼。
宋老师(站起来,走到张一苗面前用手点了点):嘴呀,就像……比石头还硬。看你能硬到什么时候。(在张一苗头上戳了一指头,开门出去)
张一苗撇了一下头,不怀好意地瞅着宋老师离开。
画外传来宋老师和其他老师打招呼的声音。
张一苗在办公室里乱瞟,目光落在宋老师对面桌子上倒扣的一本书上。
张一苗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爬到椅子上跪着,拿起那本书,无聊地翻着。
一张照片从书里掉出来,掉到地上。
张一苗跳下椅子,捡起照片。
是王老师夏天时候的照片。照片上的王老师快乐地笑着。
张一苗看着照片出了神。
画外传来高跟鞋走路的声音。
张一苗慌忙把照片揣在棉袄里,把书放好,站在原地。
片头A:小城街道,下午,外
这座小城不是特别繁华,但街道和建筑(甚至广告牌)可以看出时间是近一至二年。路上行人的衣着显示正值冬季。一辆经济适用型的轿车慢悠悠地穿梭在小城的各个街道。天空突然飘起了雪。
轿车最后在一所幼儿园门前停下。幼儿园的自动金属推拉门还紧闭着。幼儿园里的建筑错落有致,就像童话里的城堡,墙壁上画着五颜六色的卡通人物。
片头B:轿车内,下午,内
开车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文质彬彬。副驾驶上坐着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女子,长相和气质都很好。
男子(松开安全带):你看,我说来早了吧。门还没开呢。
女子(有点霸道地):今天可是妞妞第一天上幼儿园,必须得来早。等着!……还有多长时间?
男子(抬腕看了看手表):一个多小时呢。
女子:那可真有点儿太早了。你看着,我迷一会儿。
女子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
男子看女子睡着了,把目光投向窗外。
窗外的雪下大了。
男子的眼神迷离起来……
片头C:小城,上午,外
大雪覆盖着小城,白茫茫一片。
男子(OS):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冬天。那个冬天下了好多好多雪,雪好冷……
道路边上的树光秃秃的,树梢被雪包裹,像一束束白色的花。
远处的屋顶上也盖满了雪。
雪飘飘洒洒地还在下。
男子(OS):……雪就这么下着,一直下着,下了整整一个冬天。雪花落在树梢上,落在房檐上,落在大街上,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落在我的心里,冷冰冰的……
出片名:冬雪
1、小城大街,中午,外
雪停了。街上铺着厚厚一层雪。阳光照在雪地上,格外刺眼。
正是下班、放学时分。街上的人们都穿着冬天的衣服,有的步行,有的骑着自行车,鞋和车轮碾压着厚厚的雪,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偶尔驶过一辆吉普车,溅起雪花。
一辆行驶着的二八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几样菜。
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吃力地蹬着自行车。
自行车横梁上坐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小男孩穿一件深蓝色的小棉袄,围一条格子小围脖,戴一双旧棉手套,趴在车把上。小男孩叫张一苗,中年男子是他爸爸。
张爸爸:一苗啊,告诉爸爸,幼儿园今天学什么了?
张一苗:王老师教我们背诗。
张爸爸:哟!背诗啊……学会了没有啊?背给爸爸听听。
张一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谁言……爸爸,我忘了。
张爸爸:哈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吃力地蹬车)知道什么意思吗?
张一苗:不知道。
张爸爸:这啊说的是一个儿子要离开家了,他的妈妈给他做衣裳。妈妈怕儿子在外面呆久了,衣服穿破了没人给缝,所以呢,就尽量地把衣服缝结实……
一个戴墨镜,穿棕色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骑着摩托车从张一苗父子身后飞驰而来。摩托车油箱上骑着一个穿黑色羽绒服的小男孩。小男孩是张一苗同学,叫刘大勇,中年男子是他爸爸。
摩托车经过张一苗父子。
刘大勇(向张一苗招手,喊):张一苗张一苗……
张一苗:刘大勇——(扭动几下屁股,怪自行车太慢了)爸爸,你快点儿。
摩托车驶远了。
张爸爸额头上汗津津的。
张一苗扭头看了看爸爸,情绪不高地趴在车把上。
张爸爸加把劲蹬自行车,走远了。
2、张一苗家院子,中午,外
这是一户普通人家的院子,院子南面盖了三间小房子;北面正房只砌了根基。院墙参差不齐,大门也是临时性的。
大门打开,张爸爸抬着自行车跨过门槛。
张一苗(从自行车上跳下,往家里跑):妈妈,妈妈。我回来啦!
张爸爸把自行车支起来,取下把上挂着的东西,向屋子走去。
3、张一苗家外屋,中午,内
张爸爸站在饭桌旁看一张字条,呼吸渐渐急促,表情渐渐僵硬。
张一苗站在爸爸对面,眨着眼无知地仰头看。
张爸爸突然痉挛一下,手一抖,字条从指间慢慢滑落到地上。
张一苗捡起字条。
张爸爸的手重重地击在桌子上,两行泪从眼眶中流出。
泪滴在仰着的张一苗脸上。
张一苗利索地用袖子把泪擦掉。
张一苗低头看了看纸条,没看懂。
张一苗(一手拎着字条,一手摇着爸爸的腿):爸爸,怎么了?你怎么哭了?……妈妈呢?我怎么没看到妈妈?
张爸爸(慢慢蹲下来,摸着张一苗的脸):你妈妈走了,走了,不要我们了,不要我们了——
张一苗(要哭的样子):我要妈妈。
张爸爸(抚着张一苗的肩膀):一苗,……是爸爸不好,(抹泪)是爸爸不好啊。(哽咽)让你和妈妈过不上好日子……(泪又流下来)
张一苗(伸手给爸爸抹眼泪):爸爸不哭,爸爸不哭。妈妈走了还有一苗呢,一苗不走,一苗不会离开爸爸。
张爸爸盯着儿子看了片刻,紧紧抱住,嚎啕大哭。
张一苗害怕似的大睁着两眼,噙着眼泪。
4、幼儿园教室,上午,内
宋老师正在教小朋友们念儿歌。宋老师四十多岁,微胖,长相普通,穿一件灰色毛衣,面孔和神情都显出她是一位传统的妇女,工作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应付差事。
宋老师: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小朋友们(参差不齐地):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宋老师: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小朋友们(含糊不清地):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宋老师:老妖婆,真叫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张一苗:(对旁边的小女孩甲,小声地)宋老师就是老妖婆。
小女孩甲:老师,张一苗说宋老师是老妖婆。
宋老师(把教案重重地摔在桌子上):张一苗!
张一苗翻着白眼瞅天花板,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宋老师(生气地盯着张一苗,慢慢拿起教案):老妖婆,真叫坏,骗过唐僧和八戒。
小朋友们:老妖婆,真叫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张一苗(小声地):宋老师,(大声地)真叫坏,骗过唐僧和八戒。(端正姿势,一本正经)
宋老师别了一眼张一苗。
响起敲门声。
宋老师去开门。
门打开,身着鲜红色毛衣的王老师领着一个小女孩进。小女孩扎着两只羊角辫,身穿一件粉色羽绒服,她叫毛妮。王老师二十多岁,很漂亮,属于很有亲和力的那种人。
王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大家欢迎不欢迎啊?
小朋友们:欢迎——
王老师(对毛妮):告诉小朋友们,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女孩:毛妮——
宋老师:好了。(指张一苗前面的空位)你坐那个位置上去吧。
毛妮走过去在座位上坐下。
教室里变得乱哄哄的。
王老师笑着冲宋老师点点头,出去了。
宋老师关了门,返回来。
小朋友们赶快停止了吵闹,端正姿势。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宋老师:好,我们接着学习这首儿歌。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
小朋友们: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
宋老师: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小朋友们: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响起铃声。
宋老师:好,小朋友们,剩下的我们下节课再学,好不好?
小朋友们:好——
教室乱成一片。张一苗和几个小男孩已经跑出座位,扭作一团。
宋老师夹着书往外走,突然身后传来小女孩的哭声。
宋老师(急忙返回来):怎么了?(来到毛妮跟前)
毛妮的辫子和椅背被一根鞋带拴在一起。
宋老师(把拴在毛妮辫子上的一头解开,拍桌子):这是谁干的?
教室里吵闹着的小朋友们马上肃静下来。
宋老师:张一苗!
教室一边的张一苗不友好地看宋老师。
宋老师(指毛妮):是不是你干的?
张一苗(大声地):不是。
小女孩甲:老师,我看见张一苗把毛妮的辫子拴在了椅子上。
宋老师气愤地绕到张一苗跟前,把他往毛妮跟前拉。
张一苗一路挣扎,反抗着宋老师。
宋老师(拉着张一苗到了毛妮跟前,让他看鞋带):你看看!
张一苗(瞅了一眼鞋带,仰头盯着宋老师,大声地):不是我!
宋老师打量着张一苗。
张一苗破旧的棉鞋上少了一根鞋带,与椅背上的一模一样。
宋老师:张一苗,你的鞋带呢?
张一苗(不服气地):就不是我!
5、幼儿园办公室,上午,内
宋老师翘着二郎腿看报纸。
张一苗不服气地站在门口。
宋老师:你别以为不认账我就能让你回去。告诉你,不承认就一直站那儿。到中午,让你爸爸来看看他的好儿子。
张一苗(大声地):不是我!
宋老师(把报纸拍在桌子上,气极败坏地):还说不是你?(指着张一苗那只没系鞋带的脚)你告诉我,左脚的鞋带上哪儿去了?
张一苗不说话了,冲宋老师翻白眼。
宋老师(站起来,走到张一苗面前用手点了点):嘴呀,就像……比石头还硬。看你能硬到什么时候。(在张一苗头上戳了一指头,开门出去)
张一苗撇了一下头,不怀好意地瞅着宋老师离开。
画外传来宋老师和其他老师打招呼的声音。
张一苗在办公室里乱瞟,目光落在宋老师对面桌子上倒扣的一本书上。
张一苗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爬到椅子上跪着,拿起那本书,无聊地翻着。
一张照片从书里掉出来,掉到地上。
张一苗跳下椅子,捡起照片。
是王老师夏天时候的照片。照片上的王老师快乐地笑着。
张一苗看着照片出了神。
画外传来高跟鞋走路的声音。
张一苗慌忙把照片揣在棉袄里,把书放好,站在原地。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