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615
阅读:8748
发表:2014/5/4
34章 主旋律 小说
《红云白雾》第3章:二
任勤 [北京朝阳区]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3
  
  第三章(二)作品名:红云白雾 作者:任勤
  
  
  黎晓华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钢笔和平时用来记工的日记本,从上面撕下一张纸,借着马灯的光亮写了一张字条,然后走到西屋门前,听了听,里面没有什么动静。她知道男同学还都没起床,便敲了敲门。
  
  “谁呀?”屋里有人问。
  
  “是我,黎晓华。”
  
  “你稍等一下!”
  
  过了也就一分钟的功夫,门从里面被推开了,赵炎轻轻的走了出来,又轻轻的掩好门,低声的问:“老班长,什么事?”
  
  “你怎么起这么早?把这个交给常守志。”黎晓华将手里的字条递给了他。
  
  赵炎瞄了字条一眼,低声说:“高洁要回家,我想这么大的雪,得有人去送她,所以我就早早的起来了。”
  
  “你已经知道高洁的事了?”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赵艳就告诉我了。”
  
  “高洁的父亲病了,本来我和林秋月准备送她到芦溪镇,但现在雪越下越大,便想求助你们男同学,想让常守志和你们男同学商量商量,看谁能去送送她?”
  
  “不用再商量了,我去送她!”
  
  “你一个人怎么行?”
  
  “你不用管了,我再找一个人。”
  
  “那好吧!这事就交给你了。”
  
  “你放心吧!”
  
  东、西两边的屋里都有了起床的动静。赵炎回到西屋,看到邱成峰正在穿衣服,便悄悄的跟他说,要他和自己一起去送高洁,邱成峰略微迟疑了一下便答应了。
  
  其实邱成峰本不该迟疑,他内心里是愿意去送高洁的,这一来是出于他乐于助人的性格,再则是由于多年来他和高洁之间存在着一些误解和隔阂,来到溪河湾之后,他一直想找机会缓和一下两人之间冷淡的关系。但因敏感的林秋月已经注意到了他对高洁态度的变化,并多次话里话外的敲打他,说他“怜香惜玉”,还有“洁癖”,有时弄得他左右为难,很尴尬。这次他是怕引起林秋月的误解才有些犹豫不决,正好赵炎的求助给了他机会,这样即使林秋月以后提起这件事,他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
  
  邱成峰与高洁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是由来已久的。
  
  那是刚上“五·四实验中学”时,班里组建足球队,邱成峰担任了“教练”,男同学们都积极报名参加足球队,并交五角钱的“队费”用来买足球。男同学喜欢踢足球这是很正常的事,令人意外的是高洁也要参加足球队,并主动交上了一元钱的“队费”。当徐良征求邱成峰的意见,要不要吸收高洁参加足球队时,他竟不加思考的断然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女同学不适合踢足球,尤其是不适合和男同学一起踢足球。徐良解释说,高洁在“八·一小学”时就参加过班级足球队,足球技术并不比一般的男同学差,邱成峰这才同意她平时可以和男同学一起踢足球,但仍然没有接受她成为足球队的正式成员。
  
  没过多久,班里又组建乒乓球队,邱成峰也要报名参加,可担任乒乓球队队长的高洁却提出了一个条件:她要和邱成峰进行一场乒乓球擂台赛,如果邱成峰赢了,就由他担任乒乓球队队长;如果邱成峰输了,那么他要想加入乒乓球队,就必须以接受高洁加入足球队为前提条件,不知高洁底细的邱成峰竟然接受了挑战。事后,当徐良告诉他,高洁小学时就参加了区业体校的乒乓球队,还获得过区少年组女子单打冠军时,他想要反悔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能赢了高洁保住自己的面子,至于能不能参加乒乓球队已经不重要了。
  
  星期四下午体育活动的时间,在徐良的主持下,两人在乒乓球室摆开了战场,班里的男女同学都赶来助阵,一些外班的同学也来看热闹。双方约定擂台赛采取每局二十一分、三局两胜制,结果,第一局邱成峰很快就以十比二十一败下阵来,第二局高洁虽然有意的手下留情,邱成峰还是以十八比二十一输掉了。邱成峰失败了,高洁不仅理所当然的参加了班级足球队,之后不久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足球赛,并且在与初一·四班争夺年组冠亚军的决赛中攻进对方一球,为班级获得年组冠军立了功。一时间,女同学能和男同学同场踢足球,并且能攻破对方的球门成了校内外盛传的新闻。初一·二班足球队和高洁一起出了名,虽然邱成峰在这次足球赛的几场比赛中一共踢进了四个球,但高洁的名声却远远的超过了他,从此、全校的师生便经常看到高洁和男同学一起在足球场上踢球。
  
  邱成峰在输给高洁之后,不仅打消了参加乒乓球队的念头,甚至连乒乓球拍都很少再摸了,他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疙疙瘩瘩的很不舒服。
  
  让他感到不舒服的还不只这一件事。在学习方面邱成峰自认为很有数学天赋,小学时他从没被什么数学题难倒过,他用的解题方法往往很简洁、独特,有时甚至连老师都没想到,是班里公认的数学尖子。考入“五·四实验中学”以后,班里同学初次见面那天,在自我介绍时,他曾说过自己的爱好一是数学、二是足球。可后来并不张扬的高洁却当了数学科代表,而且在之后的每次考试中,他与高洁的数学成绩虽然总是不相上下,但语文和俄语的成绩他却远不及高洁。升入初二之后,增开了物理课,作为物理科代表的邱成峰,与高洁总成绩的差距尽管在缩小,但并没有消除,高洁的成绩总是排在班级的前三名,而邱成峰却很少进入前十名,对此,他很不服气,曾暗下决心,要发奋读书,在学习成绩上与高洁一比高低。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得他在学习成绩方面赶上高洁的想法落空了,但心中燃起的读书热情却丝毫没减,因此,在“造反有理”、“读书无用”的论调盛行时,他不仅自学了高中的课程,而且还阅读了鲁迅的作品、MZD选集、毛主席诗词,以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其它一些中外文学名著。逐渐成熟起来的邱成峰,慢慢的淡化了对高洁的成见,对她有了较为理性的评价,所以,当后来听说高洁有反对“副统帅”的言论,并曾参加过武斗时,他并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口诛笔伐”,而是能够比较客观的对待,并能有一些同情和理解。这次他发自内心的想去送高洁,就是出于同情的心理。
  
  ——
  
  杨二婶烙好了半盆发面饼,北灶锅里的萝卜汤也熬好了。林秋月盛了两碗汤,黎晓华用盘子端着一摞饼送到了西屋,让赵炎和邱成峰抓紧时间吃饭。
  
  高洁起了床,洗漱之后,在厨房里勉强吃了半张饼,喝了几口汤,又回到了东屋。这时女同学都已起了床,她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行李,然后便换上了行装:她头上戴一顶棉军帽,一个口罩捂住了大半个脸,为了走路方便她没有穿军大衣,而是穿着棉袄,外面罩了一件旧军装,膝盖以下的棉裤腿上打着军用绑腿,脚上穿着一双翻毛棉皮鞋,手上戴着两副手套,里面是一副红色毛线手套,外面套了一副白色的线手套,身上还背着一个军用挎包,她准备一个人步行到芦溪镇。穿戴完之后,她出了东屋,推开厨房的门,往外看了看,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眼前是一片洁白:山是白的、地是白的、空中正在飘落的雪花也是白的,高洁的心却是灰暗的。
  
  她刚要出门,林秋月在后面拽住了她。
  
  “高洁,你等一下!我们去送你。”
  
  高洁头也不回的说:“不用了,别为我一个人折腾的大家都不得安宁。”
  
  “你别这么说,男同学总爱讲‘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现在你有了困难,大家怎么能看着不管呢。”站在林秋月身后的谭影讲着从男同学那里听来的江湖理论。
  
  这时黎晓华从后面挤了上来。
  
  “高洁,准备好了吧?咱们走吧!”
  
  高洁转过身来,她看到东、西两屋的门都开着,厨房里挤满了人,站在前面的赵炎和邱成峰的着装与其他人有些不同:赵炎穿着一件褪了色的蓝色工装棉袄,头上戴了一顶羊剪绒的仿军棉帽,下身的棉裤外面罩着一件灰色更生布的工装裤,脚上穿着一双黑色棉胶鞋,挎在脖子上、用布带连在一起的两只棉手闷子分别从双腋下穿过,系在了后腰间;邱成峰戴着一顶灰色棉帽子,脖子上挂着口罩和一双几乎和赵炎同样的棉手闷子,口罩垂在胸前,手闷子垂落在胯的两侧,上身穿着深蓝色的旧制服棉袄,腰上系了条麻绳,下身的棉裤外面套着一条黑色的涤卡裤子,小腿上打着绑腿,脚上穿着一双黄色的大头鞋。
  
  看到这种情景,高洁既感意外又受感动。
  
  “高洁,还有什么需要带的东西吗?如果没有,就赶紧走吧!”
  
  林秋月一边说着一边拉着高洁出了门,同时回头看了邱成峰一眼,邱成峰不自觉的避开了她的目光,迟缓了一下脚步,然后跟在大家的后面一起出了门。
  
  在送行的路上,高洁从林秋月那里知道了这一切都是黎晓华安排的,她心里充满了感激。
  
  同学们一直送到村北口,在高洁的一再劝阻下大家停下了脚步,目送着她和赵炎、邱成峰渐渐的远去,直到三个人的身影消失在密集的雪花形成的帷幕之中。
  
  路上的积雪已有半尺深,由于雪的掩盖已经看不清路况了。好在这段路他们以前曾走过几次,有几分熟悉,路的右边、靠山一侧是修路时凿出的崖壁,左边是溪河水长期冲刷而成的陡崖,这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山、路、河的三级阶梯。
  
  邱成峰在前面趟路,他艰难的行走着,并不时的告诉身后的高洁尽量靠近右面的山崖,以免不小心掉到左侧的河床里。体力不强又近视的赵炎跟在高洁的后面,尽管前面的邱成峰和高洁已经在雪地上踩出了一条小道,他走起来仍然显得有些吃力。由于他还戴着口罩和眼镜,呼出的哈气受到口罩的阻挡,顺着鼻凹喷到冰冷的镜片上,立刻就凝成了霜,再加上雪花也不断的飘落到眼镜上,雪和霜越挂越多,使得他什么都看不见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摘下手套,再摘下眼镜,然后用手焐着眼镜除掉上面的雪和霜,这又使得他消耗了更多的体力和热量,最后,他只好摘下了眼镜放到了棉袄的口袋里。
  
  从溪河湾到芦溪镇有二十多里路,平时步行两个小时就可以走到,今天却用了三个多小时才走到芦苇河的东岸边,过了芦苇河上的木桥,河的西岸就是芦溪镇了。
  
  芦溪镇是芦苇河公社革委会所在地,镇里有两条主要的街道:一条横贯东西,东起芦苇河大桥的西桥头,西到芦溪镇客运站大约有三百多米长,路的两侧排列着公社革委会大院、邮电所、镇供销社、客运站、旅馆、饭店、照相馆、理发店等;另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只有不到百米,它的北端与东西走向的街道的中段相接,两条路成一个横长竖短的“丁”字形,这两条成“丁”字形的街道将小镇分割成了东、西、北三块,“丁”字路口的北面就是芦溪镇供销社,在距“丁”字路口南面四五十米的路西是芦溪镇卫生院,镇里的粮库在这条路的最南端。这个山区小镇有常住人口虽然只有不足千人,但平日里有家住镇外,本人在镇里上班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还有下面各大队来公社办事的人,所以到了中午时分街面上通常都是很热闹的,可今天却是异常的冷清。
  
  三个人走到镇西的客运站前,候车室的门是关着的,从门前的积雪可以看出,今天这里几乎没有人进出过。邱成峰和赵炎用脚趟开了候车室门前厚厚的积雪,邱成峰用力拉开门,三个人走了进去,不大的候车室里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高洁摘下手套和口罩,走到西侧售票室的窗口前,透过紧关的窗子往售票室里看了看:售票室比候车室更小,大约也就十平方米左右,靠着售票的窗口放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靠北墙是一铺只能挤下两个人的小火炕,一个中年男人头朝东脚朝西枕着行李卷躺在炕上,靠着西山墙的炕头边,地上有一个砖砌的炉子,炉子上放着一只铁皮水壶,壶嘴和壶盖的边缘冒着热气,看起来售票室里要比候车室里暖和多了。
  
  高洁敲了敲窗子,中年男子侧过身,向上翻着眼睛看了看,用左臂支撑着上身坐了起来,然后扭转过身子,蹭到了炕沿边,伸出穿着蓝布袜子的右脚,用脚尖将放在炉边的一双大头鞋一只一只的挑了过来,又将两只脚慢慢的插进鞋窠里,站起身,走到桌子前,将窗子拉开一条缝,懒洋洋的挤出一句话。
  
  “今天不通车了!”
  
  “为什么?”
  
  “这还用问吗?雪这么大,路清理不出来。”
  
  “明天能通车吗?”
  
  “明天?后天也通不了!线路长、路况差、养路工又少,领导说了客运班车不能冒险上路。”
  
  中年男子说完便关上了窗子。
  
  高洁的心一下子就凉了,脸上显出了焦急的神情,一声不响的,呆呆的站在窗前。
  
  邱成峰望着焦急、失望而又无助的高洁,心生怜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顶着呼啸的风雪,走在大雪覆盖的山路上,她不畏艰难,只因为心中有一个目标——尽快的赶到病重的父亲的床前,可是当她耗尽了体力,原以为已经接近目标了的时候,却意外的得知,目标离自己比原来更远了,这一刻也许她的身体和精神可能都要崩溃了。
  
  “高洁,还愣着干嘛?既然不通车了,咱们就先去吃点饭,然后再想别的办法。”尽管自己心里也很着急,邱成峰还在安慰着高洁。
  
  “还能有什么办法,只有等过几天通车后再走了。”早已筋疲力尽的赵炎无可奈何的说。
  
  “邱成峰说的对,不论有没有别的什么办法,总得先吃饭。”高洁终于冷静了下来。
  
  三个人出了候车室,顺着来路往回走。在丁字路口东面不远的路南有一家饭店,名字既普通又具有时代特色,叫“群众饭店”。前不久,邱成峰跟杨二叔的车到镇里的粮库送公粮时,曾在这家饭店吃过饭。三个人进了饭店,饭店里也比平时冷清多了,只有两个干部模样的人在吃饭。
  
  趁着赵炎和高洁拍打身上雪花的功夫,邱成峰快步走到卖饭的窗口前。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五元钱和二斤粮票,递给了负责收款的服务员。
  
  “十个馒头,三碗肉片汤。”
  
  “还要什么菜?”
  
  邱成峰看了看挂在窗口旁边的写着菜谱的小黑板:“一盘炒豆腐、一盘酸菜粉、一盘木耳炒肉。”
  
  “我这有钱!”比邱成峰慢了一步的高洁向他手里塞着十块钱。
  
  这时服务员已经把邱成峰点的饭菜摆到了窗口,又递出来一些零钱,嘴里还叨咕着:“十个馒头五毛钱,三碗汤四毛五,三盘炒菜一块三毛钱,一共两块两毛五。找你两块七毛五。”
  
  邱成峰没有接高洁的钱,而伸手接过了服务员递过来的零钱,然后对高洁和身后的赵炎说:“咱们先把饭菜端过去!”
  
  几个人端着饭菜,走到一张靠近火炉的桌子边坐了下来,高洁要把攥在手里钱塞给邱成峰,他拒绝了。
  
  “高洁,你听我说,早上黎晓华和常守志已经跟我交代过了,我和赵炎这次是代表全体同学来送你的,算是青年点的公差,临走时,黎晓华从伙食款中给我们拿了五块钱,另外我自己也带了一些钱,所以,于公于私你都没有必要这么客气。”
  
  “高洁别争了,成峰说得对,你把钱收好,赶紧吃饭吧!我知道你心里现在一定很着急,但再急也得先吃了饭再想办法。”赵炎端起一碗汤放到了高洁的面前,自己也端过一碗汤,用筷子夹起一个馒头吃了起来。
  
  这时邱成峰却抓起一个馒头端起一碗汤,绕过火炉,走到另一张餐桌旁坐下,与两个干部模样的人攀谈起来。过了几分钟,他端着汤碗回来,坐在了原来的位置上,又拿起一个馒头,沉思了一会说:“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吃完了饭怎么办?是回溪河湾等着雪停、通车再走,还是再想别的办法送高洁回省城?”
  
  说完他咬了一口馒头,慢慢的嚼着。
  
  “成峰,你说再想别的办法,还能有什么办法?”赵炎也显得很焦急。
  
  邱成峰喝了一口汤,咽下了嘴里的馒头,看了看高洁说:“那就看高洁是怎么想的了。”
  
  “我还能怎么想,只能说‘归心似箭!’现在就是爬,我都想爬回家去,可这也不现实啊!”
  
  “爬回省城当然是不现实了,可是如果我们能走到长甸,就可以坐上火车,上了火车也就等于到了省城。”
  
  “成峰说的对,我们走到长甸!高洁,只要你上了火车就好办了,我和成峰即使再遇到什么困难,那都无所谓了。”赵炎的语气里带着些悲壮。
  
  “刚才我已经打听好了去长甸怎么走。”
  
  “我已经猜到你可能是去问路了,问的结果怎么样?”高洁看着邱成峰,眼里露出了一线希望。
  
  “如果走公路,到长甸有八十多里路,如果翻山抄近道走,到长甸能有六十多里路,我的体力还能支持,就看你和赵炎能不能行了?”
  
  “我怎么说也是个男生,高洁,就看你怎么样了?”在赵炎看来已经在风雪中挣扎了半天的一个女生,还要在风雪中再走六十多里的山路,根本是不可能的。
  
  “说实在话,刚才在客运站我就已经想到了步行到长甸,再乘火车回省城,这是父女间的骨肉之情支撑着我,我恨不得现在就一步跨到父亲的床前,但又想,这样会连累你们和我一起遭罪,有些于心不忍,所以就一直犹豫着。”
  
  “如果你能坚持的话,就不要犹豫了!其实我们今天就是返回溪河湾也并不轻松,也还是要再走二十多里山路的,而且每走一步都是毫无价值的冤枉路,这就不如往长甸走了,无非就是比回溪河湾多走三、四十里路,但这样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现在还不到十一点,我们抓紧点时间,晚上七、八点钟怎么也能到长甸了,找个旅店住上一宿,明天你就可以坐早车回省城了。”
  
  “邱成峰、赵炎,那我就谢谢你们了!”
  
  “别客气了高洁,别说你自己能走,就是你走不动,我和赵炎就是背也能把你背到长甸!”
  
  看到平时只想帮助别人,却很少有求于人,也很少向别人表示什么“感谢”的高洁,今天如此真情的向自己和赵炎表达谢意,邱成峰的胸中又平添了几分侠义之气。他站起身,走进后厨,向一位厨师借了一把斧子,又到后院的大柴垛上抽出三根擀面杖粗的树棍,然后用斧子砍掉了上面的枝杈,回到屋里后,给了两人每人一根。
  
  “拿着!走山路拄着能借点力。”邱成峰说完顺手拿起桌上剩下的两个馒头踹在了怀里。
  
  “对!咱们赶紧走,紧前不紧后。”赵炎拄着树棍站了起来。
  
  “好!走吧。”高洁也站起了身。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学生
    sep
  • 学生
    Ear
  • 学生
    zli
  • 看客
    lin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3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红云白雾(主旋律)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狗与老人(主旋律)
青花梅瓶(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蓝色游戏(主旋律)
花开迟暮(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我叫《情圣》(主旋律)
战国英侠传(主旋律, 爱情, 历史)
轮回的梦(主旋律)
“扯火”县长(主旋律, 喜剧, 历史)
老倔头(主旋律)
小学教师学经商(主旋律, 校园, 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