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5956
阅读:5485
发表:2020/4/9
20章 主旋律,历史 小说
《赣寰匪事》第7章
1
…
6
7
8
9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活捉了大土匪肖家璧,替人民报了冤恨,完成了毛主席交代的任务,也报了杀母之仇,这让陈正人感到无比的高兴。接着,他又抽空到老家盆珠乡大屋村看了看,回到县政府又对李立、曾敬凡就肖家璧的关押、审判、防止越狱等事项作了进一番交代,便匆赴宁都指挥剿灭黄镇中的战斗。
此时“赣州战役”已经打响,在宁都金精山的黄镇中,自以为重兵在握,又有最为坚固工事,他得意忘形的说:“不怕共军有千军万马,我有这里的万水千山,怕共军个球。就是天上下来一条强龙,也压不过我这赣南的地头蛇。”真是疯狂到了极点。
四野笫15兵团副司令员兼48军军长贺晋年率军边剿匪,边向赣州实施三面包围。具体部署是,以142师为右路纵队,从上高经新余、吉安、遂川,沿赣江西岸前进,先占领南康,以截断赣州之敌退路;由141师为左路前梯队,由南昌乘火车至樟树,后从新干、吉水,沿赣江东岸前进,首先夺取兴国,而后以一个团攻取于都,师主力则轻装疾进,直扑赣州,寻方天的第13兵团主力作战;143师为左路后梯队,由高安沿144师路线跟进至以南攻取赣州。
为指挥方便,贺晋年率48军指挥所随主力144师跟进,陈正人则率警卫连、随刚从48军归建省军区建置的161师行动,并与贺晋年等领导汇合组建联合指挥部。部队顺利到达平江,发现敌人把沿江的船只全部破坏,部队无法渡江。贺晋年看到沿江满山的毛竹,结合在黄河两岸作战时的经验,命令部队以团为单位用毛竹、木板扎成筏子,把部队一趟又一趟送过平江。
方天得到南康有解放军在活动的情报,他知道这是想堵口子打伏击,而南康是往广州的唯一通道,如果一但被切断,等于是形成了对赣州钳制包围之势。到那时他的13兵团也就完了,虽说是杂牌军,这也是他的最后本钱。因此,他当即立断,将从南昌运来的10多箱金银财宝与王舁一分为二,命驻防赣州周边的第23军、第70军共2万多人,连夜向大余方向撤退。留下一些保安团做做样子,象征性的交一下火,好向撤往广州的国民政府和李代总统交差。
赣州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书记长王舁等省政府官员,也早有撤往会昌县的应对准备,得到方天的命令,各党、政、警部门如遇狮子猛兽一般,车辆滚滚向东面的会昌县奔去。而逃往广州的两个军也如同决堤洪水向南溃去,给143师刚到南康的一个团措手不及,再属杂牌无战斗力,还不到3000人的部队怎能打过2万多人。结果,方天率笫13兵团虽受创伤,但还是让其逃跑到了广州,让此时的赣州实际成为一座空城。
144师、143师经过小股的战斗,以极小的代价进入赣州,随即向韶关、三南和广昌方向追击。陈正人、贺晋年率指挥部、和在南昌组建的中共赣州地委、专署进入赣州受到热烈欢迎,人民喜气洋洋欢声雷动庆祝解放。陈正人在一片热烈声中宣告赣州军管会成立,贺晋年为主任,陈仁麒为政委、地委书记黄凯、专员罗孟文为副主任。并成立各专门接管小组,开始对警察、财税、工厂、商店、学校等全面的接管。
为解放赣南全境,48军决定分三路追击,消灭逃跑的所有残敌。一路渡贡水沿赣州至信丰的公路向南猛追;一路向东经过于都直取会昌、瑞金;另一路继续向与广东交界的大余进攻。次日,活跃在大余一带的赣南支队与解放军142师426团在大余新城胜利会师,当日解放大余县城。
同日,陈庚的 4兵团第14军40师3团解放上犹、崇义县城。随后,贺晋年指挥48军马不停蹄,一路追歼逃敌,解放信丰、安远,龙南,全南,定南。
王舁率省党部和省政府官员急匆匆逃至会昌县城,眼见东有福建武夷山为界,南靠广东有南岭余脉,虽为赣、闽、粤“三省通衢”之地,但地处偏壁且交通不便之地,此时又与省主席方天联糸不上,便下令货不御车,枪不离人,保安团四面几里外设哨,先安顿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谁知才停留了3天,这些党政官员的屁股刚刚坐热,就有哨兵报告解放军的大批人马向会昌方向开过来了。王舁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商议,决定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率省党部和省政府向南撤至广东,再顺公路退向梅州方向,看能否与方天和第13兵团会合,一起从海路撤退台湾。
决定之后,王舁命官员立即撤退,决不能让共军俘虏。次日,会昌解放,瑞金解放,广昌和寻乌解放,最后石城、南全解放。至止,“赣南战役”结束,全歼国民党军、警、保安团等1.7万余人,解放县城22座,第48军以5.5万对方天的3万杂牌军警,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横扫赣南之敌,使江西全境获得了解放。
第五章:活捉悍匪
赣州一解放,贺晋年接到命令就地休整,作好进军广东的准备。陈正人又火速随追剿部队赶至宁都,他要亲自指挥消灭翠微峰上的黄镇中这股顽匪,为赣南人民除害。
翠微峰古称金精山,因有仙姑张丽英在此修炼而得名。其金精洞被北宗张君房所著《云笈七签》称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三十五福地。再加山上自古一条山道,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你万人别上之险境。四面东临南丰,广昌、石城三县,西邻永丰、兴国,北望义安、宜黄,南与于都、瑞金毗连。内有金线吊葫芦、水城、锦绣湖、鳅篓洞、金字塔、神龟探水、龟岭脑、太平洞、碧虚宫、青莲寺等仙险境地。
黄镇中以为他占据了这些险峰,山上又有发电厂、武器修械厂、还有可坚持3年的粮食、钱财可高枕无忧。但他那里知道,当年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拿他没办法,如今碰上了“江西王”,命理注定要“栽”他之手。
陈正人一到宁都,就立即召集会议听取汇报,看地形图,亲自审定作战方案。指挥以144师432团、428团为主阵,配以师属炮兵营,首先展开对翠微峰黄镇中的老巢进行封锁包围。然后采取“先外后内,逐个击破”战术,夜袭莲塘凹、赤脚寨,占领大小太阳山,强占朝阳山,将翠微峰逐步缩小包围圈,使其守匪士气低落。
随着外围据点的逐一清除,余匪被压缩在翠微峰等几个孤立山峰上,此时在翠微峰金精洞的黄镇中惶惶不可终日,内心极为紧张。到此时,他才知道投降被抓是死,死硬顽抗也是死,只有横下一条心打下去,可然这还有一线逃生的希望。但看到士兵厌战怕死,军官中主降者甚多,连他的小老婆和副官也来劝他投降,他知道彻底完了。俗话说,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到这时只有横下一条心,拼个鱼死网破才有生的希望。为此,黄镇中表面装着镇定的样子,下令把几个劝降者抓起来,不忍心的杀掉以振军威。
可是,陈正人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在指挥部发出了黎明时向翠微峰发起总攻的指示。笫48军副军长兼144师师长周仁杰,命令432团、428团一个营,在师山炮营、战防炮营的支援下向翠微峰突击。第428团1连首先攻上翠微峰,第423团消灭母狮峰、三献峰的土匪后,迅速增援第428团,将匪首黄镇中死死困在金精洞内。
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战,至下午3时,黄镇中见防线一个个被突破,士兵象乌兽一样乱散,也带着儿子、小老婆,副官往洞内的金线吊葫芦处逃,被两面夹击的解放军围住被迫投降。此战共歼匪1960余人,缴枪1700多支,缴获洞内的粮食100多万公斤、黄豆8.5万公斤、食油1.5万公斤、食盐2万公斤、黄金300余公斤、白银1500余公斤、银元1000余枚。
打扫完战场后,陈正人指示:“要详细的清理,决不给残匪任何喘息机会!对匪首黄镇中的关押、审问、判决要细之又细,严之又严。要通过审判匪首,让人民看到新生政权的希望。”
从赣北到赣中又到赣南,连续的指挥战斗,使陈正人十分的疲劳。尽管如此,他对江西全境的解放心中充满着兴奋,回到南昌刚走进办公室,秘书就送来一份机密通报。他一看,是各地军分区、地委传来剿匪的好消息,其中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兼156师师长邓克明,指挥468团、471团、466团和靖安警卫连、奉新警卫连以及靖安县公安局和县工委干部,全歼逃匿在九岭山脉的余希林、刘虎城、谢明光等9股土匪500余人。除谢明光率残匪40余人窜进铜鼓逃往湖南,刘虎城率残部50余人逃回武宁朱家山,匪首梁秀山、邓养吾、胡壁如侥幸脱逃外,其余全部被歼。俘匪近300名,缴获机枪3挺,步枪、手枪共191支,子弹4000余发,手榴弹105枚。
与此同时,对活动于鄱阳湖区的李逢春股匪进行围剿,俘匪第七大队长吴义德,匪首李逢春率残匪逃脱。
贵溪军分区对活动在炎坑、左江朱家一带向理安为首的股匪进行围剿。消灭“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直属游击第六支队”股匪下辖的3个大队190余人,向理安带部分残匪逃至江西与福建交界的武夷山区。
144师469团直炮连和二营进剿在永新与莲花一带山区的“赣西绥靖司令部”匪首贺维珍部300余人。战斗只用了3个小时就结束,俘匪220名,缴获轻机枪1挺,卡宾枪7支,长短枪190支,手榴弹62枚,子弹7000余发以及电台、收音机、总机、单机等军用物资。匪首贺维珍化装成永新山区农民,率残部沿着罗霄山脉向湖南的高陇方向逃窜。
之后,469团又对盘踞在井冈山的宁冈县长陈振华为首的股匪400余人进行围歼,使当年红军据守的天险要地,匪事绝灭。
宜春军分区司令员王萱春率471团,首先对盘踞武功山支脉明月山高家岭一带的“国防部青年救国军赣西北义勇总队”进行围剿,击溃罗光华匪部300多人。之后,立即调转部队奇袭修水、铜鼓“湘鄂赣反共救国军”,击溃以吴部俊为首的“湘鄂赣反共自卫军”第一总队,以荣汕化为首的“修铜保安司令部”,以王建为首的“修铜指挥部”等多股土匪。
………
第六节:捷报频传
看着剿匪通报,陈正人满脸微笑,没想到仅10来天的时间,剿匪斗争就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特别是对宜春军分区司令员王萱春,其实他早就认识,1930年到安福任中心县委书记时,才16岁的王萱春被区赤卫队抽调参加红色警卫连。因红色警卫连在金田刚成立,他年令最小,个头又不高,陈正人对他影响最为深刻。
此时“赣州战役”已经打响,在宁都金精山的黄镇中,自以为重兵在握,又有最为坚固工事,他得意忘形的说:“不怕共军有千军万马,我有这里的万水千山,怕共军个球。就是天上下来一条强龙,也压不过我这赣南的地头蛇。”真是疯狂到了极点。
四野笫15兵团副司令员兼48军军长贺晋年率军边剿匪,边向赣州实施三面包围。具体部署是,以142师为右路纵队,从上高经新余、吉安、遂川,沿赣江西岸前进,先占领南康,以截断赣州之敌退路;由141师为左路前梯队,由南昌乘火车至樟树,后从新干、吉水,沿赣江东岸前进,首先夺取兴国,而后以一个团攻取于都,师主力则轻装疾进,直扑赣州,寻方天的第13兵团主力作战;143师为左路后梯队,由高安沿144师路线跟进至以南攻取赣州。
为指挥方便,贺晋年率48军指挥所随主力144师跟进,陈正人则率警卫连、随刚从48军归建省军区建置的161师行动,并与贺晋年等领导汇合组建联合指挥部。部队顺利到达平江,发现敌人把沿江的船只全部破坏,部队无法渡江。贺晋年看到沿江满山的毛竹,结合在黄河两岸作战时的经验,命令部队以团为单位用毛竹、木板扎成筏子,把部队一趟又一趟送过平江。
方天得到南康有解放军在活动的情报,他知道这是想堵口子打伏击,而南康是往广州的唯一通道,如果一但被切断,等于是形成了对赣州钳制包围之势。到那时他的13兵团也就完了,虽说是杂牌军,这也是他的最后本钱。因此,他当即立断,将从南昌运来的10多箱金银财宝与王舁一分为二,命驻防赣州周边的第23军、第70军共2万多人,连夜向大余方向撤退。留下一些保安团做做样子,象征性的交一下火,好向撤往广州的国民政府和李代总统交差。
赣州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书记长王舁等省政府官员,也早有撤往会昌县的应对准备,得到方天的命令,各党、政、警部门如遇狮子猛兽一般,车辆滚滚向东面的会昌县奔去。而逃往广州的两个军也如同决堤洪水向南溃去,给143师刚到南康的一个团措手不及,再属杂牌无战斗力,还不到3000人的部队怎能打过2万多人。结果,方天率笫13兵团虽受创伤,但还是让其逃跑到了广州,让此时的赣州实际成为一座空城。
144师、143师经过小股的战斗,以极小的代价进入赣州,随即向韶关、三南和广昌方向追击。陈正人、贺晋年率指挥部、和在南昌组建的中共赣州地委、专署进入赣州受到热烈欢迎,人民喜气洋洋欢声雷动庆祝解放。陈正人在一片热烈声中宣告赣州军管会成立,贺晋年为主任,陈仁麒为政委、地委书记黄凯、专员罗孟文为副主任。并成立各专门接管小组,开始对警察、财税、工厂、商店、学校等全面的接管。
为解放赣南全境,48军决定分三路追击,消灭逃跑的所有残敌。一路渡贡水沿赣州至信丰的公路向南猛追;一路向东经过于都直取会昌、瑞金;另一路继续向与广东交界的大余进攻。次日,活跃在大余一带的赣南支队与解放军142师426团在大余新城胜利会师,当日解放大余县城。
同日,陈庚的 4兵团第14军40师3团解放上犹、崇义县城。随后,贺晋年指挥48军马不停蹄,一路追歼逃敌,解放信丰、安远,龙南,全南,定南。
王舁率省党部和省政府官员急匆匆逃至会昌县城,眼见东有福建武夷山为界,南靠广东有南岭余脉,虽为赣、闽、粤“三省通衢”之地,但地处偏壁且交通不便之地,此时又与省主席方天联糸不上,便下令货不御车,枪不离人,保安团四面几里外设哨,先安顿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谁知才停留了3天,这些党政官员的屁股刚刚坐热,就有哨兵报告解放军的大批人马向会昌方向开过来了。王舁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商议,决定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率省党部和省政府向南撤至广东,再顺公路退向梅州方向,看能否与方天和第13兵团会合,一起从海路撤退台湾。
决定之后,王舁命官员立即撤退,决不能让共军俘虏。次日,会昌解放,瑞金解放,广昌和寻乌解放,最后石城、南全解放。至止,“赣南战役”结束,全歼国民党军、警、保安团等1.7万余人,解放县城22座,第48军以5.5万对方天的3万杂牌军警,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横扫赣南之敌,使江西全境获得了解放。
第五章:活捉悍匪
赣州一解放,贺晋年接到命令就地休整,作好进军广东的准备。陈正人又火速随追剿部队赶至宁都,他要亲自指挥消灭翠微峰上的黄镇中这股顽匪,为赣南人民除害。
翠微峰古称金精山,因有仙姑张丽英在此修炼而得名。其金精洞被北宗张君房所著《云笈七签》称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三十五福地。再加山上自古一条山道,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你万人别上之险境。四面东临南丰,广昌、石城三县,西邻永丰、兴国,北望义安、宜黄,南与于都、瑞金毗连。内有金线吊葫芦、水城、锦绣湖、鳅篓洞、金字塔、神龟探水、龟岭脑、太平洞、碧虚宫、青莲寺等仙险境地。
黄镇中以为他占据了这些险峰,山上又有发电厂、武器修械厂、还有可坚持3年的粮食、钱财可高枕无忧。但他那里知道,当年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拿他没办法,如今碰上了“江西王”,命理注定要“栽”他之手。
陈正人一到宁都,就立即召集会议听取汇报,看地形图,亲自审定作战方案。指挥以144师432团、428团为主阵,配以师属炮兵营,首先展开对翠微峰黄镇中的老巢进行封锁包围。然后采取“先外后内,逐个击破”战术,夜袭莲塘凹、赤脚寨,占领大小太阳山,强占朝阳山,将翠微峰逐步缩小包围圈,使其守匪士气低落。
随着外围据点的逐一清除,余匪被压缩在翠微峰等几个孤立山峰上,此时在翠微峰金精洞的黄镇中惶惶不可终日,内心极为紧张。到此时,他才知道投降被抓是死,死硬顽抗也是死,只有横下一条心打下去,可然这还有一线逃生的希望。但看到士兵厌战怕死,军官中主降者甚多,连他的小老婆和副官也来劝他投降,他知道彻底完了。俗话说,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到这时只有横下一条心,拼个鱼死网破才有生的希望。为此,黄镇中表面装着镇定的样子,下令把几个劝降者抓起来,不忍心的杀掉以振军威。
可是,陈正人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在指挥部发出了黎明时向翠微峰发起总攻的指示。笫48军副军长兼144师师长周仁杰,命令432团、428团一个营,在师山炮营、战防炮营的支援下向翠微峰突击。第428团1连首先攻上翠微峰,第423团消灭母狮峰、三献峰的土匪后,迅速增援第428团,将匪首黄镇中死死困在金精洞内。
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战,至下午3时,黄镇中见防线一个个被突破,士兵象乌兽一样乱散,也带着儿子、小老婆,副官往洞内的金线吊葫芦处逃,被两面夹击的解放军围住被迫投降。此战共歼匪1960余人,缴枪1700多支,缴获洞内的粮食100多万公斤、黄豆8.5万公斤、食油1.5万公斤、食盐2万公斤、黄金300余公斤、白银1500余公斤、银元1000余枚。
打扫完战场后,陈正人指示:“要详细的清理,决不给残匪任何喘息机会!对匪首黄镇中的关押、审问、判决要细之又细,严之又严。要通过审判匪首,让人民看到新生政权的希望。”
从赣北到赣中又到赣南,连续的指挥战斗,使陈正人十分的疲劳。尽管如此,他对江西全境的解放心中充满着兴奋,回到南昌刚走进办公室,秘书就送来一份机密通报。他一看,是各地军分区、地委传来剿匪的好消息,其中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兼156师师长邓克明,指挥468团、471团、466团和靖安警卫连、奉新警卫连以及靖安县公安局和县工委干部,全歼逃匿在九岭山脉的余希林、刘虎城、谢明光等9股土匪500余人。除谢明光率残匪40余人窜进铜鼓逃往湖南,刘虎城率残部50余人逃回武宁朱家山,匪首梁秀山、邓养吾、胡壁如侥幸脱逃外,其余全部被歼。俘匪近300名,缴获机枪3挺,步枪、手枪共191支,子弹4000余发,手榴弹105枚。
与此同时,对活动于鄱阳湖区的李逢春股匪进行围剿,俘匪第七大队长吴义德,匪首李逢春率残匪逃脱。
贵溪军分区对活动在炎坑、左江朱家一带向理安为首的股匪进行围剿。消灭“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直属游击第六支队”股匪下辖的3个大队190余人,向理安带部分残匪逃至江西与福建交界的武夷山区。
144师469团直炮连和二营进剿在永新与莲花一带山区的“赣西绥靖司令部”匪首贺维珍部300余人。战斗只用了3个小时就结束,俘匪220名,缴获轻机枪1挺,卡宾枪7支,长短枪190支,手榴弹62枚,子弹7000余发以及电台、收音机、总机、单机等军用物资。匪首贺维珍化装成永新山区农民,率残部沿着罗霄山脉向湖南的高陇方向逃窜。
之后,469团又对盘踞在井冈山的宁冈县长陈振华为首的股匪400余人进行围歼,使当年红军据守的天险要地,匪事绝灭。
宜春军分区司令员王萱春率471团,首先对盘踞武功山支脉明月山高家岭一带的“国防部青年救国军赣西北义勇总队”进行围剿,击溃罗光华匪部300多人。之后,立即调转部队奇袭修水、铜鼓“湘鄂赣反共救国军”,击溃以吴部俊为首的“湘鄂赣反共自卫军”第一总队,以荣汕化为首的“修铜保安司令部”,以王建为首的“修铜指挥部”等多股土匪。
………
第六节:捷报频传
看着剿匪通报,陈正人满脸微笑,没想到仅10来天的时间,剿匪斗争就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特别是对宜春军分区司令员王萱春,其实他早就认识,1930年到安福任中心县委书记时,才16岁的王萱春被区赤卫队抽调参加红色警卫连。因红色警卫连在金田刚成立,他年令最小,个头又不高,陈正人对他影响最为深刻。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