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6834
阅读:6715
发表:2020/4/11
校园,校园
小说
寻路(上)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一章
一
武川县坐落在阴山北麓,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直辖县。从呼和浩特西北向翻过一座山,大概三里公里左右就能到达武川县。只是一山之隔,两地的气候却也有很大的差异,武川的冬天分外凌冽,夏天却是少有的避暑胜地。武川的名字最早起源于北魏,据说也是名将辈出的地方,隋文帝杨坚当年就在武川镇守,唐高祖李渊的四世祖李熙也在这个地方多有活动。北朝后期,宇文家的子弟争气,竟是出了好几个皇帝,都是地道的武川人。照理说武川也应该算是人杰地灵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贫困县的帽子始终是摘不掉。好在这里民风淳朴,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温馨平淡。
从院子把自行车推出来,撑住了支架。四月份的天气还说不上是暖和,李炳卿觉得有必要把夹克的拉锁拉上。掏出一根红云烟叼在嘴上,摸了摸夹克兜,找到了打火机,巷子里的风有点大,打了几次都打不着,他又把夹克的拉锁向下拉了一截,左手揪着半面衣襟,脖子使劲缩了缩歪向左边,直到确认嘴上叼着的烟进入安全范围,他才接着尝试打火,打了三四下,火苗虽然在东风里瑟瑟发抖,还是勉强点着了烟。迅速的拉上了夹克,用力吸了一口烟,右手从嘴上接过了已经红了头的红云,李炳卿跨上了自行车。
本想着晚上去隔壁老刘家打会儿牌的,结果局长打来电话,好不容易的休假也泡汤了。从工业街到县医院骑自行车10分钟就到了,李炳卿骑进大门的时候,就看见了刘富贵,“原来不止我的休假泡了汤!”李炳卿有些幸灾乐祸。不等他停好自行车,刘富贵匆忙走几步迎上了,急切的说:“快点的,就等你了!”
李炳卿回道:“什么情况?听局长说,出了命案?”
刘富贵看着他从车筐拿出链锁准备锁车,“别锁了,没人偷,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我进大门碰上了沈能,他说你也要来,叫我迎迎你。”
李炳卿锁好了车快走两步赶上了已经提前迈开腿的刘富贵,问道:“去哪儿?”
刘富贵头也不回,“太平间。”
李炳卿跟着刘富贵,穿过前楼门诊到了住院部,右拐之后走到走廊的尽头,就是下地下一层的楼梯了,下了楼梯一拐弯儿,就看见新来的小孙警服穿的整整齐齐的守在太平间门口。等到二人走近了,小孙才小声打招呼:“刘哥,李哥你们也来了,马局他们在里面呢!”李炳卿嗯了一声,跟着刘富贵推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正对的便是一张病床,李炳卿粗略的扫了一眼,没看清楚长相,是一名男尸,法医的同事和一名医生正在尸体上忙着什么。转头便看到了马局,他正在和沈能小声交谈,李炳卿出声:“马局。”
马局回头看到他们两个来了,应了一声:“嗯,你们来了!”
李炳卿嘴上问着:“什么情况?”同时小心翼翼的向前准备看看死者的面容。向左几步错开了医生挡着的视线,待看清死者的面容的时候,李炳卿吃了一惊:“张玉平!”他问出今天第三个“什么情况?”
“中毒”回答的是沈能。
张玉平是武川县一中初中部的化学老师,早在十来年前,李炳卿的孩子上初中的时候他就见过张玉平。武川县本来没多大地方,红绿灯一共加起来才两个,不光是李炳卿认识,这间屋子里怕是没人不认识死者的。这时候马局招呼刚来的两人过去,站定之后示意沈能向他们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张玉平是在下午两点半左右来到医院的,送他来的是同在武川一中教书的妻子王静和办公室的另一位老师王强,据医生说,张玉平来到医院的时候,已经陷入重度昏迷了,经过15分钟抢救无效,医生紧急安排救护车送往呼和浩特,准备前往盟医院医治。抬上救护车,刚走到医院门口的时候,病人开始七窍流血,而且血液呈黑色,救护车刚开到呼武公路的入口,人就咽了气。呼和浩特也不用去了,直接拉回来放在了太平间,因为医生判断出明显的中了剧毒的症状,所以就报了警。法医赶到之后,初步鉴定也是中毒,但是具体是什么毒还不好说,还需要等尿样、血样和胃部提取物的化验结果,医生也被叫来帮忙取样。由于县里缺乏相关设备的缘故,样本还要送到呼和浩特市局的化验科,等结果出来,大概得两天后了。
这时候,法医和医生的工作也接近尾声,法医同事手上拿了几个装着小瓶的袋子,医生则是用白布重新盖上了尸体。马局看已经完事,开口吩咐道:“之前王静家属受了点刺激,昏迷了,送来的另一位老师陪着,想来差不多也该醒了,沈能你一会儿去楼上病房看看,要是醒了就录一下口供。”
接着又和李炳卿和王富贵说:“富贵儿,警车一会儿给你开,你先带着炳卿去一趟学校,趁着学校还没放学,去看看办公室有什么可疑的物品,连同刚刚取的样本,连夜送往市局化验,你就留在市局,等化验结果出来带着一起回来。”
转头又向李炳卿:“炳卿,你怎么过来的?”
李炳卿迟疑了一下反应过来:“啊!我骑自行车来的。”
马局伸出手说:“钥匙给我!我一会儿赶回局里,向市局汇报,顺便说协助化验的事情。”接过李炳卿手里的钥匙,又吩咐道:“炳卿你一会儿去学校,等富贵儿走了以后,张玉平那间办公室先让他们锁起来,你再仔细搜一下事发现场,事发当时有关的人和目击者都调查一下,我让小孙跟你一起去。”
李炳卿三人到达学校的时候已经5点40分了,学校再有二十分钟就放学了。因为提前打了招呼,他们到的时候,教导主任李林已经坐在传达室里正在等他们了。跟着李林绕过食堂和宿舍楼,张玉平的办公室在二号教学楼的四楼。二号教学楼一共五层,教学楼的大门开在正南面,位于整栋楼的右侧四分之三处,左边的部分是教室,右边四分之一的部分则是老师的办公室、卫生间、资料室和阶梯教室。楼梯便是泾渭分明的界线。爬上四楼,左拐第一间就是张玉平所在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没有人,老师们大概都还在上课,门也没有上锁,“谁都有可能出入这间办公室。”李炳卿在心里默默的想,抬头看了看,走廊里还没装上监控设备,“这下有得排查了!”
李林拉开办公室的门,李炳卿三人鱼贯而入。“哪张是张老师的办公桌?”张富贵问道。
门对面靠北面窗户一排摆着三张办公桌,东南角上有一张办公桌,中间空开一小片空地。李林率先走到一排办公桌中间的那张,指了指:“就是这张!”
小孙掏出手套递给李炳卿和刘富贵,李炳卿迟疑了一下接过来,拉拉扯扯的往手上套。武川县本来就地方不大,已经好几年没有命案发生了,就连打架闹事的也少,李炳卿这些年处理最多的案件就是盗窃案和学生打架,都快忘记了刑侦的流程了。
张玉平办公桌上的东西一目了然,一摞书,一摞作业本,一本教案,一个笔筒,里面是两支钢笔,一支圆珠笔,还有一支铅笔,红蓝两色两瓶墨水,右手边放着一只水杯,桌角放着一本台历,上面涂涂画画的乱七八糟的。刘富贵吩咐小孙把桌面上的东西拍照之后统统收拾带走,连书和作业本也带上。他可是听说过的,有高明的投毒者,会在被害人翻阅的书本上涂抹毒药,被害人沾口水翻书的时候,就会将毒药带进口中。李炳卿走到办公桌的正面,桌子下的右手边放着一个纸箱,里面杂七杂八的东西,有书,有游戏机,还有水枪,玩具车之类的,甚至还有几个半袋的方便面,应该是从学生手里没收来的。左手边上下并排有三个抽屉,虽然带着锁,可是钥匙却插在第一个抽屉上面。李炳卿轻轻拧动钥匙,然后试着拉开抽屉,一用力就感觉抽屉被卡住了,然后他又将钥匙拧回刚才的位置,成功拉开了抽屉,原来压根就没有上锁。最上面的一个抽屉放着订书器,一盒订书钉,还有尺子和彩色粉笔。第二个抽屉打开,里面放着两盒盒装药,还有一个塑料瓶,没有贴标签,应该也是药,一小桶茶叶,还有一盒已经打开的饼干,李炳卿拿起药盒,上面写着“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再往下面一个抽屉,只有一双皮鞋,李林看到皮鞋之后,向李炳卿解释,“老师们站在讲台上穿皮鞋会比较累,一般来说都备一双舒服的布鞋,只有放学之后才穿皮鞋下班,张老师出事的时候,应该还穿着布鞋的。”李炳卿哦了一声,接着,他喊了小孙过来,吩咐将第二个抽屉里面的东西一并处理了。
刘富贵刚走,最后一节自习课就下课了,李炳卿还留在办公室里,楼道里传来乱哄哄的声音,夹杂着孩子们大声的呼喝。两名老师相随着走进办公室来,见到李炳卿和小孙时愣了一愣。看到小孙穿着的制服,其中一位稍年轻的老师欲言又止的想问些什么。李炳卿率先出言:“我们是县公安局的,过来了解一下张玉平张老师的情况。”
另一名老师显然是认出了李炳卿:“哦,原来是李警官,张老师他……他怎么样了?”
李炳卿回答:“中毒,已经身故了!”由于事发的经过很多人都参与了,现在已经没有保密的必要了。
两位老师闻言都吃了一惊,愣愣的说:“怎么会!”
李炳卿接着又说:“我们过来就是了解一下事发当时的情形,你们当时都在场吗?”
一
武川县坐落在阴山北麓,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直辖县。从呼和浩特西北向翻过一座山,大概三里公里左右就能到达武川县。只是一山之隔,两地的气候却也有很大的差异,武川的冬天分外凌冽,夏天却是少有的避暑胜地。武川的名字最早起源于北魏,据说也是名将辈出的地方,隋文帝杨坚当年就在武川镇守,唐高祖李渊的四世祖李熙也在这个地方多有活动。北朝后期,宇文家的子弟争气,竟是出了好几个皇帝,都是地道的武川人。照理说武川也应该算是人杰地灵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贫困县的帽子始终是摘不掉。好在这里民风淳朴,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温馨平淡。
从院子把自行车推出来,撑住了支架。四月份的天气还说不上是暖和,李炳卿觉得有必要把夹克的拉锁拉上。掏出一根红云烟叼在嘴上,摸了摸夹克兜,找到了打火机,巷子里的风有点大,打了几次都打不着,他又把夹克的拉锁向下拉了一截,左手揪着半面衣襟,脖子使劲缩了缩歪向左边,直到确认嘴上叼着的烟进入安全范围,他才接着尝试打火,打了三四下,火苗虽然在东风里瑟瑟发抖,还是勉强点着了烟。迅速的拉上了夹克,用力吸了一口烟,右手从嘴上接过了已经红了头的红云,李炳卿跨上了自行车。
本想着晚上去隔壁老刘家打会儿牌的,结果局长打来电话,好不容易的休假也泡汤了。从工业街到县医院骑自行车10分钟就到了,李炳卿骑进大门的时候,就看见了刘富贵,“原来不止我的休假泡了汤!”李炳卿有些幸灾乐祸。不等他停好自行车,刘富贵匆忙走几步迎上了,急切的说:“快点的,就等你了!”
李炳卿回道:“什么情况?听局长说,出了命案?”
刘富贵看着他从车筐拿出链锁准备锁车,“别锁了,没人偷,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我进大门碰上了沈能,他说你也要来,叫我迎迎你。”
李炳卿锁好了车快走两步赶上了已经提前迈开腿的刘富贵,问道:“去哪儿?”
刘富贵头也不回,“太平间。”
李炳卿跟着刘富贵,穿过前楼门诊到了住院部,右拐之后走到走廊的尽头,就是下地下一层的楼梯了,下了楼梯一拐弯儿,就看见新来的小孙警服穿的整整齐齐的守在太平间门口。等到二人走近了,小孙才小声打招呼:“刘哥,李哥你们也来了,马局他们在里面呢!”李炳卿嗯了一声,跟着刘富贵推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正对的便是一张病床,李炳卿粗略的扫了一眼,没看清楚长相,是一名男尸,法医的同事和一名医生正在尸体上忙着什么。转头便看到了马局,他正在和沈能小声交谈,李炳卿出声:“马局。”
马局回头看到他们两个来了,应了一声:“嗯,你们来了!”
李炳卿嘴上问着:“什么情况?”同时小心翼翼的向前准备看看死者的面容。向左几步错开了医生挡着的视线,待看清死者的面容的时候,李炳卿吃了一惊:“张玉平!”他问出今天第三个“什么情况?”
“中毒”回答的是沈能。
张玉平是武川县一中初中部的化学老师,早在十来年前,李炳卿的孩子上初中的时候他就见过张玉平。武川县本来没多大地方,红绿灯一共加起来才两个,不光是李炳卿认识,这间屋子里怕是没人不认识死者的。这时候马局招呼刚来的两人过去,站定之后示意沈能向他们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张玉平是在下午两点半左右来到医院的,送他来的是同在武川一中教书的妻子王静和办公室的另一位老师王强,据医生说,张玉平来到医院的时候,已经陷入重度昏迷了,经过15分钟抢救无效,医生紧急安排救护车送往呼和浩特,准备前往盟医院医治。抬上救护车,刚走到医院门口的时候,病人开始七窍流血,而且血液呈黑色,救护车刚开到呼武公路的入口,人就咽了气。呼和浩特也不用去了,直接拉回来放在了太平间,因为医生判断出明显的中了剧毒的症状,所以就报了警。法医赶到之后,初步鉴定也是中毒,但是具体是什么毒还不好说,还需要等尿样、血样和胃部提取物的化验结果,医生也被叫来帮忙取样。由于县里缺乏相关设备的缘故,样本还要送到呼和浩特市局的化验科,等结果出来,大概得两天后了。
这时候,法医和医生的工作也接近尾声,法医同事手上拿了几个装着小瓶的袋子,医生则是用白布重新盖上了尸体。马局看已经完事,开口吩咐道:“之前王静家属受了点刺激,昏迷了,送来的另一位老师陪着,想来差不多也该醒了,沈能你一会儿去楼上病房看看,要是醒了就录一下口供。”
接着又和李炳卿和王富贵说:“富贵儿,警车一会儿给你开,你先带着炳卿去一趟学校,趁着学校还没放学,去看看办公室有什么可疑的物品,连同刚刚取的样本,连夜送往市局化验,你就留在市局,等化验结果出来带着一起回来。”
转头又向李炳卿:“炳卿,你怎么过来的?”
李炳卿迟疑了一下反应过来:“啊!我骑自行车来的。”
马局伸出手说:“钥匙给我!我一会儿赶回局里,向市局汇报,顺便说协助化验的事情。”接过李炳卿手里的钥匙,又吩咐道:“炳卿你一会儿去学校,等富贵儿走了以后,张玉平那间办公室先让他们锁起来,你再仔细搜一下事发现场,事发当时有关的人和目击者都调查一下,我让小孙跟你一起去。”
李炳卿三人到达学校的时候已经5点40分了,学校再有二十分钟就放学了。因为提前打了招呼,他们到的时候,教导主任李林已经坐在传达室里正在等他们了。跟着李林绕过食堂和宿舍楼,张玉平的办公室在二号教学楼的四楼。二号教学楼一共五层,教学楼的大门开在正南面,位于整栋楼的右侧四分之三处,左边的部分是教室,右边四分之一的部分则是老师的办公室、卫生间、资料室和阶梯教室。楼梯便是泾渭分明的界线。爬上四楼,左拐第一间就是张玉平所在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没有人,老师们大概都还在上课,门也没有上锁,“谁都有可能出入这间办公室。”李炳卿在心里默默的想,抬头看了看,走廊里还没装上监控设备,“这下有得排查了!”
李林拉开办公室的门,李炳卿三人鱼贯而入。“哪张是张老师的办公桌?”张富贵问道。
门对面靠北面窗户一排摆着三张办公桌,东南角上有一张办公桌,中间空开一小片空地。李林率先走到一排办公桌中间的那张,指了指:“就是这张!”
小孙掏出手套递给李炳卿和刘富贵,李炳卿迟疑了一下接过来,拉拉扯扯的往手上套。武川县本来就地方不大,已经好几年没有命案发生了,就连打架闹事的也少,李炳卿这些年处理最多的案件就是盗窃案和学生打架,都快忘记了刑侦的流程了。
张玉平办公桌上的东西一目了然,一摞书,一摞作业本,一本教案,一个笔筒,里面是两支钢笔,一支圆珠笔,还有一支铅笔,红蓝两色两瓶墨水,右手边放着一只水杯,桌角放着一本台历,上面涂涂画画的乱七八糟的。刘富贵吩咐小孙把桌面上的东西拍照之后统统收拾带走,连书和作业本也带上。他可是听说过的,有高明的投毒者,会在被害人翻阅的书本上涂抹毒药,被害人沾口水翻书的时候,就会将毒药带进口中。李炳卿走到办公桌的正面,桌子下的右手边放着一个纸箱,里面杂七杂八的东西,有书,有游戏机,还有水枪,玩具车之类的,甚至还有几个半袋的方便面,应该是从学生手里没收来的。左手边上下并排有三个抽屉,虽然带着锁,可是钥匙却插在第一个抽屉上面。李炳卿轻轻拧动钥匙,然后试着拉开抽屉,一用力就感觉抽屉被卡住了,然后他又将钥匙拧回刚才的位置,成功拉开了抽屉,原来压根就没有上锁。最上面的一个抽屉放着订书器,一盒订书钉,还有尺子和彩色粉笔。第二个抽屉打开,里面放着两盒盒装药,还有一个塑料瓶,没有贴标签,应该也是药,一小桶茶叶,还有一盒已经打开的饼干,李炳卿拿起药盒,上面写着“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再往下面一个抽屉,只有一双皮鞋,李林看到皮鞋之后,向李炳卿解释,“老师们站在讲台上穿皮鞋会比较累,一般来说都备一双舒服的布鞋,只有放学之后才穿皮鞋下班,张老师出事的时候,应该还穿着布鞋的。”李炳卿哦了一声,接着,他喊了小孙过来,吩咐将第二个抽屉里面的东西一并处理了。
刘富贵刚走,最后一节自习课就下课了,李炳卿还留在办公室里,楼道里传来乱哄哄的声音,夹杂着孩子们大声的呼喝。两名老师相随着走进办公室来,见到李炳卿和小孙时愣了一愣。看到小孙穿着的制服,其中一位稍年轻的老师欲言又止的想问些什么。李炳卿率先出言:“我们是县公安局的,过来了解一下张玉平张老师的情况。”
另一名老师显然是认出了李炳卿:“哦,原来是李警官,张老师他……他怎么样了?”
李炳卿回答:“中毒,已经身故了!”由于事发的经过很多人都参与了,现在已经没有保密的必要了。
两位老师闻言都吃了一惊,愣愣的说:“怎么会!”
李炳卿接着又说:“我们过来就是了解一下事发当时的情形,你们当时都在场吗?”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