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988
成片时长:每集约53分钟
阅读:7276
发表:2020/4/22
30集 主旋律,商战 电视剧剧本
《江河奔流》第4-6集
免费
1
…
4-6
25-27
28-30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 四 集
4-1、古滋。日 外。
一骑人马飞驰至宋府门前。
二娃飞身跃下马背急奔入大门。
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车后,骑在马上的宋成下了马。
宋成上前撩开车帘。
宋成:少爷、少奶奶,到家了!
身着中式长袍的宋平安下了马车。
宋平安站立,举目扫视四周。
宋成扶着怀抱婴儿的苏玉如下了车。
宋平安目光中门楣上贴着的一道道符。
宋母从大门中扑出。
宋母忘情地扑向平安。
传出宋母百感交集的颤抖声音:我的儿呀,你总算平安回来了……
宋平安轻轻拍着母亲后背。
宋平安强忍眼中泪水。
宋平安:妈,咱们回家吧。
苏玉如恻然的神情。
宋平安扶着母亲走进了大门。
苏玉如、宋成随后跟去……
4-2、宋府灵堂。日。内。
神台上宋仲元的遗像,牌位。
燃烧的香和烛。
跪在地上的宋平安、苏玉如。
宋母在给二人戴孝。
宋母:吉日己定,不能等你们回来,今天先歇着,明天去你父亲坟上看看。
宋平安:妈,我已经辞了职,回来就不走了。当着父亲的灵位起誓,不报这血海深仇,我誓不为人!
宋母:(咬牙)绝不放过姓伍的!
苏玉如担忧的神色……
4-3、茶山。日。外。
站立茶山中的伍云迪、胡竹山一行在茶山中热烈交谈。
伍云迪主观视觉: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茶山,赵庄头正带着茶农给茶树施肥。
伍云迪:胡二爷,茶树一年要施几次肥?
胡竹山:(笑笑)少爷,春、夏、秋三季都要给茶树施足肥,茶树才能长得好,茶的产量才能提高。少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程序自然是不懂的!
伍云迪:(点点头)二爷说的是,我对茶一无所知。刚才我们一路走过来,看见这山坡上和山脚下的茶树长得都不一样?是不是品种不同?
胡二爷:少爷,我们古滋的茶树要细分的话有好几十个品种,大面积栽种的通常选用产量高的金观音、黄金芽和紫娟。少爷眼前看到的是金观音,山脚下栽种的是黄金芽,用这两种茶制作出来的翠芽茶,历史以来畅销南方各省和东南亚、印度等国!
伍云迪:二爷,销往北方的砖茶和红茶难道,不是用这两种茶树上长的茶叶制作出来的?
胡二爷:(抬手指着山顶)少爷往山上看,山顶上长得高高大大的茶树,产出的茶叫大叶茶,那树高的能长十多米高。砖茶和红茶都是用这种茶叶制作的,这种茶树不用人工培植,都是野生的……
话声中,张耀祠挑着货郎担出现在画面,张放下担拿着货郎鼓走到二人身后。
胡竹山:少爷既然想重操祖业,老朽斗担问一句:少爷想做多大?。
伍云迪:先父鼎盛时做了多大?
胡竹山:当年伍爷的“光顺号”茶厂年产砖茶和红茶一百余万斤,翠芽茶五十余万斤,在北平、天津、上海、武汉均设有分号,年销茶叶五百多万斤……
张耀祠:(接口)啧啧,按每斤茶叶赚一两银子算,一年就有五百万银子进账,加上自家分号直销的,少说一年也净赚一千万两银子……
伍云迪转头白了张耀祠一眼,又回头和胡竹山说话。
伍云迪:二爷,设分号和当坐商的利弊在哪里?
胡竹山:设分号是自己出本钱将茶运到各地随行就市,当坐商是坐等各地商家上门来买,差价不可同日而语!
伍云迪:哦,其间有多大的差价?
张耀祠:(接口)一半的一半!
伍云迪:真有这样大的差价?
胡竹山:(点点头)没有这样大的差价,又何必去各地设分号呢?当坐商两眼一抹黑,不知外地行情,是菜板上的肉—挨斩的货!少爷,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少爷到底想做多大?
伍云迪:(莫测高深地)随行就市!市场有多大,我就做多大。
胡竹山:(一怔)那,那少爷今年打算咋做?
伍云迪:(指茶山)二爷,不知今年青茶的行情如何?
胡竹山:少爷,古滋、太和、江洲大大小小几百家茶号的茶,全都靠在清江岸边,眼巴巴等着战乱平息,好运到各地变成银子,哪里来的闲钱收购青茶?加上今年风调雨顺,茶的长势比哪一年都好。往年,还不等霜降,这茶早就定出去了。今年可好,转眼就立冬了,还无人问津。等小雪一到,下不了茶,怕是种茶的都要上吊了……
伍云迪:听二爷一说,今年的青茶叶不值价了?
胡竹山:值价?种茶的要能保本脱手,他们可要烧高香了!去年每斤青茶卖到了六文麻钱,今年怕是两文一斤也没人要!
伍云迪:二爷,你算算咱这南岸一千亩茶山的茶能卖个啥价钱?
胡竹山:按今年算还是按往年算?
伍云迪:按往年的价钱算!
胡竹山:少爷难为老朽我了,这没算盘咋算……
张耀祠摇动货郎鼓,二人闻声望着张耀祠。
张耀祠:亏你还是古滋的老精怪之首,这点儿数还用得着算盘!
伍云迪:你这小年青咋出口就伤人?
张耀祠:伤人?少爷你问问胡老爷子,看我是夸他还是伤他!
胡竹山:(笑笑)少爷不知底里,这小子真是夸了我!(冲张耀祠)小子,老子老了脑瓜子没你转得快,你算给少爷听听!
张耀祠:算就算!一千亩地每亩按八千斤算,合八千万斤,青茶下树后除去百分之三十的水份还有五千六百斤。去年青茶的价是每斤六文,合33万6千两白银!
伍云迪:(惊奇地)你这小九九算得真熟。小伙子,别干这赶牛牛场的小货郎,跟着我,保你有个好前程!
张耀祠:少爷,前程再好,还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我这买卖再小,我自己是老板,亏赚都是我自己的……
胡竹山:张耀祠,就凭你干这小货郎,你就能光耀宗祠?
张耀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胡竹山、伍云迪放声大笑。
张耀祠:(一本正经地)伍少爷,你别跟着那老精怪笑了,我想求少爷一件事!
伍云迪:(忍住笑)求我?啥事儿,快说!
张耀祠:少爷,打你们收拾城中心“兴盛号”的老堂口那天起,我就天天跟着你们四处跑,只是少爷身边跟着些很牛逼的货色,我和少爷搭不上话!
伍云迪:(望望张耀祠)我说嘛,看着你挺眼熟。这样算起来,你跟了我们七、八天了?
张耀祠:今天是第十天了,昨天和前天,少爷看的是你家闲搁了多年的茶厂!
伍云迪:你有啥事儿求我?
张耀祠:我想求少爷让我在你城中老号的门口摆个小杂货摊!
伍云迪:就为这事儿你跟了我整整十天?
张耀祠:(点头)少爷的老号是风水宝地,我想沾点儿少爷的福气也发发财!
伍云迪:张耀祠,看在你跟我了十天的份上,我答应你,你选个好日子自己摆去吧!
张耀祠:(跪下叩头)谢少爷大恩!
伍云迪:快起来,些须小事不用叩头。
张耀祠爬起身哈哈大笑着摇着鼓疯跑而去。
伍云迪:(问胡竹山)这小子是哪一家的?
胡竹山:河街张家!他祖上曾是乾隆年间的进士,官至三品。他爹顶不是东西,日嫖夜赌抽大烟,把家业给败光了,自己投了清江,留下这小子和他妈在这世间遭罪!
伍云迪:我说吧!聪明有种,富贵有根,这张耀祠日后必成大器!
胡竹山:就看他的造化了!少爷,你第一步打算怎么走?
伍云迪:茶厂马上开厂,我要先摆出一个阵势来!(冲赵庄头招手)先采摘一万斤大叶茶做出一批红茶,在古滋镇打出响声,让镇的人都知道我伍家的茶厂要重启炉灶了!
赵庄头匆匆奔来。
赵庄头:少爷有何吩咐?
伍云迪:赵庄头,你让人采摘一万斤大叶茶叶送到茶厂去!
赵庄头匆匆离去。
伍云迪:二爷,你年岁大了,我也不忍心再让你去上海,你就坐镇总号吧,好替我拿拿主意把把关!我们现在就回去,我还等二爷给我拿大主意呢……
伍云迪说完顾自走去。
胡竹山注视伍云迪的目光……
4-4、伍府客厅。日。内。
铜盆中泡着的银色茶具。
伍母从水中取出茶具递给华莹。
华莹拿着一块白绸擦拭茶具。
华莹:妈,您想让云迪学品茶?
伍母:他要经营茶业,往来的都是茶商,他要不会品茶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华莹:妈,茶喝多了伤神……
伍母:你不懂就别打胡乱说!我们古滋的翠芽茶在明朝就是贡品,当朝西太后也年年来古滋定制,这茶,解气提神,醒脑开窍,会伤什么神!
华莹:(扑哧一笑)原来这茶还是一宝……
伍母:笑啥笑?这茶具是男人的身份,男人的架势,男人的脸面!咱家这茶具传了好几代了。你别看它不起眼,这可是白银制的景泰蓝。你看这花鸟画得多讲究,拿出去卖能值不少银子!你要用心擦才能锃亮发光,让人一看茶具就知道家里有位贤内助……
华莹:想不到这茶具还如此重要……
伍母:华莹,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些啥,我让你给我做三天饭,你却顿顿让城中老关家的送羊汤,灌得我浑身长了羊毛。我为兰英办圆房酒,你弄那留声机搅了局,还跳洋舞带坏了古滋风气。唉!事情都过去了,我说啥也没用,还遭人嫌!你要真是个憨头憨脑的女人,云迪也不会为你逃婚私奔。华莹,我也看得出,你不是操持家务的主,但你总得干点儿啥事吧?
华莹:妈,你算说对了,我这人就是不能闲着!一闲准生病!来时我就和云迪商量好了,回来他做生意我去教书,各得其所,互不干涉……
伍母:(愣怔怔地)你想去书院教书?
华莹:妈,难道云迪没和你说过……
伍母:我要是不让你去呢!
华莹:我带着伍岸回北平!
伍母怒盯着华莹。
华莹毫不示弱的目光……
静场……
4-1、古滋。日 外。
一骑人马飞驰至宋府门前。
二娃飞身跃下马背急奔入大门。
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车后,骑在马上的宋成下了马。
宋成上前撩开车帘。
宋成:少爷、少奶奶,到家了!
身着中式长袍的宋平安下了马车。
宋平安站立,举目扫视四周。
宋成扶着怀抱婴儿的苏玉如下了车。
宋平安目光中门楣上贴着的一道道符。
宋母从大门中扑出。
宋母忘情地扑向平安。
传出宋母百感交集的颤抖声音:我的儿呀,你总算平安回来了……
宋平安轻轻拍着母亲后背。
宋平安强忍眼中泪水。
宋平安:妈,咱们回家吧。
苏玉如恻然的神情。
宋平安扶着母亲走进了大门。
苏玉如、宋成随后跟去……
4-2、宋府灵堂。日。内。
神台上宋仲元的遗像,牌位。
燃烧的香和烛。
跪在地上的宋平安、苏玉如。
宋母在给二人戴孝。
宋母:吉日己定,不能等你们回来,今天先歇着,明天去你父亲坟上看看。
宋平安:妈,我已经辞了职,回来就不走了。当着父亲的灵位起誓,不报这血海深仇,我誓不为人!
宋母:(咬牙)绝不放过姓伍的!
苏玉如担忧的神色……
4-3、茶山。日。外。
站立茶山中的伍云迪、胡竹山一行在茶山中热烈交谈。
伍云迪主观视觉: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茶山,赵庄头正带着茶农给茶树施肥。
伍云迪:胡二爷,茶树一年要施几次肥?
胡竹山:(笑笑)少爷,春、夏、秋三季都要给茶树施足肥,茶树才能长得好,茶的产量才能提高。少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程序自然是不懂的!
伍云迪:(点点头)二爷说的是,我对茶一无所知。刚才我们一路走过来,看见这山坡上和山脚下的茶树长得都不一样?是不是品种不同?
胡二爷:少爷,我们古滋的茶树要细分的话有好几十个品种,大面积栽种的通常选用产量高的金观音、黄金芽和紫娟。少爷眼前看到的是金观音,山脚下栽种的是黄金芽,用这两种茶制作出来的翠芽茶,历史以来畅销南方各省和东南亚、印度等国!
伍云迪:二爷,销往北方的砖茶和红茶难道,不是用这两种茶树上长的茶叶制作出来的?
胡二爷:(抬手指着山顶)少爷往山上看,山顶上长得高高大大的茶树,产出的茶叫大叶茶,那树高的能长十多米高。砖茶和红茶都是用这种茶叶制作的,这种茶树不用人工培植,都是野生的……
话声中,张耀祠挑着货郎担出现在画面,张放下担拿着货郎鼓走到二人身后。
胡竹山:少爷既然想重操祖业,老朽斗担问一句:少爷想做多大?。
伍云迪:先父鼎盛时做了多大?
胡竹山:当年伍爷的“光顺号”茶厂年产砖茶和红茶一百余万斤,翠芽茶五十余万斤,在北平、天津、上海、武汉均设有分号,年销茶叶五百多万斤……
张耀祠:(接口)啧啧,按每斤茶叶赚一两银子算,一年就有五百万银子进账,加上自家分号直销的,少说一年也净赚一千万两银子……
伍云迪转头白了张耀祠一眼,又回头和胡竹山说话。
伍云迪:二爷,设分号和当坐商的利弊在哪里?
胡竹山:设分号是自己出本钱将茶运到各地随行就市,当坐商是坐等各地商家上门来买,差价不可同日而语!
伍云迪:哦,其间有多大的差价?
张耀祠:(接口)一半的一半!
伍云迪:真有这样大的差价?
胡竹山:(点点头)没有这样大的差价,又何必去各地设分号呢?当坐商两眼一抹黑,不知外地行情,是菜板上的肉—挨斩的货!少爷,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少爷到底想做多大?
伍云迪:(莫测高深地)随行就市!市场有多大,我就做多大。
胡竹山:(一怔)那,那少爷今年打算咋做?
伍云迪:(指茶山)二爷,不知今年青茶的行情如何?
胡竹山:少爷,古滋、太和、江洲大大小小几百家茶号的茶,全都靠在清江岸边,眼巴巴等着战乱平息,好运到各地变成银子,哪里来的闲钱收购青茶?加上今年风调雨顺,茶的长势比哪一年都好。往年,还不等霜降,这茶早就定出去了。今年可好,转眼就立冬了,还无人问津。等小雪一到,下不了茶,怕是种茶的都要上吊了……
伍云迪:听二爷一说,今年的青茶叶不值价了?
胡竹山:值价?种茶的要能保本脱手,他们可要烧高香了!去年每斤青茶卖到了六文麻钱,今年怕是两文一斤也没人要!
伍云迪:二爷,你算算咱这南岸一千亩茶山的茶能卖个啥价钱?
胡竹山:按今年算还是按往年算?
伍云迪:按往年的价钱算!
胡竹山:少爷难为老朽我了,这没算盘咋算……
张耀祠摇动货郎鼓,二人闻声望着张耀祠。
张耀祠:亏你还是古滋的老精怪之首,这点儿数还用得着算盘!
伍云迪:你这小年青咋出口就伤人?
张耀祠:伤人?少爷你问问胡老爷子,看我是夸他还是伤他!
胡竹山:(笑笑)少爷不知底里,这小子真是夸了我!(冲张耀祠)小子,老子老了脑瓜子没你转得快,你算给少爷听听!
张耀祠:算就算!一千亩地每亩按八千斤算,合八千万斤,青茶下树后除去百分之三十的水份还有五千六百斤。去年青茶的价是每斤六文,合33万6千两白银!
伍云迪:(惊奇地)你这小九九算得真熟。小伙子,别干这赶牛牛场的小货郎,跟着我,保你有个好前程!
张耀祠:少爷,前程再好,还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我这买卖再小,我自己是老板,亏赚都是我自己的……
胡竹山:张耀祠,就凭你干这小货郎,你就能光耀宗祠?
张耀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胡竹山、伍云迪放声大笑。
张耀祠:(一本正经地)伍少爷,你别跟着那老精怪笑了,我想求少爷一件事!
伍云迪:(忍住笑)求我?啥事儿,快说!
张耀祠:少爷,打你们收拾城中心“兴盛号”的老堂口那天起,我就天天跟着你们四处跑,只是少爷身边跟着些很牛逼的货色,我和少爷搭不上话!
伍云迪:(望望张耀祠)我说嘛,看着你挺眼熟。这样算起来,你跟了我们七、八天了?
张耀祠:今天是第十天了,昨天和前天,少爷看的是你家闲搁了多年的茶厂!
伍云迪:你有啥事儿求我?
张耀祠:我想求少爷让我在你城中老号的门口摆个小杂货摊!
伍云迪:就为这事儿你跟了我整整十天?
张耀祠:(点头)少爷的老号是风水宝地,我想沾点儿少爷的福气也发发财!
伍云迪:张耀祠,看在你跟我了十天的份上,我答应你,你选个好日子自己摆去吧!
张耀祠:(跪下叩头)谢少爷大恩!
伍云迪:快起来,些须小事不用叩头。
张耀祠爬起身哈哈大笑着摇着鼓疯跑而去。
伍云迪:(问胡竹山)这小子是哪一家的?
胡竹山:河街张家!他祖上曾是乾隆年间的进士,官至三品。他爹顶不是东西,日嫖夜赌抽大烟,把家业给败光了,自己投了清江,留下这小子和他妈在这世间遭罪!
伍云迪:我说吧!聪明有种,富贵有根,这张耀祠日后必成大器!
胡竹山:就看他的造化了!少爷,你第一步打算怎么走?
伍云迪:茶厂马上开厂,我要先摆出一个阵势来!(冲赵庄头招手)先采摘一万斤大叶茶做出一批红茶,在古滋镇打出响声,让镇的人都知道我伍家的茶厂要重启炉灶了!
赵庄头匆匆奔来。
赵庄头:少爷有何吩咐?
伍云迪:赵庄头,你让人采摘一万斤大叶茶叶送到茶厂去!
赵庄头匆匆离去。
伍云迪:二爷,你年岁大了,我也不忍心再让你去上海,你就坐镇总号吧,好替我拿拿主意把把关!我们现在就回去,我还等二爷给我拿大主意呢……
伍云迪说完顾自走去。
胡竹山注视伍云迪的目光……
4-4、伍府客厅。日。内。
铜盆中泡着的银色茶具。
伍母从水中取出茶具递给华莹。
华莹拿着一块白绸擦拭茶具。
华莹:妈,您想让云迪学品茶?
伍母:他要经营茶业,往来的都是茶商,他要不会品茶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华莹:妈,茶喝多了伤神……
伍母:你不懂就别打胡乱说!我们古滋的翠芽茶在明朝就是贡品,当朝西太后也年年来古滋定制,这茶,解气提神,醒脑开窍,会伤什么神!
华莹:(扑哧一笑)原来这茶还是一宝……
伍母:笑啥笑?这茶具是男人的身份,男人的架势,男人的脸面!咱家这茶具传了好几代了。你别看它不起眼,这可是白银制的景泰蓝。你看这花鸟画得多讲究,拿出去卖能值不少银子!你要用心擦才能锃亮发光,让人一看茶具就知道家里有位贤内助……
华莹:想不到这茶具还如此重要……
伍母:华莹,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些啥,我让你给我做三天饭,你却顿顿让城中老关家的送羊汤,灌得我浑身长了羊毛。我为兰英办圆房酒,你弄那留声机搅了局,还跳洋舞带坏了古滋风气。唉!事情都过去了,我说啥也没用,还遭人嫌!你要真是个憨头憨脑的女人,云迪也不会为你逃婚私奔。华莹,我也看得出,你不是操持家务的主,但你总得干点儿啥事吧?
华莹:妈,你算说对了,我这人就是不能闲着!一闲准生病!来时我就和云迪商量好了,回来他做生意我去教书,各得其所,互不干涉……
伍母:(愣怔怔地)你想去书院教书?
华莹:妈,难道云迪没和你说过……
伍母:我要是不让你去呢!
华莹:我带着伍岸回北平!
伍母怒盯着华莹。
华莹毫不示弱的目光……
静场……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