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0184
成片时长:每集约55分钟
阅读:7831
发表:2019/4/21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31-33集
1-3
…
28-30
31-33
34-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035】
“这就是你们中午的主食?” 龚遂问道。
那妇人点了点头。龚遂想起了刚才他们一进屋子时,妇人惊恐地说要交的剿贼税,便好奇地问道:“你刚才说他们要收剿贼税,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妇人一听,便哭诉道:“大人,您们有所不知啊,我们县令说是要清剿盗贼,非逼着俺要收什么剿贼税。俺吃都吃不饱的,拿什么去交剿贼税啊?”
龚遂一听,顿时就脸色大变,铁青着脸喝问道:“张县令!”
张县令脸色发白,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卑,卑职在。”
“本官刚来的时候,就发布了两条布告。第一条,各县、侯国从即日起,凡是手握锄头镰刀在田头耕作的人都是良民,不论以前他们是否参加过打家劫舍的勾当,官府一律不再追究查问。只有那些经过劝导还拿着兵器死不悔改的才是盗贼,可立即拘捕。第二条,当今皇上圣明,施仁政,特地降旨减免了渤海郡五年的税赋,让村民们安心搞好生产。并命你等通知到每一个村,每一个人。你是怎么做的?为何还出现向村民收征剿贼税的情况?”
龚遂的盘问一句比一句严厉,张县令被问得冷汗直冒,“这个……这个卑职也是为了朝廷着想啊!龚大人!”
“来人啦!将张县令给我拿下!打入监牢!” 龚遂已经懒得再听他的分辩,不用说,这张县令就是一个贪官。老百姓们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而贪官污吏们却以各种借口敲诈勒索,官逼民反,才导致盗贼愈剿愈烈。
几名侍卫上前来,将张县令拖了下去。“龚大人,饶命啊,龚大人,饶命啊。” 张县令还想做一番挣扎,不停地呼喊着。
“龚炳,本官任你为东平舒县的新任县令。你到任后务必将皇上的旨意和朝廷的赦免令不折不扣地通知到每一个村,每一个人!”
“卑职遵命。”龚炳半跪着接受了任命。
那妇人一看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头,竟然将本县的县令就这么轻松地拿下了,那得是多大的官啊!顿时吓得脸色通白,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大人饶命啊,民女无知,冲撞了大人,还请大人开恩饶了俺的小命吧。”
龚遂上前去,拉起了她,道:“起来吧,这事不怪你。该向你道歉的是我,是我没有把他们管好,给你们添麻烦了!来人,快从车上取些吃的给她们母子仨人。”一个随从马上去车上拿东西去了。
龚遂这才问道:“我有些口渴了,可以给我一口水喝吗?”
“可以,可以的。”农妇很是激动,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这会儿听龚遂再次提起,有些不好意思,马上找来一个钵子,取了一碗清水递给龚遂。
龚遂接了过来,一饮而尽。然后叮嘱龚炳道:“马上春耕在即,象她这种家里没有劳力的人家,你得想办法帮人家一把。所有的官员在农忙时节,都要下地劳动,亲务农桑,不能在治所翘起二郎腿做闲官。”
“是,老爷教诲的是。卑职都记下了。” 龚炳一边听一边点头道。
这时,随从拿来了一袋子吃的,搁在了屋子里。
那妇人收下后,又是千恩万谢的。
龚遂告别了她们,出来后让士兵们一路走,一路敲打着铜锣,向沿途的村民们宣灌自己的政策,只要交出兵器的就可以用一件兵器换取一头牛犊或者羊羔与猪仔。很快,便围了一大堆乡亲上来看热闹,但都是将信将疑的,其中有一个胆子大一点的走出来询问:“你们说话算数吗?”
龚炳指着龚遂道:“这一位是皇上钦点的渤海郡太守龚大人。皇上都下了圣旨的,五年之内不收任何的税赋。上过山的乡亲们,只要他们交出了兵器,凡是手握锄头镰刀在田头耕作的人都是良民,不论以前他们是否参加过打家劫舍的勾当,官府一律不再追究查问。我们此次征剿的只是那些经过劝导还拿着兵器死不悔改的盗贼。你们看,我们带了这么多的牛犊、羊羔、猪仔过来,难道是过来唬人的吗?”
乡亲们一听,都笑了。那个人听了后,马上跑进自己的屋子里,取来了一把大刀,交给了士兵们。龚遂便指着那一大堆的牛犊、羊羔、猪仔让他随便挑选。
那人选了好久,终于挑中了一头自己满意的牛犊,并成功地牵走了它。其它的人一看,这新任的太守果然说话算话,家里有兵器的全跑进去拿来换了。
有些热心的乡亲们还帮着官兵进山宣传朝廷的政策,寻找自己的亲友。那些上山的盗贼,大都是因为两餐都不饱而铤而走险上的山,这会儿听说不用当盗贼也能在家吃饱了,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与官兵对抗啊?很快的,大批大批的盗贼都放下了武器,纷纷下山来拿起农具下田耕作了。加上龚遂严惩了一大批贪官污吏,选用贤良俊才担任地方官吏,饱受战争创伤的老百姓迅速得到了安抚,整个东平舒县的社会秩序也就日趋安定。
当初升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候,未央宫便笼罩在一片朝霞之中。金色的阳光与未央宫中的宫殿上的琉璃瓦互相辉映,仿佛梦中的仙境一般。魏相早早地来到了柏梁台。本以为自己会是第一个,没想到刘病已早已在那儿翻阅从各地报上来的奏折了。
“陛下,老臣来迟了。”魏相上前来给刘病已请安。
“不迟,不迟。鸡才刚叫第二遍呢!你快起来吧。朕昨夜想着渤海郡的事,睡不着,所以就上这儿来看一看。”刘病已笑了,吹熄了案几上的蜡烛,指着旁边的凳子让魏相坐下来。“你是老臣了,年纪也大了,应该要多注意保重自己身体。朕这里的事情,是办不完的,需要你指教的地方还多着哪。以后,你不要起得这么早,睡到天亮再来上朝也不迟。”
魏相连忙磕了个头说:“陛下体恤老臣,臣就更应该勤奋努力才是。再说,臣这习惯养成有好久的了,从任河南太守的时候也都是起得这样早,并不觉得有什么苦的。倒是陛下每天都这样辛苦,臣觉得似乎不大妥当。陛下的身体关乎着大汉江山社稷,请不要总是熬夜熬得太久了。”
刘病已连忙将魏相搀扶起来:“快起来吧,这儿又没有外人,丞相何必如此多礼?你说得也很对。可是,朕常常想,朕才刚刚亲政不久,以前有些事情朕想去做,但是不能做。现在终于能亲政了,哪敢不尽心啊。朕要争取时间,把过去损失的时间都补回来。新政才刚刚开始,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的,朕有的时候真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使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啊!幸好朕年轻,还能熬一熬,只是连累了你每天都忙成这样,倒让朕有些不忍。邴吉和张安世他们还能偷空休息一下,可是你不但要跟着朕草诏、拟文,还要替朕接见各郡来京城的太守,处理那么多政务,朕这里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你呀。你若是跟着朕把身体熬垮了,朕这罪过可就大了!所以你一定要多注意休息。”
刘病已说着,回头向外边叫一声,“弘恭,去,给魏丞相弄碗燕窝粥来。哦,这里有一个好消息,都是朕昨夜刚看到的。”
刘病已从书案上堆放的一叠文书里找出了龚遂写给自己的奏折,然后兴高采烈地给魏相看。“魏爱卿,你推荐的这个龚遂确实有些本事的。他才到渤海郡三个月,渤海郡中闹盗贼最厉害的东平舒县、文安县的盗贼就基本上平息下来了。盗贼们都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走下山来,拿起农具变成了良民了。其它的县、侯国听说采取了这一怀柔的措施后,也有好多的盗贼开始下山了。好啊,好啊。朕总算可以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魏相把龚遂写给皇帝的奏折略微看了一遍,点评道:“陛下,过去渤海郡中的盗贼,越剿越厉害,原因就出在没有用对方法。老臣曾去渤海郡中的几个县看过,那地方山高林密,一个个的村寨,就隐藏在重重大山里面。山道难行,有的地方连马都上不去。还有啊,当地百姓蛮荒不化,语言也不通。与朝廷作对这么多年了,都有不少的经验了。你派兵去清剿,他们就钻进了附近的深山老林;而朝廷官兵一走,他们就出来为非作歹,弄得盐商不敢上路,盐路都断了。盐路一断,他们又把目标瞄准了当地的富绅,于是稍微有点钱的,能跑的都跑了。他们就只好下来祸害老百姓,弄得愈演愈烈。过去我们都是用的武力征服的手段,应该是走进误区了,虽然陛下一心想治理好渤海郡,但每次派去的太守都是铩羽而归。如今这龚遂别开生面,采取怀柔羁贼之策,应该算是找着了头绪,把大部份盗贼请下山来了。这也是皇上的仁政起功效了。不过,盗贼虽说是下了山,但这仅仅是走完了第一步。如果他们下了山,解决不了吃的问题,还是有些人又会回到山上去的。所以,龚遂身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请朝廷要多体谅些。”
“对,你提醒得很对,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朕本来是打算将三年的征剿费用分三批三次拨付给渤海郡的,看来这个计划得改变一下。要龚遂根据渤海郡的实际需要报个计划上来,只要朝廷能满足的,就尽量满足。渤海郡的治理,是一场攻坚战,一场硬仗,我们不能功亏一篑。今年、明年是最关键的两年。只要盐路通畅了,下山的老百姓有活路,解决了吃住的问题,应该就不会再上山去了。朕已经下过诏令了,五年内不收取他们的苛捐杂税,应该是可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了。”
“陛下英明!老臣这就按陛下的意思去给龚遂拟一道诏书。”魏相开始磨墨,准备书写诏书。
刘病已又拿起了一篇奏折看了起来,这是扬州刺史黄霸上书禀报九江郡、会稽郡、豫章郡在朝廷宣布取消“纳赀”任吏后,还忽然接收了一大批通过“纳赀”上任的官员。他觉得非常奇怪,因为这有反常态,所以便禀报了上来。
刘病已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深深地知道,如今的朝廷中,吏治腐败,贪风日炽,又加上大臣们的拉帮结派,结党谋私,正一天天地把大汉的大好江山侵蚀得变了模样。这一切的根源,正是这“纳赀”任吏,这种歪风,如不狠狠刹住,他现在下大力气整饬吏治,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一个笑话。
他气得把折子摔到了魏相的跟前,“魏爱卿,朕那一次在朝会上不是说过取消‘纳赀’任吏了吗?怎么又出现了这种情况呢?而且还都是这么大批的,怎么就没人管呢?这件事你知道不?”
“这个嘛,老臣略知一二。在陛下决定取消‘纳赀’任吏的前一天,总领尚书霍山突击任命了一大批‘纳赀’任吏的官员。不仅扬州刺史部有,其它十二部也或多或少都有。因为都是六百石以下的官吏,所以就没有报给陛下审阅了。此事是在陛下颁布取消‘纳赀’任吏的诏书之前,也说不上是违规。老臣也就没有阻拦了。”
又是霍家的人在卖官鬻爵贪财,刘病已算是弄明白了,他本想发一顿火,把他们都叫过来责骂一顿,但想一想,魏相也说得对。人家这是钻了自己的空子,赶在了律令颁布前弄的,也谈不上违规,想着霍禹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子,皇后的哥哥,能包容就包容了,哪怕是一只狗,喂饱了也就不咬人了。
于是,也就把心中的怒火压了下来。“既然此事在全国十三个刺史部都有,为何只有扬州刺史黄霸禀报上来了?”
“这个扬州刺史黄霸善于分析问题,办事认真负责。他是觉得这里面有异常。突击‘纳赀’任吏,合法但不合理,这才上书提醒陛下其中有无疏漏之处。”魏相解释道。
“嗯。这个扬州刺史黄霸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是称职的,朝廷应该重用这样的人才。哦,对了,这一次对官员的考核准备得怎么样了?”刘病已问道。
“禀报陛下,自从上一次朝会把官员考核的细则发到各郡国之后,已经收到了所有郡国的反馈意见。老臣与邴大人、萧大人针对下面郡国提上来的反馈意见做了一些修改。等过两天就可以最终完本,到时臣再报给陛下看。”魏相明白,皇上最着急的就是要整饬吏治。
这取消“纳赀”任吏与对在任官吏的考核就是整饬吏治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他是经历了三朝的官员了,当然知道朝廷吏治的弊端。他知道刘病已是一代明君,如今开始亲政了,正是施展他的施政理念的大好时机。要想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他不下决心狠狠地整顿吏治,又怎么能让朝廷里这一帮官吏们振作起来呢?他作为宰相,他自然更应该为刘病已的这一番千秋大业出一把力。
“好。考核的力度要大一些。每年应淘汰不少于十分之一的人。不能让那些干不好的人占着位子,要腾出来,要让那些贤能的人才有机会进来。你看这么多的人,削尖了脑袋,花了那么多的钱要挤进这朝廷官吏的队伍中来,不就是为了图更大的利吗?我们就是要让这一部分试图在朝廷官吏中图利的、混日子过的人无利可图,没有办法混下去,这样,我们的吏治就算是成功了。同时,我们又要为能干事的官员提供一个平台,要为那些干好事的官员提供一个好的待遇,这就是我们整个吏治考核的最终目的。”刘病已用十分坚定的语气说道。
“陛下英明。但臣以为,刚开始时,用力不可太猛。自高祖开国以来,吏治松弛了这么多年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如今一下子就下去这么多的人,会不会在官员中引起恐慌?臣是担心‘矫枉过正’啊。”魏相一听刘病已定下了每年应淘汰不少于十分之一的官员的目标,不禁有点大吃一惊。
“你不要怕嘛。当今天下贪风日盛,朕就是要对这一个‘贪’字下狠手的。你所担心的‘矫枉过正’,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对于吏治中的‘贪腐’就应该下狠手,下重手。要矫枉就得过正,这样才有威慑力!朕要的就是这一种效果!”刘病已斩钉截铁地说道。
魏相连忙躬身回答:“是,陛下深谋远虑,臣不能及。”
长安城内最繁华的朱雀大街的霍家酒肆内,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达官贵人们喝着花酒,搂着歌妓,丑态百出。
“小乖乖,别走啊!让本官亲一个!” 胶东国丞相王成搂着一个歌妓亲了又亲,然后还要上下其手去摸那歌妓更敏感的地方。那歌妓淫笑着,躲开了,却并不远离,在不远处喊道:“官人,摸一摸,三百多。你拿钱过来呀!”逗得其它的人哈哈大笑。
今天,在这儿聚会的都是各郡国太守、丞相一级的人物了,都是往日里走了霍家的关系才上来的。如今,刘病已要对所有在任的官员进行考核,他们都坐不住了,秘密约好了上京城来商量对策的。一进了霍家酒肆这个酒池肉林,都顿时如鱼得水,很快就忘记了要考核的事情,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霍禹、霍山等人从后门走了进来。霍光去世后,这霍禹就成了霍系人新的主子。大家一看到主子进来,都停止了嬉闹。霍禹满面笑容地问道:“大家都还玩得开心吧?”
“嗯,开心,开心。”众人点了点头。
霍山一挥手,众歌妓们便识趣地走了出去。
霍禹在正首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道:“开心就好。男人们在世,也就两件事。上为嘴巴,下为鸡巴。就应该及时享乐。”
众人听了霍禹的粗话,都笑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谁知道霍禹话音一转,回到了今天要谈的主题上来了。“可是,有人试图让我们不开心,要剥夺我们正在享受的这一切乐趣,你们说,该怎么办?”
“我们决不能答应。我们要跟他们斗到底。”
“对,我们要跟他们斗到底。”
“可是,人家有皇上撑腰,怎么跟他们斗啊?”
这些郡守、丞相们议论纷纷起来。
“是啊,那个三级考核制度我们都看过了,三公九卿、各郡国太守、丞相都是皇上亲自考核,还定下了一个十成一的淘汰率,这不是要命的吗?”
“大将军,这事您可不能不管啊。我们要是被淘汰下去了,就没有钱来孝敬您老了。”王成干脆把难题推到了霍禹面前。想要继续收钱,就得帮我们摆脱困境。
“瞎说!我有收过你们的钱吗?这考核细则里可是有这么一条的,给上司贿赂与收受下属的贿赂那可是要被评为‘不称职’的等级的。”霍禹一听,脸色顿时就变了。
“对,下官该死。下官这是在乱嚼舌头,小的们从来就没有给大将军送过什么东西,请大将军看在我们多年的交情上面,给我们指一条明路吧。”王成给自己扇了一个嘴巴子,道。
“嗯。官字上面一顶帽子,下面二张口,口字上下一致,才能把官当好。现在皇上提出来要这么做,那我们就得替皇上分忧,急皇上之所急,想皇上之所想,成全皇上。”霍禹打着官腔道。
“怎么个成全法啊?你们看看,不知道是谁出的骚主意,考核大计上,都是数字化,分三格管理。才(才能)下面分长、平、短三等;守(指操守)下面也分廉、平、贪三类;政(指政务)下又分勤、平、怠三类;这三小类下面还有细分,依这么考核下去,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被淘汰的主。大将军您这不是在拿我们开玩笑吧?”一个太守拿出考核大计一条一条地对照说道。
众人立刻是一片愁眉苦脸的相。是啊,按照这上面所说的去自查,他们当中是没有一个人过得了这关的。
霍禹笑道:“律令是死的,人是活的啊。皇上想要的,就是一个一代明君的称号,我们想要的就是‘孔方兄’,这并不矛盾啊!你们就不会开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吗?皇上弄了这么多的条条框框,不就是要几个数字吗?你们看看,这政下面勤的考核标准是安置流民二万口,捉拿盗贼一百人。这几个数字就这么难写吗?”
“写是容易写,可是皇上还要派出官员复核的啊!”一个太守还是有些不解。
“皇上派出的官员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缺点,他不爱财,就会爱色,只要他有缺点,就能为我所用,就看你们如何去掌握分寸的了。当然,你们该做的样子还是要有的,得让人家交得了差嘛!你说你安置了二万的流民,结果人家来了,街道上满是流民,要个流民的安置点也找不着,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霍禹解释道。
“高!实在是高!大将军出马,果然不一般!卑职明白了。”王成拱手道。
“明白了就好,赶紧都回去准备去吧。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现在是自评,报上来一个月后就会有朝廷的人下来进行复核。” 霍禹叮嘱他们道。
“知道了。多谢大将军指点,我等告辞了。”众人一哄而散,各自回去准备去了。
“丞相大人,朝廷派出的复查的使者过两天就要到胶东了,可是街头还有那么多流民露宿街头,怎么办?”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跑来问王成。
“怎么办?这种小事你还用跑来问我?赶紧叫人用乱棒全部打出城去!”王成十分气恼地说道。
那小吏得令刚要出去,王成又把他叫了回来,“慢着,我问你,那个流民安置点搞好了没有?”
“回丞相的话,刚刚搞好了,按您的吩咐,弄了二百号流民进去。他们听说是大人建的,里面还有饭吃,都一个个对大人感恩戴德的呢!”小吏答道。
王成听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好。监狱里的一百盗贼找到人了吗?”
“丞相请放心好了,小的都找到扮演盗贼的流民了。听说里面有饭吃,好多人都主动报名的呢!我不敢多要,只招了一百号人。”
“我说你啊,怎么脑子是浆糊糊的啊,做假都不会做,哪能恰好是一百个的整数呢?你就这么一根筋啊?快给我再弄个一二十号人进去。剩下的那些流民,都得赶得远远的,越远越好。万一让皇上派来的使者知道了,小心我拿你脑袋是问。”王成训斥道。
“是,小的马上就去办。”那小吏领了王成之令,马上叫上一大批士兵们,对胶东城内的流民进行了驱赶。
“走,都给我滚出胶东去!”
“大人,你行行好吧。我们一家都是胶东人啊,要不是那一次天灾,把我们的房子震没了,田地也震没了,我们也不至于四处流浪啊!”有一家流民向小吏诉苦道。
“这么多人,怎么就你们家的房子、田地震没了呢?一定是你们上辈子做了亏心事,老天爷才这么惩罚你们的吧!快滚吧,再不滚我可要动鞭子的了!”小吏挥动了手中的鞭子,装势就要抽人家。那带头的流民迫于无奈,只好带着家人往城外走。一伙接一伙的流民全被赶出了胶东的地盘。
冬去春又来。御花园中的榆叶梅开得盛意恣肆,在明媚的春光下如云蒸霞蔚一般,红得似要燃烧起来。花瓣上尚有点点露水,晶莹剔透,映着黄玉般的蕊,殷红宝石样的花朵,相得益彰,更添清丽傲骨。这个时候,其它的梅花都凋谢完毕,只有榆叶梅还在与其它百花争奇斗艳,成为梅花的绝唱了。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评比、复核,历时好几个月的大汉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在任官员进行的考核也将在乾清殿落下帷幕。
刘病已首先让弘恭宣读了在这一次考核过程中因评为不称职而免职、降职的人员名单。
“河内郡太守高春根,玩忽职守,被评为不称职,免职。广陵国丞相王茂林,因德不配位,贪污腐化,被评为不称职,免职。琅邪郡太守刘斯……”
接着,又宣读了供职、勤职、称职人员的名单。朝中文武大臣们都一个个尖着耳朵听着皇上对自己的考核,生怕听错了、漏过了,然后自己在心里面暗暗开始了与周围同僚的对比。
宣读完后,刘病已这才开口说道:“这一次对六百石以上在任官员的考核,是我大汉自高祖开国以来的第一次,也搞得很成功。通过这一次的考核,奖优罚劣,可以很好地促进吏治工作的推进。我们已经公布了一批考核评为不称职的名单,对他们进行了免职、降职的处罚,朕还将对在这一次考核中排在前三位的官员进行奖励。他们是哪三位呢?朕就先从第三名开始说起吧。第三名是扬州刺史黄霸。黄霸这个人,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的,他先后任河南太守丞、廷尉正,又因‘非议招书,毁先帝’的罪行,而被捕入狱,判处死刑。都快六十花甲的人了,在狱中还虚心向太子太傅夏侯胜学习经术,这种学习的精神,让朕都很感动。出狱后,担任扬州刺史,办事认真负责。从不畏惧权贵,发现有异常情况,就敢于及时上书提醒朕有无疏漏之处。这样的人才,考核排进第三名,是名至实归啊,朕要重赏他。他的官秩提升到八百石,出任颍川太守。你们有异议吗?”
这黄霸是朝廷中有名的呆子,他本来就是廷尉正的了,只因不肯弹劾太子太傅夏侯胜,就跟着倒了霉,被打入了死牢。他本来办事就喜欢较真、爱讲实话,这一次被皇上评为榜单上的第三名,大家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来。于是,一个个点头称是,全场无异议通过。
刘病已这才接着宣布道:“这第二名嘛,就由魏丞相来宣布他的名字及事迹吧。”
魏相手持一卷考核的竹简,站了出来,朗声宣布道:“经陛下反复斟酌,评定颍川郡太守韩延寿为此次官员考核的第二名。韩延寿刚到任颍川郡太守时,当地的吏民互相攻击揭发,成为风俗,百姓之间、不同的家族之间多结成了仇怨,许多有仇怨的家族都不得通婚。韩延寿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用圣人君子所提倡的礼义谦让等道德教育他们,又担心老百姓不顺从,便分批召集郡中被乡里信任的长老数十人,设置酒席,亲自陪同,礼贤下士,向每个人询问当地的民俗以及百姓的疾苦,向他们陈述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想法和请教如何消除仇恨的办法。那些长老们都以为韩延寿这样做是对的,可以施行,便一起议定了嫁娶丧祭的礼仪,并依据古人提倡的风俗制订了一些民间的礼义规矩,让百姓们共同遵守,并每年表彰那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把他们选拔出来担任公职。从此,颍川郡的百姓开始化解仇怨,和睦相处。他在颍川郡大力兴办学校推行礼义,每年春秋两季,都要进行古代的‘乡射’之礼,用比赛射箭的办法选拔人才。届时,赛场上陈列钟鼓、管弦,举行隆重的仪式,人们上下赛场时,都相互作揖礼让。修城郭,收税赋,预先公布日期,按约定的办事,官吏百姓都敬畏却又十分的拥护他。又设乡正、里正、伍长,用孝悌之道教育百姓,不准窝藏奸人。有一次,掾史做错了事,他不是去责骂下属,反而痛切自责:‘难道我有什么事对不起他,否则他怎会如此做呢!’ 掾史听说后,都深自愧悔,因此而自刎,虽被人救活,但却从此哑了不能说话。韩延寿听说这件事,对着掾史哭了,派官吏和医生探视医治,并大大地减免他家的赋税徭役。在这一次的考核中,韩延寿在才能、操守、政务方面,都是名列前茅。他忠实地践行了皇上所提倡的‘仁政’,被评为此次官员考核的第二名。”
刘病已等魏相说完,便用目光扫视了一下整个大殿,“对于韩延寿这种把‘仁政’真正落实到老百姓心中的官员,老百姓是忘不了他的,朕也是重奖他的。下旨,韩延寿改任东郡太守,官秩由八百石升至一千石,同时赏金一百金。”
京兆尹赵广汉在下面越听越不是滋味,皇上这不是分明在打自己的脸吗?当初颍川郡贪官污吏横行,豪强霸道,好几任太守都解决不了问题,朝廷的税赋都收不上来,如果不是自己当初挺身而出,颍川郡能实现大治?当初自己实行的办法,怎么到了他韩延寿手里就全变味了?而且皇上还是那么的支持他。想到这儿,他噌的一下就跳了出来,“启奏陛下,臣不服。”
他这一下让刘病已也吃了一惊,“你不服?说说你的理由看。”
“陛下,当初颍川郡是个什么样子在座的各位大臣想必也是有所耳闻的,豪强横行,朝廷的税赋都收不上来。要不是臣下铁腕用非常之策,颍川郡能大治?怎么臣的办法到了他韩延寿的手里就全变成了非要除之而后快的毛病了?乱世不用重典,就用他那书呆子从书上学来的礼义能治理好?陛下这么拔高韩延寿,臣就是不服!” 赵广汉心里面憋着一百个不服。
刘病已看着赵广汉那一副气鼓鼓的样子,笑了。“赵爱卿,朕也没有说你以前做的不对啊,你以前的功绩,朕是不是也奖赏过你了?治理的方法,要因时因地制宜。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乱世用重典,就得用你的办法。可它不是乱世了,你说你的方法还管用吗?所以,韩延寿改变你的治理办法,他做得对,没有错啊!”
被刘病已这么一说,赵广汉顿时哑口无言,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臣明白了。”
刘病已这才道:“明白了就好。下面,朕来宣布这一次考核的第一名,他就是胶东国的丞相----王成。大家都知道,本始三年四月壬寅日,我朝四十九个郡、国同一天发生地震,有的地方发生山崩,毁坏城郭、房屋,死亡六千余人,北海、琅邪两郡的太祖、太宗庙也被震坏。百姓受伤、流离失所者数不胜数。如今三年过去了,可很多的地方,还依然有流民在露宿街头,朕每一次想到这些,都寝食难安。所以,朕这一次特地把各郡、国安置的流民数量列入到了官员的考核当中,并把它作为考核在任官员的一项重要的数据指标。从报上来的数据看,绝大多数的官员工作完成得很不错的,特别是胶东国的丞相王成,他仅凭借胶东国一国之力,就安置定居了流民八万余人,整个胶东国,找不到一个流民。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整个胶东国人口六十万,光是安置的流民就占了八之一成。这个数字,了不起啊!朕很高兴,要是全国各郡、国的太守、丞相都能象王成这样兢兢业业、把老百姓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困难,替朝廷担忧,又何愁我大汉不兴?”
刘病已在殿中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霍禹、霍山等人心知肚明,差一点没忍住笑出声来,肚子里在暗暗道:“这个王成,真他妈的也太能吹了吧!八万人,那可是好几个县的人口啊!小心牛皮吹破了下不来台。不过,由此看来,这个刘病已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明。”
刘病已一口气把王成的主要业绩都讲完了,朝中的大臣一个个都沉默不语。直到刘病已让弘恭宣读了自己的诏书:“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
朝中文武大臣这才差点惊掉了下巴。一个郡太守,居然能秩中二千石还被封爵关内侯!这又是大汉开国以来从末有过之先例!当年开国皇帝汉高祖规定,大臣非战功不得封侯,侯是二十级军功封爵制度中最高级别,第十九级就是关内侯,第二十级最高,叫列侯。后来,虽然一些丞相、外戚、立有大功的大臣都例行封侯,但是对一个郡太守封侯,那可是亘古未有之事!
立刻有谏大夫王吉上前奏道:“陛下,当年开国皇帝汉高祖规定,大臣非战功不得封侯。后来,虽然一些丞相、外戚、立有大功的大臣都例行封侯,但那都是有章可循。陛下今天却给一个郡太守封侯,臣觉得不妥,请陛下三思!”
“是啊,请陛下三思!”几位侍御史也站了出来声援王吉。
“各位爱卿不必担心。朕早就想过了,凡事都得有个先例。这一个先例就由朕来开好了!朕就是要打破以往有功不赏、有罪不罚的惯例,朕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只要你们认真干,把自己手中的工作都做好了,朕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安置八万余流民,这让多少个无家可归的家庭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啊,这样的功绩,朕怎么赏他都不过分!如果你们当中,也有谁能这样做到,朕一样的奖赏!”
众人一看刘病已心意已决,只得作罢。
“好,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退朝!”刘病已手一挥,便宣布退朝。
弘恭便上前问道:“陛下,要去哪儿?”
“上椒房殿吧。”
弘恭便扯着嗓子喊道:“圣上有旨,摆驾椒房殿!”
众文武大臣三三两两地退出了乾清殿,三五成群地议论着刚才朝会上的考核情况,有抱不平的,有怨言的,也有自鸣得意的,心情不一而足。
赵广汉的心情很不好,他本来以为凭借自己的业绩,怎么也能挤入前三名的,没想到却落了个空。这还不打紧,他曾经最引以为傲的功绩,竟然还被人说得是一无是处。
虽然刘病已向他解释过了,但他心中仍是憋着一鼓气,就是“不服”二字。他也是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怎么就没有自己的份呢?流民他也没少安置啊,长安城外的安置棚里都住满了的,也没有发生饿死一个流民的事件出现。只不过人数比不上他王成罢了。还有就是老是有流民一个不注意就让他们混进城里来,被一些王公大臣们看到了不少次,还反映到了皇上那儿去,或许就是因此在皇上的眼中印象不好。可是,他们这完全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整个京城这么宽,这流民又没有把字写在额头上的,管得过来吗?还有就是那些个考核的指标,每年要抓盗贼多少人,你这不是强人为难吗?我这偌大的京城都被我管得犯人不敢出来作案,我总不能去强抓好人充数吧?不知道这是哪个王八羔子出的骚主意!
他愤愤不平地一个人在长安城里瞎逛着,正想找个地方喝点闷酒,扭头一看,就在前面的不远处有一座酒楼,便拔腿走了过去。快到酒楼的门口时,被一家穿着破烂的人挡住了去路,“官爷,行行好,赏口饭吃吧。”
“去,滚一边去!都是因为你们,害得老子连个第三名都没评上。”赵广汉正窝着火呢!这些流民,就象那杀不尽的小强一样,明明自己都安置得差不多了,又不知道从哪儿又冒出来一批,出现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永远也没完没了的。
那一家子人也被赵广汉的这一声吼给吓住了,手足无措,看来京城也没有自己一家人容身的地方,两个小孩子更是吓哭了,中年男子无助地带着妻儿往外走。
赵广汉看到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自己,顿时反应过来,此事若被人传到皇上的耳朵里面,免不了又生是非。到时候又说他仗势欺负流民,那明年的考核更是有嘴也说不清的了,罢了,罢了。这酒还是别喝了,先把这一家子人安顿好了再说吧。摇了摇头,又追了上去,“你们别走啊!”
他这一喊不打紧,吓得那一家人跑得更加快了。赵广汉只得撒开两条腿,拼命地追了上去,在前面堵住了他们的路。
那一家人看到赵广汉追了上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吓得赶紧跪地磕头,“官爷,小的有眼无珠,冒犯了官爷。您就行行好,放过我们吧!”
那妇人点了点头。龚遂想起了刚才他们一进屋子时,妇人惊恐地说要交的剿贼税,便好奇地问道:“你刚才说他们要收剿贼税,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妇人一听,便哭诉道:“大人,您们有所不知啊,我们县令说是要清剿盗贼,非逼着俺要收什么剿贼税。俺吃都吃不饱的,拿什么去交剿贼税啊?”
龚遂一听,顿时就脸色大变,铁青着脸喝问道:“张县令!”
张县令脸色发白,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卑,卑职在。”
“本官刚来的时候,就发布了两条布告。第一条,各县、侯国从即日起,凡是手握锄头镰刀在田头耕作的人都是良民,不论以前他们是否参加过打家劫舍的勾当,官府一律不再追究查问。只有那些经过劝导还拿着兵器死不悔改的才是盗贼,可立即拘捕。第二条,当今皇上圣明,施仁政,特地降旨减免了渤海郡五年的税赋,让村民们安心搞好生产。并命你等通知到每一个村,每一个人。你是怎么做的?为何还出现向村民收征剿贼税的情况?”
龚遂的盘问一句比一句严厉,张县令被问得冷汗直冒,“这个……这个卑职也是为了朝廷着想啊!龚大人!”
“来人啦!将张县令给我拿下!打入监牢!” 龚遂已经懒得再听他的分辩,不用说,这张县令就是一个贪官。老百姓们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而贪官污吏们却以各种借口敲诈勒索,官逼民反,才导致盗贼愈剿愈烈。
几名侍卫上前来,将张县令拖了下去。“龚大人,饶命啊,龚大人,饶命啊。” 张县令还想做一番挣扎,不停地呼喊着。
“龚炳,本官任你为东平舒县的新任县令。你到任后务必将皇上的旨意和朝廷的赦免令不折不扣地通知到每一个村,每一个人!”
“卑职遵命。”龚炳半跪着接受了任命。
那妇人一看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头,竟然将本县的县令就这么轻松地拿下了,那得是多大的官啊!顿时吓得脸色通白,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大人饶命啊,民女无知,冲撞了大人,还请大人开恩饶了俺的小命吧。”
龚遂上前去,拉起了她,道:“起来吧,这事不怪你。该向你道歉的是我,是我没有把他们管好,给你们添麻烦了!来人,快从车上取些吃的给她们母子仨人。”一个随从马上去车上拿东西去了。
龚遂这才问道:“我有些口渴了,可以给我一口水喝吗?”
“可以,可以的。”农妇很是激动,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这会儿听龚遂再次提起,有些不好意思,马上找来一个钵子,取了一碗清水递给龚遂。
龚遂接了过来,一饮而尽。然后叮嘱龚炳道:“马上春耕在即,象她这种家里没有劳力的人家,你得想办法帮人家一把。所有的官员在农忙时节,都要下地劳动,亲务农桑,不能在治所翘起二郎腿做闲官。”
“是,老爷教诲的是。卑职都记下了。” 龚炳一边听一边点头道。
这时,随从拿来了一袋子吃的,搁在了屋子里。
那妇人收下后,又是千恩万谢的。
龚遂告别了她们,出来后让士兵们一路走,一路敲打着铜锣,向沿途的村民们宣灌自己的政策,只要交出兵器的就可以用一件兵器换取一头牛犊或者羊羔与猪仔。很快,便围了一大堆乡亲上来看热闹,但都是将信将疑的,其中有一个胆子大一点的走出来询问:“你们说话算数吗?”
龚炳指着龚遂道:“这一位是皇上钦点的渤海郡太守龚大人。皇上都下了圣旨的,五年之内不收任何的税赋。上过山的乡亲们,只要他们交出了兵器,凡是手握锄头镰刀在田头耕作的人都是良民,不论以前他们是否参加过打家劫舍的勾当,官府一律不再追究查问。我们此次征剿的只是那些经过劝导还拿着兵器死不悔改的盗贼。你们看,我们带了这么多的牛犊、羊羔、猪仔过来,难道是过来唬人的吗?”
乡亲们一听,都笑了。那个人听了后,马上跑进自己的屋子里,取来了一把大刀,交给了士兵们。龚遂便指着那一大堆的牛犊、羊羔、猪仔让他随便挑选。
那人选了好久,终于挑中了一头自己满意的牛犊,并成功地牵走了它。其它的人一看,这新任的太守果然说话算话,家里有兵器的全跑进去拿来换了。
有些热心的乡亲们还帮着官兵进山宣传朝廷的政策,寻找自己的亲友。那些上山的盗贼,大都是因为两餐都不饱而铤而走险上的山,这会儿听说不用当盗贼也能在家吃饱了,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与官兵对抗啊?很快的,大批大批的盗贼都放下了武器,纷纷下山来拿起农具下田耕作了。加上龚遂严惩了一大批贪官污吏,选用贤良俊才担任地方官吏,饱受战争创伤的老百姓迅速得到了安抚,整个东平舒县的社会秩序也就日趋安定。
当初升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候,未央宫便笼罩在一片朝霞之中。金色的阳光与未央宫中的宫殿上的琉璃瓦互相辉映,仿佛梦中的仙境一般。魏相早早地来到了柏梁台。本以为自己会是第一个,没想到刘病已早已在那儿翻阅从各地报上来的奏折了。
“陛下,老臣来迟了。”魏相上前来给刘病已请安。
“不迟,不迟。鸡才刚叫第二遍呢!你快起来吧。朕昨夜想着渤海郡的事,睡不着,所以就上这儿来看一看。”刘病已笑了,吹熄了案几上的蜡烛,指着旁边的凳子让魏相坐下来。“你是老臣了,年纪也大了,应该要多注意保重自己身体。朕这里的事情,是办不完的,需要你指教的地方还多着哪。以后,你不要起得这么早,睡到天亮再来上朝也不迟。”
魏相连忙磕了个头说:“陛下体恤老臣,臣就更应该勤奋努力才是。再说,臣这习惯养成有好久的了,从任河南太守的时候也都是起得这样早,并不觉得有什么苦的。倒是陛下每天都这样辛苦,臣觉得似乎不大妥当。陛下的身体关乎着大汉江山社稷,请不要总是熬夜熬得太久了。”
刘病已连忙将魏相搀扶起来:“快起来吧,这儿又没有外人,丞相何必如此多礼?你说得也很对。可是,朕常常想,朕才刚刚亲政不久,以前有些事情朕想去做,但是不能做。现在终于能亲政了,哪敢不尽心啊。朕要争取时间,把过去损失的时间都补回来。新政才刚刚开始,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的,朕有的时候真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使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啊!幸好朕年轻,还能熬一熬,只是连累了你每天都忙成这样,倒让朕有些不忍。邴吉和张安世他们还能偷空休息一下,可是你不但要跟着朕草诏、拟文,还要替朕接见各郡来京城的太守,处理那么多政务,朕这里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你呀。你若是跟着朕把身体熬垮了,朕这罪过可就大了!所以你一定要多注意休息。”
刘病已说着,回头向外边叫一声,“弘恭,去,给魏丞相弄碗燕窝粥来。哦,这里有一个好消息,都是朕昨夜刚看到的。”
刘病已从书案上堆放的一叠文书里找出了龚遂写给自己的奏折,然后兴高采烈地给魏相看。“魏爱卿,你推荐的这个龚遂确实有些本事的。他才到渤海郡三个月,渤海郡中闹盗贼最厉害的东平舒县、文安县的盗贼就基本上平息下来了。盗贼们都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走下山来,拿起农具变成了良民了。其它的县、侯国听说采取了这一怀柔的措施后,也有好多的盗贼开始下山了。好啊,好啊。朕总算可以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魏相把龚遂写给皇帝的奏折略微看了一遍,点评道:“陛下,过去渤海郡中的盗贼,越剿越厉害,原因就出在没有用对方法。老臣曾去渤海郡中的几个县看过,那地方山高林密,一个个的村寨,就隐藏在重重大山里面。山道难行,有的地方连马都上不去。还有啊,当地百姓蛮荒不化,语言也不通。与朝廷作对这么多年了,都有不少的经验了。你派兵去清剿,他们就钻进了附近的深山老林;而朝廷官兵一走,他们就出来为非作歹,弄得盐商不敢上路,盐路都断了。盐路一断,他们又把目标瞄准了当地的富绅,于是稍微有点钱的,能跑的都跑了。他们就只好下来祸害老百姓,弄得愈演愈烈。过去我们都是用的武力征服的手段,应该是走进误区了,虽然陛下一心想治理好渤海郡,但每次派去的太守都是铩羽而归。如今这龚遂别开生面,采取怀柔羁贼之策,应该算是找着了头绪,把大部份盗贼请下山来了。这也是皇上的仁政起功效了。不过,盗贼虽说是下了山,但这仅仅是走完了第一步。如果他们下了山,解决不了吃的问题,还是有些人又会回到山上去的。所以,龚遂身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请朝廷要多体谅些。”
“对,你提醒得很对,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朕本来是打算将三年的征剿费用分三批三次拨付给渤海郡的,看来这个计划得改变一下。要龚遂根据渤海郡的实际需要报个计划上来,只要朝廷能满足的,就尽量满足。渤海郡的治理,是一场攻坚战,一场硬仗,我们不能功亏一篑。今年、明年是最关键的两年。只要盐路通畅了,下山的老百姓有活路,解决了吃住的问题,应该就不会再上山去了。朕已经下过诏令了,五年内不收取他们的苛捐杂税,应该是可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了。”
“陛下英明!老臣这就按陛下的意思去给龚遂拟一道诏书。”魏相开始磨墨,准备书写诏书。
刘病已又拿起了一篇奏折看了起来,这是扬州刺史黄霸上书禀报九江郡、会稽郡、豫章郡在朝廷宣布取消“纳赀”任吏后,还忽然接收了一大批通过“纳赀”上任的官员。他觉得非常奇怪,因为这有反常态,所以便禀报了上来。
刘病已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深深地知道,如今的朝廷中,吏治腐败,贪风日炽,又加上大臣们的拉帮结派,结党谋私,正一天天地把大汉的大好江山侵蚀得变了模样。这一切的根源,正是这“纳赀”任吏,这种歪风,如不狠狠刹住,他现在下大力气整饬吏治,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一个笑话。
他气得把折子摔到了魏相的跟前,“魏爱卿,朕那一次在朝会上不是说过取消‘纳赀’任吏了吗?怎么又出现了这种情况呢?而且还都是这么大批的,怎么就没人管呢?这件事你知道不?”
“这个嘛,老臣略知一二。在陛下决定取消‘纳赀’任吏的前一天,总领尚书霍山突击任命了一大批‘纳赀’任吏的官员。不仅扬州刺史部有,其它十二部也或多或少都有。因为都是六百石以下的官吏,所以就没有报给陛下审阅了。此事是在陛下颁布取消‘纳赀’任吏的诏书之前,也说不上是违规。老臣也就没有阻拦了。”
又是霍家的人在卖官鬻爵贪财,刘病已算是弄明白了,他本想发一顿火,把他们都叫过来责骂一顿,但想一想,魏相也说得对。人家这是钻了自己的空子,赶在了律令颁布前弄的,也谈不上违规,想着霍禹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子,皇后的哥哥,能包容就包容了,哪怕是一只狗,喂饱了也就不咬人了。
于是,也就把心中的怒火压了下来。“既然此事在全国十三个刺史部都有,为何只有扬州刺史黄霸禀报上来了?”
“这个扬州刺史黄霸善于分析问题,办事认真负责。他是觉得这里面有异常。突击‘纳赀’任吏,合法但不合理,这才上书提醒陛下其中有无疏漏之处。”魏相解释道。
“嗯。这个扬州刺史黄霸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是称职的,朝廷应该重用这样的人才。哦,对了,这一次对官员的考核准备得怎么样了?”刘病已问道。
“禀报陛下,自从上一次朝会把官员考核的细则发到各郡国之后,已经收到了所有郡国的反馈意见。老臣与邴大人、萧大人针对下面郡国提上来的反馈意见做了一些修改。等过两天就可以最终完本,到时臣再报给陛下看。”魏相明白,皇上最着急的就是要整饬吏治。
这取消“纳赀”任吏与对在任官吏的考核就是整饬吏治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他是经历了三朝的官员了,当然知道朝廷吏治的弊端。他知道刘病已是一代明君,如今开始亲政了,正是施展他的施政理念的大好时机。要想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他不下决心狠狠地整顿吏治,又怎么能让朝廷里这一帮官吏们振作起来呢?他作为宰相,他自然更应该为刘病已的这一番千秋大业出一把力。
“好。考核的力度要大一些。每年应淘汰不少于十分之一的人。不能让那些干不好的人占着位子,要腾出来,要让那些贤能的人才有机会进来。你看这么多的人,削尖了脑袋,花了那么多的钱要挤进这朝廷官吏的队伍中来,不就是为了图更大的利吗?我们就是要让这一部分试图在朝廷官吏中图利的、混日子过的人无利可图,没有办法混下去,这样,我们的吏治就算是成功了。同时,我们又要为能干事的官员提供一个平台,要为那些干好事的官员提供一个好的待遇,这就是我们整个吏治考核的最终目的。”刘病已用十分坚定的语气说道。
“陛下英明。但臣以为,刚开始时,用力不可太猛。自高祖开国以来,吏治松弛了这么多年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如今一下子就下去这么多的人,会不会在官员中引起恐慌?臣是担心‘矫枉过正’啊。”魏相一听刘病已定下了每年应淘汰不少于十分之一的官员的目标,不禁有点大吃一惊。
“你不要怕嘛。当今天下贪风日盛,朕就是要对这一个‘贪’字下狠手的。你所担心的‘矫枉过正’,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对于吏治中的‘贪腐’就应该下狠手,下重手。要矫枉就得过正,这样才有威慑力!朕要的就是这一种效果!”刘病已斩钉截铁地说道。
魏相连忙躬身回答:“是,陛下深谋远虑,臣不能及。”
长安城内最繁华的朱雀大街的霍家酒肆内,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达官贵人们喝着花酒,搂着歌妓,丑态百出。
“小乖乖,别走啊!让本官亲一个!” 胶东国丞相王成搂着一个歌妓亲了又亲,然后还要上下其手去摸那歌妓更敏感的地方。那歌妓淫笑着,躲开了,却并不远离,在不远处喊道:“官人,摸一摸,三百多。你拿钱过来呀!”逗得其它的人哈哈大笑。
今天,在这儿聚会的都是各郡国太守、丞相一级的人物了,都是往日里走了霍家的关系才上来的。如今,刘病已要对所有在任的官员进行考核,他们都坐不住了,秘密约好了上京城来商量对策的。一进了霍家酒肆这个酒池肉林,都顿时如鱼得水,很快就忘记了要考核的事情,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霍禹、霍山等人从后门走了进来。霍光去世后,这霍禹就成了霍系人新的主子。大家一看到主子进来,都停止了嬉闹。霍禹满面笑容地问道:“大家都还玩得开心吧?”
“嗯,开心,开心。”众人点了点头。
霍山一挥手,众歌妓们便识趣地走了出去。
霍禹在正首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道:“开心就好。男人们在世,也就两件事。上为嘴巴,下为鸡巴。就应该及时享乐。”
众人听了霍禹的粗话,都笑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谁知道霍禹话音一转,回到了今天要谈的主题上来了。“可是,有人试图让我们不开心,要剥夺我们正在享受的这一切乐趣,你们说,该怎么办?”
“我们决不能答应。我们要跟他们斗到底。”
“对,我们要跟他们斗到底。”
“可是,人家有皇上撑腰,怎么跟他们斗啊?”
这些郡守、丞相们议论纷纷起来。
“是啊,那个三级考核制度我们都看过了,三公九卿、各郡国太守、丞相都是皇上亲自考核,还定下了一个十成一的淘汰率,这不是要命的吗?”
“大将军,这事您可不能不管啊。我们要是被淘汰下去了,就没有钱来孝敬您老了。”王成干脆把难题推到了霍禹面前。想要继续收钱,就得帮我们摆脱困境。
“瞎说!我有收过你们的钱吗?这考核细则里可是有这么一条的,给上司贿赂与收受下属的贿赂那可是要被评为‘不称职’的等级的。”霍禹一听,脸色顿时就变了。
“对,下官该死。下官这是在乱嚼舌头,小的们从来就没有给大将军送过什么东西,请大将军看在我们多年的交情上面,给我们指一条明路吧。”王成给自己扇了一个嘴巴子,道。
“嗯。官字上面一顶帽子,下面二张口,口字上下一致,才能把官当好。现在皇上提出来要这么做,那我们就得替皇上分忧,急皇上之所急,想皇上之所想,成全皇上。”霍禹打着官腔道。
“怎么个成全法啊?你们看看,不知道是谁出的骚主意,考核大计上,都是数字化,分三格管理。才(才能)下面分长、平、短三等;守(指操守)下面也分廉、平、贪三类;政(指政务)下又分勤、平、怠三类;这三小类下面还有细分,依这么考核下去,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被淘汰的主。大将军您这不是在拿我们开玩笑吧?”一个太守拿出考核大计一条一条地对照说道。
众人立刻是一片愁眉苦脸的相。是啊,按照这上面所说的去自查,他们当中是没有一个人过得了这关的。
霍禹笑道:“律令是死的,人是活的啊。皇上想要的,就是一个一代明君的称号,我们想要的就是‘孔方兄’,这并不矛盾啊!你们就不会开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吗?皇上弄了这么多的条条框框,不就是要几个数字吗?你们看看,这政下面勤的考核标准是安置流民二万口,捉拿盗贼一百人。这几个数字就这么难写吗?”
“写是容易写,可是皇上还要派出官员复核的啊!”一个太守还是有些不解。
“皇上派出的官员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缺点,他不爱财,就会爱色,只要他有缺点,就能为我所用,就看你们如何去掌握分寸的了。当然,你们该做的样子还是要有的,得让人家交得了差嘛!你说你安置了二万的流民,结果人家来了,街道上满是流民,要个流民的安置点也找不着,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霍禹解释道。
“高!实在是高!大将军出马,果然不一般!卑职明白了。”王成拱手道。
“明白了就好,赶紧都回去准备去吧。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现在是自评,报上来一个月后就会有朝廷的人下来进行复核。” 霍禹叮嘱他们道。
“知道了。多谢大将军指点,我等告辞了。”众人一哄而散,各自回去准备去了。
“丞相大人,朝廷派出的复查的使者过两天就要到胶东了,可是街头还有那么多流民露宿街头,怎么办?”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跑来问王成。
“怎么办?这种小事你还用跑来问我?赶紧叫人用乱棒全部打出城去!”王成十分气恼地说道。
那小吏得令刚要出去,王成又把他叫了回来,“慢着,我问你,那个流民安置点搞好了没有?”
“回丞相的话,刚刚搞好了,按您的吩咐,弄了二百号流民进去。他们听说是大人建的,里面还有饭吃,都一个个对大人感恩戴德的呢!”小吏答道。
王成听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好。监狱里的一百盗贼找到人了吗?”
“丞相请放心好了,小的都找到扮演盗贼的流民了。听说里面有饭吃,好多人都主动报名的呢!我不敢多要,只招了一百号人。”
“我说你啊,怎么脑子是浆糊糊的啊,做假都不会做,哪能恰好是一百个的整数呢?你就这么一根筋啊?快给我再弄个一二十号人进去。剩下的那些流民,都得赶得远远的,越远越好。万一让皇上派来的使者知道了,小心我拿你脑袋是问。”王成训斥道。
“是,小的马上就去办。”那小吏领了王成之令,马上叫上一大批士兵们,对胶东城内的流民进行了驱赶。
“走,都给我滚出胶东去!”
“大人,你行行好吧。我们一家都是胶东人啊,要不是那一次天灾,把我们的房子震没了,田地也震没了,我们也不至于四处流浪啊!”有一家流民向小吏诉苦道。
“这么多人,怎么就你们家的房子、田地震没了呢?一定是你们上辈子做了亏心事,老天爷才这么惩罚你们的吧!快滚吧,再不滚我可要动鞭子的了!”小吏挥动了手中的鞭子,装势就要抽人家。那带头的流民迫于无奈,只好带着家人往城外走。一伙接一伙的流民全被赶出了胶东的地盘。
冬去春又来。御花园中的榆叶梅开得盛意恣肆,在明媚的春光下如云蒸霞蔚一般,红得似要燃烧起来。花瓣上尚有点点露水,晶莹剔透,映着黄玉般的蕊,殷红宝石样的花朵,相得益彰,更添清丽傲骨。这个时候,其它的梅花都凋谢完毕,只有榆叶梅还在与其它百花争奇斗艳,成为梅花的绝唱了。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评比、复核,历时好几个月的大汉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在任官员进行的考核也将在乾清殿落下帷幕。
刘病已首先让弘恭宣读了在这一次考核过程中因评为不称职而免职、降职的人员名单。
“河内郡太守高春根,玩忽职守,被评为不称职,免职。广陵国丞相王茂林,因德不配位,贪污腐化,被评为不称职,免职。琅邪郡太守刘斯……”
接着,又宣读了供职、勤职、称职人员的名单。朝中文武大臣们都一个个尖着耳朵听着皇上对自己的考核,生怕听错了、漏过了,然后自己在心里面暗暗开始了与周围同僚的对比。
宣读完后,刘病已这才开口说道:“这一次对六百石以上在任官员的考核,是我大汉自高祖开国以来的第一次,也搞得很成功。通过这一次的考核,奖优罚劣,可以很好地促进吏治工作的推进。我们已经公布了一批考核评为不称职的名单,对他们进行了免职、降职的处罚,朕还将对在这一次考核中排在前三位的官员进行奖励。他们是哪三位呢?朕就先从第三名开始说起吧。第三名是扬州刺史黄霸。黄霸这个人,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的,他先后任河南太守丞、廷尉正,又因‘非议招书,毁先帝’的罪行,而被捕入狱,判处死刑。都快六十花甲的人了,在狱中还虚心向太子太傅夏侯胜学习经术,这种学习的精神,让朕都很感动。出狱后,担任扬州刺史,办事认真负责。从不畏惧权贵,发现有异常情况,就敢于及时上书提醒朕有无疏漏之处。这样的人才,考核排进第三名,是名至实归啊,朕要重赏他。他的官秩提升到八百石,出任颍川太守。你们有异议吗?”
这黄霸是朝廷中有名的呆子,他本来就是廷尉正的了,只因不肯弹劾太子太傅夏侯胜,就跟着倒了霉,被打入了死牢。他本来办事就喜欢较真、爱讲实话,这一次被皇上评为榜单上的第三名,大家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来。于是,一个个点头称是,全场无异议通过。
刘病已这才接着宣布道:“这第二名嘛,就由魏丞相来宣布他的名字及事迹吧。”
魏相手持一卷考核的竹简,站了出来,朗声宣布道:“经陛下反复斟酌,评定颍川郡太守韩延寿为此次官员考核的第二名。韩延寿刚到任颍川郡太守时,当地的吏民互相攻击揭发,成为风俗,百姓之间、不同的家族之间多结成了仇怨,许多有仇怨的家族都不得通婚。韩延寿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用圣人君子所提倡的礼义谦让等道德教育他们,又担心老百姓不顺从,便分批召集郡中被乡里信任的长老数十人,设置酒席,亲自陪同,礼贤下士,向每个人询问当地的民俗以及百姓的疾苦,向他们陈述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想法和请教如何消除仇恨的办法。那些长老们都以为韩延寿这样做是对的,可以施行,便一起议定了嫁娶丧祭的礼仪,并依据古人提倡的风俗制订了一些民间的礼义规矩,让百姓们共同遵守,并每年表彰那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把他们选拔出来担任公职。从此,颍川郡的百姓开始化解仇怨,和睦相处。他在颍川郡大力兴办学校推行礼义,每年春秋两季,都要进行古代的‘乡射’之礼,用比赛射箭的办法选拔人才。届时,赛场上陈列钟鼓、管弦,举行隆重的仪式,人们上下赛场时,都相互作揖礼让。修城郭,收税赋,预先公布日期,按约定的办事,官吏百姓都敬畏却又十分的拥护他。又设乡正、里正、伍长,用孝悌之道教育百姓,不准窝藏奸人。有一次,掾史做错了事,他不是去责骂下属,反而痛切自责:‘难道我有什么事对不起他,否则他怎会如此做呢!’ 掾史听说后,都深自愧悔,因此而自刎,虽被人救活,但却从此哑了不能说话。韩延寿听说这件事,对着掾史哭了,派官吏和医生探视医治,并大大地减免他家的赋税徭役。在这一次的考核中,韩延寿在才能、操守、政务方面,都是名列前茅。他忠实地践行了皇上所提倡的‘仁政’,被评为此次官员考核的第二名。”
刘病已等魏相说完,便用目光扫视了一下整个大殿,“对于韩延寿这种把‘仁政’真正落实到老百姓心中的官员,老百姓是忘不了他的,朕也是重奖他的。下旨,韩延寿改任东郡太守,官秩由八百石升至一千石,同时赏金一百金。”
京兆尹赵广汉在下面越听越不是滋味,皇上这不是分明在打自己的脸吗?当初颍川郡贪官污吏横行,豪强霸道,好几任太守都解决不了问题,朝廷的税赋都收不上来,如果不是自己当初挺身而出,颍川郡能实现大治?当初自己实行的办法,怎么到了他韩延寿手里就全变味了?而且皇上还是那么的支持他。想到这儿,他噌的一下就跳了出来,“启奏陛下,臣不服。”
他这一下让刘病已也吃了一惊,“你不服?说说你的理由看。”
“陛下,当初颍川郡是个什么样子在座的各位大臣想必也是有所耳闻的,豪强横行,朝廷的税赋都收不上来。要不是臣下铁腕用非常之策,颍川郡能大治?怎么臣的办法到了他韩延寿的手里就全变成了非要除之而后快的毛病了?乱世不用重典,就用他那书呆子从书上学来的礼义能治理好?陛下这么拔高韩延寿,臣就是不服!” 赵广汉心里面憋着一百个不服。
刘病已看着赵广汉那一副气鼓鼓的样子,笑了。“赵爱卿,朕也没有说你以前做的不对啊,你以前的功绩,朕是不是也奖赏过你了?治理的方法,要因时因地制宜。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乱世用重典,就得用你的办法。可它不是乱世了,你说你的方法还管用吗?所以,韩延寿改变你的治理办法,他做得对,没有错啊!”
被刘病已这么一说,赵广汉顿时哑口无言,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臣明白了。”
刘病已这才道:“明白了就好。下面,朕来宣布这一次考核的第一名,他就是胶东国的丞相----王成。大家都知道,本始三年四月壬寅日,我朝四十九个郡、国同一天发生地震,有的地方发生山崩,毁坏城郭、房屋,死亡六千余人,北海、琅邪两郡的太祖、太宗庙也被震坏。百姓受伤、流离失所者数不胜数。如今三年过去了,可很多的地方,还依然有流民在露宿街头,朕每一次想到这些,都寝食难安。所以,朕这一次特地把各郡、国安置的流民数量列入到了官员的考核当中,并把它作为考核在任官员的一项重要的数据指标。从报上来的数据看,绝大多数的官员工作完成得很不错的,特别是胶东国的丞相王成,他仅凭借胶东国一国之力,就安置定居了流民八万余人,整个胶东国,找不到一个流民。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整个胶东国人口六十万,光是安置的流民就占了八之一成。这个数字,了不起啊!朕很高兴,要是全国各郡、国的太守、丞相都能象王成这样兢兢业业、把老百姓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困难,替朝廷担忧,又何愁我大汉不兴?”
刘病已在殿中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霍禹、霍山等人心知肚明,差一点没忍住笑出声来,肚子里在暗暗道:“这个王成,真他妈的也太能吹了吧!八万人,那可是好几个县的人口啊!小心牛皮吹破了下不来台。不过,由此看来,这个刘病已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明。”
刘病已一口气把王成的主要业绩都讲完了,朝中的大臣一个个都沉默不语。直到刘病已让弘恭宣读了自己的诏书:“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
朝中文武大臣这才差点惊掉了下巴。一个郡太守,居然能秩中二千石还被封爵关内侯!这又是大汉开国以来从末有过之先例!当年开国皇帝汉高祖规定,大臣非战功不得封侯,侯是二十级军功封爵制度中最高级别,第十九级就是关内侯,第二十级最高,叫列侯。后来,虽然一些丞相、外戚、立有大功的大臣都例行封侯,但是对一个郡太守封侯,那可是亘古未有之事!
立刻有谏大夫王吉上前奏道:“陛下,当年开国皇帝汉高祖规定,大臣非战功不得封侯。后来,虽然一些丞相、外戚、立有大功的大臣都例行封侯,但那都是有章可循。陛下今天却给一个郡太守封侯,臣觉得不妥,请陛下三思!”
“是啊,请陛下三思!”几位侍御史也站了出来声援王吉。
“各位爱卿不必担心。朕早就想过了,凡事都得有个先例。这一个先例就由朕来开好了!朕就是要打破以往有功不赏、有罪不罚的惯例,朕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只要你们认真干,把自己手中的工作都做好了,朕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安置八万余流民,这让多少个无家可归的家庭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啊,这样的功绩,朕怎么赏他都不过分!如果你们当中,也有谁能这样做到,朕一样的奖赏!”
众人一看刘病已心意已决,只得作罢。
“好,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退朝!”刘病已手一挥,便宣布退朝。
弘恭便上前问道:“陛下,要去哪儿?”
“上椒房殿吧。”
弘恭便扯着嗓子喊道:“圣上有旨,摆驾椒房殿!”
众文武大臣三三两两地退出了乾清殿,三五成群地议论着刚才朝会上的考核情况,有抱不平的,有怨言的,也有自鸣得意的,心情不一而足。
赵广汉的心情很不好,他本来以为凭借自己的业绩,怎么也能挤入前三名的,没想到却落了个空。这还不打紧,他曾经最引以为傲的功绩,竟然还被人说得是一无是处。
虽然刘病已向他解释过了,但他心中仍是憋着一鼓气,就是“不服”二字。他也是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怎么就没有自己的份呢?流民他也没少安置啊,长安城外的安置棚里都住满了的,也没有发生饿死一个流民的事件出现。只不过人数比不上他王成罢了。还有就是老是有流民一个不注意就让他们混进城里来,被一些王公大臣们看到了不少次,还反映到了皇上那儿去,或许就是因此在皇上的眼中印象不好。可是,他们这完全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整个京城这么宽,这流民又没有把字写在额头上的,管得过来吗?还有就是那些个考核的指标,每年要抓盗贼多少人,你这不是强人为难吗?我这偌大的京城都被我管得犯人不敢出来作案,我总不能去强抓好人充数吧?不知道这是哪个王八羔子出的骚主意!
他愤愤不平地一个人在长安城里瞎逛着,正想找个地方喝点闷酒,扭头一看,就在前面的不远处有一座酒楼,便拔腿走了过去。快到酒楼的门口时,被一家穿着破烂的人挡住了去路,“官爷,行行好,赏口饭吃吧。”
“去,滚一边去!都是因为你们,害得老子连个第三名都没评上。”赵广汉正窝着火呢!这些流民,就象那杀不尽的小强一样,明明自己都安置得差不多了,又不知道从哪儿又冒出来一批,出现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永远也没完没了的。
那一家子人也被赵广汉的这一声吼给吓住了,手足无措,看来京城也没有自己一家人容身的地方,两个小孩子更是吓哭了,中年男子无助地带着妻儿往外走。
赵广汉看到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自己,顿时反应过来,此事若被人传到皇上的耳朵里面,免不了又生是非。到时候又说他仗势欺负流民,那明年的考核更是有嘴也说不清的了,罢了,罢了。这酒还是别喝了,先把这一家子人安顿好了再说吧。摇了摇头,又追了上去,“你们别走啊!”
他这一喊不打紧,吓得那一家人跑得更加快了。赵广汉只得撒开两条腿,拼命地追了上去,在前面堵住了他们的路。
那一家人看到赵广汉追了上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吓得赶紧跪地磕头,“官爷,小的有眼无珠,冒犯了官爷。您就行行好,放过我们吧!”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