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5461
成片时长:约52分钟
阅读:6053
发表:2020/4/23
20集 谍战,军事 电视剧剧本
《秘密前线》第3集
1-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菊地:需要钢板,还有进口冷凝器。
松冈:钢板好办,我们给船渠工厂进口的一船钢板,还有一周就到港了,冷凝器吗!谁能搞到冷凝器。
菊地:欧洲打的正欢,进口渠道都堵死了;就剩一个渠道可用,意大利远洋商贸洋行代办宋妙珍女士,和我们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只有通过她了。
松冈:把宋妙珍女士请来,我和她谈。
菊地说好。
菊地转身走了。
菊地喜欢穿灰色双排扣西服,还喜欢佩带有满铁标志的白色袖标。他这身打扮是从德国学来的,他崇拜希特勒。
21、满铁调查部计划局局长办公室。日。内。
下午,宋妙珍来到满铁计划局,轻车熟路地敲响松冈局长办公室的门。里面传来松冈局长的声音:请进。
宋妙珍面带微笑,推门进入办公室。松冈见宋妙珍走进来,立即站起来,很有礼貌地给宋妙珍一个点头礼,满铁高层人员年轻时都在欧洲混过,女士优先做得非常恰到好处。
松冈把宋妙珍让到靠背椅前,把椅子往前一推,和蔼可亲地:妙珍女士,您请坐。
宋妙珍优雅地坐下。宋妙珍今天穿了一件驼色细呢子大衣,头戴俄罗斯大八彩羊毛围巾,脚蹬咖啡色牛皮高跟鞋,黑色华达呢阔腿裤,裤线笔直,显得亭亭玉立,洋气十足。
松冈悄悄打量了一下宋妙珍,嘴角微微一翘,心想:我如果年轻二十岁,一定要追求这个华国女人,她太优秀了。
宋妙珍的美貌和办事能力都叫松冈钦佩。松冈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郑重其事地:妙珍女士,我有件急事,想请您帮个忙。
宋妙珍微微一笑:我们是老朋友了,您吩咐就是了。
松冈拿出一迭材料:我们急需这套设备。
宋妙珍拿起材料一看,就全明白了,这是炼油厂用的设备,冷凝器。
宋妙珍故意装出不懂的样子:局长阁下,冒昧地问一下,这个设备是干什么用的?
松冈:发电厂用的冷凝器,这是设备参数。松冈把一张纸递给宋妙珍。
旁白:松冈终归是老牌间谍出身,他没有说实话,防范意识还是有的,宋妙珍毕竟不是满铁的人,该保密的事项还是要保密的。宋妙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技术参数,确定是裂解塔的冷凝器。宋妙珍心里觉得好笑,松冈你个老东西,今天你算找对人了,这个冷凝器将永远不能到货。
宋妙珍点头说好:我马上拟电文,报欧洲总公司。松冈从抽屉里拿出电报纸,双手放到宋妙珍的眼前。
宋妙珍接过电报纸,现场写电文,当然是用英文写的。松冈也懂英文,宋妙珍写的英文电文他都看见了。
宋妙珍细长白皙的手指握着钢笔,不紧不慢地写着电文,松冈看的痴迷。松冈悄悄看了一眼自己短促胖的手指,连忙握紧拳头。宋妙珍把写好电文的电报纸递给松冈局长签字。
松冈在电报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送满铁电报大楼,加急发出去。
宋妙珍:局长放心,我马上去电报大楼。
宋妙珍站起来,把电报纸装进手包,松冈给宋妙珍开门,宋妙珍走了。看着比自己高出一截的宋妙珍,松冈叹口气。女人的身材决定一个民族的身高,日本国男女都是些小矮子,松冈每次见到宋妙珍都有自卑感。
日本人对无线电通信控制很严,特别是对海外的电报发送,都要有主管部门长官签字。
22、抗联总部。日。外。
程剑披着黄呢子军服站在木头房子前,他眯缝着眼,仰脸看着天空,好像是在晒太阳。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太阳光照在身上积攒的温度,没有身体在空气中流失的温度快,程剑显然不是在晒太阳,他在等待。叶民背着他那带锁的牛皮文件包走过来。
程剑从地上抓把雪,死劲在脸上蹭了蹭,问道:有消息了?
叶民:奉天组没成功,五人去抚顺炼油厂,都牺牲了。
程剑没有再说什么,他好像有预感。
叶民:一号报务员还没有消息。
程剑低头抖落衬衣领子上的雪,程剑此时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焦急万分。做为一个决策者,在指挥一次大的行动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牺牲,不知道是否成功,不知道地下党组织有没有被破坏,不知道敌人采取了什么报复手段等等,一切都是未知数。
程剑感觉像是从白天一下子滑落到黑夜的矿井里,伸手不见五指,找不到逃生的路径。
叶民看出程剑的极端不安:支队长,可以呼叫青蛙行动组的电台。
程剑坚决地否定:不可,青蛙行动组的电台没有掩护措施,这个时候开机会暴露,等一号报务员的消息,耐心等待,会有消息的。
旁白:程剑说是在安慰叶民,其实是在安慰他自己。在他的心目中,关东州的地下组织是极其重要的,比奉天、哈尔滨的都重要,这是关东州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他在命令自己耐心等待,绝不能脑袋一热,发电报询问战况。
23、满铁医院。日。内。
经过两天的抢救,阿南苏醒了。
山口惠子见阿南的病情平稳了,就急着埋怨起阿南:你傻呀!炼油厂着火该你什么事!有警察局消防署,你去干什么?
山口惠子还不知道阿南经历的惊险一幕,先是竹内逼阿南自杀,接着是小山打出的手枪子弹从阿南的头上飞过,阿南当时的确紧张到了极点,换一个人就吓瘫了。阿南之所以能站稳脚跟,完全靠多年历练出来的坚强意志和信念决心,就是能叫敌人打死,不能叫敌人吓死。
阿南微微一笑:说什么那!三景炼油厂着火可不是小事,宪兵队不去可不行。
山口惠子呵斥道:去也轮不着你,有竹内队长,他不是号称帝国的精英吗。
阿南故意问道:谁干的?地下党吗?
山口惠子哼了一声:我哪知道。
阿南:报纸上是怎么说的?
惠子噘嘴:我从来不看报纸,你又不是不知道。惠子一听报纸就烦,小报老造她的谣。
阿南连忙安慰惠子:我相信你,绝对相信。
惠子微微一笑,回头看看病房门口,见没有人,小声对阿南说:枪毙了几个经济警察,秘密处决的,说是玩忽职守;你老老实实住院治疗,别问东问西的,先住几个月再说。
阿南没有继续和惠子争辩,阿南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逃过一劫,显然不是竹内心慈手软,谁救了自己那?
闪回。关东军司令官办公室。夜。内。
武彦三郎:将军,王炳政发过来的调查报告。
山田:念。
武彦三郎:据查,武装匪徒四人,手持托卡列夫手枪,携带一百二十公斤梯恩梯炸药,驾车冲进工厂,枪战中十五名经济警察壮烈殉国,最后匪徒逃脱两人……。
山田瞬间火冒三丈:该死,长枪打不过短枪,一个警卫处打不过四个匪徒,把这群饭桶经济警察小队长以上警佐统统枪毙。
武彦三郎:将军,还是少毙几个吧,中队长以上警佐就可以了。
闪回完。
旁白:王炳政这个大清朝最后一个七品二等巡官,就是古人云的刀笔吏,报告写的字字诛心,句句要命,杀人不见血。至于阿南泄密的事,宪兵队没有报,警察局王炳政也没有提,阿南侥幸过关。
惠子拿出熬好的鳗鱼汤,一勺一勺喂给阿南喝。
旁白:阿南深情地看着惠子,这个在他十四岁就结识的女子,全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叫阿南感受了无限的爱。
没有惠子的陪伴,阿南坚持不到今天。
24、芳容照相馆。日。内。
芳容一个人傻呆呆地看着窗外。
芳容这几天情绪很不好,悲伤笼罩在心头,她还在为牺牲的同志难过。周立诚进来。
周立诚:没查找到牺牲同志的真实姓名,这两个同志是去年从山东根据地来的,码头党组织负责人老徐把这两个同志介绍给我单线联系,老徐上个月意外摔伤病故,线索都断了。
芳容点点头,没说话。
25、关东州街头。日。外。
王炳政穿西装和戴斌走在街头,后面跟着警察甲乙负责警卫。
戴斌:局长,我们因祸得福呀,要不然都得烧死炸死,小泉一浪处长替我们死了,好。
王炳政:我差一点没命。
戴斌:局长,您在全局警员心中的地位提高了。
王炳政叹口气:关东军还没收拾到我的头上,快了!
26、芳容照相馆。日。内。
王炳政没精打采地走进照相馆。他没说话,找个凳子坐下,低头沉思起来。这几天给他累够呛,脑子累坏了,算计来,算计去,到底把炼油厂警卫处处长小泉一浪的脑袋算计没了,保住了自己的脑袋。
几个要照相的市民见老魔头王炳政走进来,一个个都吓够呛,连忙躲了出去。关东州的市民都认识王炳政。
王炳政见人走光了,才拿出两张烧的模模糊糊的人的照片:这两个人在这里照过像吗?
芳容一看就明白了,哎呀一声,泪水夺眶而出。把王炳政吓一跳,芳容连忙掩饰住自己的情绪:太可怕了,这是烧的吗?
王炳政:是,我看了也觉得吓人。
戴斌:这就是地下党,炸了三景炼油厂,打死十五个日本经济警察,救火中还烧伤了很多消防警察。
芳容平静了一下:是呀,大前天晚上,天都红了,有我认识的经济警察吗?芳容是有所指的,芳容认识小泉一浪处长,炼油厂天天晚上有卡车送饭的消息,就是小泉说闲话时透露给芳容的。
王炳政随口说:小泉一浪处长殉职了。王炳政被自己的话吓一跳,险些晕倒,心想这几天怎么天天想着小泉,该死的家伙,阴魂不散,我可没说你什么坏话,说的都是褒奖的话,死鬼老缠着我干嘛。
王炳政的双手哆嗦起来,戴斌扶住王炳政:局长,您太累了。
王炳政点头附和着说:哎,三天三夜没合眼。
芳容:您应该到满铁医院看看医生。
王炳政又愤怒起来,两只手颤抖着:我信不着他们,都想害我,都想给我下药。
芳容安慰着王炳政:你得请心理医生看看了,这样下去精神会崩溃的。
王炳政叹口气:还是你理解我呀,我明明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可是控制不了自己,电话铃响我脑袋受不了,警员走路快了我心跳,看见火就冒虚汗。
王炳政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那就是害怕关东军毒死他。
芳容:您压力太大,你可以自己缓解一下,比如怕火,紧张的时候就划根火柴,想像火光给你带来光明和温暖。芳容拿出火柴盒,递给王炳政。
王炳政颤抖着手,接过火柴盒。接着拿出一根火柴,颤颤巍巍划了几下后,终于把火柴划着。看着火柴头上的火苗,王炳政:不行,我做不到。王炳政把火柴盒和火柴棍扔到地上。
王炳政确实吓坏了,他心里明明白白,如果不是连夜写的那份报告,两天前脑袋开花的就是他。
芳容看着王炳政,心里又恨又气又可怜。
王炳政是父王家的马弁出身,在王爷的保举下,当上了清朝最后一个九品二等巡官,相当于警察署署长,接着清王朝就垮台了。王爷临死时嘱托王炳政,要为恢复大清效力,要照顾好格格。
芳容倒了一杯大米酒,递给王炳政:王局长,那就喝一杯大米酒吧!按理讲,王炳政是芳容家的奴才出身,直呼其名是可以的,芳容还是叫王炳政加职务。
王炳政接过来就喝:好,真好喝,有吃的吗?王炳政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嚼了三天饼干。
芳容说有,接着拿出两个凉馒头,还有一小碗咸菜丝,王炳政也不顾什么局长形象了,狼吞虎咽吃起来。
他相信芳容,早年在奉天王府,芳容三四岁的时候,王炳政经常抱芳容玩耍,他相信芳容不能害他。
芳容:你慢点吃,这瓶酒你拿走,紧张时就喝一点,睡不着就多喝一点。大米酒是芳容自己酿的。
王炳政连忙说好,馒头就着大米酒,吃着小咸菜,真是胜过山珍海味呀。
王炳政吃饱了,又来了精神头:芳容格格,你把照证明像的登记都给我找来。
芳容拿出登记本,王炳政接过登记本,翻看起来。
王炳政:来照身份像的多吗?
芳容:比以前多了。
王炳政:好,你给我解决了大问题。
芳容:感谢局长对我的关照,把挣钱的活都给我了。
王炳政又强调一遍:登记很重要,登记本我拿回去看看。
戴斌一手拿着登记簿,一手拎着酒瓶子,打开门。
王炳政出门前还掏出手枪看看弹夹里的子弹,接着又往窗外望望,确定安全了,才肯走出照相馆。
戴斌和警察甲乙夹着王炳政,向警察局走去。
27、满铁电报大楼。空镜。
旁白:满铁电报大楼建造于满铁成立之初,是日本国在本岛以外设立的最大通信枢纽。主建筑五层,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楼顶建有钢结构无线电发射塔,高度有一百多米。这里有一百瓦以上功率发射电台三十多部,一百瓦以下的小型电台无计其数。电波通过地球电离层的折射,能远达美国。
有线电话人工交换五千门,有线电话自动交换机用户二万户,有线电报机一百多台。通信属于满铁机要部门管辖,电报大楼在用人方面也很谨慎,职员全是日本人,并且经过层层筛选,都是对帝国绝对忠诚的军国主义分子。
松冈:钢板好办,我们给船渠工厂进口的一船钢板,还有一周就到港了,冷凝器吗!谁能搞到冷凝器。
菊地:欧洲打的正欢,进口渠道都堵死了;就剩一个渠道可用,意大利远洋商贸洋行代办宋妙珍女士,和我们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只有通过她了。
松冈:把宋妙珍女士请来,我和她谈。
菊地说好。
菊地转身走了。
菊地喜欢穿灰色双排扣西服,还喜欢佩带有满铁标志的白色袖标。他这身打扮是从德国学来的,他崇拜希特勒。
21、满铁调查部计划局局长办公室。日。内。
下午,宋妙珍来到满铁计划局,轻车熟路地敲响松冈局长办公室的门。里面传来松冈局长的声音:请进。
宋妙珍面带微笑,推门进入办公室。松冈见宋妙珍走进来,立即站起来,很有礼貌地给宋妙珍一个点头礼,满铁高层人员年轻时都在欧洲混过,女士优先做得非常恰到好处。
松冈把宋妙珍让到靠背椅前,把椅子往前一推,和蔼可亲地:妙珍女士,您请坐。
宋妙珍优雅地坐下。宋妙珍今天穿了一件驼色细呢子大衣,头戴俄罗斯大八彩羊毛围巾,脚蹬咖啡色牛皮高跟鞋,黑色华达呢阔腿裤,裤线笔直,显得亭亭玉立,洋气十足。
松冈悄悄打量了一下宋妙珍,嘴角微微一翘,心想:我如果年轻二十岁,一定要追求这个华国女人,她太优秀了。
宋妙珍的美貌和办事能力都叫松冈钦佩。松冈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郑重其事地:妙珍女士,我有件急事,想请您帮个忙。
宋妙珍微微一笑:我们是老朋友了,您吩咐就是了。
松冈拿出一迭材料:我们急需这套设备。
宋妙珍拿起材料一看,就全明白了,这是炼油厂用的设备,冷凝器。
宋妙珍故意装出不懂的样子:局长阁下,冒昧地问一下,这个设备是干什么用的?
松冈:发电厂用的冷凝器,这是设备参数。松冈把一张纸递给宋妙珍。
旁白:松冈终归是老牌间谍出身,他没有说实话,防范意识还是有的,宋妙珍毕竟不是满铁的人,该保密的事项还是要保密的。宋妙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技术参数,确定是裂解塔的冷凝器。宋妙珍心里觉得好笑,松冈你个老东西,今天你算找对人了,这个冷凝器将永远不能到货。
宋妙珍点头说好:我马上拟电文,报欧洲总公司。松冈从抽屉里拿出电报纸,双手放到宋妙珍的眼前。
宋妙珍接过电报纸,现场写电文,当然是用英文写的。松冈也懂英文,宋妙珍写的英文电文他都看见了。
宋妙珍细长白皙的手指握着钢笔,不紧不慢地写着电文,松冈看的痴迷。松冈悄悄看了一眼自己短促胖的手指,连忙握紧拳头。宋妙珍把写好电文的电报纸递给松冈局长签字。
松冈在电报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送满铁电报大楼,加急发出去。
宋妙珍:局长放心,我马上去电报大楼。
宋妙珍站起来,把电报纸装进手包,松冈给宋妙珍开门,宋妙珍走了。看着比自己高出一截的宋妙珍,松冈叹口气。女人的身材决定一个民族的身高,日本国男女都是些小矮子,松冈每次见到宋妙珍都有自卑感。
日本人对无线电通信控制很严,特别是对海外的电报发送,都要有主管部门长官签字。
22、抗联总部。日。外。
程剑披着黄呢子军服站在木头房子前,他眯缝着眼,仰脸看着天空,好像是在晒太阳。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太阳光照在身上积攒的温度,没有身体在空气中流失的温度快,程剑显然不是在晒太阳,他在等待。叶民背着他那带锁的牛皮文件包走过来。
程剑从地上抓把雪,死劲在脸上蹭了蹭,问道:有消息了?
叶民:奉天组没成功,五人去抚顺炼油厂,都牺牲了。
程剑没有再说什么,他好像有预感。
叶民:一号报务员还没有消息。
程剑低头抖落衬衣领子上的雪,程剑此时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焦急万分。做为一个决策者,在指挥一次大的行动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牺牲,不知道是否成功,不知道地下党组织有没有被破坏,不知道敌人采取了什么报复手段等等,一切都是未知数。
程剑感觉像是从白天一下子滑落到黑夜的矿井里,伸手不见五指,找不到逃生的路径。
叶民看出程剑的极端不安:支队长,可以呼叫青蛙行动组的电台。
程剑坚决地否定:不可,青蛙行动组的电台没有掩护措施,这个时候开机会暴露,等一号报务员的消息,耐心等待,会有消息的。
旁白:程剑说是在安慰叶民,其实是在安慰他自己。在他的心目中,关东州的地下组织是极其重要的,比奉天、哈尔滨的都重要,这是关东州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他在命令自己耐心等待,绝不能脑袋一热,发电报询问战况。
23、满铁医院。日。内。
经过两天的抢救,阿南苏醒了。
山口惠子见阿南的病情平稳了,就急着埋怨起阿南:你傻呀!炼油厂着火该你什么事!有警察局消防署,你去干什么?
山口惠子还不知道阿南经历的惊险一幕,先是竹内逼阿南自杀,接着是小山打出的手枪子弹从阿南的头上飞过,阿南当时的确紧张到了极点,换一个人就吓瘫了。阿南之所以能站稳脚跟,完全靠多年历练出来的坚强意志和信念决心,就是能叫敌人打死,不能叫敌人吓死。
阿南微微一笑:说什么那!三景炼油厂着火可不是小事,宪兵队不去可不行。
山口惠子呵斥道:去也轮不着你,有竹内队长,他不是号称帝国的精英吗。
阿南故意问道:谁干的?地下党吗?
山口惠子哼了一声:我哪知道。
阿南:报纸上是怎么说的?
惠子噘嘴:我从来不看报纸,你又不是不知道。惠子一听报纸就烦,小报老造她的谣。
阿南连忙安慰惠子:我相信你,绝对相信。
惠子微微一笑,回头看看病房门口,见没有人,小声对阿南说:枪毙了几个经济警察,秘密处决的,说是玩忽职守;你老老实实住院治疗,别问东问西的,先住几个月再说。
阿南没有继续和惠子争辩,阿南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逃过一劫,显然不是竹内心慈手软,谁救了自己那?
闪回。关东军司令官办公室。夜。内。
武彦三郎:将军,王炳政发过来的调查报告。
山田:念。
武彦三郎:据查,武装匪徒四人,手持托卡列夫手枪,携带一百二十公斤梯恩梯炸药,驾车冲进工厂,枪战中十五名经济警察壮烈殉国,最后匪徒逃脱两人……。
山田瞬间火冒三丈:该死,长枪打不过短枪,一个警卫处打不过四个匪徒,把这群饭桶经济警察小队长以上警佐统统枪毙。
武彦三郎:将军,还是少毙几个吧,中队长以上警佐就可以了。
闪回完。
旁白:王炳政这个大清朝最后一个七品二等巡官,就是古人云的刀笔吏,报告写的字字诛心,句句要命,杀人不见血。至于阿南泄密的事,宪兵队没有报,警察局王炳政也没有提,阿南侥幸过关。
惠子拿出熬好的鳗鱼汤,一勺一勺喂给阿南喝。
旁白:阿南深情地看着惠子,这个在他十四岁就结识的女子,全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叫阿南感受了无限的爱。
没有惠子的陪伴,阿南坚持不到今天。
24、芳容照相馆。日。内。
芳容一个人傻呆呆地看着窗外。
芳容这几天情绪很不好,悲伤笼罩在心头,她还在为牺牲的同志难过。周立诚进来。
周立诚:没查找到牺牲同志的真实姓名,这两个同志是去年从山东根据地来的,码头党组织负责人老徐把这两个同志介绍给我单线联系,老徐上个月意外摔伤病故,线索都断了。
芳容点点头,没说话。
25、关东州街头。日。外。
王炳政穿西装和戴斌走在街头,后面跟着警察甲乙负责警卫。
戴斌:局长,我们因祸得福呀,要不然都得烧死炸死,小泉一浪处长替我们死了,好。
王炳政:我差一点没命。
戴斌:局长,您在全局警员心中的地位提高了。
王炳政叹口气:关东军还没收拾到我的头上,快了!
26、芳容照相馆。日。内。
王炳政没精打采地走进照相馆。他没说话,找个凳子坐下,低头沉思起来。这几天给他累够呛,脑子累坏了,算计来,算计去,到底把炼油厂警卫处处长小泉一浪的脑袋算计没了,保住了自己的脑袋。
几个要照相的市民见老魔头王炳政走进来,一个个都吓够呛,连忙躲了出去。关东州的市民都认识王炳政。
王炳政见人走光了,才拿出两张烧的模模糊糊的人的照片:这两个人在这里照过像吗?
芳容一看就明白了,哎呀一声,泪水夺眶而出。把王炳政吓一跳,芳容连忙掩饰住自己的情绪:太可怕了,这是烧的吗?
王炳政:是,我看了也觉得吓人。
戴斌:这就是地下党,炸了三景炼油厂,打死十五个日本经济警察,救火中还烧伤了很多消防警察。
芳容平静了一下:是呀,大前天晚上,天都红了,有我认识的经济警察吗?芳容是有所指的,芳容认识小泉一浪处长,炼油厂天天晚上有卡车送饭的消息,就是小泉说闲话时透露给芳容的。
王炳政随口说:小泉一浪处长殉职了。王炳政被自己的话吓一跳,险些晕倒,心想这几天怎么天天想着小泉,该死的家伙,阴魂不散,我可没说你什么坏话,说的都是褒奖的话,死鬼老缠着我干嘛。
王炳政的双手哆嗦起来,戴斌扶住王炳政:局长,您太累了。
王炳政点头附和着说:哎,三天三夜没合眼。
芳容:您应该到满铁医院看看医生。
王炳政又愤怒起来,两只手颤抖着:我信不着他们,都想害我,都想给我下药。
芳容安慰着王炳政:你得请心理医生看看了,这样下去精神会崩溃的。
王炳政叹口气:还是你理解我呀,我明明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可是控制不了自己,电话铃响我脑袋受不了,警员走路快了我心跳,看见火就冒虚汗。
王炳政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那就是害怕关东军毒死他。
芳容:您压力太大,你可以自己缓解一下,比如怕火,紧张的时候就划根火柴,想像火光给你带来光明和温暖。芳容拿出火柴盒,递给王炳政。
王炳政颤抖着手,接过火柴盒。接着拿出一根火柴,颤颤巍巍划了几下后,终于把火柴划着。看着火柴头上的火苗,王炳政:不行,我做不到。王炳政把火柴盒和火柴棍扔到地上。
王炳政确实吓坏了,他心里明明白白,如果不是连夜写的那份报告,两天前脑袋开花的就是他。
芳容看着王炳政,心里又恨又气又可怜。
王炳政是父王家的马弁出身,在王爷的保举下,当上了清朝最后一个九品二等巡官,相当于警察署署长,接着清王朝就垮台了。王爷临死时嘱托王炳政,要为恢复大清效力,要照顾好格格。
芳容倒了一杯大米酒,递给王炳政:王局长,那就喝一杯大米酒吧!按理讲,王炳政是芳容家的奴才出身,直呼其名是可以的,芳容还是叫王炳政加职务。
王炳政接过来就喝:好,真好喝,有吃的吗?王炳政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嚼了三天饼干。
芳容说有,接着拿出两个凉馒头,还有一小碗咸菜丝,王炳政也不顾什么局长形象了,狼吞虎咽吃起来。
他相信芳容,早年在奉天王府,芳容三四岁的时候,王炳政经常抱芳容玩耍,他相信芳容不能害他。
芳容:你慢点吃,这瓶酒你拿走,紧张时就喝一点,睡不着就多喝一点。大米酒是芳容自己酿的。
王炳政连忙说好,馒头就着大米酒,吃着小咸菜,真是胜过山珍海味呀。
王炳政吃饱了,又来了精神头:芳容格格,你把照证明像的登记都给我找来。
芳容拿出登记本,王炳政接过登记本,翻看起来。
王炳政:来照身份像的多吗?
芳容:比以前多了。
王炳政:好,你给我解决了大问题。
芳容:感谢局长对我的关照,把挣钱的活都给我了。
王炳政又强调一遍:登记很重要,登记本我拿回去看看。
戴斌一手拿着登记簿,一手拎着酒瓶子,打开门。
王炳政出门前还掏出手枪看看弹夹里的子弹,接着又往窗外望望,确定安全了,才肯走出照相馆。
戴斌和警察甲乙夹着王炳政,向警察局走去。
27、满铁电报大楼。空镜。
旁白:满铁电报大楼建造于满铁成立之初,是日本国在本岛以外设立的最大通信枢纽。主建筑五层,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楼顶建有钢结构无线电发射塔,高度有一百多米。这里有一百瓦以上功率发射电台三十多部,一百瓦以下的小型电台无计其数。电波通过地球电离层的折射,能远达美国。
有线电话人工交换五千门,有线电话自动交换机用户二万户,有线电报机一百多台。通信属于满铁机要部门管辖,电报大楼在用人方面也很谨慎,职员全是日本人,并且经过层层筛选,都是对帝国绝对忠诚的军国主义分子。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