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1068
成片时长:每集约56分钟
阅读:8088
发表:2019/4/17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16-18集
1-3
…
13-15
16-18
19-21
…
34-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026】
“大人,这个我们自然知道。我们这财产是要不回来的了,可这鸟气我们不能不出。我派了两个下人一直跟着田延年的,今天他们就亲眼看到了田延年带兵器冲撞了皇上的车队,这可是要杀头的死罪啊!不过,那小子运气好,绑起来后又被人放了。带兵器冲撞了皇上的车队,那可是要按行刺罪论处的呀,我们兄弟二人前来,就是想请大人主持公道,将田延年绳之以法。” 焦老爷说道。
“这田延年可是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又是大司马霍将军的旧人,你们想要我扳倒他,怕是没那么容易的啊。” 严延年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个我们都知道。不过,我们有人证。我的那两个家奴可以出面作证的,而且当天的卫兵们也都是见证人。就算是大司马再厉害,这带着兵器冲撞皇上的车队,那可是行刺的大罪啊,他霍光也没有这个胆子保田延年的。所以,只要大人肯出马帮我们,这田延年必然会倒台。能够替皇上揪出一些不法之徒来,那也是严大人您的业绩啊。另外,我们也不会让严大人白帮忙的。严大人,这是我们兄弟一点小小的意思,还请笑纳。”贾老爷说完,便打开了自己拎来的箱子,里面二十金的黄金顿时便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严延年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好说,好说。不用这么客气的。弹劾一个违法乱纪的官员,本来就是我们御史的职责嘛!我等下就上书,把这事奏明皇上,安他一个‘持兵干属车’的罪名。”
“安个‘持兵干属车’之罪?好啊,只要坐实了,他就是死罪!那我们就等待大人的好消息了。”贾老爷笑着道。
“既然严大人答应了,那我们就不打扰大人上书了。我们这就告辞。” 焦老爷见此行的目的达到了,便起身告辞。
“好,那就不远送了。” 严延年也起身送客。待焦、贾二人走后,他就得意地将那一箱子黄金收了起来,开始连夜修书弹劾田延年。
初冬的早晨,天灰蒙蒙的,冷森森的煞气笼罩着整个寰宇。太阳还未出来,入冬的每一件什物都裸露着冰冷的气息。眼看着凄凉萧瑟的秋结束了自己顽强的使命,被冬的无法抗拒的霸气淹没在落叶飘飘的天空里而无可奈何的时候,才发现整个世界都已成了冷空气的领地。瑞雪过后,雪还没有来得及全部融化掉,一场冬雨,又从天空而洒,夹杂着似雪非雪的冰滴,打在脸上刀割似的疼。你看,那细雨绵绵,让人感到雨不仅有着柔情,还带有些羞涩。这就是大自然造物的神奇,雨和雪一同携手并肩地来人间遨游。
此时东方曦光已经透明,冬雨把长安城内的每一条街道都扫得纤尘不染。清亮的晨色中,未央宫前殿内一片庄重肃穆,一溜八口大铜缸火炉边各有一个宫女端着木炭盒子,小心地给铜缸下石龛灶中添着炭。龛灶下发出细脆的爆裂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火炉,宫殿内的温度明显的要比室外高出二十多度。
几十名侍卫服色鲜亮,钉子似地站在巍峨的未央宫门前纹丝不动。未央宫门前的大街给人一种空旷寂寥微带肃杀的气氛。
只有几个小吏正在匆匆搬运着一叠叠帛书、竹简之类的文书,给这紧张气氛带出几分活意。有些重要的文件都是用的帛书,一些一般的,也就用的竹简的了。文武大臣站立两旁,等着处理今天的朝政。
见到霍光进了未央宫的大门,一个小吏立刻迎上来,帮他脱了身上的蓑衣,禀道:“大司马,皇上方才有旨,您一进来就去前殿见皇上。这就请吧!蔡相、邴大人还有张将军他们都在等着您呢!”
“皇上也来了?” 霍光这才知道,众人比自己都来得早,略一沉吟,忽然有一种大事临头的感觉,一边移步一边问:“皇上什么时候来的?”
那小吏随着他脚步走着回道:“皇上进来半个时辰了。刚才弘恭进去,把一堆帛书、竹简挪过来……”一边走一边说着,不觉就来到了未央宫前殿。
霍光赶紧上前请安。“陛下,臣家中有点私事要处理,来晚了,还请陛下恕罪。”
“大司马免礼,快请起来吧。”刘病已亲自走下龙椅,扶起了霍光。“您来了就好。今天有几件大事,得先听听您的意见才行。”
“嗯。那就不耽搁时间了,有什么事就开始议吧。”霍光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刘病已对自己的尊重,大大咧咧地说道。
这时,弘恭便将那一堆奏章抱到了霍光面前。
按西汉的官制,丞相是全部外朝官的首长。凡国事,均先上丞相府,由丞相于府中召集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会议,议定之后再以丞相的名义上奏皇帝裁可;凡大的人事变动、政策调整,也都是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皇帝的诏命,都必须下达给丞相,由丞相负责实施。丞相对百官有选举、任官、黜陟、刑赏的权力。
但自汉武帝后,觉得丞相的权力太大,连皇帝都不能亲自裁决政务,所以便将奏章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
霍光打开了第一封奏章,是丞相长史报上来颍川郡太守的人事任命事宜,他原封不动地奏道:“陛下,颍川郡上一任的太守辞任了,急需要一位政绩优良、作风凌厉的官员前去接任。大家议一议,谁去合适?”
刘病已有些纳闷,以往的郡太守一级的官员,他霍光不早就私下里定了的吗?今天怎么有些反常,居然拿到朝会上来议,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管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事,先捶它一下再说。
“诸位爱卿,你们都议一议看,谁去担任这颍川郡太守合适?”
刘病已这一发话,朝中大臣议论纷纷,可就是没有人敢出来自告奋勇前往的,更没有人推荐的。
“怎么?大家都不说话了?这颍川郡太守一职还没有人当了吗?”刘病已感到有些奇怪。一任太守,好歹也是秩一至二千石的官吏啊。作为一任地方诸侯,平常都是挤破脑袋的,为何这颍川郡太守竟然无人问津的呢?难道都是惧怕霍光的权威?
“陛下,您有所不知啊。这颍川郡从孝武帝时期开始,就一直是朝廷的老大难。当地豪族大姓势力庞大;朝廷的税赋都无法上交,摊派的兵役也总不能及时完成,每一个上任的太守要不就是同流合污被问斩,要不就是干不下去被免职,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这三年之内已经是换了四任太守的了。臣翻了一下史书,从现在往上推五十年,还没有一任太守是在颍川郡内干满任期的。”光禄大夫邴吉站出来奏道。
“原来如此啊,朕明白了。”刘病已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霍光吃剩下不要的骨头,之所以吐出来,是想要让自己难看的。不行,这根骨头还得他来吃。“可是,这颍川郡也不能没有太守。大司马,这事还得你来办。你推荐一个吧。”
霍光本来是想再安排一个人去的,但是这个颍川郡的太守确实不是一件好差事,不好干。一旦弄不好,还要把自己的人折在里面。另外,自己的老婆霍显一直在自己耳朵边嘀咕着,怪自己上一回没把皇后的位子给女儿抢回来,反而让一个乡下的女人当了皇后。为了这件事,不知道她已经数落自己多少回了,本来他还没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的,但话一听多了,也未免心中有气,现加上册封张贺一事,难免也有些责怪刘病已的意思,你不是一直挺有主意的吗?我这一回也就让你做一回主,看你怎么解决这个烫手的山芋!
想到这儿,他也连连摇头,道:“上一任颍川郡的太守就是臣推荐的,可他不成器,才半年就干不下去了。还请陛下另觅良才吧。”
连堂堂的大司马霍光都选不出人来,还把皮球踢到了刘病已这里了。这可不是霍光平素的风格的啊,怎么说来,这颍川郡的太守也是二千石的大官了,还单独主政一方。以前,就是六百石的官员任命,都一直是霍光安排好了,才通知自己的。这一次,面对一个二千石的太守的任命,他却打退堂鼓了,从他那颇有点幸灾乐祸的口气里刘病已听得出来,这是霍光在想借这道难题考验自己识人、办事的才能。
“这田延年可是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又是大司马霍将军的旧人,你们想要我扳倒他,怕是没那么容易的啊。” 严延年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个我们都知道。不过,我们有人证。我的那两个家奴可以出面作证的,而且当天的卫兵们也都是见证人。就算是大司马再厉害,这带着兵器冲撞皇上的车队,那可是行刺的大罪啊,他霍光也没有这个胆子保田延年的。所以,只要大人肯出马帮我们,这田延年必然会倒台。能够替皇上揪出一些不法之徒来,那也是严大人您的业绩啊。另外,我们也不会让严大人白帮忙的。严大人,这是我们兄弟一点小小的意思,还请笑纳。”贾老爷说完,便打开了自己拎来的箱子,里面二十金的黄金顿时便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严延年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好说,好说。不用这么客气的。弹劾一个违法乱纪的官员,本来就是我们御史的职责嘛!我等下就上书,把这事奏明皇上,安他一个‘持兵干属车’的罪名。”
“安个‘持兵干属车’之罪?好啊,只要坐实了,他就是死罪!那我们就等待大人的好消息了。”贾老爷笑着道。
“既然严大人答应了,那我们就不打扰大人上书了。我们这就告辞。” 焦老爷见此行的目的达到了,便起身告辞。
“好,那就不远送了。” 严延年也起身送客。待焦、贾二人走后,他就得意地将那一箱子黄金收了起来,开始连夜修书弹劾田延年。
初冬的早晨,天灰蒙蒙的,冷森森的煞气笼罩着整个寰宇。太阳还未出来,入冬的每一件什物都裸露着冰冷的气息。眼看着凄凉萧瑟的秋结束了自己顽强的使命,被冬的无法抗拒的霸气淹没在落叶飘飘的天空里而无可奈何的时候,才发现整个世界都已成了冷空气的领地。瑞雪过后,雪还没有来得及全部融化掉,一场冬雨,又从天空而洒,夹杂着似雪非雪的冰滴,打在脸上刀割似的疼。你看,那细雨绵绵,让人感到雨不仅有着柔情,还带有些羞涩。这就是大自然造物的神奇,雨和雪一同携手并肩地来人间遨游。
此时东方曦光已经透明,冬雨把长安城内的每一条街道都扫得纤尘不染。清亮的晨色中,未央宫前殿内一片庄重肃穆,一溜八口大铜缸火炉边各有一个宫女端着木炭盒子,小心地给铜缸下石龛灶中添着炭。龛灶下发出细脆的爆裂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火炉,宫殿内的温度明显的要比室外高出二十多度。
几十名侍卫服色鲜亮,钉子似地站在巍峨的未央宫门前纹丝不动。未央宫门前的大街给人一种空旷寂寥微带肃杀的气氛。
只有几个小吏正在匆匆搬运着一叠叠帛书、竹简之类的文书,给这紧张气氛带出几分活意。有些重要的文件都是用的帛书,一些一般的,也就用的竹简的了。文武大臣站立两旁,等着处理今天的朝政。
见到霍光进了未央宫的大门,一个小吏立刻迎上来,帮他脱了身上的蓑衣,禀道:“大司马,皇上方才有旨,您一进来就去前殿见皇上。这就请吧!蔡相、邴大人还有张将军他们都在等着您呢!”
“皇上也来了?” 霍光这才知道,众人比自己都来得早,略一沉吟,忽然有一种大事临头的感觉,一边移步一边问:“皇上什么时候来的?”
那小吏随着他脚步走着回道:“皇上进来半个时辰了。刚才弘恭进去,把一堆帛书、竹简挪过来……”一边走一边说着,不觉就来到了未央宫前殿。
霍光赶紧上前请安。“陛下,臣家中有点私事要处理,来晚了,还请陛下恕罪。”
“大司马免礼,快请起来吧。”刘病已亲自走下龙椅,扶起了霍光。“您来了就好。今天有几件大事,得先听听您的意见才行。”
“嗯。那就不耽搁时间了,有什么事就开始议吧。”霍光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刘病已对自己的尊重,大大咧咧地说道。
这时,弘恭便将那一堆奏章抱到了霍光面前。
按西汉的官制,丞相是全部外朝官的首长。凡国事,均先上丞相府,由丞相于府中召集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会议,议定之后再以丞相的名义上奏皇帝裁可;凡大的人事变动、政策调整,也都是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皇帝的诏命,都必须下达给丞相,由丞相负责实施。丞相对百官有选举、任官、黜陟、刑赏的权力。
但自汉武帝后,觉得丞相的权力太大,连皇帝都不能亲自裁决政务,所以便将奏章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
霍光打开了第一封奏章,是丞相长史报上来颍川郡太守的人事任命事宜,他原封不动地奏道:“陛下,颍川郡上一任的太守辞任了,急需要一位政绩优良、作风凌厉的官员前去接任。大家议一议,谁去合适?”
刘病已有些纳闷,以往的郡太守一级的官员,他霍光不早就私下里定了的吗?今天怎么有些反常,居然拿到朝会上来议,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管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事,先捶它一下再说。
“诸位爱卿,你们都议一议看,谁去担任这颍川郡太守合适?”
刘病已这一发话,朝中大臣议论纷纷,可就是没有人敢出来自告奋勇前往的,更没有人推荐的。
“怎么?大家都不说话了?这颍川郡太守一职还没有人当了吗?”刘病已感到有些奇怪。一任太守,好歹也是秩一至二千石的官吏啊。作为一任地方诸侯,平常都是挤破脑袋的,为何这颍川郡太守竟然无人问津的呢?难道都是惧怕霍光的权威?
“陛下,您有所不知啊。这颍川郡从孝武帝时期开始,就一直是朝廷的老大难。当地豪族大姓势力庞大;朝廷的税赋都无法上交,摊派的兵役也总不能及时完成,每一个上任的太守要不就是同流合污被问斩,要不就是干不下去被免职,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这三年之内已经是换了四任太守的了。臣翻了一下史书,从现在往上推五十年,还没有一任太守是在颍川郡内干满任期的。”光禄大夫邴吉站出来奏道。
“原来如此啊,朕明白了。”刘病已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霍光吃剩下不要的骨头,之所以吐出来,是想要让自己难看的。不行,这根骨头还得他来吃。“可是,这颍川郡也不能没有太守。大司马,这事还得你来办。你推荐一个吧。”
霍光本来是想再安排一个人去的,但是这个颍川郡的太守确实不是一件好差事,不好干。一旦弄不好,还要把自己的人折在里面。另外,自己的老婆霍显一直在自己耳朵边嘀咕着,怪自己上一回没把皇后的位子给女儿抢回来,反而让一个乡下的女人当了皇后。为了这件事,不知道她已经数落自己多少回了,本来他还没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的,但话一听多了,也未免心中有气,现加上册封张贺一事,难免也有些责怪刘病已的意思,你不是一直挺有主意的吗?我这一回也就让你做一回主,看你怎么解决这个烫手的山芋!
想到这儿,他也连连摇头,道:“上一任颍川郡的太守就是臣推荐的,可他不成器,才半年就干不下去了。还请陛下另觅良才吧。”
连堂堂的大司马霍光都选不出人来,还把皮球踢到了刘病已这里了。这可不是霍光平素的风格的啊,怎么说来,这颍川郡的太守也是二千石的大官了,还单独主政一方。以前,就是六百石的官员任命,都一直是霍光安排好了,才通知自己的。这一次,面对一个二千石的太守的任命,他却打退堂鼓了,从他那颇有点幸灾乐祸的口气里刘病已听得出来,这是霍光在想借这道难题考验自己识人、办事的才能。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